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城市名称由来

合集下载

中国各省及著名都市名字由来

中国各省及著名都市名字由来

中国各省及著名都市名字由来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同时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沈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变迁,逐渐形成了现今繁荣的城市景观。

下面将详细介绍沈阳的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沈阳的历史文化。

沈阳的旧称为盛京,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

当时,这片地区是辽河流域的重要聚居地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阳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公元7世纪,沈阳成为了辽东地区的旅游胜地,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军事要塞。

真正使沈阳崛起的时刻发生在17世纪初的明朝末年,当时建立了后金政权,清朝的前身。

当时的沈阳被称为盛京,意味着“繁荣之城”。

在明朝末年,由于天灾和政治动荡,盛京逐渐衰落。

但是在后金政权建立之后,盛京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皇帝在这里建立了宫殿和园林,使之成为清朝的皇家禁地。

在清朝时期,沈阳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清朝在沈阳修建了许多重要的建筑,如沈阳故宫、沈阳保护区等,这些建筑至今仍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故宫是中国境内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之一,也是古代东北地区王府建筑的代表。

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族、满族和西方建筑的特点。

宫殿建筑主要有大殿、大长安楼、河南宫、豫南宫和后金正统宫等。

在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沈阳受到了德国和日本的租界影响,许多西方风格的建筑被引进和修建。

这些建筑为沈阳增添了一道风景线,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交融。

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沈阳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城市中心。

沈阳的工业和城市规划得到了全面发展,许多新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在沈阳市建立起来。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沈阳,位于中国辽宁省中部,是辽宁省省会,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经是清朝的首都,而且在唐代就有沈阳之名,其名称沿革及古城建置的历史久远而丰富。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沈阳名称的沿革及古城建置的情况。

在清朝时期,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清帝国的国防重镇。

清朝时期,沈阳曾经被称为“盛京”,是清帝国的东北三大都城之一。

当时的沈阳古城建置完备,城市规划科学,城墙坚固,建筑宏伟,是当时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在沈阳,最有代表性的古城莫过于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是中国现存最北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也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宫殿建筑之一(另一座是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坐落在沈城的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沈阳故宫的建造始于清朝初年,经过多次扩建、修复和重新搭建,在其悠久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宫殿、殿堂、门楼和庭院。

沈阳故宫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和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沈阳古城的建置不仅体现在沈阳故宫上,整个沈阳城区都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和文物。

沈阳城区内的古建筑群、古街巷、古城墙等,都展现了沈阳作为古城市的独特魅力。

古城墙的保留和修缮,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沈阳作为古城的历史底蕴。

随着时代的变迁,沈阳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在保留古城特色的沈阳也在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古城区内的古建筑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缮,而新建的城市建筑也在尊重古城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布局和建设。

这使得沈阳古城保存完好的也展现出了现代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沈阳是中国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沈阳的名称沿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以下是关于沈阳名称沿革的详细介绍。

沈阳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末至前6世纪初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叫做陈的国家,它的首都被称为“盛京”。

据史书记载,陈国的首都位于现今沈阳市内的北陵景区附近。

随着历史的变迁,陈国在战国时代被辽东地区的其他国家侵占,陈国的首都也多次更迭。

随着时间的推移,“盛京”一词逐渐演变为“沈京”。

据史书记载,沈京是东北地区历史上众多王朝的都城,包括辽代、金代和清代。

辽代是沈阳古城建立的重要时期。

10世纪初,辽朝建立后,沈阳成为辽代北方边疆的重要军事要塞,并成为辽代皇室和贵族们的常驻之地。

辽代以来,沈阳悠久的历史逐渐被人所熟知,这使得沈阳古城的建置和规划变得愈发重要。

金代是沈阳古城建制发展的重要时期。

金代于公元1115年建立,旋即将首都定在辽宁境内的沈阳,当时称为“中都”。

金代的沈阳古城规划得相当完善,把整个城区划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

内城是皇室和贵族居住的地方,外城是商业和市民居住的地方。

金代建筑的精华是位于沈阳市的古建筑“沈阳故宫”,它是中国现存古代宫殿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清代是沈阳古城建置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清朝于1644年建立,将首都从北京迁至沈阳,当时称为“盛京”。

清代沈阳的建置在清朝满洲人统治阶段,几乎与北京紫禁城一样大,被誉为“北京洲外的皇宫”,是清朝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清代的沈阳古城规划严谨,功能区分明确,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

沈阳古城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战乱和灾害的影响。

特别是在日本侵略期间,沈阳古城几乎被完全破坏,丧失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解放战争胜利后,沈阳古城得到了全面修复和重建,并于195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沈阳古城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遗产和旅游景点之一。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沈阳是中国辽宁省的省会,位于东北地区。

沈阳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沈阳的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是一个关于沈阳的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

沈阳最早的名称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这个地区被称为“沈丘”,属于辽东郡。

后来,在东汉时期,这个地区得到了发展,并被赐予了“沈阳”这个名称。

沈阳在隋朝时期成为辽东郡的州治所,这标志着沈阳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

在辽朝时期,沈阳被作为辽朝皇宫的所在地,被称为“中京”,因此成为辽朝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

辽朝时期的沈阳城规划合理,城市布局严谨,城墙坚固,有着完善的城市设施和宫殿建筑。

沈阳的城墙是用砖石建造而成的,高大而坚固。

城墙上设有城门和瞭望塔,用于防御和监视。

在金朝时期,沈阳是金朝的一座重要城市。

金朝在沈阳建立了辽东宣慰使府,作为金朝对辽东地区的管辖机构。

沈阳在金朝时期继续保持了宫殿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繁荣,金朝统治者经常在沈阳兴建宫殿和庙宇。

金朝时期的沈阳成为一个繁华的城市,有着繁荣的经济和文化。

明朝时期,沈阳成为明朝的东北重镇。

明朝在沈阳修建了辽阳王府,作为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机构。

辽阳王府是明朝最大的王府之一,拥有雄伟的建筑和宏大的规模。

明朝时期的沈阳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城市的规模扩大,街道宽阔,市场繁荣。

沈阳开始形成了以辽阳王府为中心的市区和商业街区。

清朝时期,沈阳成为清朝的京畿之地。

清朝在沈阳修筑了盛京皇宫,作为清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盛京皇宫是清朝最重要的皇宫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规模宏大而闻名。

清朝统治者经常在盛京皇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和仪式。

清朝时期的沈阳城市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扩大,城市设施更加完善。

在现代,沈阳继续保持着其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地位。

沈阳在20世纪初成为中国东北工业的中心,有许多重要的工厂和企业建在这里。

沈阳还拥有许多重要的文化和历史遗迹,如沈阳故宫、沈阳城市古城和奉天书院等。

总结一下,沈阳的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是一个悠久而丰富的历史过程。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1. 引言1.1 沈阳名称的来源沈阳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当时沈阳被称为“盛京”,意为繁盛的都城。

据史书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建立金朝后将此地定为京师,取名“盛京”。

随着历史的变迁,元朝时期,沈阳被改称为“辽阳”,东北行省的治所也设在此地。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将沈阳改名为“沈阳”并设为东北行省的都城,此后沈阳便沿用至今。

沈阳这一名称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说法是因为明太祖洪武年间,有一位郭姓将军在沈阳设帐练兵,他非常喜欢书法,每逢暇时便把自己创作的字画挂在帐幕上以便练习,后人便称其为“书阳郭侯”,后来沈阳就改名为沈阳。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当地有一座山,山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秫秸,秸秆在风中摇曳,当地人称之为“沈沈”或“旋旋”,太祖朱元璋听说后很高兴,便将沈阳改名为“沈阳”。

沈阳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其名称的来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了解。

1.2 沈阳古城的重要性沈阳古城作为中国北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底蕴。

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沈阳古城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曾经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通过对古城的研究,可以了解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军事布局以及社会风貌,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沈阳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其规划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高超水平。

探究沈阳古城的建置过程和规划布局,有助于了解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沈阳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传统价值观念。

保护和传承沈阳古城,能够传承古代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技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发展。

沈阳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辽宁城市名称由来

辽宁城市名称由来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1948年末由沈阳、浑河2区合并设沈河区,取两区名首字得名和平区:1949年成立和平区皇姑区:以境内皇姑屯得名大东区:以地处古城大东边门以东得名铁西区:以地处南满铁路(今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苏家屯区:1948年撤沈阳县,划苏家屯镇及其周围地区置苏家屯区,以驻地得名沈北新区:因位于沈阳市区北部得名东陵区:以境内有清朝努尔哈赤陵墓福陵(又称东陵)而得名于洪区:以境内于洪屯得名新民市: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巡检司移驻新民屯,以区别大小民屯故名新民康平县:光绪六年(1880年)康平设县,驻地康家屯,取其首字康,兼取太平之意,故名康平辽中县:因处辽河中游,故名法库县:一说因法库山得名,另据《法库县乡土志》载:旧称三台子,系镶白旗坐落,祗佟、张、聂、徐、刘、丁、翟、李八户聚族而居,置边门,后因名八户门,俗称巴虎门,法库其转音也大连市中山区:以辖区中山广场得名西岗区:因区内有一高地昔为山岗,县位青泥洼之西,故名沙河口区:以地处古沙河河口得名甘井子区:以境内有一甜水井得名旅顺口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马云、叶旺率兵由登州渡海赴金州,船至狮子口登陆,遂“旅途平顺”之意改称旅顺金州区:贞祐四年(公元1216年)改化成县为金州,以国号命名。

金州之名始此瓦房店市:新兴城市—瓦房店》说:清康熙间(1662—1722年),附近祝店人士曲维尚在此盖起三间瓦房,设店招客,过往客商呼之为瓦房店,后发展为市集,遂以瓦房店为名普兰店市:清康熙年间王姓在此盖瓦房开店,故名。

普兰,满语意为“荆刺”。

《钦定盛京通志》卷24《疆域形胜》:“国语(满语),捕拉,棘刺也。

”庄河市: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置庄河厅,以治所在大庄河滨得名,庄河之名始此长海县:1949年设长山县,以长山群岛为名。

1953年因与山东省长山县(1956年撤销,并入邹平县)重名,改名长海县。

“长”字取“长山群岛”首字,“海”字是因为群岛深居大海之中,故名鞍山市铁东区:因位于沈大铁路以东而得名铁西区:因位于哈大铁路之西得名立山区:以境内立山而得名千山区:以境内千山得名海城市:金毓绂《渤海国志长编》卷14《地理考》说:“《辽志》云,海州南海军,本沃沮国也,渤海号南京南海府者,盖辽迁东丹国时,乃于今海城之地置海州南海军,以南海府沃州之民迁于此处……。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是中国辽宁省的省会,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商贸中心和文化城市。

沈阳名称沿革悠久,可以追溯到早期中华文明。

沈阳古称“善缘”,三国时期为辽东郡所治,唐朝时改称“沈阳”,意为“善缘池附近的城市”,由此得名。

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在元朝,沈阳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业中心。

明朝时,明成祖朱棣在辽东巡游时曾来到沈阳,并命令沈阳城改造。

在他的精心规划和改造下,沈阳成为了辽东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清朝时期,大清皇帝努尔哈赤曾在沈阳建立起后金朝,在这座城市掀起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反应。

后金朝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逐步壮大,并最终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沈阳也成为了清朝的重要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在清朝时期,沈阳城墙拓展到30多公里,城市面积也扩大了许多。

清朝时期的沈阳,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艺术城市之一。

如今,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存,见证沈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现代历史中,沈阳是中国工业的重要中心,并经历了几次严重的战争和动荡,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占领和中国内战等。

在这些动荡的年代里,沈阳的城市规划、社会构造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辽宁省每个城市名字的由来

辽宁省每个城市名字的由来

辽宁的由来: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

唐属河北道;辽臵东京路;金仍之;元臵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年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省:清康熙是在其地设奉天将军。

光绪时改为奉天省。

1929年取辽河安宁之意改为辽宁省。

辽宁名字的由来,目前官方说法:天辽地宁.实则不然.辽,代表辽河区域,这一点在很多地名上都可以寻到踪迹,但有意思的是都位于吉林省境内.比如地名来说,吉林省的双辽市,属西辽河流域;东辽县,辽源市等等,位于东辽何流域.宁,则多少有些祈祷上苍的意味,可谓地宁. 综上所述,辽宁名字的实际寓意就是祈求辽河流域的安宁。

沈阳一说:沈水之北谓之沈阳。

过去人们把浑河称为沈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其座落在浑河北面,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沈阳。

二说:金末,这个地方叫沈洲。

蒙古大军攻取辽东,沈州遭劫难,毁于战火,城池市井毁损凋蔽。

不久,元政权将前来投靠的大批高丽军民分成两部,开始在沈州旧址重建城池,渐渐恢复旧时的面貌。

后来又将辽阳、沈州并存的两个总管府合并为一,称沈阳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

至此,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沈阳的名字。

鞍山鞍山之名源于明代鞍山驿堡,取名于南郊的马鞍山。

因为此山很像摘下来的鞍子。

抚顺抚顺一名源于抚顺城。

抚顺城是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明朝为防范东北女真族袭扰,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修筑的辽东十八城之一。

名为“抚顺城”是“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之意。

一九三七年析抚顺县抽一部分臵市,故得名抚顺市。

盘锦在明朝的版图上,盘锦市地域大部分为广宁所辖。

古驿道也大致沿边墙方向由西北向东南斜穿而过,驿马方—闾阳驿—盘蛇驿—高平驿—沙岭驿等皆为当时重要驿站。

盘锦名称的由来,始于盘锦苇场的建立,当年曾拟三个名字(即:辽凌、辽大、盘锦)上报中央造纸局,一九五零年十月经批复圈定“盘锦”作为场名,是根据苇场西部有条盘锦河而定,从此以后盘锦的名字正式出现在地图上。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沈阳是我国辽宁省的省会,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的情况。

沈阳这个名称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来源于清朝皇帝满族姓氏“爱新觉罗”的首字母“Shi”,并结合“沈水”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因建筑用到的灰泥原料“沈泥”而得名。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沈阳就有了人类的活动,这里成为了夏、商、周等时期的部落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先后被齐、燕两国占领。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沈阳隶属于辽东郡,作为边防要塞,成为统一中国后的辽东始发地。

唐代,辽阳郡设沈阳县,并开始设立城垣。

宋代,沈阳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墙长达14公里,城门6座,城池高大坚固。

金朝时期,从这里出发的完颜氏族人建立了金朝,沈阳成为金朝中都之一。

元朝时期,此地是辽阳行省治所。

明代初年,此地被后金领袖努尔哈赤称为金帐汉奴,沈阳成为其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清朝,此地是东三省和长白山地区行中书省所在地,沈阳县升格为沈阳府,成为沈阳地区的行政中心。

民国时期,沈阳成为辽宁省的省会。

古城建置:沈阳古城区包括南市、北市和中心城区三部分。

南市是明代至清代的城区,规模最大,现存城墙长6.5公里,有南门、广宁门、巨轮门、望京门、五爱门等城门,城内有古建筑物80余座,以清代建筑为主。

北市是19世纪后的城区,现为商业区,有铁西、浑南新区等分区。

中心城区是沈阳的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现代化程度很高。

沈阳古城区被列为中国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城内有沈阳故宫、沈阳城市博物馆、沈阳天文馆、张氏帅府等著名景点。

总的来说,沈阳拥有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区,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的发展中,沈阳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提升,而对古城区的保护和利用也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平衡机制,使得沈阳拥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古老城市,同时也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

沈阳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还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中国历史上,沈阳名声显赫,被誉为东北明珠,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将介绍沈阳名称的沿革与古城的建置。

沈阳名称的沿革:沈阳最早的名字是衿州,据《春秋》记载,上古时期,有一个王子在此地修筑城堡,城堡后来演变为衿州,又称“甸州”。

直到清朝咸丰年间,衿州改称“沈阳”。

城市更名之后成为了沈阳,得名于此地的北面有沈水流过。

据《清史》载,冯振物因情节恶劣被判处“生逼戍”当兵。

由于“逼”字的忌讳,故将“沈阳府”改为“盛京府”。

古城建置:沈阳古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城堡之一。

始建于辽代,规模宏大,堡垒巍峨壮观,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沈阳古城城墙呈不规则多边形,周长约3.5公里,高12米,底宽14米,墙体厚8米。

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辽代皇宫遗址——“沈阳故宫”。

古城内还有东陵公园、沈阳市博物馆、盛京博物馆等旅游胜地。

古城的建造历经了多个朝代并不断进行修葺扩建,至今仍然保存有一定的原始面貌。

在明清时期,沈阳古城被作为皇宫使用,是清朝的第二个都城。

沈阳古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当代的沈阳古城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古城,了解中国古代的建城文化和历史。

古城建置的过程是一部历史变迁的真实写照,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兴衰,也见证了沈阳这座古老城市的繁荣和辉煌。

沈阳古城的建筑风格及特色:沈阳古城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典型的宫殿式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东北地区的建筑特色。

古城内的建筑多为木结构,采用传统的斗拱悬挑结构,屋檐翘角,宫殿式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还展示了当时中国建筑技术的精湛和独特性。

古城内的景点有: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就是早期的京城沈阳故宫遗址,位于棋盘山下。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沈阳的名称沿革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的历史,其名字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政权下,经历了许多的变迁和演变。

下面将介绍沈阳名称的沿革,以及沈阳古城建置的历史。

1. 沈阳名称沿革:(1)三国时期:在三国时期的东汉末年,沈阳属于鲜卑族的领地,在《三国志》中被称为“乌桓”。

(2)辽代:辽代时期,慕容氏建立了辽国,将此地改名为“奉天府”,并将其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奉天成为了当时的繁荣城市。

(3)明代:明代初年,朱元璋统一了全国之后,将此地命名为“沈阳”,意为“太阳在城外晒谷子”的意思。

(4)清代:清朝皇帝入主中原之后,将此地改名为“沈阳府”,随着清朝政权的稳定,沈阳成为了东北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

(5)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在1914年,北京政府将此地改名为“沈阳市”,时至今日,沈阳市一直沿用至今。

2. 沈阳古城建置: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建筑的保护也成为了当地政府和文化人士关注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沈阳古城建置的历史:(1)早期建筑:在汉朝时期,沈阳地区的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

到了辽朝时期,由于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建筑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以木构为主的建筑,如当时的皇宫和佛寺建筑等。

(2)明朝初期:明朝初创时期,沈阳作为关东地区的行政中心,明朝政府开始兴建城墙和护城河。

可是在后来的几百年里,由于兵火蹂躏,大多数城墙已经被毁坏。

(3)清朝时期:清朝时期,由于沈阳作为清朝的东北省会,使得沈阳古城得到了较大的重视。

清朝政府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大量的城市文化和体育设施、公园、道路等被兴建。

由于城市规划合理,沈阳古城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城市的居民宜居程度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总体来说,沈阳作为东北地区历史文化重镇,其古城建置的历史悠久,有诸多的建筑遗迹和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沈阳古城中的建筑遗产和文化艺术也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辽宁的由来

辽宁的由来

辽宁的由来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

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年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省清康熙是在其地设奉天将军。

光绪时改为奉天省。

1929年取辽河安宁之意改为辽宁省。

辽宁名字的由来,目前官方说法:天辽地宁。

实则不然。

辽,代表辽河区域,这一点在很多地名上都可以寻到踪迹,但有意思的是都位于吉林省境内。

比如地名来说,吉林省的双辽市,属西辽河流域;东辽县,辽源市等等,位于东辽何流域。

宁,则多少有些祈祷上苍的意味,可谓地宁. 综上所述,辽宁名字的实际寓意就是祈求辽河流域的安宁。

沈阳一说:沈水之北谓之沈阳。

过去人们把浑河称为沈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其座落在浑河北面,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沈阳。

二说:金末,这个地方叫沈洲。

蒙古大军攻取辽东,沈州遭劫难,毁于战火,城池市井毁损凋蔽。

不久,元政权将前来投靠的大批高丽军民分成两部,开始在沈州旧址重建城池,渐渐恢复旧时的面貌。

后来又将辽阳、沈州并存的两个总管府合并为一,称沈阳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

至此,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沈阳的名字。

大连据史料记载,当时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已开始在中国传教,在传教过程中根据中国语言的发音,将今日大连湾标注为“dalian”,译成汉文便成为“大连”二字。

因当时在该地正流行着一种盛装钱币的布口袋,名叫“褡裢”,堪为吉祥。

而且大连湾口外的三山岛有两岛相连,形状酷似前后搭肩的“褡裢”,当地居民便称其岛为“褡裢岛”,将该岛以北的海域称为“褡裢湾”。

但“褡裢湾”何时改为今日的“大连”二字?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五年即1879年10月28日北洋大臣李鸿章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其中有“金州”、“大连湾”字样。

由于朝官所倡,“大连湾”一名一经出现,便立刻在该地流传开来。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沈阳是中国辽宁省的省会,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沈阳的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有着深厚的历史。

沈阳的名称起源于古代,最早记载的名称为“咸平府”,据说是由于此地地势平坦而得名。

后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变化,沈阳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

辽朝建立后,首都设在辽阳,动荡的时期使得辽朝逐渐落后,辽帝废弃辽阳后,将首都迁到了佛爷顶(今沈阳市区)。

当时沈阳被称为“玉京府”,意为玉帝的京城。

辽朝的衰败导致金朝的建立,金朝帝王完颜氏定都大名府(今北京市区),并改辽阳为“金故都”,以示对辽朝的取而代之。

元朝建立后,沈阳得以重新崛起,成为辽东的要地,并最终成为元朝在东北地区的重要都城。

元朝还将沈阳改为“沈阳路”,是为了纪念当时在蒲顶山发生的一个故事。

相传,元军攻占沈阳时,完颜氏后裔完颜亮被困在蒲顶山上,准备自杀。

突然,天上传来声音,告诉他不要轻生,而是要努力复兴辽朝。

于是,完颜亮洗心革面,努力招兵买马,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元朝封他为“沈阳王”,并将沈阳改名为“沈阳路”。

明朝开始时,沈阳仍然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明太祖朱圭曾在位于沈阳的古称“仙岳山”上设立了一个秀州府。

明成祖朱棣建立后,曾经多次来沈阳,将之视为重要的北方战略要地。

明成祖下诏将沈阳升格为直隶州,称为“直隶沈阳府”。

到了清朝,沈阳再次成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清朝建立后,将沈阳设为京畿辖区,称为“北洋县”,辖区面积非常广大。

此时的沈阳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城市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多次巡视沈阳,并下诏在沈阳修建了一个庞大的皇宫,称为“沈阳宫”。

康熙皇帝还在宫内设立了一个道场,供自己练武和讲学。

这座宫殿是沈阳历史的重要遗迹之一,至今仍然保留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阳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沈阳的城市建设也日益完善。

沈阳老城区的布局保留着明清时期建筑的风格,古建筑、古街巷、庙宇和园林等丰富多样,构成了沈阳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辽宁省县名志】大连市名来源

【辽宁省县名志】大连市名来源

【辽宁省县名志】大连市名来源大连市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遥望,北与营口市接壤,东北与丹东市相连。

面积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平方公里。

人ロ四百六十八万五千七百二十七人,汉族占96.1%,还有满、回、朝鲜、锡伯、蒙古等民族占3.9%。

辖中山、西岗、沙河ロ、甘井子、旅顺口五个市区和金县、新金、复县、庄河、长海五个县。

分辖十四个镇,七十五个街道办事处和一百二十五个农村人民公社,四个农场。

市人民政府驻大连,距省会沈阳三百五十九公里。

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港口和工业城市之一。

大连市属于千山山脉南端的丘陵地区,境内丘陵起伏。

主要山峰有步云山、桂云花山、老帽山、老秃顶、大黑山和老铁山等。

地勢北高南低,并自中部逐向西北方向的渤海和向东南方向的黄海倾斜。

地质是由古老的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

特产苹果。

沿海产鱼、虾和贝类。

大连一名源于湾,始于近代。

清光绪六年(一八八〇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关于大连湾军港建设方案的奏折中,就提到“大连湾”。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于一九〇五年二月始称大连。

解放后,一九四九年四月一日大连与旅顺合称为旅大市。

一九八一年二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大连市。

大连市秦、汉时期属辽东郡。

西汉时在境内始设县治,属沓氏(三国时称东沓)、汶县、平郭等县。

西晋时属辽东国,东晋时属前燕、前秦、后燕,北燕到隋为高句丽占有。

唐属安东都护府的积利州。

辽属东京道的苏州、复州、宁州和顺化。

金属东京路复州所属的化成、永康二县(化成后升为金州)。

元属辽阳路金复万户府。

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金州卫和复州卫。

清属奉天府的宁海县(后升为金州厅)、盖平县(后分设改为金州厅)、岫岩县(后划归庄河厅)。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旅顺、大连、金州及其沿海岛屿属于日俄交替侵占的关东州。

一九四五年“九・三”胜利后,各县、区相继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七年,新金、复县、庄河曾一度被国民党占领。

一九四九年大连、旅顺、金州三市及大连、金县、长山三县属旅大行署区。

辽宁省有14个地级市,它们的地名有何来历?

辽宁省有14个地级市,它们的地名有何来历?

辽宁省有14个地级市,它们的地名有何来历?位于我国东北部的辽宁省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由14个地级市(含两个副省级城市)组成。

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讲讲这个话题。

辽宁省省会是副省级的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北部,车牌代码为辽A。

沈阳是清朝入关前的国都,清朝时称为盛京,地位相当于明朝迁都北京后的南京,是祖宗灵寝所在。

清朝虽然定鼎北京,但清朝皇帝经常回盛京祭祖。

这座拥有辉煌历史的城市为何叫沈阳呢?辽朝在这里设沈州,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朝廷因此地位于沈阳(今浑河)以北,水之北谓阳,所以称沈阳。

辽B是辽宁省另一个副省级城市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负山扼海,南可望山东,东可望朝鲜半岛,西可望京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大连的得名有好几种说法。

这里盛产大蛎,所以称大蛎湾。

一说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李鸿章在此建军港,因谐音称为大连湾。

另一种说法是满语把这里称为“达连”,意思是大海。

还有一种说法与沙俄租占这里有关,俄语把这里称为“达里因”,意思是远方,后谐音称为大连。

辽C是鞍山,著名的钢都,被誉为我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鞍山的地名出现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这里夹在两山之间,像一个马鞍,所以称鞍山。

辽D是抚顺市,著名的煤城,位于沈阳以东。

抚顺得名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女真各部,在高尔山下修建一座砖城,取“抚绥边疆,顺导百姓”之意,定名为抚顺。

辽E是本溪市,位于沈阳东南,辖区呈哑铃状。

本溪境内有一个湖泊,形如杯子,形状像犀牛的角,所以称为杯犀湖。

杯犀和本溪读音差不多,大家后来就读成本溪了。

清同治八年(1869年),定名为本溪,简称溪或本。

辽F是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丹东,隔着鸭绿江对岸就是朝鲜半岛。

丹东以前叫安东,1949年至1954年曾为辽东省省会,辽东省后撤销。

1965年定名为丹东,取红色的东方之意,“丹”也是红色的意思。

辽G是锦州市,位于辽西走廊东部,著名的战略重镇,号称东北门户。

辽宁省每个城市的由来

辽宁省每个城市的由来

辽宁的由来: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

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年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省:清康熙是在其地设奉天将军。

光绪时改为奉天省。

1929年取辽河安宁之意改为辽宁省。

辽宁名字的由来,目前官方说法:天辽地宁.实则不然.辽,代表辽河区域,这一点在很多地名上都可以寻到踪迹,但有意思的是都位于吉林省境内.比如地名来说,吉林省的双辽市,属西辽河流域;东辽县,辽源市等等,位于东辽何流域.宁,则多少有些祈祷上苍的意味,可谓地宁. 综上所述,辽宁名字的实际寓意就是祈求辽河流域的安宁。

沈阳一说:沈水之北谓之沈阳。

过去人们把浑河称为沈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其座落在浑河北面,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沈阳。

二说:金末,这个地方叫沈洲。

蒙古大军攻取辽东,沈州遭劫难,毁于战火,城池市井毁损凋蔽。

不久,元政权将前来投靠的大批高丽军民分成两部,开始在沈州旧址重建城池,渐渐恢复旧时的面貌。

后来又将辽阳、沈州并存的两个总管府合并为一,称沈阳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

至此,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沈阳的名字。

鞍山鞍山之名源于明代鞍山驿堡,取名于南郊的马鞍山。

因为此山很像摘下来的鞍子。

抚顺抚顺一名源于抚顺城。

抚顺城是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明朝为防范东北女真族袭扰,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修筑的辽东十八城之一。

名为“抚顺城”是“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之意。

一九三七年析抚顺县抽一部分置市,故得名抚顺市。

盘锦在明朝的版图上,盘锦市地域大部分为广宁所辖。

古驿道也大致沿边墙方向由西北向东南斜穿而过,驿马方—闾阳驿—盘蛇驿—高平驿—沙岭驿等皆为当时重要驿站。

盘锦名称的由来,始于盘锦苇场的建立,当年曾拟三个名字(即:辽凌、辽大、盘锦)上报中央造纸局,一九五零年十月经批复圈定“盘锦”作为场名,是根据苇场西部有条盘锦河而定,从此以后盘锦的名字正式出现在地图上。

辽宁省地名由来

辽宁省地名由来

辽宁省地名由来辽宁省地名由来摘自中国地名由来词典(牛汝辰)辽宁省(Liaoning Sheng)简称辽。

在我国东北地区南部,辽河流域。

秦置辽东、辽西等郡。

故历代都用“辽”字作为政区名。

至清康熙初,因辽河流域为它的发样地,取奉天承运之意,乃改辽东将军为奉天将军。

1928年,又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改名辽宁。

1沈阳市(Shenyang Shi)位于辽宁省中部,浑河河畔。

为东北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辽金置沈州,元置沈阳路,明置沈阳卫,后称盛京。

1929年置沈阳市。

“沈阳”一名源于沈阳路。

园地处小沈水(今浑河)之北,故名。

据《钦定盛京通志》:小沈水“城南四里,俗名五里河,自东关观音阁东泉眼发源,一日万泉河,至骡子圈南入浑河。

按《春秋·毂粱传》:水北曰阳,故名沈阳。

”新民市(Xinmin Shi)位于辽宁省中部偏北,辽河中游平原地区。

县名源于新民屯。

当时大批灾民从关内来此垦荒,这些汉民被称为“民人”。

先来的“民人”居住地称“民屯”,后来的故称新民屯。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置新民厅,1912年设新民县。

1993年设市。

辽中县(Liaozhong Xian)位于辽宁省中部,辽河和浑河中游地区。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置辽中县,因地处辽河中游而得名。

法库县(Faku Xian)位于辽宁省北部,辽河中游右侧。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法库直隶厅,1913年置法库县。

县名源于清初在盛京北境设置的“法库边门”。

法库,系满语,意为鱼粱,即捕鱼的矮堰。

康平县(Kangping Xian)位于辽宁省北部,北邻内蒙古自怡区。

清光绪六年(1880年)置康平县。

“康平”因清中期有移民来此垦荒,其中康姓先来,称村为康家屯。

当时辽河泛滥,盗匪横行,民不聊生,置县时,取康乐太平之义。

2大连市(Dalian Shi)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东临黄海,西临渤海。

“大连”一名源于达连湾,此称始于清光绪年间,因自然地理形态而得名。

辽阳名称沿革

辽阳名称沿革

辽阳名称沿革辽阳名称始于汉代“(小辽)水(指浑河出辽仙西南流经辽仰县与大梁水会”。

“水北日阳”。

汉代的辽阳因地处小辽水之北,敛名辽阳。

辽阳是辽宁省最古老的城市。

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治所襄平。

历经秦汉、三国,均属幽州辽东郡的辖地。

酉晋属平州辽东郡。

东晋的前燕、前奏、后燕建立割据政权,仍属辽东郡。

从北燕经南北朝到隋被高勾丽割据。

唐代属安东都护府。

辽代属东京道辽阳府。

金属东京路辽阳府。

元代至元六年(一二七九年)属东京总管府。

至元二十五年(一二九八年)属辽阳行省。

明洪武八年(一三七五年)起属辽东都司。

努尔哈赤建后金政权于天命六年 (一六二一年),在辽阳境建东京城为首都。

清康熙四年 (一六六五年)称辽阳州属奉天府。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属奉天省。

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改辽阳州为辽阳县,属奉天省辽沈道。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属奉天省辽阳县。

国民党占领时期仍沿用旧制。

一九四九年后实行市、县分治,属辽东省。

一九五四年划归辽宁省。

一九五八年市县合并为辽阳市,属鞍山市。

一九六一年市县分抬,仍属鞍山市。

一九六六年改为辽宁省辖市。

一九六八年市县合并为辽阳市,仍为省辖市。

日军占领时的辽阳辽阳政区沿革辽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两千多年的建置。

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军事重镇。

辽阳一名,始见于唐朝晚期,最早的称谓见于《史记》,名曰襄平。

以后曾先后易名为昌平、辽东、辽州、东平、铁凤、天福、南京、东京等名称。

历史建置据考古发现,太子河流域中游,分布着许多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远在六七千年前,辽阳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

夏商时代春秋时期以前,这里是中国先民(主要是东胡族)和殷商移民居住的地方,东胡族勇猛慓悍,善于骑射,他们经过漫长的原始氏族生活之后,进入奴隶社会。

夏商时代,今辽阳地区属营州地区,是为自然分区,不具有国家行政区意义。

周代周代辽阳属幽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1948年末由沈阳、浑河2区合并设沈河区,取两区名首字得名
和平区:1949年成立和平区
皇姑区:以境内皇姑屯得名
大东区:以地处古城大东边门以东得名
铁西区:以地处南满铁路(今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
苏家屯区:1948年撤沈阳县,划苏家屯镇及其周围地区置苏家屯区,以驻地得名
沈北新区:因位于沈阳市区北部得名
东陵区:以境内有清朝努尔哈赤陵墓福陵(又称东陵)而得名
于洪区:以境内于洪屯得名
新民市: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巡检司移驻新民屯,以区别大小民屯故名新民
康平县:光绪六年(1880年)康平设县,驻地康家屯,取其首字康,兼取太平之意,故名康平
辽中县:因处辽河中游,故名
法库县:一说因法库山得名,另据《法库县乡土志》载:旧称三台子,系镶白旗坐落,祗佟、张、聂、徐、刘、丁、翟、李八户聚族而居,置边门,后因名八户门,俗称巴虎门,法库其转音也
大连市
中山区:以辖区中山广场得名
西岗区:因区内有一高地昔为山岗,县位青泥洼之西,故名
沙河口区:以地处古沙河河口得名
甘井子区:以境内有一甜水井得名
旅顺口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马云、叶旺率兵由登州渡海赴金州,船至狮子口登陆,遂“旅途平顺”之意改称旅顺
金州区:贞祐四年(公元1216年)改化成县为金州,以国号命名。

金州之名始此
瓦房店市:新兴城市—瓦房店》说:清康熙间(1662—1722年),附近祝店人士曲维尚在此盖起三间瓦房,设店招客,过往客商呼之为瓦房店,后发展为市集,遂以瓦房店为名
普兰店市:清康熙年间王姓在此盖瓦房开店,故名。

普兰,满语意为“荆刺”。

《钦定盛京通志》卷24《疆域形胜》:“国语(满语),捕拉,棘刺也。


庄河市: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置庄河厅,以治所在大庄河滨得名,庄河之名始此
长海县:1949年设长山县,以长山群岛为名。

1953年因与山东省长山县(1956年撤销,并入邹平县)重名,改名长海县。

“长”字取“长山群岛”首字,“海”字是因为群岛深居大海之中,故名
鞍山市
铁东区:因位于沈大铁路以东而得名
铁西区:因位于哈大铁路之西得名
立山区:以境内立山而得名
千山区:以境内千山得名
海城市:金毓绂《渤海国志长编》卷14《地理考》说:“《辽志》云,海州南海军,本沃沮国也,渤海号南京南海府者,盖辽迁东丹国时,乃于今海城之地置海州南海军,以南海府沃州之民迁于此处……。

撰《辽史》者以为前后一地,混叙不分,故有此误,其实相去盖千余里也。

”今海城仍袭海州之名
台安县:1913年八角台开始建治,取驻地八角台的“台”字,安宁的“安”字,合为台安县
岫岩满足自治县:金明昌四年(1193年)升大宁镇为秀岩县,设防守尉镇守,这是最先出现秀岩地称
抚顺市
顺城区:以其地环绕市区及地处抚顺古城遗址而得名
新抚区:因属新建城区,故名
望花区:传唐代有人居高处,可望见东北有一生长莲花的泡子,故名东洲区:1999年6月16日抚顺市露天区更名为东洲区
抚顺县: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王朝为防御女真族及逃亡元贵族的袭扰,在高尔山下修筑砖城一座,“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为抚顺得名之始
新宾满族自治县:据清同治十年(1871年)八月所刻《新宾堡九圣神祠碑》称:“盖我皇大启鸿图,诒谋燕翼,路径如兹,得新兵一旅,冲锋对垒……而有力此堡”,因名新兵堡。

其后,“人事日繁,商辏有四方来宾之象”,遂改名为新宾
清原满足自治县:1925年置清源县,1929年改清原县,取“大地清平”之意
本溪市
平山区:以境内平顶山得名
明山区:以境内明山得名
溪湖区:以境内本溪湖得名
南芬区:原名南坟,后谐音改南芬
本溪满足自治县:县因本溪湖而得名
桓仁满足自治县:地学杂志》1914年第2期载《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该县地古为渤海桓州”,故名。

按,汉徙乌桓于辽东,桓州因乌桓为名
丹东市
振兴区:1947年镇江、中兴2区合并置镇兴区。

1965年改今名
振安区:安区原名丹东市郊区,1980年改名为振安区
元宝区:以境内元宝山得名
东港市:因境内有大东港口得名
凤城市:1913年改置凤凰县,以境内凤凰山得名。

1914年因与湖南省凤凰县同名改称凤城县
宽甸满足自治县:清光绪三年(1877年),设宽甸县,取宽奠谐音得名。

是根据其地势平垣的自然进理特征而命名
锦州市
太和区:以境内太和街改称太和区
古塔区:以境内有辽代古塔改称古塔区
凌河区:因依小凌河,1959年改今名
凌海市:以地处大凌河入海口得名
北镇市:县境开发较早,广宁乡小井子南山新石器遗址,是早期居民点之一。

舜封医巫闾山为北方幽州之镇,即今县名之由来。

《周礼·职方》称:“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

”《东三省纪略》卷2:“县西十里有医巫闾山。

隋开皇十四年改山名曰北镇,县名因此。


黑山县:《东三省纪略》卷2《疆域纪略下》:黑山县“县治在小黑山附近,故名”
义县:辽置宜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义州。

1913年改为义县,以古地名得名
营口市
站前区:以地处营口火车站前得名
西市区:以地处市区西部得名
老边区:清初有马姓迁此定居,因宅西有一边沟,故称老边
鲅鱼圈区:清康熙年间始有渔船在此靠岸,因海岸呈弧形,鲅鱼最多,得名鲅鱼圈
大石桥市:因市内有唐朝建石桥而得名
盖州市:《金史·地理志》:盖州“本高丽盖葛牟城,辽辰州。

明昌四年罢曷苏馆,建辰州辽海军节度使。

六年,以与‘陈’同音,更取盖葛牟为名”
阜新市
海州区:清乾隆年间建海州庙,后形成海州村,区名源于此
新邱区:区名源于蒙古语,意为“新来的人们”
太平区:1940年置太平区
清河门区:因地近清河而得名
细河区:1983年郊区改名为细河区
彰武县:民国《彰武县志》卷1:“以地在彰武台门外,故取名彰武县。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置阜新县,取“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
辽阳市
白塔区:以境内有白塔而得名
文圣区:以区内曾有文圣庙得名
宏伟区:1978年置区,以辽阳石油化学纤维工业公司建设规模宏大得名
太子河区:以太子河得名
弓长岭区:1984年置弓长岭区,以境内山岭蜿蜒曲折,形似弓而得名。

《增订吉林地理纪要》载:长岭子“清季设治时,乃就土名长岭子而定名”
灯塔市:1898年沙俄修筑中东铁路,在此设站,名烟台。

后因与山东烟台重名,1956年10月1日,铁道部根据本境“灯塔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名称,命令烟台站更名为“灯塔站”,行政建制随之因名
辽阳县:《汉书·地理志》辽阳县注:“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辽阳入辽,莽曰辽阴。

”《水经·小辽水注》:小辽水“出辽山,西南流逕辽阳县与大梁水(大辽水)会”。

小辽水即今浑河。

县治在小辽水之北,故名辽阳
盘锦市
双台子区:区以河得名
兴隆台区:以古烽火台得名
盘山县:据《全辽志》:广宁(今北镇满族自治县)“城东六十一里”有盘山。

皆因盘山而得名
大洼县:《辽宁省县名志》称:“大洼县名取自大洼镇,因地势低洼而得名。


朝阳市
龙城区:以此地古为前燕龙城之地得名
双塔区:以境内有双塔得名
北票市:“北票”因北票煤矿而得名
凌源市:以依大凌河发源地得名
朝阳县:朝阳县除伪满时期改称吐默特右旗外,其名近二百年来一直沿用,源于凤凰山上的朝阳洞
建平县:据《建平县概况》:“建平县古名惠州,俗名新邱。

旧属建昌(今凌源)及平泉两县辖境,设治后遂命名曰建平焉。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喇沁”,原为部落名称,蒙古语是保卫或看守之意
葫芦岛市
龙港区:国务院1994年9月20日批准葫芦岛区更名为龙港区
连山区:以连山湾得名
南票区:清末蔡、姜、刘3姓分别领到采煤龙票,又因地处朝阳府南部,故称南三票,简称南票
兴城市:辽置兴城县,明宣德三年(1428年)析置宁远卫。

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宁远州,1913年改宁远县,1914年改名兴城县,取辽旧县为名
绥中县:县取名绥中,乃永远安宁的中后所之意。

据《满州地名考》称:绥中县取“中后所永久平安绥宁之意”
建昌县:清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今凌源镇),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称建昌县,当是为存古而取建德、昌黎两郡字头,合并而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