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2010年12月)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七大方言简介: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
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6%。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
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
汉语方言区域划分的原理与实论文
汉语方言区域划分的原理与实论文•相关推荐汉语方言区域划分的原理与实论文汉语方言分区,是参照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把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方言点连成一块方言片,再把若干个具有相似特征的方言片连成一个更大的方言区。
或者是,通过可行的方式,归纳出客观存在的方言系属,给以一定的名称,作出一定的说明。
方言的分区,说到底,无非是把客观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方言系统如实地揭示出来,既准确地反映方言的面貌,又全面揭示方言的历史发展规律,阐明不同方言之间的关系,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方言跟方言间的分界有颜色跟颜色的界限那么糊涂,而所含有的因素比颜色的分别还复杂得多。
”因此,分区的结果必定会显示出不少的差异。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跟汉语的复杂性、划分方言的条件及角度、选材的标准、所调查的材料是否完备,等等,都有直接的关系。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划分方言的原则和依据问题。
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理论和标准,其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初,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从尝试到探索,再到比较成熟的过程。
一、尝试阶段。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黎锦熙。
已有资料显示,最早给现代汉语方言分区的是章太炎,他于1915年在《检论》中提出汉语方言分区“九类说”;黎先生也在同年发表《国语运动史纲》,提出他的“十二系说”。
在此暂不对他们汉语方言分区的结果作任何评价,只讨论其分区标准和分区原则。
对以上两人的分区,詹伯慧认为:章氏“没能完全做到以语言材料作为分区的主要依据”,“过于重视自然地理的因素”;黎氏“从整个分区的框架来看,似乎还没能彻底摆脱山川地理因素的干扰”。
王福堂认为,章氏“对部分方言的语言特点和形成原因作了简单说明,其中有关社会历史原因的.分析符合史实,方音差异由水土不同而造成的看法则出于传统,缺乏科学性”,黎氏“所分方言以江河湖海命名,也不免囿于水土之见,出发点和章太炎相同”。
一句话,这种分区基本上是印象式的,受制于自然地理因素和行政区划因素,缺乏方言本体的依据。
第五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2010年12月)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赵元任、丁声树、罗常培、杨时逢、吴宗济、 董同龢、白涤洲等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方言 调查,计有: 两广和海南(1928-1929,1930) 关中(1933)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皖南(1934) 江西(1935年春) 湖南(1935年秋) 湖北(1936年) 云南(1940年春) 四川(1941年秋-1946年)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③ 分区标准运用中的灵活性 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 莆仙话——莆田、仙游(闽东话 ) 四.分区的层次和方言过渡地带 五.分区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从清末民初开始至今 第一阶段 章太炎:《訄qiú书》初刻本(1900) 十种 《检论》(1915年) 九种 陕西为一种。……福建、广东各为一种。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黎锦熙在《国语运动史纲》(1934年) 十二系 直隶、山西、东三省、山东、河南北部,为 河北系。……陕西、甘肃、新疆,为河西系。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第二阶段 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年5月,傅斯年、顾颉刚等受蔡元培委 托 广州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赵元任1926年前 江浙的吴方言 1934年起 《中华民国新地图》和《中国分省新地图》 的“语言区划图”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1934:华北官话,华南官话,吴,客,粤, 闽,海南——7 1939:北方官话,上江官话、下江官话,吴、 客、粤、闽、皖,潮汕——9 1948: 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湘, 赣、吴,客,粤,闽南,闽北,徽——11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李方桂在《中国的语言和方言》(《中国年 鉴》,1937年)中的分区: 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粤,赣客, 闽,吴,湘——9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我国也有七大方言区1.官话,或称“官话方言”等:指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湖北大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
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语,或称吴方言: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
3..客家话,或称客家方言、客语: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
4.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菲律宾、台湾地区、新马等东南亚国家与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
狭义的闽南语,即闽台片闽南话,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
5.粤语,或称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
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通常有九到十个左右。
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6.湘语,或称湘方言:在湖南使用。
7.赣语,或称赣方言: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
还有一些主要的方言区域,比如:1.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2.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
3.徽语:在安徽南部及赣浙苏部分毗邻地区使用。
摘自裴钰的人文悦读《国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方言要伟大复兴——寄国际母语日》国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方言要伟大复兴——寄国际母语日汉语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分析汉语方言有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远古时期的汉族先民生息的地域范围不大,语言也比较单纯。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有些人更迁徙到较远的地方,和其他民族发生接触,使古代汉语因此而慢慢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源头汉语的北方方言是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族所用语言经过长期发展,并受周围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直接结果。
第五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
第五章汉语方言的分区第一节汉语方言分区概说一、分区的目的为方言分区是为了如实地反映方言差异的状况。
二、分区的标准(一)语音是划分汉语方言的主要标准划分方言,是根据语言特点给方言分类,因此,要划分方言,需要根据语言特点制定分类的标准。
汉语方言情况复杂,划分方言时要使用种种标准。
在众多的标准中,首先要分别主次,即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
主要标准指方言口语中出现频率高、覆盖面大的语言特点,次要标准则出现频率相对要低一些,覆盖面也小一些。
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语音特点往往明显,容易被感觉到。
人们对汉语方言特点的感受主要就来自语音。
而且语音特点具有对应性、系统性,容易掌握,用来区分方言的功效比较高。
相比之下,词汇、语法特点的功效就比较地不明显,不够系统,掌握起来也不如语音容易。
由此可见,语音、词汇、语法在区分汉语方言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等的,相对说来,语音应该是区分汉语方言的主要标准。
以语音作为区分汉语方言的主要标准,有一种不同的看法认为:目前人们对汉语语音的研究比较多,了解自然比较多,自然倾向于把语音作为划分方言的主要标准;如果今后词汇、语法的研究取得进展,选择语音作为主要标准的情况就有可能改变。
这一看法如果是指今后方言分区中词汇、语法的比重会有所增加,大概是合理的。
但如果是认为以语音为主的情况会发生变化,则可能性不大。
因为汉语方言的差异以语音为最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人们历来也是这样看的。
这一事实相信将来也不会改变。
(二)语音标准中的历史标准和非历史标准汉语经历长期演化,分化成了不同的方言。
从语音方面为汉语方言分区,就要观察汉语从古至今分化过程中的语音变化。
上古时期汉语方言的情况难以确知。
但隋唐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
东晋以后的社会变迁使目前汉语方言分布的基本格局开始形成。
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一观察以中古时期作为起点是适宜的。
通常可以就现代方言和中古语音特点以及地区分布、居民来源等进行比较研究。
中国方言地理分区
中国方言地理分区时间: Thu Jul 8 21:26:45 2004点击: 3【以下文字转载自Geography 讨论区】【原文由buzhang 所发表】(1)北方方言(即官话)北方方言占汉族总人口的3/4,分布在北南文化线(通州县东-南通市东-长江-靖江县北-长江-镇江市东-丹阳县西-金坛县西-溧阳县西-溧水县南-高淳县北-广德县-郎溪县-宣城市-芜湖县北-繁昌县-南陵县东-铜陵县-铜陵市东-青阳县东南-石台-北-彭泽县-湖口县南-九江市南-瑞昌市-长江-黄石市-武汉市南-长江-临湘县-常德市-沅江-怀化市-靖州县-通道县-永州-郴州-桂林东-贺州-柳州南-河池南-百色)以北的全部汉族居住区。
官话一般分为六大区,即北方官话、秦晋方言、兰银官话、中原官话(中部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北方官话内部又分为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山东省西部、内蒙古宁城县;北京官话分布北京、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官话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西周分封燕国之前,北京居民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组东胡语支。
后来由于燕国的建立和强大,东胡大部分被驱逐,北京开始操关中周族语言(一种原始汉语方言,与黄帝炎帝语言类似)。
此后,北京也一直是汉族、蒙古语组诸民族(乌桓、鲜卑、契丹) 杂居,于是北京官话的东胡烙印逐渐显现,关中色彩则逐渐淡化。
辽金元时代,大量少数民族以北京为首都并驻兵移民,时间长达430年,汉语北京官话加深了与阿尔泰语系的接触,并加强了与东北官话的联系,与汉语中原官话反而在政治上完全分离,处于开放环境中的北京官话发展迅速,成为方言内部分歧最小,语音结构最简单、保留古音最少的汉语方言,时称元大都话,成为现代北京官话的源头。
明朝收复北京后,移民130多万各地的汉族人到残破的北京,由于当时汉族人来源不一,汉族移民们都使用已占少数地位的北京汉族土著所使用的元大都话作为通用语言,元大都话与现在的北京官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汉语言方言学笔记资料
汉语言方言学笔记资料第一篇:汉语言方言学笔记资料《汉语方言区分的几个问题》李荣壹、汉语方言分区的层次:1948年《中国分省新图》里头的一幅全国图把汉语分为“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语、粤语、闽南语、闽北语、徽州方言”等十一区。
----参考以前的方言图,本图集的方言区画最多分为下列五个层次:大区-----区-----片------小片------点以吴语为例:区之上是大区。
官话区是个大区,包括北京官话、北方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等七个区。
贰、汉语方言分区的命名2.1通名部分方言分区需要有一套合适的名目。
(见上)语言、方言的名称。
“文”字专用作有文字的语言的名称。
中文华文、华语、中国话。
英文、英语、英国话。
“方言、语、话”都用作方言的名称、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苏州方言温岭方言语-----吴语粤语闽语闽南语客家语苏州语话----闽南话客家话苏州话温岭话官话白话平话“方言土语”常常连用。
“腔”字用来指语言的的腔调和方言的派别。
“音”字用来指语音或口音。
有的旧小说用“乡谈、乡语”指方言。
2.2专名部分方言的名目有专名和通名部分之别。
比方说,“吴语区、吴语、苏州话”,“区”字是指分布范围的通名部分,“语”字和“话”字是指语言、方言的通名部分,“吴”字是专名部分,“苏州”也是专名部分。
跟通名部分一样,专名部分尽可能使用现成的字眼,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力求做到意思明确,避免含混。
最重要的是“区、片、小片、点”各层次的专名要有分别。
“粤语(方言)”指区“广府话(方言)”指片“广州话(方言)”指点县或县以下调查点的方言,一般是用地名加“话”字,例如;“温岭话、沁水城关话、沁水端氏话”。
“吴语区、粤语区”等可沿用传统名目。
《方言》1985.2-5《官话方言的分区》提出“晋语”和三个新的官话名目。
“晋语”和“山西方言”的区别。
(注:有学者持不同观点------)1)现在内蒙古西部很多汉民原来是从山西迁出去的。
现代汉语方言七大区
关于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比较通行的观点是“七区说”,也就是把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个大区。
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这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官话”名称的产生,也说明北方话体现了汉语发展的趋势,它作为基础方言的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种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或上江官话;江淮官话或下江官话。
北方方言的语音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共同特点包括:1.古全浊声母清化,例如“富”和“父”的读音都没有分别。
2.平声分阴阳,全浊上声归去声。
绝大部分地区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分派情况相当一致。
3.辅音韵尾少,没有〔-p〕、〔-t〕、〔-k〕和〔-m〕。
吴语吴语历史十分久远,可溯源到三千年前先周时代太伯、仲雍的南迁。
自东晋开始,吴语不断受到中原文化冲击,受中原汉语影响。
明清以来出现用吴语写成的昆曲、弹词和小说,显示了吴语不朽的文化价值。
现代吴方言的分布区域,包括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崇明岛,江北沿岸靖江、启东、海门三县和南通东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和江西省的少数地区。
现代吴语,其“古老性”突出地表现在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声母〔b〕、〔d〕、〔g〕等。
吴方言有一批复合词,词素次序正好与普通话相反,如“闹热”(热闹);有一些特有词已被普通话吸收,如“尴尬”、“煞有介事”等。
湘方言湘方言或称“湘语”、“湖南话”。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湘方言不断受邻近方言的影响,“纯粹”的典型湘语已难寻找。
湘语的形成晚于吴语,但湘吴自古有近亲关系。
这一辽阔地域大概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我们不妨把“南楚江湘”看作上古时代的一个方言群,它是“楚语”的嫡亲或支系,和吴方言也关系密切。
湘方言较为突出的语音特征是:1.古浊音系统在南片湘语中保留较完整。
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
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李如龙一、汉语方言的分区是汉语方言学的重要课题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问题,从中国现代语言学兴起时就受到关注了。
现在看到的最早为汉语方言区的是章太炎(1900:《訄书》),他是中国传统小学到现代语言学转折发展中的大家,他的《新方言》是继承扬雄《方言》传统的两千年后的力作。
稍后的黎锦熙、赵元任、李方桂等都为此做过努力。
为什么关于方言的分区会得到第一代语言家们的关注呢?从客观上说,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在悠久的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征战、分合、流徙、移垦,却又未曾分裂为不同的国家,反倒是诸多民族相互融合,民族间还形成了统一的书面共通语,然而在口语中则存在着品种繁多,差别巨大的方言。
十里异音,一地多语的现象,随处可见。
现代语言学从古代语文学的书斋里解放出来,致力于现实生活的语言研究,学者自然要关注方言的研究。
究竟汉语有多少种方言,这是人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便是“方言研究必从分区开始”的道理。
然而殊异的方言区古已有之,何以先前就不关注呢?这便是学者们的主观意识所使然。
汉代之后的语文学,以书面语为正,以古代语为雅,方言口语不过是粗鄙的俚俗,自不足论。
没有学术观念的变革,人们是不会关注方言的。
经过百年的实践,随着方言调查研究的不断广泛和深入的开展,学者们对汉语方言的分区也进行了反复的修订,每次修订都标志着研究水平的提高。
可见,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的思考和修正是方言调查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为汉语方言分区,自然不只是为了回答“汉语有多少种方言”的问题,换言之,并非为分区而分区。
方言之间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差异,方言的分区是就方言差异进行比较和归类,这正是方言学研究的基础工作和基本任务。
因此,对汉语方言的分区是汉语方言研究的总结和检验。
有时,基于同样的方言事实,可以得出关于方言分区的不同结论,这是由于人们对于方言现象有不同的理解;也由于不同的语言的方言及其与通语的关系有不同的状况。
例如差异多少才算是不同的方言,乃至算是不同的语言,这就必须结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的地域的历史文化特点来考虑。
中国方言分布图
• 北京话:声母少,韵母多,声调平仄分明 • 上海话:声母多,韵母丰富,声调曲折复杂 • 南昌话:声母适中,韵母较简单,声调较为独特
各地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
词汇差异
• 方言特有词汇:各地方言中有许多独有的词汇 • 古语词:各地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 • 借贷词:各地方言之间相互借用词汇
城乡分布特点
• 城市方言:城市地区的方言较为统一,受普通话影响较大 • 农村方言:农村地区的方言较为多样化,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
方言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形地貌影响
• 山地地貌:山地地区的方言较为独特,受地形阻隔影响 较大 • 平原地貌:平原地区的方言较为统一,受地域文化影响 较大
气候环境影响
• 温带气候:温带地区的方言较为保守,受古汉语影响较 大 • 热带气候:热带地区的方言较为开放,受外来文化影响 较大
方言变迁特点
• 方言融合: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方言分化:同一方言在不同地区的分化
方言演变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社会历史背景
• 历代政治变迁: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方言的发展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影响方言的发展 • 文化交流:地域文化交流的影响
方言演变趋势
• 方言统一:普通话的推广导致方言的逐渐统一 • 方言多样化: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方言的多样化
方言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
文化交流
• 方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 方言中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文化传播
• 方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利用方言进行文化传播,扩大文化影响力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汉语专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汉语专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现代汉语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普通话音节“yaozuo”,其中字母o都表示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 )2.当前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核心问题是推广普通话。
( )3.根据音节拼写规则,在实际运用中,u行韵母中的u-律要换成y。
( )4.汉语方言的分区和划界与行政区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5.所有修辞手段构成的词,其实也可以从语法手段角度分析其造词类型。
( )6.“狗也不怕的狼”是歧义句,主要是语义关系不明确。
( )7.基础部件就是非成字部件,只不过划分的角度不同。
( )8.现代汉字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表现在形音义各个方面。
( )9.在网上发布信息的语言就是网络语言。
( )10.语言中的“虚位”和“挤位”现象,其实内涵是一致的。
( )二、举例解释下列术语(每词2分。
共10分)11.声调12.合成词13.双宾动词14.复句15.意符三、综合分析应用题(共40分)16.根据教材40页的声韵配合表,分析普通话舌尖后音、舌面音与四呼的配合特点;同时说明,哪类辅音与四呼配合最多,哪类辅音与四呼配合最少。
(10分)17.分析下列各组词构成理据的异同。
(10分)①木船一帆船:②牛肉松一儿童肉松:18.分析下列句子的焦点并分析突出焦点的手段。
(10分)①我把这些书摆得整整齐齐。
②我绘画喜欢,书法也喜欢。
③是他及时排除了故障,保证了列车的安全。
④我是昨天下午到广州的。
⑤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119.从不同角度纠正下面句子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我国也有七大方言区1.官话,或称“官话方言”等:指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湖北大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
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语,或称吴方言: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
3..客家话,或称客家方言、客语: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
4.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菲律宾、台湾地区、新马等东南亚国家与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
狭义的闽南语,即闽台片闽南话,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
5.粤语,或称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
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通常有九到十个左右。
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6.湘语,或称湘方言:在湖南使用。
7.赣语,或称赣方言: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
还有一些主要的方言区域,比如:1.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2.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
3.徽语:在安徽南部及赣浙苏部分毗邻地区使用。
摘自裴钰的人文悦读《国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方言要伟大复兴——寄国际母语日》国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方言要伟大复兴——寄国际母语日汉语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分析汉语方言有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远古时期的汉族先民生息的地域范围不大,语言也比较单纯。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有些人更迁徙到较远的地方,和其他民族发生接触,使古代汉语因此而慢慢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源头汉语的北方方言是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族所用语言经过长期发展,并受周围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直接结果。
方言学
汉语方言分区的原则和依据:①以语言特征为主要依据②参考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山川地理、行政区划等因素③采取多层次划分方言(区、次、片、点)方言区——次方言——方言片——方言点汉语方言分为七个区: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
(1)官话(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可分为四个次方言:a.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b.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c.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d.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
(3)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4)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大部分地区。
(5)客家话:以广州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粤东、闽西、赣南、桂东南地区为主。
(6)闽语: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其中闽东、闽南方言分别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
闽语分布在福建、海南大部分地区、广东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温州部分地区、台湾大多数汉民族居住地。
(7)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
官话1.语音方面(1)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变为清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
如古全浊平声字“桃、曹”,北京话读t、c声母;古全浊仄声字“道、皂”,北京话读d、z 声母。
(2)辅音韵尾只有【n】、【ŋ】两个鼻辅音。
比如“三、山、生”和“湿、杀、石”的古音韵尾分别是鼻辅音【m】、【n】、【ŋ】和塞音【p】、【t】、【k】。
汉语方言的分区(最终定稿)
汉语方言的分区(最终定稿)第一篇:汉语方言的分区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通行于某一地域的语言(或称地理方言)。
方言又是与民族共同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不同分支。
普通话的发展比方言要快,是现代汉语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
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也有一定差异。
汉语方言分歧严重。
造成各地方言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山川地理阻隔,交通不便、政治区划造成的向心力和封闭性;人口流动、迁徙等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造成我国汉语方言复杂、分歧严重的现实。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我国汉语方言作了比校细致的划分,这里作扼要介绍。
.汉语方言的十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区北方方言区也称官话区。
北方方言是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北,包括云南、贵、四川三省及重庆市的广大地域。
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强,各地方言可以通行。
(2)晋语区晋语分布在我国山西省境内及相邻的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的部分地域。
晋语区虽然地处我国北方,但还保留着带喉塞音尾的入声,因而与周边的北方方言(官话)有明显区别。
(3)吴语区吴语分布在江苏省东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及相邻的赣东北、闽北地域。
(4)徽语区徽语分布在安徽省南部、浙江省西部和江西省东北等地域。
(5)赣语区赣语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湖南省东部和西南部,湖北省东南部,以及安徽省南部、福建省西北部的部分地域。
(6)湘语区湘语分布在湖南省中部湘江、资水、沅江流域,以及湘江上游广西的东北角等地狱。
(7)闽语区闽语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三省的大部分地域,以及广东省东部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一带地域。
(8)粤语区粤语分布在广东、广西的珠江三角洲一带地域。
(9)平话区广西中部一带的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之间的交通要道一带地域。
(10)客家话区客家话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等地域,比较集中的是广东省东部、中部,福建省西部和江西省南部。
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语方言•(一)、什么是方言•1、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是局部地区人民使用的语言。
它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
•2、方言的形成,有语言内部的原因,比如语言内部发展不平行的缘故,金华话/温州话(原本属于同一个方言,相隔遥远,交流减少)。
也有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之间的接触。
杭州话和绍兴话(南宋时期,很多北方人移居杭州)•方言虽然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但是它本身也是个完备的系统,完全可以满足本地人民的交际的需要。
方言不是劣等语言,从本质上讲,方言和普通话没有任何区别。
(二)方言差异•方言和方言之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1、语音:•莆仙话•推、鞋、看、会•[e1、e2、e5、e6]•2、词汇:•煮饭的工具:锅/普通话,镬/苏州话,鼎/闽南话,煲[pou55]/广州话•吃早饭、吃午饭、吃晚饭/普通话。
•食饭、食昼、食冥(莆仙话)•媳妇:北方人/自己的老婆。
吴语/儿子的媳妇•老妈:福建人/自己的老婆。
(老嫲ma1)•3、语法:•电话打了。
/电话有打。
(动词前面加有,闽语)•饭吃了。
/饭有吃。
(闽语)•表示动作完成,普通话是在动词后加“了”字,闽语是在动词前面加“有”。
•现在方言的语法研究很热门,但是多数都是描写性,或者只是初步的比较。
理论水平有待深入。
•(三)汉语方言的分区•1、北方方言(官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
可分为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
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西北方言。
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3)西南方言。
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以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处),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特点:曾、梗、轻(中古的曾、梗摄)、都是读为前鼻音-n。
西南官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他们的调值往往很相似。
普通话概述
6、闽方言
现代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
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 分地区。华侨和华裔中有很多人是说闽方言 的。
闽方言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5.7%。 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可分为五个次方言: 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 其中: ①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 东部闽江下游。 ②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
汉族有73%的人使用北方方言。
2、吴方言
以苏州话为代表。有人认为,从现在的 影响来看,上海话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
分布在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 内)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
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2%左右。
3、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 (西北角除外)。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3.2% 左右。
南部、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 海南及浙江南部。南洋华侨有很多是说闽南 话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称“白话”。
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 南部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4%。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学习普通话的方法
学好普通话的关键: 多听(树立标准), 多说(培养语感), 多模仿(向标准靠拢), 多纠正(纠正自己的错误), 多记忆(记住字音)。
学习安排
单音节字词训练 声母辩证 韵母辩证 声调辩证 双音节词训练 变调 轻声 儿化 “啊”的音变 朗读:停顿、连读、语调 说话:
学习要求
随时随地讲普通话。 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读不准的音。 分组学习(10人一组)
方言区分布示意图
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
语的基础方言。 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镇江
汉语方言学课件
五 汉语方言的分歧问题
从语言本身的差异性角度看,方言之间的横向差异很 大,如闽方言,粤方言等。通常所说的汉语方言差异 大,即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认识的。 从汉语方言的地域分布面积和使用人口比例的角度看, 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占使用人口的73%,地域分布占 四分之三,其它六种方言所占的使用人口和分布地域 面积相对较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有的认为汉语 方言的分歧并不是很大。
汉语普通话的声调主要由音高决定。
音强(音重)
声音的强弱,由音波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 与发音体所承受的外力大小以及气流量的大小有关。
计量单位 :分贝(db)
人能忍受的最大声音强度为130分贝。
轻音、重音、复元音都与音强有关 。
音 长
声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长短决定 。 汉语元音普遍要比辅音的音长,音长与声调也有关系。
汉语的各方言尽管分歧大,仍是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 国外不少语言学家只考虑语言本身的分歧,而不考虑民 族是一个统一的社会,各方言之上还有一个共同的交际 工具,认为汉语方言是不同的语言,这是不恰当的。
四
方言的层次性
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方言—— 次方言——土语 亲属语言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语言,彼此有同源关 系称其为亲属语言,最初渊源的语言称为“原始基础语” 或“母语”。 大区——区——片——小片——点
二
方言学的意义和作用
分析汉语方言特点, 找出具体方言与汉语普通话的对应 规律,为推广普通话服务。 方言是语言的历史现象,通过方言研究可以找出古汉语 的发展轨迹,全面了解汉语的发展演变情况。 通过对粤方言等的研究可以知道古汉语入声字有塞音韵 尾[p、t、k],通过对比研究还可以知道汉语的入声字的 塞音韵尾是逐渐趋于消失的。 四川方言里有许多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的方言成分, 这与历史上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有关。
我国九大方言区的划分
我国九大方言区的划分关于中国方言区的划分,有一首诗大概说明了这种情况:北话一共四大片,吴粤湘赣紧相联。
客家还有平和晋,闽话要分北和南。
下面就分别根据地域方言特点,对中国方言区的划分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其内部分为四片。
1、华北片:北京、东北、山东、河南为一个部分,或称为北方话。
也有将东北话分立一个次方言区的。
北京地区自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汉人混居的地方,唐代胡将安禄山就是据北京起兵的,五代后更是让于契丹族。
北京一带的方言是在辽、金、元时期,汉、满、蒙及其它游牧民族的语言混合而成的,这一时期变化较快。
明朝,其受南方汉语影响较大,相对稳定。
清军入关后,“疑ng、微v”声母消失,入声消失定型。
因此,北方方言是和古汉语差异最大的方言。
北方话不是高于其他方言的语言,其他方言也有普通话不能取代的文化功能。
普通话不是完美语言(事实上普通话是"人造语言",建国后在北京话基础上修改而成,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是说普通话的,但现在许多人都误解),所以才有赵元任殚精竭虑设计带入声国语的事情(民国)。
其语言特点是,最大特点是不保留入声;其他还有无全浊音,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但是没有唇鼻音“m”(混入了前鼻音),不能根据古汉语的声韵书籍推导读音,和南方汉语声韵体系差异大。
2、西北片:分布在西北地区。
3、西南片:分布在西南地区。
其语言特点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太分,原来带有“疑ng”声母,南部地区甚至有“n,l”不分、“f,h”不分以及“z,c,s”和“j,q,x”不分。
4、江淮片:分布在扬州、南京、盐城、镇江一带。
扬州城历史上遭到不下七次屠城和洗劫,近几次多是满蒙军队所为,其它江淮方言区情况大致如此。
所以,这个地区历史上是吴方言区,现在语言发生变化,成了江淮次方言区。
江淮次方言历史上曾经是明朝时期的官话。
其语言特点是“n,l”不分,带有入声,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也未必分。
二、吴方言,分布在苏南、浙江和上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黎锦熙在《国语运动史纲》(1934年) 十二系 直隶、山西、东三省、山东、河南北部,为 河北系。……陕西、甘肃、新疆,为河西系。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第二阶段 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年5月,傅斯年、顾颉刚等受蔡元培委 托 广州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非敷奉母字和晓匣母字声母的分混 泥来母字的分混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3. 单一标准和多项标准 吴方言:古全浊声母保持浊音音值 老湘方言:非敷奉母字和晓匣母字声母混同 以及泥来母字声母混同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4. ① ② 分区标准掌握中的问题 分区标准的普遍适用性 入声韵:江淮官话/山西及其周围地区 分区标准的层次性 早期历史性语音标准——方言区 其它语音标准——方言片、土语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赵元任、丁声树、罗常培、杨时逢、吴宗济、 董同龢、白涤洲等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方言 调查,计有: 两广和海南(1928-1929,1930) 关中(1933)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皖南(1934) 江西(1935年春) 湖南(1935年秋) 湖北(1936年) 云南(1940年春) 四川(1941年秋-1946年)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早期大致指中古不晚于唐宋的时期 晚期指宋元以后 方言区 方言片、方言小片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早期历史性语音标准主要有: 全浊声母的读音 轻唇音的读音 舌上音的读音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晚期历史性语音标准主要有: 知系声母的读音 见组晓组声母的读音 阴声韵韵尾的读音 阳声韵韵尾的读音 入声韵韵尾的读音 调类的分合 入声调的分派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李方桂在《中国的语言和方言》(《中国年 鉴》,1937年)中的分区: 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粤,赣客, 闽,吴,湘——9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赵元任在《国语入门》(1948年)中的分区: 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粤,赣客, 闽南,闽北,吴,湘——10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赵元任1926年前 江浙的吴方言 1934年起 《中华民国新地图》和《中国分省新地图》 的“语言区划图”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1934:华北官话,华南官话,吴,客,粤, 闽,海南——7 1939:北方官话,上江官话、下江官话,吴、 客、粤、闽、皖,潮汕——9 1948: 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湘, 赣、吴,客,粤,闽南,闽北,徽——11
第五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一.分区的目的 方言差异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二.分区的标准 1. 语音是划分汉语方言的主要标准 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 对应性、系统性 语音是区分汉语方言的主要标准。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2. 语音标准中的历史标准和非历史标准 《切韵》 古浊声母的音值 入声韵韵尾 -p -t -k→→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第三次分区 见于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 (1985年)和《汉语方言的分区》(1989年) 两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 院合作编制的《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1988年): 官话,晋,吴,徽,湘,赣,客,粤、闽, 平——10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③ 分区标准运用中的灵活性 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 莆仙话——莆田、仙游(闽东话 ) 四.分区的层次和方言过渡地带 五.分区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从清末民初开始至今 第一阶段 章太炎:《訄qiú书》初刻本(1900) 十种 《检论》(1915年) 九种 陕西为一种。……福建、广东各为一种。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第三阶段(1949年以后 ) 第一次是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学术会议上丁 声树、李荣在所作的发言《汉语方言调查》 中的分区: 北方话,吴,湘,赣,客,粤,闽南,闽 北——8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概说
1956年开始进行,到1958年,调查了全国约 2200市县中的1849个汉语方言点。 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1980年第2版) 和其它一些论著把闽南话和闽北话统一成闽 方言,第二次分区: 北方话,吴,湘,赣,客,粤,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