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主题讲座
《普通话讲座》课件

官方指定的学习教材,内容全面,具有权威 性。
《普通话讲座》ppt课件
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PPT课件,有助于系 统学习普通话知识。
在线课程和教学视频
各大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的普通话课程,方便 自主学习。
语言交流社区和论坛
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可以与其他学习者互 动交流。
THANKS FOR WATCHING
。
现代汉语的形成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现代 汉语逐渐形成,以北方话为基础方 言,并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 发展。
普通话的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推广普通 话,通过教育、媒体等多种途径普 及普通话,提高全民语言素质。
普通话的重要性
促进交流
教育需求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是不同方言区的 人们沟通交流的桥梁,有助于消除语言障 碍,增强民族凝聚力。
时代同步的口语表达能力。
CHAPTER 04
普通话水平测试
测试内容和方法
测试内容
包括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等部分 ,旨在全面评估考生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 能力。
测试方法
采用人工评分和计算机辅助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的语 音、语调和表达进行评分,最终得出考生的普通话水平等级 。
CHAPTER 02
普通话语音基础
声母和韵母
声母
普通话中共有21个声母,包括双 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等。声 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是音节的 重要组成部分。
韵母
普通话中共有39个韵母,包括单 元音韵母、复合元音韵母和鼻音 韵母等。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 的部分,是音节的核心。
声调和语调
声调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 上声、去声和入声。声调是汉语语音 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声调可以表达不 同的意义。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主题讲座

可各位老师、领导,下午好,今天我们进行的主题教研活动是以7月份课标培训、8月份集体备课为基础,是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课堂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课例、研讨、主题讲座能引发大家思考: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今后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从哪些方面来改进?我今天将从小学语文的三个学段来阐述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一、低年级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我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用”。
只有能运用的语文才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加强运用的设计,教学要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有助于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听说读写的实践都是运用,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运用的过程。
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目标落的不够实,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有的老师是模仿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把分析课文当做了主要内容。
其实,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讲得很清楚,识字写字是第一阶段的学习重点,低段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事:识字写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积累语言。
郭玉多老师上的一年级识字课,就体现了多种识字方法的整合。
在识字的呈现方式看,有的随课题呈现,如狗,有的集中呈现,如字理识字的五个生字:“友、朋、齐、尾、它”有的随文呈现,如“起、歌“等。
这11个字,在识记方法上,有一些是可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来帮学生记忆的,有的用熟字带新字的方法识记,有的用猜字谜方法来记,有的用字族的办法识记。
在巩固运用上,根据学情基础,“狗”学生都认识,适时地让学生说一说在哪见过,见过什么样的,在说话中加深对这个字的识记。
会认“做、起”则让学生在读词和说句的过程中巩固识记,会写的“友、齐”则让学生在组词中识记,其它的字则通过多次见面识记。
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体现识字教学的多元化,并借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理解“一起”时,老师先做示范,我们坐在一起学习,再让学生根据老师大屏幕给的句子提示,一步步地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并学习运用这个词语。
语言文字规范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语言文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教师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日开展了语言文字规范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增强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2. 培养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三、活动内容1.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教师们讲解语言文字规范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拼音、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通过讲座,使教师们对语言文字规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语言文字规范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语言文字不规范案例,让教师们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使教师们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规范意识。
3. 语言文字规范竞赛组织教师参加语言文字规范竞赛,以检验教师们对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的掌握程度。
竞赛分为笔试和现场展示两个环节,考察教师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语言文字规范经验交流邀请优秀教师在活动中分享自己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活动过程1. 专家讲座活动开始,专家为教师们详细讲解了语言文字规范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拼音、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做好笔记。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教师们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规范。
各组代表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3. 竞赛环节竞赛环节分为笔试和现场展示两个部分。
教师们在笔试环节认真作答,现场展示环节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展示出良好的风貌。
4. 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一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陈雪华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教学设计虞城县高级中学高二语文陈雪华 |【教学目标】|1、通过“汉外”比较进一步认识汉语。
2、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几个主要特点。
3、品味汉语魅力,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几个主要特点。
2、品味汉语魅力,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汉语的别称 .春秋---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辛亥革命后---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
2.赵本山春晚小品《火炬手》刘流:请二位老人继续听题。
奥运会是国际行为,火炬手应当掌握一定英语。
请问茶叶的茶英语怎么说?宋丹丹:Tea!刘流:绿茶?赵本山:绿Tea。
宋丹丹:红茶还红Tea呢,花茶还花Tea啊?我踢你。
………二、研究文本:(一)看课文当中的引子:三日下厨房,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翻译成英文时,主语应该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应该是“我”下厨房,还是“她”下厨房?应该是过去时态,还是现在时态? 第一人称现在时:读者成了演出人,关系极为亲切。
第三人称过去时:读者退为观察人,关系淡的多。
汉语没有数的变化和时态的变化以及主语的省略问题.而这种自由恰恰会带来一些妙(一)比尔学外语 |1.比而为什么会闹笑话杯子?被子?|思考:为什么比尔会把被子说成杯子?原因: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声调不同,意思就不一样。
例如:“差”字它就有四个读音——差(chā)别,出差(chāi)出差|(chà,出错了),参差(cī)一个汉字,四个读音,在不同的场景又有不同的理解。
2.男狗?女狗?思考:比尔为什么会用“男、女”来说狗的性别?原因:英语中不管人还是动植物,都用“male”“female”来表示性别。
而汉语中人和动物是有不同说法的。
3.我给了他一刀?思考:比尔为什么会说出这样吓人的话?原因:汉语中有英语中没有的量词。
语言文字运用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阅读理解训练
拓展阅读视野
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优秀读物,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写作表达训练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思想、清晰阐述观点、生动描绘事物的能力。
写作表达训练
培养写作兴趣和信心 01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发挥想象力,培养写作兴趣 02 和信心。
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03
写作表达训练
• 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构思、选材、组织、修改等,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 · 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构思、选材、组织、修改等,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写作表达训练
拓展写作素材和思路
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和思路,引导学生拓展写作 视野,丰富写作内容。
口语交际训练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现代语言文字运用 02
现代社会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多 样化,包括书面写作、演讲、媒体传播等。
03 未来语言文字运用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语言文字运用的方式和手段将 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如人工智能在语言文字处理 中的应用等。
02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
语音知识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是语言学习的基石。
02 传承文化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文字 的运用,人们可以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
03 发展思维 语言文字运用对人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良 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和创造力。
语言文字运用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人们通过口头表达和简单的符号进行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语言的文字系 统。
详细描述
选取优秀学术论文,对其逻辑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 论等部分,理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作用。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本节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获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问题和不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自信心。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生词和短语:介绍、问候、询问、道别等。
2. 重点句子: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如何询问他人情况、如何表达问候和道别等。
3. 对话练习:模拟日常交流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词和短语的拼读、书写和运用;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正确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生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拼读和书写生词,学生通过跟读和书写进行巩固。
3. 句子学习:教师讲解重点句子,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 对话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交流场景,进行对话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生词和短语,进行拼读和书写练习。
2. 复习重点句子,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3. 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段简单的对话,与同学进行交流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本节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获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讲座ppt课件

流,如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制作个人网页和演示文
稿。”
兴趣
关键词: 运用
严谨
思维
二、熟悉教材特点(备教材)
一)、总体感觉——看上去很美
1、内容实用 2、编排科学 (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 ) 3、感性和理性齐飞
问题:
A、编排适合于自学而似不适合于教学 B、内容丰富但失之于庞杂与点到为止
• 九年级上册:P264附录《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 表》、《常用修辞格简表》
二)查漏补缺。
比如拼音中的声母韵母; 容易读错的音,容易写错的字; 主、谓、宾等句子成分的划分; 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总之,查漏补缺可安排在本课程教学前
集中展开,也可在每一章节插入相关内容复习。 总之,要确保初高中语言知识的衔接,确保新 知识传授的有效。
三、摸清学生基础(备学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淡化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因此学生 基础相对薄弱,新授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
• 一)初中学过的现代汉语知识:
• 七年级下册:P280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 • 八年级上册:P269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
• 八年级下册:P256附录《短语结构类型表》、《句 子成分简表》
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 .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 6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7 .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8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浙江卷近5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通高中语 文课程标准(实验)》,下同]这里突出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 他学科的关系,体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皆语文 的理念,传承“学”与“用”相统一的语文教学传统,明 确“学”的目的在于“应用”。
(精)语言文字运用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词语的拓展
02
了解词语的派生、合成和转化等构词方式,掌握一词多义、熟
词生义等现象。
学习词典和工具书
03
利用词典和工具书查找生词、了解词义和用法,提高自主学习
能力。
04
句子运用技巧
句子的类型与特点
陈述句
用于叙述或说明事实, 具有肯定和确认的意味
。
疑问句
用于提出问题,表达疑 问或询问。
祈使句
用于表达请求、命令或 建议,具有强烈的语气
连贯性体现
通过合理的篇章组织、上下文联系以及语义关联等方式实现语篇的连贯 性。
0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衔接是实现连贯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连贯性则是语篇的基本要求,二
者相辅相成。
语篇的阅读与写作策略
阅读策略
运用略读、扫读、预测、概括等阅读策略,快速把握语篇大意和重点信息。
写作策略
遵循写作规范,合理安排篇章结构,注重语言表达和逻辑严密性,同时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句子、段落、篇章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它们相互关联,共同 表达完整的意义。
语篇的结构
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引出主题,主体详细阐述,结尾总 结全文。
语篇的特点
具有整体性、连贯性、逻辑性和目的性,要求语言表达清晰、准 确、流畅。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01 02
衔接手段
运用词汇衔接(如重复、同义词、反义词等)、语法衔接(如指代、省 略、替代等)和逻辑衔接(如因果、转折、条件等)等手段实现语篇的 衔接。
写作表达
运用书面语言进行写作,如写信、写日记、写评论等,表达自己的 思想和情感。
学习中的语言文字运用
1 2
学科知识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

一、教案名称: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一章——汉字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的部首。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意识和兴趣。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 汉字的基本结构3. 常见的部首及其意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新课: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的部首。
3. 练习: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一些汉字的结构和部首。
4. 总结:强调汉字的美感和文化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单描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能识别和理解常见汉字的基本结构和部首。
3. 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案名称: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二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定义和分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内容:1. 词语的定义和分类2. 词语的用法和搭配3. 词汇积累和运用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入词语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词语的定义和分类。
3. 练习:学生通过例句和游戏等方式理解和运用词语。
4. 总结:强调词语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的原则。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明确词语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正确运用词语,并理解其含义。
3. 学生能够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案名称: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三章——句子的构成与表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句子的基本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句子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句子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句子的构成要素2. 句子的类型和结构3. 句子的表达和理解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入句子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句子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3. 练习:学生通过例句和游戏等方式理解和运用句子。
4. 总结:强调句子在表达和理解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明确句子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普通话培训讲座稿

普通话培训讲座稿一、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普通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升社会成员的沟通能力,促进信息传达效果,本讲座将针对普通话培训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实施。
该讲座旨在:•引导参与者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培养参与者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参与者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培训内容与方法为了全面提高参与者的普通话水平,本讲座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训:1. 普通话基础知识讲解•介绍普通话的历史背景和地位;•解析普通话的音韵特点和语法规则;•指导参与者正确运用普通话口语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发音与语调训练•分析普通话的声调特点和音素发音规律;•安排参与者进行发音练习和声调模仿;•通过录音和回放帮助参与者纠正发音错误。
3. 口语表达与听力训练•设计情境对话练习,激发参与者口语表达的能力;•组织听力材料,提高参与者的听力理解和应答能力;•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活动,促进实际应用和交流。
4. 阅读和写作训练•精选优秀的中文阅读材料,扩大参与者的中文词汇量;•引导参与者进行写作练习和作文批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配套提供写作范文和改进意见,帮助参与者不断进步。
三、时间安排与资源本普通话培训讲座的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周:普通话基础知识讲解(2小时)•第二周:发音与语调训练(2小时)•第三周:口语表达与听力训练(4小时)•第四周:阅读和写作训练(4小时)资源准备包括:•适当数量的讲座材料和教辅资料;•录音设备和播放设备,用于发音和听力训练;•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所需的讨论题和情境设定。
四、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和参与者的学习成果,本讲座将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评估方式包括:•各阶段的自主测试和小组作业;•参与者自评和互评;•参与者观摩和表达演讲。
根据评估结果,将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改进建议,促进参与者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讲座的培训与实施,参与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普通话,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

智识专题聚焦【编者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尽管大家对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早已熟知,但如何深入理解“语言文字运用”,以及如何在教学中结合新课标理念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仍有不少需要廓清、厘清的地方。
本期《专题聚焦》栏目就聚焦“语言文字运用”:王元华教授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及实践精髓作出阐述;曹爱卫、王林波、杨修宝三位老师,则分别立足“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三个学习任务群,着重探讨了“语言文字运用”该如何落实。
自2012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但对此一直没有予以界定。
结合语用学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论述,“语言文字运用”应界定为语言使用者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有效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具有语境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有效性等显著特征。
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质量连为一体,聚焦通过“语言文字运用”成事成人,以成事来成人,以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
在具体操作中,要特别重视语言与思维的适配,让学生针对具体情境问题积极、深入、充分、严密思考,有理有据地探讨、甄别,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语言文字运用;语用学;语文课程标准摘 要:关键词:201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明确了语文课程致力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所谓“课程性质”,就是该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质性规定,是课程的立身之本。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意味着中小学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识字、写字、学习语文知识,甚至还不只是阅读、写作,必有比这些更为深入的内容,应该与之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大变化。
然而,可惜的是,对于什么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及什么是“语言文字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未作出明确界定,只是简单解释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外延,即“语如何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王元华智识专题聚焦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2]。
语言文字运用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正式性
在正式场合和正式文体 中,应使用规范的语言 文字,以体现庄重和正
式。
礼貌性
在交流中要注意语言礼 貌,尊重他人,避免使 用不礼貌的语言文字。
05
语言文字的传播与 交流
语言文字的传播方式
口语传播
通过口头表达和交流,实现信息的直接传递。
书面传播
通过文字、书籍、报刊等方式,实现信息的持久保存和传播。
反语
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 来表达意思,强调本意的否定
或讽刺。
04
语言文字的规范与 标准
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 标准,如《汉语拼音方案》、《 简化字总表》等,用于规范语言 文字的使用。
地方方言
不同地区有各自的方言,方言的 规范标准由当地语言机构或学术 组织制定,以促进方言的健康发 展。
语言文字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语言文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详细描述
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现代的拼音文字,语言文字的形式和功能不断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语言文字形式如 网络语言、表情符号等不断涌现,丰富了人们的表达方式。未来,语言文字将继续发展演变,以适应人类社会的 不断变化和需求。
词汇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也 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一些 旧词会消失,一些新词会 涌现。
词汇与文化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不同的词汇选择可以传达 不同的文化含义。
语法
语法规则
语法是语言文字的规则体系,规 定了词语的组合方式和意义表达
方式。
句子结构
语法规则主要关注句子结构,包括 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组合和 意义。
1 2
语言文字的多元化
《语言文字运用》课件

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人们对不 同语言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是促进跨文化交 流的重要途径。
语言文字运用的未来展望
语言文字运用的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语言文字运用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 升,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语言文字运用的普及化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传播的加速,语言文字运用将更加普及 ,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交流能力。
特点
语言文字运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规范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多样性表现为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灵 活性表现为语言文字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规范性表现为遵循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文化性表现 为语言文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
交流沟通
语言文字运用是人们进行交流 沟通的基础,是传递信息、表 达情感、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
语义知识
总结词
语义是语言中词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详细描述
语义知识包括词汇意义、语境意义、比喻意义等方面的知识。词汇意义是指词的基本意义,而语境意义则是指词 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比喻意义是指通过比喻手法所表达的意义,通常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语义的正确理解能 够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03
语言文字运用技巧
阅读实践
阅读材料选择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 包括经典文学作品、新闻报道、
科普文章等。
阅读技巧指导
教授学生如何快速阅读、理解文章 主旨、分析文章结构等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实践练习
提供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完成阅读 理解题、总结文章大意等练习,并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讨论。
口语实践
口语话题选择
《语言文字运用》ppt课件
高中语文专题讲座稿范文

高中语文专题讲座稿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语文专题讲座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中语文的专题讲座。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和备考技巧展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重视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掌握好课文的内容,深刻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背景,对于提高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此外,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是一门注重积累的学科,通过反复阅读和学习,才能够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
同时,培养阅读的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多读一些经典名著,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语文学习是一个需要坚持和耐心的过程,我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活力。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要善于总结和归纳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这里,我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学习的启发和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语文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祝愿大家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愿大家都能成功!第二篇示例:高中语文专题讲座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下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是我们的工具,是我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
良好的语文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语文学习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增进我们的人文情操和审美情趣。
我们应该重视语文学习,努力提高语文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呢?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语文学习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够建立起牢固的语文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提高拼写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默读和复述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与分析,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书写规则的学习与实践。
2. 朗读、默读和复述的技巧训练。
3. 精选文章的阅读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反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汉字书写规则。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复述能力。
3. 以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汉字书写规则的学习与实践:(1)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组合规律。
(2)学生跟随教师书写示例汉字,巩固书写规则。
(3)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书写汉字,教师进行反馈。
2. 朗读、默读和复述的技巧训练:(1)教师选取一篇适合学生的文章,进行朗读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默读文章,加强理解。
(3)学生进行复述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汉字书写练习。
2. 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做好笔记,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二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3.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与学习。
2. 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讨论。
3. 小组讨论与报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以报告、展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与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写作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进行实践练习。
2. 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讨论:(1)教师选取一篇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示范。
滕春友——语用教学

“运用”词解:
•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 运用:使用、应用、利用 • 相关联的词汇;
强化 积累 领悟 分析 吸收 归纳 提高 掌握 探索 扬弃 挖掘 建构 迁移 鉴别 概括 巩固 领会 改进 提炼 阐释 发现
“语用”词解:
• 语用、语用学与“语用”教学 • “语用”教学的四层面五要素
眼高手低,分层落实,为我所用
• 文化(大用) 生活(通用) 学科(常用) • 用语文的触角探寻经典文化现象
用语文的眼光留心生活中的事物 用语文的视角构建课堂教学要素 • 语文知识、文学作品、实用语文 • 王崧舟:三个三,可分层去实践
依据学段,关注文体,聚焦目标
• 文体特点: 行文结构、语言形式、表现手法
字词句段篇 听说读写思 识字 写字 阅读 习作 口语交际 理解 积累 表达 交流 分享 • “语用”教学的全面把握
词汇串成完整意义
•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学习运用( 过程 目标 ) 培养能力( 方法 结果 ) 循序渐进 用心着力
三、“语用”教学:策略
“语用”教学的基本策略
• 更新理念,改变习惯,不回老路; • 眼高手低,分层落实,为我所用; • 依据年段,关注文体,聚焦目标; • 抓住要点,突出品味,历练习得; • 最新共识,学习领会,努力践行; • 淡化体系,不求全面,重在运用。
抓住要点,突出品味,历练习得
• 抓住要点:善于捕捉语言文字 运用的“点”
• 突出品味:取向、品质、趣味 • 历练习得:综合性、实践性,
语言实践活动
最新共识,学习领会,努力践行
• 介绍全国小语会特级教师教学 研究中心“2013高端论坛”达 成的初步共识: 依据年段,凸显“语用”
语言文字运用讲座(上)(双十中学 马刚耀)_PPT课件

图文转换:
1、图表型( 表格类 2014年辽宁卷、 2013 年江 苏卷、2013年广东卷、2011年山东卷, 柱状图 2015浙江卷、2014年全国大纲卷、 2011年湖北卷, 曲线图2012天津卷 、 饼状图2011年重庆卷) 2、图示型(示意图2015重庆卷、2014全国课标Ⅰ、 Ⅱ卷,地图2015湖北卷) 3、徽标型 ( 2015全国课标Ⅰ、Ⅱ卷、 2015江 苏卷、2013全国课标Ⅰ、Ⅱ卷、2011年天津卷、 2009年全国课标Ⅰ卷) 4、漫画型(2014广东卷、2014江苏卷、2013年天 津卷、2013湖北卷、2013重庆、 2012湖北卷、 2012江苏卷、2012福建卷) 5、图片摄影型 (2015湖北卷、2014安徽卷、 2014山东卷、2011浙江卷、2009年四川卷) 12
15
分为七个专题: 一、字音、字形、标点 二、成语 三、语病 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运用 六、简明、连贯、得体 七、图文转换(准确、鲜明、生动)
16
专题一:字音、字形、标点
全国课标卷从2007年到2015年,均没有单独设字音、字形、
标点考题
一、字音
着重考查识记、辨识,一般不要求拼写;考查的重点在声母、
B .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
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
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
减少10%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连贯衔接、虚词、选用句式等综合能力。
6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的复习备考建议: 一、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考查全国卷命题(课标卷、大纲卷、辽宁卷) 成语、语病、连贯衔接、压缩、仿句、变句、 虚词、得体、修辞等考点均有考查,出现频率 较高的考点题型为:成语、语病、连贯衔接、 补写、仿句、图文转换。 字音、字形、标点课标卷没直接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各位老师、领导,下午好,今天我们进行的主题教研活动是以7月份课标培训、8月份集体备课为基础,是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课堂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课例、研讨、主题讲座能引发大家思考: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今后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从哪些方面来改进?
我今天将从小学语文的三个学段来阐述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一、低年级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我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用”。
只有能运用的语文才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加强运用的设计,教学要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有助于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听说读写的实践都是运用,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运用的过程。
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目标落的不够实,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有的老师是模仿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把分析课文当做了主要内容。
其实,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讲得很清楚,识字写字是第一阶段的学习重点,低段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事:识字写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积累语言。
郭玉多老师上的一年级识字课,就体现了多种识字方法的整合。
如字理识字的五个生字:“友、朋、齐、尾、它”有的随文呈现,
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体现识字教学的多元化,
并借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理解“一起”时,老师先做示范,我们坐在一起学习,再让学生根据老师大屏幕给的句子提示,一步步地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并学习运用这个词语。
另外,低年级识字教学要体现认写分开的原则,需要认的
要做示范,
音”,要求会写的字则不仅会写,还要懂其意思,并学习在表达中运用。
这节课还强调了写字教学的指导,因为一年级写字是重头戏,教师预设了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写字。
低年级的教师一定要写一手规范字,注意调动他们识字写字的积极性,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
教低年级的学生就不能和中高年级的学生那样,我们不仅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更要想一想如何让儿童更喜欢识字写字更喜欢语文。
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郭老师设计了猜字游戏、图文结合情境带动、有课间操活动、表演朗读等。
每一项都围绕着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来落实,又使儿童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结合大家研讨和课例中的收获以及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
下面我要对教学低段的老师提出几点建议。
这也是我们低年级老师努力的方向。
第一,认真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请特别关注:
1.拼音教学重点是准确,进而熟练的拼读音节。
2.降低书写要求,只要求抄写,不要求默写。
3.教学生学会查字典。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加强拼音的运用。
要与说普通话,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5.要利用拼音,读准音。
把握变调,轻声,儿化等,随时纠正地方音。
6.关注拼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关注广告牌,餐牌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字。
第二,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
学生做到主动识,记得牢,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