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2014年统计从业考试《统计实务》章节辅导
2014年统计从业考试《统计实务》章节辅导整理:李兴万第一章统计报表制度综述第一部分本章主要内容一、统计报表制度基本框架(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具体分为三种形式,即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调整后的普查项目包括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三项。
人口普查每l0年进行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
现行经常性的统计调查制度共30项。
国家统计局每年都要进行相当数量的非经常性统计调查工作,其中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开展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有《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统计调查制度》等。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二、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一)统计报表制度管理的相关法律依据(二)管理机构与职责权限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
其中国家统计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同级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地方各类统计调查制度。
(三)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1.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2.统计调查报表的法定标识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
法定标识至少包括:(1)表号;(2)制定机关;(3)批准文号/备案文号;(4)有效期限。
3.统计调查项目的监督三、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一)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各级经济普查机构组织实施。
(二)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各级统计部门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等。
第二章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第一部分本章主要内容一、概述(一)统计分类、统计分类标准、统计分类标准化的概念统计分类: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按照一定标志将重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体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统计学中标准化法的分类
统计学中标准化法的分类:
一、率的标准化
要比较两个总率时,发现两组资料的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构成等)存在明显不同,而且影响到了总率的结果,这时就不宜再直接比较总率,而应考虑采用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部构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计算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后的标准化率(调整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标准化率的主要计算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二、直接标准化法的计算方法
当已知所比较资料各组率Pi,可选用直接法计算标化率。
三、间接标准化死亡比的计算方法
当所比较的资料已知各自某现象总发生数r及各分组观察单位数时,宜采用间接法计算标化率。
统计分类标准
统计分类标准统计分类是指将一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以便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
在实际应用中,统计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进行统计分类时,我们需要确定合适的分类标准,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统计分类标准。
1. 数值型数据的统计分类标准。
数值型数据是指可以用数字表示的数据,比如年龄、身高、体重等。
在对数值型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时,常用的分类标准包括等距分类、等比分类和分位数分类。
等距分类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分类,比如将身高按照每10厘米进行分类。
等距分类简单直观,但可能会忽略数据的分布特征。
等比分类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类,比如将收入按照每万元进行分类。
等比分类能够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
分位数分类是指根据数据的分位数进行分类,比如将成绩按照百分位数进行分类。
分位数分类能够充分考虑数据的分布情况,但需要计算和理解分位数的概念。
2. 类别型数据的统计分类标准。
类别型数据是指具有类别属性的数据,比如性别、民族、职业等。
在对类别型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时,常用的分类标准包括频数分类和比例分类。
频数分类是指根据每个类别出现的频数进行分类,比如将性别按照男女进行分类。
频数分类能够直观地反映每个类别的数量,但可能忽略了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分类是指根据每个类别所占的比例进行分类,比如将不同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进行分类。
比例分类能够更好地反映不同类别的相对重要程度,但需要注意比例的计算方法。
3. 时间型数据的统计分类标准。
时间型数据是指具有时间属性的数据,比如年份、月份、季节等。
在对时间型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时,常用的分类标准包括年度分类、月度分类和季度分类。
年度分类是指将数据按照每年进行分类,比如将销售额按照每年进行分类。
年度分类能够反映数据的年度变化趋势,但可能忽略了季节性变化。
月度分类是指将数据按照每个月进行分类,比如将降雨量按照每个月进行分类。
第九章 统计标准
—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该标准对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划的代码做 了规定,主要适用于按行政区划处理、检索和交换信息。行政区划代码是指代为所在行政区划的代码, 用6位阿拉伯数字分为3层,每层2为,分别代表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 县(区、市、旗)的名称。
— 6—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节
常用的统计标准
一、组织机构代码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三、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四、统计用区划代码 五、城乡划分代码
六、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 七、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八、企业控股情况划分 九、居民消费支出分类
— 7—
一、组织机构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是对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机关、企 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组织机构颁发的一个根据代码编制规则编制,在 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 总局”)负责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工作。
(二)适用范围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 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5个行业门类以及社 会工作行业大类。
(三)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 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具体 划分标准如教材中的表9-7所示。
统计数据标准化
统计数据标准化统计数据标准化是指对统计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其符合特定的标准格式和要求。
标准化后的数据可以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可解释性和可信度,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下面将详细介绍统计数据标准化的步骤和方法。
一、数据采集和整理首先,需要采集相关的统计数据。
数据可以来自各种渠道,如调查问卷、数据库、网站等。
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去除重复、缺失和错误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确定标准化的目标和要求在进行数据标准化之前,需要明确标准化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确定统计数据的单位、精度、格式等。
标准化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根据具体的统计需求和数据特点进行确定。
三、数据转换和处理1. 单位转换:如果统计数据的单位不一致,需要进行单位转换。
例如,将长度单位从英寸转换为厘米,将货币单位从美元转换为人民币等。
2. 数据缩放:如果统计数据的数值范围差异较大,可以进行数据缩放。
常用的数据缩放方法包括最小-最大缩放和标准化缩放。
最小-最大缩放将数据线性映射到指定的范围,标准化缩放将数据转换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
3. 数据格式化:统计数据的格式化包括日期格式化、数字格式化等。
例如,将日期格式统一为YYYY-MM-DD的形式,将数字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等。
4. 数据编码:对于分类变量,可以使用独热编码或者标签编码进行转换。
独热编码将每一个类别转换为一个二进制向量,标签编码将每一个类别转换为一个整数值。
5. 数据归一化:对于具有不同量纲的变量,可以进行数据归一化。
常用的数据归一化方法包括最小-最大归一化和Z-score归一化。
最小-最大归一化将数据线性映射到[0,1]的范围,Z-score归一化将数据转换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
四、数据验证和检查在进行数据标准化之后,需要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可视化等手段对数据进行验证和检查,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
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16_真题-无答案
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16(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关于统计分类标准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统计分类标准是对不同类型的重复现象所做的统一规定B. 统计分类标准必须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发布C. 统计分类标准应经常更新,以适应情况不断变化的需要D. 统计分类标准主要应用于数据采集阶段2. 一个企业的法定代码是______。
A. 惟一的B. 可变的C. 可以是两个以上D. 可有可无的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规定,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由______位***数字组成,分别代表省、地区、县的名称。
A. 9B. 6C. 12D. 84. 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划分为______。
A. 3个大类,6个中类B. 6个大类,6个中类C. 3个大类,16个中类D. 6个大类,16个中类5. 单位代码中,无属性的数字位数为8位,检校码位数为______位。
A. 8B. 4C. 2D. 16. 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规定,划分企业规模的对象是______。
A. 产业活动单位B. 事业单位C. 企业集团D. 法人企业或单位7. 在经济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______。
A. 全面调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1%抽样调查8. 产业活动单位是本部的,如果没有法定代码,使用法人单位法定代码的前8位,第9位校验码填______。
A. AB. BC. CD. D9. 单位负责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又称______。
A. 单位主管B. 单位代表C. 法定代表人D. 法定负责人10. 机构改革中,有些单位虽然名称有变化,但其基本职能未变,成立时间要填写______。
A. 最早成立时间B. 名称改变时间C. 改革开始时间D. 改革结束时间11. 登记注册(或批准)机关级别划分的级别数为______。
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统计实务部分
行政记录等,按报表要求,由各部门组织调查或资料 整理,最终形成统计报表或数据。
块:地方政府统计部门根据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对没
、取得统计资料。
第三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二、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2019.判.6 】
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国家、部门和地方三大类别
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框架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注意主体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
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 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2019.多.6 】
国家 统计 报表 制度
合资经营、合作经营、港澳 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
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投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 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六、《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
★ 2019年制定;
★ 以法人为对象,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 出资人实际出资情况进行分类,并按出资人对企业的 控股程度,分为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
第一节 概述
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
组成-规范-前提-对比
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统计分组的规范;
是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
有利于加强统计资料的国际对比。
三、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科学性与系统性; ★统一性与强制性; ★通用性与稳定性。
【2019.判.7 】
第二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第一节 概述 P135
一、相关概念
【统计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按照一定标志将重复出 现的社会经济现象体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统计调查项目、制度及统计标准分类
1. 统计调查项目制定及审批的要求:集中统一,分级负责。
2. 统计调查制度
统计调查制度
制定
备案/审批
国家统计调查制度 国家统计局制定
报国务院备案或者审批 部门统计调查制度 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 报国家统计局备案或者审批
地方统计调查制度
(与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一致)
3. 统计标准分类
统计标准分类
制定
国家统计标准
国家统计局制定;
国际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部门统计标准
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统计调查需要制定的、在本部门范围内强制执行的统计标准
其他统计标准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统计标准的基本原则,制定补充性的其他统计标准
统计调查项目
制定
审批
国家统计 调查项目
①国家统计局制定;
②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报国务院备案;
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部门统计 调查项目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部门“系统内”是指:与部门有直接隶属关系的
单位及部门的派出机构;省级及省级以下与部门对口设立的管理机构;国家级集团公司所属企业。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地方统计 调查项目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共同制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
门共同制定的
国家统计局审批 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
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
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统计分类标准介绍
统计分类标准介绍统计标准是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工作所做的统一规定,以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部门标准等形式发布.统计标准分为广义统计标准和狭义统计标准.广义统计标准包括:各种统计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所做出的统一规范.狭义统计标准,仅指统计分类标准.本文主要介绍统计分类标准.一,统计分类标准的概念及划分统计分类标准是由统计主管部f3对某些常用的重要的统计分组所作的统一规定,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国家统计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的标准.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则是根据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一个地区和一个部门范围内强制执行的标准.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局共同制定.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必须在国家统计标准的基础上作补充性的规定,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矛盾.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统计分类标准化是为了规范某些重要的常用统计分组,通过制定发布和贯彻实施统计分类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统计分类标准化是整个统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具有重要的作用.统计分类标准化是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条件i是各项统计调查和资料整理实现重要分组相互统一的基础:也是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统计资料横向对比的前提.三,我市采用的主要统计分类标准目前我市正在实施的统计分类标准主要有26种,划分情况为:(一)国家和部门统计分类标;隹: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三次产业划分规定》3,《国别(地区)统计代码表》4,《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5,《单位隶属关系代码》6,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7,《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8,《关于统计上国鲸国嚣标准介绍口何一磊牛文辉-趔廑建有经济控股情况的分类办法》9,《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10,《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单位划分规定》11,《关于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及代码的通知》12,《关于统计上对个人独资企业的处理办法》13,《组织机构代码》14,《工业基本建设项目大,中型划分标;隹》15,《非工业基本建设项目大,中型划分标准》16,《基本建设项目大,中型划分标准一其他》17,《基本建设项目大,中型划分标准一说明》18,《轻重工业划分》19《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1,《科技统计分类与代码》,22,《统计上单位划分的规定》23,《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二)地方统计分类标准:1,《天津市主管部门名称代码》2,《天津市行政区划地址代码》3,《统计上划分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暂行规定》. 四,现行的几种重要统计分类标准(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由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于1984~E开始实施,1994年进行了首次修订,2002~EN次修订后正式发布实施.行业分类标准是一项广泛适用于计划,统计,财政,税收,工商行政管理等国家宏观管理及部门管理的重要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本原贝『J和划分行业的基本单位以及行业编码方法,为按行业进行信息处理和交换提供了统一规范.行业分类标准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对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都按其性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而不管属表一A.农,林,牧,渔业K.房地产业B.采矿业LI租赁和商务服务业c.制造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杏,I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NI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E.建筑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P.教育C.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H.批发和零售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I.住宿和餐饮业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T.国际组织表二代码企业登记注册类型100内资企业110国有企业120集体企业130股份合作企业140联营企业141国有联营企业142集体联营企业143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149其他联营企业150有限责任公司151国有独资公司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60股份有限公司170私营企业171私营独资企业172私营合伙企业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74私营股份有限公司190其他企业2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10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220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230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00外商投资企业3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32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30外资(独资)企业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哪个部门管理和执行什么会计制度.此分类标;隹对应于联合国统计属编制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1989 年修订,第三版,简称:ISIC/Hev. 3),具有一定的国际可比性.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最理想的是产业活动单位,这样划分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行业结构,但由于统计目的和核算对象的不同,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也可以采用法人单位.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结构是:将经济活动划分为2O个门表三行业名称指标名称计算单位大型中型小型从业人员数人2000及以上300—2000以下300以下212业企业销售额力兀30000及以上3000-30000以下3000以下资产总额力兀40000及以上4000-40000以下4000以下J,A业人员数人3000及以上600—3000以下600以下建筑业企业销售额万元30000及以上3000-30000以下3000以下资产总额万元40000及以上4000-40000以下4OOO以下批发,Jk企业从业人员数人200及以上100—200以下100以下销售额力兀30000及以上3000—30000以下3000以下零售业企业J,A业人员数人500及以上100-500以下100以下销售额万元15000及以上1000-15000以下1000以下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数人3000及以上500—3000以下500以下企业销售额力兀30000及以上3000—30000以下3000以下邮政业企业J,A业人员数人1000及以上4o0—1000以下400以下销售额万元30000及以上3000—30000以下3000以下住宿和餐饮从业人员数人800及以上400-800以下400以下业企业销售额力兀15000及以上3000—15000以下3000以下表四代码分类及构成1公有经济11国有经济12集体经济2非公有经济21私有经济22港澳台经济23外商经济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并对每一类都按层次编制了代码和对其所包含的内容作了说明,其中20个门类如下(表一):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 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上述三个门类合并是我们习惯上所称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即从F到T的15个门类). (二)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是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8年联合制发的.该项规定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三个大类,16个中类,部分中类下又设若干小类.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大类和中类具体划分如下(表二):由于我国企业类型比较复杂,已经改制,正在改制和尚未改制的企业交织在一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难以单纯地按组织形式对企业进行规范登记,因此在现阶段以现行工商登记注册类型为基础进行统计是必要的.根据212商登记注册类型,也可以加工组合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企业组织类型,即分为独资企业,合作合伙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四大类.(三)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佳《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是国家有关部门于1962年首次制定,1975年,1979年,1988年, 1991年先后四次修订.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国家统计局重新制定了《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新办法适用于统计上对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划分规模:并以法人企业或单位作为对企业规模的划分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具体划分标准如下(表三).(四)经济成分划分规定1998~9月国家统计局颁发了《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类型的规定》,将我国的经济成分划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两部分,具体包括(表四):经济成分划分与经济类型划分不同,它不是以整个企业为划分对象,而是根据企业实收资本的"国家资本","集体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的份额来确定经济成分,并按这五种实收资本的比例综合加工和计算各种主要经济总量(如:地区生产总值,产值,销售收入等)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份额.至于机关,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经济成分,则根据其经费来源和管理方式,以单位为对象进行划分.作者单位:天津市统计局设计管理处红£编董页。
国家统计标准
国家统计标准
统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1、统计指标标准化,是指对统计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的规范化。
统计指标的概念包括指标的内涵和外延两面。
内涵说明本指标质的规定性与其他指标的区别;外延是本指标包括的范围。
计算方法是统计指标的计量方法和测量方法,是统计指标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应用范围是统计指标的特定的界定范围。
2、分类目录,是指统计分类标准的一种。
如商品可以按生产单位划分为农副产品、工业产品;按用途可以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消费资料还可按吃、穿、用、烧等进行分类。
分类目录是统计调查资料分类整理的依据,是分析研究的基础。
统计调查的分类目录必须由国家统一制定。
3、调查表式,是指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统一规范的调查表格形式。
统计调查表的一般格式是:左上角为填报单位的标记,中间是表格和报告期别,右上角为统计调查表法定标记。
其中依次列出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机关、批准备案文号。
表的左面一般为表的主栏,列出统计调查的指标;右面为宾栏,列出统计分组标志等。
表的下面是统计责任标志,从左至右依次为企业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实际报出日期。
4、统计编码,是指对统计指标的编号,是计算机汇总的标志。
制定科学规范的统计编码及统计调查表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科学工整理统计数据、保证统计资料准确性的基础,对于提高统计设
计与管理水平,适应统计数据计算机化的要求,建立统计数据库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标准化分类
标准化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来组织和管理信息、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从标准化分类的定义、目的、原则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标准化分类的定义标准化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按照事物的特征、属性和功能等相似性,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别或组别的过程。
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可以使其具有可比性、可交换性和可测量性,便于组织和管理。
二、标准化分类的目的1. 提高信息管理效率:通过标准化分类,可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其更易于查找和利用。
这样可以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
2. 促进产品和服务的交流与合作:标准化分类可以统一产品和服务的命名、定义和描述,消除语言和概念的差异,促进不同地区和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支持决策和评估: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评估。
例如,在采购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品的分类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最适合的供应商。
4. 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标准化分类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和需求,为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它也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三、标准化分类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标准化分类应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依据,避免主观意见和个人偏好的影响。
分类标准应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验证性。
2. 一致性原则:标准化分类应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保持一致,以确保分类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交换性。
分类标准应尽量避免频繁变动和重复。
3. 可操作性原则:标准化分类应具有操作性,即分类标准应具备清晰明确、易于理解和应用的特点。
同时,分类结果也应易于获取和使用。
4. 综合性原则:标准化分类应考虑事物的多个方面和属性,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类。
分类结果应尽量反映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四、标准化分类的应用1. 产品管理:标准化分类可以用于产品的命名、编码和分类。
通过统一和规范的命名和编码,可以方便对产品进行管理、追踪和控制。
统计数据标准化
统计数据标准化统计数据标准化是一种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统计数据转化为统一标准格式的过程。
标准化后的数据具有一致的结构和规范的表达方式,便于数据的比较、分析和共享。
本文将详细介绍统计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步骤和应用。
一、统计数据标准化的方法1. 数据清洗: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修正错误数据等。
清洗后的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2. 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标准的数据格式。
常见的数据转换包括单位转换、日期格式转换、数值转换等。
转换后的数据具有一致的单位和格式,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3. 数据归一化: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数据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常见的归一化方法包括最小-最大归一化、Z-score归一化等。
4. 数据编码:对分类变量进行编码,将其转化为数值型变量。
常见的编码方法包括独热编码、标签编码等。
编码后的数据更适合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的应用。
二、统计数据标准化的步骤1. 数据采集:采集需要进行标准化的统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文件、数据库中的数据等。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修正错误数据等。
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3. 数据标准化: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可以使用软件工具如Python、R等来实现标准化过程。
4. 数据验证: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可视化工具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5. 数据应用: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应用于实际的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领域。
标准化后的数据更易于处理和分析,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和价值。
三、统计数据标准化的应用1. 数据分析:标准化后的数据具有一致的格式和结构,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等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2. 数据共享:标准化后的数据更易于共享和交流。
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口径和分类标准
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口径和分类标准一、中国城镇人口数据的统计口径由于市镇设置与市镇统计相脱节,市镇设置单兵突进,没有与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城乡划分等统计问题,所以我国市镇统计极为多变、混乱。
仅《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城乡分类口径就有七八种之多。
城乡划分标准不统一,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统计工作。
(一)人口普查资料分城镇人口、市人口、镇人口。
其数据来源具有权威性,而且有丰富的城镇人口的地区分布,规模分布的统计数据,有利于分析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城市化规模结构变化。
但应注意五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是有差别的,某些指标并不具有衔接性。
(二)城市规划统计主要按建成区、边缘区、郊区、农村将人口从地域上分成几部分,它主要是为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人口基础数据,由城市建设部门进行统计,目前还缺乏通行的划定标准,尤其是城市边缘区的范围还处于理论界的探讨阶段,而且镇一般都没有城市规划统计数据,大中城市的统计资料多见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缺乏全国的统一资料。
(三)行政管理统计主要以行政区划的城市建制为依据对城镇人口进行统计,分市镇总人口、市区人口、镇人口。
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将行政区域的城镇人口称作城市地区人口。
建国初期,因统计资料的缺失,多用这一指标表示城镇人口,后随着城镇行政建制的变化,这一指标逐渐偏离了城镇人口的本质含义,尤其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乡改镇、县改市(区)、市管县”的推行,使1982年以后的建制城镇人口已完全失去了人口城市化的指示意义。
二、影响城镇人口数据统计准确性的几个因素(一)城镇建制标准的变化不论人口普查,还是行政管理,城镇人口的统计都是以建制城镇作为基本统计单元,因此城镇行政建制的变化对城镇人口统计数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一共颁布过五次城镇建制标准,每一次都对城镇人口统计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户籍政策1958年以前由于没有严格的人口流动调控措施,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户籍对城镇人口的统计影响不大。
1958年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限制城乡人口自由迁移,自此户籍统计成为获取城镇非农业人口的重要渠道。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复习要点
一、统计的涵义:一是指统计活动(统计工作);二是指统计资料;三是指统计科学。
二、社会经济统计:它是从数量方面入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社会经济统计的性质:它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三、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A、数量性是它的基本特点;B、总体性是统计的另一重要特点。
四、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过程。
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的名称。
4、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表现为数量上不同的标志,如职工的年龄、工资、工龄等;品质标志是指不能用数量表现的标志,如性别、隶属关系等。
5、变量:统计中的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6、变量的数值叫变量值,即可变数量标志的数值,也称标志值。
7、变量值按其数值是否连续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离散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只能是整数而不出现小数;如职工人数、机器设备台数.连续变量是指其数值在整数之间可以有无限的数值;如人的身高、体重。
8、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的名称。
9、简答统计指标的设置的要求。
A、指标所反映的总体特征,概念要有理论依据;B、指标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C、指标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
10、指标的分类:A、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有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期的数量表现。
B、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反映情况事物价值量的指标C、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反映情况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小平,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量等.这类指标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
分类量化定标
分类量化定标详细解析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中,数据的预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其中,“分类量化定标”可以被视为数据预处理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尽管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组合术语,但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逐一深入探讨其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和重要性。
一、分类(Classification)分类是数据预处理中的一个基本步骤,特别是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或半结构化数据时。
它的主要目的是将数据集中的条目按照某种标准或特征划分到不同的类别或组中。
1作用:提高数据的可解释性:通过分类,可以将复杂的数据集简化为更易于理解和分析的形式。
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或机器学习模型提供基础:许多算法要求输入是分类数据,或者至少是分类标签。
2方法:基于规则的分类:使用预定义的规则或条件将数据分配到不同的类别中。
统计分类:利用统计方法,如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根据数据的统计特性进行分类。
机器学习分类:使用监督学习算法,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训练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
3重要性:分类是数据科学中的一个基础任务,它有助于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正确的分类可以显著提高后续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任务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量化(Quantification)量化是将非数值数据(通常是定性数据)转换为数值数据的过程。
这是数据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因为许多算法和统计方法只能处理数值数据。
1作用:使非数值数据可用于数学运算和统计分析。
扩展数据分析的范围,包括能够使用更多的算法和工具。
2方法:二元编码:将定性数据转换为二元形式,如0和1。
序数编码:为定性数据的不同级别分配整数。
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为每个可能的类别创建一个新的二进制变量。
文本量化:使用词袋模型、TF-IDF等方法将文本数据转换为数值向量。
3重要性:量化是连接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分析的桥梁。
正确的量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因为它能够捕捉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关系。
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统计分类是指将各种统计资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而统计分类标准化则是在统计分类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分类进行统一,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比较性。
统计分类标准化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统计分类标准化具有普适性。
无论是国家统计局还是各个行业的统计机构,在进行统计分类时都会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这种普适性使得各种统计数据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统计分类标准化具有稳定性。
一旦确定了统计分类的标准和规范,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不会频繁变动。
这种稳定性有利于长期的统计比较和分析,能够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再次,统计分类标准化具有科学性。
在确定统计分类标准时,通常会参考相关的学科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这样一来,统计数据就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另外,统计分类标准化还具有灵活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统计分类标准也会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情况下的统计需求。
这种灵活性使得统计分类标准能够与时俱进,保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最后,统计分类标准化具有规范性。
通过统计分类标准化,可以规范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流程,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这种规范性有助于防止统计数据的造假和误导,维护了统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统计分类标准化具有普适性、稳定性、科学性、灵活性和规范性等特点,对于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可比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统计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统计分类标准化的重视,不断完善和改进统计分类标准,以推动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和规范实施。
统计数据标准化
统计数据标准化统计数据标准化是指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转换,使其具备一致的格式和结构,以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标准化后的统计数据能够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可解释性和可比性,为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一、统计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统计数据是各个领域进行决策和分析的重要依据,而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决策的有效性。
统计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可解释性:通过标准化处理,统计数据的格式和结构更加一致,使数据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标准化后的数据能够减少歧义和误解,提高数据的可解释性。
2. 增强数据的可比性: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可能采用不同的单位、分类标准和计量方法,导致数据之间难以进行比较。
通过标准化处理,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转换为相同的单位和标准,使其具备可比性,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3.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化处理可以对数据进行清洗、校验和纠错,排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和错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化后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 便于数据的整合和共享:标准化处理可以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便于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标准化后的数据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集成和交换,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统计数据标准化的步骤和方法统计数据标准化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和整理:收集来自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并进行初步整理和清洗。
这包括对数据的格式、结构和内容进行初步检查和处理,排除数据中的重复值、缺失值和异常值。
2. 数据格式转换: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
这包括对数据的单位、分类标准和计量方法进行统一,使其具备可比性。
例如,将不同单位的数据转换为相同的单位,将不同分类标准的数据转换为相同的分类标准。
3. 数据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具备一致的格式和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对比 三、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1、科学性与系统性; 2、统一性与强制性; 3、通用性与稳定性。
docin/sundae_meng
第一节 常用统计标准分类介绍
一、《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单位代码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八位无
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由全国组织机构 代码登记主管机构赋予每一个企业、事业单位、 机关和团体。
二、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 统计用区划代码由12位代码组成,县以上行
政区划代码由l—6位代码组成,县以下区划代码 由7—12位代码组成。
docin/sundae_meng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分为 两段17位,其代码结构为:
C 制造业
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J 金融业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统计分类标准化:是指由统计主管部门制定 和发布一系列统计分类标准,并在统计工作中贯 彻实施这些统计分类标准,以适应统计信息采 集、处理及管理的规范化和自动化要求,实现统 计的功能和统计的最docin佳/sun效dae_m益eng。
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 1、统计分类标准化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 2、统计分类标准化是统计分组的规范 3、统计分类标准化是进行数据自动化处
人。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200 年 月 日
填表人《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编号:□□□□□□□□□□□□□□
docin/sundae_meng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docin/sundae_meng
第一产业 工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四、《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
内资企业
•
国有企业
•
集体企业
•
股份合作企业
•
联营企业
•
有限责任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
•
私营企业
•
其他企业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指标名称 甲
200 年
表 号:I 1 0 2 - 1表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 号:国统字(2019)119号 有效期至:2019年6月
计量单位 乙
代码 丙
本年实际 1
一、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
人
01
用工单位填报:
补充资料:
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 人,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的人数 2、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全年平均人数 人。 3、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劳动报酬 千元, 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内 千元。
普查机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普查对象 填报普查表
普查数据处理 →普查数据质量抽查
二、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各级统计部门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有全面调
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等。
docin/sundae_meng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
企业(单位)法人代码:□□□□□□□□-□ 企业(单位)详细名称:
•
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
•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外商投资企业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外资企业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docin/sundae_meng
第三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一、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设立普查领导小及其办公室→制定普查方案 和组织实施普查工作
□ □ □ □ □ □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省
地 县 乡镇办
村委会
城乡属性 城乡分类
居委会
docin/sundae产业划分》
A 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docin/sundae_meng
第一节 概述
一、统计分类、统计分类标准、统计分类标准 化的概念
统计分类: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按照 一定标志将重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体区分为不 同的类型。
统计分类标准:是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分 类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一般是以国家标准或统计 标准形式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