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实用标准

合集下载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有关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精神,我市将大力推动“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国务院办公厅、XXX和市城乡建委的相关文件,我们制定了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成立“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城乡建委XXX副主任任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X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

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具体组织机构见附件1.二、总体要求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

要根据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

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自上而下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打造统一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

智慧工地”全面建设,旨在将全市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和造价2千万以上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都打造成“智慧工地”,为我市城乡智慧建设奠定基础。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一、硬件设备要求1. 工地应配置高效的硬件设备,包括高性能的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以满足智慧工地的数据处理和传输需求。

2. 硬件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具备防尘、防震、防火、防雷等性能,以适应工地复杂的环境。

3. 工地应配置相应的终端设备,如移动设备、监控摄像头等,以便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采集。

二、网络环境要求1. 工地应建立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实现施工现场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

2. 网络环境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满足智慧工地的未来发展需求。

3. 工地应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监控系统要求1. 工地应配置全面的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等,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2. 监控系统应具备智能化分析功能,能够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提供预警和预测。

3. 监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

四、信息管理要求1. 工地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实现施工现场的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的全过程管理。

2. 信息管理制度应明确信息管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工地应建立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为施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五、设备控制要求1. 工地应配置智能化的设备控制系统,实现对施工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2. 设备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化控制功能,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3. 设备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人机界面,以便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控制。

六、沟通机制要求1. 工地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信息发布平台、内部沟通工具等,以便实现施工现场的及时沟通和协作。

2. 沟通机制应具备良好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以便提高施工现场的协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3. 沟通机制应具备数据共享功能,以便实现施工现场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2018年600个“智慧工地”建设(重庆)

2018年600个“智慧工地”建设(重庆)
附件2
2018年600个“智慧工地”建设
目标任务分解清单
序号
区县(市管)
“智慧工地”
(个)
指标说明
1
万州区
10
1.设立依据:按照《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推动建设“智慧工地”600个。
2.认定方式:
根据《“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渝建〔2017〕414号)及其配套文件,经主管部门认定后,纳入目标统计。
綦江区
5
19
大足区
2
20
璧山区
4
21
铜梁区
4
22
潼南区
2
23
荣昌区
2
24
开州区
2
25
梁平区
2
26
城口县
2
27
丰都县
2
28
垫江县
2
29
武隆区
2
30
忠县
2
31
云阳县
2
32
奉节县
2
33
巫山县
2
34
巫溪县
2
35
石柱县
2
36
秀山县
2
37
酉阳县
2
38
彭水县
2
39
两江新区
250
40
经开区
10
41
高新区
10
42
万盛经开区
2
43
双桥经开区
1
44
市管工程
20
3.本指标为各区县(市管)应完成的最低指标,鼓励各区县(市管)以更高标准、更多数量完成目标任务。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标准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标准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标准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标准是指在重庆地区对智慧工地建设所需遵循的规定和要求。

下面是一些可能包括在重庆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中的内容:
1. 信息化管理系统:智慧工地应具备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等模块,以实现工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

2. 视频监控系统:智慧工地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覆盖重要区域,包括工地出入口、施工现场等,以实现对工地活动的实时监控和记录。

3. 无线通信系统:智慧工地应建立稳定和安全的无线通信网络,以满足工地内外的通信需求,包括语音通话、短信通知等。

4. 安全监测系统:智慧工地应配备安全监测设备,包括温度、湿度、烟雾等传感器,以及报警系统,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5. 环境监测系统:智慧工地应配备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噪音、粉尘等传感器,监测工地环境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人员定位系统:智慧工地应配备人员定位系统,以实现对工地人员的实时定位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管理效率。

7.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智慧工地应具备数据收集、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功能,为工地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以优化施工进程和效率。

8. 物联网技术应用:智慧工地建设应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在设备、工具等物品上部署传感器,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提升工地管理效果。

这些标准和要求将有助于提高重庆地区智慧工地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并为工地管理者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以推动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

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

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智慧工地建设已成为当今建设行业的一大趋势。

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不仅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为了鼓励企业和建筑单位积极开展智慧工地建设,重庆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以期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智慧工地建设的含义智慧工地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智能化硬件、软件和网络,将工地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管理,实现工地智能化。

智慧工地建设能够实现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工地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重庆市政府对智慧工地建设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标准,引导企业和建筑单位加强智慧工地建设。

其中,智慧工地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1. 智慧工地的硬件设备智慧工地的硬件设备必须齐全,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包括:智能化监控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数字化沟通设备等。

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工作现场,提高安全生产压力的监管要求,对设备情况和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风险,保证工地的安全生产。

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建筑信息集中化管理,建筑图纸实时查询、变更和更新等。

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各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数字化沟通设备可实现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2. 智慧工地的网络环境智慧工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完善的网络通讯和数据交换平台。

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对工地信息和作业现场的远程监管,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工地情况,实现数字化沟通和协同作业。

3. 智慧工地的管理体系智慧工地的管理体系必须规范完善,科学合理。

工地管理应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并且建立起体系化的企业级管理平台,以最大限度地推进管理科技化和现代化。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

“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

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

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

重庆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智慧工地建设正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特大城市,也在积极推动智慧工地建设,力求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重庆智慧工地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

一、重庆智慧工地建设的必要性1. 提升工地管理效率智慧工地建设将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对工地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通过远程监控、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工人出勤情况、材料消耗等信息,提高工地的管理效率。

2. 优化施工流程智慧工地建设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工艺,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比如,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测量和巡检,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提高施工质量。

3. 提高工人安全保障智慧工地建设可以通过安全监测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

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迅速定位工人位置,提供救援。

这将大大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

二、重庆智慧工地建设的评价标准1. 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工地建设的评价标准首先应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智慧工地需要具备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以支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的传感器布局,以实现对工地各个区域的监控。

2. 信息化管理评价智慧工地建设应重点考量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度。

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进度管理系统、材料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需要实时准确地记录和更新相关数据,并能够提供多终端的访问和查询功能。

3. 工艺自动化程度智慧工地的评价标准还应考虑工艺自动化程度。

这包括工艺流程的自动化,如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替代传统的人工作业;还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如使用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施工环境和材料的监测与管理。

4. 安全监控能力评价智慧工地建设应注重安全监控能力。

除了基础的监控摄像头和安全预警系统外,智慧工地还应配备环境监测设备,用于检测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

2018年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实用标准

2018年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实用标准

2018年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实用标准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视频监控设备1.项目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应由捕影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构成。

2.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内外侧、主要作业面、料场、材料加工区、仓库、围墙、塔吊等重点部位应安装监控点,监控部位应无监控盲区。

要重点拍摄车辆及人员进出场、车辆冲洗及是否存在带泥上路、主要作业面进展等情况。

3.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在5万m2及以下的项目,监控点位数量不应少于3个;建筑面积在5~10万m2的项目,监控点位数量不应少于5个;建筑面积在10万m2及以上的项目,监控点位数量不应少于8个。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每个项目监控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并确保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

设备技术要求1.项目视频监控的图像分辨率应达到 D4标准(1280×72 0,水平720线,逐行扫描)。

2.具备远程视频直播功能,根据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需要,提供安全的互联网访问通道。

数据存储与传输要求1.视频监控数据应在本地保存至少2个月。

2.视频监控设备能够输出兼容HTML5标准的HLS视频流,可直接用于浏览器和移动端播放。

3.视频监控设备输出的视频流应采用H264编码,能够支持最大1080P分辨率的视频流稳定传输,并支持多路视频输出。

建设主体与内容1.市城乡建委负责“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的升级、维护,接收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设备传送的运行状态关键数据。

2.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负责自行选用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设备,并将运行状态关键数据传送到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

3.施工总包单位、项目部应利用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的可视化监控软件,对施工升降机安全运行进行具体管理;建设主管部门可利用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对辖区内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进行监督管理。

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设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在使用的施工升降机,应安装、使用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设备。

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实用标准

2018年“智慧工地”建设技术实用标准
2.鼓励项目使用视频电子围栏技术,在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时预警并抓拍。
3.鼓励项目采用视频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并抓取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等常见违章行为的图像。
4.还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的要求。
3.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智慧应用名称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
应用简介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扬尘噪声监测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实时采集现场PM2.5、PM10、噪声等相关环境数据并进行现场处置,同时,将现场PM2.5、PM10、噪音数据实时传送至“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扬尘噪声监测子系统的智能化管控措施。
2.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智慧应用名称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
应用简介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是指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对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同时,视频可供“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进行实时点播的智能化管控措施。
建设主体与容
1.市城乡建委负责“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升级、维护,能实时点播施工现场视频监控设备拍摄的视频图像。
2.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负责自行选用视频监控设备,并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能实时点播相关视频图像。
3.施工总包单位、项目部应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的可视化监控软件,对施工现场状况进行具体管理;建设主管部门可利用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对辖区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视频监控设备
1.项目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应由捕影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构成。
建设主体与容
1.市城乡建委负责对既有“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进行升级、维护,接收并处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智能考勤设备传送的考勤数据。

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标准.docx

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标准.docx

1 . ?人员实名制管理“ 智能化应用” 技术标准智慧应用人员实名制管理“智能化应用”名称人员实名制管理“智能化应用”,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利用已与“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应用简介统(原平安卡管理子系统)对接的智能考勤设备,对人员到岗情况实施考勤,供项目部、企业、主管部门对人员进行管理的智能化管控措施。

1. 市城乡建委负责对既有“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进行升级、维护,接收并处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智能考勤设备传送的考勤数据。

2.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负责自行选用智能考勤设备,建设主体并将人员考勤数据传送到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

与内容 3. 项目部应利用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项目端,对项目人员考勤进行具体管理;企业应利用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企业端,对承建项目人员考勤进行综合管理;建设主管部门可利用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主管部门端,对辖区内项目人员考勤进行监督管理。

1.智能考勤设备的类型,主要包括平安卡刷卡机、指纹考勤设备、人脸识别考勤设备、RFID 射频识别考勤设备、智能考勤手机 APP 考勤设备等。

设备2.项目应自行选择一种或多种智能考勤设备进行人员考勤。

智能考勤设备应能从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读取本项目设备技术已录入实名制信息的人员的信息数据,并按照相应考勤方要求式进行信息关联、融合。

1. 智能考勤设备应支持互联网接入,存储数据量不低于1万条记录。

数据存储2. 智能考勤设备上传考勤数据,需满足人员实名制管理子与传输系统数据通讯协议,能正确采集通讯协议中需上报的内要求容。

3.满足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对数据上传的接口要求。

1.全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我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相关制度,将管理人员与建筑工人的实名制信息录入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

2.即日起,全市平安卡实体卡片的制作、发放工作全面停止。

市城乡建委将组织开发人员实名制手机考勤APP ,其他要求在原平安卡实体刷卡考勤的基础上,拓展出无卡手机考勤的功能,无偿提供给全市使用。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

“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

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

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2.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2.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智慧应用名称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
应用简介
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是指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对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同时,视频可供“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进行实时点播的智能化管控措施。
建设主体与内容
1.市城乡建委负责“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升级、维护,能实时点播施工现场视频监控设备拍摄的视频图像。
智能考勤设备
1.智能考勤设备的类型,主要包括平安卡刷卡机、指纹考勤设备、人脸识别考勤设备、RFID射频识别考勤设备、手机APP考勤设备等。
2.项目应自行选择一种或多种智能考勤设备进行人员考勤。
设备技术要求
智能考勤设备应能从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读取本项目已录入实名制信息的人员的信息数据,并按照相应考勤方式进行信息关联、融合。
2.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负责自行选用视频监控设备,并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能实时点播相关视频图像。
3.施工总包单位、项目部应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的可视化监控软件,对施工现场状况进行具体管理;建设主管部门可利用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对辖区内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视频监控设备
1.项目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应由捕影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构成。
数据存储与传输
要求
1.智能考勤设备应支持互联网接入,存储数据量不低于1万条记录。
2.智能考勤设备上传考勤数据,需满足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数据通讯协议,能正确采集通讯协议中需上报的内容。
3.满足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对数据上传的接口要求。
其他要求
1.全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我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相关制度,将管理人员与建筑工人的实名制信息录入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

2018.7.20智慧工地二阶段技术标准(安全)(1)

2018.7.20智慧工地二阶段技术标准(安全)(1)
数据存储与 传输要求
1、视频监控数据应在本地保存至少30天,违章行为图像应在本地保存6个 月以上。
2、视频监控设备输出的视频流应米用H264编码,能够支持最大1080P分 辨率的视频流稳定传输,并支持多路视频输出。
3、播放平台能够输出兼容HTML5标准的HLS视频流,可直接用于浏览器 和移动端播放。
提供给有关单位和人员使用。
2、“智慧工地”供应商应积极跟进平安卡升级改造,调整数据接口, 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提供对IC卡、平安卡、指纹、人脸、RFID等 一种或多种考勤方式的支持。
3、项目总包单位应根据本项目实际,选用一种或多种人员考勤方式, 购置人员考勤“智慧应用”所需的有关设备。
设备技术要求
1、应能从市城乡建委平安卡管理系统读取本项目有关人员的平安卡电 子证书信息,根据选用的刷卡考勤方式,回传考勤信息。
建设主体与
内容
1、市城乡建委负责负责完善“智慧工地”平台接口,接收施工升降机运行数 据。
2、“智慧工地”供应商应积极跟进接口的调整,实现驾驶员身份识别、设备 运行状态监控和记录功能。
3、项目施工总包单位负责选定供应商,在施工升降机内安装安全监控“智慧 应用”设备。
项目硬件设

现场所有使用中的施工升降机均应安装安全监控“智慧应用”设备。
3、设备应能在室外环境可靠工作,具备自动校准功能。
数据存储与 传输要求
1、应支持互联网通讯,并具备离线存储上传功能,现场监测数据存储 时间不少于6个月。
2、满足市城乡建委“智慧工地”平台对数据上传的接口要求。
其他要求
供应商应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施工单位应提供系统正 常工作所需条件,避免人为损坏。
项目硬件设备
1、至少设置一套扬尘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扬尘、噪音等相关环境数 据。

2018年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标准

2018年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标准

BIM模型认定1.按照渝建发〔2021〕19号文件规定,利用已通过建立主管部门施工图设计审批的BIM设计阶段模型深化出BIM 施工阶段模型,可认定为符合BIM施工“智能化应用〞要求的BIM模型。

2.上述情况以外深化出的BIM施工阶段模型,经市质监总站组织BIM专家评审合格后,可认定为符合BIM施工“智能化应用〞要求的BIM模型。

应用技术要求1.场地布置:运用BIM施工阶段模型,进展建筑工程场地布置〔包括围墙与大门、场地分区、拟建物、活动板房、基坑与围护、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料场加工棚、道路、标志牌等现场实体〕,并能实现可视化虚拟演示。

2.施工方案与工艺模拟:运用BIM施工阶段模型,进展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方案、危大工程平安专项施工方案、复杂建〔构〕筑物施工工艺流程的3D数字模拟,并能实现可视化虚拟演示。

3.施工进度管理:运用BIM施工阶段模型,定期对工程施工进度进展模拟。

4.工程质量验收管理:运用BIM施工阶段模型,自动生成检验批、检查工程和检查点,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录入和监理单位复验审核,并自动生成验收资料;实现工程预警、远程巡查;与工程技术资料相关联,能形成可交付归档的数字档案。

2018.7.20智慧工地二阶段技术标准(安全)(1)

2018.7.20智慧工地二阶段技术标准(安全)(1)
其他要求
1、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等由项目部自行录入和管理
2、供应商应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施工单位应提供系统正常工作所需条件,避免人为损坏。
智慧应用名称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智慧应用”
应用功能简介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智慧应用”,是在塔式起重机上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和记录功能。
设备技术要求
1、项目视频监控的图像分辨率应达到 D4标准(1280×720,水平720线,逐行扫描)。
2、具备远程视频直播功能,根据“智慧工地”平台的需要提供安全的互联网访问通道。
3、鼓励使用视频电子围栏技术,在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时预警并抓拍。
4、鼓励施工现场采用视频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并抓取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等违章行为的图像。
2、具有网络通讯功能,能将设备运行状态、起吊重量,力矩百分比、小车位置、吊钩离地高度、塔臂当前转角角度数据等数据传送至市城乡建委“智慧工地”平台。
其他要求
1、符合《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JGJ 332-2014) 的要求
2、供应商应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施工单位应提供系统正常工作所需条件,避免人为损坏。
2、“智慧工地”供应商应积极跟进平安卡升级改造,调整数据接口,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提供对IC卡、平安卡、指纹、人脸、RFID等一种或多种考勤方式的支持。
3、项目总包单位应根据本项目实际,选用一种或多种人员考勤方式,购置人员考勤“智慧应用”所需的有关设备。
设备技术要求
1、应能从市城乡建委平安卡管理系统读取本项目有关人员的平安卡电子证书信息,根据选用的刷卡考勤方式,回传考勤信息。
建设主体与内容
1、市城乡建委负责完善“智慧工地”平台接口,接收施工现场扬尘噪音监测“智慧应用”传送的数据。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

“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

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

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监控
设备1.项目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应由捕影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构成。

2.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内外侧、主要作业面、料场、材料加工区、仓库、围墙、塔吊等重点部位应安装监控点,监控部位应无监控盲区。

要重点拍摄车辆及人员进出场、车辆冲洗及是否存在带泥上路、主要作业面进展等情况。

3.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在5万m2及以下的项目,监控点位数量不应少于3个;建筑面积在5~10万m2的项目,监控点位数量不应少于5个;建筑面积在10万m2及以上的项目,监控点位数量不应少于8个。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每个项目监控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并确保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

设备技术
要求1.项目视频监控的图像分辨率应达到 D4标准(1280×72 0,水平720线,逐行扫描)。

2.具备远程视频直播功能,根据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需要,提供安全的互联网访问通道。

数据存储与传输
要求1.视频监控数据应在本地保存至少2个月。

2.视频监控设备能够输出兼容HTML5标准的HLS视频流,可直接用于浏览器和移动端播放。

3.视频监控设备输出的视频流应采用H264编码,能够支持最大1080P分辨率的视频流稳定传输,并支持多路视频输出。

建设主体与内容1.市城乡建委负责“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的升级、维护,接收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设备传送的运行状态关键数据。

2.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负责自行选用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设备,并将运行状态关键数据传送到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

3.施工总包单位、项目部应利用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的可视化监控软件,对施工升降机安全运行进行具体管理;建设主管部门可利用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对辖区内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进行监督管理。

施工升降
机安全监控设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在使用的施工升降机,应安装、使用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设备。

设备技术
要求1.应具有操作人员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功能。

2.应具有对施工升降机的载重量、提升速度、提升高度等进行实时监视和数据存储的功能。

4.安全监控设备应能以图形、图表或文字的方式,显示施工升降机当前主要工作参数及与施工升降机额定能力比对信息,工作参数至少应包括:载重量、提升速度、提升高度。

5.当单项工作参数超标时,设备能进行声光报警。

建设主体与内容1.市城乡建委负责“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的升级、维护,接收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设备传送的运行状态关键数据。

2.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负责自行选用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设备,并将运行状态关键数据传送到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

3.施工总包单位、项目部应利用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的可视化监控软件,对塔式起重机安全运行进行具体管理;建设主管部门可利用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对辖区内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进行监督管理。

塔式起重
机安全监控设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在使用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使用安全监控设备。

设备技术
要求1.应具有操作人员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功能。

2.应具有对塔式起重机的起重量、起重力矩、起升高度、幅度、回转角度、运行行程信息等进行实时监视和数据存储的功能。

3.安全监控设备应能以图形、图表或文字的方式,显示塔式起重机当前主要工作参数及与塔式起重机额定能力比对信息,工作参数至少应包括:起重量、起重力矩、起升高度、幅度、回转角度、运行行程、倍率。

4.当任何一项工作参数超标时,设备能进行声光报警。

BIM模型认定1.按照渝建发〔2018〕19号文件规定,利用已通过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图设计审批的BIM设计阶段模型深化出BIM 施工阶段模型,可认定为符合BIM施工“智能化应用”要求的BIM模型。

2.上述情况以外深化出的BIM施工阶段模型,经市质监总站组织BIM专家评审合格后,可认定为符合BIM施工“智能化应用”要求的BIM模型。

应用技术
要求1.场地布置:运用BIM施工阶段模型,进行建筑工程场地布置(包括围墙与大门、场地分区、拟建物、活动板房、基坑与围护、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料场加工棚、道路、标志牌等现场实体),并能实现可视化虚拟演示。

2.施工方案与工艺模拟:运用BIM施工阶段模型,进行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方案、危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复杂建(构)筑物施工工艺流程的3D数字模拟,并能实现可视化虚拟演示。

3.施工进度管理:运用BIM施工阶段模型,定期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模拟。

4.工程质量验收管理:运用BIM施工阶段模型,自动生成检验批、检查项目和检查点,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录入和监理单位复验审核,并自动生成验收资料;实现工程预警、远程巡查;与工程技术资料相关联,能形成可交付归档的数字档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