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共44页文档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程颢(1032~1085)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
字伯淳。
学者称明道先生。
河南洛阳人。
嘉祐年间举进士后,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
有治绩,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
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
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
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
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
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
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
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
就天道的内容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充满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
他认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称天道为仁。
按程颢的说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
故“人与天地一物也”。
因此对于人来说,要学道,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
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者”。
故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
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
程颢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
他追求所谓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达到所谓物我合一。
程颢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见陆王学派)的发轫者,他的“识仁”、“定性”,对后来的理学,尤其对陆王心学,影响很大。
程颢的哲学专门著作不多,主要哲学代表作有他的学生吕大临所记关于“识仁”的一段语录。
后人称《识仁篇》;他与张载讨论“定性”问题的《答横渠先生书》,后人称《定性书》。
程朱理学
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 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心学打破了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 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 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 格起了积极作用。
解析: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说明朝廷对该地区风俗文化的认 可,实质上也是该地区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上升的重要反映。从材料 信息看,宋代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 扩大,其实质是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选A项。B、C两项 与史实不符;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仅 是个例,不能体现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排除D项。 答案:A
热点考向2 宋元科技文化的发展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1.科技上 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发展成熟并广泛使用 的时期,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正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科技的进 步。 2.思想上 理学出现,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是为了适应封建中央集 权制的强化而出现的,实质是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君主专制的进一 步强化。
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 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 实质 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 关系 系迈进 (1)经济上传统自然经济阻碍新 实质 (1)中世纪封建王权较弱;(2)商 生产关系萌发;(2)政治上重农 差异 品经济大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抑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 的原 的成长;(3)人文精神的产生, 展;(3)文化上科举制度限制了 因 推动人的思想解放 新观念的萌发
解析:材料显示陶玉将其所载瓷器称为“假玉器”,上贡给朝 廷,“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这反映出陶玉注重提高产品的知名 度,故D项正确。由“景德镇„„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可知唐朝 时尚未有景德镇之名,故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可排除。 答案:D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_格物致知_的异同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_格物致知_的异同NO.06,2010青年科学2010-0632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格物致知”的异同□袁曦(海南大学社科中心海南海口570228)摘要:如何理解"格物致知",是伊川朱子和象山阳明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理解理学与心学的重要切入点,本文详细分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于"格物致知"的目的、次第、方法的阐述,并从本体论上解释了两者存在分歧的源头。
关键词:理学心学格物致知为学大要伊川朱子对大学推崇备至,讲到如何"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章的重点落到"格物致知",这是儒家"修齐治平"的起点和终点。
那么从格物到致知的次第,理学与心学理论有何不同?又是否有相同之处呢?一、关于"格物"伊川曰:"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
不穷,则不能致也。
"(《二程遗书》第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
)格物即是与物接,至于物,来到物处。
"格,至也,如祖考来格之格。
"(《二程遗书》第十八,伊川先生语四。
)"格"本为祭祀时降神之义,故训为"至"。
同样,明道、朱子、象山皆训"格"为"至"。
朱子进一步发展伊川之义,曰:"格物,格犹至也。
""格物二字最好。
物,谓事物也。
"(《朱子语类》卷第十五)格训至,物谓事物。
"眼前凡所应接底都是物",心性亦是物,格物是至于物而穷究其理。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1.试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区别。
理学是一种既继承孔孟正宗(儒家),又贯通宇宙自然(道家)和人生命运(佛教),并以治理国家为目的的新儒学;广义的理学是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狭义的理学则专指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相同点包括:1.思想来源:二者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新儒学。
2.思想轮廓:二者同属唯心主义哲学范畴,都认为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强调道德修养,以儒家的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从而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秩序。
3.地位作用:二者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者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道德品性、民族性格等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二者都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级,压制人的自然欲望,具有相同的消极作用。
不同点包括:1.关于世界本原: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理在先,气在后”,即以客观精神(理)为本,为第一性,物质世界(气)则是前者的表现、产物,属第二性,是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个人心中,心是惟一的实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2.关于求“理”的方法: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只有通过“格物致知”、“即物而穷理”,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如“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通过向内体察,加强道德修养,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PPT课件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分析的能力。材料两句名言 反映了理学积极影响,即重视社会责任感。A反映的是人际 关系,B反映的是研究问题方式,D反映的是儒家义理观,C 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高度社会责任感。 【答案】 C
11
2.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陆九渊集》Biblioteka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12
——《王文成公全书》
【信息解读】 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史料一、二 反映了陆九渊、王阳明都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史料三 表明王阳明认为求理的方法是致良知。
13
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1)世界的本原:“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也”。 (2)认识论:“致良知”或“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 省以求理。
称“千古一辩”。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
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
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
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是( )
A.万物的本原
B.探究天理的途径
C.儒家的纲常伦纪
D.发明本心
17
【解析】 本题考查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分析能力。在 世界本原上,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陆王心学主 张“心即理也”,认为本心即天理。在求理方法上,程朱理学 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 通明“理”;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 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故A、B、D属于程朱 理学不同点。宋明理学的理是指儒家的纲常伦纪,这是其共同 之处,故C正确。
8
浅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分歧
浅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分歧作者:吴仲煜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格物”、“致知”,这两词来源于《礼记》,《礼记·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此书却只提及了“格物”与“致知”,并未做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为后世提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宋以来作为儒学两大派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也对“格物致知”作了大相径庭的解读。
关键词: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格物致知一自东汉郑玄到明末,有大量的文人为“格物”、“致知”作注解,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也感叹“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①”之多。
宋明是谈论格物致知比较多的年代,其中注解影响最大的便是朱熹与王守仁。
朱熹的思想继承于二程,二程道“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
致知格物,所谓本也,始也;治天下国家,所谓末也,终也②”,又道“格尤穷也,物尤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
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二程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即是要穷尽天下之理,物并不是唯物主义所指的物体,而是“天理”。
二程格物致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达到真知,而是为了修养道德,维护封建统治。
二程的学说深深地影响了朱熹,朱熹训“格”为“至”,训“物”为“事”。
所以“格物”便是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
朱熹又将“致”理解为“推极”,“知”理解为“识”,意思就是接触事物,即物穷理,并且把这个理究到极致,要想“致知”就必须先要“格物”,并且要把这个理给穷透了才行。
至于如何格物,朱熹的看法与程颐基本一致,双方都主张穷理,但都认为格物不必格尽天下之物。
二程道“格物穷理,非是要穷尽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③”。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其中都蕴含了无穷道理,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
干货!简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
干货!简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中国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裂之后,进入隋唐大一统时代,逐步建立起以儒家经典为标准开科取仕的科举制度,但当时的儒学已经丧失了过去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的活力,加上道家思想的复兴与佛教传入中国,人们更感兴趣的是“性命之学”(本性与命运),儒家很少探讨这些问题,因此在新的时代需要对儒家经典进行新的注解和探讨。
直到唐朝中期韩愈等人才通过对《大学》和《中庸》做出新的解释来回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他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也就是说“道”经过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传到孔子,直到孟子这里就中断了,现在又接上了。
唐宋时期的儒学其实有三个思想来源:儒家本身的思想来源、佛家思想(禅宗为主)、道教(不是道家,这里主要指阴阳学家的宇宙论)。
这三种思想混杂在一起,需要思想家整合,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到宋代,人们首先发展了儒家的宇宙论,为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奠定了基础,比如周敦颐、邵雍、张载发展出的一系列根据《易传》等儒家经典解释宇宙万物产生以及事物运行的规律,尤其是张载强调的“气”的概念,在后来儒家们的宇宙论和形而上学思想里,越来越重要。
进入北宋到十一世纪下半叶,儒家分为两个学派,周敦颐的两个学生程颢(陆王心学)和程颐(程朱理学)分别是两个学派的创始人。
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个故事:据说有一天,西京洛阳的一个名士请二程赴家宴,请歌妓到场为二位程先生陪酒,席间不免有打情骂俏之举。
弟弟程颐心中很不高兴,很快就起身离席,告辞而去。
老大程颢却一直安坐于席,与主人把酒临风,尽欢而归。
第二天,弟弟程颐到哥哥程颢的书房中,谈起昨日赴宴时歌妓打情骂俏之事还非常气恼,并指责哥哥不应该同流合污。
老大程颢却说:“昨日宴会中有歌妓伴酒,我心中却没有歌妓的影子,今天我书房中并无歌妓,而你心中却老想着歌妓的形象。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儒学在两汉取得独尊地位之后,随着魏晋以来的思想流变,逐渐受到冷落。
直到宋代,才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性命义理之学)。
它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唐代三教融合与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在理学内部,又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争,一个认为“性即理”,一个认为“心即理”;一个深沉博大,持敬穷理,一个超然峻拔,直指本心。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通之处首先,在内容上是相通的,二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他们都承认“理”的存在。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从根本而言,他们都认为人性本善,无论是程朱的“性即理”,还是陆王的“心即理”,他们都是善的,都是宇宙中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及修养功夫“变化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再次,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
无论是程朱的“体天理达于至诚”、“学为圣人”,还是陆王的‘明心见性”、“致良知”,他们在实质目的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强调人作为道德的存在,“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明心”、“复性”,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
其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首先,在思想内容上的分歧:程朱理学以“理”为本,是一个理本论的哲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理”是万物的本原和依据,是万物的主宰。
“理”是整个世界的根据,未有天地之先它已存在,天地塌陷之后它仍存在,它自身无生灭,却对万事万物的生灭运动起着主宰作用。
“理”作为本体虽抽象却不空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理”的内在核心就是儒家伦理纲常。
“理”的主宰地位也是为了证明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至上性、绝对性和永恒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知识点5_比较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朱熹的观点是 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则主 张,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只要恢复就可以了。相对于 宋代以来的朱子学,阳明学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 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 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虽然对朱熹而言天理亦 在人心,对阳明来说良知即是天理,但毕竟前者偏向于外在 的客体性,后者倾向于内在的主体性。二者同是维护封建统 治,没有本质区别。由客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向主观唯 心主义(心学)的转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
比较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 【典型试题】 1.将“贪官酷吏,肆虐为奸;民为困穷,恣肆交作”等现实问 题归因为“良知之学不明”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顾炎武
比较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 【典型试题】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根据材料“良知之学不明”可以判断是心学观点。王 阳明提出“致良知”,故C项正确;孔子是早期儒学代表人物 ,朱熹是程朱理学代表人物,顾炎武是批判心学,故A.B.D项 错误。 【答案】C
比较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 【理学与心学的联系和比较】
比较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 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 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 欲求。 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 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 源,理在心中; 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题】 2.《朱子语类》:“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 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 不可执一。”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知行合一”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存天理,灭人欲”
高中历史: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点
理学思想
“理”是世界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或“致良知”
道德观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相同点
本质
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内容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继承了孔孟“仁”“礼”,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考历史必修一】27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解析版)
错因归纳: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哲学观、修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不到位。
释疑解惑
(1)相同点
①都承认“理”的存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
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改变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
2.(2018·天津高考·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
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朱熹的言论实际上为解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且题干中“君
属于格物致知,归程朱理学,排除。B、D 两项表述错误。故选 A 项。
12.(2010·广东文综·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
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答案】C
【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
知的,是通过处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的,因而选 D。
9.(2012·全国课标卷·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
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
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浅谈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浅谈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字数4776阅读22735评论29喜欢79朱熹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朱熹生活的年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他早年不支持抗金,后来又主张抗金恢复国土。
至南宋败势已难挽回,他就不再谈论抗金问题了。
(背景)他的理论体系具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点:鼓吹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他大力鼓吹唯心主义,就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加强对农民的统治。
并且他还大力宣扬韩愈的道统论,他的哲学成为从南宋到明清的正统的官方哲学。
一、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的基本观点认为理是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并且是事物的根本,在事物之先。
他所讲的理的内容主要是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把封建道德标准绝对化、永恒化、神秘化,赋予自然世界以道德的意义,加以条条框框的束缚。
“理在事先”就是朱熹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有点类似与柏拉图的理型-现实论,但是有明显有所不同。
因为他还提出了,虽然每种事物都各有各自的理,但这些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个最根本的整体的理的内容。
他称这个最根本、整体的理叫做“太极”,太极中最主要的是仁、义、理、智这种封建社会的道德规则。
他将仁义理智这些道德属性分别对应春夏秋冬,说成是自然界四时变化的固有规律,强调其永恒的性质。
太极包含万物之理,万物分别完整地体现了整个太极。
太极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万物只是他的分别的整体体现。
他为了说明这个思想,引用了佛教的概念,以“月印万川”类比。
据他所言,理是第一性的,是创造物的根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材料。
截然区分了形而上和形而下。
他认为,从事物来讲,理气是不相离的;但从根源上来说,理在气先。
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在先,而非时间上的在先。
他认为每一具体事物虽然都具有那整个的理,但是各物所禀受的气不同,因而整个的理在各个具体事物上表现出来时,受到气的粹驳的影响,就有偏有全。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
”前面一句是说方付与万物之初,理同气异;后一句是说,万物得气之后,理受气影响,表现有昏又明,有开有塞,故理近气异。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辨析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辨析
徐继宽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出现了新发展.人们习惯把新的儒学体系称为宋明理学。
按照学术观点的分歧.宋明理学主要可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流派。
【总页数】1页(P55)
【作者】徐继宽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黄埭中学,2151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
【相关文献】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道德修养论比较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
3.理学与心学“成圣论”的分歧及启示——以朱熹、陆王为中心
4.“独好陆王”:早年康有为的心学修炼及教学
5.略论王阳明心学的崛起及其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4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