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作业及思考题

合集下载

施工组织与管理作业

施工组织与管理作业

建筑施工学作业第一章作业思考题:1.简述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

2.建筑施工程序可分为几个阶段?3.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有哪些?4.什么是施工组织设计?如何分类?5.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6.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第二章作业一、思考题:1.常见的施工组织方式有哪几种?2.什么是流水施工?其特点有哪些?3.流水施工的表达方式有哪些?4.什么是流水参数?包括哪几种参数?5.什么是施工段?其划分目的和原则是什么?二、计算题1.某工程由A、B、C三个分项工程组成,它在平面上划分6个施工段。

流水节拍均为4天,施工过程A、B有技术间歇时间2天,施工过程B、C之间搭接时间1天,试确定1.流水步距;2.计算工期;3.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2.某项目由Ⅰ、Ⅱ、Ⅲ三个施工过程组成,划分两个施工层组织流水施工,施工过程Ⅱ、Ⅲ有组织间歇时间2天,且层间技术间歇为1天,流水节拍均为3天。

为了保证工作队连续作业,试确定施工段数,计算工期,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3.某项目由Ⅰ、Ⅱ、Ⅲ、Ⅳ四个施工过程组成,划分两个施工层组织流水施工,各分项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依次为6天、4天、6天和2天。

施工过程Ⅱ、Ⅲ有组织间歇时间1天,且层间技术间歇为1天,试编制工期最短的流水施工方案。

4.某地下工程由挖基槽、做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土四个分项工程组成,各分项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依次为:挖基槽6天、做垫层2天、砌基础4天、回填土2天做完垫层后,其相应施工段上应有技术间歇时间2天。

试编制工期最短的流水施工方案。

5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由支模板、绑钢筋、浇混凝土、拆模板和回填土五个分项工程组成,它在平面上划分6个施工段。

各分项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节拍如下表。

支模板与绑钢筋之间允许搭接时间1天,浇混凝土与拆模板必须有养护时间2天。

试编制该工程流水施工方案。

6某施工项目由Ⅰ、Ⅱ、Ⅲ、Ⅳ四个施工分项工程组成,它在平面上划分6个施工段。

党课课后作业题

党课课后作业题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答: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础,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2、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人员、思想、组织。

(1)人员先进——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

(2)思想先进——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

(3)组织先进——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答:1.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历史决定性。

(1)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领导地位。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现实决定性。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先进性的进一步体现?答:1.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阶级性——阶级性体现。

3. “三个代表”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完整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先进性体现。

4.为什么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答: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所有我们应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不仅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且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思考题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十七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简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答:1、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的指南,是革命运动指南,是政党建设指南,而且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一章:同济大学版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同济大学版课后练习题

( 2 )若tk=35℃, t0=-30℃, tu=30℃,压缩机吸入饱和氨蒸气,采 用单级制冷循环,试求 1) 压力比; 2) 容积效率; 3) 压缩机排气温度; 4) 理论制冷系数。 并与题(1)中的高压级排气温度和理论制冷系数进行比较, 1) 单级循环时排气温度升高多少度; 2) 单级循环时理论制冷系数下降的百分数。
测验作业 (1)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各状态点如 图6.2 所示),已知其制冷量Q0=100kW,冷凝温度tk=35℃,蒸发 温度t0=-30℃,流出中间冷却器的过冷液体温度 t7= t6+5℃,试 将该循环分别画在lgP-h图和T-S图上,将各状态点的有关计 算参数表示在lgP-h图上。并求出下列数值:
第四章 冷凝器和蒸发器
复习思考题 (1) 冷凝器的种类有哪几种?其优缺点如何?各适用于何种场 合? (2) 满液式蒸发器与非满液式蒸发器有何优缺点?各适用于何 种场合? (3) 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运行中的 热交换设备的传热效果? (4) 如何选择冷凝器和蒸发器?
第五章 制冷剂的节流机构
测验作业测验作业11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各状态点如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各状态点如图图6262所示已知其制冷量所示已知其制冷量q0100kwq0100kw冷凝温度冷凝温度ttkk3535蒸发蒸发温度温度tt003030流出中间冷却器的过冷液体温度流出中间冷却器的过冷液体温度tt77tt6655试试将该循环分别画在将该循环分别画在lgh图和图上将各状态点的有关计图和图上将各状态点的有关计算参数表示在算参数表示在lgh图上
(7) 在双级制冷循环中的高压级和低压级也可称为高温级和低温 级,但在重叠式制冷循环中的高温级和低温级却不称为高压级和 低压级,为什么? (8) 在重叠式制冷装置中,设置膨胀容积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 设膨胀容积,应具备哪些条件? (9) 在重叠式制冷循环的低温级中,为什么也特别重视润滑油的 分离问题? (10) 单缸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是否也能像螺杆式压缩机一样,在气 缸壁的适当位置开吸气孔,进行中间吸气,为什么?

固体物理习题解答

固体物理习题解答
场假定。 绝热近似视固体中原子核(离子实)静止不动,价电子在固定不变
的离子实势场中运动。通过绝势近似将电子系统和原子核 (离子实)系统分开考虑。 平均场近似视固体中每个电子所处的势场都相同,使每个电子 所受势场只与该电子位置有关,而与其它电子位置无关。 通过平均场近似使所有电子都满足同样的薛定鄂方程。 通过绝热近似和平均场近似,将一个多粒子体系问题简化为单 电子问题。绝热近似和平均场近似也称为单电子近似。 周期势场假定则认为电子所受势场具有晶格平移周期性。 通过以上近似和假定,最终将一个多粒子体系问题变成在晶格 周期势场中的单电子的薛定鄂方程定态问题。
复式格子?
3
第一章 思考题
3、引入倒格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于一定的布拉菲格子,基 矢选择不唯一,它所对应的倒基矢也不唯一,因而有人说 一个布拉菲格子可以对应于几个倒格子,对吗?复式格子 的倒格子也是复式格子吗?
答:
引入倒格子概念,对分析和表述有关晶格周期性的各种问题 非常有效,如:晶体X射线衍射,晶体周期函数的傅里 叶变换。
方 (110)晶面的格点面密度最大。根据
dhkl
h2
a k2 l2
,有面心立 d11方 1 a3,体心立d1方 10
a 2
因此,最大格点面密度表达式,
dh1h2h32 /G h1h2h3
面心立 11方 1a43 a343a23,体心立 11方 0a23a2a2 2
13
第一章 习题
1.7 证明体心立方格子和面心立方格子互为倒格子。
7
第一章 习题
1.1 何谓布拉菲格子?画出NaCl晶格所构成的布拉菲格子,说 明基元代表点构成的格子是面心立方晶体,每个原胞中含 几个格点?
解: 由基元代表点-格点-形成的晶格称为布拉菲格子或布拉菲点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部分计算题解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部分计算题解答

第一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论作业与思考题1.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 变到5.0mm 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减至,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依题意:已知X 1=4.5mm ; X 2=5.5mm ; Y 1=; Y 2=求:S ;解:根据式(1-3) 有:15.45.55.35.21212-=--=--=∆∆=X X Y Y X Y S V/mm 答:该仪器的灵敏度为-1V/mm 。

2.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Ω/℃;电桥:Ω;放大器:100(放大倍数);笔式记录仪:0.1cm/V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2)纪录仪笔尖位移4cm 时。

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依题意:已知S 1=Ω/℃; S 2=Ω; S 3=100; S 4=0.1cm/V ; ΔT=4cm求:S ;ΔT解:检测系统的方框图如下:(3分)(1)S=S 1×S 2×S 3×S 4=××100×=(cm/℃)(2)因为:TL S ∆∆=所以:29.114035.04==∆=∆S L T (℃) 答:该测温系统总的灵敏度为0.035cm/℃;记录笔尖位移4cm 时,对应温度变化114.29℃。

3.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_600℃,引用误差分别为%、%和%,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选哪台仪表合理依题意,已知:R=600℃; δ1=%; δ2=%; δ3=%; L=500℃; γM =%求:γM1 γM2 γM3解:(1)根据公式(1-21)%100⨯∆=Rδ 这三台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15%5.26001=⨯=∆m ℃0.12%0.26002=⨯=∆m ℃0.9%5.16003=⨯=∆m ℃(2)根据公式(1-19)%100L 0⨯∆=γ 该三台仪表在500℃时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5.2%10050015%10011=⨯=⨯∆=L m m γ %4.2%10050012%10012=⨯=⨯∆=L m m γ %25.2%1005009%10013=⨯=⨯∆=L m m γ 可见,使用级的仪表最合理。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A型选择题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研究()A.工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产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职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D.环境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E.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2.我国最早发现采石人所患肺部疾病病因是由于“石末伤肺”的人是()A.孙思邈B.张仲景C.孔平仲D.李时珍E.宋应星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和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一氧化碳B.噪声C.矽尘D.厂房建设或布置不合理E.低气压4.非电离辐射不包括()A.X射线B.紫外线C.红外线D.射频辐射E.激光5.哪项不是职业病特点()A.病因明确B.病因多可识别C.一般有剂量-反应关系D.控制病因可控制发病E.都有特效治疗方法6.我国法定职业病种类包括()A.8种98项B.10种115项C.10种99项D.11种115项E.9种98项7.哪项不是与工作有关疾病特点()A.职业因素是致病因素之一B.职业因素不是唯一因素C.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D.改善条件可使疾病缓解E.一般预后较差8.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区别在于()A.与职业因素有明确因果关系B.是否出现临床症状C.是否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D.都是职业性疾患E.是否群体发病9.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是()A.接触机会B.接触方式C.接触水平D.接触时间E.接触强度10.因职业有害因素而形成的高危易感人群主要是因为()A.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环境条件恶劣B.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C.平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方式D.具有较强的个体感受性条件E.职业卫生服务工作较差11.根据三级预防原则职业卫生及职业病工作的第二级预防应进行的工作有()A.就业前的健康检查B.早期识别判断职业病损的人群C.控制相关潜在影响因素D.对可疑及确诊病人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E.对受损者作劳动能力鉴定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B.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C.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D.避免使用有毒物质E.密闭、隔离、通风、车间整洁、安全贮运1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A.三级学科B.分支学科C.子学科D.部分学科E.学派14.下列关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论述正确的是()A.研究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研究劳动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研究改善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学科D.研究生产工艺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改善生产环境的学科E.研究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和改善工作条件的学科1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是()A.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B.积极防治职业病C.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D.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E.提高劳动生产率16.欧洲16世纪最早报道职业病被誉为工业医学之父的拉马兹尼较之我国宋朝孔平仲指出采石人“石末伤肺”的职业病因晚几个世纪()A.3个世纪B.4个世纪C.5个世纪D.6个世纪E.7个世纪17.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A.机器的噪声B.生产性粉尘C.水中的高氟D.长时间处于不良劳动体位E.厂房布局不合理18.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非电离辐射E.精神(心理)紧张19.职业病属于()A.工伤B.职业性疾患C.职业性健康影响D.健康效应E.职业中毒20.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疾病B.职业有害因素引起人体不能代偿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出现的疾病C.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健康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D.政府规定,职业病享有劳保待遇E.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21.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A.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各种职业因素B.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所有职业因素C.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职业因素D.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E.劳动过程中所有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二)X型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职业性肿瘤的是()()()()()A.石棉所致间皮瘤B.苯所致白血病C.二甲苯所致肺癌D.联苯胺所致膀胱癌E.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2.下列属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是()()()()()A.矿工的消化性溃疡B.矿工的关节炎C.建筑工的腰背痛D.焦炉工人的肺癌E.教师的神经衰弱3.职业病的职业史包括()()()()()A.所在什么车间B.从事什么工种和工龄C.接触什么有害因素D.受教育程度E.接触有害物质时间4.下列哪些项不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不合理工具的使用B.视力紧张C.射频辐射D.蹲式劳动姿势E.长时间手持风钻5.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A.职业卫生队伍的培训和建设B.职业卫生服务C.职业卫生监督D.职业健康监护E.职业卫生安全立法和执法6.下列哪几项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生产性毒物B.生产性粉尘C.射频辐射D.铅烟E.工作时视力紧张7.下列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A.长期在紧张的职业生活中的人B.具有遗传缺陷的人C.未成年人和老年人D.长期营养缺乏或吸烟、饮酒者E.从事过大劳动强度的人(三)名词解释1.职业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2.职业特征(occupational stigma)3.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4.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5.职业性病损6.职业性疾患(occupational disorders)7.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8.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四)问答题1.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

基础会计学作业

基础会计学作业
A.核算与监督 B.分析与考核
C.预测和决策 D.以上全部都对
3.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
A.现金 B.运输设备
C.专利权 D.开办费
4.一般说来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
A.是有区别的 B.相互一致的
9.借贷记账法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的左边均为借方,右边为贷方。
10.一个账户的借方如果用来记录增加额,其贷方一定用来记录减少额。
11.资产类账户的贷方用来记录资产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
1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应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一致。
四、单项选择题
A.借方 B.借方和贷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9.预付供应单位材料货款,可将其看成为一种 。
A.负债 B.所有者权益
C.收益 D.资产
10.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根据 计算。
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费用成本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 ,收益的 。
16.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
17.会计分录可分为 和 两种。
18.试算平衡有 平衡和 平衡两种。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11.收益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
A.完全一致 B.相反
C.基本上相同 D.无关
4.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控制 B.分析 C.核算
D.检查 E.监督
5.工业企业的资金循环形态有 。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含部分答案)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含部分答案)

第一章课后作业【课外作业及思考题】一、思考题1.分别以一个制造性企业和一个商品流通企业为例,描述其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具体内容。

2.企业的现金流转如何贯穿其经济活动的全过程?3.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与会计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4.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是否都属于企业的资产?为什么?5.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6.企业的资产与其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存在何种关系?7.企业取得收入、发生费用会如何影响到企业的资产发生变动?请举例说明。

8.如何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9.企业在某一期间实现了盈利(即获得利润)是否会使得企业该期末的资产总额增加?为什么?10.从会计要素的角度看,企业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新的资金?为什么?11.如何理解和描述经济交易、会计要素、资金运动、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12.经济交易与企业现金流转有何关系?13.经济交易与事项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经济交易与事项有哪些特点?二、练习题(一)目的: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1.资料天豪公司2009年6月30日财务状况的详情如下:(1)在用的厂房机器设备等价值600万元;(2)洞天公司以银行存款方式投入的资本900万元;(3)上一年度未分配的利润80万元;(4)购入竹园公司商品未支付的货款19万元;(5)企业存入市建设银行的款项120万元;(6)企业库存的原材料240万元;(7)已经完工但尚未出售的产品300万元;(8)预先收取的大地公司购货款18万元;(9)暂时支付给职工李杨等三人的差旅费1万元;(10)上月未支付的工资费用15万元;(11)从市工商银行借入的一年期贷款50万元;(12)收到华侨张先生的捐赠款20万元;(13)未支付给洋溢公司的利润30万元;(14)企业拥有的专利权价值76万元;(15)企业收取的武德公司押金3万元;(16)未收回康明公司的购货款320万元;(17)从市建设银行借入的三年期贷款500万元;(18)欠交所得税款22万元。

1如何理解生产`运作和运营的概念2现代生产与运作系统及管理

1如何理解生产`运作和运营的概念2现代生产与运作系统及管理

8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哪些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要解决什么问题 形式?并比较其特点。 形式?并比较其特点 练习题: 练习题 .查阅近期杂志或报纸上刊登的有关当前企业生 1 .查阅近期杂志或报纸上刊登的有关当前企业生 产管理中的问题文章,总结出主要的观点。 产管理中的问题文章,总结出主要的观点。 已知m=5 n=4, m=5, =10,t2=4; =8, 2. 已知m=5,n=4,t1 =10,t2=4; t3 =8,t4 =12,t5=6, =12,t5=6,分别求在三种移动方式下的一批零件 的加工周期,并绘出移动方式示意图。(P322 练 的加工周期,并绘出移动方式示意图。(P322 。( 习题3 习题3)
*9 案例分析: 公司( 案例分析:GlobalTel公司(全球电信公司)在 公司 全球电信公司) 亚洲的运营战略
GlobalTel公司是美国的一家电信公司。该公司开发了一种新 公司是美国的一家电信公司。 公司是美国的一家电信公司 型的低成本的蜂窝电话系统技术。 型的低成本的蜂窝电话系统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以非常合理的 价格给用户提供广泛的电话服务。 GlobalTel公司正计划在美 价格给用户提供广泛的电话服务。 公司正计划在美 国设计生产这种电话系统, 国设计生产这种电话系统,在墨西哥和中国台湾生产大部分元 成品在韩国组装完成, 件,成品在韩国组装完成,并首先在中国大陆和印度市场上销 售该产品。公司计划以建立合资公司的形式与墨西哥、 售该产品。公司计划以建立合资公司的形式与墨西哥、中国台 湾和韩国的制造商进行合作, 湾和韩国的制造商进行合作,在中国大陆和印度市场上则采取 销售合同的方式与分销商合作。 销售合同的方式与分销商合作。 要求: 要求: (1)案例中包含了哪些运营战略要素? )案例中包含了哪些运营战略要素? (2)分析 )分析GlobalTel公司运营战略的合理性。 公司运营战略的合理性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的商品。

2.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都属于。

3.各国都是以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的。

4.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将货币的职能分为:、、、、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5.是金本位制中比较完美的一种形式,政府赋予它四大自由“自由铸造、自由融化、自由储藏、自由输出入国境”。

6.作为新中国货币制度的开端,中国人民银行于年发行人民币。

7.规定金币和银币都按照实际比价流通的金银复本位制被称为。

8.由法律赋予某一种货币的不受支付性质、支付数额限制的支付偿还能力被称为。

9.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

10.信用货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作为的价值和它作为的价值是不同的。

二、单选题1.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2.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D. A和C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5.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6.货币在(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7.金属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B.辅币限制铸造C.主币无限法偿D.辅币无限法偿8.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主币集中发行B.辅币集中发行C.信用货币在流通中使用D.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9.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

电气控制与PLC作业(第一章和第二章)

电气控制与PLC作业(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作业P35 习题与思考题第1、2、3、4、5、6、8、9、12、13、16题1、何谓电磁式电器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之间应满足怎样的配合关系?吸力特性:电磁吸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称为吸力特性。

近似地表示为:式中,F 为电磁吸力;B 为气隙磁感应强度;S为铁心截面积。

当S 为常数时, 式中,φ为气隙磁通(Wb )对于交流电磁机构,当f 、N 和U 为常数时,φ为常数,则电磁吸力F 为常数,即F 与气隙δ大小无关。

实际上,考虑到漏磁通的影响,F 随气隙δ的减少略有增加。

其吸力特性如右图。

对于直流电磁机构,根据磁路欧姆定律得: 当外加电压U 和线圈电阻不变时,I 为常数,即电磁吸力F 与气隙δ的平方成反比。

其特性曲线如右图。

SB F 25104⨯=22φ∝⇒∝F B F fNUNf E U 44.444.4==≈φφδμμδφ))((00S IN SINR IN m ===211δδφ∝⇒∝F反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的力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弹簧的反力;一种是利用衔铁的自身重力。

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间的配合关系:电磁机构欲使衔铁吸合,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力都必须大于反力;反之,则反力必须大于吸力。

2、单相交流电磁机构为什么要设置短路环,它的作用是什么?三相交流电磁铁是否装设短路环?单相交流电磁机构在工作中,衔铁始终受到反作用弹簧、触头弹簧等反作用力Fr 的作用。

尽管电磁吸力的平均值F 0大于Fr ,但在某些时候仍将出现Fat 小于Fr 。

当Fat 小于Fr 时,衔铁开始释放;当Fat 大于Fr 时,衔铁又被吸合,如此周而复始,从而使衔铁产生振动,发出噪声。

短路环把铁心中的磁通分为两部分,即不穿过短路环的φ1和穿过短路环的φ2,且φ2滞后φ1,使合成吸力大于反作用力,从而消除了振动和噪声。

三相交流电磁铁不需要装设短路环。

原因是三相交流电流之间的相位相差120°,其电流不会出现同时为0的情况,从而使合成的电磁吸力始终大于反作用力。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一章 习题与思考题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一章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一、填空题:1.计算机一般由、、、和五部分组成。

2.机器语言是。

3.汇编语言是。

4.高级语言是。

5.CPU的位数是指。

6.系统总线是指。

7.微型机与一般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区别在于。

8.单片机是指。

9.单板机是指。

一、填空题:1.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用“0”或“1”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3.用英语缩写词(或助记符)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4.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5.CPU常指CPU数据总线的宽度6.系统内各主要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线路)7.微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上8.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9.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计算机二、选择题: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总线接口B.外设和主机C.主机和应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A.RAMB.ROMC.主存储器D. 内存和外存3.机器语言是指()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D.用“0”或“1”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4.汇编语言是指()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D.用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5.高级语言是指()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D.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6.()是以CPU为核心,加上存储器、I/O 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的。

A.微处理器B.微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系统 D.单片机7.计算机能直接认识、理解和执行的程序是()。

马克思第一章思考题作业及答案

马克思第一章思考题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二)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所以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植物纤维化学第一章思考题作业

植物纤维化学第一章思考题作业

1.如何将造纸纤维原料进行分类?木材纤维原料: 1 针叶材,叶子多呈针状,材质比较松软,如马尾松、落叶松、云杉、冷杉、火炬松等。

2 阔叶材,叶子多呈宽阔状,材质较坚硬,如杨木、桉木、桦木、相思木等。

非木材纤维原料:1 禾本科纤维原料。

稻草、麦草、芦苇、荻、甘蔗渣、高梁杆、玉米秆、麻杆、竹子等。

2 韧皮纤维原料。

树皮类:棉秆皮、桑皮、构皮、檀皮、雁皮。

麻类:红麻、亚麻、黄麻、青麻、大麻。

3 籽毛纤维原料棉花、棉短绒、棉质破布4 叶部纤维原料。

香蕉叶、龙舌兰麻、龙须草等半木材纤维原料:棉秆,其化学成分、形态结构及物理性质与软阔叶材相近2.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是什么?主要: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次要:有机物(有机溶剂抽出物),无机物3.什么是综纤维素,a-纤维素,B-纤维素,r-纤维素和工业半纤维素?综纤维素:又称总纤维素,指造纸植物纤维原料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所留下的部分(即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称)a-纤维素:用17.5%NaOH或(24%KOH)溶液在20℃下处理综纤维素或漂白化学浆45min,将其中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溶出,留下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分别称为综纤维素的α-纤维素或化学浆的α-纤维素。

B-纤维素:漂白化学浆经上述处理后所得到的溶解部分,用醋酸中和后沉淀出来的部分r-纤维素:不沉淀的部分工业半纤维素:r-纤维素和B-纤维素之和。

4.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在针叶材、阔叶材以及禾本科植物细胞壁中,木素的含量和结构单元种类有何差异?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构成的具有三度空间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根据—OCH3数量的差别,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愈创木基丙烷、紫丁香基本丙烷和对羟基丙烷。

针叶木木素:14%--16%主要是愈疮木基丙烷结构单元阔叶材木素:19%—23%主要是紫丁香基丙烷和愈疮木基丙烷结构单元禾本科木素:14%—15%主要是紫丁香基丙烷和愈疮木基丙烷结构单元还有对羟基丙烷5.植物纤维细胞壁的结构有何特点?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部分构成。

各章阅读材料、思考题及作业

各章阅读材料、思考题及作业

第一章思考题及作业一、整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为止的主要条约(即: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关注外国列强对华影响和控制程度的加深。

(注:自愿完成,不用写成作业上交)二、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应特别注意分析方法的明确、科学)相应观点分析:a.有种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请结合史实评述该观点。

b.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究竟带来了什么?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不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如果中国依附于帝国主义而不进行反帝斗争,中国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c.有人说,马克思曾认为英国在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是不是意味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东方社会的发展主要是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且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文明的福祉呢?d.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认为:“中国自己的高度文化和文明,有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大体上不曾沾染外来的影响。

中国人即使被武力征服,最后总是能够驯服和融化入侵者。

他们自然会因此把自己当作是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看成是文明人类的最高表现。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西方突破了中国孤立的墙壁,那在以前是不可逾越的。

这些外来者带来了进取性,带来了发展得盖世无双的西方技术,带来了以往的入侵者所从来不曾带入中国的高度文化。

一部分由于这些品质,一部分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衰落,西方人不但没有被中国融化,而且介绍了许多新思想近来,这些新思想发生了重要作用,激起了骚动和不安。

”三、资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没有完全瓜分中国?相应观点及材料阅读观点:约瑟夫在他的著作中说:“自一八九四年以来,中华帝国崩溃的形势在政治范围内曾经是始终存在着的。

瓜分不只一次地迫在眉睫;如果说瓜分被阻止了的话,……那只能归因于列强之间的竞争、猜忌和利害冲突,阻止了他们去达成瓜分中国的一致意见。

南华大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A第1-12章作业思考题(1)

南华大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A第1-12章作业思考题(1)

第一章 基本概念思考题1.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么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 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准平衡过程(准静态过程):是指过程中系统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状态的过程。

可逆过程:是指当系统完成某一路径后,如果全过程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能使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系统,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则这一过程即为可逆过程。

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的着眼点不同:准静态过程只着眼于工质内部的平衡,有无外部的机械摩擦(耗散)对工质内部的平衡并无影响;可逆过程则分析工质与外界作用所产生的总效果。

不仅强调工质内部的平衡,而且要求工质与外界作用可以无条件地逆复,过程进行时不存在任何能量的耗散。

可逆过程是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

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只注重的是系统内部 而可逆过程是内外兼顾!习题1-1已知大气压力计读数为755 mmHg ,试完成以下计算: (1)表压力为13.6Mpa 时的绝对压力(kPa ); (2)绝对压力为2.5 bar 时的表压力; (3)真空表读数为700 mmHg 时的绝对压力; (4)绝对压力为0.5 bar 时相应的真空度(mbar )。

解: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kPa p p p g b 6.137********.100=+=+=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5.0006.1==−==−1-4 图1-10所示的圆筒形容器,其直径为450mm ,压力表A 的读数为360kPa ,压力表B 的读数为170kPa ,大气压力为100mmHg 。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

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

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

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

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

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

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

设该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

微小位移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

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测量学课程习题与思考题

测量学课程习题与思考题

测量学课程习题与思考题测量学课程习题与思考题第⼀章习题与思考题1.测绘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Geomatids的含义是什么?3.现代测绘学的任务是什么?4.测量学在⼟⽊⼯程建设中有哪些作⽤?第⼆章习题与思考题1.何谓⼤地⽔准⾯?我国的⼤地⽔准⾯是怎样定义的?它在测量⼯作中起何作⽤?2.参考椭球和地球总椭球有何区别?3.测量中常⽤的坐标系有⼏种?各有何特点?不同坐标系间如何转换坐标?4.北京某点的⼤地经度为116o20′,试计算它所在的六度带和三度带带号,相应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中央⼦午线的经度是多少?5.什么叫绝对⾼程?什么叫相对⾼程?两点间的⾼差如何计算?6.什么是测量中的基准线与基准⾯?在实际测量中如何与基准线与基准⾯建⽴联系?什么是测量计算与制图的基准线与基准⾯?7.测量⼯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那些是基本⼯作?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1.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的⾼程是20.123m.当后视读数为1.456m,前视读数为1.579m,问A、B两点的⾼差是多少?B、A两点的⾼差⼜是多少?绘图说明B点⽐A点⾼还是低?B点的⾼程是多少?2.何为视准轴?何为视差?产⽣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3.⽔准仪上圆⽔准器与管⽔准器的作⽤有何不同?,何为⽔准器分划值?4.转点在⽔准测量中起到什么作⽤?5.⽔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什么条件?什么是主条件?为什么?6.⽔准测量时要求选择⼀定的路线进⾏施测,其⽬的何在?7.⽔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那些误差?8.试述⽔准测量中的计算校核⽅法。

9.⽔准测量中的测站检核有那⼏种?如何进⾏?10.数字⽔准仪主要有那些特点?11.将图中的⽔准测量数据填⼊表中,A、B两点为已知⾼程点H A=23.456m,H B=25.080m,计算并调整⾼差闭合差,最后求出各点⾼程。

1 1.321m,B尺上的读数b1为1.117m,仪器搬到B点附近,⼜测得B尺上读数b2为1.466m,A尺读数为a2为1.695m。

传感器作业

传感器作业

第一章传感器概论思考题与习题1-1简述检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答:(1)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由激励装置、测量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显示、记录装置四大部分。

图1-1检测系统组成框图激励装置是激励被测量对象产生表征其特征信号的一种装置。

激励装置的核心部分是信号发生器,由它产生各种信号激励被测对象。

测量装置是把被测对象产生的信号转换成易于处理和记录的信号的一种装置。

数据处理装置对从测量装置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运算、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动态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显示、记录装置是把测量的信号变为人们感觉所能理解的形式,以提供人们观察和分析的装置。

(2)典型的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框图系统通过检测装置获取变化的被控参数信息,并经过反馈环节把它引回到系统的输入端,与给定值比较后成为误差信号,控制器按误差信号的大小产生一相应的控制信号,自动调整系统的输出,使其误差趋向于零。

1-2简述传感器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答: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组成,有时也将转换电路及辅助电源作为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其组成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3传感器组成框图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一般为非电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其中也包括电量)的元件。

转换元件也称传感元件,通常它不直接感受被测量,而是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电参量再输出。

转换电路将转换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量。

若转换元件输出的已经是上述电量,则就不需要基本转换电路了。

1-3对某传感器进行特性测定所得到的一组输入一输出数据如下:输入xi:输出yi:试计算该传感器的非线性度和灵敏度。

答:1 .端点法方程y=非线性误差(线性度)E f ym 100% 0.605 2.8%Y FS22.1灵敏度K=y fit △=+ △二灵敏度K=灵敏度 S K -y 19.7 7.3 24.8x0.8 0.3于是,此传感器的特性方程为 y 24.8x 线性度计算如下: 当x=时,y=,所以y |19.84 20.1 0.26 ;当x=时,y=, 所以 y=; 当x=时,y=, 所以 y=;当x=时,y=, 所以 y=;所以 y max = 则线性度Efymax0.44 2.0%Y FS22.11-4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常用什么方法进行描述你认为这种描述方法能否充分反映传感器的 动态特性,为什么2.最小二乘法 Data: Data4_B Chi A 2/DoF = abRA2 =y=非线性误差 (线性度)E f 石100%0.4578 22.12.1%y=ax+by-ax-b答:(1)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常用它对某些标准输入信号的相应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作业思考题
一、判断题
1、在20世纪50年代前,为提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采用“少品种,大批量”的做法,强调的是“规模效益”。

()
2、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通过改善生产管理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
3、产品功能柔性化是指产品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只需对结构作少量的重组和修改,或修改软件,就可以快速地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新产品。

()
4、产品结构柔性化是指只需进行少量的调整或修改软件,就可以方便地改变产品或系统的运行功能,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

()
5、要实现机械制造装备的柔性化,只有采用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否则不可能实现柔性化。

()
6、机械装备制造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振性。

提高强度、刚度和抗振性,不能一味地加大制造装备的零部件的尺寸和质量。

()
7、机械制造装备的精密化成为普遍发展的趋势,唯一的措施就是压缩工件制造的公差带。

()
8、械制造装备的精密化成为普遍发展的趋势,采用误差补偿技术可提高机械制造装备的精密化程度。

()
9、机械制造装备实现自动化的方法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凸轮控制、程序控制、数字控制和适应控制。

()
10、程序控制既可选择不同的工作程序和定位尺寸,又能控制运动部件的运动轨迹。

()
11、数字控制一般采用专门的数控装置,但只可控制工作程序,不能控制运动部件的运动轨迹。

()
12、编制“设计要求表”时,在“设计要求表”内只列出必达要求就可以了。

()
13、设计要求表中设计要求类别有功能、经济、制造和使用方面的要求。

()
14、通常能实现某一种功能的原理解不止一个,而不同原理解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不一样的。

()
15、产品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体有关的问题,使设计的产品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
16、人们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2000Hz之间,可以听到的声强级范围在0~120dB之间。

()
17、尺度是工业产品造型的整体及局部与人体的生理尺寸或人所习惯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相适应的大小关系也指造型物体本身的大小。

()
18、设计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内容只包括图样和技术文件成套性检查以及是否采用了标准件。

()
二、填空题
1、计算机图形学同产品设计技术的结合产生以数据库为核心,以图形交互技术为手段,以工程计算为主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系统,简称。

2、将CAD的产品设计信息转化为产品的制造、工艺规划等信息,使加工机械按照预定的工序和工步进行组合和排序,选择刀具、夹具,量具,确定切削用量,并计算每个工序的机动时间和辅助时间,这就是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简称。

3、柔性化包含两重含义,即产品柔性化和柔性化。

4、是指自动完成工件的上料、加工和的生产全过程。

5、是指由人工上料、自动加工、人工的生产全过程。

6、金属切削机床按加工原理的不同可分为:、、镗床、磨床、齿轮机床、螺纹机床、铣床、刨床、拉床、特种机床、切断机床及其它机床12类。

7、机械制造装备类型繁多,大致可划分为、、仓储传送装备和辅助装备四大类。

8、产品制造时所使用的各种、模具、、量具等工具,总称为工艺装备。

9、机械装备制造设计可分为创新设计、和等三大类型。

10、变型设计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或更换部件或结构,改变部分尺寸与性能参数,形成变型。

设计和设计称为“变型设计”。

1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步骤根据设计类型而不同,创新设计的步骤最典型,可划分为产品规划、设计、设计和工艺设计等四个阶段。

12、在“设计要求表”内要列出要求和的要求。

13、所谓原理解,就是能实现某种功能的,以及实现该工作原理的技术手段和结构原理,即所谓的载体。

14、功能载体的属性有的是人们普遍掌握了的,即属性,有的是为人们
所不了解的新属性,即属性。

15将所有子功能的原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和实现总功能。

常用的结合方法有结合方法和结合方法。

16、形成的初步设计方案较多时,应对设计方案进行筛选,初步设计方案的初选采用法和法。

17、系列化设计应遵循: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原则,简称
原则。

18、系列型谱内的产品在基型产品的基础上经过演变和派生而扩展成的,扩展的方式有系列、系列和系列扩展三类。

19、粗略成本估算可以按产品质量估算,按折算、应用进行估算或应用相似关系等方法进行估算。

20、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内,完成规定任务的。

三、单项选择题
1.满足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应是机械制造装备最基本的要求,不属于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是()
A.零件尺寸精度 B.机床定位精度 C.零件表面形状精度 D.零件表面粗糙度
2.影响机械制造装备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与制造装备本身有关的因素有()A.柔性 B.自动化程度 C.低速运动平稳性 D.机构布局形式
3.从设计角度,提高耐用度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热补偿措施 B.减磨措施 C.均匀磨损措施 D.磨损补偿措施4.不属于机械制造装备实现自动化控制方法的是()
A.凸轮控制 B.程序控制 C.数字控制 D.柔性控制
5. 金属切削机床接加工原理不同可分为:车床,钻床,磨床,铣床等()类
A.10 B.11 C.12 D.13
6.不属于按金属切削机床的使用范围划分的机床是()
A.特种加工机床 B.通用机床 C.专用机床 D.专门化机床7.用于特定工件的特定表面、特定尺寸和特定工序加工的机床是()
A.特种加工机床 B.通用机床 C.专用机床 D.专门化机床8.用于对形状相似尺寸不同的工件的特定表面,按特定的工序加工的机床是()
A.特种加工机床 B.通用机床 C.专用机床 D.专门化机床9.不属于按金属切削加工精度划分的机床是()
A.普通机床 B.精密机床 C.高精度机床 D.数控机床10.不属于按金属切削机床自动化精度划分的机床是()
A.普通机床 B.半自动机床 C.自动机床 D.手动机床11.在原有产品基础上,保持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不变,通过改变或更换部分部件或结构,形成新的产品的设计是()
A.创新设计 B.适应型设计 C.模块化设计 D.系列设计12.在原有产品基础上,保持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不变,通过改变部分尺寸与性能参数,形成新的产品的设计是()。

A.创新设计 B.模块化设计 C.适应型设计 D.变参数型设计13.技术评价值是表示方案的技术性能好坏的特征值,技术上可行的方案技术评价值为()。

A.0.6 B.1 C.0.6~1 D.小于0.6
14.功能间的联系存在三种基本结构形式,即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环形结构。

下图中环形结构为()。

.
15.不属于两同心轴之间结合和断开功能的功能载体为()。

A.联轴器
B.牙嵌离合器
C.摩擦离合器
D.液力偶合器
16.当Tj和Ej的值相差不太悬殊时,可用()计算TEj的值。

A.均值法
B.双曲线法
C.类比法
D.极限法
17. 当Tj和Ej的值相差很悬殊时,可用()计算TEj的值。

A.均值法
B.双曲线法
C.类比法
D.极限法
18.采用动态规划使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特性参数,在满足规定的系统可靠性指标以及各种约束条件下选取()分配可靠性。

A.等同分配法
B.比例分配法
C.综合评分分配法
D.最优化分配法
19、在下列各级标准中要求最高的通常是()。

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专业标准
D.地方标准
20、下列不属于按标准性质来划分的标准是()。

A.技术标准
B.工作标准
C.管理标准
D.产品标准
四、对设计任务的抽象,就是找出设计任务具有本质性的主要的要求即本质功能。

试对下列任务进行本质功能的抽象。

1车床 2油泵(液压泵) 3打气筒 4缝纫机 5电动机
6洗衣机 7打印机 8电灯 9电影机
例:磨面机
五、简答题
1.机械制造装备应具备的一般功能要求有哪些?
2.机械制造装备是如何分类的?
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有哪几类?创新设计、变型设计又各分为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之。

4.开展变型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5.什么是原理解?原理解常用的结合方法有哪几种?
6.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7.技术评价值是如何反映方案的技术性能优劣的?
8.经济评价中成本估算的方法有哪四种?
的两种计算方法各用于什么场合?
9.技术经济评价TE
j
10.简要叙述可靠性分配原则。

11.可靠性分配方法有哪几种?
12.标准化的概念如何?标准化的目的是什么?标准化如何分类?
13.设计过程中遵守标准化原则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注:简答题可任选四题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