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难点的制定与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及其教学策略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及其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学科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尽管作为课程的内容已经筛选,但仍然很庞杂,且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一、什么是教学重点与难点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知识网络中的连接点,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 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 ,也就是“ 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 突出重点” 和“ 突破难点” 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
二、对教学重点认识的误区第一种:认为教师参考书中规定的重点难点就是我们教学的唯一重点难点。
不用去调整,直接就可以用。
第二种:将各类教学参考书整合起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多种参考书中找某课的交集,作为自己制定的教学重难点。
第三种:在新课程理念下无所谓重点难点或处处是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的分类教学重点包含两种形态,即静态教学重点难点和动态教学重点难点。
静态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规定的教学重点这种教学重点侧重于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定的,其强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指该知识在本章本节知识体系框架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这种重点难点基本不会有变化,是静态的。
动态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是指教师需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经验、知识面等)相脱节的内容。
换言之,就是“学生不懂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种教学重点难点会因人而异,因班而异,也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因教学情景的设置而不断的变化,是一种动态表现形式。
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区别教学重点与难点既有区别又是密切相关的。
如何正确识别教学重点与难点及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工作重点难点分析总结
教学工作重点难点分析总结在教学工作中,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应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教学工作重点1、知识的传授与理解确保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是教学的首要重点。
这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如概念、原理和公式,还包括知识的体系架构和内在联系。
教师需要通过清晰的讲解、生动的举例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基础。
2、技能的培养与提升除了知识,学生的技能培养也是教学的重点。
这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这些技能。
3、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教学的长期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总结归纳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进步。
4、价值观的塑造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良好品德和价值观,是教学工作不可忽视的重点。
5、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支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最大的发展。
二、教学工作难点1、学生个体差异大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上面临很大的挑战。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是教学工作的一大难点。
2、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某些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如数学中的函数、物理中的相对论等。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较为困难。
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小学教案的教学重难点分析与解决方法
小学教案的教学重难点分析与解决方法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它规范了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教学重难点,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一、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学重难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
教师在分析教学重难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知识难点:教师需要明确教学内容中的关键概念、原理和规律。
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比较抽象,或者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理解。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抽象的代数概念,如变量、方程等。
2.技能难点: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在掌握某种技能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这些困难可能源于学生对技能操作的不熟练,或者对技能的应用场景缺乏理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能难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或者在写作时缺乏逻辑和条理性。
3.情感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些情感上的困扰,如自卑、压力等。
这些情感困扰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例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可能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说英语。
二、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决方法:1.梳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实例或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
对于那些已经掌握基本知识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拓展内容;对于那些掌握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巩固和补充训练。
3.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提供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可以通过鼓励、表扬和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教育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注领域,也是推动一个国家先进文化和科技的重要基石。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在今后的2023年,更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本文将从学科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
探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学科学习在2023年学科学习仍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究竟哪些学科会成为教学的重点难点呢?我认为将涉及一些新的学科和新的知识点。
1.数据科学据预测,未来数年数据将持续爆炸式增长,进一步加强了许多行业对数据科学的需求。
因此在2023年,数据科学将成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教师们需要针对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数据科学所涉及的内容,如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等。
在教学中需加强实践,帮助学生们熟悉数据科学相关工具及软件的使用。
2.语言学习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展以及多国文化的碰撞,2023年将成为全球语言学习的高峰期。
尤其是英语教学将遇到难点,因为它是全球商界、学术界和文化界的通用语言。
为了更好地应对英语教学,学校可以加强英语教学的研究和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口语等各方面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
1.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2023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项目驱动教学法将成为教育界的主流。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将会设计各种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案例,利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和实现学科相关的目标。
2.积极互动教学法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学生思维瓶颈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使用积极互动教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从而激发学生成功的愿望和成就感。
三、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工作重点难点分析报告
教学工作重点难点分析报告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关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对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分析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当前教学工作重点难点的详细分析。
一、教学重点1、知识传授确保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是教学的首要重点。
这包括系统地讲解概念、原理、规律等,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条理化,使学生能够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这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3、学习方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教学的关键之一。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总结归纳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自我提升。
4、价值观教育在教学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让学生不仅具备知识和能力,还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德。
二、教学难点1、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都存在差异。
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设计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面临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变化。
如何选择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面临的挑战。
例如,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真正发挥其优势,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是教学工作的难点之一。
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分析与解决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分析与解决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们经常面临一些重难点问题,比如词语理解困难、句子结构理解困难等等。
在本文中,我将对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解决策略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一、词语理解困难词语理解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词语的意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词语之间的联系和上下文的理解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引导学生注意上下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读一些带有上下文的文章,引导他们从上下文中获取词语的意义。
学生可以结合前后的描述、对话以及语境等等推测出词语的具体含义。
2. 运用词汇联想法: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分享一些词语联想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与自己熟悉的事物或者概念进行类比和联系,来加深对词语意义的理解。
二、句子结构理解困难句子结构是语文学习中另一个重要的难点之一。
有些学生可能会对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有一定的困惑,从而影响对长句和复杂句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解决策略:1. 分析句子结构: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通过找到句子的主干部分来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
2. 引导学生进行句子解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句子解构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句子的结构。
可以从短小的句子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句子,让学生逐渐提高对句子结构的理解能力。
三、阅读理解困难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阅读理解可能会成为一个难题。
以下是一些解决策略:1. 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教师可以在阅读开始前引导学生根据标题、插图和段落开头的一些线索来预测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这有助于学生提前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授阅读策略: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策略,如寻找关键词、划重点等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案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
教案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教学的整个过程。
然而,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并不容易,其中存在着一些重难点。
本文将探讨教案编写中的重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往往是编写教案时的一个难点。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能面临着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参考教材的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编写教案时的一个难点。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进行适当的组织和安排。
然而,教师可能面临着内容选择过多或过少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点,选择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知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是教案编写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然而,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往往会遇到教学方法选择不当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讲授和讲解的方式;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实验和实地考察的方式。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是教案编写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然而,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可能会面临评价方式选择不当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
例如,对于知识性的目标,可以采用笔试和口试的方式进行评价;对于能力性的目标,可以采用实践操作和项目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
小学教案中教学重难点解析与应对策略
小学教案中教学重难点解析与应对策略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教案作为教学的指导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编写和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教学重难点,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小学教案中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小学教案中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是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相对较低,他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限。
因此,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游戏、实物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也是小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小学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通常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体系来确定的。
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理解困难,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分层次、分步骤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学环境也是影响小学教案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环境包括教室设施、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教学环境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室布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也是影响教案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参加培训、交流经验等方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教案中的教学重难点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
教案中的重难点解析与教学策略
教案中的重难点解析与教学策略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合理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
而教案中的重难点是教学中需要着重解决和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本文将对教案中的重难点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重难点解析教案中的重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或技能时容易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了解教案中的重难点是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下面将分析教案中可能存在的重难点,并解析其原因。
1. 知识点的复杂性教案中的重难点可能来自于某些知识点的复杂性。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解方程、证明定理等内容常常让学生感到困惑。
这些知识点可能涉及多个概念、步骤或思维方式,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
2. 抽象概念的理解某些知识点可能涉及到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物理中的力、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抽象概念的理解往往是一项较大的挑战。
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实践操作或模型演示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抽象概念的直观认识。
3. 推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案中的重难点还可能来自于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思维的内容。
例如,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导图等,都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和推理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他们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
4. 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教案中的重难点也可能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关。
如果学生对某门学科没有兴趣或缺乏学习的动力,往往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同时,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能存在问题,影响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教学策略了解教案中的重难点后,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教学策略供教师参考。
1. 分析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关系,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拆解和组织。
教学重难点设计思路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设计思路及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面临着一些重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学生造成困惑,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针对这些教学重难点,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设计思路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思路及相应的措施。
一、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难点在设计教学重难点之前,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
教师需要仔细研读教材,了解所教授的知识点的层次和难度。
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先验知识,寻找并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可以不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进行简短的复习概述,以便节省时间,更好地解决重难点问题。
2.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容易疏忽或错误理解的知识点,可以作为设计的重点。
通过重复、深入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迷惑、困惑或错误理解的知识点,可以作为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透彻的解释和训练。
二、设计思路及措施1. 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思路:(1)以问题为导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结合,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例为引: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
(3)以比较为手段:通过比较不同概念、不同现象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重难点,并将其与其他知识点相对照,达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 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教学措施在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措施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教学措施:(1)多媒体教学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幻灯片、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重难点。
教案中“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解析
教案中“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解析教学内容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案的设计与实施。
而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重点难点”的处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教案中“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解析。
一、“重点难点”的发现与分析我们需要分析教学内容,找出“重点难点”。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全面从教材中试图找出考试重点、难点,在分析教学内容时,要深入剖析每个知识点,找出难点在哪里,为什么是难点,并通过实际案例、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理解。
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老师可以逐步精练“重点难点”的判断方法,从而更加高效地找到“重点难点”。
二、“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一旦确定了“重点难点”,我们就需要根据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恰当的“重点难点”处理方法。
1. 充分讲解老师可以通过充分讲解,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理解难点和重点在哪里,并且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知识。
2. 多种形式教学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讲解、演示、互动、实验、创新等方式。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启发学生的思维。
3. 总结经验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重复练习、巩固知识点,并总结教学经验,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三、处理“重点难点”应注意的问题1. 前置知识的激发在处理“重点难点”时,我们需要注意学生前置知识的激发,通过巩固、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点,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处理“重点难点”时,我们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时间,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思考时间。
老师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3. 教师态度和语言的影响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态度和语言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在处理“重点难点”时,老师要注重语言的立体性和多样性,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互动和交流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与解决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与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与解决随着新时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于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工作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对于教师来说,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2023年,我们应该如何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解决它们呢?一、教学重点的分析与解决教学重点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在2023年的教学中,教学重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前,教育部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交流能力、信息素养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制定具体计划,注重实践,通过演讲、讨论、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活动能力。
2、语文教学的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现状制定教学计划,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实际应用,针对性强。
同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3、数学教学的提升数学教学一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在2023年,教师需要着重关注数学教学的提升。
首先,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开发,通过追求质量的数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扎实教学内容,重要的是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二、教学难点的分析与解决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困难障碍的内容,难点往往是学习困难的原因所在。
那么,2023年的教学中,教学难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广在日益成长的社会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教学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并有效掌握知识点。
针对这个难点,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空间。
有效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重点
有效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重点1、中小学课堂教学低效率的具体表现:一、教学目标的盲目性。
二、学生学习的被动性。
三、教师作用的虚化性,四、课堂训练的无序性。
五、课堂提问的低效性。
六、课堂组织的松散性七、课堂调控缺少反馈性八、教学手段形式化。
2、有效课堂教学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一、从“单纯教知识”向“促进发展”转变。
二、从“中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三、从“神圣化教材”向“创造性使用教材”转变。
四、从“关注知识”向“关注情感”转变。
五、从“统一要求”向“差异对待”转变。
3、传统备课的弊端:一、备讲案—以教代学。
二、形式化----无效劳动。
三、缺创造----设计肤浅。
四、图省事---照抄照搬。
五、求规范—束缚个性。
六、时间紧、精力不足。
4、研读教材的技巧:通览教材,把我全局。
教师研读教材首先应有全局意识。
即能从宏观到微观上理解把握教材。
就是教师备课从程序上要大到小、粗到细。
“大到小”是指备课的范围,要按照“全册教材---单元教材—课时教材”的程序来备课。
“粗到细”是指备课的深度浅到深,即教师对所教课程要反复推敲,深入钻研。
重视初读教材的第一印象。
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初读教材,争取在初读教材中找到感觉,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此触发出教学的灵感和冲动。
教师应善捕捉和利用初读教材中闪现出来的教学灵感和创造力。
尽可能多种感官参与研读。
深究课题。
有时深究课题往往能抓住文章的中心。
抓关键字词。
抓住教材中的关键字词,深究其中底蕴,务必求真破疑。
抓重点句。
钻研提示语和旁注。
领会揣摩插图。
钻研习题。
估计疑点。
(四)从多角度体会教材。
瞻前顾后体会教材。
从别人的经验中体会教材。
通过亲身体验区体会教材,从多重角色去体会教材,对教材有独立的个性化的思考。
每个教师在研读教材中,在充分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发挥个人优势,尊重教材,但还要超越教材,对教材一定要有独立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
5、读懂学生的方法:一查,即查阅资料档案。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及其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及其教学策略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焦玉明教师对教学容处理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学科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尽管作为课程的容已经筛选,但仍然很庞杂,且教学中存在教学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一、什么是教学重点与难点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容,是知识网络中的连接点,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
二、对教学重点认识的误区第一种:认为教师参考书中规定的重点难点就是我们教学的唯一重点难点。
不用去调整,直接就可以用。
第二种:将各类教学参考书整合起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多种参考书中找某课的交集,作为自己制定的教学重难点。
第三种:在新课程理念下无所谓重点难点或处处是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的分类教学重点包含两种形态,即静态教学重点难点和动态教学重点难点。
静态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规定的教学重点。
这种教学重点侧重于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定的,其强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指该知识在本章本节知识体系框架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这种重点难点基本不会有变化,是静态的。
动态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是指教师需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经验、知识面等)相脱节的容。
换言之,就是“学生不懂的容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种教学重点难点会因人而异,因班而异,也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因教学情景的设置而不断的变化,是一种动态表现形式。
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区别教学重点与难点既有区别又是密切相关的。
如何正确识别教学重点与难点及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教学计划编写的重点与难点解析与应对策略
教师教学计划编写的重点与难点解析与应对策略一、简介教师教学计划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好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时间,并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有序的学习体验。
然而,教师教学计划的编写也存在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分析教师教学计划编写的重点与难点,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二、教学目标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是教师为学生设定的期望目标。
编写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明确目标类型、内容与层次。
然而,教学目标的重点与难点在于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阶段性发展。
有时,教师难以准确判断学生的水平,导致制定的目标过高或过低。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前置课程的复习或提供更多练习机会来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内容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教师在编写教学计划时,要明确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安排。
然而,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在于设计合理的教学序列和教学重点。
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和组织,确保知识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如示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教学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活动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并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然而,教学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并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的顺序和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五、评价与反馈的重点与难点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计划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
然而,评价与反馈的重点与难点在于评价手段和反馈方式的选择。
小学教案中教学重难点解析与应对策略
小学教案中教学重难点解析与应对策略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作,尤其对于小学教师而言,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教学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教学重难点,如何解析这些重难点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成为了小学教师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学重难点的解析。
教学重难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较难掌握或理解的知识点或技能。
这些重难点可能涉及到学科的基础概念、重要原理、关键方法等。
教师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总结,准确地找出教学重难点。
在解析教学重难点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1.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是有差异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难点,并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2. 教材的难度和深度: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删减和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3. 教学环境和资源:教学环境和资源对教学重难点的解析和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和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应对教学重难点的策略。
针对不同的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应对策略:1. 细化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化成小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完成。
通过逐步分解和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
2.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
3.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实施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整理版教学方案】
教学实施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整理版
教学方案】
一、教学实施重点
1. 把握教学目标:准确理解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
2. 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且有足够难度的教学资源,以促进他们的研究和发展。
3. 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具有趣味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实施难点
1. 学生的研究差异: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背景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以提高研究效果和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2. 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某些课程内容可能较为抽象或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应用,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学生的研究动力:部分学生可能缺乏研究兴趣和动力,需要通过激励措施和积极引导,调动他们的研究积极性。
三、应对措施
1. 个性化教学:了解学生的研究差异,根据其不同的需求和能力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多样化教学方法:结合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研究体验和机会,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知识。
3.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计有趣、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和研究动力。
4. 及时反馈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研究的反馈和评价,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研究状况,并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方法。
以上是教学实施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的整理版教学方案。
通过充分把握教学重点、应对教学难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教学计划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师教学计划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师教学计划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一环,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编写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为依据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本文将从教学计划的编写过程、重点内容的确定和难点问题的分析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教学计划的编写过程1.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情特点,准确、具体地设定教学目标。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写作水平等。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需要根据学科内容及相关标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遵循“层次递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3. 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计划编写中的重要环节。
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讲授、讨论、分组合作等。
4. 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活动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展开。
教师需制定相应教学活动,例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合理的教学活动安排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二、重点内容的确定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讲解和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在确定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教学大纲中明确的重点教学大纲通常在教育部门或学校颁布,其中会明确列出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教学大纲,确保教学计划中包含了教学大纲中指定的重点内容。
2. 学科知识的难点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学生容易出现理解困惑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通常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师需要将这些难点列为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加强讲解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3. 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确定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
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简洁扼要地讲解;对于未掌握的知识,教师需要详细阐述,增加学生的理解。
开学第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分析与教学策略调整
开学第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分析与教学策略调整一、引言开学第一课是学生在新学期迎接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教师来说,理解教学重难点并合理调整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就开学第一课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调整。
二、背景介绍开学第一课一般是各学科的复习巩固课程,对学生来说,重点是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并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
然而,每个学科的重难点不同,需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调整。
三、语文课程的重难点在语文课程中,开学第一课的重点往往是语文知识的复习与应用。
难点主要包括词语理解、语法运用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难题,教师可以通过词语游戏、语法练习和阅读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数学课程的重难点数学课程的重难点一般在于概念的理解和运算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分析、实际问题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出趣味性的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英语课程的重难点英语课程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词汇记忆、语法掌握和听力理解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教师可以通过配套的英语学习软件、练习册以及听力训练材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六、物理课程的重难点物理课程的重难点一般在于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掌握。
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实验过程的理解。
七、化学课程的重难点化学课程的重点通常是元素周期表的记忆和化学方程式的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元素周期表,教师可以采用图表讲解的方式,并结合有趣的实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周期表的认识。
同时,通过化学实验的开展,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八、历史课程的重难点历史课程的重难点一般在于历史事件的记忆和历史知识的理解。
可以通过历史地图、历史文献领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并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有效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重点
有效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重点有效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重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一般来说是依据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使知识面广而深的问题;有的则是知识内容相近、相似而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问题,或者是由于学生年龄、生活阅历、思维能力与模式、知识水平等内外因素的局限,以及客观事物的发展尚不充分而导致使所学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
在这里,我以郭文姬老师讲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教学为例,就这篇文章的重难点的突破策略,谈谈我认识到的几点看法:一、一课一难点,重难点能否突破,即在于重难点的确立一堂课重难点明确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方法也就会应运而生,围绕重难点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好突破的策略,才会让学生学得懂,弄得明白。
本节课中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重难点。
这个难点确立好了,那么在教学时方向就很明确。
二、注意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充分性与延展性充分性是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作必要的充分适度的展开与延伸,但绝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的同义反复,教学中既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并把两者结合起来。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施行言传身教;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发挥也要依靠教师引导,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做出全面的调控。
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要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而不是生吞活剥、呆读死记。
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教学就不会有良好的效果。
本节课郭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点自己喜欢的写景词语或者句子,并作批注。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接下来,由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
教师反馈,及时点拨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及其教学策略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焦玉明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学科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尽管作为课程的内容已经筛选,但仍然很庞杂,且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一、什么是教学重点与难点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知识网络中的连接点,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
二、对教学重点认识的误区第一种:认为教师参考书中规定的重点难点就是我们教学的唯一重点难点。
不用去调整,直接就可以用。
第二种:将各类教学参考书整合起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多种参考书中找某课的交集,作为自己制定的教学重难点。
第三种:在新课程理念下无所谓重点难点或处处是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的分类教学重点包含两种形态,即静态教学重点难点和动态教学重点难点。
静态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规定的教学重点。
这种教学重点侧重于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定的,其强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指该知识在本章本节知识体系框架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这种重点难点基本不会有变化,是静态的。
动态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是指教师需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经验、知识面等)相脱节的内容。
换言之,就是“学生不懂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种教学重点难点会因人而异,因班而异,也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因教学情景的设置而不断的变化,是一种动态表现形式。
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区别教学重点与难点既有区别又是密切相关的。
如何正确识别教学重点与难点及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像刚才列举的那几种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错误认识,显然,是把教学重点与难点摆在同等的地位上了,混淆了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忽视了它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处理方法的不同。
我认为,在教学上分清重点与难点的关系,并正确掌握处理它们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我们认为知识系统是一个网络状的立体结构,重点则是处在学科知识系统各个有机部分的结合点上,它往往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作用。
因而从系统结构的角度说,重点是客观存在的,是具有确定性的;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由于重点是处在知识系统网络状结合点的特殊位置上,故它所储存的信息,一般具有容量大,并具多方向传导的特点。
但在知识的网络结构中,难点不一定是处在网络状结合点的位置上,因而从信息的观点看,难点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它所储存的信息可辨性一般较低。
另外,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有赖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教师的妥善指导。
缺乏这两个必要条件,学生对某个知识的理解就会产生困难。
故从辩证的角度说,难与易是相对而言的问题,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由此说明,难点还具有一定的人为性。
如果从教学、学生、知识这三者所组成的教学系统来考察重点与难点的关系,我们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性关系,可呈现两种状态:一是当难点也处在知识系统网络状结构的结合点上时,它和重点是重合的。
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重点本身也是难点;二是当难点不处在知识网络状结构的结合点上时,重点和难点是不一致的,即重点不等于难点。
鉴于上述重点和难点关系的两种状态,以及重点的客观性、确定性的特点与难点的可辨性低、不确定性和人为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决定了它们在教学中的不同地位与作用,故而处理方法也应有异,并不只存在着强求“使学生当堂理解”这样一种处理方法。
五、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1 、教材和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
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2 、学生实际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学重点尤其是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
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要判断是否为教学难点,就要分析学生学习难点形成的原因,一般形成学习难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
第二种是在学习新的概念、新的软件模块时,缺少相应的已知概念基础,或学生对已知概念、基本操作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
第三种是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
即已学过的知识在对学习新知识时,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操作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操作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第四种是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讲不好则成为生硬的说教。
因此这类内容在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选择上都是难点。
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切合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
从教育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难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重点难点。
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为教学重点难点。
3 、知识内容是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
六、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原则要做好教学工作,首要的任务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课堂结构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选好教学重点与难点,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1 、以“大纲”要求为准绳,合法实施因为教学大纲是教学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具有“法”的严肃性、强制性、不可更改性,所以确定教学重点要遵循这一“合法”的前提条件。
“大纲”规定了总体教学的要求,确定了学生在某一学习阶段应掌握的能力的总体水准,这一切当然是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首先要遵循的条件。
学习大纲并领会精神,而且在大纲规定的范畴对知识结构系统加以精确的分析,然后制定出具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2 、以学生实际为参数,合情处理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要充分考虑到“校情”、“班级”的实际,这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合情”原则。
机械地照搬教材而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那就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甚至是劳而无功。
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个环节必须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
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进而克服盲目性。
要做到“合情”,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这包括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求知欲等个体因素,也包括优生和差生的比例和他们的能力差别等总体情况。
反复权衡这些因素后,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难点。
3 、以知识结构为网络,合理系统。
知识结构系统化、网络化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条件,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有自身的体系,知识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而这些联系往往具有有序性。
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教学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必须考虑知识结构的有序性,从而合理安排。
4 、以知识迁移为目的,适时转化注意知识向智力和能力方向的迁移,确定教学重难点必须遵循这个要求,这就是教学重难点“适时”性。
在设计教学重难点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应该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虽然这里面牵涉到教学方法、手段等问题,但我认为只有在教学重难点中反映发展智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意识,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实施才能得到保证。
“合法、合情、合理、适时”的原则是互为依据,互相联系的。
其中“合法、合情”为依据,“合理、适时“为目的。
我们在确定教学重点时,必须认真处理好这个系统工程,力争做到教学有“格”(方法),教时有“核”(核心),教后有“果”(学有所得)。
关于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原则问题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具体实践,不断探索,使它更加完善。
七、教学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我认为,善喻、善导、善联、善点、善讲是实现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的最好方法。
1 、善喻。
“喻”,即打比方,以此物喻彼物。
善喻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比喻,使重点和难点问题由难变易,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汉代刘向认为运用比喻就是要“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
运用比喻教学,它能使知识由未知变有知,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由抽象变具体,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由繁难变平易,增强教学的通俗性;由枯燥变生动,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在运用比喻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选富有启发性、典型性的比喻。
即要精选“此”物,使之与“彼”物(难点)性质相同,道理相似,情理相通,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然后联类而发,自然而然地引“此”入“彼”,切入正题,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二要相机穿插、择机而喻。
即要将比喻用在“刀刃上”,该喻则喻,不喻则免。
切忌喻不择时,喻不择机,甚至喻而不当,引喻失义。
如果那样,就失去了比喻教学的作用。
例如:李海东老师在硬盘时,学生没有接触,也没有见过,这时老师将硬盘喻作“仓库”,学生知道仓库的作用,那通过这样一个比喻,学生也就知道硬盘的作用。
2 、善导。
“导”,即引导、指导。
善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产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
疑难、重点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引导手段的多样性。
一方面,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引导既可以导之以趣、导之以思、导之以情,也可以导之以理、导之以法。
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的多重性,教学难点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教师被问题“将军”的复杂性。
所以,教师必须多备几手“导”的技能,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一法不灵,再换一法,或激趣导思,或设疑诱思,或唤情促思,或悟理深思,或理序畅思,或换法巧思。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激活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