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4节探究植物的蒸腾失水实验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植物的蒸腾失水

一、使用教材

北师大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4节。

二、实验器材

校园实验:校园内活体植物、保鲜袋、凡士林、剪刀、胶带、温湿传感器

蒸腾速率测定:直尺、吸水纸、电子称、小烧杯

三、实验创新

(1)融会贯通。在蒸腾作用这一节,课本上主要是两个实验。一个是演示实验,植物的蒸腾失水;另一个是建议活动,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单独来说,植物的蒸腾失水仅仅是一个现象的观察,太过表面;而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相对于前面的教学来说,在内容衔接上跳跃性太大,不易理解。本着生物学的新课程理念,其实本节课完全可以把这两个实验串起来,上成一节精彩的实验课:探究植物的蒸腾失水。由蒸腾失水的现象,究其原因,然后设计实验,进行猜想、验证,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对于蒸腾失水从现象到本质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2)原生态实验。在观察植物的蒸腾失水实验中,按照书上的方法,我们把枝条剪下来,放到试管里,根据试管内液面下降的多少来判断植物的蒸腾量,我们做了三组对照实验:对照组;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同一叶片,不同表面。但是,一个班下来,我们得浪费多少实验材料,怎么办呢?原生态做实验,我们把这三组对照试验,放在咱们校园里活的植物体上,做完实验,把透明塑料袋从植物体上取下,刚开始叶片会有点发黄,过几天就恢复原样了,这样的实验材料量大,易得,又环保。这是我刚从下面摘下来的枝条,看,蒸腾现象很明显。学生通过这个实验确实对生物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更加喜爱我们的校园,在生活中也懂得要保护植物!

(3)既然选择活体实验,判断不同对照组的蒸腾量,最简单直观的方法就是用肉眼观察小水珠的多少,但是这样误差比较大,我们就想,能不能变定性为定量呢?同学们就想,可以把植物蒸腾的水收集起来,用量筒测;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在蒸腾作用的前期比较适用,用无水硫酸铜,根据其遇水颜色变化来初步判定蒸腾的水量;最精确的一个办法是,用温湿传感器测定植物蒸腾散失的水量,这也是我们这个实验里用的一个新方法。通过宏观的水量的测定,计算蒸腾速率,结合显微镜下微观层面气孔的数目的观察,深入探究植物的蒸腾失水。

四、实验设计思路

五、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植物蒸腾现象,解释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设计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演示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探索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敬畏自然的情感,渗透结构与功能、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六、实验教学过程

(1)亲身体验,立疑激趣

这是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学生们分成小组,在校园内给植物套上透明塑料袋。一个小时之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三个小时之后再次观察,小水珠已经聚集起来,凝聚成这么多水!这就是植物的蒸腾现象,那么,问题来了!

(2)教师引导,出水思“泉”

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的?

它们为什么跑到塑料袋上,而不是叶片上呢?说明,这些水出来的时候是以气态还是液态出来的?

出水思“泉”,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找到这个“泉眼”呢?

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因为气孔的存在。

通过问题的思考,突破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概念,蒸腾作用。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3)自主探究,互动你我

水珠产生的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同种类的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一样吗?

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一样吗?

同一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一样吗?

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些问题呢?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自主设计实验。然后带到校园开展实验活动。

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植物,分别设计三组对照试验:对照组(有叶片、无叶片)、同一植物不同部位(上部、下部)、同一叶片不同表面(用护手霜分别涂上表面、下表面、上下表面),每一个小时记录一次温湿度,展示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例如,同一叶片,其下表面的气孔数比上表面多等等。

(4)交流讨论,验证猜想

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一、制作叶片表皮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视野内气孔数目;二、把叶片放到热水中,观察上下表面气泡的多少,粗步判断气孔数目。我们来看一下,热水里,植物叶片表面气泡产生的情况。(播放视频)

(5)环境教育,知识拓展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计算一棵树每天的蒸腾量是多少,一片森林呢?整个地球的植物呢?说明植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要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七、实验教学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