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2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及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及反思教材简析:《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上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主席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文章截取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出毛主席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了解文章大意。
2、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进一步强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快速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
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写”这些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教学重点: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同学们,XX年前,美国政府派兵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战士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那块土地,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听了XXX老师讲《青山处处埋忠骨》这节课,我认为这
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历史知识。
XXX通过出示地图和简洁的解说,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了抗美援朝的背景,突破了课文的难点。
XXX在评价学生时,使用了准确、及时、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受到了肯定和鼓励,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信和和谐。
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标以续代讲、以情诱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XXX失去XXX的悲痛心情。
尤其
是XXX配乐范读部分,让学生自然地沉浸在课文的悲痛意境中。
但我认为,在老师读过之后,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模仿或者融入自己的感情朗读,会使效果更好。
总之,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我会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
另外,我也认为XXX的课堂非常有激情和文采,她能够自如地使用好词好句,展现出较高的语文素养。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一、抓人文主题,落实单元要素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责任〃,单元要素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整堂课徐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体会主席的内心世界,感受主席作为领导人的博大胸襟。
〃责任〃这一人文主题,便如盐溶于水般自然渗透在课堂。
二、重朗读训练,品味语言之美
教学中,徐老师将朗读作为语文训练的中心任务,个别读、引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呈现文字,并时刻指导学生朗读方法,如何朗读能读出情感。
在朗读中,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能够真实触摸到文字滚烫的温度。
读中悟、悟中读,情在一遍遍的朗读中自然流淌。
比如:在指导学生品读〃岸英!岸英!〃这句时,徐老师范读,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中,学生真切感受到主席的无比悲痛。
三、引资料补白,丰实教材厚度
抗美援朝,离学生时代久远,如何拉近学生与时空的距离,资料的补白就显得尤为重要。
徐老师在此环节的处理上,适时补充了相关资料。
如补充了毛主席与毛岸英经历时间轴,这一聚少离多的资料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年过花甲的老人失去爱子后的悲痛。
除此之外,徐老师还梳理了毛主席的家人牺牲时间资料,为了中国革命,毛主席的五位亲人已经为国捐躯,现在最疼爱的长子也牺牲了,来体会毛主席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的感受。
徐老师还补充了中国政府2014年统计共有197653名志愿军烈士抗美援朝中献出生命。
作为
领袖,毛主席不仅想到自己的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更是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也是为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同样是父母的孩子,同样是埋骨的青山,主席又怎能搞特殊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今天我听了刘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听完感受很深。
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先辈们崇高的精神,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可以说整节课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很好地结合。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课堂容量适宜,让学生在感受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的时候,来落实语文要素,学方法,用方法,最终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中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去学习。
一、教学环节明确、流程清晰,注重语言训练回顾所学,总结方法,指向文本,小组交流明晰方法,拓展阅读,运用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抓住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借助想象与朗读来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痛失爱子的无比悲痛和面对抉择时内心的煎熬,彰显了毛主席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
这一系列学生的情感体悟都是有所依据且逐步深入的,这是依靠于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清晰流程,可以看出刘老师在生本课堂上下了很多功夫。
并且刘老师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说完整的话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说准确的话,清晰表达所思所想则是我们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的纠正规范。
二、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补充课前三分钟环节背诵毛泽东诗词,可以看出平时日常积累的丰富,又将日常积累与课文文本相结合。
在理解最后一段“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又借助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对照理解革命者将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
这种方式很巧妙,在阅读的时候能查找资料,能联系自身的阅读经验帮助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可以更好地体会情感,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起点。
三、发挥朗读的作用,注重朗读对情感的体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咀嚼、消化、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美妙,体会阅读的乐趣,领悟语言的魅力。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及反思
03
CHAPTER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 学生对课文背景和内容
的初步认知情况。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 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等活动,增
强课堂互动。
教师反馈
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 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
改进。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思考是否可以增加或删减 某些教学内容,以使教学 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和系 统化。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分析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实 际应用价值,是否能够帮 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或提 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THANKS
谢谢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 强集体荣誉感。
02
CHAPTER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
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讲述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 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课文讲解
深入理解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解析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同时穿插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思考是否有更有效、更具 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便 在未来的教学中加以尝试 和应用。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分析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不 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 ,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 的个性化需求。
教学内容调整建议
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评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是否适中,是否符合学生 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标是否达成。
学生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了解学 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关注程度。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2-word文档
27《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听了张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我从这堂课中看到了很多闪光点,也为我今后更好的进行语文略读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巧妙的教学设计使这节课很多环节化难为易,本节课教学内容虽然充满了深情但历史久远,对于从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学生来说,真正理解不是件容易的事。
字词教学环节也是紧紧地围绕着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中多次出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语文课标以叙代讲、以情诱人。
让学生充分在读中感受毛主席痛失爱子的悲痛心情。
教师抑扬顿挫、不断深入引进的过渡语,使学生不断深入伟人的内心。
学生通过毛泽东的动作、语言、神态悉心体会主席的心理活动,回答问题很积极,很精彩。
当主席强忍悲痛做出艰难选择让毛岸英遗骨埋在朝鲜时,一代伟人的境界深深感动了我们。
读、说、写三者结合较好,训练的点比较多。
评价语言及时准确又有鼓励性。
这些语言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最好的鼓励,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整节课里,张老师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一步一步走进毛泽东的心灵深处,给我们特别的震撼和感动。
整节课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给人一气呵成的美感。
我觉得在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第 1 页。
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篇略读课。
全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
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课前教师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资料和毛岸英牺牲的视频,为课的学习做了情感铺垫,进而引出课题。
在学生齐读课题后,刘老师随即抓住题眼“忠骨”进行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本。
学生尚未走进课,情感已被调动起。
二、抓住重点,激情导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大意后,刘老师让学生围绕问题“课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进行自主朗读,然后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悟。
在此环节,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教师激情导读。
其中教师的激情导读留给我的印象较为深刻。
教师的激情导读既给学生营造了相应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朗读的范本,同时又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一个高潮,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了毛主席那常人的情怀和伟人的胸怀。
三、激情点拨,读写结合在朗读感悟环节之后,刘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写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感悟课运用人物细节的描写方法写作的妙处。
之后,老师进一步进行激情点拨:先让学生想象主席做出让岸英死后葬于朝鲜的抉择的那一夜是个怎样的夜晚。
在那个不眠之夜,主席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仿照课,运用人物细节的描写方法进行小练笔。
之后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根据评价要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议。
让学生在读——写——议的过程中提高了语综合能力。
这种充分利用本资,让学生在理解课的基础上对中的空白处进行想象、仿写的小练笔,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课堂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也存在着几处不足,在朗读感悟环节,教师的指导过于粗线条,没有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进行个性化感悟,因为这是略读课,教师分析还是过多,学生自主感悟的时间太少,没有很好地做到把本单元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对本的体会不够深刻。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及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及反思教材简析: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上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主要讲了XXX的爱子XXX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XXX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XXX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XXX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XXX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XXX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XXX牺牲的电报内容和XXX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XXX首相要求把XXX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XXX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XXX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XXX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文章截取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出XXX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了解文章大意。
2、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进一步强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快速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浏览过程中的思惟惯。
3.进一步研究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写”这些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XXX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情绪、态度、代价观了解一代伟人XXX作为普通人的情绪世界,感触感染他无产阶层革命家奔放的心胸和无私的肚量教学重点: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XXX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预探究同学们,XX年前,XXX派兵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XXX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战士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那块土地,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XXX的长子---XX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王**老师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是一堂扎扎实实的语课。
我突然觉得课堂不一定要激情澎湃,学生的朗读也不一定要拉大嗓门朗读。
学生也可以学得很棒!一、课上,老师让学生课前搜集了不少抗美援朝的资料,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学这篇课,不至于内容枯燥又陌生。
二、评价语言及时准确又有鼓励性。
比如:概括得很仔细,能再精确点就更好了。
这些语言对于孩子们说都是最好的鼓励,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三、合理导入:本节由背诵古诗,引出人物,进而交流了解,引出课题。
自然而又流畅,是一种很不错的导入方式。
学生能够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这点也很好。
可以看出曲老师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样做也可以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在新课教授的环节中,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比如,搜集了人物的照片,字资料。
补充资料等。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起到了一定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虽然充满了深情但历史久远,对于学生说真正理解不是件容易的事,教者适时进行了资料展示和课件出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五、在设计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特点大胆的将教材进行了重组加工,设置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理解内容,也大大降低了难度。
六、纵观整节课,学生读的还是比较充分的,自由读,默读,齐读,反复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加深理解和感悟。
让读成为学生探究的一种重要手段,由感即发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加强自身体验,感知学。
七、本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细致的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一系列的描写方法,教师如果能更深入的抓住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与学生共建分析,就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感受。
同时坚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或是适当范读引导,加深体会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语课标以续代讲、以情诱人。
让学生充分在读中感受毛主席痛失爱子的悲痛心情。
五年级上语文评课27青山处处埋忠骨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语文评课-27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新课标这篇课文位于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上次高段教学设计就选择了这篇文章。
回忆当初自己的设计 ,我觉得林常绿老师的课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如揭题环节 ,她想到了补充画面资料 ,展示了毛主席的书法作品 ,开国大典的场面 ,指导战斗时的情景 ,既不着痕迹地回忆了前面两课的内容 ,更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毛主席;又如对高年级孩子学法的指导 ,“理解词语有哪些方法〞 ,“按照以往学习略读课文的经验 ,怎样来学?〞不光授学生以鱼 ,更注重授之以渔。
下面我着重从我们六年级的观察视角——写 ,来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林老师在课堂上安排了两次集中动笔的时机。
其一是带着第一个“学习目标〞自学课文 ,并作上批注。
“批注〞是我们高年级学生自读课文中比拟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学生对文本自主理解后的感受 ,留下的思考痕迹。
平时课堂上 ,我也经常鼓励学生写批注 ,批注的内容可以是用很简洁的词来概括收获的内容 ,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 ,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得细腻一些。
那天林老师的课堂有几位学生的批注写得非常具体 ,也很精彩 ,如果长此以往训练的话 ,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开展都将“前途无量〞。
其二安排学生动笔是在课的尾声 ,学完以后让学生写“打湿的枕巾背后的故事〞 ,展开想象 ,抓住毛主席的动作、心理等 ,让学生体会主席悲哀欲绝的心情。
这一设计挺巧妙 ,既是内容、情感的拓展 ,又是表达方法的一次外现。
也是林老师在本节课中需要落实的第二个学习目标〔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根本方法 ,并试着写一写〕。
“对人物的描写〞从习作角度来讲是很重要 ,教材也反复再现 ,如五下年级就有专门的一个单元学习写人的文章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临死前的严监生?、?小嘎子摔跤?等 ,我们六上年级学习鲁迅的这一单元 ,也提到了描写人物的根本方法。
林老师在落实第二个目标的时候 ,我们认为铺垫还不够扎实。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学习目标有两条:一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根据课文内容、本课的学习目标,结合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字词句运用,又因为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所以,语文教学要“真”,综上所述,王秋老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思路,即两条“真”线:一是充分的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穿越语言文字,还文本以形象,还文本以情感,变他语为已语,化文境为心境。
二是有目的的写,让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地走入课堂,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训练与提升。
我们都知道,积累运用是语文的特点之一,积累是手段,运用是目的,怎样让学生学会恰当的表达,,一是知道有哪些表达方法,二是让学生学会怎样表达,知道为什么这样表达。
王秋老师通过对比,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让学生知道了表达要围绕一个目标,怎样表达的更恰当、更具体、更形象生动,给人以画面感,又通过即时小练笔很好地实践了积累运用这一语文教学目标。
xxxx。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青山处处埋忠骨》点评
一、目标明,环节简
xx老师的课基于预习,开课直接听写易错词,相机指导易错字。
接着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两部分内容,明晰了本课的文路。
在此基础上,直接指向“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单元语文要素中的阅读目标,展开教与学。
二、教路、学路清晰,突出“读写.思维”的语文能力培养
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课上呈现的教路、学路清晰,注重学生“深度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整堂课指向目标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丧子之痛”“艰难抉择”,体会人物的内心。
活动一:补充材料,研读第一部分 ---聚焦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抓关键词---谈体会感受,同时搭建了交流支架,便于学生完整有序地交流,规范语言表达习惯。
活动二:提示学法,导读第二部分,交流小练笔。
其实这一学习活动,看似简单,实则是培养学生经历深度学习思考的过程:读文--找句子--思考批注----走进毛主席内心,明晰主席的内心想法---最后外化组织语言表达,落实小练笔。
其实这儿也有一个表达支架——作为父亲,他心里想-------。
作为主席,他心里想------。
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
反思不足:
1、教师还要加强语言的锤炼,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语言的“导学性”。
2、互动范围小:学生参与交流不够积极,欠活跃。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那可是饱含着深情啊。
讲这篇课文的课,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情感大戏。
你看啊,这课里毛主席的形象,那就是一座深沉而伟大的高山。
老师要是讲这课,就得把这座山完完整整地呈现在学生们眼前。
有的老师一上来,就直接给学生读课文,这就好比是没给观众一点预热,就直接让演员上台表演了,效果能好吗?好的老师会先给学生们一点小铺垫,可能会讲一讲当时的战争背景,这就像是在介绍舞台的背景幕布,让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怎样的大环境下。
在讲解毛主席收到儿子牺牲的消息这一情节的时候,厉害的老师能让学生们感同身受,就像自己也接到了那样悲痛的消息一样。
老师会抓住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句,像“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描写多细腻啊。
如果老师能让学生去想象毛主席当时内心的痛苦,那就像是把学生拉进了那个充满悲伤的房间里,让他们陪着毛主席一起难过。
可要是老师只是干巴巴地读一遍,就像给游客指了个景点,看,这就是毛主席难过的地方,一点感染力都没有。
再说说对毛主席抉择的讲解。
毛主席决定把儿子的遗体留在朝鲜,这是多么伟大而艰难的决定啊。
老师要是能引导学生去讨论这个决定背后的意义,那就像是带着一群小探险家在思想的森林里寻找宝藏。
有的学生会觉得这是为了体现国际主义精神,有的学生会想到毛主席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
这时候老师要是能给点回应,就像在和学生们一起玩接球游戏,那课堂气氛可就热烈起来了。
要是老师不理会学生的想法,就像把学生抛出的球扔到一边不管,那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没了。
在评价课堂互动的时候,就像看一场热闹的集市。
好的课堂互动是熙熙攘攘,大家都有话说。
学生们都积极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就像一个个小商贩在大声叫卖自己的观点。
老师呢,在这个集市里就是个组织者,要在学生们的观点里穿梭,该肯定的肯定,该引导的引导。
如果课堂互动冷冷清清,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破落集市,那这堂课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五年级语文《金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金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一、背景介绍《金山处处埋忠骨》是一本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优秀的阅读文章。
该文章以抗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位抗战英雄的事迹,传递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讲述了抗战时期,英勇牺牲的一位抗日英雄的事迹。
在日军的进攻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在金山处处埋下了自己的炸药,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忠诚和无私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成为了抗战英雄的典范。
三、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和阅读《金山处处埋忠骨》,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和归纳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传承英雄主义精神。
3. 弘扬抗战精神,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阅读导入:通过故事的开头部分,引导学生猜想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2. 细节解读: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中每个细节的意义,理解抗战背景和主人公的行动动机。
3.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挑选出描写英雄形象的词语和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和表达。
4. 交流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英雄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5. 作文创作: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理解英雄主题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1. 口头回答问题:通过提问学生文章中的细节,检查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完成阅读理解、写作或其他相关题目的书面作业,检验他们对文章的掌握和思考能力。
3.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对英雄主题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延伸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1.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2. 你身边有没有英雄故事或英雄的身影?3. 你如何能够发扬英雄主义精神,为社会作出贡献?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雄主题的理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五年级语文《丹心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丹心处处埋忠骨》评课稿1. 课程概述本次课是五年级语文课程中的一节评课。
课堂上将围绕《丹心处处埋忠骨》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了解《丹心处处埋忠骨》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能力。
3. 课堂安排本节课的安排如下:- 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阅读理解:小组合作阅读课文,讨论关键细节和理解问题;- 文学鉴赏:分析课文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提醒学生重要的研究收获。
4.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学生对文学元素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学生对课文背后的思想和价值观的理解。
5. 教学方法和手段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导入方式:使用图片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合作研究:小组合作阅读和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讲解与演示: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总结复:回顾课堂内容,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6. 教学评价本课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式:- 随堂测验:通过课堂练和问题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价:观察学生的合作和讨论情况,评价其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个人反思:要求学生针对本节课的研究过程和收获进行个人反思。
7. 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 《丹心处处埋忠骨》课文材料;- 图片和问题引导的导入素材;- 小组合作讨论的辅助材料;- 教师讲解和示范的辅助工具。
以上是课题《丹心处处埋忠骨》的评课稿,希望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本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课文,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本节课也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个人思考,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发展。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杨老师的《青山处处埋忠骨》后,我的感触如下:
一、优点:
1.整堂课,老师紧扣本单元要素进行设计,巧妙地借助图片、背景音乐、补充大量历史资料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抓住细节描写,想象画面,走进人物内心。
2.在品味重点语言方面,带领学生发现方法,运用方法,紧扣描写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细节,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感悟内心,体会角度多元化。
3.紧扣细节,想象画面,以读促悟,以悟促写。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悟其语,悟其法,悟其情,悟其写达到了“语法情写”的高度,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语言得到了训练,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缺点:
1.板书不够美观。
2.评价机制不够。
课堂上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今后应多注意。
另外在环节的把握上不够紧凑。
3.虽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但是毛主席的心理描写也不能忽略,因为心理描写就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流露。
三、改进建议
1.加强个人基本功。
课余时间多练字,多读书。
2.教学时充分考虑学情。
大胆的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
五年级语文《丹心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丹心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丹心处处埋忠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忠诚和勇气,向读者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一个发生在抗战时期的真实故事展开。
主人公杨子荣是一位曾参与抗日战斗的勇敢战士,他被日军抓住并遭受了酷刑。
然而,在面对死亡威胁时,杨子荣并没有屈服,他选择了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通过自己的坚贞不屈,杨子荣展现出了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的精神。
文章通过深入描写杨子荣的心理活动和勇敢表现,让读者感受到了杨子荣内心的斗争和无畏精神。
他不畏艰险,坚守,毫不动摇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行为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传递了对家园的深深热爱。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抗战年代的历史背景,更能从中获得许多正能量。
我们可以研究到忠诚和勇敢的精神,懂得保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像杨子荣一样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丹心处处埋忠骨》是一篇曲折动人的篇章,它向读者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通过杨子荣的故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爱国主义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精神可以激励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为建设美好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
Note: The above response is a sample document for the given topic. The actual content may vary based on your requirements and preferences.。
五年级语文《蓝天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蓝天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蓝天处处埋忠骨》是一篇个人史料散文,内容涵盖了作者的亲身经历,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军队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首先,本文通过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部队官兵的伟大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如部队在高原恶劣环境下的压倒困难、面对敌人的勇敢无畏等等。
这些场景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作为人民子弟兵的清白和忠诚,反映了他们完美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
其次,文章突出了人民军队的忠诚、爱国、勇敢等优良品质,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崇高敬意和感激之情。
整篇文章营造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氛围,赢得了读者的共鸣。
最后,本文通过对作者为祖国付出的感人故事的讲述,激励和感染了人们。
小作者的感性描写,真切地体现了他店深厚的爱国情怀,营造出激动人心的感觉,读者在看完后不仅深深地感动,更感觉到应当报效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本文语言优美,感人至深,而且语句清新自然、构思巧妙,叙事既真实又有创造性,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的作文热情等方面,体现了优秀的教学价值。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1-最新教学文档
27《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这篇课文选材具有鲜明的特色。
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断,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
文章就抓住了毛泽东得知丧子后的心情和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崇高的精神境界,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张老师的这节展示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教学容量大,加强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效益。
一、做足课前功。
对于伟人毛泽东的事迹,我们的学生还是陌生的,张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自己准备好充实的资料。
上课时引导学生看图片,交流搜集的资料,读毛泽东诗词,加深了对伟人的认识,为学文作铺垫。
二、这篇课文学生在理解上是不成问题的,主要是感悟人物的内心情感。
这个点,张老师找得非常准确。
整节课,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划划、读读、议议、悟悟,深入感受毛主席心情悲痛的句子,这样化繁为简,学生很容易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毛泽东。
我也提一点个人看法,和大家一起商榷。
在体会毛泽东心情悲痛的句子时,可抓住一两句深入体会后和学生共同总结学法。
在学习其他的句子时,教师可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自读自悟或合作学习。
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 1 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10 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荆门市黄伦梅名师工作室赴xxx镇小学送教研讨活动。
特别是听了王xx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感触很深,觉得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1.巧妙设计,化难为易。
本节课教学内容虽然深情但历史久远,让学生真正理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在课前,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比如,搜集了人物的照片、文字资料、补充资料等,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特点大胆地将教材进行了重组加工,设置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理解文章内容,大大降低了难度。
2. 词语教学形式多样,学习方法润物无声。
在理解词语时,教师运用了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近义词对比、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词义等多种方法,并指导学生读词语时带上感情色彩。
这样,既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词义,又让学生掌握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
3. 抓住重点,激情导读。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抓重点句、重点词有感情地朗读感悟。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教师激情导读等。
特别是教师的激情导读带给学生相应的情境,将学生的情感推向了新的高潮。
教师对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朗读的指导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教师分别从伟人毛泽东、领袖毛泽东、父亲毛泽东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调分别读出干脆利落、掷地有声、痛楚两难三种不同的感觉,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毛泽东凡人的情怀和伟人的胸怀。
4. 运用古诗文进行拓展,加强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文学素养方面,王老师自己本身就有很深的底蕴,这一点是我们很多教师望尘莫及的。
在本课中,王老师适当穿插了庾信《枯树赋》,既让学生感受毛泽东失去爱子后的痛楚,又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文学素养的培养。
整节课中,王老师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一步一步走进毛泽东的心灵深处,给我们特别的震撼和感动。
整节课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给人一气呵成的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
听了张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我从这堂课中看到了很多闪光点,也为我今后更好的进行语文略读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巧妙的教学设计使这节课很多环节化难为易,本节课教学内容虽然充满了深情但历史久远,对于从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学生来说,真正理解不是件容易的事。
字词教学环节也是紧紧地围绕着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中多次出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语文课标以叙代讲、以情诱人。
让学生充分在读中感受毛主席痛失爱子的悲痛心情。
教师抑扬顿挫、不断深入引进的过渡语,使学生不断深入伟人的内心。
学生通过毛泽东的动作、语言、神态悉心体会主席的心理活动,回答问题很积极,很精彩。
当主席强忍悲痛做出艰难选择让毛岸英遗骨埋在朝鲜时,一代伟人的境界深深感动了我们。
读、说、写三者结合较好,训练的点比较多。
评价语言及时准确又有鼓励性。
这些语言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最好的鼓励,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整节课里,张老师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一步一步走进毛泽东的心灵深处,给我们特别的震撼和感动。
整节课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给人一气呵成的美感。
我觉得在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