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共44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堂PPT)
1992年5月 试掘西城墙并得到确认。三星堆古城墙获得肯定。
1994年9月 发现及发掘南城墙,重新确定古城区范围在3平方 公里以上。
1997年10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全面展示三星堆 文物。
也有学者认为,青铜纵目面像,很可能就是《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的“烛 龙”,代表蜀人崇拜的天神形象。
这一造型异常奇特的青铜大面具刚一出土,海内外新闻媒体便争相报导,震惊 世界。它是中国商代青铜艺术宝库中一朵璀璨夺目的瑰丽奇葩。
1953年 西南博物院院长、四川大学教授冯汉骥等调查三星堆 1958年 四川省博物馆到三星堆调查、采集出土文物。 1960年 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遗址进行调查,发下,由四川省博物馆、四 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在月亮湾遗址发掘。 1980年 由四川省文管会、四川省博物馆、广汉县文 物部门联合开始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嗣后十几年 中,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汉文物部门持续性 地开展了遗址考古工作。 1981年 发现大面积房屋基址并进行了航拍。 1984年 在西泉坎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 文化堆积,三星堆遗址时代上下限大致确定。
1987年1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星堆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
5月 两坑出土的上千件文物的整理工作全面展开。苏秉崎 教授等对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 古国遗址”。
1988年1月 国务院公布三星堆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建立。
1989年 1月 发掘三星堆土堆,确认为人工夯筑。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四川
四川广汉三星堆
商代遗珍——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
商代遗珍——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1989年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发掘了一座商代大墓,有一棺一椁,椁室东西长8.22米,两端有2层台。
墓内随葬品非常丰富,其中青铜器数量最多,达 480余件,是江南地区商代青铜器的一次重大发现。
大洋洲墓所出青铜器,工艺精美,品种繁多。
粗略加以分类,礼器中的食器有鼎、鬲、甗、簋、豆、匕等,酒器有罍、瓿、卣、壶、瓒、勺等,乐器有镈、大铙,兵器有胄、钺、戈、戟、矛、长刀、短剑、镞等,用器有杖首、炭箕、厨刀等,工具有斧、钻、凿、刻刀等,农具有耜、臿、犁、镰等。
此外还有若干饰件和用途有待研究的杂器。
大洋洲墓的青铜器许多与中原商文化的器物相同或类似。
但用中原的标准来观察,又有不少明显的地方特色。
例如,在礼器的组合上,缺少了尊、觚、爵、角、斝等常见的酒器。
即使是形制和中原类同的器物,不少也有特别的装饰或花纹,如器耳上多附加虎、鹿一类动物形饰,纹饰间多有“燕尾”形的索纹、阔口的牛首纹等。
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这是目前在同一遗迹单位内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一次,是继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广汉三星堆之后又一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向人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商代青铜文化源于中原,当时广袤的江南地区尚属荒蛮之地。
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期赣江中游樟树市吴城商代遗址的发现,撩开了“南蛮之地”的神秘面纱。
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感叹道:“殷墟文化过长江,江南又一春”。
而1989年距离吴城遗址20公里远的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现,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三千多年前赣鄱大地先进文化的芳香扑面而来,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原商代文化的气息,又能体会到浓烈土著文化的味道。
牛角兽面纹立鸟青铜镈商代此镈时代早,且为科学出土,为确立镈起源于南方之说提供了依据双系带銎青铜钺商代短铜矛商代短柄翘首青铜刀商代兽面纹柱足圆鼎商代通高70.斜折沿,口敛,方唇,梯形立耳,耳外侧有凹槽,深腹,腹壁较直,圆底近品个,柱足中空,填满泥芯,足底微鼓。
江西新干晚商遗存出土青铜农具浅析
江西新干晚商遗存出土青铜农具浅析——兼及商代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彭明瀚1989年冬,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了484件青铜器,其中工具类16种127件〔1〕,可以确定为农具的有犁、插、耒、耜、zhì@①垃、镰、铲、锛、jué@②、qiāng@③等10种计36件〔2〕,其它如刀、斧、凿等既可以用于手工业,同样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类别难以划定。
处在烧荒垦地,刀耕火种时代的吴城先民们,所使用的工具其用途是多功能的,不一定象我们今天这样对工具的分工那样细微单一,垦荒时要用刀,砍树时要用斧,因此我们不要去严格区分。
新干遗址出土农具器类之全、数量之多,均属罕见,尤其是犁铧、耒、耜、zhì@①、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史、科技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下面我们将分析这批农具的功用及其意义。
一、青铜农具选介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的青铜农具主要有:(1)犁铧2件,三角形宽体式,两侧薄刃微弧,三角形銎,銎部正中有一穿对通,以系钉固定犁铧,两面饰三角形云纹。
标本342长10. 7、肩阔13.7、銎高1.9厘米,两刃夹角65°,犁面与犁背夹角10°;标本343长9.7、肩阔2.7、銎高1.6厘米,两刃夹角60°,犁面与犁背夹角10°。
这种犁与新石器晚期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三角形石制破土器相类似,它的出土,说明过去人们把三角形石制破土器推定为石犁的推论是正确的〔3〕;李学勤先生还据此推定1973 年山东济南拣选出的一件青铜犁铧是商代遗物〔4〕。
据季署行先生研究,象新干出土的这种犁面与犁背夹角为10°的犁铧在南方水稻田中耕作,所需牵引力约为2.6~7.8公斤,在一个人的正常拉力范围内,也就是说,这种犁铧的出土,并不能说明当时已产生牛耕〔5〕,只能说明产生了犁耕,而且这种犁耕也是很原始的,因为它没有配套的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不能提高精耕细作的程度,因而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犁耕。
馆藏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文化元素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馆藏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文化元素创意产品设计研究作者:李文瑾赵涛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02期摘要:文章综述了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文创产品的现状,整理、分析了对应的青铜文化元素,并通过分析展示了相关具体文创案例,进一步深入挖掘了其价值内涵,为后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江西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干大洋洲;青铜文化;文创产品1 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文化创意产品研究现状江西省博物馆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其中以青铜类和陶瓷类文物最具特色,数量多、品位高,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馆藏的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器品种多、品类全,铸造精美、造型奇巧,堪称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这些珍贵的青铜文物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设计元素和文化土壤。
但是,现有新干大洋洲青铜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着品种少、功能性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种类、工艺、创意、功能性等方面都较为落后,产品特色不突出,形式单一,传统的复制件、装饰类摆件占大多数,缺乏实用性,与大众生活联系不紧密,无法拉近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同时,相关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文物赏析和文化研究上,没有真正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支撑;加上江西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起步晚,缺乏有效经验,导致了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器文化元素的挖掘深度不够,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仍是空白。
因此,本文将对新干大洋洲青铜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新的设计研究。
一是能促进文物资源与文博创意产品开发融合,使停留在文化典籍中的一堆堆符号,束之高阁、秘而不宣的一件件文物揭开神秘的面纱,跳出历史的“禁锢”,走进寻常百姓家,为合理开发设计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文化创意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通过深入挖掘馆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把“远在天边”的传统文化元素变成“近在眼前”的传承者、传播者。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
兽面纹柱足青铜鼎
• 兽面纹是青铜饮食器具 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纹饰, 象征一种传说中凶猛的 恶兽,兽面纹是纹饰的 主题,不仅具有装饰的 意义,而且是有意味的 符号,表达着特定的宗 法性的内容,目的是对 异族恐吓震慑,对本族 人民保护庇佑。
青铜食器——鼎
• 商兽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 通高44.5厘米, 重13.1千克。其鼎腹由三组兽面纹相连而成。 兽面纹高扉棱鼻,乳丁突出,尾上卷。耳 外侧二条展体龙纹首向上;立耳伏虎,呈 静卧状,四肢曲伏,尾垂端卷。该器虎头 硕大,口嘴大张,三角利齿,双目浮凸, 大耳耸出;扁足虎形,口嘴张开,咬合腹 下,前部首身和内侧四肢较为形象,背上 和尾部变形,头出角,背生戟,尾卷曲, 身饰雷纹,尾布鳞片。
商双系带銎青铜钺
青铜兵器——胄[zhou 同皱音]
• 商兽面纹青铜胄 通高18.7厘米,口径21×18.6 厘米,重2.21克。其形圆帽,中空,缘平。高浮 雕兽面纹,粗大单角外卷,长方圆目横置,卷云 状耳竖立,内卷鼻口居中。边沿增厚一周,前面 开口收进,如兽面之横口。自前至后正中凸脊, 顶上伸出一截小圆管,用以安插缨饰。侧边各有 一小孔,以穿绳系胄固于颌下。顶侧兽角旁各有 一小洞,用作透气。胄的设计既要考虑防护功能, 特别是战斗中兵器的种类和杀伤的方式,也要兼 顾外表美观和适宜戴之。此胄戴之威武英俊,轻 便舒适,是存世最漂亮的青铜胄,乃兵器珍品。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青铜器
432室:王孟孟 何倩颖 林偲彦 杜丽 卢月 王诗颖
• 大洋洲,江西省新干县的一座小镇。小镇 旁的周家涝后背空旷的沙地曾有几个高大 的沙堆,关于这些沙堆,民间一直流传着 神奇的传说。1989年9月20日,村民挖沙的 铁铲无意中搅动了静卧此地三千余年的遗 物,一座商代大墓赫然显露于世人面前, 中国青铜文明再次闪耀夺目光辉。它被称 为南方青铜王国,并被评为“七五期间全 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再获“中 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殊荣。
青铜器发现地分布
1960年 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遗址进行调查,发现 年 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遗址进行调查, 大量古蜀文化遗存。 大量古蜀文化遗存。
三星堆大事记
1963年 在冯汉骥教授主持下,由四川省博物馆、四 年 在冯汉骥教授主持下,由四川省博物馆、 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在月亮湾遗址发掘。 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在月亮湾遗址发掘。 1980年 由四川省文管会、四川省博物馆、广汉县文 年 由四川省文管会、四川省博物馆、 物部门联合开始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 物部门联合开始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嗣后十几年 中,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汉文物部门持续性 地开展了遗址考古工作。 地开展了遗址考古工作。 1981年 发现大面积房屋基址并进行了航拍。 年 发现大面积房屋基址并进行了航拍。 1984年 在西泉坎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 年 文化堆积,三星堆遗址时代上下限大致确定。 文化堆积,三星堆遗址时代上下限大致确定。
1988年1月 国务院公布三星堆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月 国务院公布三星堆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建立。 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建立。 1989年 1月 发掘三星堆土堆,确认为人工夯筑。 年 月 发掘三星堆土堆,确认为人工夯筑。 1990年 1月 对东城墙局部进行发掘,发现土坯砖,大致了解到 年 月 对东城墙局部进行发掘,发现土坯砖, 城墙的始筑年代和夯筑方法、城墙建筑结构等。 城墙的始筑年代和夯筑方法、城墙建筑结构等。 1992年5月 试掘西城墙并得到确认。三星堆古城墙获得肯定。 年 月 试掘西城墙并得到确认。三星堆古城墙获得肯定。 1994年9月 发现及发掘南城墙,重新确定古城区范围在 平方 年 月 发现及发掘南城墙,重新确定古城区范围在3平方 公里以上。 公里以上。 1997年10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全面展示三星堆 年 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 文物。 文物。 2000年12月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直播中国》栏目向全球现 年 月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中国 直播中国》 场直播三星堆博物馆陈列文物精品和三星堆遗址月亮湾考古发 掘工地。 掘工地。
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出土青铜农具研究
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出土青铜农具研究王慧芳【摘要】江西新干县大洋洲乡出土的青铜农具按用途大致可以分为开荒起土农具、除草农具与收割农具等三类。
与同时期农具相比,其具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纹饰多样、生产实用与祭祀功能并存等多方面特点,为我国农业考古和青铜农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
%The bronze farm tools unearthed in Dayangzhou Village,Xingan County of Jiangxi province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s,i.e,land claiming and earth moving tools,weeding tools and cutting pared with the tools in the same period,these farm tools are featured with a larger number, greater variety,more decorative patterns,practical utilities coexisting with ritual functions,etc.They provide a new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China′s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and bronze tools.【期刊名称】《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1)003【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青铜农具;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农业【作者】王慧芳【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1.31989年9月20日,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的农民在修护大堤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经过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与整理,共出土青铜器475件,其中,农业工具11 种共 53 件①。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1.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了哪些文物新干县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自古为赣粤交通要道上的重地。
20世纪60年代,在县境内大洋洲乡赣江东岸的沙丘上,发现了一座东西长8.22米,南北宽6.6米,带有二层台的一棺一椁形式的商代晚期大墓,墓内随葬品异常丰富,青铜器数量达四百八十余件,是江南地区商代青铜器的一次重大发现,也是国内目前在同一遗迹单位内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一次。
大洋洲商墓所出土的青铜器,工艺精美,品种繁多。
礼器有鼎、鬲、觑、簋、豆、匕,酒器有叠、瓿、卣、壶、瓒、勺;乐器有镩、大铙;兵器有胄、钺、戈、戟、矛、长刀、短剑、铡;用器有杖首、炭箕、厨刀;工具有斧、钻、凿、刻刀;农具有耜、凿、犁、镰等。
此外还有许多饰件和青铜杂器。
大洋洲商墓的青铜器多成组成套。
如夔形足扁足鼎,有大小不同30多件。
与鼎配合使用的匕也有多件,重叠放置。
有的器类有几种形制,如工具中有形状、尺寸都有差异的钻,有平刃、斜刃的刻刀等。
2.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中有哪些国宝级的重要文物新干商代大墓是1989年发现并开始发掘的,是中国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此墓距离吴城商城遗址不远,从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群来看,它属于吴城青铜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也受到当时中原文化的一些影响。
据统计,仅墓内出土的青铜器就有470多件。
其中伏鸟双尾虎、鹿耳铜觑、乳丁纹虎耳方鼎均为国宝级文物。
鹿耳铜甎高105厘米,口径61。
2厘米,重78。
5千克,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同类器物中形制最大的一件,堪称“中国甎王”。
高达97厘米的虎耳方鼎,在南方属首次发现。
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出土文物中,某些青铜器、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具有中原青铜文化的明显痕迹,但很多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又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器物表面普遍具有的带状燕尾纹饰及器物附件上具有强烈写实色彩的虎形雕塑,在商代青铜文化中实属独树一帜。
另外,出土的短剑、手斧和犁等在北方商墓中前所未见。
特别是青铜犁的发现,将我国犁耕的历史从西周向前推到了商代。
江西博物馆的青铜器
江西博物馆的青铜器(2012-03-08 09:45:53)转载▼标签:分类:巡弋博物馆江西博物馆青铜器大洋洲青铜器虎耳方鼎旅游从庐山直接坐长途2个小时左右到达南昌。
雨一直下,滋润倒是很滋润,但对出行不利。
还好先去江西省博物馆,不用去理会时大时小的雨滴。
1】省博外观,与青岛博物馆很像,围合的圆圈建筑。
2】江西的瑞昌境内有一股铜岭商周矿冶遗址,最早可以到商代前期,距今3400年,是一处采矿、选矿、冶炼于一地的大型铜矿山,是目前世界上开采年代最早的铜矿山,是中国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赖以生存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商代大宗铜料的来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是铜矿遗址出土的商代木轱辘,右边是复制品。
三千年前的木轱辘啊,很开眼3】应监青铜甗西周 1958年余干黄金埠出土甗(yǎn)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也就是说,这个家伙就是现在的蒸锅4】云雷纹青铜铙西周铙(nao)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
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
“鸣金收兵”就是敲的它吧。
5】省博的布展有些特点,我似乎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倒着放的铙。
6】青铜兽面纹鼎商代7】徐令尹青铜炉盘春秋通高19厘米,口径55厘米,1979年江西靖安水口出土,整体厚重,形制巨大,分盘体和底座两部分,盘为直口,直腹,平底腹壁有两对称的环链状,附耳,器腹满饰规整的蟠蛇纹,底座为一直径45厘米的圆环,上置10个兽首衔环状的支柱,尾端承盘体,环座与支柱饰绳索状弦纹,盘内底中央铸一行铭文共18字。
盘在古代是一种洗手的器皿,与匜并称。
盘以承水,匜以注水。
但这个华丽丽的炉盘是做什么的呢?如果真是用于接洗手水,那古人的真是太注重到客人家要仔细洗手的程序了8】它的形象很像我们使用的簸箕或铲子吧,大小也差不多,可是,古人费尽心思的为啥做成这么多窟窿呢?9】看了说明----镂孔青铜炭铲,春秋哦,是不是古人想利用这些窟窿筛除小块的炭呢?他们直接用手拣选不好吗?10】我非常盼望看到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只是非常遗憾,这里只展出了照片,真品大概不是外出展览,就是珍藏在新干大洋洲青铜博物馆里了。
新干大洋洲墓葬
13
•
伏鸟双尾青铜虎通长 53.5厘米、通高25 .5厘米,重6.2公斤 ,形似虎尊而又腹底 不连,内空,张口, 前露獠牙,凸目粗眉 ,双竖耳,面目狰狞 ,后垂双尾,尾巴上 翘,背部伏一短尾小 鸟,尖喙圆睛,昂首 瞻顾。整个虎形躯体 庞大,怒目狰狞,虎 视眈眈,四足屈蹲, 作半卧欲起式,生动 逼真地再现了虎的威 武形象。
9
• 相对于礼器和乐器,兵器的特色就更多了。戈有方内、 曲内两大类,其中曲内的,内作无角兽首形,显示利齿 ;长刀形状狭长,前端勾卷,背上有插入口内的片状环 ,颇似山西石楼等地的出土品;戟为浑铸,以直援的戈 与长刀合为一体,与周初的勾戟类似而不同;矛的类型 也较多,有的口部有伸出的系环;兵器中的短剑尤其值 得重视。这种短剑的剑身下端平直,有短茎,比西南地 区出土的早期柳叶形剑和周初的柳叶形剑更近于东周流 行的剑形制。这种短剑的发现,有可能为东周剑的起源 提供新的线索。 • 除此之外,大洋洲商墓中有一些象征统治者权威的器物 ,如象征兵刑权力的大钺。还有瓒,前部形如粗矮的觚 ,后有长柄,多为举行隆重的礼节时所用。有人据此推 测,墓主应有很高的身份地位。
• 虎的造型有写实性圆雕全形卧虎,有略加变形的圆雕虎 形足,还有抽象的局部虎首。青铜虎最大者伏鸟双尾青 铜虎,通长53.5厘米,重6.2千克,可谓虎之王者。虎 立体圆铸,内空无底,四腿扑伏于地,抬头平视,背直 脊凸,腹部略垂,双尾垂卷。其形象奇异神灵,双目圆 凸,口张露齿,獠牙尖长,眉粗横行,两耳竖张,呈静 伏蹲立欲纵之势。在其身上透露出了虎的威武、勇猛的 神情,内中则藏匿着一种诡谲、仙逸的神气,虎的神性 表现到极致。 • 大洋洲青铜器运用虎之形象集大成者为扁足圆鼎,不少 扁足鼎的扁足均采用虎形,这些足的虎形基本相同,只 是腹面纹饰稍有差别。虎耳虎足青铜鼎一改鼎足或圆柱 或圆锥状的常形,采用了独特的扁足,表现为稍有变形 的虎。耳上双虎形象写实,与虎足呼应。如此虎装饰的 青铜鼎为江西所独有,虎成为商代江西土著青铜文化的 标志,表现了当地独特的虎崇拜,以至有研究者认为可 能这里是甲骨文中记载的“虎方”国。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青铜器
脸、腹部饰卷云纹
背部饰云雷纹
四腿上部为醒目的雷纹
鼻面、正脊、尾部与四腿下部饰变形鳞纹
云雷纹盛行于商周,是青铜器上常见几何形 纹饰之一。线条圆弧者单称“云纹”,线条 方折者单称“雷纹”。古人认为“云雷动, 则鸟兽升天”,因此在青铜器的图案上,那 些具有沟通人神功能的鸟兽为云雷纹围绕。
大洋洲商代青铜 博物馆
新干县(旧名新淦)
食器:鼎、鬲、甗、簋、豆、匕等 礼器 酒器:罍、瓿、卣、壶、勺等
乐器:镈、大铙
兵器:胄、钺、戈、戟、矛、长刀、短剑、镞等 用器:杖首、炭箕、厨刀斧、钻、凿、刻刀、耜、臿、 犁、镰等等 杂器:饰件和用途有待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
长53.5厘米
高25.5厘米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
1.存世最大青铜虎,虎之王者, 群虎之魂。 2.造型奇特,神态诡异,是商代 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 3.地域特色强烈,是新干大洋洲 独特青铜文化的重要符号。
立鹿耳四足青铜甗yǎn
通高105厘米 上口径61.2厘米 重78.5公斤
甗(yǎn)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 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 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 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 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 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 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 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 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 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 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
双面人形青铜神器
卧虎耳青铜大方鼎
三足提梁卣(yǒu)
论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的审美特征
论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的审美特征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是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新干青铜器在造型上既重视功能,又栩栩如生,有组合创生的特点。
在纹饰上,兽面纹中虎面纹体现了吴城文化特征,燕尾纹和鱼纹多简省变形,因而具有表现力,象征意味浓郁,其线形纹饰对青铜器的体块特质互补,其总体风格有更多的地域特色。
第三,浓郁的象征意味。
形象生动的纹饰图案是新干先民制器尚象、因物赋形的艺术结晶,它们体现了先民们独特、天真的宇宙观、自然观,表达了丰富的意蕴。
无论是写实的和想象的动物纹,还是抽象的几何纹,都在表象之外具有浓郁的象征意义。
丰富多彩的纹饰象征着商代新干先民原始的、天真的、掘朴的精神世界;象征着先民们敬畏神灵祖先、崇尚自然、承载的宗教信仰等内在情感。
这些栩栩如生的纹饰,寓意中凝结着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反映着商代人的精神追求和生命意识。
从总体效果来看,新干青铜器上灵活的线性纹饰弥补了青铜器体块特质的不足,赋予了凝重的青铜器以生命的气息。
抽象的线条与形象生动的纹饰给青铜艺术带来了更大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新干青铜器纹饰中的那些动物形象明显地是生命化的,这种生命化不仅表现在写实的形象中,也表现在抽象的图案之中。
它们是先民们审美超越的一种寄托,并在另一种意义上更为突出地肯定了人的生命。
在布局上,新干的青铜艺术充分考虑了器物的用途、性质,以突出、强调它们在政治和宗教祭祀上的意义,同时也考虑到器物的形状、体外轮廓线的变化,因形赋纹。
纹饰的选用也充分体现了各种器物的特点,与器物奇特的造型相得益彰。
三、风格奇特的造型和狞厉的纹饰体现了新干青铜器高度的艺术成就,同时,也因鲜明的风格特征而更显艺术魅力。
其中,既有对前人艺术经验的继承,受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和对陶器、玉器等风格的借鉴,也包含了当时工匠们聪明的才智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因而,商代新干青铜器就更具有了鲜明的风格。
第一,灵动与质朴。
就中国青铜艺术来说,它经历了一个由古朴、庄严到优美,再走向繁复、华美的过程。
千年之刃!分分钟教你辨别各类青铜器(兵器篇)
千年之刃!分分钟教你辨别各类青铜器(兵器篇)⼽、⽭、戟、⽎、弩机……这些兵器到底怎么⽤?它们是如何在当年的战场上⼤显神威的?有什么简单的⽅法快速记住并分辨这些青铜器?看完这篇⽂章,辨别各类青铜器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繁盛于夏商周时期。
不仅器物类型繁多,⽽且造型庄重华丽,纹饰精湛优美,为世界所罕见。
根据马衡先⽣在《中国⾦⽯学概要》中的讲法,我们可以将历代铜器分为礼乐器、度量衡、钱礼乐器与兵器为⾼古青铜之⼤宗。
币、符玺、服御器、古兵这六种。
其中⼜以礼乐器与兵器今天,⽂博君就带⼤家⼀起来了解⼀下藏在博物馆⾥的青铜兵器——特别提⽰事实上,在这之前【⽂博河南】关于青铜器的话题已经陆续更新了⼏篇,不知道⼤家还有没有印象?不如我们再来回顾下——泣⾎整理!分分钟教你辨别各类青铜器(⾷器篇)与尔同销万古愁!教你辨别各类青铜器(酒器篇)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谈谈青铜器的那些事⼉(典故篇)⼽▲廿六年武库⼽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是⽤于勾杀的兵器,⼜称作“勾兵”。
青铜⼽在河南偃师⼆⾥头遗址中已出现,商代后期成为⼀种最常见的兵器,并⼀直延⽤到战国、秦。
⼽⼀般由⼽头、柲和末端的鐏三部分组成。
使⽤时,将⼽头与柲绑扎在⼀起,再在柲触地的⼀端装上鐏。
⽽考古发掘出⼟的⼽,绝⼤部分只剩下⼽头。
▲⼽的装配⽰意图⼽的使⽤⽅法⼤体上可以分为四种。
第⼀种为“推”。
《淮南⼦·⼈间训》有“门者出之,顾反取其出之者,以⼽推之”句,指的是利⽤⼽援的上刃杀伤敌⼈。
看⼀看下图“援”的位置,再想想“推”的动作,是不是懂了呢?▲⼽不同部位名称⽰意图第⼆种为“斩”,⼜称“斫”,指的是利⽤援下部的刃或胡刃劈砍。
第三种为“击”,指⽤⼽的前锋像鸡啄⽶⼀样啄击敌⼈。
早期的⼽还没有发展出内和胡这两个部分。
那时候,利⽤前锋啄击是⼽的常见使⽤⽅法。
第四种使⽤⽅法为“钩”,也⽐较形象,就是利⽤援下的刃将敌⼈“钩”过来。
在“钩”的过程中,敌⼈也被割伤了。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
作者: 彭适凡[1,2];刘林[1,2];詹开逊[1,2];
作者机构: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江西省新干县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1-26页
主题词: 标本;齿冠;青铜器;兽面纹;江西省;文物考古;图版;长方形;商墓;弦纹
摘要: <正> 1989年9月20日,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家村劳背沙洲取沙时,发现10余件青铜器。
新干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得知后,立即采取保卫措施,并迅速追索流散到群众手中的文物。
次日,正在附近牛头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闻讯后到现场勘察,认定是一极为重要的发现,立即电告上级主管部门。
省文物局、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等部门及时制定了保护措施和抢救发掘方案,组成了发掘队伍。
在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和确切落实安。
商代晚期江西新干大洋洲大墓出土玉器
商代晚期江西新干大洋洲大墓出土玉器
198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灵石旌介发掘了三座商代晚期的墓葬,出土了一些精美的玉器。
除玉璧、玉璜和3件玉管外,皆为小型圆雕的佩饰物,有玉鹿、免、虎、蝉、鱼、鸟等。
造型写实,描写对象栩栩如生,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有异曲同工之妙。
商代晚期美玉鉴赏
新干大墓位于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程家涝背沙洲,198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
该墓的年代大体相当于中原商代晚期。
墓底距今地表2.15米,棺木位于椁室中部偏西,东西向,棺椁均已朽而不存。
墓中出土文物极为丰富,计有青铜器486件、玉器75件(不包括近千件、颗的玉珠、玉管等)、陶器和原始瓷器356件。
其中尤以青铜器令人瞩目。
青铜工具和农具的品类众多,有不少器形前所未见,表明商代的赣江流域已具有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大洋洲青铜博物馆5分钟讲解词
大洋洲青铜博物馆5分钟讲解词
大洋洲青铜博物馆位于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镇,距吉安市区107公里,是展示商代青铜文化为主的专题型博物馆。
包括青铜广场和博物馆两部分。
前者为游客接待及休闲之处,后者全面展示了在新干县大洋洲镇发现并科学发掘的商代大墓。
该墓共出土商代青铜器486件,其中国宝3件,分别为青铜双虎方鼎、青铜伏鸟双尾虎、青铜四足铜甗;玉器754件,其中国宝2件,分别为神人兽面纹玉饰、侧身羽人玉佩饰;陶器356件。
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纹饰之美、铸工之精、器型之大,数量之多,在全国罕见,其所代表的江南青铜文化改写了南方历史,使江南文明与黄河文明同辉。
大墓发掘被评为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和二十世纪全国百年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中,伏鸟双尾虎、四足铜甗、乳丁纹虎耳方鼎均为国宝级文物,105厘米高的四足铜甗堪称“中国甗王”,高达97厘米的虎耳方鼎,在南方属首次发现。
另外,出土的短剑、手斧和犁等在北方商墓中前所未见。
特别是青铜犁的发现将我国犁耕的历史从西周向前推到了商代。
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占地面积82亩,主馆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
博物馆内布展图片300多幅,展出文物400多件,展线160多米,全面详细介绍了新干商代大墓文物从发现、发掘到修复展出的全部过程,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商代大墓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纹饰艺术传承应用价值研究
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纹饰艺术传承应用价值研究作者:于琼来源:《大观》2021年第10期摘要: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是可与四川广汉三星堆、河南殷墟妇好墓相媲美的我国商代青铜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其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多、造型美、铸工精,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青铜文化的内涵,为进一步探讨赣江流域吴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大洋洲青铜纹饰是青铜文化的灵魂所在,青铜纹饰作为一种独特鲜明的视觉符号,是社会审美意识形态的缩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对青铜纹饰的应用研究是发掘大洋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艺术价值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干县大洋洲;青铜器;纹饰艺术注: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大洋洲遗址青铜器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YS2011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江西新干县大洋洲镇出土的青铜器被誉为我国商代青铜器文化的三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里出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通过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铸造工艺,折射出商代青铜文化底蕴丰厚。
其与四川广汉三星堆、河南殷墟妇好墓这两个商代重大发现共同构成了代表商代文化的三足鼎立之势。
文章通过深入研究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纹饰的呈现特点,初步探讨大洋洲青铜器纹饰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文化内涵方面的传承思路和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价值。
一、考古概述和相关概念(一)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考古概述新干大洋洲镇位于赣江中游东岸,1989年当地村民在挖沙护堤时无意发现商代墓葬群,从此揭开了新干大洋洲大墓的神秘面纱。
在这座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有475件,包括礼器、乐器、工具、杂器等,尤其是发掘的青铜器中有一部分是农具,这在当时所有商代遗址中属首次发现,对传统的考古学造成冲击。
除了在考古学上的重大发掘意义外,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发现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它的存在证实了早在三千多年前,赣鄱地区就已经产生了与中原殷商政权并存发展的青铜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江西在历史上是蛮荒之地的认知,证明了江西处于吴越与荆楚文化交叉地帶的历史作用。
展示考古发现 总结科研成果─—简评《新干商代大墓》
展示考古发现总结科研成果─—简评《新干商代大墓》朱福生
【期刊名称】《南方文物》
【年(卷),期】1998(000)003
【总页数】2页(P125-126)
【作者】朱福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青铜器的装饰艺术鉴析 [J], 张会安
2.新干商代大墓青铜器腐蚀分析研究 [J], 杨小林;李艳萍;王建平
3.新干青铜器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为纪念新干商代大墓发掘十周年而作 [J], 彭适凡
4.新干青铜器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为纪念新干商代大墓发掘十周年而作 [J], 彭适凡
5.新干商墓与殷墟妇好墓的比较研究——兼论新干商代大墓的文化性质 [J], 彭适凡;彭明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