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复旦题库考-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卷二

1、 金融创新

答:

1. 金融战略创新:主动拓展业务领域,扩充自身实力:

(1) 征服策略;

(2) 变革策略;

(3) 合并策略。

2. 金融工具创新:

(1) 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大额可转让存款单、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2) 运用高新技术的创新:银行卡、信用卡、智能卡;

(3) 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

3. 金融业务创新

(1) 间接金融的创新:分期付款、融资租赁;

(2) 直接金融的创新:证券到期日的创新、利率定价模式的创新、偿

债选择权的创新、互换交易。

4. 金融机构创新

(1) 从传统的单一结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银行持股公司;

(2) 金融联合体出现—“金融超级市场”;

(3) 从提供单一金融服务向综合性金融服务方向发展。

卷三

1、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宗旨

答:

1. 性质:

(1) 中央银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统管全国金融机构的半官方组织。

(2)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最高管理机

关,根据法律授权具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并负责制订和执行货币金

融政策。

(3) 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经济政策的要求,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

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以确保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宗旨:

(1) 向社会提供可靠、良好的信用流通工具;

(2) 制定和推行货币政策,保持本国货币价值的稳定。使社会总需求和

总供给保持大体均衡,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 履行国家管理全国金融的职责;

(4) 作为政府的银行和一国金融体系的代表,调节国际金融关系,管理

对外金融活动。

卷四

1、 金融抑制的根源、手段、表现

答:

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过多的金融管制,被抑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滞着经济的发展。

1. 根源:

(1) 经济根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具有严重的“分割性”,资金、技

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分散于零散的经济单位之中,国内市场无法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市场价格千差万别,生产效率和投资收益因时因地变化,这种“分割经济”导致了金融体制的脆弱和割裂。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有限的金融机构不能发生“导管”作用,投资多局限于本行业之中,这种“内源融资”减少了企业和个人的储蓄,影响了社会的再投资能力,造成全社会的效益损失。并且给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进行金融干预造成了“最佳”的借口。(2) 政治根源:大多数发展国家是摆脱殖民统治后取得独立的,新政府

对国家主权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望,同时对宗主国的“自由经济”本

能排斥,自然更宁愿相信政府干预而不愿相信市场“看不见的

手”的自动调节。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总有繁多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政策,这也是金融抑制的突出表现。

(3) 社会文化根源:对高利贷和通货膨胀的恐慌也是导致金融抑制的主

要原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高利贷意味着剥削,高额的利息最终会以成本推动的方式体现到最终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去,这无疑将导致通货膨胀。因此,政府认为高利贷必须禁止,并以政府财政计划和配给作为替代。这种做法的体现是硬性规定了利率的上

限,最终可能导致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差甚远甚至产生负数,金融体系对储蓄的吸引力日益下降,而配给制导致的特权和腐败现象日益蔓延。实际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受到各种各样的抑制,而流通中的名义货币量却未受到任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仍然会发生。

2. 手段

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

(1) 人为的控制利率和汇率;

(2) 金融管理方面存在弊病:经济管理机构设置繁冗、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矛盾,背离初衷,阻碍经济发展。如偏袒性的经济优惠政

策助长企业的依赖思想,生产效率未得以提高,资金未得以有效

利用,甚至大量流入消费市场,增加通胀压力。

3. 表现

(1) 金融市场不健全;

(2) 金融工具单调。

2、 贷款出售

答:

贷款出售(Loan Sales)是指商业银行一反以往“银行就是形成和持有贷款”的传统经营哲学,开始视贷款为可销售的资产,在贷款形成以后,进一步采取各种方式出售贷款债权给其他投资者,出售贷款的银行

将从中获得手续费的收入。

卷五

1、 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把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描述成快速传

递的“热土豆”

答: 恶性通货膨胀被定义为无法控制的快速恶化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标准,一般认为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即为恶性通货膨胀。由于实际货币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而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的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断降低,人们悲观的心理预期又加速了通货膨胀的发展。物价甚至每分每秒都在上升,相对而言货币不断贬值,导致存款不如存货,人们拿到货币都想方设法尽快花出去以避免损失,货币逐渐丧失了价值储藏和交易媒介的功能,转而以物代替。

2、 隐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及结果

答:隐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并未以价格上升的形势表现出来,工资未下降,然而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下降的情况。实际上产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具体的表现为限额配给、黑市、凭证购买、有价无货、价格不变质量下降等情况。

1. 原因:社会总需求已经过度增长、通货膨胀缺口已经形成、物价上

涨压力已经出现时,政府通过商品配给制度或物价管制方法等人为措施抑制物价的上升。

2. 结果:这虽然能避免目前的物价上升,但它使经济体制不能有效地

利用价格的自动调节功能去优化资源配置,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同时也会累积物价上涨的压力,使得公开性通货膨胀终有一天会以更强的冲力爆发出来。

3、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