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第四版)彭兴韵著 复习提纲

金融学原理(第四版)彭兴韵著 复习提纲
金融学原理(第四版)彭兴韵著 复习提纲

银行货币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货币

1.货币: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2.货币职能

●交易媒介

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价值尺度

用货币作为比较价值的工具。用货币单位衡量并表示商品及劳务的价值

简化交易次数和价格体系

●支付手段

用于支付手段,作为价值标准,为长期性契约和借贷合约的基础

●价值贮藏

将买与卖分离开来,起到价值储蓄的功能,要求货币的价值稳定

3.货币出现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①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提高;

②便利了生产者的成本效益核算以及簿记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改善管理;

③促进了储蓄形式的转变以及储蓄资源在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使得资源有可能得以更有效地配置,当然也使得资产选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④货币便利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也便利了政府对财政收支的管理,但国家对货币管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危险的通货膨胀。

4.信用货币

为一种由国家强制力来维护的符号或标志

5.货币层次划分及内容

依据:不同层次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的划分层次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第二章金融系统

1.金融工具特点及关系

●定义

一种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约,它一般规定了资金盈余者向短缺者转让金融剩余的金额、条件和期限等

●典型的金融工具

①股票(权益性金融工具)

②存款、贷款、债券(债务性金融工具)

●特性

①期限性

债务人在特定期限之内必须还清一项特定金融工具的债务余额

②流动性

将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暗含期限性)

影响因素:发行人信誉&偿还期长短

③安全性

金融工具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违约风险(与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偿还意愿有关)、市场风险

与偿还期成反比

④收益性

金融工具能够定期不定期地给持有人带来收益

●联系:流动性及安全性都与期限性有关,都暗含了期限性的概念。期限性越长,安全性

越低,流动性也就越差,而这些金融工具最终都是要带来收益的,这也是最终的目的。

2.金融系统的功能

①降低交易费用

节省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息费用和交易费用

②时间与空间转换

●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平滑生命期内的收入

●克服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

③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

●直接金融:通过直接金融市场流向资金短缺部门

一级市场(发行市场):资金短缺部门通过发行各种金融工具而筹集到它所需要的资金的市场

二级市场(流通市场):各种可流通的金融工具流通及转让的市场

●间接金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流向资金短缺部门

①风险分摊

②保险

清算支付

③监督与激励

3.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防止方法

●定义

①道德风险

资金短缺者在获得了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后,从事投资者所不希望的活动

②逆向选择

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而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情况。价格扭曲、市场效率降低

●防止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方法

①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

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②金融中介(能解决部分问题)

③贷款承诺

④抵押和净值

⑤合约的正向激励

⑥外部监管与政府的作用

4.信息不对称

一方拥有的信息比另一方多

第三章货币的时间价值

1.货币的时间价值

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2.单利及复利区别及计算(货币时间价值的计量)

●定义

①单利

不对本金产生的利息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

②复利

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在本金的存续期内再按相同的利率计算利息

●区别:是否计算利息所产生的利息

●复利计算(由定义可明确其算法)

①每年计息一次FV=PV*(1+r)n

②每年计息m次FV=PV*(1+r/m)m*n

③每年复利一次现值翻倍年限=72/利率/100

3.实际利率(费雪效应)

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

4.终值(FV)

一定金额的初始投资(现值)按一定的复利利率计息后,在未来某一时期结束时它的本息总额

5.现值(PV)

最开始存入的本金

6.通货膨胀与利息税对于人们储蓄计划的影响

在既定的实际付款计划下,若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征收了利息所得税,则储蓄计划所需的储蓄额将会增加

7.年金概念、类型及终值现值的计算

●定义: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

●分类

①即时年金(PMT):从即刻开始就发生一系列等额现金流

FV=PMT*(1+r)*[(1+r)n-1]/r 终值

②普通年金:在现期的期末才开始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

FV=PMT*[(1+r)n-1]/r 终值

●终值计算

●现值计算(终值的逆运算)

第四章资源的时间配置:储蓄与消费的选择

1.储蓄及储蓄本质

●储蓄定义:当期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储蓄的本质:资源时间配置的重要形式,也为资本积累奠定的基础

2.储蓄动机

①交易动机:为应付未来消费支出而进行的储蓄

②谨慎动机:为预测未来不测之需而进行的储蓄

③投资动机:使未来得到更多的消费和收入

3.储蓄形式及相对于实物储蓄的好处

●储蓄分为金融储蓄和实物储蓄。金融储蓄就是以有价证券、银行存款、现金等金融资产

形式而存在的储蓄;实物储蓄就是诸如住房、耐用消费品和存货等形式的储蓄。

●金融储蓄有很多方面的优势。

①金融储蓄的成本较低,实物储蓄的成本较高,有些实物储蓄也极为不便;

②金融储蓄还可能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只要通货膨胀率不超过名义利率,金融储蓄还会增值,实物储蓄则会受到物理折旧和精神折旧的影响而不断地贬值

③从宏观上考虑,金融储蓄更有利于金融剩余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

④实物储蓄主要体现在耐用消费品和其他存货投资上,金融储蓄更有利于资本形成,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4.影响储蓄行为的因素

①可支配收入

②恒久性收入

③相对收入

④财富

⑤实际利率、消费信贷的可得性和流动性约束、文化与价值观

5.消费倾向:当期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

6.储蓄倾向:当期收入中用于储蓄所占比例

边际储蓄倾向:当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储蓄增加的数量

7.恒久性收入:一个人在一生中每个时期的平均收入

第五章资金盈余者的资产选择与风险管理

1.资产及其类型特性

●资产:家庭、企业或其它组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

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金融资产:以价值形态而存在的资产,如股票、债券、存款和现金

①货币资产:包括手持现金和在银行的存款

收益较为稳定,可以预测,一般不会受到资本损失,流动性较高

②债权资产:包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

可能会有资本损失

③股权资产:股票、基金等

?期限上具有永久性

?公司利润分配上具有剩余性

?清偿上具有附属性

?权力和责任上具有有限性

●实物资产:流动性极低

2.选择资产的考虑因素

①财富或收入

②预期收益率

③风险:资产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④流动性

3.系统性风险: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资产都面临的风险(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4.非系统性风险:单个资产特有的风险

5.非系统性风险的规避

系统性风险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选择的资产之间的收益率/风险是相互独立的或者存在负相关性。

其他的方式:躲避风险、保险、对冲交易、期权

6.分散化: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来分散风险

第十三章货币供给

1.基础货币(高能货币)(MB):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创造出多倍的存款货币,其中MB=C(流通中的现金)+R(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

2.通过基础货币方程式说明增加和减少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

基础货币方程式MB=总资产-总负债

●增加基础货币: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政府借款、政府证券、外汇储备和在途资金的增

●减少基础货币:非金融机构存款、政府存款、自有资本和其他项的增加

3.货币乘数

●定义: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基础货币变动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影响因素:

①法定准备金比率r(成反比)

②通货比率c(成反比)

③超额准备金比率(成反比)

4.超额准备金比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

5.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体系如何创造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创造的功能是属于银行总体的。单一银行智能创造等于其超额储备的存款,整体的银行体系却可以进行多倍存款扩张。创造存款的规则,就是规定了什么时候可以在账簿上作某种登账的规则,正是这些规则特别是部分准备金制度赋予银行系统以创造多倍存款的能力。派生存款的多少取决于存款乘数的大小,存款乘数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倒数。一般而言,派生存款规模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负相关变动。原始存款的减少同样会引起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收缩倍数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6.派生存款: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

第十四章货币需求

1、什么是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它们之间有何异同之处?

●费雪方程式

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实际产出与价格的乘积

M(货币总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水平)*T(实物产出)

P·T表示名义总收入(GDP)

●剑桥方程式:货币需求量等于物价水平、真实产出与货币需求比例的乘积。

Md(货币需求量)=K(货币需求比例)·P(物价水平)·T(真实产出),

●联系: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系数K的倒数与费雪方程式中德货币流通速度相同。

●不同

虽然两个方程式在形式上很相近,但背后各自的经济含义却相差极大。

①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②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的产物。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拥有货币存在满足程度的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价,就是对拥有货币数量的制约。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凯恩斯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个人持有货币需求的原因有三个: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为正相关关系,即收入水平越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大;收入越低,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少。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都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它们都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以Mt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水平,则交易性货币需求可以写作:Mt=f(Y)。以Ms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i表示利率水平,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写作:Ms=f(i)。将交易性货币需求函数与投机性货币需求结合在一起,就得到完整的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Md=Ms+Mt=f(Y,i),它表明,对货币的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动,与收入水平呈正向变动。

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哪些发展?

①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不受利率的影响,只与收入水平正相关,而鲍莫尔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不仅与收入水平相关,而且利率和交易成本也会影响对交易性货币的需求,与利率水平负相关,与交易成本正相关。

②凯恩斯认为谨慎性货币需求也只与收入水平有关。惠伦等人认为,影响谨慎性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非流动性成本、持有谨慎性货币余额的机会成本以及收入支出波动的方差。

③凯恩斯对投机性货币需求认为:当债券的预期低于货币的预期回报率时,人们只会持有货币来储藏财富;反之,当债券的预期回报率高于货币的预期回报率时,人们只会持有债券;只有当两者相等时,人们才会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托宾认为人们在作持有哪种资产的决策时,不仅会比较各种资产之间的相对预期回报率,而且还要考虑持有各种不同的资产所面临的风险。

4、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之间有何区别?

①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需求中,将货币之外的其他一切金融资产都统归为债券。弗里德曼在现代货币数量论中,债券和股票,甚至实物商品都被当作了货币的替代品,因此,除了利率外,还有其他很多因素能对货币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由于弗里德曼将货币和实物商品视为替代品,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就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影响货币需求的只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货币需求的变动不会直接影响总支出。

③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并不是一个常数,并且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而在凯恩斯的偏好货币需求中,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④虽然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都有收入变量,但弗里德曼强调的是恒久性收入,即未来长期收入预测值得平均值,它的波动很小。

5、什么是货币替代和资产替代?影响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货币替代:简单的说就是指在本国的居民持有外国或其他地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交

易媒介或价值贮藏的手段

●资产替代:即本国居民持有境外发行、以外币计值的金融资产。

●影响因素国内外的利率水平、预期的汇率变动、国内外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的差异与

货币兑换的成本等。

6.流动性偏好理论: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百度百科无准确定义)

8.交易性货币需求: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

9.投机性货币需求: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第二十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你如何理解“币值稳定”?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调节利率,并进

而引导投资和消费的措施。

●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联系:

①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冲突。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物价水平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通货膨胀率越高,则失业率越低。当失业率很高时,为了增加就业,中央银行采取松的货币政策,扩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企业投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但货币供应量的急剧扩张又会带来通货膨胀。

②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存在冲突。物价水平上涨,国内货币贬值,在汇率没有相应调整时,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会相对低廉,对本国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使国际收支恶化。反之,如果国内物价水平持续下跌,汇率又没有进行调整,那么,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会相应降低,从而刺激出口的增加,导致进口的相对减少,造成国际收支的顺差失衡。

③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当经济增长过快时,会使对进口的需求增加,而进口的大量增加又会使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的逆差。而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通常又会压缩国内有效需求,其结果,虽然国际收支改善了,但却打击了经济增长。

④物价稳定与金融市场稳定之间也存在冲突。当通货膨胀较严重时,为了抑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中央银行会实行紧的货币政策,缩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利率上升,会使债券的价格下跌。同时,利率上升时,投资者减少在债券或股票方面的投资,使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减少了。此外,利率上升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上升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会相应下降,这也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打击。

⑤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的稳定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中央银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极大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从而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过度繁荣之后就是反向调整,陷入长期的衰退之中。

●理解:由于多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冲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正

在向单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变:物价稳定成为几乎唯一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它们将物价稳定定义为这样一种状态: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对公众投资和消费决策及预期不产生影响。在这种状态下,既有满意的经济增长率,又有满意就业率。

2. 什么是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和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手段主要有信用分配和利率管制

●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

①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与再贷

款。

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比率控制、证券保证金比率控制与道义劝说。

3.、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各有什么优缺点?

●调整法定准备率

①优点:它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平等的,可以较快地影响货币供应总量和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

②不足:

?它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可能会很大,无法进行微调,市场利率的波动性会较大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时,会对超额准备很低的银行带来流动性问题

?不断地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使银行难以进行流动性管理,增加了合理地运用资金的难度。

●再贴现机制

①优点:很大程度上发挥着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解决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具有“告示效应”

②不足:效果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对再贴现率变动的反应弹性。商业银行愿意再贴现多少,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目标决策的。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

●公开市场操作

①优点

?中央银行在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时在时机上可以由中央银行控制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数量的多少由中央银行的需要决定

?易于进行反向纠正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方便快捷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还可以影响利率结构。

4. 什么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何益处?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只是局部的而非全局的,这样就可以使中央银行有针对性地进行信用控制。如果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飞涨,出现了严重的泡沫时,中央银行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提高再贴现率来紧缩货币供应量,抑制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就很难奏效。由于货币供应量的紧缩,使其他如技术开发方面的贷款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并由于利率的上升,会严重地打击企业的投资意愿,造成失业增加。(不确定这答案在说什么)

6.充分就业: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所有的失业都属于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自愿失业。

7.认识时滞:从经济形势的变化到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采取相关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状况之间的时间间隔

8.泰勒规则: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

精选-金融学原理_彭兴韵_课后答案[1-24章]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2.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市场与货币资金供给方直接发生信用关系 3.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 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4.年金: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最现实的例子包括:零存整取、均等偿付的住 宅抵押贷款、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5.系统性风险: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 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6.财务杠杆: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7.表外业务:是指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但会影响银行所能取得的利润的营业收入 和利润的业务。分为广义的表外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8.缺口:是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 9.贷款五级分类法: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10.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该 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11.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12.市场过度反应:是指某一事件引起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 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 13.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 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14.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利息后将 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15.汇率: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即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16.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两种货币 之间的汇率。 17.期权: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 工具的权利。 18.掉期:在买进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金额相同的这种货币,但买入和卖出的交割日期不同, 但数量完全相同的同一种外汇。 19.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可以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的货币, MB(基础货币)=C(流通中的货币)+R(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 20.货币乘数: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21.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 22.利率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23.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过程 24.消费价格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 25.一价定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样的商品无论在哪里生产,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 价格都应该是相同的 26.购买力平价:根据一价定律,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就取决于两国同类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2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的过程 28.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 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金融学课程考试大纲

《金融学》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金融学是专门研究货币、信用及金融机构的科学,是经济学的专业基础课。 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资金融通的概念、性质、特征及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对金融学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并且使学生逐渐关注现实的金融热点问题,为以后将要学习的金融类专业课(如商业银行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及国际金融学等)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金融学的主要内涵有大致的了解。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掌握,尤其是要系统地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程,对商品、货币等问题有先期的知识准备。通过学习金融学,要求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及信用形式、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货币供给与需求、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和外汇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关注现实的经济问题,尤其是金融方面的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以解决现实中的疑难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先修课程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货币的定义及发展形式,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掌握货币制度的定义、内容及其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货币的本质与基本职能 2、货币制度的定义、内容及发展 第二章信用与融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理解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与作用。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作用、应用范围;了解信用工具的特点;了解融资渠道的种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信用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作用、应用范围 2、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 3、融资渠道

《金融学原理》作业(全)

第一次作业 1.保持一定资产流动性对企业的意义?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在经济运行机制中货币的投放使用量的多寡;第二是指在资产与现金之间调转、转换的变动能力。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对企业的绩效起到促进作用;流动性资产易于变现,易于转化为别的资产,便于应对风险和支付;对资产保持一定流动性和支付能力,会影响资产的收益性。 2.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正面影响: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负面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总体来说: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 3.附加: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就是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流通界,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4.附加:我国货币量层次量的划分? 划分依据:流动性大小(变现能力)。 我国的划分内容: M0=现金; M1=现金+企业结算账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 M3=M2+城乡居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最重要); M4=现金+银存。 第二次作业 1.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如何看待创新与风险的关系? 危机往往意味着变革与新生,创新与发展中又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两者相生相克。可以说风险促进创新的发展,风险制约创新;创新规避风险能力有限,风险存在再生性。因此,在创新过程中,我们要有一种富有智能的方式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2.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1)宏观调节功能:积累资金;调节宏观经济(促使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的平衡、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协调,健康地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分配收入。 (2)微观调节能力:激励功能;约束功能。 3.附加:信用的职能?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4)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5)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第三次作业

431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关于2011 专业学位 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专业课程考试相关问题的报告 教育部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处: 按照教育部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处的要求,受学位 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相关实 部门和院校,对有关2011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专业课程考试的考试科目及命题指导意见等问题进 了商议 们建议,2011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专业课程考试的考试科目 金融学综合 ,包括 金融学 和 司财 两部分内容, 要测试考生对于金融学 本理论和 司财 的 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根据商议结果,制定了 2011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金融学综合 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现将该方案提请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处审议,如无 妥,建议照此执 教育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 2011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金融学综合 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2011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金融学综合 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一 考试性 金融学综合 是2011 金融硕士 MF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

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金融学综合 考试要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 位的特点,科学 准确 规范地测评考生的 本素 和综合能 力,选拔 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国家的经济建设 养 有 良好职业道德 有较强分析 解决实 问题能力的高层次 应用型 复合型的金融专业人才 二 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 金融学和 司财 相关的 本概念 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金融学 一 制度 ● 的职能 制度 ● 国 体系 二 利息和利率 ● 利息 ● 利率决定理论 ● 利率的期限结构 三 外汇 汇率 ● 外汇 ● 汇率 汇率制度 ● 值 利率 汇率 ● 汇率决定理论 四 金融 场 机构

现代金融学最重要的七个理念

现代金融学中最重要的7个理念! 1、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当你想知道一辆二手车的价值,你会参考二手车市场中的价格。同样,当你想知道未来现金流的价值,你会在资本市场中寻找比价关系,因为资本市场是以未来现金流的所有权为交易标的场所,而收入颇丰的投资银行家就是“二手现金流交易商”。如果公司经营者能替股东以比资本市场上更便宜的价格买入现金流,那就增加了股东投资的价值。这就是NPV 的基本原理:计算一个项目的NPV,要先确定该项目是否比它的投入成本更“值钱”。估计项目价值的方法是计算出其现金流所有权在资本市场单独交易时能卖个什么价钱。这就是为什么在计算NPV时采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作为现金流的折现率,即采用和项目风险程度相当的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所有风险程度相当的资产的价格隐含着相同的预期收益率。 NPV原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重要性较大的结论。它的存在使得数以百计的股东——不论他们的财富程度和对风险的态度如何不同——都能参与同一企业的投资并委托职业经理人进行运做。股东们发给经理人的共同指示是:把企业的NPV最大化。

2、资产定价模型(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有人认为现代金融学的全部就是资产定价模型,这完全不对!即使资产定价模型从未被发明,金融学家对金融经理的建议基本上还会一样。资产定价模型的吸引力在于给出了一个可定量操作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衡量出风险性投资能得到的回报率。 它对风险的定义有两种: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去除的非系统性风险和不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去除的系统性风险。资产的系统风险是指经济中所有资产价值总和的变动对该资产价值的影响程度,量化后可以用BETA衡量。人们关注的风险只是他们不能通过分散回避的系统风险,因此对资产要求的回报率和它的BETA呈正比关系。 很多人认为资产定价模型部分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认为估算项目和投资的BETA难度很大。也许10到20年后会有比现在更好的理论出现,但未来的理论也不可能会放弃对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区分。而这种明确的区分正是CAPM 模型的精华所在。

《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天津工业大学全国统考硕士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2020年新修订) 课程编号:431 课程名称:金融学综合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金融学综合》是本年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我院根据考生参加《金融学综合》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成绩的总分来选拔参加复试的考生。 《金融学综合》考试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对于金融学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考试范围试题涉及货币银行学和投资学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货币银行学(约占50%比例)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定义 2.货币的统计口径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制度 5.国际货币体系 (二)利息和利率 1.货币的时间价值 2.利息的形式 3.利率体系 4.利率水平决定的理论 5.利率的风险结构 6.利率的期限结构 7.利率管理体制 (三)信用 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信用形式的主要形式 3.信用工具 (四)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界定 2.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3.通货膨胀的成因 4.通货膨胀的危害 5.通货膨胀的治理

(五)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概述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外汇市场 5.黄金市场 6.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六)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概述 2.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七)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 2.中央银行的业务 (八)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第二部分投资学(约占50%比例) (一)投资学概述 1.投资过程 2.投资环境 3.投资监管 (二)投资工具 1.货币市场证券 2.债券 3.股票 4.衍生证券 5.证券投资基金 (三)投资市场 1.证券发行市场 2.证券交易市场 3.证券价格指数 (四)投资组合理论 1.风险与效用 2.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3.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4.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资产配置 (五)股票投资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 2.股票估值模型 (六)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分析

金融学原理重点总结彭兴韵

金融学原理重点总结彭 兴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支付手段 货币的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制度基本内容:货币材料;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种类: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含义、功能与联系 1) 初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二级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2) 初级市场的首要功能是筹资:需要筹资的企业或政府,在这个市场上发行证券、筹集资金 3) 二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4) 二级市场以初级市场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证券发行,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假如没有二级市场,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初级市场萎缩难以发展。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金融体系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时间与空间转换,保持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风险分担,支付与清算,监督与激励 资本市场是金融工具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 货币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主要职能是调剂临时性的资金余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票据市场 货币时间价值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简述金融工具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特点:1) 偿还期 2) 流动性 3) 安全性或风险性 4) 收益性 2.关系:安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偿还期越长,安全性就越低,风险也就越高;反之,偿还期越短,本金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 1) 流动性越高的金融工具,其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反之,流动性越低,安全性也就越低,风险越高。 2) 持有期越长,收益率越高。 3) 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高,其收益率也越低;反之,收益率也就会越高。 4) 风险越高,所要求的收益率也就越高 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现值(PV )是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终值(FV )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即本利和。 即时年金(预付年金):每期期初就发生的一系列等额现金流。普通年金:每期期末才发生的一系列等额现金流。 储蓄的动机: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未来消费支出而进行的储蓄。谨慎动机:为预防未来不测之需而进行的储蓄。投资动机:为了使未来得到更多的消费和收入也可能会进行一些储蓄。 金融资产:货币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 资产选择的决定因素:财富或收入,资产的预期回报率,风险,流动性 系统性风险: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非系统性风险:单个资产所特有的风险,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财务杠杆: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风险管理方法:风险规避,风险控制(组合投资),风险留存,风险转移(保险 对冲 期权) 内源融资是指资金使用者通过内部的积累为自己的支出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某种方式向其他资金盈余者筹措资金。债务融资;权益融资 比较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1.债务融资 1) 具有杠杆作用。 2) 不会稀释所有者的权益。 3) 不会丧失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问题较小 2.权益融资 1) 没有杠杆作用 2) 会稀释所有者权益。 3) 可能会失去部分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可能较严重。 M-M 定理: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融资结构无关,即企业不论是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价值是由实质资产决定的,不取决于这些实质资产的取得以何种方式来融资的。 政府融资方式有: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增加税收;发行政府债券 李嘉图等价:无论通过增税还是增加公债筹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没有差别的。 商业银行:以经营存款、贷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简述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以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的金融业务。 职能 1信用中介3支付中介3信息创造4金融服务 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政府创立或担保,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就是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它与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主要在于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的基本功能不同,保险公司的基本功能在于分担风险。 证券公司是在证券市场上经营证券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大业务:经纪,投资银行,自营 准备金: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款者取款需要而保留的一部分资产,包括法定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和库存款现金。 表外业务:没有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但会影响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业务。包括中间业务: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为客户办理的业务。狭义表外业务:包括贷款承诺、担保、衍生金融工具和投资银行业务。 资产管理原则: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之间平衡。贷款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信用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策略:筛选(5C/5P ),贷款专业化,信用配给,补偿余额,首付要求,自偿性贷款 利率风险:市场利率的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管理方法:敏感型分析与缺口管理,存续期分析 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债券是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的,同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向债券持有人或投资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 可转换债券: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具有债务与权益双重属性。 附息债券:债券发行者在发行债券时承诺未来按一定利率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债券,附息债券规定了票面利率,以及付息期。存托凭证,是指一国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本期收益率就是每年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除以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 到期收益率是使债券剩余期限内各年所付的利息额和面值的现值等于当前的市场价格的年贴现率。一般而言,到期收益率曲线会向上倾斜,表明剩余期限越长,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越高 V 为债券面值,r 为到期收益率,P 为市场价格,i 票面利率,n 剩余期限 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E 之间的比率 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 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之间为调剂临时性和头寸和满足流动性需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信用借贷市场 票据:在商品或资金流通过程中,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设立、转让和清偿的一种信用工具。票据有本票、支票和汇票之分。 再贴现:贴现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 简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按中央银行的规定,必须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2.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贴现或开具合格票据办理贴现时所采用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影响商业银行介入资金的成本,调节货币供给量。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业务活动。目前,各国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有静态和动态之分。汇率: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时的比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 即期外汇交易:在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即期外汇交易又被称为现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买卖双方在成交后,按照签订的远期合同规定,在未来约定的某个日期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目的:套期保值,外汇投机 套利是指在两国之间的短期利率出现差异时,将资金从低利率的国家调入到高利率的国家,以获取其中的利差的行为。 ()r r r A PV n ++-?=-1)1(1即时年金现值:nm FV PV )m r 1(+=现值:n )r 1(+=P S 复利:[]r )r 1(1-r)1(n ++?=A FV 即时年金终值:为剩余年限的年利率i 1-=n P V i 贴现债券:()r h i E P h ?-?=h -1再投资股价:

投资心理与行为金融学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题型:(相关概念的)简述题、(理论思想的)论述题、(经典文献)综合题 本科教务办 请大家注意考试时间地点并相互转告。 简述题(解释如下概念): 1.预期效用理论、理性经济人及其预期效用理论的四个公理; 2.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风险和赢者诅咒风险; 3.交易者的类型与股票波动性的关系(流动性冲击、信息冲击、噪声冲击); 4、平均值回归现象和逆向投资策略关系、“赌徒谬误”何在? 5、贝叶斯推断、直觉推断; 6、过度自信、过度乐观、控制力幻觉和信息幻觉与专家幻觉; 7、金融市场有哪些异象? 8、“神投手”、小数定律、正反馈策略; 9、联合假说问题和套利有限性检验; 10、你认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如何刻画?厌恶损失、厌恶风险、厌恶模糊; 11、遗憾理论、原赋效应、维持现状偏好; 12、心理会计、享乐编辑(对好坏大小事件); 13、“IPO热市”、投资者的情绪指标、“机会窗口”; 14、封闭式基金折扣之谜; 论述题: 1.套利的成本、风险(基本面风险、市场风险、模型风险、杂音交易风险)2、展望理论、效用理论;二者在投资决策中的关系和区别! 3.“埃尔斯伯格悖论”和“埃莱斯悖论”。违犯了哪个公理?如何违犯的?

4.股票溢价之谜及其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5.股市回报的过度波动性及其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综合题: 1.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有哪些表现?通过什么途径实证检验“交易的过度性”; 2.“卖出股票的处理效应”和“买入股票的注意力效应”。 3、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在解释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中的“均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市场时机假说”、“市场迎合假说”?

金融学课程介绍

金融学系课程介绍 序号:1 课程编码:16001020、16001030、16001040 课程名称:金融学 学分:4 周学时:3 开课系部:金融学系 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修读对象:本科生 课程简介:从分析金融运作对象——货币、货币资金、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入手,阐述货币时间价值原理;介绍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具体类型及业务,说明其在 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货币政策及作为其依据的货币理论等。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熟悉金融学原理体系、分析 框架及思维方式,从而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拟用教材:《金融学》,杨长江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参考教材:《金融学原理》,彭兴韵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9月第1版 序号:2 课程编码:16002020、16002030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学 学分:3 周学时:3 开课系部:金融学系 预修课程:金融学、宏观经济学 修读对象:本科生 课程简介:“国际金融”作为金融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专门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货币金融关系的,其具体的教学内容有:(1)国际收支;(2)外汇供与外汇汇率;(3) 外汇管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4)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5)国际货币体系 与国际货币改革;(6)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与监管;(7)国际资本流动和亚洲金 融危机的教训;(8)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与欧洲货币联盟;(9)国际债务问题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初步知识,为今后进行国际经济交易和从事国际金融管理活动打下坚定的 基础。 拟用教材:《国际金融》,刘思跃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 参考教材:《国际金融教程》,胡云祥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序号:3 课程编码:16003020 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 学分:3 周学时:3 开课系部:金融学系 预修课程:金融学 修读对象:本科生 课程简介:金融市场学是金融学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的交易市场,它主要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市场、黄金市场等。货币市场的主要交 易对象为短期债务工具,资本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为长期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 投资价值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但是现金流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预期的不确定性 因素,所以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具有风险性。本课程以各种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 帮助学生掌握金融资产与负债及其在不断变化的金融条件下的关系,阐述利率机 制、定价机制、监管机制、汇率机制和风险机制等金融市场机制,并学习金融市 场监管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基本理论与实务。 拟用教材:《金融市场学》,张亦春主编,郑振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参考教材:《金融市场学》,王兆星、吴国祥、陈世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序号:4 课程编码:16005030、16005020 课程名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学分:3 周学时:3 开课系部:金融学系 预修课程:金融学 修读对象:本科生 课程简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以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实践发展为背景,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为 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巴塞尔协议”等法规和国际 惯例为依据,在概述商业银行组织制度、经营原则、经营战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 上,全面介绍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表外业务等 各种业务的操作规程以及创新活动;分析银行经营中的资本金管理、资产负债管 理及风险管理的策略;对商业银行经营作绩效评价和财务分析。 拟用教材:《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参考教材:《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庄毓敏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序号:5 课程编码:16006020 课程名称:保险学 学分:2 周学时:2 开课系部:金融学系 预修课程:金融学 修读对象:本科生

《金融学原理》笔记(全)

第一章货币得本质 第一节货币得产生 一、货币得产生 1、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得产物。 2.价值形式发展得四个阶段 (1)简单得或偶然得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一样东西。 (2)扩大得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很多东西。 (3)一般价值形式:出现质得飞跃,由直接物物交换转变为通过一般等价物得间接交换很多东西等于一样东西。 (4)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得价值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与白银等)来表现,它就是价值形式得最高阶段。 二、货币得本质 1、概念:货币就是商品,但不就是普通得商品,二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得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得社会关系。 2、要点 1)首先也就是最重要得本质特征,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 2)其次,货币就是一种特殊得商品;因为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得特征: ①就是它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得原料 ②就是它具有直接与有商品相交换得能力 3)最后,货币还体现着一定得社会关系 三货币形式得发展 1.本质特征不变 2.形式不断演变具有内在价值,信用货币 发展得具体过程:实物货币→足值得金属货币→足值得代用货币(纸币)→不可兑现得信用货币(具有内在价值得普通商品;特征作为商品得价值与作为货币得价值就是不同得,信用货币就是法偿货币) 3、信用货币得价值:作为商品得价值与作为货币得价值就是不同得。 4、信用货币—法偿货币 四货币层次划分 (一)概念:把流通中得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变现能力)得大小进行相应得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得一种方法。 (二)目得: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得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得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在结构上得依存关系与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定有效得货币政策。(不同层次货币得购买力不一样) (三)我国货币层次得划分 (1)划分依据 流动性(变现能力)得划分; 流动性划分得意义:现实性:实际;可测性:预算、测算; (2)划分层次指标(考大题) M0:现金 M1:M0 +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 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 部队活期存款 M2:M1 +城乡储蓄存款 +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重点) M3: M0 + 全部银行存款 第二节货币得职能 一货币职能得含义:货币得职能就是货币本质得具体体现。 二货币得具体职能(考大题): (一)价值尺度:1)以价格形态表现与衡量商品价值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具有以下特点: A 就是商品得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得外在表现。

《金融学综合》考试科目命题大纲

《金融学综合》考试科目命题大纲 一、考试性质 《金融学综合》是2017年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金融学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金融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与金融学和公司金融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金融学 1.金融体系概述 (1)金融市场的功能 (2)金融市场的结构 (3)金融市场工具 (4)金融中介的功能 (5)金融中介的类型 (6)金融体系的监管 2.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产生和演变 (2)货币的职能 (3)货币的层次和计量 (4)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3.利率 (1)利息与利率 (2)利率、到期收益率及其计算 (3)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4)债券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5)均衡利率的变动 (6)流动性偏好理论 (7)利率的风险结构 (8)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4.汇率与外汇市场 (1)外汇市场 (2)汇率与汇率制度 (3)长期汇率的决定 (4)短期汇率的决定 (5)外汇市场干预 (6)国际收支 (7)国际因素和货币政策 5.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1)金融结构的特点 (2)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

(3)交易成本与金融结构 (4)逆向选择与金融结构 (5)道德风险与金融结构 (6)金融行业内的利益冲突 6.银行与金融机构管理 (1)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银行的基本业务 (3)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4)银行的风险特征与风险管理 (5)银行业的结构与竞争 7.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业 (2)养老基金 (3)财务公司 (4)证券市场机构 (5)共同基金和其它投资基金 (6)政府金融中介机构 8.货币供给 (1)基础货币的控制 (2)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机制 (3)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4)货币供给过程 (5)货币乘数 9.货币需求 (1)货币数量理论 (2)凯恩斯理论的货币理论 (3)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4)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5)货币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0.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的产生、类型、性质和职能(2)中央银行业务、结构与独立性 (3)货币政策工具 (4)货币政策目标与实施策略 (5)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6)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7)国际收支与货币政策 11.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2)金融机构监管 (3)金融市场监管 (4)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巴塞尔协议第二部分公司金融

金融学原理重点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表现商品的价值),交易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价值(贮藏财富),支付手段(货币的单方面转移) #货币的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制度基本内容:货币材料;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种类: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缺陷:劣币被高估驱逐良币被低估,格雷欣法则),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 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金融体系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时间与空间转换,保持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风险分担,支付与清算,监督与激励 #金融转化机制是通过金融系统来沟通资金的盈余与短缺的。包括:间接融资:盈余者→金融中介→短缺者;直接融资:盈余者→股票、债券→短缺者 #资本市场是金融工具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货币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主要职能是调剂临时性的资金余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票据市场 #信息不对称就是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其中一方具有另一方所不具有的、且会影响双方利益分配的信息。逆向选择:资金盈余者或金融机构恰恰将他们的盈余资金贷放给了那些他们所不愿意贷给的风险更高的资金短缺者;道德风险:资金短缺者在获得投资者提供了资金后,从事一些投资者所不希望的活动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1.信息优势者:披露信息、贷款承诺、提供抵押和担保 2.信息劣势者:生产信息、合约的正向激励 3.第三方的作用 #货币时间价值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基准利率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中国人民银行的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费雪效应:r r =r n -p (r r 为实际利率,r n 为名义利率,p 为通货膨胀率) 达比效应:r at =r n ·(1-t)-p (r at 为税后实际利率,t 为利息税税率) #现值(PV )是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终值(FV )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即本利和。 #即时年金(预付年金):每期期初就发生的一系列等额现金流。普通年金:每期期末才发生的一系列等额现金流。 储蓄的动机: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未来消费支出而进行的储蓄。谨慎动机:为预防未来不测之需而进行的储蓄。投资动机:为了使未来得到更多的消费和收入也可能会进行一些储蓄。 金融资产:货币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 #储蓄理论:1.绝对收入理论:可支配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边际储蓄倾向则会越高;反之同理。所以,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高时,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会越高。2.恒久性收入理论:对人们的消费与储蓄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的不是当期的绝对收入,而是一生中的恒久性收入。恒久性收入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每个时期的平均收入。一些意外的临时性收入不会使人们突然间增加他们的消费支出,人们会把超出恒久性收入的临时性收入的主要部分都用于储蓄。3.生命周期储蓄理论:适龄劳动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一国的总储蓄率可能会上升。适龄劳动人口和劳动参与率的上升所带来的国民储蓄率的上升,叫“人口红利”。 4.相对收入假说:示范效应(一个人的消费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取决于他在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位置,收入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其消费倾向就高)。棘轮效应(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取决他现期收入和从前高峰收入的相对水平,过去的短期消费对未来的长期消费倾向的下降具有一定有阻碍作用)。 #资产选择的决定因素:财富或收入,资产的预期回报率,风险,流动性 人们通常是将损失而非收益增加的可能性看作风险 #系统性风险: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非系统性风险:单个资产所特有的风险,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财务杠杆:企业的负债和权益之比。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投资组合选择原则:相互独立或存在负相关关系的资产才能较好地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均值)和用方差(或标准差)代表的风险) #风险管理方法:风险规避,风险控制(组合投资),风险留存,风险转移(保险 对冲 期权) #内源融资是指资金使用者通过内部的积累为自己的支出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某种方式向其他资金盈余者筹措资金。债务融资;权益融资 比较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1.债务融资 1) 具有杠杆作用。 2) 不会稀释所有者的权益。 3) 不会丧失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问题较小 2.权益融资 1) 没有杠杆作用 2) 会稀释所有者权益。 3) 可能会失去部分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可能较严重。 M-M 定理: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融资结构无关,即企业不论是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价值是由实质资产决定的,不取决于这些实质资产的取得以何种方式来融资的。 #政府融资方式有: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增加税收(拉弗曲线:高税率使税收减少);发行政府债券 #李嘉图等价:无论通过增税还是增加公债筹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没有差别的,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发债后还是要增税还债) 准备金: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款者取款需要而保留的一部分资产,包括法定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和库存款现金。 #表内业务: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包括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表外业务:没有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但会影响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业务。包括中间业务: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为客户办理的业务。狭义表外业务:包括贷款承诺、担保、衍生金融工具和投资银行业务。 #资产管理原则: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之间平衡。 #贷款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银行资本层次:权益资本:银行财务报表中显示的所有者权益,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监管资本:它是按监管当局的要求计算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4%和附属资本≤4%;经济资本:银行的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 信用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策略:筛选(5C/5P ),贷款专业化,信用配给,补偿余额,首付要求,自偿性贷款 #利率风险:市场利率的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管理方法:敏感型分析与缺口管理,存续期分析 #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存续期:投资人收回其投资资金所需平均时间的度量指标。 #资本市场工具:中长期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债券是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的,同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向债券持有人或投资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 可转换债券: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具有债务与权益双重属性。 #附息债券:债券发行者在发行债券时承诺未来按一定利率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债券,附息债券规定了票面利率,以及付息期。 #优先股股票:指在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分配方面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的股票。 #附息债券的价值评估:票面价格>市场价格,折价债券;票面价格<市场价格,溢价债券;当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它的市场价格就会低于它的面值 #本期收益率就是每年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除以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 #到期收益率是使债券剩余期限内各年所付的利息额和面值的现值等于当前的市场价格的年贴现率。曲线会向上倾斜,表明剩余期限越长,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越高 #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E 之间的比率,反映了投资者完全靠现金股利来收回投资本金所需要的时间,市盈率越高,收回投入的本金所花的时间就越长 V 为债券面值,r 为到期收益率,P 为市场价格,i 票面利率,n 剩余期限 #市净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率。市净率较低的股票,其投资价值较高 #有效市场假说: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弱式,半强式,强式) 回购:一方以协议价格向另一方卖债券,约定在某一天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买回债券。#正回购先卖后买,紧缩性货币政策;逆回购先买后卖,宽松性货币政策。 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之间为调剂临时性和头寸和满足流动性需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信用借贷市场。上海同业拆借市场利率(SHIBOR ) ()r r r A PV n ++-? =-1)1(1即时年金现值:nm FV PV )m r 1(+=现值:n )r 1(+=P S 复利:[]r )r 1(1-r)1(n ++?=A FV 即时年金终值:为剩余年限的年利率i 1-=n P V i 贴现债券:() r h i E P h ?-?=h -1再投资股价:)(i r l r r a a e -?+=r a 为资产回报率,i 为负债利率,r e 权益回报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