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实质上是通常所说的科技社会。
工业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
科技社会是继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阶段,有时又称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是乔治·瑞泽尔编著的一本图书,该书在内容上涵盖了自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以来至本书各版出版时为止西方社会学理论当中最主要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学理论流派的理论观点。
适合只想了解现代社会学理论而对古典社会学理论没有兴趣的读者。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一册在手,便可对西方社会学理论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和理论流派有大致的了解。
George Casper Homans 霍曼斯(1910~1989)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文学院,历任该校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
霍曼斯根据经济交易理论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则,在1958年发表的《社会行为是一种交换》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交换理论的观念。
他后来的著作《社会行为》和《社会交换的性质》,更加完善并建立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体系。
霍曼斯认为,人们的交往活动类似于商品交易,这一交换除了物质商品,还有一种感情或理智上的“商品”(如赞许和声望等)。
交换也是金钱和时间的投资,旨在获取大于投资的商品报酬,因此,需要以公平原则作指导。
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富有家庭,早年在哈佛学院读书,学习英语文学,1932年毕业。
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任该校教学。
1939—1941年任哈佛大学讲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美国海军中服役。
1946年回哈佛大学,正式调入社会学系,1953年升为教授。
后到英国剑桥大学文学院读研究生,1955年获硕士学位。
他曾出任过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美国社会学协会1963—1964年度主席。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体育事业
• 1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学 情境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五种效能因素,避免应 用不当而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
• 2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化解或降低任务难度,让 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而达到目标,使其保持内在驱动力。
• 3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业成功进行正确归因,促使学 生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运动成绩。
阿 尔 伯 特 班 杜 拉
·
班杜拉的理论及其理论的运用
张媛敏 于嵌嵌 陈婷婷 张新娟
班杜拉简介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 心理学家,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 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 始人,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由 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心理 主席。
行为习得
从复现过程理论得出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行为 养成学生的观察学习习得的知识只有实践出来才 能完善整个观察学习过程。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观 察学习是必须知行统一的教育,对学生表现出来 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讨论。教师要提供学生锻炼机 会和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作用,因为学生的新 行为表现是毫无经验的,所以要给予纠正;或者通 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监察。这 有利于学生掌握行为的精神内涵,在反复实践中 形成的情感冲击和强烈的意志考验。因此教师要 及时更正错的或欠完善的行为,指导学生进行反 复强化训练,最后转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道德教育
• 班杜拉社会观察学习道德教育思想的最大 贡献,在于揭示和论证了榜样示范在儿童 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机 理,从而为学校德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 验参照。班杜拉强调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 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培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启示【精选文档】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培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启示摘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包括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等重要概念,一方面阐明了环境、人与其行为的交互影响,另一方面强调自我调节等内在因素对道德行为的的作用。
这些观点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三元交互决定论大学生道德行为班杜拉(Albert Bandura),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把行为和认知紧密结合,形成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中最为系统、最有影响和最具生命力的理论。
本文就其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一)三元交互决定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
他认为环境、人与其行为之间互为因果,其中每二者之间具有双向的决定和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系统。
如下图所示:图1 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图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的主体因素,E代表环境,箭头代表因果关系的作用方向。
代表人的主体因素与行为之间双向的相互影响和决定关系。
代表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之间的双向交互决定关系。
代表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交互决定关系。
[1]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阐述了环境作为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的角色。
一是环境确实对行为有影响,甚至起决定作用的影响。
二是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并且被适当行为激活时,环境才能发挥这种作用。
三是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
这一点启示我们在研究中必须重视环境因素以及人、行为与环境是交互作用关系对道德行为出现的重要影响,不能一味只强调大学生的内在素质,忽视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二)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的习得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优选)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2020/8/18
6
桑代克:饿猫逃出迷笼寻找食物
实验结果:试误 说;动物学习的 三大定律:练习 律,效果律,准 备律。
2020/8/18
7
斯金纳:饿白鼠在迷笼中寻找食物
实验结果: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强化的不同方式。
2020/8/18
8
2、模仿论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提出。
理论观点:
1.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 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 程
2.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之间是交互决定的,B = f (P,E)。
应用:讨论与解决电视等媒体的消极影响。
收益、报酬(reward)—代价(cost)=后果(outcome)
2.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公平和互惠方能是相互作用 长期保存。
2020/8/18
15
R/C=R’/C’,实现了公平分配,心理比较平衡,交往继 续;
R/C>R’/C’,内疚感,想方设法采取补偿行为;
R/C<R’/C’,抱怨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行动 (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8/18
5
一、行为主义学派
1、刺激-反应理论
代表人物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斯
金纳(B.F.Skinner,1904-1990)等
理论观点:
1.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强调 刺激和反应质检的联结,故称联结理论。)
2.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为强化作用而得到加强。 (故称强化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人物简介

•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认知过程与行 为调整之间的关系 • 对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 影响
《自我效能:行为改变 的理论》是班杜拉关于 自我效能理论的经典著
作
•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自我效能理论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对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02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
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自我效能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帮助个体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变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 自我效能感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评估指标,评估个体心理治疗的进展和效果 • 自我效能理论可以为心理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班杜拉理论在其他领域中的应 用及启示
• 班杜拉的理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教育、心理治疗、 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
班杜拉的学术成果丰硕,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他的论文和著作被广泛引用,对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很大启发 • 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班杜拉的主要著作及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的代表作 之一
《认知过程与行为调整》 是班杜拉的另一部重要
著作
• 在这部著作中,班杜拉系统地阐 述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 对观察学习、认知过程、自我效 能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通过观察和 实验来研究行为 • 班杜拉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学习过程和动机方面
• 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 科学贡献奖 • 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班杜拉的学术生涯及成就
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 这一理论强调了观察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 提出了认知过程与行为调整的关系 • 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强调个体自我评价对行为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课堂PPT)

。
观察学习可以分为三类,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直 接的观察学习是观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在幼儿园中小朋友对老师早上做操时的 模仿行为等;抽象性观察学习是指观察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 原理,从而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简单概括即为“先观察后 模仿”,如学生去看完香港电影之后,对电影里的一些古惑仔的行为觉得很酷,因 此,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进行模仿这些行为;而创造性观察是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 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青少年从父母、姐 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
谢谢
教育心理学班杜拉的社 会学习理论(课堂PPT)
演讲人
美国的心理学家班杜拉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形 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会学习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 创始人。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 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之所以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就是 因为其既坚持行为主义的研究精神又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胆地使用以往被 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首先我们要观察一个事物, 应该先找着对象去看,如一个男生想追求一个女生,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因此先观 察周边朋友对女生采用了什么方法,这就找着了一个观察的对象,然后记住从榜样情景 了解的行为,接下来把观察到的榜样的行为转为自己外显的行为,也就是自己做出来这 些行为,最后第四个阶段如果自己对那个女生所采用的方法有用的话,会得到那个女生 的欢心,因此这就成为了下次再这么做的动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刘雨佳 16303103
1 2
班杜拉的基本信息及其生平 班杜拉的人物性格
目录 Contents
3 4 5 6
班杜拉的理论架构
班杜拉的理论与其性格的关系 探索其理论发展 评价及启示
阿尔伯特· 班杜拉 (Albert Bandura,1925—)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认知理论之父。美国当代著名 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 理学系讲座教授。他的国籍是 美国。出生地是加拿大艾伯特 省。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 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 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 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 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 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 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 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 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评价
(1)班杜拉在研究中突破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机
械公式,不再限于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领域也不限
于实验室,而是深入社会。从而提出了以交互决定论为基础, 以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为支柱的社会认知理论。
(2)班杜拉强调了认知和社会因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以
此从某种程度上整合了以往的各大心理学流派,并且在社会 心理学和 学习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与心理学的缘分
• 中学毕业后参加远征修路队,参加修补阿拉斯加公路的修补活动。 • 修路生活结束后,他带着一身荒原气息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打算在 生物科学中选择专业。 • "My parents encouraged me to expand my experiences ... they essentially presented me with two options: I could either remain in Mundare, till the farmland, play pool and drink myself to oblivion in the beer parlor, or I might try to get a higher education. The latter option seemed more appealing to me.''( Pajares, F. (2004). Albert Bandura: Biographical sketch)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
A.托尔曼
B.桑代克
C.加涅
D.班杜拉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影响较大;托尔曼提出的是符号学习理论。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
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称他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社会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或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们从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不同的学习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和方法来理解和促进学习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三种主要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和方法。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是一种强调外部刺激和可观察行为的学习理论。
它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反馈和奖惩来形成条件反射和习惯的过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Pavlov和美国心理学家Skinner。
1. Pavlov的条件反射实验Ivan Pavlov通过对狗的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机制。
他用响铃声(无条件刺激)与给狗食物(无条件刺激)同时出现,狗开始把响铃声和食物联系起来,最终只要听到响铃声就会分泌唾液(条件反射)。
这个实验说明了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建立的。
2. 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F. Skinner认为学习是通过对行为的后果做出调整来实现的,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他通过在动物笼子里设置一个杆子,当动物按压杆子时即可获得食物奖励。
通过给予奖励或惩罚,动物逐渐学会采取特定的行为。
这一理论强调通过给予积极的奖励来增加行为,通过惩罚来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记忆和理解。
学习在认知主义中被视为一个主观的过程,人们通过内在的心理活动来处理信息、建立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
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Piaget和美国心理学家Vygotsky。
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Jean Piaget通过观察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他认为儿童的思维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儿童在认知发展中通过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建立起对外界的理解和知识结构。
2.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Lev Vygotsky关注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法国france 孔德comte A 迪尔凯姆Durkheim E 摩斯mauss M 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 C 佩鲁图海纳布迪厄bourdieu 布希亚baudrillard 福柯foucault 雷蒙阿隆aron 德国germany 滕尼斯tonnies F 齐美尔simmel G 韦伯weber M 马克思marx K 达伦多夫dahrendorf R 马尔库塞哈耶克hayek 哈贝马斯habermas 贝克beck 卢曼luhmann 埃利亚斯elias 曼海姆mannheim 李凯尔特rickert 英国united kingdom 斯宾塞spencer H 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B 拉德克利夫布朗弗雷泽frazer SJ 吉登斯giddens A 鲍曼bauman 特纳turner 吉丁斯库利托马斯米德帕克林德沃纳帕森斯莫顿米尔斯科塞霍曼斯布劳威廉詹姆斯马克鲍德温杜威布鲁默勒默特贝克埃里克森戈夫曼列维英克尔斯马里奥列维丹尼尔贝尔斯梅尔森布莱克亚历山大柯林斯加芬克尔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社会学习论是一种在“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及认知学习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述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班杜拉(Bandura)、米勒(Miller)、多拉德(Dollard)。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
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班杜拉

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班杜拉简介:社会学学习理论的主要含义:社会学习理论的地位:社会学习理论指出社会环境和教育在形成和改变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强调教师、成人和父母言行一致和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重要性;适当利用奖励和惩罚等强化手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研究社会学学习理论,主要是研究该理论如何阐述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相关的观察学习、榜样学习等具体理论。
1.榜样示范理论班杜拉个人的学习不仅可以通过学习者对于刺激进行直接反应而实现的学习,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R-S实践活动获取信息来进行学习,这种观察学习也被称之为通过他人(榜样)示范进行的学习。
榜样示范包括的类型有:行动和语言的示范、象征性示范1、抽象的和参照的示范2、参与性示范3、创造性示范4、抑制或延迟的示范5。
2.观察学习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生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使得每个人每天都在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示范,但并不是所有的示范都是有效的,只有进入到观察的注意范围内,才能有效。
保持过程是学习者在注意的基础上,接收了榜样的示范行为信息后,即使榜样不再出现,仍在记忆中保持着表征化的示范行为,使学习过程持续进行的一个子过程。
运动再生过程是指把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动机过程是指在行为实施的过程中激发和维持行动。
这里的动机激发与维持与强化紧密相连(正、负强化、自我强化)启示:班杜拉对于观察学习过程四个子过程的讨论有利于我们了解、领悟人类学习地本质。
对于培养儿童良好地道德行为有着很大地参考价值。
3.班杜拉的几个典型专题的研究攻击性行为学习研究:儿童容易观察榜样对象的行为,并加以模仿(将3-5岁儿童分为三组,分别给予攻击性示范、一般性示范、无示范,最后攻击性示范一组儿童的破坏性行为最高)。
儿童道德判断研究、抗诱惑实验研究三个实验都是在强调榜样示范,孩子模仿。
评价:1.该理论强调成人与环境对于儿童道德行为形成的作用,其对于榜样示范的详细分析和对观察的研究有助于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有力的指导实践。
社会学习理论

三 观察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1引导注意 通过观察他人,我们不仅学习动作,还注意动作涉及的物体。
2 略微调整已学得的行为 我们在观察他人的行为中调整自己的行为知道那些行为可用, 那些不可。
马卡连柯的这段话强调的就是教师对儿童的重要示范作用尤其是在中国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极易受到学生模仿其人格修养时时受到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极为重要
GREEN ENERGY POWERPOINT TEMPLATE
社会学习理论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 心理学的任务就在 于发现刺激与反应 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这样就能根据刺激 而推知反应,反过 来又可通过反应推 知刺激,从而达到 预测和控制行为的 目的。
社会学习理论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二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 经过20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他在1997年出版了《自我效能--
控制的实斲》一书,对自我效能问题迚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该书是
一本自我效能感的与著,但它涉及归因、劢机、目标、期望等许多有 兲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的理论问题。因此该书 可供所有对人的心
《社会学习不人格发展》一书的修订版。在这本著作中,班杜拉总结
了他以往在有兲人类行为的经验研究中的零星发现和思考,使乊形成 一个系统化的学习理论体系,并将这种学习理论应用二行为治疗的实
践,提出了若干行为治疗技术。所以,这本著作反映了班杜拉当时的
一般学习论观点,构成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的雏形。甚至在80年代以 后成为班杜拉主要研究关趣、并构成社会学习理论最新迚展的自我现
二、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
1. 要以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儿童玩偶实验
2. 榜样及榜样作用:透过观察而习得行为
二、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根据实验结果,班杜拉特别兲注三个最基本的、相互联系的机制:
替代过程:观察学习可以丌依赖直接强化,既丌一定自己直接 做出反映戒亲身体验行为后果。它可以使学习者少走弯路,避免 重复试诨带来的危险戒精力的浪费。
使学生看到良好行为带来的奖赏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报告内容
一、阿尔伯特·班杜拉简介
目
录
事、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三、社会学习理论应用
四、社会学习理论乊“我”见
四、社会学习理论之“我”见
评价:
(一)优点 社会讣知理论由二能较满意地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学习而引起了人们的 广泛注意。班杜拉开始注意中介变量中的讣知过程,强调符号、替代和自我 调节所起的作用,充分重视了人的主观能劢性。其理论对儿童的社会化、行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习题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习题一、单选题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斯金纳B 维果茨基C 班杜拉D 华生2、为避免儿童因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系理论,最恰当的做法是()A 避免幼儿观看此类影视作品B 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 尽量选择反面人物少的影视作品D 选择有正确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3、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的具体表现形式A 符号化B 替代学习C 预见能力D 自我反省能力4、小明看见班长主动打扫卫生不会向班长学习,而看见班长主动打扫教室卫生后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表扬,小明也主动打扫卫生。
这是因为观察学习的()。
A、注意B、保持C、复制D、动机5、某班刘老师在班会时,重点表扬了学生李某助人为乐的行为,班里其他同学因此受到鼓舞,也经常互帮互助。
这属于()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自我调节6、陈老师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近期,陈老师发现有部分学生热衷观看一部卡通片,而且模仿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学生中口角甚至打架等不良品德和行为的发生。
为了避免此部卡通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采取的适当做法是()。
A、陈老师应禁止学生观看这部卡通片B、陈老师应对有模仿行为的学生进行说理教育C、卡通片中应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陈老师应让学生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7、班杜拉假设,个体能观察他们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并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
体现的是()A自我反省B替代学习C预见能力D自我调节二、多选题1、以下不是班杜拉社会学系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的是()A、教师的任务是辅导而不是强制儿童学习B、生理需要是最基本、最强烈的需要C、反应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D、反应结果是人类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2、以下属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的是()A、注意B 保持C 复制D 动机E 再认3、班杜拉提出的人类基本能力包括()A符号化能力B替代学习能力C预见能力D自我调节能力E自我反省能力三、填空题1、1977年(《》)一书发表,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诞生。
班杜拉生平及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生平及其学习理论简介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
一、人物简介1.生平记事。
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25年出生在加拿大的艾伯特省的蒙达,他在加拿大一个小的农业社区成长,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
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
1949年班杜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衣荷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1953年,他到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
此后,除了1969华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
其中,1976年至1977年间出任心理学系系主任。
2.获取荣誉。
班杜拉在心理学理论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并一直怀有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公益事务的热忱和成功,在他的学术生涯中获得了心理学内外的诸多种荣誉和奖励。
1973年,获加州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奖;1977年,获卡特尔奖,被命名为认知理论之父;1980年,当选美国西部心理学会主席,同年当选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1980年,获得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91年至1995年,担任儿童发展研究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2001年,获行为治疗发展学会终身成就奖;2002年,获西部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他一生中还获得过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16所大学所授予的荣誉学位。
除此之外,班杜拉还经常出席各种咨询委员会、联邦政府机构的各种委员会、美国国会听证会等,他还担任了《美国心理学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等20余种杂志的编辑。
二、主要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依赖于两个领域的经验研究的支持,其一为攻击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其二为偏差行为的心理治疗实践。
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一、简介行为主义理论:基本概念: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基本观点: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代表人物:1.桑代克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实验内容:就是“猫开门”的实验。
他把饿得发慌的猫关进被称为迷笼的笼子,笼外放着食物,笼门用活动的门闩关着。
被放进笼时的猫在笼子里躁动不安在乱碰乱抓的过程中,偶然碰到那个活动的门闩,门被打开了,猫吃到了食物。
如此反复,猫从笼中出来吃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实验表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
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致的。
他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
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众多的学习律,其中主要有:1)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2) 效果律(law of effect)3)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学习律(其中最主要的是效果律)之外,桑代克还指出了一些其他的规律,或称为学习原则。
其中有多重反应(multiple responses)律、定势(set)律、选择性反应(selective response)律、同化(assimilation)律、联想性转换(associative shifting)律等。
2、约翰·华生基本观点: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
他的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关于学习与模仿。
班杜拉认为,学习者不是通过直接的刺激-反应模式来学习的,学习者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受强化,不直接作出反应,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
他将模仿分为两种类型:适应性模仿是指人为了积极地达到目的而观察学习别人的行为;选择性模仿是指人们经过思考有选择地选取模仿行为。
对榜样人物的观察、模仿是人们学习产生新的符合文化的适应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第二,关于替代强化。
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赞赏和惩罚得到强化的。
班杜拉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
第三,关于认知的重要性。
班杜拉认为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挥。
如果没有认知能力的支持,观察学习是不可能出现的。
我们必须细心注意被观察者的行为,同时还要积极地整理、吸收,然后将这些信息储存到我们的记忆中,以备我们将来对该行为的模仿。
第四,关于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创造了交互决定论的概念,他认为人及其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等诸多决定因素之间连续的、互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学习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第一,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组员通过观察和模仿会学习和习得一些行为,其中有正面的行为和负面的行为,小组工作者要正确地利用奖励和惩罚,使得组员能观察和模仿到正确的行为,从而学习和习得良好的行为。
第二,小组组员之间分享经历、经验的材料,可以为每个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现代德育意义

试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现代德育意义胡晓(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南京210097)[摘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涉及到观察学习、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重要概念。
对现代德育在个体道德品性的形成和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重视道德评价、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现代德育社会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分支,而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是这一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在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把行为和认知紧密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是现代社会学习理论中最为系统、最有影响和最具生命力的理论,它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对今天的德育工作有很重要的启示。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系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
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关于行为的习得过程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述评

正文:
艾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班杜拉于1952年获得爱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7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77年,他荣获J·M·卡特尔奖以后又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名誉奖,1980年又被选为美国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学会的成员。自四十年代后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童社会学习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社会学习理论在世界产全了重大影响。他是以人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大量的儿童社会性行为,吸收认知心理学所强调的内在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的自我观念在人类学习中的积极意义,进一步阐述了观察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效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决定人格的形成。下面将对班杜拉的主要理论做大体的介绍。
(2)学习不仅是亲自经验的过程,更主要的是通过观察进行的替代学习,个体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得到学习,而且可以通过言语的描述来重新别人的行为,模仿别人的举止,体验别人的情感和态度,他认为这是人类最大量的学习,这种学习的水平越高,个体的认知水平就发展越高。
(3)学习是自我调节的过程,学习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通过学习也能改变人的认知结果,整合人的认知体系。所以,人的学习不应受强化控制,强化只是一种因素,在没有强化物条件下,学习也能发生,在个体认知平衡的条件下,学习的效率最高。因此,在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中,自我强化的作用最大,这是一种自觉的高水平的强化。还是认识到学习的自我调节性,班杜拉提出了通过学习可以矫正失去的心理,达到心理的治疗的任务,他在应用社会学习论原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取得较大进展,总之,在社会学习论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背记或内心的动作,也不单单是情感的激发而是日趋于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