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画图读图专项练习题 (1)

合集下载

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练习含答案

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练习含答案

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练习一、单选题某日太阳直射地球某一纬线(赤道除外),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为O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切点O点()A.纬度小于90°B.与直射点时差12小时C.此时为6时D.自转速度比北京快2.O点与太阳直射点()A.位于同一经线上B.距离2万千米C.互为对跖点D.纬度互为余角我国某公司高管于2019年3月25日11:00赶到公司办公楼前,准备参加约1个小时的紧急会议。

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此时刻在该城市,下列地理现象最可信的是()A.一天中逆温层最厚B.太阳位于东南天空C.一天中日影最短D.一天中气温最高4.如图所示,为尽量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最不理想的停车位是()A.①车位B.①车位C.①车位D.①车位我国在南极罗斯海附近难言岛(74.9°S,163. 8°E)建的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下图为北京时间某年2月某日10时在难言岛上拍摄的自动气象监测站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拍摄此景时,当地时间约为()A.7:00B.8:00C.12:00D.13:006.此时图中自动气象监测站的日影朝向()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一个旅游团于北京时间某年8月20日9时从青岛出发飞越太平洋到美国纽约(西五区)观光,飞行时间18小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飞机在穿越日界线时,空姐在广播中通知旅客把自己的手表()A.调快1小时B.调慢1小时C.向前调1天D.向后调1天8.到达美国纽约时,当地时间约为()A.8月20日3时B.8月20日14时C.8月21日3时D.8月21日14时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h点位于c点的()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10.图中a点的对跖点(地球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互为对跖点)是()A.d点B.e点C.f点D.g点11.2019年12月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幕。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地球的运动》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地球的运动》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一、选择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① ② ③ 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各处自转角速度均相等B、除两极点外,各处自转线速度均相等C、赤道处线速度约为南北纬60°纬线处的二倍D、50°N的自转角速度比南回归线大3.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A.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B.1太阳日——24小时C.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D.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4.关于北京和香港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5、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元旦B、国庆节C、劳动节D、教师节6、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太阳直射点: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B、在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D、在南回归线以北并向南移动7.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365日9时6分10秒B. 1恒星年C.1回归年D.365日5时48分46 秒8、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B、度数永远不变C、随公转有规律地增大或减小D、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9、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10.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角速度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B.地球公转角速度非常均匀C.地球公转线速度有快慢之分D.地球公转线速度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二、综合题11、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中四个地球位置上画上赤道和地轴。

⑵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为,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

地球的公转练习题

地球的公转练习题

地球的公转练习题一、选择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

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解析依据太阳直射的半球可判断,A为北半球夏至日,C为北半球冬至日,B 为北半球秋分日,D为北半球春分日。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时,为3月21日到6月22日,“荡秋千,踏青插柳”为端午节,符合题意。

当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答案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图完成3~4题。

3.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甲B.乙C.丙D.丁4.从a到b的方向是()。

A.向东B.先西南后西北C.向西D.先东南后东北解析第3题,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可知,这必定是从丁处观察的结果。

第4题,由于图中的极点为南极点,故从a到b要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向西;前一段路程离南极点越来越近,向南,后一段路程离南极点越来越远,向北;即从a到b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答案2021年6月21日7时09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读下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中表示该日北京太阳视运动路线的是() 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丁曲线解析北半球夏至日时,北京昼长夜短,但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故选C。

答案C6.以下有关北回归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回归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都会缓慢变动的B.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C.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则北回归线向南移动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解析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等于黄赤交角度数,所以北回归线随黄赤交角的变化而变化,黄赤交角目前认为是23°26′,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黄赤交角每年都会缓慢变动;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北回归线向北移动;只有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C.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D.若黄赤交角为45°,那么地球将不存在寒带
5.当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X市(20°N)正午日影朝南B.这一天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我国这一天昼长夜短D.这一天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
6.下列各纬线圈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一半的是()
3.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恒星日将长于太阳日B.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C.太阳将西升东落D.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4.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交角,目前为23°26′
B.若黄赤交角为0°,那么全球各地昼夜永远等长
.
.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B.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C.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D.星云是由气体和液体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2.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C.1981年1月16日17时D.1980年12月20日10时
14.某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后,船上的时间很可能是()
A.日期减少一天,钟点有变化B.日期增加一天,钟点不变C.日期不变,钟点有变化D.日期不变,钟点也不变
B.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则较快
C.地球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D.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6天,也就是一个回归年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章节练习(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章节练习(含解析)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章节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1.2019年4月10日21点,天文学家在布鲁塞尔(比利时)、圣地亚哥(智利)、上海(中国)、台北(中国)、东京(日本)、华盛顿(美国)六大都市同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题。

从2019年4月10日起往后三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华盛顿昼渐长,夜渐短C.圣地亚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D.日出时上海东方明珠日影朝向西南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高纬度B.南半球中纬度C.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3.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此时,A点的区时是()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5.此时,北京时间是()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8日18时6.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7.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可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插茱萸,登高望远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8.上图中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A.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B.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段上C.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各点,与B点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A.4个B.3个C.2个D.1个10.随地球自转,图中C转至D点需要()A.24小时B.23小时C.2小时D.1小时下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第4课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掌握地震波的分类和不同特征2.能说出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及根据它们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及每一圈层的特征3.掌握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特征知识点0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一)地震波1,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

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3,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4,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二)不连续面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

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2,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界面。

以这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

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

4,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

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球板块的运动目标导航知识精讲与之相关。

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5,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

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

【即学即练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的海域,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一绘图、填图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一绘图、填图练习

必修一地理填图、绘图练习【考查重点】:通过必修一中图象、图表的填绘,加强对相关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1、夏至日光照图 (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要求:① 画出太阳光线,表示夏至日光照②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标注极点③ 在图上用A 点标注直射点,并写出直射点的地理坐标④ 在图上写出晨线和昏线。

⑤ 在图中用阴影标出地球上日期较新的一天。

2、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要求:① 在四幅地球位置绘出地轴 ② 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填注节气名称 ③ 在冬至位置处用阴影表示夜半球④ 自己设定字母表示各节气,并指出夏半年范围。

从 到 为北半球夏半年。

3、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结构图要求:① 在正确的位置填出各圈层和界面名称 ② 指出软流层③ 指出岩石圈的范围4、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填岩石种类和过程名称A B C D ① ② ③ ④ ⑤ ⑥6、大气的受热过程 (填辐射名称)A B C D E F7、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图① 比较A 、B 两点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② 画出A 、B 两点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A (受热)B (冷却)8、绘制城市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① 城郊热力环流 ② 海陆风郊区 城市 郊区 海风 陆风⑤ ACB D②③⑥④③山谷风谷风山风9、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和受力10081010101210、读右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B.,C.,D.。

(3)图中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填字母)(4)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5)判断:此图表示北半球(季节)。

此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气压切断,只保留在上,而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状分布。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11、在下图中阴影处分别注出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并写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

冬季夏季高中地理选修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一)12、冷锋结构示意图要求:①在正确的位置填出冷暖气团和运动箭头②画出暖空气的抬升③用短线段组标出降水范围13、北半球气旋示意图画出气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流动D14、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上填缺失内容°N°N°N。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带答案专项训练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带答案专项训练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带答案专项训练题综合题1、下图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2)图中字母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其中C表示____界面,该界面下A波B波的速度变化是____。

(3)图中D表示____界面,该界面下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这说明E处物质状态为____态。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填选项)A.①B.②C.③D.④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太阳能资源在近40年来,不论是在总辐射量、年日照时数还是在年有效日照天数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减少,只是在减少幅度上存在着差异。

不少学者对变化原因也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在太阳能资源变化上,我国东部与西部的主导因素并非一致。

东部地区主要是人文原因,西部地区主要是自然原因。

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图。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2)比较甲乙两地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简要分析影响年太阳辐射量的因素有哪些?(4)目前我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没有大面积推广,简述其原因。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太阳辐射量减少的原因。

3、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_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_____的公转轨道。

(填行星名称)以上行星公转轨道具有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性。

(2)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_____代。

(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读图,完成第1~2题。

1.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比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约多4分钟C.比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约少4分钟D.时间为23时56分4秒2.在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a、b、c、dB.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c、d、b、aC.a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点最大、c点最小D.b、c、d三点角速度相等,c点线速度最大1题,赤道上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实际是以太阳为参照物时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太阳日,因此选B项。

第2题,地球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除极点外),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南北极点为0。

因此选D项。

2.D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

据此完成第3~4题。

3.照片最能反映()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4.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时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 A.23时 B.22时56分4秒C.23时4分4秒D.21时52分3题,北极星及周围星辰为恒星,视为固定不动,而相机虽然固定在地球表面,但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运动,所以出现圆形的星辰运动轨迹。

第4题,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3时56分4秒,当第二天该恒星再次处于星空中同样位置时,说明地球正好自转一周,经历了一个自转周期,时间应为22时56分4秒。

4.B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6.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全球无温度变化D.全球无五带划分5题,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图中β表示黄赤交角。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含答案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2)题.(1)图中A表示()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2)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A.A顶部B.B顶部C.A的全部和B顶部D.C外部2.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3. 读下图,地球内部莫霍面以上的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4. 中新网2019年9月23日电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勘察加半岛最北端的希韦卢奇火山9月23日喷出高达5000米的火山灰烟柱(主要由岩浆物质颗粒构成),目前依然在继续喷出,火山羽流向东漂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希韦卢奇火山喷发的岩浆颗粒最可能来源于()A.地壳B.下地幔C.地核D.软流层(2)希韦卢奇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烟柱最先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岩石圈5.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

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

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2)题。

(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2)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A.2个B.3个C.4个D.5个(2)图中()A.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B.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C.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7.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下列小题。

2020秋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2020秋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高纬度B.南半球中纬度C.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答案B解析图中线速度由南向北递增。

可判定图示地区处于南半球,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1 670 km/h,60°S上则为837 km/h,故根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该区域应处于中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小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小D.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答案C解析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位置,还有海拔等因素。

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低,其自转线速度越小,图中a处的线速度比同纬度b处小,所以,a点的海拔较低。

3.下面四幅图,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观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观测呈顺时针。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

读图,回答4~5题。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答案A解析从图中看出P点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

5.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答案A解析11月11日地球在秋分后大约一个半月,故应靠近甲点。

6.仅从纬度因素考虑,我国卫星发射基地最节省能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在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④地纬度最低,发射时获得的初速度最大,最节省能源。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 练习题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 练习题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读经纬网图,据图,回答1~2题。

1.若丁地的昼长为11小时,当甲地日落时,乙地的地方时为( )A.8:30 B.17:30C.19:30 D.20:302.若一架飞机在丙地日出时飞往甲地,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员看到的都是日出现象,到达甲地当地地方时为7时,则飞机飞行的时间及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的位置分别是( ) A.3小时东北方B.1小时东南方C.3小时东南方D.4小时正南方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3~4题。

3.苏瓦与阿洛菲两地比较(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4.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1 B.1∶5C.1∶17 D.7∶17N城的区时与北京时间如图所示,此时N城的日期与北京不同,回答5~6题。

5.此时N城时间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6点7点B.18点19点C.18点7点D.6点19点6.N城的位置在( )A.东半球东时区B.东半球西时区C.西半球西时区D.西半球东时区7.2019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

则四地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8.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2019年2月8日18:50从法兰克福(8.5°E,50°N)起飞,到达首都国际机场的北京时间为2月9日10:50,该飞机飞行了( )A.8小时B.9小时C.10小时D.11小时9.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 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B.13C.16D.19结合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单选题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Q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若黄赤交角变为25°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正确的是()A.热带范围变小B.温带范围变小C.寒带范围变小D.与现在相同下图为某同学模拟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模拟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①保持地轴与公转轨道成66°34′的夹角①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①保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①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针对图中a、b、c、d各点的判断,正确的是()A.c点纬度一定比a点低B.d点纬度一定比b点低C.c点海拔比b点高D.d点地势比a点高6.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海拔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7.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

黄赤交角()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B.即图中角βC.为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D.目前度数为66.5°火龙果是一种热带水果,每天光照12个小时以上利于开花、结果。

近年来,我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大规模引进种植火龙果,但由于冬半年光照时间不够,需要在每株火龙果顶部安装一盏灯,每天日落后开灯照明补光2-4小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农民给火龙果补光的时间段一般为()A.春分日-秋分日(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B.夏至日-冬至日(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C.秋分日-次年春分日(9月23日前后-次年3月21日前后)D.冬至日-次年夏至日(12月22日前后-次年6月22日前后)9.火龙果种植中,应用补光技术主要是为了()A.减少资金投入B.实现错峰上市C.增强抗旱能力D.降低能源消耗10.黄赤交角是四季产生的原因。

第一章 地球运动知识点例题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运动知识点例题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The angle between yellow and red and its influence
探究四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
夏半年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春分
次年3月21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冬半年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
23°26′N 0° 23°26′S
日出/日落
(1)无极昼现象的地区:找准太阳在地平线上的方向
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 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
纬度越高,越偏北 纬度越高,越偏南
A点:6.22 vs 5.22 都直射北半球 但 6.22太阳更偏北
直射点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越偏北 直射点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越偏南
线速度 Linear Velocity
考虑海拔对线速度的影响 • 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A2 A1 O
线速度 Linear Velocity
读地球公转轨道局部图和某日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 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靠近赤道,线速度越大
1、比较图中甲乙丙丁戊五地自转线速度,正确的是( ) A.丙<甲<乙<戊<丁 B.丁<戊=乙<甲<丙 C. 丙<甲<乙=戊<丁 D.丁<戊<乙<甲<丙
A.1/2 东八区B.2/3
C.3/4
D.1
9.15 20时
1、求0:00经度 118800°
2、求180°地方时 24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球运动练习题 12.1
1,在下图中画出黄赤交角,并标出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
2.在下列图中画出冬.夏至侧视光照图和北半球俯视图: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画出光线.晨昏线和用○标出直射点,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夏至日冬至日
3读图回答:
(1)在图12中②位置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标出日期,节气,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地球处于②位置时,为北半球的日(二分、二至日),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3)地球处于④位置时,图13所示的四城市中黑夜最长的是,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北)移动。

(4)地球由③向④位置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____(增大或降低),昼将逐渐变,此时段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出现,其范围逐渐。

4.读图17“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7
图18
(1)在图17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
半球。

N
图13
图12
66°34′
图10

90°

23°26′

(2)图17表示的节气是,该日A、B、C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地,最晚看到日出的是地。

(3)图18中正确表示图17中B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是。

(4)该日,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该日后一个月内,其范围逐渐,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