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

合集下载

正确快速取穴方法(图文并茂)

正确快速取穴方法(图文并茂)

正确快速取穴方法(图文并茂)人体穴位可以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大类。

十四经穴是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简称“经穴”。

十四经穴与经脉的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络和脏腑的病症,也可以反映与本经脉所联系的其它经脉和脏腑的病症。

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它有固定的穴名,也有明确的位置,但它们不属于十四经脉,这些穴位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疗效。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多位于病变部位及其周边,这一类穴位的特点是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

快速取穴方法掌握正确的取穴方法是准确取穴的基础。

常用的取穴方法有简易取穴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骨度分寸度四种。

简易取穴方法此法分为触摸法、抓捏法、按压法三种。

是通过食指、拇指指腹按压皮肤,观察和感觉皮肤及指腹的反应来找穴的一种简单方法。

体表标志法快速取穴方法:体表标志法图此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它可以分为固定标志取穴法和活动标志取穴法。

固定的标志,是指在人体上不受活动影响、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乳头、肚脐等。

找到这些标志就可以确定腧穴的位置,如脐中旁开2寸处“天枢穴”等,活动标志是指人体在做某些动作时才会出现的标志,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穴等。

手指比量法简易取穴方法图:手指比量法这是一种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量到穴位的方法。

由于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所以此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穴: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第一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横指同身寸法:又名“一夫指”,患者将除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以中指第2横纹处为准,4指横宽作为3寸。

注:手指比量法只能在骨度法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

故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说:“同身寸者,谓同于人身之尺寸也。

穴位定位有诀窍,找准穴位只需3秒钟!

穴位定位有诀窍,找准穴位只需3秒钟!

穴位定位有诀窍,找准穴位只需3秒钟!
手指度量法
中医有“同身寸”一说,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为测量身体,寻找穴位的尺度。

人有高矮胖瘦,骨节自有长短不同,虽然两人同时各测得1寸长度,但实际距离却是不同的。

一寸
大拇指横宽
1.5寸
食指和中指指幅横宽
2寸
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指幅横宽
3寸
食指,中指,无名指盒小指四指指幅宽度
标志参照法
固定标志:如眉毛、脚踝、指甲或趾甲、乳头、肚脐等,都是常见判别穴位的标志。

如:印堂穴位于双眉的正中央;膻中穴位于左右乳头中间的凹陷处。

动作标志: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张口取耳屏前凹陷处即为听宫穴。

身体度量法
利用身体的部位及线条作为简单的参考度量,也是找穴的一个好方法。

徒手找穴法
触摸法:以大拇指指腹或其他四指手掌触摸皮肤,病痛涉及的穴位可表现为局部皮肤粗糙感,或是有尖刺般的疼痛,或是有硬结,如此有助于确定穴位。

抓捏法:以食指和大拇指轻捏感觉异常的皮肤部位,前后揉一揉,当揉到经穴部位时,感觉会特别疼痛,而且身体会自然地抽动想逃避。

如此可以有助于确定穴位。

按压法:用指腹轻压皮肤,画小圈揉揉看。

对于在抓捏皮肤时感到疼痛想逃避的部位,再以按压法确认看看。

身体有病症时,如果指头碰到有点状、条状的硬结就可确定是穴位的所在位置。

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

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

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一)2012-10-13 15:34:51| 分类:穴位按摩|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生活委员《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穴道疗法最难的,就是穴道的找法。

没有什么比穴道疗法更适宜作为家庭疗法的。

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寻找穴道的诀窍,自然因找穴道困难,而不被广泛使用,真是可惜。

还有,关于穴道疗法的书虽大量出版,可惜的是,简单且准确地介绍寻找穴道的诀窍的书并不多见。

这使得外行人即使想到要利用穴道疗法,也无法如愿。

因此,本文在严选特别有效穴道的同时,也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任何人都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方法。

这里仅就一般寻找穴道的诀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

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④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⑤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

若找到本文所提到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

若出现前述的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另外,本文在穴道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

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

以此法确定穴道位置时,务必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

头部穴位图(正面):一、头维穴【取穴方法】取头维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此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病征】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二、发际点【取穴方法】发际点穴位于太阳穴上部发际的“前额发际点”,也就是用手按发角会感到疼痛之处。

【主治病症】指压发际点可以除去睡意,即时见效,非常灵验。

常见穴位定位方法

常见穴位定位方法

常见穴位定位方法1.按骨骼定位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人体骨骼的特点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我们知道,人体骨骼是固定不动的,而且相对稳定,所以按照骨骼来定位穴位可以保证穴位的准确性。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骨突、关节等特殊的骨骼标志来确定穴位的具体位置。

2.按肌肉定位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人体的肌肉分布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肌肉与骨骼相连,所以可以通过肌肉来确定穴位的大致位置。

例如,在肩部可以通过锁骨和胸肌来定位穴位,在手臂上可以通过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来定位穴位。

3.按脏腑定位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人体脏腑的位置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我们知道,人体的脏腑都有固定的位置,所以可以根据脏腑的位置来确定穴位的具体位置。

例如,在胸部可以通过心脏和肺来定位穴位,在腹部可以通过肝脏和胃来定位穴位。

4.按皮肤纹理定位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人体皮肤上的纹理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我们知道,人体的皮肤上有很多纹路,这些纹路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可以通过皮肤纹理来确定穴位的具体位置。

例如,在手掌上可以通过纵横交错的纹理来定位穴位,在脚底可以通过纵走的纹理来定位穴位。

5.按运动定位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人体运动的特点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我们知道,人体在运动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运动线路,这些运动线路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可以通过运动线路来确定穴位的具体位置。

例如,在手臂上可以通过屈伸运动的轨迹来定位穴位,在腿部可以通过走路运动的轨迹来定位穴位。

以上就是常见的穴位定位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穴位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然,这些方法只是一些基本的定位方法,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解剖知识和临床经验来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

怎么正确的找到穴位 四个妙招轻松搞定(2)

怎么正确的找到穴位 四个妙招轻松搞定(2)

怎么正确的找到穴位四个妙招轻松搞定(2)
利用按压的感觉来找穴位
判断我们是否找到正确的穴位位置,按压一下就知道了。

穴位找对了,虽然按压的时候有一点疼痛,但是按压后会很舒服,如果穴位找错了,按压的时候则会疼痛难忍。

利用特殊姿势定位置
有些穴位需要我们采取特殊的姿势来定位置,比如找曲泉穴的时候要屈膝,位于屈膝时膝内侧的横纹端;取曲池穴时需要我们屈肘,位于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后5分处。

通过体表的标准找穴位
我们人体有很多标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体表标志来找穴位。

1.以头部为例,头部有五官、发际和眉毛,寻找印堂穴可以根据眉毛来来找,印堂穴位于两眉的中间。

2.以上身为例,肚脐、胸部、乳头、胸骨都是标志性的地方,可以根据这些位置来找穴位,比如肚脐与剑突之间的中点是中脘穴,两乳头之间是膻中穴。

3.以背部为例,背部脊椎棘突、肋骨是标志性的地方,很多穴位是根据脊椎、腰椎来定位的,比如我们的大椎在第1胸椎和第7颈椎之间。

最全穴位寻找法,教你快速找寻找到准确穴位

最全穴位寻找法,教你快速找寻找到准确穴位

最全穴位寻找法,教你快速找寻找到准确穴位不论你是要刮痧、施针、艾灸,还是拔罐,按摩,基本都是通过在经络穴位上实现的,因此必须学会掌握取穴的基本方法:穴位怎么找一般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等。

下面来分别介绍:1、经验取穴法(即简易取穴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取穴法,此法简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即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即为列缺穴;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为劳宫穴等。

2、体表标志法:根据人体的一些自然条件来作定穴的一种标准。

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以体表某些标志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肚脐或关节、肌肉等活动时产生的孔隙,凹陷等来作为依据,去找穴位,这样的取穴方法就是体表标志法。

通常比较多用此法取的穴位,如印堂穴,在两眉中间;膻中穴,在两乳头水平连线中点;取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等应张口等。

3、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又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如把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作十二寸,腋横纹至肘横纹作九寸,前发际至后发际作十二寸等4、指寸取穴法是在骨度分寸和体表标志法的基础上,以施术者本人的手指作测量标准来找穴位的一种方法,比较多用的有拇指同身寸法,即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还有横指同身寸法,即以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第M节为准,量取四横指为3寸。

穴位怎么找之一穴位怎么找之二穴位怎么找之三指寸取穴法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1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千金方》有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即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寻找穴道的诀窍

寻找穴道的诀窍

寻找穴道的诀窍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

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

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1处(《针灸逢源》清代—李学川)。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寻找穴道的诀窍以及寻找穴位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寻找穴道的诀窍:穴道疗法最难的,就是穴道的找法。

没有什么比穴道疗法更适宜作为家庭疗法的。

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寻找穴道的任何诀窍,自然因找穴道困难,而不被广泛使用,真是可惜。

还有,关于穴道疗法的书虽大量出版,可惜的是,简单且准确地介绍寻找穴道的诀窍的书并不多见。

这使得外行人即使想到要利用穴道疗法,也无法如愿。

很多人都觉得找穴道似乎很难,其实只要静下心,根据穴道所在位置按下去,会有以下两种感觉,这就表示你找到穴道啦。

1.酸麻感:当我们按压穴道时,会出现轻微酸酸麻麻的感觉。

2.凹洞感:按压穴道所在的位置,可以感觉到有个小小的凹洞。

一、测量穴道位置的方法穴道书上教我们找穴道时,经常会使用“寸”作为测量单位,这是指我们自己身体的相对比例,每个人都不一样,测量方式是利用“手指”作为比对工具,就能轻松量出位置了。

一寸:大拇指关节的宽度一寸半: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的指节宽度二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合并在一起的指节宽度三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合并在一起的指节宽度二、正确按摩穴道的方法基本按摩手法按:手指的指腹,或食指、中指关节,施力按压穴道;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腹部、腿部),也可以用手掌按压。

摩:利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特定部位表面,进行稍大范围的摩擦动作。

推:利用手指或手掌,在穴道上以“直线来回”或“圆弧方向”推动。

揉:将手指或手掌按在穴道上,轻轻画圆揉动。

三、按穴道的次数与呼吸法1.持续按压5-10秒,按压时配合吐气。

2.慢慢放松,配合吸气。

3.休息2-5秒,再重复按压。

4.每回重复5-10次,每天早晚各一回,保持恒心一定会看见效果的。

寻找穴位的正确方法

寻找穴位的正确方法

寻找穴位的正确方法确定穴位的位置不要过于死板,在说明穴位正确位置时,常使用“离某处几寸”的说法。

实际上,穴位就是按压时有痛感、紧张感或酸麻胀感的地方,没有不要过于死板的量尺寸。

书上标的位置只是一个大致的指引,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穴位。

要准确找到穴位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手指找穴位;2了解穴位集中地部位;3使用手指和工具测量。

用手指找穴位用手指找穴位通常采用触、捏、按三种方法。

触法:用手指触摸皮肤表面,有紧张感、刺痛感、麻胀感的位置就是穴位。

捏法: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皮肤,有痛感或麻感的位置就是穴位。

按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垂直按压皮肤,发硬,用压痛和紧张感的位置就是穴位。

了解穴位集中的部位穴位集中的部位:1能摸到脉搏的地方;肌肉与肌肉之间、肌肉与骨骼之间;肌肉或骨骼凹陷处的正中间;脊柱俩侧;椎骨与椎骨之间;神经与血管离皮肤近的地方;骨头突出的地方;关节附近等。

能摸到脉搏的地方,如喉结俩侧、膝关节后窝等处,用手触摸能感到脉搏跳动处有人迎穴、委中穴肌肉与骨骼之间的穴位,如三阴交。

肌肉与肌肉之间,如天柱穴;肌肉俩侧有许多穴位,脊骨与脊骨之间,如大椎穴。

神经或血管离皮肤近的如眼睛下面的四白穴。

骨头突出处,如内踝骨高点上的太溪穴。

肘关节附近有曲池穴。

肺经从胸部上外侧的中府穴开始,经前臂的桡侧到肩部到手掌桡侧到拇指桡侧的少商穴为止。

功能:调整呼吸器官和心脏的功能,如潮热、心悸、气短、口干、手臂麻木、中热等。

大肠经从食指末端桡侧的商阳穴开始,经手臂到肩部到锁骨下凹到侧颈部到陷到鼻翼旁的迎香穴为止。

功能:调整鼻、咽、牙齿、大肠等功能,如鼻塞、咽喉痛、口干、颈部或肩部的肌肉痛和牙痛等。

胃经从眼睛下方的承泣穴开始,经口角到下额到耳前到额角的头维穴的经络;经颈部的人迎穴开始,经锁骨下凹陷过胸部过前腹部过腹股沟过腿到足第二趾末节外侧的厉兑穴为止。

功能:调节全身消化器官功能及全身不适等,如便秘、腹泻、下肢消肿、下肢麻木或肿痛。

学习取穴方式,轻松找穴不发愁

学习取穴方式,轻松找穴不发愁

学习取穴方式,轻松找穴不发愁一、手指度量法利用本人的手指作为测量的尺度来量取穴位的方法称为手指度量法,又称为手指同身寸,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取穴找穴方法。

同身寸中的寸并没有具体数值。

同身寸中的1寸在不同的人身体上长短是不同的较高的人的1寸比较矮的人的1寸要长,这是由身体比例来决定的。

所以,同身寸只适用于同一个人身上,只能用患者的指寸作为度量寻找其穴位的依据,不能用自己的手指去测量别人身上的穴位,这样做是找不准穴位的。

拇指同身寸:大拇指横宽为1寸。

中指同身寸:中指中节屈曲,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横指同身寸:又叫“一夫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指幅横宽为3寸,食指与中指并拢横宽为15寸。

二、简便定位法简便定位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

如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其中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为劳官穴;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为百会穴等。

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

三、依据体表标志取穴固定标志:常见判别穴位的标志有眉毛、乳头、指甲、趾甲、脚踝等。

如:神阙位于腹部脐中央;膻中位于两乳头中间。

动作标志:动作标志即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姿势才能显现的标志,如张口取耳屏前凹陷处即为听官穴。

四、依据人体骨度定位取穴始见于《灵枢·骨度》篇。

它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

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头之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为3寸;腋前(后)横纹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股骨大粗隆(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等。

穴道按摩技巧

穴道按摩技巧

找准穴道:要找到穴道可以利用书或者是位置图来查询,按照上面的标示来找穴位,但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找对了呢?1、按压穴道时是否有感觉到酸酸胀胀的,一般而言如果身体没有状况的话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

2、当身体真的有疾病或感到疼痛的时候,按压对照的穴道也会产生疼痛感。

3、在大约位置的穴道处可以上下推揉、按压,如果有较为酸胀的地方就是正确穴位找穴道的时候最常看见书上写“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因每个人体格、手指大小、宽度都不太一样所以也会有所改变差别。

“一指宽”是指说大拇指粗的部分宽度,“两指宽”是指食指和中指合并时,从指尖到第二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按压穴道减肥法注意事项:按摩穴道减肥法虽然简单又容易学习,但是还是要注意几个要点才能更有效果也比较不会受伤,这些要点不论是自己按摩穴道还是别人帮你按都是要注意的喔1、按摩前记得清洁手部和辅助器材按摩这项动作是属于接触性的行为,所以在帮人按摩或是自己按摩的时候都要保持手部干净,记得清洗手部,或者戴上免洗手套,这样才不会因为接触而感染,就连辅助器材像是按摩刮痧板等等,都要先做好消毒的工作在选购的时候也要记得注意材质,以免破坏或弄伤皮肤。

2、按摩穴道时施力恰当按摩穴道要注意的首要条件就是施力,很多人都有错误观念认为“痛”就是对了?越痛越要按?错!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其实每个人可以承受的力道不一定,但是按摩穴道方法有很多种,若是使用揉或敲的方式,太大力不但会造成反效果,肌肤也可能会红肿3、指甲不要留太长在按摩穴道时指甲要稍微修剪一下,才不会在按摩穴道时弄伤肌肤,也不会因为指甲太长而遭到折断!4、肌肉放松按摩穴道效果更好按摩穴道的时候肌肉一定要放松,不论是自己按摩或是别人按摩都要全身放松,这样心情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放松,如果是不将身体肌肉放松的话,按摩穴道的效果就不佳了。

5、穴道按摩前先暖活手掌按摩前可以先把手掌搓暖或者是泡著温热水来提高温度,如果是在手冰冷的情况下按摩肌肉会较紧张不易放松,另外,将手部温度提高才能施力按摩达到好效果6、太饿或太饱都不宜穴道按摩太饿或太饱的状态都不适合按摩穴道减肥,最好的按摩时间大概在早上和晚上吃完饭后约1小时最佳,如果太饿或太饱的时候按摩效果不好,身体也会感到不舒服喔!7、按摩穴道时适当补充水分按摩穴道减肥法就是要适时补充水分,建议是饮用温水效果会更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如果是在泡澡后按摩效果也很棒喔!8、长期持续按摩穴道减肥按摩穴道就像在替经络穴道作运动一样!所以要持续进行并且有耐心的长期持续,这样按摩效果才会显著,也才能更快速达到减肥效果。

古人如何快速“找准穴位”?

古人如何快速“找准穴位”?

古人如何快速“找准穴位”?什么是穴位?现在中医知识越来越普及,很多网友说起中医来头头是道,提起哪些穴位都有哪些治疗作用似乎比专业大夫还懂得多。

但是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了如何取穴,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并不像平常大家所理解的按尺寸去量取某一点来取穴。

穴位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叫法,在《黄帝内经》里它应该叫做“气穴”、“气府”,也叫“骨空”、“会”等。

现在的教科书一般把它称为“腧穴”,其中“腧”是运输的意思,它跟运输的“输”是相通的,这是一个通假字,因为加上肉月旁,代表是人体上的。

“穴”本身有空间的概念。

“气穴”、“气府”是指气所居住的一个空间。

以前有“穴居”这个词也能帮助我们理解穴的含义,在《易经》里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的记载。

所以“穴”古时是指居住的房屋。

另外墓穴、洞穴也有空间的概念。

那么穴位应该如何寻找呢?《黄帝内经》里说的很清楚,在《素问·离合真邪论》里对穴位的寻找方法是这样说的:“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弩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

外引其门,以闭其神。

”大概意思就是说,在针刺、点穴或者灸疗之前,要用手去寻找穴位,只有这样才能找得准确。

为什么要这样找呢?寻找穴位,好比合谷穴、曲池穴,寻找的是这个部位,并不是在身体上找一个坐标,找一个点。

正所谓“陷者中”,或者叫“陷者之中”。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找曲池穴,将手臂弯曲,找到肘横纹的尽头,用手一按,能感到有一个凹陷,在这个凹陷中间就是穴位。

我们说穴位是有范围的,大家用手去找,找到以后手下会有感觉1、一般正常的腧穴按着感觉是有弹性而且柔和的,而病变的时候,那个地方会变得很僵紧,甚至内部有筋结。

2、这些有经验的大夫就会感觉到,所以经常可以听到“穴位满了”这种话。

什么叫“满了”?穴位本来是凹陷,是有空间的,是能够融入的,而紧张以后,经筋就出现异常,穴位就满了,这说明有邪气侵袭。

3、病人自己也会有感觉,《灵枢·五邪》里这样描述:“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

寻找穴道的诀窍【按摩手法 】

寻找穴道的诀窍【按摩手法 】

寻找穴道的诀窍【按摩手法】
寻找穴道的诀窍1.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2.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3.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4.出现黑痣、斑(色素沉淀)5.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穴道刺激指压:利用施力容易的大拇指、食指或中指。

按摩:有捶、搓、揉、压等各种按摩法刮痧板:可利用刮痧板刺激经络,顺经络为补,逆经络为泻。

注意事项1.刺激穴道要在呼气时2.经络按摩“前、后”请勿抽烟。

不适合按摩的族群患急性传染病的人,如流感、痢疾等急性炎症的病人,如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骨髓炎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恶性肿瘤、贫血、久病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血小板减少性紫斑或过敏性紫斑的病人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肤炎的病人按摩手法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摩: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柔和的摩擦推:用手指或手掌向前、向上或向外推挤皮肤肌肉拿: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盘膜向上捍起,随后又放下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旋转活动掐:用手指使劲压穴位点:用单指使劲点押穴位扣:用掌或拳叩打肢体。

教你几招找准穴位

教你几招找准穴位

教你几招找准穴位常用的穴位定位法有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和手指比量法。

提到中医养生,就离不开经络和穴位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平时人们在选择穴位进行保健养生时,经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准确找到穴位位置。

首先,从专业中医书籍上找到穴位定位的书面描述,其次要有一定的现代解剖学基础知识。

再结合经络学介绍的一些穴位定位法,综合起来就能够准确找到穴位了。

常用的穴位定位法有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和手指比量法。

在人体有一些固定的明显标志,以这些固定的标志来定位取穴的方法就叫体表定位法。

比如鼻尖上面就是素髎穴;两个眉头中间是印堂穴;两个乳头中间取的是膻中穴;肚脐眼就是神阙穴等。

骨度分寸法是以人体上的骨节作为主要标志,用来测量人体身上各个部位的长短、大小,并且依照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一个标准。

比如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为12寸;两侧的前额发角之间为9寸;两乳头之间为8寸;胸剑联合中点(剑突)至肚脐为8寸;肘横纹到腕掌(背)侧横纹为12寸;腘横纹至外踝尖为16寸。

要重点说明的是,骨度分寸法里面提到的“寸”,并不是日常丈量的尺度单位,而是指“等分”。

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每一等份就是一寸,都按此标准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

还有一种方法叫手指比量法,是以自身的手指为标准,用来度量取穴,这种方法也叫同身寸。

比如足三里穴,以外膝眼为起点,用手指比量法,往下量手掌4指(3寸),就能定位出一条横线;在小腿前面我们摸到的裸露在皮下的骨头就是胫骨,在胫骨的外侧取1横指(1寸),就是一条纵线,横线与纵线的交点就是足三里穴了。

还有一些简易取穴的办法,比如双臂屈曲,自然下垂并夹紧胸壁,肘尖正对处是章门穴;握拳,中指指尖按压处就是劳宫穴。

诸如此类的穴位相对能更容易准确定位。

对于大多数穴位来说,按照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够准确找出具体位置。

假如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就只能求助专业的中医医生了。

此外,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些顾虑:“万一穴位按压按错了、按坏了怎么办?”一般来说,除一些特殊的禁忌之外,绝大多数穴位都是安全的。

如何才能正确找到穴位

如何才能正确找到穴位

如何才能正确找到穴位
站在穴中,看穴前之山,如前山高,穴就宜高,前山低者,穴就宜低。

前山近又高,那是压穴,穴应往高处,宜天穴。

前山远,则气散,穴就必须结在低处。

左边的山秀,穴宜向左,右秀穴宜向右。

总之点穴以近案近砂有情为上,外局远山为次之。

寻龙看气脉,点穴看明堂。

明堂倾泻倒侧,是真气不聚,有美穴也不可用。

明堂分大中小,点穴以小明堂为主,小明堂则近穴前之位,如平正,不须大,小小便可,则可判真穴在此。

中明堂在龙虎里,大明堂在案山内,点穴立向宜向融聚处为上。

又真穴必有多水聚会或潮入,水聚会于左,穴宜居左,若聚会在右穴宜居右。

若正中有水潮或弯抱有情,穴则居中。

若潮水远,明堂宽,穴宜高。

元辰长,局势顺,穴宜低。

穴后之山如尖圆高秀,在穴上可见为上,在明堂见次三。

凡横龙结穴,我后有乐,乐在左,穴居左,乐在右,穴居右,左右有乐必结双穴。

此为点穴真法,有缘阅读者收藏,为善人造福,功德无量。

确定穴位位置的正确方法

确定穴位位置的正确方法

确定穴位位置的正确方法《黄帝内经》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在传统中医推拿按摩中,确定穴位的方法一般共有三种:一、根据体表的一些特定标志来定位取穴,即“体表标志法”;二、将身体各部分分别折量成几等分来定位取穴,即“骨度折量法”,各点之间的距离度数称为“折量寸”;三、根据手指的比量来定位取穴,即“指量法”,用于比量的手指特定部位的长度称为“指寸”,也称其为“同身寸”。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度量法虽然都称为“寸”,但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度量衡中的“寸”,而是中医推拿按摩中专用的特殊的“寸”,二者决不可以等同视之,否则势必“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一、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分两种:一、固定标志,即根据骨骼或肌肉形成的凸起或凹陷、五官的轮廓、、节关据根即肉肌腱肌,、、肤皮、发际、手指或足趾、乳头穴取位定等窝脐;、二志标动活等活动位定纹的、陷、凹陷、的现定位取穴。

在临床治疗中,“体表标志法”多数要与“骨度折量法”及“指量法”配合起来使用。

二、骨度折量法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将身体不同部位规定成一定的长度或宽度的等分折量寸。

依此折量法,无论一个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在相同的部位皆按相同的比例折量成相同的长度,即“折量寸”,人长则“寸”长,人短则“寸”短,如此方才能够正确的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

人体各部位“骨度折量寸”分度如下:头、面部位“骨度折量寸”: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直寸;眉间(印堂穴)至前发际正中3直寸;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至后发际正中3直寸;眉间(印堂穴)至后发际正中再至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18直寸;两额角(头维穴)之间9横寸;两乳突之间9横寸(头后部)。

胸、腹、胁部位“骨度折量寸”: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9直寸;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8直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直寸;;两乳头寸横间之8腋窝顶点至第十一肋游离端12直寸。

背、腰部位“骨度折量寸”: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3横寸;肩峰外缘至后正中线8横寸。

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

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
四五、大赫:取穴方法:
取穴时,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大赫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四点的左右一指宽处,即为此穴。
主治疾病:
大赫穴的主治疾病为:阳痿、早泄、膀胱疾病等。该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道。
人体背部穴位:
四六、大椎:取穴方法:
主治病症:
身柱穴的主治病症为:小儿夜啼哭、抽风、幼儿体质虚弱、感冒、哮喘、夜尿症、肩膀僵硬等等。
四九、神道:定位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神道穴位于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处。
主治病症:
神道穴的主治病症为:晕眩、颈部酸楚、肩部酸楚、心悸、呼吸困难、情绪不安、红脸症等。
主治症状:
人迎穴的主治症状为:指压人迎穴,有利于增进面部血液循环和使脸部皮肤紧缩的功能,可以去除双下巴。(具体细节内容请参阅按摩疗法栏目中“指压法消除双下巴”网页)
胸腹部穴位:
二八、天突:
定位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病症:
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胸部健美的指压法。
三十、鸠尾: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鸠尾穴位于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与巨阙穴齐平。
主治症状:
期门穴的主治症状为:肝病、胸部疼痛、荨麻疹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刺激疗法治疗肝病。

经络穴位,要找对地方,教你两招简单找准穴位

经络穴位,要找对地方,教你两招简单找准穴位

经络穴位,要找对地方,教你两招简单找准穴位
使用经络穴位,最重要的是要找对地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效果。

下面我们就介绍两招大家都能使用的、可以简便找到穴位的方法。

穴位
1、找反应
找反应实际上找的是穴位的反应,当裁我们的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相应的穴位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通常这些反应有以下几种。

压痛:用手压时有痛感;
硬结:用手指触模时,穴位处有硬结;
敏感:当我们身体异常时,稍微一刺激,相应穴位处的皮肤就会有刺痒的感觉;
色素沉着:相应的穴位处有时还会出现黑痣或者斑点等色素沉着现象;
温度变化:穴位处的皮肤会与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或发凉或发烫。

这几点反应都是很明显的,在找穴位之前不妨先压一压、捏一捏皮肤,如果感觉有上述反应,那就说明你找对穴位了。

同身寸
2、记分寸
记分寸的方法就是“同身寸”中医讲的“寸”,并不是用尺子量的,而是以我们身体的某个指标制定的,不同的人,“寸”的长度也不同。

那么什么是“同身寸呢?”同身寸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为找穴的尺度,大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一寸”;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为“三寸”有了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手指轻松地找到穴位了。

中医穴位常见定位方法

中医穴位常见定位方法

中医穴位常见定位方法一、按比例定位法:按照人体的比例关系,可以大致确定穴位的位置。

例如,人体耳垂的下缘与鼻尖之间的距离约为人体的1/2,根据这个比例可以确定“迎香穴”位于鼻尖到耳垂下缘的1/2处。

二、按骨骼定位法:按照人体的骨骼结构确定穴位的位置。

例如,“太溪穴”位于胫骨前缘,当踝骨突起处的下方凹陷处,就是太溪穴的位置。

三、按肌肉定位法:按照人体的肌肉结构确定穴位的位置。

例如,“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脛骨内侧隆起的下方凹陷处,就是三阴交穴的位置。

四、按经络定位法:按照人体经络的走向确定穴位的位置。

例如,“曲池穴”位于手臂外侧,当肱骨外上髁与尺骨头连线的中点处,就是曲池穴的位置。

五、按解剖标志定位法:按照人体的解剖标志确定穴位的位置。

例如,“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髌骨下缘的3指宽处,就是足三里穴的位置。

六、按神经分布定位法:按照人体神经的分布确定穴位的位置。

例如,“风池穴”位于颈部,当头顶后发际与颈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就是风池穴的位置。

七、按脏腑位置定位法:按照脏腑的位置确定穴位的位置。

例如,“关元穴”位于脐中,就是人体脐眼的位置。

八、按经验定位法:根据中医医师的经验和触诊技巧确定穴位的位置。

例如,“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当握拳时,掌骨突起的中点处,就是合谷穴的位置。

总结起来,中医穴位的定位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按比例、骨骼、肌肉、经络、解剖标志、神经分布、脏腑位置和经验等进行确定。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定位方法,医师需要掌握这些方法,准确地找到穴位的位置,以便进行针灸、推拿等治疗。

同时,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这些定位方法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治疗过程。

通过合理的穴位定位,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医疗法的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寻找穴道的方法

寻找穴道的方法

寻找穴道的方法,让你的胸部挺起来:
1、先找到所要指压的穴道点,以拇指内侧指关节压住穴道点,并注力往下压。

往下压的同时,心中默数1、
2、
3、
4、
5、6数到6时,指力应当己经深入穴道点。

稍稍停留2~3秒,然后数5、4、3、2、1,渐渐全部松开,拇指仍停留在穴道点上2~3秒,接着重复指压的动作。

(每个穴道至少需按5次,才具有效果。


2、首先从天宗穴开始,肩胛骨中央
3、屋翳穴:乳头直上,第二条肋骨与第三条肋骨接缝处。

上张图没上这楼补=口=!
4、中府穴:腋下往上一寸半,乳头旁边二寸、锁骨下第一条与第二条肋骨之间的接缝处
5、天谿穴:乳头旁边二寸
6、檀中穴:两乳头中间、平第四条肋骨间隙
我能说我也看图按摩,然后把胸按到莫名疼起来,不碰也疼,后面去医院检查,发现有乳腺囊肿…
7、乳根穴:乳头直下、乳房低端、第六条肋骨之间
肩井穴:颈椎督脉大椎穴与肩部锁骨外端算起中间二分之一处、既肩膀最高处
基本上每天睡前用精油按摩20-30分钟然后再穴位按摩10+分钟的样子,揍这样差不多半个月胸大了小半个罩杯,单用精油按摩胸部之前就弄了一个月没效果,但是个人感觉精油按摩对胸部胸形的效果还是管用的。

至于大起来是每天喝酸奶加穴位以后。

胸小的妹纸一起加油o(∩_∩)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穴道疗法最难的,就是穴道的找法。

没有什么比穴道疗法更适宜作为家庭疗法的。

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寻找穴道的诀窍,自然因找穴道困难,而不被广泛使用,真是可惜。

还有,关于穴道疗法的书虽大量出版,可惜的是,简单且准确地介绍寻找穴道的诀窍的书并不多见。

这使得外行人即使想到要利用穴道疗法,也无法如愿。

因此,在严选特别有效穴道的同时,也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任何人都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方法。

寻找穴道的诀窍,在相关疾病穴道疗法的网页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这里仅就一般寻找穴道的诀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

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④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⑤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

若找到所提到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

若出现前述的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另外,在穴道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

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

以此法确定穴道位置时,务必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

头部穴位图(正面):一、头维穴:寻找方法:取头维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此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病征:头维穴的主治病征为: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细节内容请参阅相关网页“按摩疗法治疗脸部痉挛、疼痛”。

二、发际点:取穴方法:发际点穴位于太阳穴上部发际的“前额发际点”,也就是用手按发角会感到疼痛之处。

主治疾病:发际点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发际点可以除去睡意,即时见效,非常灵验。

利用此穴来驱除睡意的具体方法请参阅相关网页“去除睡意的指压法”。

三、阳白穴:寻找方法: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主治病征:阳白穴的主治病征为: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治疗三叉神经痛疼痛中,没有像三叉神经痛那样剧烈的了,因而,它甚至有“疼痛之王”之称。

据患者形容:像一百根针刺的感觉,像刀割一般……。

即使像吃东西啦,讲话啦等极轻微的刺激,这类痛苦也会席卷而来,真令人无法忍受。

发作虽不会持续太长,但发作期间,却会让患者尝到如下地狱般的痛苦。

对三叉神经痛,采用药物或神经阻滞的办法都有效。

所谓神经阻滞,就是利用阻滞麻醉注射针直接刺在神经或其附近,注入药液,以阻断神经兴奋的传导。

此法若成功,痛觉便会在瞬间消失。

治疗三叉神经痛时,也可使用神经阻滞,但最好不要一开始就使用,而是在使用过穴道疗法、中药和西药都没有效果时,最后的手段才是神经阻滞。

穴道疗法这种方式对身体最自然,治疗后的效果最佳。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及刺激方法下关穴、阳白穴、颊车穴,还有合谷穴,对三叉神经痛都有效。

一边开口、闭口,一边从耳洞前面,沿颧骨弓(颧骨下缘,呈弓状)往鼻子方向触摸。

途中,张口时,会有凹陷之处是下关穴。

颊车穴在下颌骨的角上,也就是从下颏的腮边,往鼻子方向,斜上方1厘米左右的凹陷处即是。

阳白穴则在两眼直视前方时,瞳孔正上方眉毛上缘起,大约往上2厘米的地方。

指压时,用食指或大拇指指腹按住穴位,稍稍用力慢压,或用绑好的5、6支牙签来刺激穴道也很有效果。

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的中药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和“五苓散”这种中药并用,可以提高效果。

前述及的西药副作用强,并不希望大量使用,或长期服用。

而在这点上,副作用小的五苓散就可安心的长期服用。

特别是有激渴,大量摄取水分,尿量却少,容易头昏眼花、浮肿、目眩等这些症状的人,使用五苓散,就十分有效。

四、印堂穴:寻找方法: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主治疾病: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此穴治病举列:“穴道指压法治疗鼻内脓疙疽” 。

五、攒竹穴:寻找方法: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主治疾病:攒竹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六、睛明穴:取穴方法:找寻此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睛明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七、承泣穴:取穴方法: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主治疾病:承泣穴的主治疾病为: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当然需要采用其他相关穴道一同治疗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此穴是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八、四白穴:定位方法: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四白穴位于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病症:四白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通过指压此穴道来减轻色盲的穴道指压方法请参阅网页:“穴道疗法治疗色盲”。

九、迎香穴:寻找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疾病:迎香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十、水沟穴:定位方法:取穴时常常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水沟穴即人中穴,位于上唇上中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

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病症:水沟穴的主治病症为:人事不醒、心腹绞痛、剧烈腰背痛等。

人中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而且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部位,如果采用此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时候,注意力道不要过于强烈。

十一、瞳子髎:寻找方法: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病征:瞳子髎穴的主治病征为: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而利用该穴道去除眼角皱纹的方法,细节请参阅相关网页:“ 去除眼角皱纹指压法”。

头部穴位(背部):十二、百会穴: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涉及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低血压、治疗圆形脱发症、穴道指压法治疗宿醉、增进耐性的指压法等内容。

十三、后顶穴:十四、风府穴:取穴方法:取此穴时通常采用俯伏、俯卧或正坐的取穴姿势,风府穴位于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

主治疾病:风府穴的主治疾病为:按摩此穴道对于治疗多种颈部疾病、头部疾病都很有疗效,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

十五、哑门穴:寻找方法:取穴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确定穴道和顺利的实施按摩手法。

哑门穴位于后颈部,在后正中线上,第一颈椎棘突下。

主治病征:哑门穴的主治病征为:哑、顽固性头痛、失眠、精神烦躁、鼻出血、呕吐不止、癫痫、瘫痪等。

此穴为人体督脉上重要的俞穴之一,在治疗多种头部、颈部疾病以及神经疾病时,都是必选穴,非常具有医学研究价值。

十六、完骨穴:寻找方法:完骨穴找法:触摸耳垂后面,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缘,触摸上方的骨头,有一浅凹。

一压,即有震动感,这就是此穴。

主治病征:完骨穴的主治病征为:失眠、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部酸痛等。

该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刺激疗法有:治疗落枕、治疗失眠、治疗头痛等。

十七、风池穴: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疾病:风池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有关此穴的治病按摩法有:穴道刺激疗法治疗目眩、治疗肩膀酸痛、治疗头痛等。

十八、天柱穴:寻找方法:天柱穴找法: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天柱穴的主治病征为: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

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首选穴之一,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

头部穴位(侧面):头部侧面图十九、太阳穴:定位方法:取此穴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以便于实施者能够准确取穴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主治病症: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此穴道按摩疗法举例:穴道指压法治疗初期白内障。

二十、下关穴:寻找方法:取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下关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

主治病征:下关穴的主治病征为:牙痛、三叉神经痛、张嘴困难、口眼歪斜、颞颌关节炎等。

二一、客主人:取穴方法:寻找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势,位于头部侧面,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叫客主人穴。

主治疾病:客主人穴的主治疾病为:只要指压此处视神经,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