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师承关系
书法笔法传承谱系图
书法笔法传承谱系图书法笔法传承谱系图说到笔法的神秘性,笔法之祖,一般推到蔡邕。
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记载:蔡邕受于神人,显然是神秘化了。
蔡邕所处汉代,书法已经很成熟,产生象蔡邕这样笔法技术成熟的书家应不足为奇。
蔡邕的《九势》,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笔法的纲领性文件。
笔法神秘传承之一,家族式的传承先看传承脉络。
自蔡邕始传承脉络如下:蔡邕传之崔瑷及女蔡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郗超、谢拙,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阮研、孔琳之,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授于欧阳询、褚遂良。
其一,欧阳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外甥张旭,张旭传之李白、徐浩、颜真卿,颜真卿传之柳公权、怀素、鄔彤、韦玩。
其二,褚遂良传之薛稷、李北海书法传承是家族式的,有严密的自我封闭的性质,是不对外相传的,既使当场表现书艺似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以上传承,若干人等间的关系,要么是父子、父女、师徒,要么是亲戚,而且居多是亲戚,就这说明外人不可得而闻焉,神秘得很。
晋唐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似乎无可辩驳。
我们在阅读书法史时会发现,唐以后的书法可观者寥寥,这其间包括以苏东坡为首的宋四家。
其实,宋人自己面对唐人书法就不自信,欧阳修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究其原因,苏东坡有着一段深刻的分析,短短数句,鞭辟入里,正中肯綮。
他说:“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在苏东坡看来,宋人书法的衰落其原因在于唐末战乱使得人物凋落,而人物凋落则使得书法“笔法衰绝”——这是根本的原因,并确定具体时间为:颜真卿和柳公权之后——晚唐时期。
因前些有些闲暇时间,通过视频学习了黄简老师的书法课程,在讲到笔法传承时,深深感叹笔法遗失的无奈。
深感学习书法不易,特整理了一份书法谱系图,本人也是才疏学浅,如有误处,也请学友谅解指正。
书法名家师承关系
杜度 崔瑗 崔实
曹喜 刘德升 蔡邕
张芝
钟繇
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
卫夫人 张芝 钟繇
王羲之 张芝
王羲之第七子
王羲之
王羲之四世族孙
王羲之 萧子云
王羲之七世孙,五子王徽之后人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羲之 王献之 智永
王羲之 欧阳询 虞世南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王羲之 王献之 虞世南
张芝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虞世南
张芝 张旭
褚遂良 张旭
王羲之 王献之 褚遂良 薛稷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颜真卿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颜真卿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颜真卿 李邕 徐浩 王羲之 王献之 王僧虔 李邕 徐浩 褚遂良 颜真卿 柳公权 杨凝式
王羲之 王献之 颜真卿 怀素 李邕 杨凝式 周越 苏轼
书法名家师承关系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朝代 书法名家 东汉 张芝 三国 钟繇
西晋
索靖 卫夫人
东晋
王羲之 王献之
南朝 隋
王僧虔 智永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李世民
孙过庭 唐
李邕
张旭
怀素 颜真卿
五代
徐浩 柳公权 杨凝式
蔡襄
北宋 苏轼
黄庭坚
书法名家师承关系
师承关系
家族渊源
智永 虞世南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虞世南 怀素 张旭 黄庭坚 赵孟頫
赵孟頫 李邕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智永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黄庭坚 李应祯
黄庭坚 米芾 钟繇 王羲之 颜真卿 虞世南 柳公权
著名书法家卫夫人生平简介
著名书法家卫夫人生平简介卫夫人,名卫铄,字茂猗,晋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女书法家,师承钟繇,也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著名书法家卫夫人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卫夫人生平简介卫夫人,本名为卫铄,是为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颇有天赋,且书法成就不让须眉,深得赞叹。
卫夫人出生在书法世家,其祖籍为河东安邑,卫夫人的祖父、叔伯、兄长均为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在书法理论上均有见解,遂卫夫人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的成长为一个爱好书法的高手。
卫夫人于18岁的时候下嫁江夏李家的李矩,据记载李矩年轻时深有抱负,因捍卫家乡有功而被提拔为汝阴太守,后官至安西将军等职务。
卫夫人的夫家李氏家族也是一个书法世家,甚有名望,而后卫夫人儿子的堂兄李式名气更甚,其书法成就极高与当时的书法权威王廙可相媲美。
江夏李氏的书法名气得以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和卫夫人下嫁李家脱离不了关系,卫夫人将书法诀窍和技巧传授于李家,方使他们达到更高的书法造诣。
卫夫人为李矩生有一子为李充,是为东晋著名的文学大家,早文学方面的成就颇高,留有不少的文学作品如《翰林论》,而李充甚是擅长楷书书法,也是受其母卫夫人的影响。
后李充至剡县为官,卫夫人随儿子前往,后于公元349年病逝,享年77岁。
卫夫人还曾是一代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多亏卫夫人的书法启蒙,使得王羲之在书法学习方面颇有造诣。
卫夫人书法欣赏卫夫人作为东晋时名噪一时的女书法家,一出生就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曾祖父为卫觊之曾孙女、祖父为卫瓘、叔父则是卫恒,都是书法名家。
由于家学渊源的关系,少时的卫烁就酷爱书法,也得到了其祖父卫瓘的悉心指导,从指法、运笔、行展间皆得真传。
祖父对她严格要求,若有瑕疵必定亲自示范,指导开点卫烁,直到满意为止;不仅如此,卫铄自己也对自己严格要求。
因为买不到纸张,就以砖代纸,挥毫泼墨,晨昏定晓,废寝忘食直至手臂酸痛仍不停歇。
除了家学,她也师承钟繇。
设法拓得钟繇的碑帖后,不断地读、临、背碑帖,加之以自己的思考领会后再反复练习,苦心揣摩,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磨练出自己书法的风骨,其中尤善隶书和楷书。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中的师承关系对当今美术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中的师承关系对当今美术教育的启示一、师徒传承模式的历史演进师徒传承的教育模式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艺术手法之所以能留存至今,与这种美术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民俗学中,人们通常将“师徒规范”定义为一种行业风俗。
许多行业都要求从业者经过专业的训练。
这种技能的习得,需要通过两种途经,一种是家庭世代相传,一种是拜师学艺[1]。
例如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等。
在先秦及两汉时期,美术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是师徒传授制,这里的师徒制不仅有师父与徒弟的关系,还有一种是父子之间相传的方式,即儿子继承其父亲的技艺。
在先秦的一些典籍中曾记载道:“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
”底层社会的人民要培养实用性的工艺人才时,由于技艺特色十分重要,所涉及的技艺也比较复杂,一般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多采用师徒制模式,尤其以家族代代相传为主。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画艺术的地位开始提高,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绘画题材划分也越来越细致,绘画风格各异。
这一时期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是师徒传承模式的重要发展时期。
例如王羲之与王献之的关系,王献之为王羲之第七子,幼时跟父亲学书法,后来又取法张芝。
在绘画史上,卫协师于曹不兴,顾恺之又曾师于卫协,这种间接师徒传承的关系也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
苏拭把杜诗、颜字、韩文、吴画并提,为百代之师。
由此可以得知,师徒传承中的师是可以“从众师”和“远于师”的,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地受“师”之“训导”。
[2]到了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经济发展迅速,国力昌盛,对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很多外来艺术,各地名家聚集,相互借鉴交流。
在山水画方面,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受到展子虔的影响。
唐代还曾开办过官办工艺教育,聘用社会上技艺超群的师傅教授学徒,训练时间因技艺的难易程度而定。
五代两宋时期,出现了画院,但是并不影响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的发展,北宋时期的范宽画山水,初以荆浩、关仝、李成为师,后来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国古代书法家人文常识
我国古代书法家人文常识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人文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生背景:许多古代书法家的生平故事与家庭背景有关,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他们的家族在当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这为他们提供了学习书法的机会和资源。
2. 教育经历:古代书法家通常在年少时开始学习书法,通过拜师、自学等方式,逐渐掌握书法技巧。
如王羲之、王献之、米芾等人均有师承关系,而颜真卿则自学成才。
3. 作品风格:古代书法家的作品风格各具特色,如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子王献之则以草书见长,米芾则以“集古字”为主,而颜真卿则以楷书为主,被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
4. 文化影响:古代书法家在当时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他们的作品被奉为经典,甚至被作为朝廷贡品。
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人的作品都被收入历代皇家收藏。
5. 历史地位:古代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作品和风格对后世的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书圣”、“书仙”、“楷书鼻祖”等。
学习古代书法家人文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书法艺术,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欣赏他们的作品。
书法名家师承关系
智永虞世南
祝允明
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
怀素张旭黄庭坚赵孟頫
徐有贞外孙,李应祯婿
唐寅
赵孟頫李邕
文徵明
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欧阳询
虞世南褚遂良黄庭坚李应祯
徐渭
黄庭坚米芾
董其昌
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虞世南柳公权
怀素杨凝式米芾赵孟頫
王铎
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
清
郑燮
崔援蔡邕钟繇
黄自元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褚遂良
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
薛稷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李世民
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
孙过庭
张芝王羲之王献之
李邕
王羲之王献之
张旭
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
怀素
张芝张旭
颜真卿
褚遂良张旭
徐浩
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薛稷
柳公权
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
五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杨凝式
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
北宋
蔡襄
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
褚遂良颜真卿李邕徐浩
苏轼
王羲之王献之王僧虔李邕徐浩
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
苏洵长子,苏辙兄
黄庭坚
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怀素
李邕杨凝式周越苏轼
米芾
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
颜真卿柳公权李邕
赵佶
褚遂良薛稷薛曜吴元瑜
南宋
赵构
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
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黄庭坚米芾
赵佶第九子
元
赵孟頫
李邕赵构
赵匡胤十一世孙
鲜于枢
怀素
明
宋克
钟繇赵孟頫邓文原
书法名家师承关系
朝代
浅谈中国古代书法师承关系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变 化 的缩 影 。作 为现 代 大学 群 体美 术 教育 模 式 ,笔 者提 出现 代 美 术 教育 的师 承制 , 就如 何借 鉴 古代 书 法 师承 的优 势 ,并 结合 现 代 教 育 的 高科 技手 段 , 能够将 传 统及 当代 的艺 术精 髓 传承 下 去 ,塑 造 出真 正 的艺 术大 师 ,做 出 了一些 大胆 的思 考和 深入 的探 讨 。 导 言 师 承 :师 徒 传授 的 关 系 。 师 徒 相 传 的 系 统 , 自古 有 之 。徒 弟 学 到 了师 傅 的真 传 、精髓 ,就 叫做 师 承 。最早 的记载 有 《 后 汉 书・ 儒林传序》 “ 若 师 资 所 承 ,宜 标 名 为 证者 ,乃 著 之 云 。 ”后 以“ 师 承 ”指 学术 、技 艺上 的一 脉相 承 。 师承 贵在 出新 意 书 法 艺术 讲 究师 承 关系 ,这是 由来 已久 的事 实 。这 不 仅 是 由 于 书法 艺 术本 身 的特 点 决 定 的,更 重 要 的是 人脉 传 承 艺术 风格 、 流 派 的要 求 所 决定 的 。人们 常 说 ,要 学 就学 大家 ,拜师 就 要 拜名 师 。名 师 出 高徒 。因为 大 家名 家 都是 经 过多 年 的苦 学 实践 和千 锤 百 练走 出来的 成功 者 。 当然 ,吾 辈 学师 而 不拘 泥 于师 ,学 艺贵 在有 我 。弟 子 也更 要 坚 持 学 习传 统文 化 融汇 百 家 ;不但 要 师 承 巨匠 宗师 更要 注 重传 承 精 神 。弟 子 要 明 白功夫 在纸 外 ,努 力 学 习文 学 、历 史知 识 , 以及 当代各 种 科技 文 化 知识 ,充 实 自己文 化 内涵 ,不 断 提 高 自己 的艺
创 造 出来 的 ;篆籀 又 是在 蝌 蚪文 的基 础 上创 造 出来 的… … ,追 本 溯源 ,怎么 能 说是 没有 师 承 呢 ?可有 些人 , 不愿 意去 学 习别人 的 书 法 ,而 是心 甘情 愿 地去 做项 羽 和史 弘 肇的 弟子 ,我 还 从没 见过 象这 样 能学好 书法 的人 ! 杨 慎 以史 弘肇 为例 ,主要 是想 说 史 弘肇 的被 杀是 与他 没 有师
儒雅开封的师承故事之三师恩终生
儒雅开封的师承故事之三师恩终生老懵原创邀您走进老懵的视界心语2015年6月,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内,“问心——李义兴、孙鹤书法汇报展”轰动书法名城。
孙鹤为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位书法方向的博士后,现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这位古城的女儿,美丽静雅如一幅画儿。
她感谢故乡开封,感谢书法启蒙老师刘庚三先生,也感谢佟培基、李义兴、宗致远等先生在河南大学开办的书法课程,这影响到河大历史专业本科生孙鹤的一生。
(孙鹤博士艾群摄)若干年后,孙鹤成为中国书法大家、北师大欧阳中石的博士生,仍象当年一样,她带着书法作品,请也调任北京《中国书法》杂志任编辑的义兴先生指教,一位仍虚心求教,一位仍真诚指出她因偏重书法理论研究而在精研书法创作方面的瑕疵,研讨切磋仍在深入继续。
当孙鹤应邀在母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举办书法汇报展时,她又将义兴先生的名号放在联展的首位。
书法汇报展上,蒙蒙细雨中。
面对采访记者,孙鹤在动情回忆,却也引出李义兴先生绵长的思绪:70年代,一个十六岁进开封扳手厂的小工人,撞见了那个在大相国寺中偷天火的书法培训班,又参加了一月活动一次的青年书法组,牛光甫、庞白虹、靳选、陈玉璋、武慕姚、韩伟业等老师前辈的传授示范,开始改变了李义兴的一生。
90年代,李义兴报名参加省书协开办的书法函授班,他仰慕从开封走出的书法名家、时任河南省书协副主席的王澄先生,在申请表导师三栏中,一连填写了三个“王澄”,从此与王澄先生结下终身师生之缘。
王澄先生与他面谈、电话、书信往来,如炬的目光,发黄的朱丝栏信笺上漂亮的蓝色水笔行书,谈做人,说从艺,论书法,李义兴都一一珍藏至今;王澄先生携他参与编撰《中国书法全集》(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郑孝胥分卷)并任于右任分卷的副主编,义兴先生艰辛异常,带病搏击,欣慰自己没辜负老师重托,为史无前例的108卷《中国书法全集》倾注了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调任北京《中国书法》杂志任执行编辑的李义兴先生回汴,其恩师省书协副主席王澄先生也专程到汴,师生欢聚并合影纪念。
受启功亲传,他的书法更有“皇家味道”
受启功亲传,他的书法更有“皇家味道”前不久,刘晓庆举办书法展直播带货的事在书法圈传开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曾经有人评论演员的门槛低,什么人都能演戏捞钱。
而如今书法圈也出现此乱象,没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随便写两笔就成了艺术品,这让真正的书法艺术明珠蒙尘。
单国强,当代书画收藏鉴赏泰斗权威专家、北京故宫博物院资深高级研究员、中央美院书画鉴定硕士研究生班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后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主攻古代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研究,编著有专著、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文章共约180万字,在书画鉴赏、研究、创作等领域成就卓著。
要想真正习得一手好书法不但要跟随名师学习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内容,同时还需勤加练习,方可大成。
故宫博物院书画专家单国强就是如此。
他师承徐邦达、启功、谢稚柳等先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他的恩师启功先生不但是中国著名鉴定家,还是当代赫赫有名的书法家,其作在市场中可谓是千金难求,有市无价。
能够跟随启功先生学习,单国强不仅获得了书法鉴定的真本事,还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中练就一手好字。
左:单国强哥哥单国霖中:单国强恩师启功先生右:单国强在单国强的书法中有着老师启功先生的印记,那端庄隽秀的字体轻松自然,笔意明快随意而生动怡人,点画间滋润柔韧。
同时结字有力而秀逸,内构严谨,气息收敛,以微妙的牵丝与外部结构相应接,精谨俊逸,非同凡响。
单国强的书法除了深受启功的影响外,还更有种“皇家味道”,这一点与他几十年如一日在故宫博物院研究书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众所周知,单国强自1965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直接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直到退休,主攻古代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研究。
故宫博物院原为紫禁城,曾是明清两朝帝王生活之地。
单国强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画鉴定研究工作,临古代大家之帖,观历代帝王之字也是常事。
这或多或少对其书风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单国强的书法中还带有一丝丝“皇家味道”。
叶企孙:怀瑾握瑜,大师之师
叶企孙:怀瑾握瑜,大师之师叶企孙,字怀瑾,号握瑜,江苏无锡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收藏家。
叶企孙是中国书法艺术大师之一,其临碑法书法精湛,被誉为“大师之师”,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叶企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酷爱书法艺术。
他师承于清末名家董其昌的后人,学习碑学,领悟碑学之精髓,奠定了他日后临碑法书法的深厚功底。
在青年时期,叶企孙勤奋钻研,刻苦练习,不断追求书法艺术的精湛境界。
在他的精心研习下,碑学功底日臻深厚,成为一代书法艺术大师。
叶企孙擅长临碑法书法,他笔下的文字端庄大气,气势磅礴,结体翩翩,遒劲有力,让人过目不忘。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更是传承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叶企孙的临碑法书法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更是在国际上备受赞誉,成为中国书法在世界上的一面旗帜。
叶企孙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一生致力于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对后人的教育和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在教育方面倡导“教导有方,领悟自明”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的教育方法既重视传统技法的继承,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叶企孙的学生众多,包括梁思成、梁启超、徐悲鸿等一大批书法家、美术家、学者,他们不仅受到了叶企孙书法艺术的熏陶,更受到了叶企孙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影响。
叶企孙将他的艺术传承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除了在书法艺术和教育方面的成就外,叶企孙还是一位卓越的收藏家。
他对古籍善本、碑帖、书画艺术品等有着极高的鉴赏水平,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以饱满的热情和严格的标准收藏、整理、研究了大量的古代文物,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料。
叶企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其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足以媲美任何一位书法大家。
书法名家师承关系
朝代
书法名家
师承关系
家族渊源
东汉
张芝
杜度崔瑗崔实
三国
钟繇
曹喜刘德升蔡邕
西晋
索靖
张芝
东晋
卫夫人
钟繇
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
王羲之
卫夫人 张芝 钟繇
王献之
王羲之 张芝
王羲之第七子
南朝
王僧虔
王羲之
王羲之四世族孙
隋
智永
王羲之萧子云
王羲之七世孙,五子王徽之后人
唐
欧阳询
王羲之 王献之
虞世南
王羲之 王献之智永
崔援蔡邕钟繇
黄自元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褚遂良 颜真卿李邕徐浩
苏轼
王羲之 王献之王僧虔李邕徐浩
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
苏洵长子,苏辙兄
黄庭坚
王羲之 王献之颜真卿怀素
李邕杨凝式周越 苏轼
米芾
王献之 欧阳询 褚遂良
颜真卿柳公权 李邕
赵佶
褚遂良薛稷薛曜吴元瑜
南宋
赵构
王羲之 王献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
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黄庭坚米芾
赵佶第九子
元
赵孟頫
李邕 赵构
十一世孙
鲜于枢
怀素
明
宋克
钟繇赵孟頫邓文原
沈度
智永虞世南
祝允明
钟繇王羲之王献之 虞世南
怀素张旭黄庭坚赵孟頫
徐有贞外孙,李应祯婿
唐寅
赵孟頫 李邕
文徵明
钟繇王羲之 王献之智永欧阳询
虞世南褚遂良黄庭坚李应祯
徐渭
黄庭坚米芾
董其昌
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虞世南 柳公权
怀素杨凝式米芾 赵孟頫
王羲之书法艺术形成的外在因素7篇
王羲之书法艺术形成的外在因素7篇第1篇示例:王羲之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法上的精湛,更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丰富的作品中。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形成离不开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包括历史时代背景、家族传承、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历史时代背景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羲之生活在东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儒家文化盛行,文人雅士多有文学艺术修养,书法成为文人雅士展示自身才华的一种重要方式。
王羲之正是在这个崇尚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
家族传承也是王羲之书法艺术形成的外在因素之一。
王羲之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王戎是晋代大将军、书法大家,家族传承了深厚的书法文化底蕴。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王羲之从小就受到了家族书法传统的熏陶,培养了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和扎实基础,使他在书法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社会环境也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东晋时期社会文化繁荣,书法成为文人雅士炫耀才华的重要方式,各种书法风格纷呈,传统与创新交融。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王羲之得以接触到各种书法作品,汲取各种文化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奠定了自己在书法史上的不朽地位。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形成离不开历史时代背景、家族传承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塑造了王羲之这位伟大书法家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卓越成就。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受到世界各地书法爱好者的推崇和追捧,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形成的外在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
第2篇示例: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形成受到了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塑造,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些因素。
【书法百科】王羲之背后鲜为人知的女老师的那些事!
【书法百科】王羲之背后鲜为人知的女老师的那些事!卫夫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272-349年)。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名铄,字茂漪。
族祖卫瓘,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俱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
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
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
师承钟繇,尤善楷书。
传世楷书八行在《淳化阁帖》,及书论《笔阵图》,大概均为好事者为之。
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的堂妹),有名当代。
从父卫恒,官终黄门郎,亦善书法,著有《四体书势》。
《法书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
所著《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
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
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敕为朝廷写《急就章》。
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
宋陈思《书小史》引唐人书评,说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应该不是过誉之词。
卫夫人不但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突出成就,不让须眉,而且在书法艺术理论方面也有重大建树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
她撰有《笔阵图》一卷,全面深入地参考了有关的书法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她在书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
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
卫夫人又提出,在学习和创作时,要注意选用笔、墨、纸、砚的品种和产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又着重指出,执笔要有讲究,不同书体应采用不同的执笔法,并加以具体分析,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
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乎不齐,意后笔先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超出了单纯论述执笔的范围,而对书法艺术中的笔、意关系和书家修养等作出深刻的论述。
对书写不同字体时的用笔,卫夫人亦有精辟论述,她认为用笔有六种方法,如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
论述初唐四家的书法风
论述初唐四家的书法风唐代书法是一种书法形式。
这一时代新风格的形式,在初唐时尚处于渐变中,至盛、中唐之际,单是从草书领域中出现了新风,随后真诸体亦别开生面,取得的发展。
晚唐书法较少发展。
唐代书法在书法发展史上,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
标签:唐代;唐初;唐初四家;书法一、初唐书法发展态势初唐学习楷书的书风最胜,大唐初期的几位帝王均是此中高手,唐太宗以一代千古帝王的身份大力推广书法,尤其是极力尊崇书圣王羲之,并且不惜花费重金在天下搜寻真迹,因此君臣学习书法的风气非常浓厚,更是开设了“书学”作为专门的传授书法的国家机构。
读书人纷纷发奋勤练,据说当时科举考试的时候,文章再好,如果字迹很丑也无用。
太宗本人就有一手好字,擅长隶书与飞白,行草也深得书圣之妙法。
社会逐步强盛的时期书法名家也是不断出现,流名千古的“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二、初唐四家代表作的发展方向唐初,承袭前朝旧制,至贞观年间,新制则渐显大唐气象.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文化得以盛兴,书法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制定了适合书法发展的各项政策.如朝中设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国子监,书学则是其教学内容之一,且设书学博士执鞭;实行以书取仕的重要举措,科举中书法独占一科;铨选官员也无例外,均以“身、言、书、判”来确定,“楷书遒美”者优先擢用;朝中尚置若干与书法有关的部门和职位,并明确“工书”为其必要条件.唐时善书而委以重任者,不乏其人.加之唐太宗又甚喜王羲之书法,并亲自为《晋书》撰写《王羲之传赞》,这样便确定了王羲之书法在初唐时期独尊天下的地位,并决定了初唐书法的发展方向.于是南方典雅、蕴藉、萧散、俊逸之书风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初唐书法的新规模。
三、初唐四家对后世影响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楷书上,欧体楷书严谨端庄,上启陈隋,下开唐楷先河,为后世学楷之经典,历来备受瞩目,影响深远。
篆刻的辈分排名。
篆刻的辈分排名。
明清以来,文人篆刻之风大盛,文徵明之子文彭一改宋元旧习,金石刻画、流布海内,从此皖、歙、浙、邓、各派,后先迭兴、艺术家云起。
文彭之后,篆刻艺术逐渐形成各种流派,其后继者都以汉印为宗,成为一时风尚。
何震与文彭谊同师友,一时并称“文何”,他的作品,初期受文彭影响,后广泛取法借鉴秦汉印章,表现为沉雄猛利的格调,并开创了“皖派”。
后有程邃开“歙派”,丁敬开“浙派”,邓琰开“邓派”等。
然篆刻艺术的派系始终并非历史中的实际门派,流传至今,外界说法不一。
现今越多越多的藏家加入到篆刻板块的收藏行列中来,为了与广大爱好者更好的交流篆刻艺术,特地对明清篆刻艺术家的资料进行整理,大致梳理出篆刻艺术家们的派系和传承关系。
明清篆刻派系及传承各派创始人及作品欣赏一、文彭(明清篆刻鼻祖)文彭(1498—1573)是大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字寿承,别字三桥,江苏苏州人。
文彭喜欢刻牙印,力戒元人屈曲乖谬的毛病,篆法介于方圆之间,文彭的石印刻就之后,总要用火煅烧成铁色,石头经过煅烧之后,质地顽裂,没有办法再刻,以免别人磨平重刻。
他的篆刻具有“开朝华而启夕秀”的承上启下的意义,作品以安逸典雅、沉静清丽为基调,白文刻意追溯汉法,朱文则取宋元遗风而自出新意。
二、皖派(创始人何震)皖派的创始人是文彭的高足何震(1530—1604),字主臣,号雪渔,一号长卿,安徽新安(今江西婺源)人。
何震的篆刻浑穆不及文彭,但苍劲过之。
何震曾说:“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
”何震的传人有梁千秋、苏宣、朱简、汪镐京、江皓臣、程林、金光先、文及先、程原、程朴、汪关、汪泓等人。
三、歙派(创始人程邃)歙派的创始人程邃(1605—1691),字穆倩,一字朽民,号垢区、垢道人、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
程邃开始学习文彭、何震,后来自立门户,喜欢以大小篆钟鼎款识入印,尤其得力于秦代朱文,只可惜对六书不够精通,篆法时有谬误。
程邃的传人有巴慰祖、胡唐、汪肇龙、黄吕、黄宗缉、唐燠、程奂轮、程锦波、江恂、江德量。
书法家的故事(十六个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书法家的故事(十六个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书法家的故事(十六个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一、程邈创隶书(秦)相传秦代有一个叫程淼的人创制了隶书。
程淼从一个县的小官做起,负责抄写相关文件。
后来因为犯了罪,被秦始皇囚禁在云阳县(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的一个村子里。
在里,整天没有事干,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秦朝的文字小篆体字比较繁杂难写,就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字写法的念头。
在里想了几年,出狱后,他又搜集研究了几年,整整十年过去了,程邈在篆书的基础上,把篆书简化演变,把原来篆书比较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形,在字的结构上,把原来的像画画一样象形结构变成笔画形式,这样一来,汉字就比原来更好书写了。
程邈研究成功后,写了一个他收集了10年研究成功的3000个隶书字的剧本,送给秦始皇。
秦始皇看了之后,对程淼非常欣赏,任命他为御史。
当时呈报皇帝的公文很多,篆书字很难写,所以用隶书的人增多了。
因为这种字体常被地位低微的小官员使用,写起来又很方便,所以称作隶书。
二、萧何深思题匾(西汉)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因为他的功绩大,刘邦就封他为赞部候,后来又升他做相国。
萧何的字写得非常好,尤其擅长用秃笔在牌匾上写字。
有一次,有人请萧何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萧何苦思冥想了三个月后,才动笔写。
写的那天,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都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看。
只见萧何如同带兵打仗一样,手腕的变动好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每一个字都那么有气势,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精彩的挥毫泼墨所深深折服。
三、偶创飞白(东汉)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
“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
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
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
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
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
乾嘉时期书法品评中的“家数”问题
乾嘉时期书法品评中的“家数”问题作者:姜雯来源:《书画世界》2022年第04期内容提要:“家数”问题即书法的师承渊源问题,通常表现为回溯书法家或者书法作品取法的门庭。
历代对书法家的取法和学书经历都很重视。
与前代相比,清代乾嘉时期对“家数”问题更加重视。
关键词:乾嘉时期;书法;品评;家数“家数”问题即书法的师承渊源问题,通常表现为回溯书法家或者书法作品取法的门庭。
历代对书法家的取法和学书经历都很重视。
古代的书法理论文章,很多都是从文字起源,不同字体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说起。
“崇古”“尚古”是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不仅体现在书法艺术领域,也体现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方方面面。
这是中国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克己复礼”和“信而好古”思想影响的结果。
当然,这也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经历继承传统与创新两个阶段,而继承又是首要环节。
因此,讲师承,溯源流,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清代乾嘉时期对“家数”问题更加重视。
前代对“家数”问题的讨论多以“述源流”的形式出现,强调辨明源流的重要性。
比如专门来评论不同书体的赞论,有成公绥《隶书体》、卫恒《四体书势》、索靖《草书势》等。
还有专门的书法品评类文章,如袁昂《古今书评》开篇、张怀瓘《書断上》等都对各体书法的产生与演变做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并且多赞美、夸饰之词,记述和描述的意味更浓。
而提及书法家的师承,也多为描述和介绍说明,言语比较简略,着墨不多,或者将品评对象与其师法对象做简明扼要的比较。
现简要列举一些例子:萧思话全法羊欣,风流趣好,殆当不减,而笔力恨弱。
[1]59瓘,字伯玉,晋司空、太保,为楚王所害。
瓘采张芝草法,取父书参之,更为草藁,世传其善。
[1]61阮研居今观古,尽窥众妙之门,虽复师王祖钟,终成别构一体。
[2]88王廙为右军之师,彭祖取羲之之道。
[2]89陆柬之学虞草体,用笔则青出于蓝,故非子云之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襄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颜真卿李邕徐浩
苏轼
王羲之 王献之王僧虔李邕徐浩
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
苏洵长子,苏辙兄
黄庭坚
王羲之 王献之颜真卿怀素
李邕杨凝式周越 苏轼
米芾
王献之 欧阳询 褚遂良
颜真卿柳公权 李邕
赵佶
褚遂良薛稷薛曜吴元瑜
南宋
赵构
王羲之 王献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
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黄庭坚米芾
虞世南
王羲之 王献之智永
褚遂良
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
薛稷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李世民
王羲之 王献之虞世南
孙过庭
张芝 王羲之 王献之
李邕
王羲之 王献之
张旭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虞世南
怀素
张芝 张旭
颜真卿
褚遂良 张旭
徐浩
王羲之 王献之 褚遂良薛稷
柳公权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颜真卿
五代
杨凝式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颜真卿
钟繇 王献之颜真卿米芾
清
郑燮
崔援蔡邕钟繇
黄自元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书法名家师承关系
书法名家师承关系
朝代
书法名家
师承关系
家族渊源
东汉
张芝
杜度崔瑗崔实
三国
钟繇
曹喜刘德升蔡邕
西晋
索靖
张芝
东晋
卫夫人
钟繇
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
王羲之
卫夫人 张芝 钟繇
王献之
王羲之 张芝
王羲之第七子
南朝
王僧虔
王羲之
王羲之王羲之七世孙,五子王徽之后人
唐
欧阳询
王羲之 王献之
赵佶第九子
元
赵孟頫
李邕 赵构
十一世孙
鲜于枢
怀素
明
宋克
钟繇赵孟頫邓文原
沈度
智永虞世南
祝允明
钟繇王羲之王献之 虞世南
怀素张旭黄庭坚赵孟頫
徐有贞外孙,李应祯婿
唐寅
赵孟頫 李邕
文徵明
钟繇王羲之 王献之智永欧阳询
虞世南褚遂良黄庭坚李应祯
徐渭
黄庭坚米芾
董其昌
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虞世南 柳公权
怀素杨凝式米芾 赵孟頫
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