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7篇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7篇初三下册语文教案7篇作为学校的一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初三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4、珍惜美好生活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引入及讨论教学过程:一、题解与导入回忆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了一种新风格的诗。
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
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四、问题研究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
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相关资料]1.作者介绍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大堰河》《旷野》《火把》《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艾青诗选》《艾青短诗选》等等。
2.时代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是抗日战争爆发的初期,东北早已沦丧,华北、华东、华南也已遭日寇铁蹄的践踏,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看到当时的形势,心中充满了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于是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整体感知]1.语知归类①生字注音艾ài嘶sī哑yǎ②词语积累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或向前翻滚。
2.理清思路*层次如下: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3.讨论解惑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②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怎样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③作者通过写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作者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④《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九年级下册语文名师教案5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名师教案5篇九年级下册语文名师教案1《我的于勒叔叔》(一)明确目标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2.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提出听课时的思考题。
(投影仪打出)①于勒是怎样一个人?②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③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
这是什么原因?④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2.学生讨论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
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
终于,他被送到美洲。
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
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
(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后的归纳能力)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菲利普个是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
但是,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的过日子”。
于是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
这是什么原因。
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
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讨论并归纳:作者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言谈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优秀5篇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优秀5篇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继续学习文言中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邹忌劝说齐王纳谏是爱国的表现。
【教学重点】文中出现的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本文第二段邹忌以自己的事情设喻,劝说齐王纳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提问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看过《封神榜》的肯定知道,在殷商时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进谏国君而被纣王剖心致死,像这样悲惨的结局足以使谏臣望而却步。
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双全的忠臣义士,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勇于进谏,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时代游刃有余的生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邹忌,看看他是如何讽谏齐威王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
二.相关知识介绍1.解题参照注释⑴明确:邹忌是齐国人名。
讽:是讽谏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类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是接受、采纳。
谏是臣子向国君提建议。
全题合起来就是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采纳臣民的意见。
2.《战国策》初三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作过简介。
可参照预习提示内容。
注意: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与前面学的《史纪》(纪传体)、《资治通鉴》(编年体)不同。
三.教师范读课文四.学生齐读全文后自己理解其内容五.课文重点内容讲解教师串讲一段,请两名学生串讲两段,在此过程中将重点字、词、句随时讲解并板书。
1.实词zhāo早晨(名词)私人,自己(代词)朝cháo朝廷(名词)私私下,偷偷的(形容词)ch áo朝见(动词)偏爱(动词)身长,长(形容词)修修建(动词)整治(动词)今义是一个名词2.虚词:莫:无定代词,指人。
译为“没有谁”。
弗:fú,否定副词,译为“不”。
3.词类活用A.形容词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B.形容词作动词私我也(“偏爱”)C.名词作状语面刺(当面)D.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4.句式A.固定句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与城北徐公孰美?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的选择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九年级下册教案语文
九年级下册教案语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案资料、好词好句、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lesson plan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九年级下册教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语文(精品8篇)九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九年级下册教案语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九年级下册教案语文(精品8篇)】,供你选择借鉴。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九年级语文课件很有意义的。
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材分析]:《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
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
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
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
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教案五篇教师要善于用教案,借鉴、自编、改编一些题,作为补充题。
总之,认真的研究教案是钻研教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好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1《敬业与乐业》(一) 赏析第三层:请同学们默读第8段1. 作者论证完了“有业”和“敬业”之后,紧接着又是怎样论证“乐业”的呢?梁启超先生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四肢,五官)“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
然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2. 为什么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3.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文中列举了哪几条理由?你能不能举一个实际的例子?示例: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正是这种“乐业”的精神,成就了她们非凡的人生与辉煌的事业。
)(二) 综合全文思考:文末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如此”指的是什么?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明确:(1)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业)(2) 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敬业)(3) 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乐业)(三) 质疑探究作者在论述“敬业”的问题时,提到“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
”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4、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⒈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使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⒉象征的表现手法。
⒊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了解艾青新诗创作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理解这首诗奠定基础。
2、注重朗读。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意。
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品味重点诗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4、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空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以朗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故此,学习方法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课前布置:A、搜集诗人的有关材料;B、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史料;C、选阅一些爱国诗歌,准备朗读比赛;一、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板书:我爱这土地)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抗日战争的镜头和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三、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一、第一章:《社戏》1.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习作者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情的手法。
(3)体会小说中幽默、讽刺的语言特点。
2.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理解其作用。
(2)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3.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运用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情的手法。
(2)体会小说中幽默、讽刺的语言特点。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介课文背景。
(2)朗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
(4)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5)讨论:分享对小说中幽默、讽刺语言的理解。
(6)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第二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3)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
(2)通过对比手法,把握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3.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2)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对比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手法理解课文。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介课文背景。
(2)朗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其性格特点。
(4)通过对比手法,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5)讨论:分享对作者怀念童年生活的理解。
(6)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第三章:《孔乙己》1.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讽刺手法表现社会现象。
(3)体会小说中幽默、讽刺的语言特点。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选5篇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选5篇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选篇1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那么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
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背景链接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晚辈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2、生难字词(1)字音嗜学(shì)俟(sì)衾(qīn)容臭(xiù)裘葛(gé)加冠(ɡuān)叱咄(chìduō)负箧(qiè)曳屣(xǐ)皲裂(jūn)媵人(yìng)烨然(yè)缊袍(yùn)廪(lǐn)冻馁(něi)谬称(miù)(2)词义以:以衾拥覆(用,介词)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连词/拿,把,介词)无从致书以观(来,连词)至: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动词)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无冻馁之患矣(忧患)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
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
第二部分(3):写当前住在太学里的学生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7篇)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7篇)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的思想内涵。
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5.引导学生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关系,把握*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3.鉴赏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性善论”的要点:(1)(2)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
”(3)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
1 二次备课5.学生自习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概括*大意: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1.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教案3篇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教案3篇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下面是分享的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教案3篇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供大家阅读。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优美诗句,培养赏析能力。
2、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品味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
3、领会词中丰富深刻的意蕴,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意境,明白主旨。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教具:录音机教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望江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我们的前人为我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
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风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小说画卷,无不表现了前人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
今天我们就有幸见到“艳语传绮怨”的温庭筠的《望江南》,听到范仲淹吹的苍凉悲壮的号角,感受到辛弃疾那种报国有心、请缨无门的无限悲愤之情……它们或悲愤难忍,或柔情万千,或气壮山河,或低声浅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词五首》,首先欣赏词人温庭筠的《望江南》。
二、师范读《望江南》,注意抑扬顿挫,要求学生认真听,师读完要检测学生对这首词朗读节奏和重音的把握。
三、点生简介温庭筠及其作品。
四、生预习课文:1、做《导与练》上的与这课有关的基础题,夯实基础。
2、结合书下注释及古文资料翻译课文。
五、师抽查这课的重点字词,并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推火车的方式翻译课文。
六、揣摩课文:《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诗中人因何而断肠?①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眺,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②思念和盼望的人始终没有出现又没有音信。
七、师引导学生赏析这首词。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4篇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4篇初三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思路,感悟、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
2.积累关于“热爱生命”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写作视野。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生命观;通过交流感悟,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当中的每一天。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生命观。
2.积累关于“热爱生命”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写作视野。
难点: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生命的明确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正课有个年轻人为贫所困,深感自卑与烦闷,于是便向一位老者请教。
智者问:“如果有人要用100万买你健壮的四肢,你会卖么?”年轻人回答说:“我不会卖。
”智者又问:“如果有人要用1000万买你明亮的眼睛,你会卖么?”年轻人回答说:“我不会卖。
”智者再次问道如:“如果有人花一亿元来买你健康的生命,你会卖么?”年轻人想了想仍然坚定地说:“不会卖的。
”智者又说道:“那你就要好好感謝你的父母了!因为他们一次性无偿馈赠给了你一亿一千一百万的财富,有如此宝贵的生命,你还缺什么呢?”是呀!生命既短暂又宝贵,如何认真对待它是每个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带着对蒙田对待生命的态度,完成我们的一次“热爱生命”的交流和感悟。
设计目的:让学生深刻去感悟这一哲理意味浓厚的小随笔中自己深受启发的句子,初步感知“生命”的真谛。
学生可能会讲到的句子:1.“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教师引导:这是用生命在做一道减法题,如果人人只去追求虚无诱人的东西,而忽略了生命的过程,那是愚蠢的。
2.“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沁园春•雪》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诗人对雪的赞美和对中国革命的热爱。
3. 能够运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二、教学内容:1. 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
3. 讨论诗人对雪的赞美和对中国革命的热爱。
三、教学步骤:1. 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熟悉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2. 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理解诗人对雪的赞美。
3. 讨论诗人对中国革命的热爱:让学生讨论诗人如何通过赞美雪来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向往。
四、作业:1. 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 写一篇短文,运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描述一幅雪景图。
第二章:《出师表》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师表》。
2. 理解文中的内容和结构,分析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
3. 能够运用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二、教学内容:1. 朗读和背诵《出师表》。
2. 分析文中的内容和结构,如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
3. 讨论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步骤:1. 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朗读和背诵文言文,熟悉文言文的语言和节奏。
2. 分析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内容和结构,如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
3. 讨论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让学生讨论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四、作业:1. 朗读和背诵《出师表》。
2. 写一篇短文,运用文言文表达方式描述一个历史人物。
第三章:《岳阳楼记》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2. 理解文中的内容和结构,分析作者对岳阳楼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
3. 能够运用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二、教学内容:1. 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2. 分析文中的内容和结构,如作者对岳阳楼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九班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读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介绍作品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
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
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
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
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
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
贾因而致富。
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
是人胸中定有逆谋。
不除之必贻大患。
”密令疆吏捕之。
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b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篇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下面是整理的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篇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的:1、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对全文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以及把握小说通对情节反映的社会生活。
2、品析“心声”的内涵,并学会如何进行文学欣赏。
3、细品并学习小说中出色的心理描写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1、小说如何通过情节反映社会生活,让学生学会通过人物形象赏析小说。
2、细品语言,内化语言。
教学构思:1、课前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课前预习,整体把握;2、复述课文情节检查预习;3、讨论人物、主题、心声内涵,并从中明的如何赏析文学作品。
4、通过美读比赛品析、内化语言。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来带着一声啼哭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用好奇的眼晴打量我们周围的一切,接受周围的一切,同时我们也希望被他人接受,我们一路走来,面对人生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心声要表达,让我们一起走进《心声》去听听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吧,他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及所反映的的社会生活。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请同学复述全文故事情节。
(四个主要情节不能掉)2、请同学们仔细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下面的一个短语和一句话补充完整。
( )的李京京《心声》表达了李京京想…………的心声。
3、讨论:(1)如果让你来朗读《万卡》这篇课文,你会不会朗读得和李京京一样好?为什么?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
“他真想念。
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023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2023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2023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香菱学诗》【知识目标】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等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重点)【情感目标】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导入一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引得四百余位痴男怨女纷纷登场,又都黯然离去。
香菱——列副册首位的女子,是这幕人生大戏中公认出场最早、最孤苦无依、最薄命的一个。
在第四十八回,曹雪芹通过写她“学诗”这一情节,给予这个女子一种怎样的诠释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香菱学诗》,细细地品读吧。
导入二有人说:“平生不读《红楼梦》,满腹诗书亦枉然。
”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分析,这就是《香菱学诗》。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
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2.作者简介:曹雪芹(1715-1763),名霑,号雪芹,是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
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
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
3.字词积累:(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仄声(zè)庾信(yǔ)胡诌(zhōu)蘅芜苑(hénɡ)(wú)(yuàn)三昧(mèi)暧暧(ài)请柬(jiǎn)颦(pín)嘟哝(nonɡ)姊妹(zǐ)怔怔(zhènɡ)暖香坞(wù)画缯(zēnɡ)鳏鳏(ɡuān)阮(ruǎn)鲍(bào)4.词语解释:造化:福气;运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愤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1.翻译并背诵全文。
2.学习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
课前准备1.扫除字词障碍。
2.熟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翻译课文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设计导入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
如今更提倡终身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
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
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
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板书课题)正音正字叩(kòu)问叱(chì)咄(duō)俟(sì)其欣悦负箧(qiè)曳(yè)屣(xǐ)皲(jūn)裂媵(yìng)人以衾(qīn)拥覆皆被(pī)绮绣容臭(xiù)烨(yè)然缊(yùn)袍敝(bì)衣强调学生读一读,最好当堂写一写,真正收到实效。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解词析句教师指导学生重点掌握难懂的实词(特别是古今意义发生变化的)和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
在理解上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俟其欣悦四支僵劲不能动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手自笔录弗之怠余因得遍观群书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卒获有所闻主人日再食鲜肥滋味之享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3.辨析各组虚词的意义a.无从致书以观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走送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c.门人弟子填其室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d.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翻译课文在基本弄懂词句的基础上,组织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逐句翻译、理解课文,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教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靥逑至苏庑┨氐恪?nbsp;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
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
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页 共27页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至 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 柜王子西帮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 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 几次向老掌柜举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以泄人间不平。面 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 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 卷土重来,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 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擅长迎来送往的堂 头常贵。
情地朗读台词。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通过冲突冲突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 难点 朗读台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及《天下第一楼》的剧情。 2.圈点勾画法:让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语成就时,要是 到处有人拉后腿,便导致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日,我们将走进 “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 第一楼》。
二、作者简介 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 委员。11018 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 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三、文本链接
…… 六、布置作业 将你的想法整理出来,写成 200 字左右的片段。 备注:依据学生实际可支配一至二课时。第一课时,朗读与 品尝;其次课时,表演与理解。也可只支配一个课时,即:朗读、
第4页 共27页
品尝、表演、理解。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 2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故事背景,深化理解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过程与方法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品尝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
【其他人物形象】常贵:怜悯他人,醇厚厚道。福子:仗势 欺人,谄媚姿态。
六、文章主旨 本文以中心人物卢孟实在与少东家、克五、饭店店员等人的 一系列冲突中绽开情节,道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干脆缘由:一 个人干,八个人拆。呈现了旧社会平民百姓自我奋斗但最终无法
第10页 共27页
实现自我价值的悲剧。 七、写作特点 语言富有方言特色,充溢着浓郁的京味。 例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
第7页 共27页
(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牵强应对。 (2)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3)卢孟实惩罚不成器小店员,厚赏成顺。 (4)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羞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5)唐茂密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 德”的衰落缘由的相识。 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情节的概括。 3.分析“福聚德”走向衰落的缘由。 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密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 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干脆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 的后果更加严峻;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 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 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店员都不成器: 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 究其根本缘由,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 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冲突,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冲 突。这冲突,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缘由。 4.文中用语简洁明白,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 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颈项
第5页 共27页
文中人物特性化的语言,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前打算 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天下第一楼》,留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话剧的相关学问。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假如我们想成为文明班级,但是,今日有人惹是生
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 打造文明班级吗?(生答:不能)
第2页 共27页
的性格特点? 老人:和善亲善饱经风霜、孤寂无助 孩子:天真可爱又可怜 4、师小结: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
以相识剧本中的人物。(即从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中体会人物性 格。)
四、分析主题思想 1、这部剧本有什么启示意义或者剧本想告知我们什么东西呢? 探讨明确: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老一辈对家乡的 深厚乡情、青壮年离开家乡,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2、很好,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题及 社会意义的理解,很有劝服力,看来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还是很到 位的。刚才大家说舞台提示主要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作用,那么除 此以外,舞台提示还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剧本故事发生的环境及背景。还有就是为别人表演供 应了示范与提示。 3、我们知道剧本除具有文学观赏的价值以外,还有一重要的 作用,就是为舞台表演供应最具体的依据。下面就请同学再读剧 本,找找作品中哪些地方最适合表演? 我认为是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部分。因为讲故事时,老人 与男孩的表情最丰富,也只有这时才能体现老人与男孩的欢乐与
岁月如歌,十年弹指一挥间。后来,“福聚德”内忧外困, 最终走向没落。
四、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把握戏剧的冲突冲突。 2.速览课文,找出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情节围绕什么冲 突冲突绽开的? 卢孟实,王子西,罗大头,常贵,唐茂昌,唐茂密;主要围绕 “福聚德店堂”的即将衰落绽开情节的。 五、课文精读 1.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现的主题基本一样,通过儿歌能强化剧本的主题。 五、小结拓展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剧本的情形。请
大家想想,我们该如何去关切他们?如何去帮助他们? 多办一些活动,邀请他们参与,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寂。、在节
假日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我们也可以呼吁全社会来 关切关爱老人与孩子。我们也可以向那些常常不回家的人提出倡 议:常回家看看。
有人说,它象一幅画,充溢种种绚丽的色调;有人说,它象一首歌, 闪耀着串串欢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净,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妙的 遐想。然而,《枣》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验。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学生初读,老师指导。概括剧情 1、问题导引:说说写了什么事?老人和孩子各有怎样的心情。 2、学生读文探讨后,老师引导概括剧情。(在乡间一棵挂满 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小男孩,他们交谈 起来,非常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充 溢了对自己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
第8页 共27页
还不行?!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
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 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 朴实和善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 的看看,福聚德的店员也是风光的。
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店 员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 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因为作 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如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 3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状况。 2.相识显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深厚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冲突,相识屈原显明的人 物形象。
卢孟实骂小店员,是想店员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 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 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5.本文出场人物极多,但是很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显明 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特性化刻画。请你仔细阅读文章, 选择出几个你喜爱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第1页 共27页
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喊各自的亲人回来家乡,来 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理清情节 1、阅读剧本,从老人和孩子的交谈中,你感觉文章主要写了 那些有关枣儿的往事? 提示:从老人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 明确:儿子名字的由来。“枣儿”尿老人一颈项尿。“枣儿” 到枣树下撒尿、枣树的来历落枣吓跑了鬼子、靠枣活命 2、分角色阅读这些情节,体会人物形象(品尝人物) ⑴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 1 读老人,生 2 读男孩, 生 3 读舞台提示。 ⑵评价三人读文状况,深化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 提示:从语气语调情感等方面 明确:生 1 读出老人孤独孤独的心情,生 2 读出了男孩天真 而又无奈的心情,生 3 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读得惟妙惟肖。从他们 盛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对华蜜生活的憧 憬。 ⑶有须要改进的地方吗? 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当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孩台词的 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3、再读舞台提示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样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 1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
戏剧的方法。 2、品尝剧本的主题,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索。 3、体会并怜悯老人与孩子孤独孤独的无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往事,犹如一颗绚烂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