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高考文化常识之帝王年号
秦始皇自以为其统治可传万世,因此以世 系为庙号。如秦始皇、秦二世
汉代恢复古礼,以“祖”或“宗”为庙号,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祖”,如汉高祖、
1、下列称谓中全属于谦称的一项是( C )
A. 孤 足下 不才
B. 愚 仆
小子
C. 妾 寡人 臣
D. 不谷 不才 竖子
《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 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
乐”分别是( B )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如唐中宗的尊号是“应天神龙皇帝”
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 孝德应道皇帝”
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 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 神圣纯皇帝”。 由于尊号太长,所以平民百 姓很少称呼皇帝的尊号。
• 大体来说,对于唐代以前的殁世帝王, 称呼他们的谥号,例如汉武帝、魏孝文帝、 隋炀帝;
•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 秦始皇为突出帝王的尊严,不允许群臣
和后人对自己有所评议和指责,下令废 去对皇帝之谥。西汉吕后当权时加以恢 复,一直沿用到清末。
• 谥号一般是在皇帝死后由礼官拟定, 报请新任皇帝裁定公布。
•
在改朝换代之际,也有由新王朝
为前朝末帝定谥号的。
•
•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
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辽太祖、金太祖等;
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
古代文化常识之帝王称号
古代帝王称号区别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 年号是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据自己思想起的用以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
历史小知识:了解什么是国号、年号、尊号、谥号、庙号
历史小知识:了解什么是国号、年号、尊号、谥号、庙号作为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又是一个历史知识的小白,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对于古代的国号、年号、谥号、尊号、庙号等,总是有些傻傻的分不清楚。
今天特推出一篇历史小知识,了解什么是国号、年号、尊号、谥号、庙号,希望对历史感兴趣的小白们能有所帮助。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建立过许多朝代和政权,出现过540多位君主、帝王。
各个朝代都有其国号,帝王生前有其尊号和年号,死后也有其谥号、庙号。
一、国号。
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即国家的名称或名号。
为表示新朝的“圣明”,每个开国之君都要定国号以彰其“明德”。
各朝代的建立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国号的确定也有各自的原因。
(一)以封爵名定国号。
这种定国号的形式来自其创建人的爵位名称,而爵位往往又与某一地名相一致。
如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他在平定天下以后,便以“汉”为国号。
三国时魏国的实际创建者曹操曾受封为魏王,其子曹丕先袭魏王爵位后建国,仍以魏为国号。
(二)以其发迹地或发迹地的特产名定国号。
夏、商、周、秦、孙吴、后晋和宋等朝代均以其发迹地为国号。
夏部落的酋长启建国,以夏为国号;商酋长汤灭夏建国,以商为国号,后迁都于殷,又称殷商。
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遂以秦为国号。
三国时的吴因在古吴国故地,遂以吴为国号,史称孙吴或东吴。
宋太祖赵匡胤在称帝前曾为后周归德军(今河南商丘)节度使,因该地原属古宋国,便以宋为国号。
以发迹地之特产为国号的朝代多见于少数民族政权,如契丹人所建的辽国。
“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镔铁之意,辽太祖的发迹地盛产镔铁,故该国第六代皇帝辽圣宗在位时,改国号为辽。
金太祖认为,“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坏,”为显示其国比辽更坚强,便以金为国号。
清朝统治者是金人的后代,因为金国曾消灭了南宋,后金统治者为缓和与中原汉人的矛盾,特将后金改为清。
(三)根据谶语或文意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某种口号定国号。
年号、谥号、庙号、和尊号
一、中国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包括年号、谥号、庙号、和尊号。
1、年号: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汉武帝首创。
一个皇帝在位时,可以进行多次改元,所以一个皇帝年号可以有多个。
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
明清两朝,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康熙帝。
(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2、谥号:就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用一两个字(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
谥号是周开始的。
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烈、昭、穆等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怀、悼、哀、闵、殇、愍有同情的意思;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3、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
而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
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庙号、谥号、年号、尊号的区别
庙号、谥号、年号、尊号的区别一、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为他们定的名号。
最早的庙号出自夏代,如“太康”“少康”等。
最后一个庙号是清末光绪定的“德宗”。
自汉代起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以后的多称“宗”。
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明仁宗朱高炽。
二、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定的称号。
谥号起自周朝,秦统一后中断,从汉至清则从未断绝。
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赠予。
谥号用字一般都有褒、贬之意。
根据谥法分为上谥、下谥和平谥,通俗的说就是表扬型、批评型和同情型。
表扬型的谥号有“文”“武”“穆”等,批评型的谥号有“纣”“幽”“炀”“厉”等,同情型的谥号有“愍”“殇”等。
如周文王之“文”,汉武帝之“武”,含褒扬之义;周厉王之“厉”,隋炀帝之“炀”,含贬义;汉哀帝之“哀”,汉殇帝之“殇”含哀怜之义。
贵族、大臣死后由朝廷赐予的谥号,其用字亦含褒贬之意,如唐魏征赐“文贞公”,宋岳飞赐“武穆王”,褒扬之情不言而喻。
三、年号年号是封建帝王所定的纪年的名称,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
最早的年号是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0 年所定的“建元”,最后一个年号是清代的“宣统”。
明朝以前的皇帝,经常改年号,多者达十余个,明清各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年号,大多以二字命名,如汉初建、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等。
也有用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如梁武帝“中大通”,唐武则天“万岁登封”等。
帝王年号选词择字十分考究,多用“天、大、太、应、元、中、永”等字开头。
四、尊号尊号,是尊崇帝后而取的称号。
尊号有生前加的,也有死后追加的。
如唐代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称“天皇”,中宗称“应天神龙皇帝”,后来尊号越加越多,清乾隆皇帝被尊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多达二十三字。
这与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及皇权日益膨胀息息相关。
五、简易区分1.谥号,多带有评价的字,如“文武幽炀哀”等。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呢?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呢?这个问题很不错,算是皇帝称呼的一种科普。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帝号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称号的统称,包括谥号、庙号、尊号、年号。
第二、谥号、庙号是皇帝死后追加的称号。
第三、年号不是针对于皇帝的称号,而是对于封建政权的称号。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封建王朝的皇帝称呼起来大概也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庙号,谥号,和年号,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几种称呼方式。
以庙号称呼的帝王庙号起源于商朝,简单来说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庙堂中接受供奉时所取的名字,不仅是中国的皇帝,庙号在东亚地区被普遍使用。
庙号的授予方式最初非常严格,普遍遵循一个规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太祖”,“高祖”的庙号基本上都是开国之君,而后继之君只能以“太宗”、“中宗”、“德宗”来称呼,在汉朝庙号德授予方式更为严苛,以至于汉朝的很多皇帝都没有庙号。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庙号就是“高祖”李世民的庙号就是“太宗”,不过这种方式在封建社会后期没有那么严格,明朝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后来改的),清朝更是夸张,前四个皇帝“三祖一宗”。
说完庙号我们再来说一下“谥号”商朝之后的周朝并没有延续庙号制度,而是采用了“谥号”,“谥号”不仅仅用于帝王,在古代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如文武大臣,甚至后妃都有谥号。
谥号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评价意义,比如“美谥”比如“恶谥”,最为熟悉的就是隋炀帝,这就是明显的“恶谥”。
而文、武、明、睿这类词明显都是“美谥”,比如汉武帝刘彻,他的谥号是“孝武皇帝”,庙号是“世宗”,我们通常称呼他为汉武帝,而不是汉世宗。
年号年号是由汉武帝刘彻首创,是皇帝纪年的一种名号,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皇帝大多有好几个年号,遇到祥瑞降临需要改年号,遇到重大灾荒“冲喜”需要改年号,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一共使用过14个年号。
明清时期在位皇帝一般都固定使用一个年号,所以我们通常都用年号来称呼明清时期的皇帝,比如“永乐皇帝”,比如“嘉靖”,比如康熙、乾隆等等都是年号。
年号谥号庙号帝号国号尊号陵号
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
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国家诞生时间)来纪念的。
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和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
目前仍使用皇帝年号的是日本,另外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近似于年号。
中国、蒙古、越南和韩国已经全面废止年号,改用公元纪年。
年号始末综述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
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为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
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
另外朝鲜、琉球为中国藩属时,亦用中国帝王年号。
以朝鲜为例,明亡之后,除与清朝文书往来,内部官方文书拒用清朝年号,改用干支或国王在位纪元,至于民间仍有坚持采用崇祯年号者,甚有直到崇祯三百余年者,与明郑一直采用永历年号,极为相似。
也因此,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人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
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
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
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
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
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
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
例如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
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
有少数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
比如王莽的“始建国”,武则天的“万岁通天”,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据统计数目在数百以上。
梁启超的统计是316个;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纪年表》的统计是500多个。
中国的纪年,在汉武帝之前,只有年数,史家以王号纪年,鲁隐公元年等。
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呼有何意义呢?
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呼有何意义呢?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呼有何意义呢?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2、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3、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4、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
庙号、谥号、年号、帝号、国号简介
庙号、谥号、年号、帝号、国号简介1.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2.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历史上最长的谥号29个字,是新觉罗˙努尔哈赤的,谥号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
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另外还有“私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中国古代帝王谥号庙号年号尊号详解
中国古代帝王谥号庙号年号尊号详解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
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
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
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
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
汉代开始又实行了。
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
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
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祖更高些。
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
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
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
皇帝死后,一般有两个正式称号,一是 谥号,一是庙号。
(3)尊号(徽号)
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 崇颂扬性称号即为尊号。有时也称为“徽 号”, 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 (刘邦)、圣神皇帝(武则天)。
(4)全称 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如乾隆皇帝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 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 帝”,其中“高宗”为庙号,“纯”为谥 号“庙号+谥号+皇帝”的形式,如称乾隆为 “高宗纯皇帝”。
(5)年号: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
称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
(公元前140年)。
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
元”。
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件如祥瑞灾
异等,也常改元。
• 年号一般用两个字,也有用四个字的,如
“建武中元”(光武帝)、“天册万岁”、
“万岁通天”(武则天)、“太平兴国”
(2)帝
秦王嬴政认为自
己“德兼三皇,功高
五帝”,把“皇”和
“帝”连起来始称 “皇帝”,为封建社 会中历代君主所沿用。 “皇帝”也简称为
“皇”或“帝”,如
“唐明皇”、“汉武
(3)、太皇太后、皇太 后、皇后、嫔妃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 太 后:皇帝的母亲; 皇 后:皇帝的正妻; 嫔 妃:皇帝诸妾通称。 有美人、贵人、才人、 昭仪、婕妤、贵妃、贵 嫔等称号。
(4)、皇太子、皇太孙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 位的法定继承人,也
称为“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
有皇位继承权的皇孙。
(5)公主、驸马
二、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 陵号
(1)谥号: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 按其生平事迹给出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 据记载西周始有谥号,秦始皇废除,西汉 又恢复。 谥号是一些相对固定的字,大致分三类: 表扬、批评、同情
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陵寝号?
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陵寝号?姓名:***汉武帝刘彻国号:汉谥号:孝武庙号:世宗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陵寝号:茂陵姓名:***唐明皇李隆基国号:唐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年号:开元、天宝陵寝号:唐泰陵从刘彻和李隆基这个例子我们基本可以看出古代皇帝这些称号的区别。
1、史称刘彻为“汉武帝”,“汉”为国号,“武”为谥号。
国号比较好理解,就是每个朝代的名称,每个朝代建立的第一件事便是确立“国号”,“汉、唐、宋、明”便是国号。
谥号:皇帝去世后,朝廷会根据其生前的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用来高度概括这个皇帝的一生。
隋炀帝,谥号本有褒贬谥号,产生于周朝,由一个字或两个字组成,谥号有褒贬,大致分为三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灵”表示“乱而不损”。
“下谥”中还包含“恶谥”:比如“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
•中谥,即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从谥号诞生到隋朝至,无论是周天子还是皇帝均称谥号,比如周文王、汉武帝、汉灵帝、晋惠帝、隋炀帝等。
2、史称李隆基为“唐玄宗”,“唐”为国号,“玄宗”为庙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是皇帝驾崩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唐朝以前,每个帝王都有谥号,但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唐太宗李世民比如西汉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
然而,从唐朝开始,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而且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
比如李世民,最初的谥号是“文”,本该称“唐文帝”,但其子李治后来把谥号改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开了加长谥号的先例,从此谥号不再有恶谥,成了歌功颂德的载体。
古代帝王的称号A
古代帝王的称号古代帝王的几种称号年号、谥号、庙号、尊号、陵号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所谓“庙号”,庙号系专用名词,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景帝刘启上庙号)谥号采取一两个字就把皇帝一生给概括了,如汉文帝刘恒,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呢?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称谓皇帝古时都是先说谥号再说庙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到了满清,清朝的皇帝不喜欢更换年号,老百姓喜欢用年号称谓皇帝,当习惯保留下来使得历史上把清朝皇帝的称谓跟年号联系起来。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如光绪皇帝,庙号、谥号和尊号,叫"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起初每个皇帝可以使用几个年号,明清,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往往一个皇帝就一个年号(明英宗除外),不像以前皇帝那样一个人有好几个年号,如汉宣帝和汉成帝都是7个年号,汉武帝是11个年号等。
元朔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前122年—前117年元鼎前117年—前111年元封前110年—前105年太初前104年—前101年天汉前100年—前97年太始前96年—前93年征和前92年—前89年后元前88年—前87年一般年号都是两个字: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永乐,称永乐皇帝;如顺治、康熙、雍正等。
这样,皇帝就有了本名、庙号、谥号、尊号、年号五种称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号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号中国古代帝王除了自己的姓名外,还有谥号、庙号、年号、尊号等称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的多称谥号,唐朝以后到元朝多称庙号,而明清两代则多称年号。
一、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后人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用一两个字,给予一个寓含褒贬评价、带有盖棺定论性质的评判性称号。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在其死后,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
末代皇帝的谥号多是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
比如汉献帝的谥号是曹魏追赠的;元顺帝的谥号是明朱元璋追赠的;明崇祯皇帝的谥号是庄烈帝,是满清定鼎中原后追赠的。
谥法制度形成于西周早期,周公制谥创制谥法,此后周王室及各诸侯国都广泛采用了谥法制度,但周文王、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周昭王、穆王以后才开始正式使用谥号。
春秋时,谥法逐渐制度化。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于是废了谥号。
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以数计,希望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秦朝就灭亡了。
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谥号最初只用一个字,后来有两个字的,如战国时赵武灵王。
唐朝以后,谥号文字不断加长,如李世民被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廿一字,最牛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谥号这么长,就无法再当名字叫了。
所以,习惯上一般对唐朝以前的皇帝称谥号,唐以后一般不再称谥号,改称庙号。
谥号有固定用字,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安乐抚民曰康,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孙权的谥号是大帝,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谥法初起时,只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没有“恶谥”。
西周共和以后,因周厉王施暴政,被谥为“厉”,此后才有了贬义性的“恶谥”。
到北宋时,由于反感对死者的批评,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和平谥。
古代帝王的尊号、徽号、庙号、年号、谥号有何含义?
古代帝王的尊号、徽号、庙号、年号、谥号有何含义?古代帝王的尊号、徽号、庙号、年号、谥号有何含义?我们平时喜欢看电影和电视剧,经常听到“同治皇帝”“汉武帝等称呼。
那么,“同治”“武帝”就是他自己名字吗古代帝王身份比较特殊和尊贵,所以,古往今来他们的称呼也非常非常复杂,一般人根本搞不懂其中含义。
其实,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帝王的称呼主要包括尊号、徽号、庙号、年号和谥号。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拟定的称号。
称谥起自周代,秦朝一度中断,汉代恢复后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
按照制度,帝王的道号由礼官议定后上报新君批准,大臣的道号则由朝廷赠予。
道号用字一般都含有特定的意义,如经天纬地曰“文”、成强睿德曰“武”,文武含有褒扬之义。
乱而不损曰“灵”、滥杀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灵厉、都含有贬义,历史上得此恶说的有汉灵帝、周厉王,隋炀帝等。
除此之外,还有表示同情的道号。
如恭仁短折曰"哀”、慧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等。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地起的名号。
称庙号始于汉代,终于清代。
从汉代起,各朝代的第一个皇帝谥号往往太长,不便称呼,因此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一般来说,开国的皇帝称“祖" ,后继者称“宗”,如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 ,如明朝的朱元璋称为“太祖”,第二个皇帝朱棣称为“成祖”;清朝顺治帝福临称做“世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德行尚好和建功立业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代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庙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如“康熙”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乾隆”就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
帝王称年号由汉武帝首创,用以纪年,其第一个年号为公元前140年所定的“建元”,因此公元前140年又可称为建元元年。
此后,每个朝代的每位新君即位,都要改年号,叫作“改元”。
帝号,庙号,谥号,陵号,国号,尊号,年号,都代表什么
帝号,庙号,谥号,陵号,国号,尊号,年号,都代表什么前言: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在读历史文章的时候会被一些称呼给弄混,比如太祖,太宗,武帝,文帝等。
还有就是被一些历史剧给误导,其中的人物说:“我什么什么太宗是太祖一脉……”要知道“太宗”这个号是死后才有的。
这些“号”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把这些给大家详细说一下,让大家在读文章的时候能清楚知道其中意思,不再被影视剧误导。
帝号简而言之,就是帝王的称号。
在封建社会,帝王是“九五之尊”,因此,他们的名字是不能被直“呼”或直“书”的,必须找个替代词,这种行为叫作“避讳”。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号是“皇帝“,是秦始皇赢政为他自己起的。
谥号谥号,就是帝王死后,继任的帝王为死去的帝王另起的一个称号。
(评价生前的功过)另外,古代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有身份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也称为谥号。
谥号带有一定的评判性,所以有褒贬之分。
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判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帝王的谥号自周及隋,皆为一字或二字,但从唐开始,谥号逐渐加长。
由于唐代以后的帝王谥号太长,难读难记,所以自唐以后帝王均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或年号(如康熙帝),而不再以谥号相称。
唐以前帝王谥号一二字,故均以谥号称(如汉武帝、梁武帝)。
这是历代帝王称谓的一个重要特征。
虽然自唐到清帝王崇尚长谥号,但关键性的只是最末一字,如清仁宗(嘉庆)的谥号是“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简称就是“清睿帝”。
也就是说到了唐朝由于谥号太长,就开始称庙号了。
如唐高祖,唐太宗等。
庙号庙号,帝王死后,在放在太庙奉祀,特立名号,这就是“庙号“。
(刻在木牌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 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 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继任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祖“,”宗“这种用法在唐代以及以后确定。
年号,庙号,谥号,陵号,国号,尊号(微号)
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所谓谥号,又称谥,乃帝王、大臣、士大夫身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予以之称号。
皇帝谥号(包括庙号),多是由后一代皇帝追加。
然亦有由隔代或后数代而追赠者。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1.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2.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3.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注: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
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三者的主要区别为:年号是帝王登基时的名号,而庙号与谥号均为其死后的名号,其中,庙号只针对帝王,而谥号除帝王外百姓也可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谥号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照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谥号始于西周,秦始皇时废除,西汉又恢复。
谥号用字固定,大致分为三类。
属表扬的有:
文、武、景、烈、昭、穆、英、成、康等,如“经纬天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属于贬义的有炀、厉、灵、幽等,如“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如“恭仁短折曰衰”。
谥号不单独使用,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或与庙号结合。
战国时期以前,周王谥号均为一个字,战国时才出现两个字的谥号,如“周贞定王”、“周威烈王”等。
以后的皇帝绝大多数用一个字为谥号。
(二)庙号
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
汉代以后,其标识字首先是“祖”或“宗”字。
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称作“祖”,如“太祖”、“世祖”、“高祖”。
其后的嗣君称为“宗”,如“太宗”、“高宗”、“中宗”、“世宗”等。
西汉仅刘邦称“祖”,南北朝开始到唐朝,皇帝都称“宗”。
明、清时前几个皇帝都称“祖”,如“明太祖”、“明成祖”,“清太祖”、“清世祖”、“清圣祖”等。
“帝”字从汉代与谥号结合后,也成为庙号,如“汉文帝”、“魏文帝”、“晋武帝”等。
(三)尊号
封建社会对帝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的称号即为尊号,有时也称为“徽号”。
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刘邦)等。
(四)全称
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如乾隆皇帝的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高宗”为庙号,“纯”为谥号,其余均为尊号。
(五)年号
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年号始于稀罕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公元前140年)。
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
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件如祥瑞灾异等,也常改元,如武则天在位期间,用了17个年号。
年号一般用两个字,也有用四个字的。
如“建武中元”(汉光武帝)、“天册万岁”、“万岁通天”(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等。
明、清两代的皇帝除明英宗两次即位当皇帝用了两个年号外,其余的均用一个年号,因此人们用其年号来称呼在位的皇帝,如“雍正皇帝”、“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