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诵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朗诵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8-09-27T14:21:12.60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作者:梁小玲

[导读] 朗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山市石岐第一小学广东中山 528400

朗诵是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的始终,我国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朗诵在小学阶段做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由此可见,朗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朗诵与朗诵艺术的内涵

由于朗诵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目前学者们对于朗诵艺术的界定较少。笔者所查阅的文献中,只有武龙飞在《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应用》中对朗诵艺术做了界定,他认为:朗诵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把静止的文字作品转化为立体的有声语言的过程[[[] 武龙飞.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纵横,2017.(1)]]。

二、朗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朗诵对于语言的要求很高。不同的文章,蕴藏着有不同的情感。教师通过示范朗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每个字的正确发音,强化学生正确识字和准确发音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进行情感的表达。朗诵过程中,不同的语速、声调,不同的文字,也表达不同的情感。小学教材中,大多数的文章是名家名篇,在文章中喜、怒、哀、乐、愁的这些情感,通过朗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语言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他们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2.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美的文章。例如,描写自然之美的《火烧云》、《春天》等;描写心灵之美的文章,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用心灵去倾听》等;描写智慧之美的文章,如:《司马光》《晏子使楚》等,描写行为之美的文章,如:《画家和儿童》《小伙伴》等。教师在讲授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把学生带到不同的美的意境当中,让学生去感受自然之美、心灵之美、智慧之美和行为之美。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美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

3.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朗诵是综合运用语调、重音和节奏,将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以声音表达出来,。如:在朗诵《秋天的雨》一文时,首先让学生想想身处大自然,秋天下雨时的情景,唤起学生对秋天雨后五彩缤纷的大自然的喜爱,然后引导学生将这种喜爱之情融入到朗诵中,让学生有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诵课文,从而增强了学生朗诵时的内心活动。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养成他们思考的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朗诵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与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朗诵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实际情况,笔者走访调查了中山市三所小学的部分师生,并随堂听取了部分教师的朗诵教学。这三所小学分别是:中山市石岐区厚兴郑伟权学校、中山市石岐区第一小学和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下面笔者将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听课结果两个方面对朗诵艺术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朗诵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在进行调查中,笔者分别编制了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针对老师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了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两种类型的问题。本次调查一共发出90份问卷,回收了90份,回收率100%。其中学生问卷75份,教师问卷15份。

1、学生对朗诵兴趣不大,朗诵方式单一,朗诵要求不了解。在针对学生封闭式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朗诵感兴趣只有40%的人;80%受访学生在课堂的朗诵方式都是单一的一起朗诵,个人朗诵只占受访学生的10%;只有5%的受访学生对语文朗诵的具体要求表示很了解的,不了解的占40%以上。

2、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朗诵效果不佳。在调查期间,笔者也随堂听取了石岐区第一小学和石岐区厚兴郑伟权学校两所小学的8节语文课程(听取的课文分别为:一年级《静夜思》和《小小的船》、二年级《丑小鸭》和《数星星的孩子》、三年级《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五年级《金色的鱼钩》和《桥》)。在随堂听取的8节语文课程中:在朗诵时间方面,一年级课程朗诵时间较多,二、三年级次之,五年级最少。在朗诵方式安排方面,一年级老师设计朗诵方式多样,既有一起朗诵也有个人朗诵,二、三年级课堂朗诵多为一起朗诵,五年级课堂多为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做题。

(二)朗诵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朗诵教学效果不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员的流动性加强,家庭收入快速增加等等,这些环境的变化导致当代教师面临的授课对象更加多元。一是语言的多元化。人口流动的加强,使一个班级当中说着不同方言的学生增多,有说粤语、四川话、东北话、湖南话等等。二是兴趣的多元化。家庭收入的增加,使学生的家长有条件开发学生各方面的兴趣,比如:绘画、舞蹈、摄影、运动、书法等等。三是家庭背景的多元化。学生的家长有的是公务员、工程师、作家、大学老师、务工者、企业家、商人等等,不同的家长给学生的熏陶也是不同的。面对如此多元的授课对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诵教学的教学效果不佳是可以预见的。

2.学生的朗诵兴趣难以激发

当代的小学学生面对的诱惑很多,如:玩具、游戏、网络、电视节目等等。要想把小学学生的兴趣从娱乐性、趣味性更强的项目上吸引过来,是比较困难的。而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一的朗诵方式,即便短时间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小学学生正处于儿童成长时期,智力尚未发育健全,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为短暂,缺乏一定的持久性[[[] 许贤.中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6]]。

3.教师朗诵的专业性不强

朗诵是一门艺术。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专业背景也有不同。另外,受到学校对朗读不重视的影响,教师们也不会努力地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 黄雀.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艺术[J].语数外学习,2013.(3)]]。因此,大部分教师朗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