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教案)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读不完的大书》呈现了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无尽的乐趣”;《父亲、树林和鸟》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

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篇章页上呈现了问话形式的人文导语:“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导语配合精美的插图,引发想象,发人深思。

二、语文要素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这是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旨在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并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

课后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读不完的大书》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

2.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达想法,提高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不同于之前的记叙文,本次习作更侧重写现象和想法,以指导生活实践。

要素分解教法建议1.要依托课后题,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边学习边交流边小结。

不要刻意讲授修辞知识,以免限制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2.在教学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时,要注意两者内容的关联性,并将表达与生活紧密联系。

3.教师应结合课文特点对“摘抄什么”“怎么摘抄”作出循序渐进的整体设计,尤其要对学生从词、短语到句子的摘抄过程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扎实的摘抄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本单元的整体认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2.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编写简单的段落。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和生字词。

2.帮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方式,撰写简单的段落。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用简洁连贯的语言表达要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教具,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引入课文题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新课1.跟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词义和使用方法。

2.分段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

3.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人物性格。

2.让学生自由发挥,改编故事情节或编写故事结局。

3.分组演讲,展示学生自己编写的段落或故事。

4. 总结反思1.审视学生的表现并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收获。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分享成功经验。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的一个有趣经历。

3.默写本单元所学生字词,以检验记忆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堂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但在自由表达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单元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小学语文教案五上第七单元分析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小学语文教案五上第七单元分析

第七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

《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

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课文编排《古诗词三首》包含了两首古诗和一首词,其中《山居秋暝》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枫桥夜泊》写的是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长相思》是一首词,描绘了行军营帐的边塞雪景。

《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月迹》记叙了中秋夜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如,《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进行了动态描写,衬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鸟的天堂》中,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则是热闹的,一静一动,特色鲜明;《月迹》一文,既有对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也有对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充满了情趣。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品味和积累;“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作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学习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写景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写出景物变化”的要求。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概括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技能与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文章结构,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同时加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口头或书面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道德观念。

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学习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1.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课文围绕“人与自然”的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敬畏和感悟。

这些课文涉及对自然的敬畏、尊重,以及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等核心情感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通过对文本细节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例如《大自然的声音》一文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美妙声音的赞美和敬畏之情,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内涵。

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从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入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课时一:导入目标•通过导入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安排1.师生问答:问学生有关课文主题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趣味启发: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课时二:课文理解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活动安排1.生词解释: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细节把握:让学生注重细节,从细节中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课时三:知识点梳理目标•整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活动安排1.重点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知识点,相互学习,相互提问。

课时四:课文背诵目标•让学生熟练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安排1.合作练习:学生互相帮助,进行合作练习。

2.班级朗诵:让学生分组进行班级朗诵。

课时五:拓展阅读目标•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活动安排1.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书籍。

2.朗读分享: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朗读分享。

课时六:课堂综合活动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安排1.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情景表演。

2.小测验:出一份简单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的教学安排,希望学生们通过这六堂课的学习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本首诗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

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

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

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

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三)导入、揭题、解题: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学习计划七单元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3.培养从故事中感悟生活的能力。

(重难点)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1.启发谈话, 说说别人的话对你有多少影响, 引入课题。

2.让学生在全班内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富含哲理的小故事。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完成目标一)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 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学生新字。

(1)指认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描红、书写。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读中巩固生字, 积累词语。

(完成目标二)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3)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 理清课文层次;(完成目标三)1.总结全文。

2.想一想: 在碰到和大象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完成目标任务三)七单元1.指多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开店卖什么?(3)为什么蜘蛛在看到蜈蚣后跑回了网上?3.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 理清课文大意:(1)蜘蛛开店一开始卖的是什么?蜘蛛开店一开始卖的是口罩。

(2)蜘蛛为什么不卖口罩了, 卖起了围巾?(3)蜘蛛最后为什么又不卖围巾, 卖起了袜子?(完成目标任务三)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学习第一部分。

(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思考: 蜘蛛的口罩店还开得下去吗?为什么?2.学习第二部分。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教案3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教案2课题:周长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初步观察。

导入:(动画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加菲猫。

为了参加全民运动会,它每天都要到操场上跑步锻炼身体。

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

请同学们认真看它是怎么跑的,跑了多远?(演示)指名回答。

(加菲猫沿着操场跑道,跑了一圈。

)教师提示:一圈也就是一周。

2.完整感知,认识周长。

师:(课件演示)我们称操场跑道一周边线的长度为这个操场跑道的周长。

谁能一边指着一边说一说什么是操场跑道的周长?(指名说)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周长。

(板书:周长)二、互动新授1.迁移类推,理解含义。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周长,请你指出课桌面的周长。

学生动手操作后,在小组交流指的方法。

让一名学生演示,并说出指的方法。

(从一点起,沿着桌边用手画一周,又回到刚才的起点,就是一周长。

)小结: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这个桌面的周长。

2.观察比较,理解周长。

师:(出示教材第83页例3情境图)你能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吗?请你用笔描一描。

(1)让学生独立在课本上描出教材第83页例3中图形的周长。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让学生上台指出每一个图形的周长。

3.归纳周长的含义。

师: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周长指的是什么?集体交流:生1:周长就是四周边线的长。

生2:周长就是一周的长。

生3:周长就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4.量算结合,再识周长。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怎样测量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呢?你有办法知道例3中你所喜欢的物体的周长吗?(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掌握钟表的认识和时间单位时、分的换算。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但對於精确的钟表认识和时间单位换算还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间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对于一些钟表的认识可能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钟表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2.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钟表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2.学具:钟表模型、时间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的时间场景,如“小明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8点钟吃早餐”,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钟表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并进行钟表的演示。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钟表的认识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每组选一个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进行练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练习,如“30分钟是多少小时?45分钟是多少小时?”。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你有5元钱,每小时可以赚多少钱?每天可以赚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5、师范读全文。指导课文朗读。 这 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
篇课文在朗读时,应该怎样停顿呢? 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
6.师:我们来合作读课文,老师读课文 放派词人代表。
的叙述部分,同学读牧童所说的话,一 5、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
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
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2、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第节
周节数:
1.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②语言运用: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③思维能力: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④审美创造: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2. 学习重点难点: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3.教学准备:PPT 课时预习卡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二: 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1.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2.借助注释,复述故事。
教师活动: 1.小组学习要求: (1)小组内合作对照注释,理解文言 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 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 (3)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 来。 现在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小组内合
音乐的魅力,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活动意图:
通过补充资料、教师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走进伯牙内心,体会痛失知音之情。
通过历朝历代关于知音的名句积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影响力,体会知音难觅。
在此基础上,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就很容易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长——山”中“”和“”,“儿——四”中“”和“”的区别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创新型作业:画一幅你们家的全家福。

拓展性作业:和父母分享一下今天课堂上听到的故事。

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做到“三抓”:
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准确、工整、清洁,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

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1《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常见策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策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问题解决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常见问题解决策略:列举法、画图法、分类法、比较法、逆向思维法等。
(3)实际案例分析:结合教材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种策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策略的选择与应用: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选择哪种策略来解决。比如,在遇到一些开放式问题时,学生可能不清楚是应该使用画图法还是逆向思维法。
-解决方案的优化:在制定解决方案后,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进一步优化方案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在使用列举法时,如何避免重复和遗漏是一个需要指导的难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他们的反应来看,我发现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也有吸引力。大家在案例分析环节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积极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选择策略时仍显得有些迷茫,这说明我们在策略选择和运用方面的讲解还需要加强。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包括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掌握,以及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课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补充资料和引导讲解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熟悉的词汇和短语,并尝试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资料或词汇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讲解点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和自学成果,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针对课文内容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翻译等,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如写作、演讲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结反馈:在课堂结束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以便更好地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和共同成长。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3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3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3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读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并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把自己对__的感悟表达出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习太阳博大无私的精神,知道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该友好相处,和谐共建美好社会,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朗读感悟,学习生字)一、激趣导入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

现在老师来说一条谜语,大家可要认真听,动脑筋猜啊!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

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

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

学生猜谜,教师引导。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课文的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二、初读课文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

3.认一认:出示课件2、3,开火车认读。

4.帮一帮:四人为一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5.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认一认,扫清阅读障碍,同时为学生自主识字和课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朗读感悟1.读一读: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说一说: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及时板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并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分数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测试题。

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例题,呈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例题,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然后,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

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单元选自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包括《风》、《水的声音》、《大自然的语言》三篇课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体验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2. 教学重点: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3. 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并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进行课堂展示。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与指导。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语言风水的声音2. 大自然的声音倾听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你最喜欢的大自然的声音,并简要说明原因。

(2)结合课文内容,用词语造句。

答案:(1)示例:我最喜欢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因为它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2)示例: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走进大自然,观察和记录更多大自然的声音,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把握;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课文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语的搭配、句子的构造等。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组织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1. 知识与技能:识字与拼音: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本单元所学的生字新词,掌握正确的发音和书写方式。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拼读并准确运用本单元的拼音,如声母、韵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等。

课文理解: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初步把握文本的结构和逻辑,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词汇积累:学习本单元的新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

鼓励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扩大词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句子表达: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词语和语法知识,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写字技能: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注意笔顺、结构等基本功的训练。

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前六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

可以采用提问、小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生字教学:结合课文,教授本单元的生字,通过拼音、字形、字义等多角度进行识字教学。

新词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本单元的新词,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进行词汇的运用和语境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读后提问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提示:《月光曲》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不是,是一个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懂得《月光曲》 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个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 成分。 三、理解结构,引导分段 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 用? 2.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个传说? 3.那么课文可以分成几大段?
课后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京剧趣谈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 课时
11.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修改补充
1.小组内同学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古代书法家以及他们的 故事。 2.谁知道王羲之,能和大家说一说吗? 3.谁还知道其他书法家,到讲台前来给大家说他一说。(板书:王 羲之 柳公权) 三、欣赏书法作品 1.出示古代名家书法作品。 【课件 3、4】欧阳修、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的作品。 学生欣赏,说一说自己欣赏后的体会。 四、交流学习感受 1.你学习过书法吗?把你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指名书法好的同学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五、畅谈学书益处 1.学生小组内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感受到的学习书法的好处。 2.教师总结: (1)培养耐力和自信心 (2)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3)提高人的整体能力 (4)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 六、总结交际要领 1.学生讨论,本次交际活动要注意什么? 2.教师总结,出示: 板书设计:
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4.这是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你们听老师读课文。范读课文第二大段。 四、读后提问,分清层次。 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 弹的《月光曲》? 2.第二部分按照贝多芬弹第一首和第二首为根据,分成两层。
修改补充
五、进入情境,体会内心 读讲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 第二课时
2 课时 修改补充
2.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①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 望。……) ③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 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书戴嵩画牛》。 2.释题:“书”是什么意思?“戴嵩画牛”又是什么意思呢? 3.了解 戴嵩。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戴嵩的画在 谁手里?他喜欢这幅画吗?⑵这幅画上是什么?⑶这个故事告诉我 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书戴嵩画牛》 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 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 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 读有所帮助。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 容,遇到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3.学生对照 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道理 戴嵩的画在谁手里?他喜欢这幅画吗?
2 课时 修改补充
五、范文评析 六、列出提纲 1.仔细阅读提纲示例。 2.说一说这个提纲安排的合理吗? 3.根据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列出提纲。 4.请各位同学说一说怎样把自己的材料的经过部分写具体些(主要 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行动、神态这一些。)
一、前后衔接,进入新课 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钢 琴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 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层。 二、感受情境,享受艺术 1.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闻名的钢琴曲呢? 2.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 样? 3.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 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 4.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因 听琴声产生的联想? 5.看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曲子,他好像看到了什么?有几个画面。 7.用简易画创设情境,理解课文词句,体会感情。 (1)老师轻声地慢慢地哼唱《月光曲》起始句,我们也好像看到了 大海,还看到了什么? 8 这个穷苦的盲姑娘此刻心里觉得怎么样呢?她心里可能要说什 么?我们帮她说出来。 9.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而且说如果做到这 一点的时候,我也是非常幸福的,这时贝多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 个词可以看出他也很激动? 三、满怀深情,激情描述 1.贝多芬回旅馆了,你的心情怎样? 2.创造性描述: 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时,当时他可能怎么写?怎么想? 请你写一段话描述。 板书设计:
教具准备 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补充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 二、读通读准课文 1.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 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三、了解京剧特点 1.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 子? 2.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 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 举杯饮酒) 3.全班交流,了解用马鞭虚拟表演的特点。 四、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 演中的什么特色。 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3.作者说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杯喝酒。) 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1)多媒体播放:(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五、体会表演特点 1.出示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一些情况。 教学难点 感受书法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 课件(书法家及书法作品图片)
教学设计 一、出示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 2.教师谈话: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 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 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 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 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释读 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3.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聊聊书法(板书) 二、认识书法名家
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别人听。 注意讲清楚: (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
3.师生评议。(板书:亮相 静止 杂技)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聊聊书法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时间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古代著名书法家和名家作品。 2. 在交际过程中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 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 2.补充文言文知识: 3.(板书第一则的题目:伯牙鼓琴) 学生齐读课题。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哉 巍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 3 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 读几遍。 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 求读得有节奏。 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 1.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 “绝弦”的意思。 (预设答案:再也不弹琴了。) 2.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预设答案: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 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 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①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 音? ②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
课后反思:
课题
我的拿手好戏
课型
习作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学习在习作时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能确定写作的顺序,知道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写作前怎样列出合理的提纲。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经常听有的同学说:唱歌是我的拿手好戏。还有的同学说,画画 是我的拿手好戏。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拿手好戏。 2.看看下面的十八般武艺中,有你的拿手好戏吗?你的拿手好戏是 什么? 3.今天,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拿手好戏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二、审清课题 1.首先看清题目中的关键词:我 拿手好戏 2.分析:文章要写“我”而不是别人;写“拿手好戏”,即自己最 擅长的事情,而不是不熟悉或做不好的事。 3.小结:文章要求写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 三、弄清选材 1.应该怎样来写好这次作文,首先弄清这次作文的中心是自己的拿 手好戏,所以,按照这个要求选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写自己的一 种本领。 2.应该怎样选材。 (1)同学们想一想,该选哪些具体材料? (2)确定了要写的“拿手好戏”怎样来选择具体的材料呢?比如, “我”的拿手好戏是钓鱼,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别人看出钓鱼是我 的拿手好戏呢。 3. 请同学们说出要选的材料。 (板书:精心选材) 四、写作指导 1.怎样写好同学们所选的材料呢?(板书:按顺序写) 2.思考讨论:《我的拿手好戏》选择的材料有哪些?这些材料哪些要 先写,哪些要后写?(根据文章需要确定,要让读者能一眼就看明 白记叙的事情,还要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读下去。) 3.思考讨论:哪些内容要详细写,哪些内容要简略写呢?(最能表 现中心意思的内容要详细写,其他略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