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项目往下拿箭带来危害解决方法
化解反弓的方法

化解反弓的方法化解反弓的方法反弓,也称为拔弓现象,是指在射箭时,弓弦拉力过大或者拉伸距离过长导致手臂肌肉无法承受而出现的手臂抖动现象。
这不仅会影响射箭的准确度,还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避免反弓的出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正确选择合适的弓1.了解自己的体质和实际需求不同人的体质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合适的弓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以及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2.选择适合自己技术水平的弓初学者应该选择较为柔软、拉力较小的弓,在掌握基本技能后再向更高级别转移。
3.注意品牌和质量良好品牌和质量保证可以提高射击精度,并且可以保证使用寿命。
二、正确调整箭杆长度箭杆长度要根据自己身高和手臂长度进行调整。
如果箭杆过短或过长都会导致反弓现象。
一般来说,箭杆长度应该与手臂长度相等。
三、正确调整弓弦拉力弓弦拉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反弓现象的出现。
一般来说,初学者可以选择较小的拉力,而高级玩家则可以选择更高的拉力。
因此,在使用新的弓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弓弦拉力。
四、正确练习射箭技巧1.正确握住弓和箭握住弓时要用手指掌握,而不是用掌心。
箭要插入箭杆中心,并且要注意箭头方向。
2.正确站姿和动作站姿要稳定、自然,并且要注意身体重心的位置。
动作要流畅、稳定,并且要注意呼吸节奏。
3.正确瞄准和放箭瞄准时要注视目标点,并且保持稳定。
放箭时要保持手臂肌肉放松状态,并且在呼气时放开手指。
五、适当锻炼身体素质适当地进行体能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从而减少反弓现象的发生。
常见的训练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和哑铃练习等。
六、正确休息和放松过度疲劳和紧张都会导致反弓现象的出现。
因此,在练习射箭时需要注意适当休息和放松,避免过度疲劳。
七、寻求专业指导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反弓问题,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反弓是射箭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但是通过正确选择合适的弓、调整箭杆长度和弓弦拉力、练习正确的射箭技巧以及适当锻炼身体素质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化解这一问题。
防止射箭和危险户外活动事故的发生

防止射箭和危险户外活动事故的发生引言:射箭和危险户外活动是一种受到广大运动爱好者喜爱的活动。
然而,随着射箭和危险户外活动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如何防止射箭和危险户外活动事故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部分:射箭事故的发生及其原因射箭事故指的是在射箭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包括箭矢误伤、弓弦断裂以及错误的射击姿势等。
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许多人参与射箭活动时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他们可能不了解正确的射箭姿势和技术,容易产生事故。
2.设备失效:射箭过程中使用的弓弦、箭矢等装备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容易发生断裂或误伤事故。
3.环境因素:射箭活动通常在户外进行,天气变化和地形不平坦等环境因素也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二部分:预防射箭事故的措施为了预防射箭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为参与射箭的爱好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射箭姿势和技术。
这可以通过专业教练、培训机构和线上教学等方式实现。
2.完善安全设施:在射箭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并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围栏、警示标志等,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严格质量监督:射箭装备的质量监督是防止事故的重要环节。
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射箭装备的监督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第三部分:危险户外活动事故的发生及其原因危险户外活动事故是指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包括攀岩意外、跳伞事故以及滑雪伤害等。
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安全意识不足:许多参与危险户外活动的人对于自身安全意识不足,可能忽视了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则和措施,从而导致事故。
2.环境因素:户外活动涉及到天气、地形等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3.装备问题:户外活动通常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装备和器材,如果这些装备和器材存在质量问题,容易引发事故。
射箭运动员损伤现象及防治措施分析

射箭运动员损伤现象及防治措施分析作者:徐润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4期摘要:射箭运动,是一项躯体上部运动,对协调性、肌肉耐力等要求较高。
在射箭运动中,因运动姿态单一,颈肩肌肉相对静态,动作反复性较强等特点,运动员的颈部、肩部、腰部极易出现运动疲劳损伤。
文章简述了射箭运动员损伤现象,并简述了防治措施,以期提高我国运动员竞技水平,延长远动员竞技寿命。
关键词:射箭运动;运动员损伤;防治措施前言射箭运动,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竞技项目,主要是通过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在一定距离内,将箭尽可能射入箭靶中心。
在我国,射箭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上,曾经发现一件石箭头,距今已经两万八千多年。
经过多年发展演变,当前,射箭运动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竞技项目。
在射箭运动中,损伤现象时常发生,并呈现出一种运动年限越高,损伤发生几率越大的状况,对此,为降低运动员损伤,提高运动员运动寿命,运动损伤的防治成为重点[1]。
1.射箭运动的特征射箭运动是一种间接对抗性的运动,动作结构较为单一,在射箭过程中,运动员不断重复射箭动作,以此提高箭矢射出的距离与准确性。
虽然,射箭运动不像其他运动项目,有剧烈的身体运动,但是,射箭过程中,始终如一的身体动作、固定的射箭姿势,重复性开弓射箭,运动员的颈部、肩部以及腰部肌肉会不断呈现出收缩状态,反复对某些部位肌肉进行锻炼,极易导致该部位过度疲劳,继而导致肌肉、关节损伤[2]。
一般来讲,射箭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由:肌肉慢性炎症,关节、肌腱的慢性炎症,腰肌劳损,足部僵硬等。
2.射箭运动员损伤现象2.1肩部损伤在射箭运动中,肩部损伤是常见的损伤现象。
经过长期跟踪调查,笔者发现,因射箭运动引起的肩部损伤多是慢性损伤,运动员因长期练习射箭,肩部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导致肩部损伤,难以治愈。
在射箭过程中,引弦拉弓时,运动员一侧肩部依靠肩关节伸肌群、肩带后缩肌群收缩发力,肩关节的屈肌群、肩带的伸肌群起到固定、展伸作用,肩部肌肉群持续紧张发力,保障前肩处于舒展状态[3]。
射箭项目往下拿箭带来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运动员 出现多余 动作 , 如来回调整身体 、 做 动作不果断 、 抓 耳挠腮 、 多次举 弓放下等 , 就是本文所说的拿箭现象 。 很多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记分中是没有 拿箭 现象 的, 技 术也不存在 问题 , 但只要开始 比赛就会 出现拿 箭现象 , 就像 前 面 所 说 的那 样 , 一 旦 出现 就 很 难 制 止 , 在 关 键 时 刻 的箭 支 处 理 上, 面临 着 很 大 的 障 碍 , 甚 至造 成 严 重 的 扣箭 后 果 。
新 校
X i n X i a 【 】 Y H a r I
缤纷 杏坛
射箭项 目往下拿箭带来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姜
( 山东省射箭队 , 山东
摘 要: 练 过 射 箭 项 目的人 , 对往 下拿 箭 现 象 非 常熟 悉。 往 下拿箭是指在 训练和 比赛过程 中,经常将 弓拉 开后 又放 下 , 一 次或 多次没有将箭发射 出去 , 严 重者出现一 支箭反复 开 弓3~ 4次都 没有发射 出去的现 象, 导致 比赛 中被 扣箭的后果 , 从而 影 响 了 比赛 的 成绩 , 更 严 重 者 可能 就 此 结 束运 动 生 涯 。本 文 着 重分析往下拿箭现 象( 文 中简称“ 拿箭现 象” ) 产生的原 因、 对运
3 . 心 理 因素
心理因素造成的拿箭问题 , 在刘 淑慧 、 李 四化与李京诚三 位老师 的《 射击运动员结果恐惧 的表现 、 原 因与心理调控》 一文 中解释得 比较清楚 , 分三个层 面:
( 1 ) 结 果恐 惧 的生 理 表现 自主生 理 反 应 : 运 动 员上 场 就 出现 呼 吸 急促 、 心跳加快 、 出 汗、 面色改变和寝食难安等状况 , 思想平静不下来。 晚上睡觉 即 便是艰难入睡 , 也会魂牵梦绕一些与 比赛相关 的事情 , 保证不 了 睡 眠质 量 , 伴 有 食 欲 不 振 的 表现 。 ( 2 ) 结果恐惧 的心理表现 认 知表现 : 思想包 袱太多 , 希 望 保 住 位 置 而 给 自 己很 大压 力; 或希望通过 比赛来证明 自己, 束缚 了 自身技术动作 的发挥 。 情绪表现 : 面对重大 比赛 , 思维不清晰 自信心不足等 , 出现 赛前焦虑状态 , 害怕 比赛打不好 , 担心跑远箭 , 特别在最后 一支 箭时 , 环数又相差很小 , 迟迟不敢发射。 ( 3 ) 结果恐惧 的行为表现
射箭运动员常见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射箭运动员常见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射箭运动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稳定性的运动,在比赛中,射箭运动员需要在高度压力和紧张的环境下表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但是由于长期的射箭训练和比赛,射箭运动员会面临一些常见的损伤,这些损伤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表现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射箭运动员常见的损伤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一、肩膀疼痛肩膀疼痛是射箭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悬架弓、紧张的肌肉和不正确的姿势导致的。
在紧张和高强度的训练时期,如果没有充分休息,这种疼痛可能会加剧,可能会导致肌肉损伤和其他骨骼和肌肉疾病。
为了避免肩膀疼痛,射箭运动员必须保持肌肉和肌腱的灵活性。
可以通过定期的拉伸和热身来实现。
运动员还应该使用正确的装备,并学会正确的姿势,例如弓的拉伸和放松,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平衡和姿势。
在肩膀疼痛出现时,应该使用热敷和冷敷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如果疼痛很严重,射箭运动员应该就医,并接受合适的治疗。
二、腕关节疼痛在长期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射箭手可能遇到腕关节疼痛问题,这可能是由于闷热、悬弓和使用笔记本电脑等活动引起的。
这种疼痛通常会在压力和紧张时出现,并可能导致腕关节疲劳、肌腱炎或其他与骨骼和肌肉有关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疼痛,射箭手可以通过及时休息、放松手臂和手腕来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手腕。
使用正确的装备,并学会正确的姿势,例如正确的手臂姿势和手腕姿势,在训练和比赛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手臂和手腕姿势。
如果腕关节疼痛发生,射箭手应该在训练和比赛中使用正确的支撑器来缓解疼痛。
三、脊柱疼痛脊柱疼痛也是射箭运动员经常遇到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悬弓、不正确的坐姿和跨越腿的紧张引起的。
这种疼痛可能会导致腰痛和其他与脊柱有关的问题。
为了避免脊柱疼痛,射箭手应该练习正确的坐姿,在比赛和训练期间使用正确的椅子,确保腰椎和脊柱保持平衡。
在长期悬弓期间,他们还应该采取适当的间歇休息,保持身体的伸展和活动,并使用正确的支撑器来支撑腰部。
浅析射击中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和调节办法

浅析射击中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和调节办法摘要:射击运动是个人间接对抗静物及耐力性项目,是射手在心里上较量的竞技项目。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射手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分析产生原因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射手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排除杂念,专注于技术发挥提供帮助。
关键词:射击;不良心理;调节办法引言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心理因素影响制约着体能、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影响着训练的进程和成效。
通过心理训练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其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射击训练中的不良心理现象(一)两极性的情绪每一种情绪都可以找到对立的一种情绪,比如爱与恨,快乐与悲伤,满意与不满意,高兴与烦闷,这些情绪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边是积极的情绪,另一边是消极的情绪,两者之间成对立面,这就是情绪的两极性。
射手在日常的训练和实弹射击过程中,情绪的两极性会伴随整个过程,影响射击技术的正常发挥。
(二)运动知觉能力下降运动知觉是人们对外界因素进行感知的一种能力。
具体体现在人脑对运动物体在时间、空间、位移中的一系列反应。
也可以说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运动知觉是一种很复杂的知觉,它所反映的对象是外界物体和自身的动作。
在训练中受训者对外界物体运动知觉具体体现在对运动目标出现的世界和方向缺乏准确的判断,当目标出现时,未能及时发现目标,对目标进行有效的射击,只有当目标出现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反应过来。
在射击目标的过程中对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风力很难准确的掌控,难以把握瞄准和击发的时机。
(三)心理定向易发生变化心理定向就是在射击的过程中如何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中,保持一个绝佳的状态,避免外界因素对射手的状态和注意力产生影响和波动。
如果受训者在训练过程中,心理压力,恐惧害怕、紧张等消极心理占据上风,大脑就不会受身体控制,消极情绪或者因素会影响整个射击的反应能力。
高中体育教学计划—射箭比赛策略分析

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 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完善教学设施,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体 能和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射 箭技能和技巧
增强学生的心理 素质和抗压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和竞争
体验。
添加标题
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学生体能不足:射箭需 要较高的身体素质和耐 力,部分学生难以达到
要求。
场地和器材限制:部分 学校缺乏专业的射箭场 地和器材,影响教学质
量。
技术难度大:射箭技 术要求高,学生需要 长时间的练习和掌握。
安全问题:射箭具有一 定的危险性,需要严格 的安全措施和教学指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射箭比赛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稳定性问题:射箭比赛要求极高的稳定性,常见问题是姿势不正确或呼吸不规律,解 决方法是加强基础训练和呼吸练习。
技术动作问题:技术动作不规范或不到位,影响射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解决方法是 反复练习标准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心态问题:比赛压力和紧张情绪会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解决方法是进行模拟比赛训 练,提高抗干扰能力。
优秀射箭运动员的经验分享
保持冷静:在比 赛中保持冷静, 不受外界干扰,
专注于目标。
练习技巧:通过 反复练习,提高 射箭技巧,包括 姿势、瞄准和拉
弓技巧。
制定计划:制定 个人训练计划, 包括每周的训练 目标、训练内容
和训练时间。
保持健康:保持 身体健康,进行 适当的体能训练 和休息,避免受
伤。
添加标题
控制呼吸:在射击过程中保持呼 吸平稳,避免因呼吸不稳定导致
射箭运动损伤的特点和处理研究

射箭运动损伤的特点和处理研究作者:莫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3期摘要射箭运动是我国十七个重点运动项目之一,拥有较多的运动员以及爱好者。
然而,由于射箭运动项目的特点导致了射箭运动过程中极易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损伤。
开展射箭项目的运动特点、损伤特点、处理方式研究对于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提高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射箭运动以及射箭运动损伤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射箭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G887 文献标识码:A0前言射箭作为一种古老的运动形式近年来在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上大放异彩。
越来越多人开始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
然而,作为一种竞技项目,射箭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一些负面印象,引发肌肉损伤等问题。
做好射箭运动损伤特点、处理措施研究工作,对于提高射箭教学工作,提高射箭运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射箭运动特点分析射箭是一项对躯体上部尤其对肩部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
它要求运动员的肩部具有较强的力量以及耐力。
而射箭的过程中出现的身体各部位用力不对称、不均匀等问题对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随着复合弓的出现,射箭运动对运动员骨骼、肌肉的影响有所缩小,但依然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一定损伤。
射箭运动损伤的出现与其运动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射箭运动具有单一动作结构、间接对抗性、周期性等特点,在运动过程中以静力为主。
2射箭运动损伤特点射箭项目本身的运动特点对运动损伤的影响较大。
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射箭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剧烈的身体运动,然而固定的运动姿势、反复的机械式运动、较长时间的静止都会使运动员的颈部、肩部、腰部、背部肌肉处于长期的静态伸缩状态下。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需要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并对身体肌肉进行长时间的反复训练。
长期的训练活动势必会对运动员的肌肉、关节等部位造成严重的运动损伤。
普遍表现为肌肉、肌腱、关节的慢性炎症,关节活动性降低以及足底僵化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拿箭对运动员和比赛的危害
1.不利于技术动作的良性发展
好的技术动作需要长时间不断的合理细化,才能达到最终的一致、稳定、流畅和精准。而经常拿箭就像一颗毒瘤一样,严重破坏着流畅发射这一重要环节,进而影响了发射一支箭的完整性和精准度,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的技术动作表现。
2.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造成的拿箭问题,在刘淑慧、李四化与李京诚三位老师的《射击运动员结果恐惧的表现、原因与心理调控》一文中解释得比较清楚,分三个层面:
(1)结果恐惧的生理表现
自主生理反应:运动员上场就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出汗、面色改变和寝食难安等状况,思想平静不下来。晚上睡觉即便是艰难入睡,也会魂牵梦绕一些与比赛相关的事情,保证不了睡眠质量,伴有食欲不振的表现。
比赛中有过多次拿箭的运动员应该身有体会,当在开弓后拉了比较长的时间又没有发射出去,或连续多次出现拿箭现象,会出现极度的疲惫感。当再次开弓时,心理的胆怯和不敢发射的念头会越发明显,而这种现象一旦出现,整场比赛都将很难顺利进行下去。训练和比赛中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定势,也可以说是错误的习惯,严重者出现越拿箭越不敢发射,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结束运动员生涯。
(2)结果恐惧的心理表现
认知表现:思想包袱太多,希望保住位置而给自己很大压力;或希望通过比赛来证明自己,束缚了自身技术动作的发挥。
情绪表现:面对重大比赛,思维不清晰自信心不足等,出现赛前焦虑状态,害怕比赛打不好,担心跑远箭,特别在最后一支箭时,环数又相差很小,迟迟不敢发射。
(3)结果恐惧的行为表现
运动员出现多余动作,如来回调整身体、做动作不果断、抓耳挠腮、多次举弓放下等,就是本文所说的拿箭现象。
案例三: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团体1/4争夺赛中,解放军队在领先9环的状况下,最后一支箭也是因为拿箭,时间不够而脱靶。
三个案例的最后结局都是一样的,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4.团体赛影响团队士气
拿箭现象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紧张不敢射。如果在团体赛中有一次拿箭,那么至少会出现三种状况:第一,时间变得更紧迫,除非三个人的节奏都很快,影响不大;第二,一个人的紧张影响另外两人;第三,发射和交替过程变得仓促和拘谨。
3.拿箭造成的扣箭
运动员扣箭大多是在大赛等关键时刻,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有拿箭现象,现实的案例就有3个。
案例一:2003年五城会男子团体金牌争夺赛中,山东队的一次拿箭造成时间不够而脱靶,那是最后一支箭,当时已领先6环。
案例二:2005年第九届全运会个人金牌争夺赛中,我国优秀运动员黄忠胜,因拿箭一次加上加力时间长而被扣箭,并输掉比赛。
分析问题,找准问题所在,是技术还是心理,切中问题要害;解决技术难点,如前面所说的两个力点和两肩的稳定等基本功;提高运动员自我认识;提出明确的要求:禁止拿箭,不介意采取强制态度,制订合理的奖罚制度。
参考文献:
李四化,李京诚,刘淑慧.射击运动员结果恐惧的表现、原因与心理调控[j].体育文化导刊,2012,(09).
射箭项目往下拿箭带来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摘要:练过射箭项目的人,对往下拿箭现象非常熟悉。往下拿箭是指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经常将弓拉开后又放下,一次或多次没有将箭发射出去,严重者出现一支箭反复开弓3~4次都没有发射出去的现象,导致比赛中被扣箭的后果,从而影响了比赛的成绩,更严重者可能就此结束运动生涯。本文着重分析往下拿箭现象(文中简称“拿箭现象”)产生的原因、对运动员和比赛造成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2.意外状况及恶劣环境
意外状况的发生基本都是一些日常训练和比赛中的小常识,如箭搭在箭侧垫上、开弓不到位、插错箭扣、瞄错靶位等现象。第二种就是恶劣环境所致,如横风太强、恶意干扰强噪音或闪光灯等现象。这两种状况抛开恶意干扰,其它因素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检查工作到位,准备工作再细一点,都能够避免,就像搭箭时看好箭台、箭口,举弓前审好靶位、判断风向大胆偏瞄,都能够将问题提前解决。
二、造成拿箭现象的几个因素
1.技术动作不合理
合理的技术动作是每个运动项目的基础,包括射箭。射箭项目的最基本要求是:先拉开弓,前后两只手的两个力点非常重要,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力点出现问题,想要协调稳定地将弓拉开并发射出去都是不可能的。最为典型的一个技术环节是弓弦手滑动现象,弓弦手指的力点稳定与否决定了整个技术动作的稳定程度,就像自行车一样,链条不好,即使有再好的框架,也发挥不出它的功效。因此,合理稳定的技术动作是解决拿箭问题的基础。
很多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记分中是没有拿箭现象的,技术也不存在问题,但只要开始比赛就会出现拿箭现象,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一旦出现就很难制止,在关键时刻的箭支处理上,面临着很大的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扣箭后果。三 Nhomakorabea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都非常关注的。在过去的几年里,笔者也看过很多教练员的训练方法,看到他们的努力,有些是成功的,有些则收效甚微。本人在近两年的执教过程中也遇到过这种运动员,纠正效果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在这里愿与大家分享,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