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歌看中国古代交通》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诗歌看中国古代交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对学过的古诗歌进行温故知新。
能力目标:提高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和思考古人生存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资料收集法、讨论探究法、启发法、归纳法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PPT、有关古今交通概况对比的视频
学生收集整理课内外包含了交通信息的古诗歌;学生代表制作有关中国古代交通发展概况的PPT。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有关八百里加急为杨贵妃运送荔枝的故事视频。
接着以一系列问题串引导学生确定探究方向——
问题:荔枝这种在今天已成为普通老百姓常吃水果的东西,为什么在古代却是帝王穷奢极欲的见证?(交通不发达)
问题:“交通不发达”这个结论从何而来?我们能否通过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它?有什么方法既科学又方便我们去做?视频的最后提到的诗对你有什么启发?
问题:视频中提到的杜牧的《过华清宫》指出了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方式分别是什么?(马、驿站、陆路交通)
确定探究方向:诗是一笔丰富的资源。一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去读,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今天我们就从古诗歌中包含的交通信息入手,读出中国古代交通大观。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
1、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方式概况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老师将整个探究过程分为了三部分。第一步是要求同学们课前完成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第二步是要在课上完成的,由于个人收集整理的资料有限,我们需要将大家的资料进行汇总,以便得出更可靠的结论。所以接下来同学们将被分为两大组,以教室中缝为界,左边的为贵妃队,右边的为诗仙队。队内先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将队员们的意见大汇总,一定要多多益善,然后两队以发言的方式PK,看哪队说的反映古代交通的诗句最多、最准,1条记1分,不能重复。赢了的队享受帝王待遇,下课一人一支棒棒糖,输了的队则要展现君子风度,全体起立对对手说一句‘贵妃们/诗仙们才高八斗,在下甘拜下风’,敢不敢比?”
学生讨论交流,师走进学生中指导。同时在黑板上划写“贵妃队”、“诗仙队”记分区域,并指定一个合适的记分员。时间为5分钟。
交流比拼
过渡:师说兵来将档,生接水来土掩。师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学生回答时,师适时进行或激情或幽默的鼓励;当一队说法出现错误时,请另一队进行更正;当说得特别好时,也可以请另一队进行点评。此外,师还需适时督促、指点记分员的记分活动。(该交流活动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启发学生发现: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多为车(畜力车或人力车)、马、船三种;交通方式仅限于水路和陆路两种;交通设施有驿站、亭、渡口等。
过渡问题:中国古代上下几千年,难道交通状况就一直停滞如此,从没得到过发展吗?
2、中国古代交通发展概况
这部分由学生小组课前备好资料并制成PPT,由小组代表展示,帮同学们解答疑惑。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交通方式虽然形式上未得到较多突破创新,但技术上还是有过很大的进步的。如京杭大运河的开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七下西洋等。
3、教材补充资料的解读
(这部分由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讲授)
《蜀道难》中提到的栈道,是在悬崖石壁上凿孔架木搭建而成,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见古人交通之闭塞,危险!
由《过华清宫》可知古人最快的交通方式之一是骑马,可见古人交通之低效、缓慢。
《送元二使关西》中提到阳关以西,当时还是荒无人烟之地,可见古人交通覆盖范围之窄。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中提到晁监回日本途中为风浪而阻,难以成行,而据历史资料记载,晁监后来到死都未能回到日本,最终客死长安,可见古人交通之危险。
4、交通不便使古代涌现大量送别诗
过渡:在这样的情况下,古人出行颇为不易,出行时与亲友的分别亦显得尤为凝重甚而悲壮!千年的悲欢必带来千年的浩叹,于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涌现了无数情深意重的送别诗。
师:“君问归期未有期——”学生接下句,“巴山夜雨涨秋池”。
师:“劝君更尽一杯酒——”学生接下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学生接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数声风笛离亭晚——”学生接下句,“君向潇湘我向秦”。
师:“孤帆远影碧空尽——”学生接下句,“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山回路转不见君——”学生接下句,“雪上空留马行处”。
师:“仍怜故乡水——”学生接下句,“万里送行舟”。
师:“豁达一些的,像王勃那样吟一句海内存知己——”学生接下句“天涯若比邻”,也无非是种心理安慰罢了!
5、小结
学生试着总结中国古代交通概况,师引导,共同得出结论:
中国古代交通相对落后、低效、危险。舟、马、车在古人生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古代交通工具的“三大件”。它们载着古人走过了几千年,华夏文明是舟行、马驰、车载的文明。
师结语:古诗歌真不愧是一笔丰厚资源,它像历史的另一种摄影机,帮人重温文明过往的同时,又让人感受到了古代生活的神秘与真实!
四、拓展延伸
中国当代交通状况如何了呢?
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有关古今交通概况对比的视频资料。
问题:假设杨贵妃还活着,她依然住在长安(西安),在当代交通下,她又想吃荔枝了该怎么办呢?
学生先说。
教师出示有关诗联,赞美中国当代交通的发达、便利、快速、安全:
水路:“迎来送往越天堑,破浪乘风渡险滩”。
陆路:“奔驰万里似龙腾,一往情深东西尽”。
空运:“云开雾散现彩虹,天高海阔任君行”。
杨贵妃想要吃荔枝——
“路路畅通妃心安,南北遍尝荔枝鲜”!
(课堂最后根据两队积分情况,奖嬴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