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上物理 1.5综合与实践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教案设计
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_1
态度起点:多数同学学习态度端正,但有畏难情绪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与数据记录、分析论证、交流讨论的科学探究过程,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
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
听噪声,回答问题
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
观看图片、介绍隔音毡、木质吸音板、石膏板、隔音玻璃、泡沫塑料、发泡棉及隔声原理
小组完成活动
回答问题:声音的响度减弱了,音调没有变化
思考
猜想,预测
排出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
阅读教材23页“设计”环节内容,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实验方案
通过活动体会盒子对响度有减弱作用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自然过渡到“猜想与假设”环节
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难度较高。通过这个环节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水平及合作学习水平,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
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修正,培养合作、协调水平及良好的实验素养。
通过度析实验现象,提升分析问题水平和总结归纳水平
响度
材料
衣服
报纸
塑料袋
泡沫
棉花
距离
分析论证:
站在一定距离处,闹钟的响度越小,说明材料的隔声性能;刚好听不见闹钟铃声的距离越远,说明材料的隔声性能_______;所以,以上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什么样的材料隔声性能较好?
交流评价:
同学们,谁愿意展示你们的实验数据并简单说明?
随堂练习:
多媒体PPT展示2道题
方案一:人站在距声源一定距离处,比较放入不同材料时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课件
在你的方法中你将控制哪 些变量不变?
同样的声源、同样厚度的隔声 材料
1、将闹钟放在鞋盒的中间,并用衣服塞满鞋盒, 盖上鞋盒盖子,渐渐远离鞋盒,直到刚好听不到 声音为止,并测量出人与声源间的距离记为L1。 2、分别用报纸、锡箔纸、塑料袋、泡沫塑料等 其他材料按步骤“1”中的做法,测量出刚好听 不到声音时的人与声源间的距离,并分别记为 L2、 L3、L4、L5等。 3、分别比较L1、 L2、L3、L4、L5的大小,其中 最 (填“大”或“小”)的所对应的隔声 小 材料的隔声性能最好!
4、你学得小华做此实验应在 (选 “比较安静”或“比较吵”)的环境中进行。
探究活动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某探究小组同学想探究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三种材料隔声性能的差异。现有衣服、锡箔纸、 泡沫塑料、小闹钟、音叉、刻度尺等器材,请你 帮助这位同学设计一个探究以上三种材料隔声性 能差异的实验。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 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 叉、机械闹钟。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机械闹钟 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 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比较好的是_____ B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 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 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 泡沫、锡箔纸、衣服 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即,距离越近隔声性能越好!
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声性 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 1、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 塑料袋、袜子; 2、把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钟上方, 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声音,记下此时 人离盒子的距离; 3、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钟上方重复以上 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基于评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教学探索
基于评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教学探索彭夷(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214174)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能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流程,体验科学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使其对的认知从基于的感性认识基于证据的理性分析。
基于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体悟科学方法在探究活动中的意义,形成的实操作能力,培养合的意识;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素材,能为教师提的实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尝试。
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步骤:教学载体的活动及素,基于并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评估综合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第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出现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章末。
本册“引言”部分为学生呈现了物理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必然经历的一些环节,如观察、动手操作、数据记录及处理方式等,也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探究流程一$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而在整个《声现象》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外,还体验了物理学科一般都要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转换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以及控制变量法等。
经过近三周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物理的章法,也对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此时开展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方法的理解,进一步认识科学知识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开展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流程与规范,并为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成为摆在一线物理教师面前的研究课题。
笔者以为,基于评估开实动%能为学生学的材%能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实施策略,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尝试。
具体而言,基于评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教学载体的评估与选择,活动体验及素材收集与评估,基于评估设计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载体的评估与选择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载体主要有教材与实验手册,二者在活动的展开架构上略有差异。
苏科版八上物理1.5综合与实践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上物理 1.5综合与实践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5节《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2. 学习如何进行隔声性能的实验;3. 掌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隔声性能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准确地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2.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学会分析实验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包括不同材料的样品、隔音板、噪声源等);2. 学具:实验记录表格、测量工具(尺子、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隔音场景,如图书馆、音乐室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解释隔声性能的概念。
3. 实验设计:讲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5. 实验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8.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生活中的隔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隔声性能的概念2. 实验目的与步骤3. 实验数据分析4. 隔声性能与材料、结构的关系5. 实践应用6. 拓展延伸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的隔音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噪声控制、音响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声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5 声现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引言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八年级学生探究声音的特性和传播规律,进一步增进对声现象的理解。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将能够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如下: 1. 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2. 探索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3. 观察、记录和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4.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各种声现象;5.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为了顺利进行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以下准备工作: 1. 实验器材:音叉、细绳、水杯、实验记录表等; 2. 实验环境:安静、封闭的实验室或教室; 3.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复习音的基本概念和声音的特性。
活动步骤步骤一:声音的传播实验1.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任务。
2.每个小组根据实验任务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记录表。
3.实验任务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实验一: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声音的比较•小组成员按照老师的指导,依次敲击水杯底部,记录水杯中空气和水中传播声音的时间,并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
–实验二: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小组成员利用音叉和细绳进行实验,观察细绳的两端同时摆动时传播声音的现象,测量传播声音的时间,并记录实验结果。
4.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后,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步骤二:声音的特性观察1.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一段声音波的动画或视频。
2.学生们观察、描述声音波的特性,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学生们就观察到的声音波的特性进行讨论,并尝试解释这些特性。
步骤三:声音应用案例研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个声音应用案例。
2.每个小组针对所分配的声音应用案例进行研究和调查,包括该应用案例中声音的产生原理、传播特性等。
3.学生们准备一份报告,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实验,探究了声音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实践与思考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实践与思考作者:陆海霞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4年第05期新的苏科版物理教材的最大特色之一是每章末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较大的开放性.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如何把每章的综合实践课活动上好是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现以《声现象》这章的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1 以景生情,唤起思考,激发学生探索隔声材料的兴趣教师介绍“国家环境噪声标准”:(1)在繁华市区,室外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5分贝;(2)一般居住区,白天不能超过45分贝,夜间不能超过35分贝.学生思考自己居住的环境是否达标?教师跟进一步,介绍噪声病:失眠、神经衰弱、烦躁不安,容易疲劳,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映迟钝等.学生思考“长期居住在不达标环境下的危害”.以景生情,唤起思考,激发学生探索隔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兴趣.[TP5CW27.TIF,Y#]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解读图1的漫画.学生议论:左边的居民是因为住在特殊处理过的隔声房里,飞机的噪声对他没有影响;但右边的居民由于住的是普通房子,有可能已经得了“噪声病”.可见“隔声”是降低噪声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追问:隔声房的材料该如何选择呢?如果是你设计,你应该如何选择呢?以景生情,激起追问,引出课题——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实践和小组合作实践的原则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汇报自己小组课外的实践成果.(1)你所选用的声源是什么?你为什么选它?(2)如何来比较隔声性能的好坏,你有哪些方法?(3)换用不同材料实验时,应当尽可能用相同的方式阻隔声源发出的声音.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多个小组分别口头汇报实践成果.选两组“比较隔声性能的好坏”方法不同的小组上讲台用自己准备的器材做给大家看.全班讨论交流刚才两组在操作中的优缺点,并完善得出最优方案.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比较有的可矢,参与度会比较高.有了学生课外的实践,课堂的综合实践汇报就有了保证,这样的课题就有了意义.哪怕学生的课外实践是失败的,但作为参与者来讲他或她定有不小的收获.尤其在培养实验能力方面肯定比教师授课的满堂灌效果好.3 整合合理的方案,在实践中感悟科学方法的作用在“声现象”一章设置“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这一综合实践活动,重在让学生通过简易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探究设计的基本要素.实验中要渗透比较的“公平性”的理念,也就是要逐步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复杂的多变量问题.教材把此活动分为观察、预测、设计、比较(实验)、交流几个步骤,就是希望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推理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换用不同材料实验时,应当尽可能用相同的方式阻隔声源发出的声音.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在汇报自己的课外成果时,结合以上问题都能考虑到在用不同材料包裹声源时,要做到声源的响度不变,声源的摆放位置固定(包括每次考虑喇叭的位置朝向固定),听者固定,用不同材料包裹声源的方式相同等等细节.但有一点是不同材料包裹声源的厚度要相同,学生很容易忽视掉.对于这点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很容易通过实验或生活体验感受到材料的厚度对隔声有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隔声材料的厚度越大,隔声性能越好.笔者发现不是学生没有考虑到材料厚度对实验的影响,而是他们虽然考虑到了这个因素,但想不到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隔声材料都是从生活中找出来的,比如旧衣服、塑料、报纸等,而这些非专业化的材料很难找到厚度一样的,可实验要进行下去,于是他们自然就把这个因素给忽略了.这点恰恰反映出我们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控制变量的思想,或者反映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弱,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帮他们一把.在“厚度”这点上笔者是这样处理的:用不同的材料把声源包裹住,然后分别放入同一个盒子,盖上盒子的盖.每次用不同的材料把整个盒子塞满,则不同材料的厚度基本上就相同了.通过本活动的尝试,明显感受到学生对“控制变量”这种科学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4 实践活动的思考这堂课是综合实践,显然重在学生的实践.要想比较好地使学生有所收获则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准备,自主进行.课时可以安排在某个周末之后,学生可以利用周末两天好好实践.学生在课外实践时,教师不要太多干涉,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培养能力.4.1 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较大的开放性.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只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项活动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2 设计实验、检验假设时,可对学生做适当的方法指导具体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指导:一是要控制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因为人耳对于响度较小的声音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声音比较响时,发生同样的变化人耳反映不太灵敏.这就是教材中在本实验采用听秒表走动时微弱的“嚓嚓”声,而不去听闹铃铃声的原因.但考虑到我们实验的环境噪声还是比较明显的,用秒表走动时微弱的“嚓嚓”声比较难以听清楚,尝试下来感觉用手机铃声作为声源是不错的选择.使用手机铃声作为声源要注意使用手机中单调的铃声,最好不要用歌曲.如果选歌曲的话前后响度不同,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大.单调铃声的音量也要在实践中协调好,不要太低也不要太响,以在班级内能完成为好;二是如何比较隔声性能的好坏.方法一是通过测量可听声的距离(声源到耳朵正巧听不到手机铃声的位置的距离)来比较隔声性能的好坏.这个距离越远,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差;方法二是声源固定,人站在离声源一定的距离,改变隔声材料,听者通过耳朵听声音的强弱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听的声音越强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差.开始,学生对第一种方法的优势还感受不深,等学生演示过后,学生自然体会到第一种方法好,它让所有同学眼见为实,实实在在的看到这个“最大可听距离”的存在,马上能辨别出这个距离的大小,并能通过尺直接测出具体的大小.这是实践的成果,让学生认识到“要找方法需躬行”.活动时,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研究方法,特意要求学生设计一张表格,将他们对有关材料隔声性能的预测情况和测量结果记录下来.4.3 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拓展知识,让物理更加贴近生活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查阅和隔声材料相关的资料以拓展知识.比如隔音门和隔音耳塞等.学生经过调查发现房门的隔音效果主要取决于内芯的填充物.内芯填充纸基的模压隔音门,能达到29分贝的隔音效果.内芯使用优质刨花板的门,隔音效果能达到32分贝.实木门和实木复合门,越是密度高、重量沉、门板厚,隔音效果越好 .墙体和门的隔音也可以通过加环保吸音棉.吸音棉板用途:隔音门、隔音墙等屏障式隔墙式夹层.通过这些调查,让学生发现物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有用的,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护是大有益处的.“知识只有运用才有能量,否则就是堆积在身上的脂肪.”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贵在实践.在实践运用中可以感受方法,养成态度,培养兴趣.这是靠做习题永远也得不到的成果.我们教学一线的广大老师务必把每章的综合实践活动上好,多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综合实践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综合实践一、教学内容1. 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2. 掌握声音的强度和分贝的概念;3. 学会使用分贝仪进行声音强度的测量;4. 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5. 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知道声音的强度和分贝的概念;2. 学会使用分贝仪进行声音强度的测量;3.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分贝的计算方法,控制变量法的运用;2. 教学重点: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分析能力,隔声性能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贝仪,不同材质的隔音材料(如泡沫、海绵、木板等),实验桌,椅子;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笔,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影院内的隔音效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2. 讲解: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介绍分贝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讲解控制变量法的运用;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分贝仪测量不同材料之间的隔声性能,记录实验数据;4. 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6. 练习: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传播原理;2. 分贝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4. 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比较。
七、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描述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2. 思考题: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差异的原因;3. 练习题:计算一个特定声音的分贝值,解释其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思考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2. 学生拓展延伸: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探究其他影响隔声性能的因素,如厚度、结构等,进行小研究。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均包含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要点。
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吸声材料——共振吸声材料
共振吸声结 构材料的微 穿孔吸声体 组成了许多 并联的亥姆 霍兹共振器。
二、隔声材料
隔声材料能用来阻断噪音的材料,而几 乎所有的材料都具有隔音作用,隔音量遵 循质量定律原则(隔音材料的单位密集面 密度越大,隔音量就越大,面密度与隔音 量成正比关系)。
隔音材料在物理上有一定弹性,当声波 入射时便激发振动在隔层内传播。
发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较 ,而后两 设计要求:①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要用尽可能相同的方式阻隔闹钟声音的传出。
多孔吸声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主要有有机纤维材料,无机纤维材料,泡沫材料和吸声建筑材料四大类。 隔声材料能用来阻断噪音的材料,而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具有隔音作用,隔音量遵循质量定律原则(隔音材料的单位密集面密度越大,
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 性能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各种不同材料 对声音的隔声性能不同;
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学会科学探究 的基本方法;
3、培养乐于探索敢于探究自然现象和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噪声源也越来越多, 所产生的噪声也越来越强,造成人类生活 环境的噪声污染日益严重,为此人类正在 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人们需要一些可以控 制噪声及噪声危害的新型材料。
次的声音也有 之分。即不同的材料 隔音量就越大,面密度与隔音量成正比关系)。
隔音玻璃制作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易维护清洗,保温性、透光性、节能性都较好。 ●你是否想到了其它更好的方法?
隔音效果并不相同,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 共振吸声材料——单个共振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
观察:把闹钟放入一只盒子中,听听它的指 三、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综合实践教案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苏科版物理教材的特色之一。
这种活动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较大的开放性,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科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参与社会问题决策的意识,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它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二、理论依据根据物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1、“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播放不同的声音,通过体验,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通过听闹钟在不同情况下的声音,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从身边的现象或生活实例找寻规律;用所学物理知识学会分析生活中一些实际应用。
3、“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主题(一)研究背景分析学校最近正在新建教学楼,每天挖土机、载重车等等声音不断,打扰了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正好我们最近学习了“声现象”,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噪声污染与水、空气、垃圾污染一样,也是环境污染的一部分。
并在1979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大会上,将噪声列为当代人类最不可容忍的灾难之一。
防治噪声有各种方法,其中“隔声”是控制噪声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面对眼前的情景,我突然心中一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材料隔声性能好,于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给同学们提出了这个建议,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并一起订下了活动的主题——“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二)研究内容分析在“声现象”一章设置“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这一活动,重在让学生通过简易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了解技术设计的有关要素,逐步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复杂的多变量的问题,教材将此活动分为观察、预测、设计、比较、交流几个步骤,就是希望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1.5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施教日期:_______月_______日 共几课时 教学内容 1 1 课 型
1.5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第几课时
新授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知道各种不同材料对声音的隔声性能不同。 2.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 3、培养乐于探索敢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如何辨别和了解材料的隔声性能。 难点: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学程预设 小组讨论:通过实验发现隔声性能最好的材料_____ 其次是_________再次是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 问题讨论:隔声性能好的材料都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 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_______;不选另一种器材作声源的原因是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 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你不选另一个方案的理由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 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 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 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距离 隔声性能 材料 响度 隔声性能 【学习感悟】 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到困难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实践活动】课堂上,往往会受到教室内外噪声 的干扰。请你:⑴列出噪声来源的清单。 ⑵调查一下,同学对噪声的感觉程度。⑶提出控制噪 声的设想。⑷说一说自己在控制噪声中该怎么做? 完成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作业 衣服 较响 锡箔纸 较响 泡沫 弱 衣服 较长 锡箔纸 长 泡沫 短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报告篇一:1.5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_______月_______日篇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__实验: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江苏丰县初级中学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不同。
2.尝试寻找一种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感悟控制变量法的意义。
实验原理:1.响度的大小与人耳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因为声能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分散,所以响度逐渐减小。
2.为了比较不同测量的隔声性能,应该确定一个比较隔声性能的方法。
例如,从靠近声源处慢慢远离,会听到声源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听不到声音。
测出此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简称“最大可听距离”),比较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出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实验器材:闹钟、卷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等。
实验步骤:1.先预测你所收集的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并按照你预测的结果将它们排列起来(隔声性能好的排在前面)填入下表。
2.把闹钟放在桌面上,上紧发条,闹钟会发出“嚓嚓”的声音。
如果把它放在包装盒内,我们听到的声音就会变小,这是因为包装盒起到了隔声的作用。
3.分别用厚度一样的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报告)板、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盒子,把闹钟分别放入盒子中。
4.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直到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在这个位置做好标记。
5.用卷尺测量标记处到放置闹钟处的距离。
6.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7.按照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声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噪声等级的规定从之前学习的“噪声及其危害”引入我国不同场所噪声等级的规定。
播放视频:我国不同场所噪声等级的规定和强大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提问:还有哪些噪声危害的案例。
二、简介噪声污染的治理噪声污染已经与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共同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四大污染。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噪声污染的治理。
新式飞机比60年代和70年代初生产的飞机产生的噪声减低了许多。
煤动力火车被内燃机车和电气火车所取代。
汽车产生的噪声较以前减小了。
各国主要城市的街道都安装了噪声监测装置,禁止超标准的车辆通过。
三、建筑物声环境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更优质的建筑材料减弱噪声。
温故而知新观看视频:了解我国关于不同场所噪声等级的规定,了解过大的噪声是如何损害听力的。
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案例。
了解噪声污染治理的大致发展情况。
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并提出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学生强化对噪声及危害的认识。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提升的习惯。
由大环境中具体的噪声污染治理的介绍,细化、过渡到建筑物声环境问题,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噪声问题的亟待解决。
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提问:如果你是建筑设计师,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减弱噪声?引导学生说出选材根据。
四、降噪原理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选材,提问噪声减弱的原理,引发学生思考。
播放降噪材料工作原理——降噪材料的孔洞或表面结构使得声音被吸收、反射,降低声音的穿透量,从而达到降噪效果。
五、分析选材的重要性简单总结降噪原理,并分析在减弱噪声的方法中选择隔声材料的重要性。
六、提出问题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刚刚的材料中,哪一种材料的隔声性能好,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哪一种隔声性能好,怎样选择隔声材料?自己的想法。
思考降噪材料工作原理。
了解“隔声”是减弱噪声的重要方法之一,了解隔声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思考材料的隔声性能,和选材的依据。
《声现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9-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声现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隔声材料,激发探究意识,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问题意识。
、
2.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自制乐器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方法,建立在科学探究的多种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的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自制乐器,体验实践的乐趣,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锻炼自己勇于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提高基本的科学素养。
5.通过各组的汇报,其余同学吸取各组经验,培养自我表达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能力,获得全方位的进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自制乐器
2.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方案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如何可以让自制的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调演奏出乐曲
三、教学设计
1.同学介绍乐器分类及其发声原理
乐器分为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2.汇报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
汇报《探究材料隔声性能》的实验
同学评价、其它老师评价
3.汇报《制作乐器》
汇报制作弦乐器的过程并表演
汇报制作管乐器的过程并表演
汇报制作打击乐器的过程并表演
评价各组作品
1。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教学设计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不同.2.尝试寻找一种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感悟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意义.3.认识物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增强参与环境问题决策的意识,体验学科内综合实践活动.二、重点、难点1.重点: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物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2.难点:设计方案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三、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苏科版物理教材的特色之一,这种活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较大的开放性.“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科书安排的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学生学习物理以来第一次应用物理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尝试.本节课实质是第一章前三节内容的概括,尤其是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的延续和拓展.本节课对声音的产生(声源的选择)、声音的传播(隔声方式、隔声材料选择)、声音的接收(不同方向、不同距离感知最微弱的声音;相同距离听声音的大小)三个环节都有涉及,要求学生形成“声音是什么”的物理观念,同时对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有了明确的指向,尤其对“隔声”这种重要的控制噪声的方法和选择合适的材料达到更好的隔声效果有一定的要求.2.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学习物理两周左右,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物理学习方法尤其是实验方法还没有熟练掌握.学生尚未进行分组实验,对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没有任何“前概念”,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一无所知,不具备完全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在某些环节上可以体现学生自主性,如选择合适的声源等.3.设计理念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一门注重实验、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是物理学科的特质,实验是学生最基本的物理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好实验教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任何物理理论是以实验为基础而建立的,理论知识通常是概括、简洁、规范的,实验过程则往往是具体、丰富、灵活的.物理教学,尤其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促进教学相长.本节课拟通过实验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1)体现自主性实践性的要求是具有科学探究能力并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让学生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本课在选择声源、自制学具、设计方案、设计表格、组装器材、分组实验、交流评估等环节,充分体现自主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辩证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得到加强.(2)体现综合性“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在自制学具——泡沫塑料盒时,涉及到了科学、数学、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注意了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在演示实验研究比较材料隔声性能方案2时,借助专业的测量设备——多功能声级计可以减小测量误差,还体现了对科学技术设备的应用.(3)体现开放性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尤其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从学生利用节假日拍摄噪声图片、录制噪声视频的课前实践,到课后设计其他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方案对课堂上采用的两种方案形成有益补充,到环境监测部门了解现行的隔声方案,再到实地察看隔声性能较好的材料的实际效果等课后实践,这充分体现了时间的开放性;从学校到家中到社区到工厂,从上课教室到其他区域开展分组实验活动,充分体现了空间的开放性.4.教学思路四、教学资源手机、音叉、停表、小音箱、泡沫塑料盒(自制)、棉布、棉花、报纸、地板膜、多功能声级计、实物投影、录播设备、四个教室五、教学设计讨论做好铺垫.播放时下在青少年中极为流行的歌曲——卡路里.将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入一个纸盒中,盖上盖子;再向纸盒中塞入棉布,再次盖上盖子.教师远离纸盒,听到的乐曲声将变小.噪声的危害很大,控制噪声的方法很多,隔声是重要的防治噪声的方法之一,而选择合适的隔声材料也很重要.为了便于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声源,请依次听听音叉、停表、小音箱正常工作时发出的声音,选择最佳的一个作为实验的声源,并说明理由.如图1所示.课本中是将一个闹钟放入鞋盒内作为感受老师播放的乐曲.听教师每一次演示实验后声音的大小.理解响度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学生分组实验,逐一体验三种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用学生生活中最耳熟能详的音乐,调动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材料都有一定的隔声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隔声很重要.引入课题.自由选择实验器材,并说出理由,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表达能力.学生体验后的感受是真实的,选择的理由也是充分的.图1实验的声源,为了便于实验,我们根据所选择的声源大小自制了一个泡沫塑料盒,刚好能容纳小音箱.如图2所示.有了合适的声源后,要设计方案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自行讨论、交流,确定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方案1)放入不同的材料后,观察者逐渐远离声源直到刚好听不到声音,比较此时观察者到声源的距离.如图3所示.学生在实验前,自行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如图4所示.学生自由思考、相互交流、思维碰撞,得到两种基本的比较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成四组,分别在不同区域根据实验方案自行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学生实验的机会不算多,分组实验且在较为安静的教室内完成,学生主动自发的探究欲望油然而生,科学的态度与责任也能在环境的影响下自然形成.不代替学生绘制表格,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形成科学思维的机会,而不是图3在分组实验后,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测情况不一致,各组间实验结果也大不相同时,学生茫然后开始思考.教师演示实验:(方案2)保证人耳到声源的距离一定,放入不同的材料后,观察者听声音的大小. 学生讨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经各组代表依次陈述,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逐渐浮出水面,在相互交流中各组都明确了实验中的各注意事项,如:控制厚度相同,观察者须为同一人,小音箱播放铃声时的朝向要一致,观察者要沿着声源发出声音的方向逐渐后退等.当学生无法明显分辨两次声音的大小的差异时,出示环境监测站专用的便携式多功能声级计进行精确测量并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让学生“按方抓药”,不求甚解地在表格中填入数据.控制变量法不需要教师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自行总结体现控制变量的思想即可.实验是要追求理想的结果,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物理观念、产生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养成科学态度与责任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到了两种比较方案,已经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尝试了第一种方案的探究,第二种方案不能置之不理,应该得到应有的关照,也是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尊重.通过演示实验既能体现替代的研究思想,还能体现“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为学生自行分析两种方案的优劣提供科图5图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学生自由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如:学会选择最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找到了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方法;意识到一次实验无法得到最接近客观事实的结论,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才能得到普遍规律等等.学依据.本节课的真正目的并非要对几种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排序,而是利用这次实践活动,体验物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布置学生开展课后实践活动. 补充设计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其他方案,如图6所示;到环境监测部门了解现行的隔声方案;实地察看一些隔声性能较好的材料的使用情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实验向实践延伸,充分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六、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一般的物理课,除了生活性之外,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课前的准备活动、课后的体验活动都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有选择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利用科学思维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责任有很大帮助,所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图6是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就本节课而言,对照核心素养培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尚有以下环节值得改进.1.自主探究体现不够考虑学生初学物理,对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物理研究方法不太熟悉,为了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探究,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开放性不够.例如: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只有棉花、棉布、报纸、地板膜,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中只限定研究这四种材料的隔声材料,没有提供教材中诸如锡箔纸、塑料袋、泡沫塑料等材料;隔声材料的规格做了限定,其面积略小于泡沫塑料盒的内部横截面积,且形状与泡沫塑料盒截面一致;隔声的方式采用的填充式,而不是包裹式,虽然填充方便,但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容易触发学生对厚度、密实度的感知.2.教师引导指向太强教师演示实验时将手机放入与学生实验用泡沫塑料盒极度相似的纸盒中,盖紧盒盖后,让学生感受纸盒的隔声性能,再塞入棉布,听到的声音更弱,来感受棉布的隔声性能.此举旨在暗示学生实验时要将音箱放入泡沫塑料盒,再塞入不同的材料,来研究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如此扼杀了学生直接用不同材料包裹住音箱进行实验的想象力.教师逐渐远离手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某个位置刚好听不到声音,此举虽然为学生设计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实验方案打好了基础,同时也固化了学生思维,诸如改变声源的响度,通过调节音量开关的幅度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以材料的厚度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等可行性方案也不容易在课堂上被学生发觉.在教育改革上,有价值的成果一定是基于学生、源于课堂,有教学实践而原创的成果.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落脚点一定在课堂,着力点一定在实验,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勤于研究、勇于尝试,善于反思.。
苏科版八上物理 1.5综合与实践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教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学习目标:1.明确实验目标,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不同。
3.尝试寻找一种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感悟控制变量法的意义。
活动流程:活动一:知识回顾(说一说)噪声的危害有哪些?噪声的防治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生活中用隔声来阻隔噪声的事例:活动二: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1.观察:想办法让你听到的声音变小2.预测:一起预测我们所准备的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并将它们排序3.小组讨论: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帮我们判断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4.设计:选择一种方法测试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注意实验时要控制的一些条件以及应观察的一些现象或应测量的一些量5.实验:按照你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然后将所测试的材料按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排列起来6.交流:交流测试方法、操作过程和测试结果,并尝试作出评价。
当堂反馈: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响度和人耳距离声源的距离等因素有关;物体的隔声性能与组成物体的材料和材料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设计一种简易的方法测试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
下面是同学们商讨出来的比较隔声性能的一些方法,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A.声源响度和隔声材料的厚度都相同时,比较人耳听不到声源发出声音的距离B.在声源响度和距离声源的距离都相同时,比较人耳听到声音响度的不同C.声源的响度相同,在同一距离人耳听不到声音时,比较隔声材料的厚度D.隔声材料厚度相同,人耳在同一距离听不到声音时,比较声源音量旋钮反向旋转过的角度2. 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填“调大”、“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填“大”、“小”),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填“大”、“小”),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泡沫板,小强认为小明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3)、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反思:。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提出问题】物体的隔声性能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
物体的隔声性能可能与有关。
【设计实验】
1、应选用(闹钟/音叉)做声源,因为,且响度会。
2、实验过程中,应改变,控制不变。
3、应采用方法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A、站在同一位置,用耳朵听声音的响度;
B、边听边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测出刚听不见声音处到鞋盒的距离。
4、不采用方法A的原因是:当两次响度时,人耳难以分辨。
物理方法:将不易比较的响度转换成容易测量的距离,这种方法称为。
5、比较方法:听不到声音时到鞋盒的距离越,该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
综合实践活动材料的隔音性能 (2)
《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2min)1.依据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噪声染对环境的危害,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经历探究材料隔声性能的过程,认识影响材料隔声性能的因素,体验实验探究的思想和方法。
二、基础学习(15min)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__________ 、放射性污染等。
2.降低噪声污染的主要途径有:(1)在_______ 控制,(2)在___________ 控制,(3)在_______ 控制;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有“以声消声”、_______ 等。
3.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影响材料隔声性能的因素有哪些?(小组合作)(1)准备器材:闹钟、音乐片、录音机、手机等(声源),布料、报纸、泡沫塑料、碎木屑等(隔声材料)。
(声源仅选一种,隔声材料任选三种以上。
动手做)(2)感受材料的隔声性能:拧紧发条,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发出的“嚓嚓”声,确定声音的响度。
(让听音者逐渐远离声源,直到听不到为止。
以听音者此时到声源的距离作为确定声音响度的依据–转化法)(3)比较布料和报纸的隔声性能:分别用布料和报纸将闹钟包裹起来,阻隔闹钟声音的传出,测定布料和报纸的隔声性能。
采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其它材料的隔声性能。
(4)探究同种材料的隔声性能:分别用厚、薄布料将闹钟包裹起来,阻隔闹钟声音的传出,测定布料的厚薄对隔声性能的影响。
采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其它因素对隔声性能的影响。
(5)收集数据的表格。
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影响材料隔声性能的因素:(6)实验结论 - 数据处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材料 - 隔音材料的选择中空玻璃是由两层或多层平板玻璃构成,四周用高强度气密性好的复合粘剂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与铝合金框或橡皮条粘合密封玻璃之间留出空间,冲入惰性气体以获取优良的隔热隔音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学习目标:
1.明确实验目标,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不同。
3.尝试寻找一种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感悟控制变量法的意义。
活动流程:
活动一:知识回顾(说一说)
噪声的危害有哪些?
噪声的防治有哪些方法?
举例说明生活中用隔声来阻隔噪声的事例:
活动二: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1.观察:想办法让你听到的声音变小
2.预测:一起预测我们所准备的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并将它们排序
3.小组讨论: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帮我们判断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4.设计:选择一种方法测试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注意实验时要控制的一些条
件以及应观察的一些现象或应测量的一些量
5.实验:按照你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然后将所测试的材料按隔声性能由好到
差的顺序排列起来
6.交流:交流测试方法、操作过程和测试结果,并尝试作出评价。
当堂反馈:
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响度和人耳距离声源的距离等因素有关;物体的隔声性能与组成物体的材料和材料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设计一种简易的方法测试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
下面是同学们商讨出来的比较隔声性能的一些方法,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声源响度和隔声材料的厚度都相同时,比较人耳听不到声源发出声音的距离
B.在声源响度和距离声源的距离都相同时,比较人耳听到声音响度的不同
C.声源的响度相同,在同一距离人耳听不到声音时,比较隔声材料的厚度
D.隔声材料厚度相同,人耳在同一距离听不到声音时,比较声源音量旋钮反向
旋转过的角度
2. 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填“调大”、“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填“大”、“小”),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填“大”、“小”),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泡沫板,小强认为小明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3)、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