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教版五上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理解“勋鉴”等7个词语的意思。
2.抓住细节描写走进主席的内心世界,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内心。
3.体会一代伟人的常人情怀和伟人胸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谈话:1、结合搜集的资料和学过的课文,谈谈你对毛泽东的印象。
看来他是个当之无愧的伟人。
但这样一个伟人,他也有常人的情怀。
(板书:常人情怀)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生齐读课题),去感受他的常人情怀。
(宣布上课)一、预习检查,基础导航1、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生字预习成果。
2、学完生字,谁来说说课文讲件什么事?二、读电报,初步悟痛1. 主席是怎么知道爱子牺牲的消息的?2. 指名读第一份电报3.你从这份电报中得到了哪些信息?4.简介抗美援朝的资料1950年,美国派兵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
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
先后有130万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我志愿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约有19.7万志愿军战士光荣殉职。
其中,就有毛泽东年仅28岁的爱子──毛岸英。
5.得知岸英牺牲的噩耗后,毛主席是怎样的心情?(板书:悲痛)三、抓住细节,体悟失子之痛。
1.默读第4、5两节,用横线划出表现主席得知噩耗后内心无比悲痛的句子,请将它们圈出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1.你找到了哪个句子?句子中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主席的悲痛?2.班级交流(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①你怎么体会到主席的悲痛,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②毛岸英牺牲时只有28岁,而主席已年近60,老来丧子的他怎么能不茶饭不思,借烟消愁呢?指名读③刚才大家从主席细微的动作中感受到他内心的悲痛。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篇1)执教时间:20__年12月21日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体会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大的胸怀。
3、学习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启动一、谈话引入新课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领导人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们伟大的父亲。
这节课,我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领导人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情怀。
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检查预习1、理解题目意思。
2、认读词句。
3、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师生互动三、理解课文内容1、文中讲到了三封电报,请用__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
2、齐读第4自然段,学生交流有关毛岸英的成长经历和牺牲经过资料,体会得到这突入其来的噩耗,主席悲痛的内心,并用一个词概括主席此时内心的感受。
3、接着主席收到了第二封、第三封电报,这是两封意见分歧的电报。
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安葬还是葬在朝鲜,决定权在谁手里?主席是怎样选择的?默读5—7自然段。
这抉择过程,又可用一个什么词概括?4、经过艰难痛苦的抉择,主席在电文稿后写出了怎样的批示?齐读、理解批文诗句意思。
这一批示意味着什么?理解作出这一批示主席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5、质疑:不能理解啊,毛岸英是领导人最挚爱的儿子,破格把他的遗体运回祖国安葬,让主席见儿子最后一面,这是合情合理的呀,主席怎么会这么批示呢?◆生生互动四、品读重点词句,升华感情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看读这篇文章最揪你心的是什么?把最揪你心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这些感人的地方就是细节描写。
学习细节描写方法,扩写课文最后一段。
4、交流写的话,学生互评。
五、总结升华在这以前,领导人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革命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年逾花甲的主席又失去了心爱的长子,哀莫大于老丧子,主席的心中是何等的悲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在床上辗转翻侧,泪水打湿了枕巾,但了却作出批示决然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七里岗小学杨全伟[教材内容]: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凡人情怀,感受他作为一代领袖的超乎常人的伟人胸怀。
2、了解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难点:1.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60年前的朝鲜大地历经了一场战争的浩劫,这次战役,中国也参与其中。
大家知道这场战争叫什么名字?关于抗美援朝你都了解多少结合课前的资料搜集来谈一谈。
这场战役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是,为了帮助朝鲜人民保卫家园中华无数的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永远长眠在了朝鲜这片土地上。
大家齐读课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设计理念:激情导入,从而使学生在缅怀那段历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革命者的崇敬之情。
二、整体感知下面大家快速默读连接语看看从中你获得了哪些学习要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明确文本的两个学习目标即“了解文章大意、体悟重点语句。
”了解文章大意,感受重点语句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要求。
下面大家快速的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起来说一说?对于毛岸英请你结合课本105页彭德怀所拟定的那封电报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概括一下毛岸英留给你的印象。
师总结:是的,毛岸英是一个极其优秀的青年,而今却只能静静地躺在朝鲜那片土地上。
再也回不来了。
大家再来读题读出你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同学们,作为痛失爱子的父亲此时此刻毛泽东会是一种怎样的心三、细读品悟下面大家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找一找毛泽东都有哪些极度悲痛的表现?画出有关句子,在重点词句下加上重点符号,多读几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在旁边做好批注。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人教新课标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深情导入,简介背景1.引言:同学们,20世纪50年代初,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战士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2.结合课前的预习,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青山”指的是长有树木野草的山,“处处”是到处的意思,“埋”是埋葬,“忠骨”指的是忠臣的遗体。
)那你知道这里的“忠骨”是指谁的遗体吗?(毛岸英)再读课文题目。
二、自主学文,体会情感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
(抓住文中描写主席神态、动作、心理的语言。
)2.集体交流:可以谈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表达。
3.教师组织分小组汇报交流。
(1)课文写谁殉职了?在什么地方殉职的?你从哪里知道的?(2)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毛主席内心的悲痛?4.学习第二、三封电报。
(1)课件出示第二封电报和第三封电报,学生朗读。
(2)思考:彭老总为什么要求把毛岸英烈士的遗体运回国安葬?(3)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则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
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呢?5.慈父之情,宽广胸怀。
(1)“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①从毛主席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到什么?②句子练习:请你也试着说一个带有连续动词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三篇】
【导语】青⼭处处埋忠⾻,何须马⾰裹⼫还。
整理了⼈教版⼩学五年级上册语⽂《青⼭处处埋忠⾻》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青⼭处处埋忠⾻》教案⼀ 学习⽬标: ★认识8个⽣字。
★初步领悟⼀些描写⼈物的基本⽅法。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搜集⽑泽东⼀家为了中国⾰命胜利⽽牺牲的六位烈⼠的资料。
教学过程: ⼀、出⽰资料,导⼊新课。
◆师⽣⼀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导⼊: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奋战⽽牺牲了的⼏⼗万中华⼉⼥?这些中华⼉⼥中有普通劳动⼈民的⼦⼥,也有⽑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岸英。
⼆、⾃主阅读,读通全⽂。
◆各⾃轻声读课⽂,遇到⽣字拼读⼀下括号⾥的拼⾳,遇到⽣词查查字典、词典。
◆反馈⾃学情况。
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读诗句:青⼭处处埋忠⾻,何须马⾰裹⼫还。
◆在四⼈⼩组内分段把课⽂读通顺,读流利,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
◆说说这篇课⽂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三、个性阅读,⾃主感知。
◆默读课⽂,把⾃⼰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遍,可以把⾃⼰的感受批注在⽂中。
◆学⽣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重点感知⽑主席内⼼的情感波澜。
a.⽑主席在得知⽑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情?从哪⾥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泽东整整⼀天没说⼀句话,只是⼀⽀⼜⼀⽀地吸着烟。
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
” (2)“‘岸英!岸英!’主席⽤⾷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禁地喃喃着。
” (体会要点:岸英从⼩就颠沛流离,在⽗亲⾝边并没有多少时间。
慈⽗⽑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了,⽼来痛失爱⼦,使他悲痛欲绝。
) b.当“彭⽼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主席是什么⼼情?从哪⾥看出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中的悲痛,⽬光中流露出⽆限的眷恋。
”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献出了⽣命,他们的⽗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见⼉⼦的遗容吗?” (体会要点:作为⼀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切从⼤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的情感。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目标设计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设计学生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课前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查阅毛泽东、毛岸英其人其事;以读为主,自读自悟,读中悟情。
(二)合作探究:品读交流,分享体会;视频欣赏,深化情感,说写结合;补充资料,加深理解,训练思辩。
(三)深情小结:学生回顾一节课所学内容,做个小结。
3.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上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5.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问题讨论和分享,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问题引导法、情境创设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习惯。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表达,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勇敢、坚强、无私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懂得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5.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为祖国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而骄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3.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的描写,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4.深入解读课文的主旨,即“青山处处埋忠骨”,让学生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
我会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将课文内容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感受语言之美的同时,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英雄精神的价值。
6.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7.教学评价: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27《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7《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7《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中国人民教育版五年级第一卷27精品课程《青山遍地埋骨》
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为学生表达创造条件,为学生展示交流搭建舞台;
2.略读《青山遍地葬忠骨》和《毛主席在华山》,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新设计
1+X课堂讨论:在阅读《中国主题》第七卷后,学生们从《接近毛泽东》一书中学习如何将三者融为一体,
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及《毛主席在花山》,加深对人物了解。
课堂上充
分别训练表达能力以提高汉语读写能力。
3.学术状况分析
学生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三个年头,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在阅读速度上也有提升,
在学习课文之前,他们已经读完了第七部丛书《走近毛泽东》;每天教室里都有“经典读物”
展示,《论语》小讲堂也能主持得完整有效。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巩固阅读方法,训练表达能力。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备课资料包】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多指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毛泽东一家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的六位烈士:毛泽民(1896年-1943年)湖南湘潭人。
字润莲,毛泽东之大弟。
在韶山从事多年家政家务管理,1921年秋在湖南自修大学任庶务,同时参加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学习。
1922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
1925年4月到广州参加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出版社发行部经理。
1931年7月到闽粤赣革命根据地,任军区经理部部长。
1932年2月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家银行行长。
1934年参加中央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后,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新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任新疆省财政厅代理厅长、民政厅长。
1942年9月被军阀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27日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被秘密杀害,年47岁。
杨开慧(1901-1930)湖南长沙人,女。
又名霞,字云锦,毛泽东的妻子。
1920年入长沙福湘女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与毛泽东结婚。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湘区委员会担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
1923年后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回到长沙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1930年10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
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被军阀何健杀害,时仅29岁。
毛泽建(1905-1929)湖南湘潭人,又名达湘,毛泽东之堂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彭、拟”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字,会写“拟定、参谋”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
3.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凡人情怀,感受他作为一代领袖的超乎常人的伟人胸怀。
5.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教学重点: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彭、拟”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字,会写“拟定、参谋”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语,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教学流程:一、引入诗句,初解主题(一)出示岳飞墓前的对联1.学生朗读。
2.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二)出示古诗《出塞》的诗句1.学生朗读。
2.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师进行相机订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出示本课生字表1.学生自由朗读。
2.说一说易错笔画、易错字音。
适当提示“踌躇、特殊”易读错的读音,提示学生区分容易混淆的字,如“彭”和“鼓”,“拟”和“似”、“黯”和“暗”,可通过组词的方式来加以辨析。
(二)出示本课词语1. 指名朗读词语。
2.理解“踌躇”“黯然”的意思。
“踌”和“躇”可以放在一起对比教学,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就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意思。
“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偏旁明白本义是“深黑色”,再结合上下文理解“黯然”一般指情绪低落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1.学生默读,思考问题。
2.自主概括文章大意3.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四、规范书写汉字出示本课的生字表1.学生思考要注意的易错点2.学生相互交流提示3.对重点字进行书写如“彭”的右半部分是三撇;“锻”是金字旁,不是火字旁;“炼”是火字旁,不是绞丝旁或金字旁;“眷”字下面是“目”,不要写成“日”;“尊”字上半部分的“酋”不要漏写短横;“革”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横、竖、竖、横。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2份
27*、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在朗读中感受伟人博大的胸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伟人博大的胸怀。
2.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
2.板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出示学习目标及指导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反复诵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在朗读中感受伟人博大的胸怀自学时间8分钟。
三、学生自学四、检测学情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难读的词语:勋鉴、殉职。
“拟”应读“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成“zhù”。
3.通过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五、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勾画出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
2.集体交流:可以通过谈感受和有感情的朗读表达:⑴“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⑵“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
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
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⑶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则要求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设计
27《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王亚莉一、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
二、三维目标。
本课中,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认识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殉职”“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②、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③、围绕主席“常人情怀,伟人胸怀”想象主席晚上写批示时神态、动作、心理的内容并写一小段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写这些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胸怀和无私的襟怀。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四、教学难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背景音乐: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六、教法:1、以读为主,“读——说——悟”结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促成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2、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思维。
七、学法: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说说、写写等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掌握写人方法,在反复的朗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7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7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课文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这篇课文选材具有鲜明的特色。
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断,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
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需要极大的意志力。
文章就抓住了毛泽东得知丧子后的心情和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崇高的精神境界,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基本特点。
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走进伟人的世界,了解伟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丧子之痛,又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宽广胸怀;另一方面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它物产积极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图片和毛岸英相关资料等。
2、安排学生查找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诗句导入,情感铺垫1、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之一》中有这样一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读过这句诗吗?什么意思。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7.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7.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教案27.青山处处埋忠骨陈炳强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理解“勋鉴、殉职、志司、踌躇、喃喃”的意思。
2.通过抓关键词来提升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心胸和无私襟怀。
4.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开国大典):认识这人吗?(毛主席)1949年10月1日,他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他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开国元勋,第一任国家主席。
然而,在举国欢庆的第二年,他在一封电文稿上忍痛签下了这样的诗句——(齐读)释题:青山处处埋忠骨二、检查预习1.校对自然段,问:全文有几个自然段?(10个)错的更正。
2.出示词语:拟定勋鉴殉职奔赴踌躇黯然(生读、女生齐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生读、男生齐读)3.“忠骨”在本文中指谁?(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他是在什么中牺牲的?(1)抗美援朝的资料(学生浏览):1950年6月,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朝鲜战争,且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直接威胁到我国安全。
10月8日,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经过3年的顽强抗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但是,战争异常惨烈,有几十万的志愿军战士长眠在了朝鲜。
(2)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也有介绍?出示第3自然段。
谁的眼睛尖,哪个与“牺牲”的相近?(殉职)但两有一丁点儿的不同,知道吗?教师:通过找近义词来理解意思,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志司”呢?志愿军司令部。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也是一种方法)“勋鉴”呢?出示,学生读一遍。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人教新课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感受毛泽东凡人的真挚情感和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过程】一、对联引入,激情释题1.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幻灯1)2.说说课题的意思。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出示初读要求。
(幻灯2)1.自读课文,读通读准。
(反馈交流)指名读词语:(幻灯3)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3.用一个词说说你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悲痛、敬佩等)三、精读课文,感受平凡父亲的悲痛1.电报引出悲痛所有的悲痛得从这一封电报说起,再读电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幻灯4)(1)正是这一句话让一位父亲陷入了深深的悲痛。
(板书:父亲)齐读这句话:(幻灯5)(2)理解:志司殉职2.细读体会悲痛面对失去爱子这样的事情,全天下哪一位父亲能接受,哪一位父亲不悲痛欲绝呢?再次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毛主席深深的悲痛,请做上记号,再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一下。
反馈:句子一:(1)这是对主席的什么描写?(动作描写)(2)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主席的悲伤?(整整一天、热了好几次、原封不动等)能抓重点的词语进行体会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①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虽然未曾撕心裂肺的呼喊,其实他的内心已心如刀割。
②“一支又一支”:主席想用吸烟来掩盖什么?儿子牺牲了,作为父亲,当然难过、悲伤,而主席却把这份悲痛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你能读出压在心里的悲痛吗?③原封不动的饭菜: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说感受。
)④引读:一个独坐的老人,不断点燃的香烟,没有泪流满面,可是痛苦已将他的心狠狠吞噬,所以他――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只用无声的肢体语言传递着心似刀割的那份痛,所以他――句子二:在这整整的一天里,主席没说一句话,没吃一口饭,他想起了什么?(自己和岸英的一次次分离。
)指名读句子。
出示:(1)怎么会怎样?谁能说说主席不愿说出的话是什么?(2)是啊,这整整的一整天里,主席正是像这样的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指名学生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在朗读中感受伟人博大的胸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伟人博大的胸怀。
2、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
2、板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出示学习目标及指导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反复诵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在朗读中感受伟人博大的胸怀
自学时间8分钟。
三、学生自学
四、检测学情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难读的词语:勋鉴、殉职。
“拟”应读“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成“zhù”。
3、通过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
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
五、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勾画出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
2、集体交流:
可以通过谈感受和有感情的朗读表达:
⑴“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
⑵“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
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
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⑶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则要求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
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⑷“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
⑸“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⑹“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联系前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你能想象那天晚上毛主席在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领袖时的矛盾复杂的心理吗?
六、小结课文,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主席是平凡的,失去爱子,他也痛苦,伤心,但是,他又是伟大的,因为他拥有我们常人难有的广博胸襟。
2、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七、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
又如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还如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
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八、总结全文学完了课文,你对于毛主席这一伟人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有兴趣,咱们在学完了这一单元之后可以办一张关于毛泽东的小报,其中设立一版块就叫作“普通的伟人”。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板书设计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
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接到电报
无比悲痛
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