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法关系的三重解读

《荀子》礼法关系的三重解读
《荀子》礼法关系的三重解读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2年1月Jan.,2012

作为儒家思想的捍卫者与重振者,荀子以务实的态度借鉴法家思想的长处,对其加以改造和更新,使之融入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针对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的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荀子创造性地对礼法关系进行全新的诠释,既为“礼”的实现提供有效的途径,又为“法”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一、礼法关系的第一重内涵:礼主法辅,以礼统法

荀子进行礼法融合的途径之一,就是将儒家的礼乐教化与法家狭义上的“法”,即“刑”相结合:“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1]461卢瑞钟认为:“不论孔、孟、荀均不曾主张废法,只主张重德礼之治,而省刑罚之施。其大异于法家者,厥在未如法家般,将‘法’作为治国第一重要之工具罢了。”[2]46在荀子之前,孔子已经明确指出“刑(罚)”会带来羞耻心丧失,不利于保护人格尊严的问题。相形之下,儒家的“礼”则具有塑造完整人格的优越性。尽管孟子指出赤裸裸的法家路线是行不通的,但他不否认儒家如果完全依赖道德的力量亦是无法付诸政治实践的。荀子实

际上是承继他们的基本立场,大胆地吸收了法家的“刑罚庆赏”思想,以弥补儒家德治的不足。就手段而言,礼是以教化为主,法是以刑罚为主;一个是靠疏导,一个是靠禁止;礼是禁于未然之前,法则施于已然之后;法具有强制性,主要靠硬性约束,礼则一般依赖道德舆论与社会习俗的支持,具有软约束的特征。两者作为治理手段确实可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当然,荀子并非照搬法家的“刑罚庆赏”思想,而是进行了一番改造。在法家那里,“刑罚庆赏”的对象具有普遍性,不论是庶民,抑或是贵族。在荀子那里,“刑罚庆赏”则主要是针对庶民百姓:“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治之。”[1]178需要辨析的是,并非如有论者所说那样,荀子在此是强调所谓的社会等级地位的差别与歧视。如陆建华认为:“礼主要用以调节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间的权利和义务;法主要用以处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惩罚违害统治集团利益的下层民众。”[3]124荀子所说的“众庶”是处于“性恶”的原初状态的人,相当于美国学者柯尔伯格所说的“前习俗道德水平”。因此,“士以上”与“众庶”的区别是道德

《荀子》礼法关系的三重解读

胡可涛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在《荀子》中,礼法不仅走向了高度的融合,而且获得了崭新的内涵。荀子吸收了法家狭义上的“法”,即“刑”,这是礼法融合的第一重内涵;礼法融合的第二重内涵是礼的“法”化,即礼的外在化、规范化、客观化;更为重要的第三重涵义是,“礼法”被赋予儒家意义上的道德修养的内涵。通过对法家之“法”的道德化改造,荀子不仅克服了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的对立,而且也推动了“道德儒学”向“政治儒学”的过渡与转换。

关键词:荀子;礼;法;礼法融合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94(2012)01-0022-04

收稿日期:2011-07-08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引进资助项目“礼义之统:荀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WF2010001)

作者简介:胡可涛(1979—),男,江苏灌云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比较伦理学。22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古代名人名言警句

古代名人名言警句 今代名人名言警语 一、谁言寸草口,报失三秋晖。——盂郊 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沉于鸿毛,用之所趋同也。——司马迁 三、试玉要烧三日谦,辨材须待七年期。——皂居难 四、山没有厌下,火没有厌深。——曹操 五、无情芍药露秋泪,有力蔷薇卧晓枝。——秦不雅 六、绳锯木断,积习沉舟。——宋·罗年夜京 七、地意怜幽草,世间重早晴。——李商显 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擅小而没有为。——刘备 九、全国事有易难乎,为之,则易者亦难矣;没有为,则难者亦易矣。——彭端叔 十、位亢已敢记愁国。——陆游 十一、一日暴之,旬日暑之,已有能熟者也。——《孟子》

十二、全国废殁,匹妇有责。——瞅炎武 1三、时危睹臣节,世治识奸良。——鲍照 1四、闻叙有前后,术业有博攻。——韩愈 1五、知无没有言,言无没有尽。——苏洵 1六、《阴秋》之直,战者必众;衰名之高,其真易副。——《后汉书模板》1七、衰名之高,其真易副。 1八、踩破铁鞋无寻处,失去齐没有费罪妇。——《火浒传》 1九、血瘠华夏瘦劲草,暑凝年夜天领秋华。——鲁迅 20、疏影竖斜火浑浅,幽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2一、身无彩凤单飞翼,口有灵犀一点通。——李商显 2二、地利没有如天时,天时没有如人战。——《孟子》 2三、愁逸能够废国,劳豫能够殁身。——欧阴建 2四、吾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五、先全国之愁而愁,后全国之乐而乐。——范仲淹 2六、至少反欠,至欠反少。——《吕氏年龄》

2七、星星之水,能够燎本。——《尚书模板》 2八、教无行境。——《荀子》 2九、莫等关,皂了长年初,空欢切。——岳飞 30、已经桑田易为火,除了却巫山没有是云。——元稹3一、岁暑,而后知紧柏之后凋也。 3二、教而没有厌,不厌其烦。——孔子 3三、长年辛劳末身事,莫背时光惰寸罪。——杜荀鹤3四、山下月小,真相大白。——苏轼 3五、无心甜争秋,一任群芳妒。——陆游 3六、答渠这失浑多么,为有源头死水去。——墨熹 3七、人熟自今谁无死,留与赤心照历史。——文地祥3八、因祸得福,焉知非祸?——《淮北子》 3九、教而后知有余。——《礼忘》 40、知己知彼附件,附件百和没有殆。——《孙子兵书》4一、欲贫千面纲,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摘要:荀子,名况,字卿。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为或后天所成就的东西,而是“天之就者”。在他看来,人性天生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善良的行为是后天“化性起伪”的结果。“伪”即人为。圣人和众人之所以有区别,不是在于先天的性,而是在于对先天恶性的加工改造,众人和圣人要修养身性、治理国家就要“起伪”,人为地将人性之本恶改造成为道德之善性。荀子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更可贵的是他的“化性起伪”思想的提出。荀子“性恶论”思想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荀子;性;伪;化性起伪 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就已经明确的开始探讨人性问题了。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家哲学中讨论的重要思想观点,这个思想观点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开创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荀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见解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使之具有了重要的意义。荀子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先秦各家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虽然以儒为宗,但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一、荀子生平简介及其主要思想 (一)荀子生平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38年间。荀子是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儒家思想史上,荀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荀子可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荀子作为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他和孟子一起呈现出了儒家思想内部的张力和弹性。他扬弃了孔孟儒家思想,综合了儒、道、墨、法等各家的思想精髓,集百家之长,儒而不纯,开创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儒家思想体系——荀学。对先秦至汉代思想的转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司马迁作《孟子荀卿列传》,对荀子的一生作了简略介绍。传记云: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骈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100句带出处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100句带出处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荀子》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3、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况《荀子》 4、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况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况《荀子》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9、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况 10、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

13、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1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 15、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1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18、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荀子》 19、知而好学,然后能才。——荀况 20、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2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22、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荀子 2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荀子《非十二子》 24、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25、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况 26、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27、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子 2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荀子 29、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荀况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荀子人性论再解读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荀子人性论再解读 张鹏伟 !摘要?荀子#人性?包含本然性即自然属性和实然性即社会属性两个层面。二者并非静态并列的关系,而表现为从本然性到实然性的落实与发用的动态过程,依次展现为从人的内在生命机理显现为自然本能、从自然本能外化为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认知倾向的过程,此过程与人从出生开始的社会化过程相表里。荀子论#性?,始于#性伪之分?,此性为本然性;论善恶,终于#性伪之合?,此性为实然性。善恶皆属于#性伪合?,是性与不同之伪结合的结果。荀子言#恶?,意在强调人要对社会化过程极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弊有高度的警醒和自觉意识,并通过礼义教化及时进行防范与补救。 !关键词?荀子人性论本然性实然性 !中图分类号?B82 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1539(2011)04 0086 05 所谓人性,顾名思义,就是人的属性、性状。这里所言人之属性,指一切人的共同属性,即一切人的共同性、普遍性。中国哲学关于人性的思考,发端于孔子。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天生禀赋是大致相近的,因后天积习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现实表现。此后,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皆是对此说法的不同展开。 孟子认为人生来皆有天赋的良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荀子也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荀子&性恶?)。诚然,在哲学上探讨人性,就需要追根溯源,探讨人作为人所共有的普遍本性。 荀子以#人之性恶?著称于世,并吸引了历来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颇多。但关于荀子人性、性情概念的内涵、层次及其与#恶?的具体关系,似有进一步梳理探讨的余地。 一、本然性(((天生本有的生命机理与自然本能 (一)#生之所以然?(((生命机理之性 荀子论#性?,沿着告子#生之谓性?的思路推进:#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与#不事而自然?的意思是否一致呢?张岱年指出,#生之所以然?即#生之所已然?[1],这就与#不事而自然?同义。梁启雄则认为:#生之所以然之性指天赋的本质,生理学上的性。不事而自然之性指天赋的本能,心理学上的性。?[2]即是说二者含义有别。廖名春认可梁启雄的说法,并作了进一步分析:#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即#生之所以生者谓之性?。变换一下句式,可作#性者,生之所以生也?。这里的#所以?,显然是表示凭借。#性?是#生?之凭借,就是说#性?是#生?的载体。生之所以生的物质载体谓之性,这个性,显然指的是人的形体器官,它 86 *作者简介:张鹏伟,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071)。

《荀子性恶》全文翻译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 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

论述荀子人性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f16236339.html, 论述荀子人性论 作者:吴宝红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6期 【摘要】在荀子,“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以下各篇都直接引用篇名)性是天所赋予人的未经雕琢的质朴的状态,情、欲本身无所谓善恶,善恶是以礼义为标准的对人后天行为的评价。“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名》)人求其心之所可而做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是“伪”。人在性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修为,最终能够实现性“伪”合。 【关键词】人性;欲求;善“伪” 荀子曾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是没有分清性与“伪”的区别。他认为,性是天所赋予人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材质,“不事而自然,言其天性如此也。”“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名》)“伪”是人后天努力修为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材质和能力:人生而就有心可以知道,“心有征知”;“缘耳而知声”,耳朵经过心的指挥可以听,“缘目而知形”,眼睛经过与外界接触可以看等;“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天然就有饿了想吃,冷了想取暖,累了想休息等;人天然就有喜、怒、哀、乐等情感。 从涵养的层面分析,性既涵括了耳目口腹之欲、好恶喜怒之情,也涵盖了“心”可知道的材质,即理性思维能力和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的能力。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人性有为善的内在根据,也有趋恶的冲动。胡适先生曾认为“荀子虽说性恶,其实是说性可善可恶。” “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正名》)不论人之情欲多少,治乱的关键是“心之所可”。心清明,“知道”、“中理”,就趋于善;心被蒙蔽,不“知道”,行为就会趋于乱。所以,人性可趋于恶,也可趋于善。 情欲本身无所谓善恶,但人性需要情与欲作为基础。喜怒哀乐等情感是性的实质内容,而情向外发用就是欲,欲是情的现实反应,性、情、欲存在于动态的关联中。徐复观先生说:“荀子虽然在概念上把性、情、欲三者加以界定;但在事实上,性、情、欲是一个东西的三个名称。而荀子论性的特色,正在于以欲为性。”“好、恶、喜、怒、哀、乐”都属于“性”而叫做“情”。人一生下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荀子提出“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正名》)“求”是“受乎心”的行为,如果心不 被蒙蔽,则人的向外发出的行为就是合礼的,而人顺着自己的欲望而不加节制就会犯分乱理。

《荀子.性恶》全文翻译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性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矣。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

荀子的关于坚持的名言

荀子的关于坚持的名言 导语: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荀子的关于坚持的名言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荀子的关于坚持的名言1、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2、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3、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4、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6、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7、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8、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9、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10、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1、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2、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3、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14、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15、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6、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17、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18、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19、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20、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21、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22、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3、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24、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2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6、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7、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28、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29、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30、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31、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2、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33、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4、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35、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36、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37、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38、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39、腾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4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4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4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3、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44、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5、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46、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47、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8、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49、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含答案解析)

易混易错点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错因归纳:对孔子、孟子、荀子在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上的主张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 【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 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荀子名言名句_名人名言

荀子名言名句 1、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2、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荀子 3、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5、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子 6、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7、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8、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子 9、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 10、人只是一无所知的动物,没有教诲——荀子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2、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荀子 13、学无止境。——荀子 14、酒乱其神也——荀子 15、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 16、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 17、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 18、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荀子 1 / 3

19、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 20、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荀子 21、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22、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23、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2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 25、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 26、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 27、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荀子 28、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2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 30、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1、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 3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3、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荀子 3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2 / 3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 作者:荀况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 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 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 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 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 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 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 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 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 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 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荀子名言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名言荀子名言名句大全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劝学》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

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劝学》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劝学》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劝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劝学》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劝学》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劝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劝学》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劝学》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不苟》诚者,君子之所守业,而政事之本也.——《不苟》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不苟》公升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盛.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不苟》骄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摒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不苟》怏怏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者,譬也……廉而不见贵者,刿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不苟》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不苟》挂于患而欲谨,则无益矣.——《不苟》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赏析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赏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钩木必将待櫽栝④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节选自《荀子·性恶》)

[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②文理:礼法。③从:通“纵”,纵容。④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亡:消失 B.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砻砺:打磨 C.合于犯分乱理分:等级名分 D.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顺应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人之学者,其性善古之学者必有师 C.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苟以天下之大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荀子对“人性恶”的看法的一组是() ①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②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③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④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 ⑤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⑥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人缺少谦让、诚信、礼法,是因为人好利、有嫉恨、好声色。

精选古代先贤读书名言50条

精选古代先贤读书名言50条 1.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4.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6.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9.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1.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2.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3.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1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6.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17.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8. 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19.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0.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21.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22.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4.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 25. 读书贵在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陆九渊 1.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3.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4.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5.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6.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7.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8. 读书贵博、贵精、贵通。——张之洞 9.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0.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1.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12.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6.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8.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1. 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梁启超 22.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2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4.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 25.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的,仿佛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同从手心与手背两个方面来看同一只手一样。 孟子与荀子人学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似。他们学说的核心都致力于人学的体系化,而天人关系问题都是其全部学说的立论基础。仅从各自的人学基本概念上看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各自都将人分解为心与性,并从性、心、天的角度来建构人学价值理论。 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 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各自的差异。

一是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荀子·性恶》)孟子说:“人们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善的。”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没有弄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孟子在《尽心下》这一篇目中提出了人性的基本内涵,从中也能看出他与荀子在人性概念内涵方面的根本区别:“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口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芬芳的气味,四肢对于安逸的感觉,这些爱好都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是天性所致。仁对于父子关系,义对于君臣关系,礼对于宾主关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都是极重要的,能否实现这些,其中有命的作用,但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命的范畴。 二是关于善恶产生的根源不同。在孟子学说中,尽心、知性、知天——即心、性、天的三位一体是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