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植物营养学2-06.09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学资料

植物营养学资料

植物营养学资料植物营养学 (plant nutrition):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养分归还方式:一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二是通过施用无机肥料。

二者各有优缺点,若能配合施用则可取长补短,增进肥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之路。

最小养分律: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

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②而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李比希是植物营养学科杰出的奠基人!植物营养学的发展:古典时期(19世纪)——新古典发展时期(20世纪前半叶)——现代植物营养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座谈会、现场观察(二)试验研究1. 生物田间试验法: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试验条件最接近农业生产要求,能较客观地反映生产实际,所得结果对生产有直接的指导意义;2. 生物模拟法:运用特殊装置,给予特殊条件便于调控水、肥、气、热和光照等因素,有利于开展单因子的研究,多用于田间条件下难以进行的探索性试验。

高级植物营养学4-06.10

高级植物营养学4-06.10

图:Mn妨碍Ca吸收途径
第七章 逆境土壤环境中的植物营养
二、植物适应酸性土壤的机制
(图7-3)
逃避(avoidance)机制
☆避免铝、锰进入敏感部位
忍耐(tolerance)机制
☆提高植物对毒害离子的忍耐性
☆通过根际变化降低铝、锰吸收
☆提高养分吸收效率 ☆选择有用的根际微生物,提高
☆降低植物对养分的需求
第七章 逆境土壤环境中的植物营养
植物对铝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Fageria et al 1988)
11、与RNA结合形成络合物从而使RNA失活
12、使核糖体在内质网内非正常分布,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13、影响豆科植物根瘤的正常形成
14、与蛋白质中羧基和巯基共同形成配位络合物,导致蛋白质变性
15、与多肽结合,干扰植物正常生理生化功能
第四章
植物必需大量营养元素
影响NR活性的因素: 介质NO3-、氮代谢物、CO2、碳代谢物、激动素、光 2)亚硝酸还原过程 NiR结构(图4-12) NiR催化、还原态铁氧还蛋白提供电子。 硝酸还原的结果,提供NH3合成氨基酸,同时使细胞碱化。 细胞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苹果酸-丙酮酸(PEP-MAL-PYR) 缓冲体系调节细胞酸碱度: 硝酸还原迅速时,产生多量OH- ,细胞内形成较多的MAL, 降低pH; 硝酸还原缓慢时,产生OH-少,反应向PYR进行,经过草酰 已酸脱羧,释出OH-,提高pH;
第四章
植物必需大量营养元素
四、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与同化 五、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状
第四章
植物必需大量营养元素
第二节 磷 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分布和形态 无机磷占85%,并且变化明显,反映植物体内磷素营养 水平的变化(表4-11) 二、植物对磷的吸收和运输 (一) 植物对磷的吸收 吸收形态:磷酸盐、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小分子有机磷 吸收方式:主动吸收、被动吸收、胞饮作用。 以主动吸收为主。 吸收部位:根毛区为主

植物营养学概述

植物营养学概述

植物营养学概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营养概念及其重要性一、基本概念1、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2、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3、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1、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2、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3、施肥手段:良好生长环境植物遗传特性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4、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

第二节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一、植物营养研究的早期探索1、海尔蒙特(Van Helmont, 1577-1644),柳条试验2、罗伯特?波义尔(Robert Boyle)索秀尔,碳素营养学说3、泰伊尔(Von Thaer, 1752-1832)腐殖质营养学说4、布森高(Boussingault, 1802-1887)氮素营养学说5、索秀尔(Saussure,1804)、伍德沃德(Wood-ward):水培试验实践的先驱.二、植物营养学的建立和李比希的工作1、植物矿质营养学说(1840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2、养分归还学说要点:植物以不同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

意义: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4、李比希的功绩1、确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建立了植物营养学科,从而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兴起2、提出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对合理施肥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3、把化学应用于农业,使化学融于农业科学之中4、推行新教学法,重视实践和人才培养5、李比希观点认识的不足与局限性1、尚未认识到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2、对豆科作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3、过于强调矿质养分作用,对腐殖质作用认识不够三、植物营养学的发展1、萨克斯、克诺普发展了营养液培养技术2、近代田间试验研究有了明显发展(1)布森高在1834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农业试验站;(2)鲁茨1843年创立英国洛桑试验站,工作延续至今;(3)门捷列夫1869年在俄国四个省同时建立了试验站.(4)在鲁茨的倡导下,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长期实验站。

高级植物营养学1-06.09

高级植物营养学1-06.09

表1-2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 表1-2
(Epstein 1972, Marschner 1995)
营养元素
C,H,O,N,P,S,K,Mg,Fe,Mn,Zn,Cu Ca B Cl
高等植物
+ + + +
藻类
+ +
±
真菌
+ + -
细菌
+
±
+
±
+
Mo
Ni
+
+
+

+

±
±
第一章 植物营养元素
返回
表1-3植物组织中各种营养元素的适宜浓度
O C H N K Si P
Al Na Fe Cl Co Mn Cr
Ti V Cd B Ba Sr Zr
Mg
S Ca
7x10-2
5x10-2 3x10-2
Rb
Zn Cu
5x10-4
3x10-4 2x10-4
Pb
Ni As
nx10-4
5x10-5 3x10-5 返回
Ra
……
nx10-4
第一章 植物营养元素
第一章 植物营养元素
第一章
三个特点:
植物营养元素
1、基本局限于生物圈和土圈
2、受不同形态磷化合物有效性制约 3、进入水体则永久性残留 四、钾的循环(图1-4) 基本局限于生物圈和土圈。但是也易进入水体
五、其他营养元素的循环(图1-5)
挥发性元素:与C、N循环相似,如S 非挥发性元素:与P、K循环相似,如Ca、Mg
第一章 植物营养元素
第一章

植物营养学ppt课件

植物营养学ppt课件
吸收养分最多的 部位是根尖以上的分 生组织
精品课件
根毛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14
叶面(包括茎表面):
CO2 O2 H2O SO2 叶面渗透也可吸收矿质元素,如喷施尿素 KH2PO4微量元素等。
吸收途径
无论那种方式都是按以下途径吸收:
介质溶液
细胞壁水膜
细胞壁 (自由空间)
原生质膜
细胞内部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32
3、在胁迫条件下,如土壤干旱,养分有效性 低,通过叶面施肥及时补充养分。
4、在作物迅速生长期,通过叶面施肥补充根系 吸收的不足,发挥高产品种的最大潜力。
5、施用叶面喷肥,在蔬菜作物上可 减少推荐施氮的25%,而维持同等 产量,从而减少土壤残留矿质氮和 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减少对地下 水的污染。
精品课件
30
在世界范围内,叶面施肥已经成为重要的 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之一,叶面施肥至少可以解 决生产中的某些特殊的问题:
1、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往往引起养分固 定,有效性降低,施用效果差。采用叶面施肥 即可快速,经济的矫治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微 量元素施肥的主导措施。
精品课件
31
2、 叶面施肥,各种养分物质可直 接从叶片进入体内,参入代谢过 程,比土壤施肥快。如土施尿素、 硫酸铵等氮肥,最快速度也必须 有3-4天才能见效,而通过叶面 施肥,1-2小时就可被叶片吸收 50%左右。因此,可以及时快速 的矫治生育期中营养元素的潜在 缺乏,特别是在养分临界期,通 过叶面施肥,不至于造成大幅度 减产。
(A)
(B)
(C)
(D)
(精E品)课件
(F)
28
六、 叶部吸收(根外营养)
叶部吸收养分的形态和机制与根部类似,吸 收养分是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最后通过质 膜进入细胞内。

高级植物营养学幻灯片

高级植物营养学幻灯片

五、植物养分吸收的遗传特性
植物对土壤或介质中矿质养分的吸收特点: 1.选择性:如果植物偏向于吸收某种矿质养分,同 时就会降低对其他元素的吸收。(表2-3) 2.累积性:植物细胞汁液内某些养分的浓度远远高 于介质中该养分的浓度。 (表2-3) 3.基因型差异: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不同基因型的 植物对同种矿质养分的吸收也有所不同。 (表2-4)
(二)根的形态、构型特性与养分吸收 1.根形态与养分吸收 根形态(根数量)与养分吸收关系密切。 根的数量可用单位体积土壤中根的总长度来表示。 (Lv,单位 cm/cm3) 或用一定耕层深度中单位面积土壤中根的总长度来表示。 (LA ,单位cm/cm2) 根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根系的营养特性。 2.根构型与养分吸收 根的构型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关系与养分种类有关。 3.不同根类型组合与养分吸收 ●植物的根系类型与养分吸收关系密切。(直根系;须根系) ●根构型对养分利用效率也有影响。(浅根型;深根型) 浅根型植物更有利于对土壤磷的吸收(图2-5) 4.根分布状态与养分吸收:重叠与否
第一章 植物营养元素
第一节 植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一、植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植物含水:80%~95% 干物质:5%~20%: 有机物:C、H、O、N占95%,又称可挥发元 素。 矿物质(灰分):60多种,占5%,称矿质元 素,又称灰分元素。
二、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 1、遗传因素控制植物对某种元素的吸收累积能力并 决定该元素在植物体中的含量。 植物对某种元素的吸收累积能力是长期选择的结 果,这种选择是根据不同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生化 特性而发生的。 2、特定的生理过程导致矿质元素在同一植物不同器 官上的含量差异。 3、环境条件也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 土壤条件:当某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较多且有效 性较高时,植物体内积累也较多。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

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简介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

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用合理肥料的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来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发展历程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在施用肥料促进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对植物营养科学理论的探索,最早是从西欧开始的。

尼古拉斯(Nicholas,1401-1446)是第一个从事植物学营养研究的人,他认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与吸收水分的某些过程有关,200年后,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得出柳树的增重来自水而不是来自大气和土壤的结论。

虽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他成功的把科学的试验方法引入了植物营养的领域。

1804年,索秀尔(de Saussure)采用了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在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所培养的植物体内碳素不同,证明了植物体内的碳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同化作用的结果。

而植物的灰分则来自土壤;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

19世纪初期,德国学者泰伊尔(Von Thaer,1752-1828)提出腐殖质营养学说。

他认为,土壤肥力取决于腐殖质的含量,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的植物营养物质;而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

布森高(Boussingault,1802-1887)法国农业化学家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植物营养的创始人。

高级植物营养

高级植物营养
粮食作物中的矿质营养元素 对全球人类健康的影响
作者 罗斯.M .韦尔奇 植物营养2012级 蔡红明
背 景
目前,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例如,缺铁,维生
素A缺乏,碘缺乏病),困扰着全球三十亿人,尤其是资源贫乏的发展中 国家的妇女和婴幼儿,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用农业的方法来寻找
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
LOGO
表1 在谷物穗粒和豆类种子中铁和锌的浓度
糙米 玉米 全麦 绿豆 黄豆 豇豆
谷物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 白质防止普遍的饥荒,但是豆 类的生产量低,直接影响可用 微量营养元素的供给,因为豆 类是更丰富的微量营养元素来 源 (表1可知)。
有研究表明:豆类在使用过程 中通常会经过研磨或者其他处 理,这会导致微量营养元素的 损失(如表2)。
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夜盲症, 在严重的情况下,会永久失明等。 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智 力低下和脑损伤等。 铁缺乏可导致营养性贫血,生 长发育迟缓,抵抗力低下等。 锌缺乏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皮炎,腹泻,脱发,免疫功能缺 陷等。 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调查表明:全球有超过200万人缺乏 维生素A,约370亿人缺铁,1亿人缺碘。 LOGO
图4 两个乌干达粮食系统(分别基于香蕉和粮食)中各微量 营养元素(即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锌,铁,钙)输出 占每日推荐量(RDA)的百分比。(数据来自麦金太尔等人, 2001)
RDA标准:
⑴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 织联合制定
⑵美国制定
农业系统变化与改革
1996年谷物生产 和谷类作物种植 面积大幅增加是 20世纪后半期农 业“绿色革命” 的一部分,粮食 作物多样性的减 少是驱动 “绿色 革命”主要因素。
LOGO
微量营养元素的损失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植物营养?什么是植物营养学?答: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化学物质,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过程。

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李比希提出的植物营养“三大学说"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矿质营养学说:驳斥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认为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养分归还学说: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若不及时归还被带走的养分,土壤地力将逐渐下降;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最小养分律:植物的生长量或产量受环境中最缺少的养分的限制,并随之增减而增减。

环境中最缺少的养分称为最小养分。

3.试述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答:研究范畴:植物营养生理学(营养元素生理学、产量生理学、逆境生理学);植物根际营养(根-土界面、植物-土壤—微生物及环境因素);植物营养遗传学;植物营养生态学;植物的土壤营养(土壤养分行为学、土壤肥力学);肥料学与现代施肥技术。

研究方法:生物田间试验法(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生物模拟试验法(运用特殊装置,给予特殊条件便于调控水、肥、气、热和光照等因素);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分析法(同位素标记);酶学诊断法第二章植物的元素营养1.什么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其判别标准是什么?答:植物必需元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营养作用的化学元素。

其判别标准是:①必要性: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②专一性: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③直接性: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第一章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的活动植物营养学概念: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肥料概念:指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养分,改善土壤性状,并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类物质植物营养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氮――提高谷类籽粒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磷――改善糖料作物、淀粉作物、油料作物等的品质钾――“品质元素”矿质营养学说要点:指出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以后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最小养分律要点: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三大营养学说缺点:1.尚未认识到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2.过分强调矿质养分作用,对腐殖质作用认识不够3. 指责布森高关于豆科植物的作用,而对豆科作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普良尼什尼柯夫(1865-1948)苏联农业化学家:把“植物-土壤-肥料三者联系起来”肥料种类:有机肥、化肥、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或速效肥料、缓效肥料或控释肥料施肥方法:分期施肥、深层施肥、全层施肥、分层施肥、集中施肥、撒施、条施、根外施肥植物营养学的范畴、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作用的化学元素称为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碳、氢、氧的主要生理功能如下:1、可形成多种碳水化合物,是细胞壁的重要组分;2、可构成植物体内各种生活活性物质,为代谢活动所必需;3、是糖、脂肪、酚类化合物的组成成份。

植物营养学(课件)

植物营养学(课件)

《植物营养学》第一节植物营养性状的基因型差异第二节植物养分效率差异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Part1Part2)第三节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改良途径第一节肥料的科学施用第二节肥料的科学管理(Part1Part2)第十一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第一节酸性土壤 (Part1Part2Part3Part4)第二节盐渍土 (Part1Part2)第三节石灰性土壤 (Part1Part2)第四节渍水和淹水土壤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绿色植物的显著特点是其根或叶能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利用这些物质建造自身的躯体或转化为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

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即称为营养。

植物体所需的化学元素称为营养元素。

营养元素转变(合成与分解)为细胞物质或能源物质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实质上,营养元素是代谢过程的主要参与者。

这表明植物营养与新陈代谢过程是紧密相关的。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或者说,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养分)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粮食生产不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而且也要为副食品生产、畜牧业、养殖业以及工业生产(糖、酒等)提供原料。

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根据我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我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

这就决定了我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7年以后,我国化肥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化肥生产量和化肥进口数量的逐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也随之迅速上升(图1-1)。

植物营养学完整版

植物营养学完整版

肥料:能向植物提供其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化学物质的任何物料。

(理解:施肥是为了补充环境养分供应的不足;施肥并非简单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自然需求(还有特定经济目的)。

)施肥的正面影响: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增加、平衡养分、矫正pH);人体健康(人体必需元素(54种)最终来自土壤)。

氮肥对环境的污染:氮素引起农产品,尤其是食品中硝酸盐的富集,硝酸盐通过食物链引起人畜的硝酸盐中毒(高铁血脘症、消化道癌变);氮素的淋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体的污染(三氮:NH3-N、NO2-N、NO3-N);氨的挥发和反硝化脱氮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影响硝酸盐积累的因素:氮肥用量;氮肥品种;钾肥的施用。

磷肥对环境的污染:磷素随地表径流可能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磷素生产过程中引起的大气氟污染;施用时候可能带来重金属土壤重金属的可能污染。

有机肥对环境的影响:氮、磷的污染;病原菌的污染;重金属的可能污染。

大量元素:氮(0.04-0.3%)、有机质(1-2.5%)、磷(大多在0.05-0.15%之间)、钾(K2O 0.5-2.8%,地壳中为3.1%)。

中量元素:钙、镁、硫。

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钼、硼。

我国土壤普遍缺氮,大部分缺磷,半数缺钾,局部缺少中、微量元素。

肥料分类: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微生物肥料。

有机肥料基本特性:养分完全,但含量低;养分释放速度慢,但肥效稳长;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改善土壤的有机营养;改善作物的碳素营养。

化学肥料基本特性:养分含量高,但种类单纯;养分释放速度快,但后效短;部分化肥长期施用可影响土质;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可引起环境问题(地下水污染,表层水富营养化等)。

微生物肥料基本特性: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产物改善植物营养;直接提供的养分量十分有限;辅助性肥料,不能代替有机肥及化肥的作用。

国外化肥发展四代:单质低浓度化肥(如硝酸钙)→单质高浓度化肥(如尿素)→化成复合肥料(如磷酸铵)→混成复合肥料肥料发展的趋势:高效化:不断提高肥料中养分的浓度;复合化:提高复合肥料在化肥中的比例;液体化:发展液体肥料;缓效化:延缓肥料施用后养分释放的速度。

植生2-矿质营养(06级)

植生2-矿质营养(06级)

植 物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


理 学
(二)载体运输
同向运输器:在与H+结合的同时与另一物质
(如Cl- 、SO42-或中性溶质糖、氨基酸)结合, 同一方向运输。
黄 冈 师 范 生学 命院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植 物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


理 学
(二)载体运输
反向运输器:在与H+结合的同时与另一物质
生学 命院 科
N、P、K、Ca、Mg、S、Si。 微量元素(7种):是指植物需
学 与
要量较少, 在植物体中含量较低
工 程
(<0.01%)的元素, Fe、Mn、B、
学 院
Zn、Cu、Mo、Cl、Ni、Na。
植 物 生
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学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Elements in plant)
C→ CO2 ↑ H、
105℃杀青
鲜样
干物质

75℃烘干
O →H2O↑ N
→NOx ↑
S→
H2S 、SO2↑
冈 师 范 生学 命院 科 学 与 工 程
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
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 (ash)中,构成灰分的元素称 为灰分元素(ash element) 。 (注意:不含N,但因土壤
三、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
黄 冈 师 范 生学 命院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一)病症诊断法 (二)化学分析诊断法
植 物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理 学
一、生物膜
由于原生质体由膜结构包裹,因此任何矿质元

植物营养学302512413

植物营养学302512413
11320 16390 19505 19455 28450 32052 37898 / 7.8 37.3 194.2 536.9 1269.4 1322.2 209 288 306 272 309 327 365
1949 54167 1952 57482 1957 64653 1963 72538 1973 91970 1980 98255 1985 104689
3.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 培肥土壤,说到底就是提高土壤在无肥条件下
的生产力。而连续系统的施用肥料,则是提高 地力,即无肥条件下的生产力的有效方式。
• 每次投入农田的化肥,除了作物吸收利用和
其它损失外,有相当数量的养分残留于土壤中 (N约为30%,P约70%,K约为40%)。使得土壤有 效养分增加,土壤肥力提高。
二.植物营养与肥料在农业中的作用
1.提高农作物产量 2.改善农产品品质
3.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4.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5.补偿耕地不足
1.提高农作物产量
• 粮食的“粮食”----肥料 • 尽管农业生产依赖于诸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依赖于作物品种、水利、植物保护等多种农业 技术的进步,但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是影响作物 产量和品质的基本因素。 • 联合国资料:50% • 西欧:40-65% • 美国单产增加的原因:50-60%是肥料 • 中国52.35%(1978-1984),水稻40.8%,小麦 56.6%,棉花48.6%,油菜64.4% • 黄土高原地区平均46.63%,最高达79.86%;小 麦57.25%,玉米41.97%,水稻38.69%。(彭琳) • 使用化肥,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 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
4、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高产品种是对肥料高效应品种,也 就是能吸收利用更多养分,并将其转化 为产量的品种。如现代良种的需肥量和 吸肥量大于地方传统品种。如杂交水稻、 杂交玉米的施肥量大于常规品种。杂交 晚稻较常规晚稻多吸收氮21-54千克/公 顷,P2O51.5-15千克/公顷,K2O19.567.5千克/公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 根的形态、构型特性与养分吸收
1、根形态与养分吸收
可用根数量(LV或LA)反映根形态 2、 根构型与养分吸收(图2-4) 对土壤中难移动养分(如P)的吸收影响大 3、不同根类型组合与养分吸收(图2-5)
不同根类型植物搭配种植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
4、根分布状况与养分吸收(图2-6) 密植,土壤养分利用率高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离子泵假说(图2-26)
Hodges(1973)提出。认为:
少量阳离子的进入,活化膜上ATP酶(泵),ATP水解产生H+, H+被泵出膜外,形成跨质膜的质子梯度(Δ pH)而产生暂时的电 化学势梯度,促使膜外阳离子进入细胞。 ATP ADP- + H2PO4-(磷酰基) H2PO4- + H2O H3PO4 + H+ ADP- 同时水解产生OH- ,也被排出膜外,引起阴离子的反向 运输进入细胞内。 ADP- + H2O ADP- + OH-
1、 作用
1) 矿化分解有机质、释放养分。 2)产生和分泌有机酸等物质,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 3)固定和转化大气中的养分供应植物利用。 4)产生释放生理活性物质,促进根生长和养分吸收。
(三) 菌根(图2-8)
指土壤真菌与根系建立共生关系所形成的共生体。
菌根真菌包括担子菌、子囊菌、藻状菌,可侵染2000种植物。
③ 菌根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 (主要原因)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五、植物养分吸收的遗传特性
1.选择性(表2-3)
2.累积性 3.基因型差异 (表2-4)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二节 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机制
3个过程:养分向根表迁移、进入质外体、进入共质体
一、养分向根表的迁移 (一)截获(interception) (图2-9 ,图2-10) 主要为阳离子,Ca2+、Mg2+ (二)质流(mass flow)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能量来源:光、氧化、还原、ATP水解、已有的溶质梯度
根据能量来源分为(图2-20) : 1)初级主动吸收(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能量直接来自化合物或光合能所转化的电化学势梯度,属 于同一底物的单向吸收,又称单一吸收(uniport) 2)次级主动吸收(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能量来自已有的电化学势梯度(H+ 或Na+)转化为新的电化学 势梯度而产生的能量。分为: 共吸收(symport):如糖—H+共吸收 反吸收(antiport):如Na+/H+反吸收 [组吸收(group transport )]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主动吸收机制
1)载体假说
依据: (1) 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图2-21) (图2-22) 养分流出速率低时适用 (2) 离子吸收的二重图形及多重动力学(图2-23)
如K+、NO3-、Rb+吸收;SO42- :多重性理论(跳动性理论)
(3) 载离子体(图2-25) 如缬氨霉素、无活性菌素、恩镰孢菌素、短杆菌肽
四、根际效应与养分吸收
(一) 根系分泌物(图2-7)
1、无机物 CO2、矿质盐类 根系分泌CO2作用:微生物繁殖;酸化介质、溶解养分 2、有机物
1)种类:小分子、大分子有机物
2)作用:改善根际性状;微生物繁殖;保护根尖 3)影响根系分泌因素:缺素、有害元素等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 根际微生物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一节 植物根系生物学特性与养分吸收(图2-1)
主根 (tap root)
直根系 (tap root system) 根系 须根系 基根 (basal root) 不定根 (adventitious root) 种子根 (seminal root)
(fibrous root system)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 运输蛋白 (transpoot protein) (图2-19)
2. 主动吸收
特点: 1)逆电化学势(或浓度)梯度积累 2)运转过程中溶质的化学性质不变 3)大部分符合Michaelis-Menten曲线的底物饱和动力学原 则 4)与酶促反应类似,具有较高的温度系数 5)具有严格的底物专一性 6)消耗代谢能量
移动性大的养分:NO3-、Cl-、SO42-、Na+
(三)扩散(diffusion) Fick第一定律: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Jd=-DA(dc/dx) (表2-5 表2-6 )
Jd:扩散速率(mol/s) A:扩散面积(cm2) 有效扩散系数 D:扩散系数(cm2/s) dc/dx:浓度梯度(mol/cm4)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离子泵类型
1) H+-ATP酶(图2-27)
功能:水解ATP、产生H+、降低膜内pH (1)F型:存在线粒体、类囊体、(叶绿体)中。由F0、F1两部 分组成, F0穿过膜形成透过H+的导管, F1水解ATP (2)V型:存在液泡膜及其他细胞器膜中,由V0、V1两部分组 成, V0、V1功能与F0、F1相似 2) Ca2+-ATP酶 功能:将Ca2+泵出原生质,维持原生质正常Ca2+浓度范围。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按照养分转运方向可分:内流型、外流型离子通道
内流型离子通道: (图2-16)
为多基因控制家族—shaker family(摇动家族)的成员,属于 电压门控通道。多数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如AKT1通道(如K+ 内流型通道),由6个跨膜域(domain)组成,在第5和第6跨膜域 之间有一个插入膜内的环,构成通道的洞跨膜域(p-domain)。 外流型离子通道: (图2-17) 如K+外流型通道KCO1为双洞型依赖于原生质Ca2+浓度的离子 通道(Ca2+-dependent channel),属于配位开启通道。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原生质膜上还存在受Ca2+调节、接受和传递外界信号刺激的 通道。其接受和传递外界信号的过程(图2-18) : ① 膜上接收器(receptor)接收外界信号 ② 膜上Ca2+-ATP酶活性改变 ③ 打开Ca2+通道 ④ 导致原生质Ca2+浓度变化 ⑤ 信号导致Ca2+从内部贮存的Ca2+库中释出 ⑥ 产生次级信号,如IP3 ⑦ 提高自由Ca2+浓度,改变束缚Ca2+蛋白(Ca2+-BP)活性 ⑧活化一系列酶,导致细胞最终的反应。
三、养分进入共质体 (一)生物膜结构(图2-12) (二)溶质的跨膜运输 1、被动吸收(passive transport) (图2-13)
1)被动扩散(passive diffusion)
指溶质沿着电化学梯度、不需要借助任何转运蛋白而透过 生物膜的运输过程。遵循Fick定律: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不定根 (adventitious root)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根的解剖学特点与养分的吸收(图2-2)
根分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成熟区 养分吸收旺盛部位:分生区、伸长区 养分吸收最快最多部位:根毛区 二、根的形态、构型特性与养分吸收
(一) 根的形态、构型概念(图2-3) 根形态: 指根系的形态学特征,常用根数、根长、根表面 积、根分枝数、根毛数量和长度等参数描述。 根构型: 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根(直根系)或不定根 (须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Lynch,1995), 包括三维空间分布和二维平面分布。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分离转运子的方法: 1)异源基因表达法(heterologous expression) (图2-29) : 酵母,该技术关键在于通过化学或放射性诱变等方法获得不 能吸收该特定离子的酵母突变体。 2)杂交筛选法(hybridization screening) 常见、较成熟,但是需要有前期工作结果作为基础来设计 探针。 遗传密码已经被破译的一些转运子(表2-7):
吸收速率:v=PAc
离子渗透系数 c :细胞膜两侧溶质浓度差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A:面积
指借助离子通道或转运蛋白沿着电化学梯度穿过生物膜的 运输过程。
有两种机制:离子通道、转运蛋白 (1) 离子通道 (ion channel) 生物膜上的一些贯穿双重磷脂层的蛋白,其分子的多肽链 以某种形式折叠成ß螺旋而形成一条能透过一定类型离子的通 道。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1、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分为内生、外生、石南、乔木和兰属菌根。其 中最重要的:外生菌根(ectomycrorhiza)、
内生菌根(endomycrorhiza)
2、菌根促进植物吸收养分的原因(表2-2)
① 菌根真菌的外分泌物促进难溶物溶解 如草酸——难溶性磷酸盐;磷酸酶——有机磷 ② 菌根真菌改变了寄主根的吸收特性 分泌激素、生长调节剂;直接提供根系养分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已证实原生质膜上存在:
阳离子(K+、Ca2+、H+、Na+)通道
阴离子(苹果酸离子、NO3-、Cl-)通道 水通道(aquaporin) 主要分:配位开启通道和电压门控通道两种(图2-14) 配位开启通道:与配位结合,打开
电压门控通道:外界电压变化,打开
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图2-15) 离子通道的存在与细胞内渗透压调节(如K+、 Cl-通道) 、外 界环境信号传递(如Ca2+通道)有关。
第二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