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4 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

本节课主要复习功的概念、计算以及相关公式的应用,功率的定义、计算以及功率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的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如剪刀、锤子、辘轳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是如何帮助我们做功的。

2. 知识讲解:(1) 功的概念:通过讲解功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机械效率的概念:讲解机械效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1. 功的概念2. 功的计算方法3. 功率的概念4. 功率的计算方法5. 机械效率的概念6.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各题1)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s=5m,求物体所做的功。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5m/s,运动时间t=2s,求物体的功率。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四、功率教学设计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四、功率教学设计 苏科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四、功率
一、教学思路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估测功率的方法。

就课堂教学而言,主要由五个活动组成。

教学中首先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做功不仅有多有少,而且有快有慢,进而引出“功率”这一物理量;接着通过与“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定义方法的类比,从而引出功率的物理意义,推导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在介绍功率的单位瓦特时,介绍瓦特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一些物体功率的介绍,使他们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功率,从而增加关于功率大小的感性认识;通过估测人体的功率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物理量的建立过程有清楚地认识,进而体会到做功多不等于功率大,科学地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二、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生:体重计、秒表、刻度尺
三、教学流程。

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整理复习课题第一单元复习(一)杠杆课型:复习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结合功的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5. 理解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3.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3.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具学具杠杆、挂图学习内容、过程安排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修订栏一、复习作杠杆的力臂。

1.在图15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仔细观察指名板演动手操作集体订正教师引导学生活动2.如上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 3.如上图所示,O 是杠杆OA 的支点.在图中画出拉力F 1和F 2的力臂l 1和l 2. 4.如下图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牛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F 和它的力臂L (支点O 已在图中给出).5.如上图所示,曲杆AOBC 自重不计,O 为支点,AO=60cm ,OB=40cm ,BC=30cm ,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导教学设计(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导教学设计(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导教学设计(含答案解析)一、知识回顾•机械的种类和定义•牛顿第一定律•简单机械与力的关系•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意义二、学习目标•理解并能够应用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公式•掌握如何计算简单机械的功和效率•熟练解答与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三、教学内容1.回顾机械的种类和定义2.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简单机械与力的关系3.讲解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意义4.教授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公式5.解答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6.进行练习和小组讨论四、教学方法•讲述: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例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和原理•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交流他们对简单机械和功的理解和应用•练习: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回顾机械的种类和定义•提问:请回顾一下,机械有哪些种类?可以给出一些例子吗?•学生回答:杠杆、轮轴、轮轮组合等。

•解释:回顾了机械的种类和定义后,引入简单机械和功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简单机械与力的关系•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静止时,合力为零;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

•讲述: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效果。

•解释:通过这些例子,解释简单机械和力的关系,例如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步骤三:讲解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意义•讲述:简单机械可以减少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讲述:简单机械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家庭、农业和工业等。

•提问:你认为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步骤四:教授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公式•讲解:分别介绍杠杆、轮轴和轮轮组合的原理和公式。

•解答: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例如如何计算杠杆的力矩、轮轴的力比等。

步骤五:解答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提供一些与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小孩用力拉绳子,绳子上拉着一个物体,物体被拉起降低绳子时,小孩为什么会感到难以拉起?步骤六:练习和小组讨论•分发练习题,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答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杠杆教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杠杆教案苏科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1)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教具杠杆、支架、钩码、尺、线、夹子、老虎钳、羊角锤、起子、木板、木块、图钉、开瓶扳手等三、教学重难点力臂的概念与画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四、导入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

五、新授师:那么什么是杠杆呢?(一)什么是杠杆活动11.1拔图钉师:木板上钉了一只图钉,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请选用木块、老虎钳、羊角锤及起子把它拔出来。

请比较一下更方便和省力的方法。

(学生实验)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利用某些工具来完成某项任务。

请同学门仔细观察,以下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演示实验)1 在开酒瓶时,要用开瓶扳手2 用弯曲撬棒将地上的石头撬起3 用铡刀切纸4用筷子夹瓶内的物体师:以上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观察思考,回答。

都由较硬的材料制成,都能绕固定点转动,都受到力的作用。

师:这些硬棒都是直的吗?生:直的,弯的都有。

师:像这样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是简单机械的一种。

[板书]:一杠杆:一根能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二)杠杆的五个要素师:其实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造金字塔搬运大石头就开始利用杠杆了,那么他们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答:省力)对,我们利用杠杆时有时为了省力,那么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呢?要想知道原因,需要了解几个有关杠杆的名词。

我们以刚才的拔图钉为例来学习这几个名词,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可以把这个图画出来。

(教师示范讲授)[板书]:二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11.3 功》教案 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11.3 功》教案 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11.3 功》教案 苏科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功的概念,明确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物理意义,认识做功是一个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树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义。

【教学重点】物体做功的理解【教学难点】应用功的公式来灵活解题【教材分析】1.“功”的概念是怎样建立的机械使我们能够做到我们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例如:有的机械可以增大我们工作上所用的力(即省力),有的机械可使我们工作得更快(即省距离)。

那么,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的简单机械,它既省力,又能省移动距离,这是科学技术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人们发现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下面就讨论这一问题。

现在要把重力为G 的物体提升一个高度h 。

如果我们直接用手把它匀速提升,手用力为G ,手移动的距离为h ,则力和距离的乘积为Gh 。

如果我们用轻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由于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手用的力变为G 21,而绳子是对折使用的,手移动的距离为2h ,则力和距离的乘积为Gh h G =⋅221。

如果我们用阻力臂为动力臂2倍的杠杆来匀速提升重物,则手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高度的二分之一,即h s 2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手用力是物重的2倍,即F=2G 。

则力和距离的乘积为Gh h G =⋅212。

综合以上情况,无论是用省力的机械,还是用省距离的机械,由于两种情况的力和距离的乘积不变,因此,省力的机械必定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必定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由此可见,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物理意义的量。

为了反映这一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功的概念,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如何理解做功物理学中的做功描述的是力的作用效果,即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距离。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教案: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章节: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复习简单机械和功的相关知识。

内容包括:1. 简单机械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

2. 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的单位,以及功的应用。

3.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率的单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简单机械的分类和特点,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掌握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功。

3. 学生能够理解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和功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简单机械的特点和应用,功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模型。

2. 学具:计算器、纸张、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引导学生思考简单机械的作用和原理。

2. 讲解:讲解简单机械的分类和特点,如杠杆、滑轮、斜面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斜面等,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 讲解: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解释功的应用。

5. 练习: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所做的功。

6. 讲解:讲解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解释功率的应用。

7. 练习:让学生运用功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所做的功率。

六、板书设计1. 简单机械的分类和特点。

2. 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a. 一块重20N的物体,通过一根杠杆提升10cm,杠杆长度为20cm,杠杆的力臂为10cm。

b. 一块重10N的物体,通过一个滑轮提升20cm,滑轮的半径为10cm。

c. 一块重5N的物体,通过一个斜面提升10cm,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复习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复习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复习学案一、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2.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3.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4. 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杠杆、滑轮、斜面等解决实际问题;2. 掌握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简单机械的运用、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2. 教学重点: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滑轮、斜面等模型;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斜面等,引导学生思考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以及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使用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做功的计算,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六、板书设计简单机械与功复习板书设计:1.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2.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3.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4. 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1) 一辆汽车以30 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距离;(2) 一台起重机用绳子吊起了一块重2000N的货物,起重机上升了5米,求起重机做的功;(3) 一台水泵将水从地面抽到高度为10米的地方,水泵的功率为2000W,求水泵工作的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让学生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学案一、教学内容本章复习的内容包括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滑轮组”和第二节“功”。

重点复习杠杆的五要素,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功的概念、计算以及相关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杠杆的五要素,了解滑轮组的省力特点,理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简单机械和功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杠杆的五要素,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滑轮组模型,功的演示仪。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杠杆实验,引导学生回顾杠杆的五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滑轮组的省力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滑轮组的省力特性。

3. 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滑轮组和杠杆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讲解: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演示功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5. 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功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简单机械和功杠杆的五要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支点滑轮组的省力特点:省力、改变力的方向功的概念: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功的计算公式:W=FS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杠杆的五要素。

答案:杠杆的五要素包括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和支点。

2. 请解释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答案:滑轮组的省力特点是指通过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减小所需的力的大小。

3. 请用公式表示功的计算方法。

答案: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复习了简单机械和功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教案: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的复习课。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各种力学现象中功的计算,以及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计算功的方法。

2. 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机械。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计算方法,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功的概念理解,复杂力学现象中功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杠杆、滑轮、斜面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搬砖等,让学生思考其中涉及到的力学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知识回顾(10分钟)复习功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各种力学现象中功的计算。

通过PPT展示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实验演示(10分钟)演示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同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七、作业设计2. 列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的计算方法。

3. 简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回顾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复杂力学现象中功的计算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简单机械的优化设计,如如何设计一个省力杠杆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1单元简单的机械第四节功率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1单元简单的机械第四节功率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1单元简单的机械第四节功率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成时,注重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简单的机械,掌握功率的概念。

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动手操作,还能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掌握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功率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功率的因素。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owerPoint课件、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计时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关系,引发他们对功率的好奇心。

3. 影响功率的因素: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影响功率的因素,如力的大小、物体的质量、运动速度等。

4. 应用与拓展:让孩子们运用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省力的机械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功率的因素。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等,以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本节课成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功率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1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苏科版)

11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苏科版)

11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苏科版)一、教学内容1.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复习杠杆的分类、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 第二节“滑轮和斜面”,复习动滑轮、定滑轮、斜面的特点和功能。

3. 第十二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复习功的概念、计算以及各种功的计算方法。

4. 第二节“机械能”,复习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回忆和掌握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以及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和机械能的转化。

2. 教学重点: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滑轮组、斜面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杠杆例子(如撬棍),引导学生回顾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 课堂讲解:讲解杠杆的分类、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示,讲解滑轮和斜面的特点和功能。

复习功的概念、计算以及各种功的计算方法。

解释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4. 随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几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分类、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 滑轮和斜面的特点和功能。

3. 功的概念、计算方法。

4.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滑轮组帮助下提升的高度。

答案: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

2.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移动了一段距离。

计算这个力做的功。

答案: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一、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重点复习定滑轮、动滑轮、杠杆(包括轮轴)的类型、特点及使用。

2. 功和能量:复习功的计算、功率的概念以及机械效率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简单机械和功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简单机械的运用,功和能量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杠杆、测力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简单机械,如吊扇、窗户开关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是如何工作的。

2. 知识讲解:介绍定滑轮、动滑轮、杠杆(包括轮轴)的类型、特点及使用,讲解功的计算、功率的概念以及机械效率的理解。

3. 例题讲解:选取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搬砖等,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提升一定高度的水所需的功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简单机械的类型、特点及使用。

2. 功的计算公式。

3. 功率的概念。

4. 机械效率的理解。

七、作业设计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物理知识,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如计算提升一定高度的水所需的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物理知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更多的简单机械,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发明一种新的简单机械,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是“功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理解”。

这两个概念在物理学中至关重要,但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复杂,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解释清楚。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1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4 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1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4 苏科版

课题:单元复习——简单机械和功教学目标:知道杠杆五要素,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辨别与作用,知道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及绕线方法,理解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并会用相关公式计算它们的大小。

重点难点:对做功的条件的判断及应用,功率的计算,滑轮的绕线方法和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过程:一、基本知识点温故与典型例题解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原理。

2.通常我们可以把杠杆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列常用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

①镊子②铡刀③理发剪刀④天平⑤剪修树木的剪刀⑥起子⑦钓鱼杆⑧火钳⑨汽车上的刹车闸⑩撬棒例2、作出图中F1与F2的力臂,并标明L1和L24.n这一参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轮组在绕绳时,我们可以根据n这个数的奇偶性来确定绕绳的起点:n为奇数时,起点选在_____________;n为偶数时,起点选在_____________。

5.当用滑轮组提升重为G的物体,在不计动滑轮重和绳重,以及绳和滑轮之间摩擦时,拉力F=___________;如果考虑动滑轮重,那么拉力F=___________。

例3、请画出用图中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最省力的情况下绳子的绕法,并填写绳自由端拉力F与物重G之间的关系(不计滑轮重、绳重及内部摩擦).6.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复习教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复习教案-苏科版

二.典型例题
例1.如图实验装置,斜面长2m,高0.5m,秒表每格1s。

重为
1N的小车在沿斜面方向、大小是0.3N的拉力F作用下,从底端匀速到达顶端,秒表变化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

求:
(1)拉力所做的功
(2)拉力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
例2.如图所示: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把重为4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为25N,则拉力做的功是多少?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学生阅读后独立完成
学生大部分应该能够根据题意与上节课的例题相比较,能发现两题的不同之处,错误人数不会太多,(小车上少了一个动滑轮,解题步骤不变)。

学生阅读图:能得到哪些知识点:学生相互补充。

动滑轮的实质
1、动滑轮不考虑摩擦和动
滑轮的重:
GF的关系,S h的关系、拉力F对机械做的功功率,机械对物体做的功功率
2、考虑动滑轮的重,不计摩
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
案4 苏科版
【教学目的】
掌握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
功、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功的原理、额外功的来源
【教学程序】
〖复习提问〗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什么叫机械效率?如何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功率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
〖引入新课〗
在运用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新授〗
一、例题训练:
1、质量为10t的汽车匀速驶上20m长、6m高的斜面,汽车的牵引力为4×104N,汽车的速度为2.5m/s,求:
⑴斜面的机械效率。

⑵汽车的功率。

⑶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2、用一动滑轮提起重40N的物体,用力25N,物体被提高2m,已知动滑轮重4N,不计绳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求:
⑴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⑵拉力所做的额外功。

⑶拉力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⑷摩擦力的大小。

3、质量为60kg的物体挂在一滑轮组下,某人站在地上用250N的力将物体匀速拉高2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10N/kg,不计绳重及摩擦。

⑴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⑵若在滑轮组下加挂10kg 的物体,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A 重100N ,物体B 重20N ,求:
⑴重物A 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⑵在A 上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使B 物体以0.5m/s 的速度上升,拉力在4s 内做功多少?拉力的功率多大?
5、如图所示,G A =100N ,G B =20N ,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

⑴不计滑轮组的重力、绳重及滑轮组之间的摩擦,求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及此时绳对物体B 做功的功率。

⑵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

⑶若有用50N 的水平拉力拉物体A ,使A 作匀速直线运动,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AB 段粗糙,BC 段光滑,且AB=BC ,一物体放在A 处,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物体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在AB 段上和BC 段上,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分别为W 1、W 2,这两段路程上拉力F 的功率分别为P 1、P 2,则
A 、W 1=W 2 P 1=P 2
B 、W 1<W 2 P 1<P 2
C 、W 1<2 P 1=P 2
D 、W 1=W 2 P 1<P 2
〖小结〗 W=FS 〖作业〗 完成《物理实验》相关内容
*教后记*
总有W W =ηt W
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