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支架结构和工程图.

仪器支架结构和工程图.
仪器支架结构和工程图.

8A5,510贯穿4-M10250454040B7171B394040截面A-A40A402503-R5截面B-B

45井标记处数分区更改文件号签名年、月、日设计签名年、月、日标准化签名年、月、日数量审核工艺批准4比例1LL-ZJ-09底轮安装板共13页第11页

4014126,21DEV.L2-6012515,5115,8115,8541440516054203mm钢板标记处数分区更改文件号签名年、月、日设计签名年、月、日标准化签名年、月、日数量审核工艺批准17比例1LL-ZJ-10角向支撑共13页第12页3厚

NPKJM主视图O截面C-CM(0,200)N(0,200)注:M为LL-ZJ-02O为LL-ZJ-08N为LL-ZJ-07P为LL-ZJ-04安装时请注意详细部分的零件安装方向AA主视图截面B-BLLBP(0,200)GO(0,200)

J(0,200)L(0,200)G截面A-AIH200IK(0,200)注:J为LL-ZJ-01K为LL-ZJ-06L为LL-ZJ-05两根安装时请注意详细部分的支架安装方向CCH(0,200)G(0,200)I(0,200)注:G/H/I为图纸编号LL-ZJ-03共5根,请注意详细部分的的G/H/I注意安装时的开口方向B材料装配尺寸导向图数量比例1LL-ZJ-11标记处数分区更改文件号签名年、月、日设计签名年、月、日标准化签名年、月、日审核工艺批准1共13页第13页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

3.1 脚手架总说明 本章包括落地式双排脚手架、外防护棚、安全通道等措施项目,适用于建筑、装饰等工程中的脚手架工程。 (1)脚手架搭设、拆除及所用构件必须符合脚手架相关标准以及“项目所在地相关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标准”的规定,架体搭设应编制、验收等应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要求。 (2)脚手架搭设前应当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的规定进行计算验算,根据验算结果进行方案编制。 (3)严禁使用木、竹脚手架和钢木、钢竹混搭脚手架。 (4)本标准仅适用于高度为24米以下的脚手架搭设工程。 1标准化图集| 落地式脚手架标准做法

2 标准化图集| 落地式脚手架标准做法 3.2架体基础 落地式外脚手架基础必须垫平夯实,在基础上沿外脚手架长度方向应设置垫板, 垫板材质可采用木脚手板或槽钢等,脚手架基础应釆取有组织排水,四周设置排水沟。 图3.1落地式外脚手架立面图图3.2落地式外脚手架剖面图

图3.3横向扫地杆构造图 构造说明: (1)立杆下部15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在上,横向扫地杆在下,均与立杆相连。 (2)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 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标准化图集| 落地式脚手架标准做法

3.3 杆件布置 脚手架施工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操作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和一道20cm高的挡脚板;内立杆与建筑物距离大于150mm时必须进行封闭;脚手架施工层操作面下方净空距离超过3.0m时,必须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双排架里口与结构外墙间水平网无法防护时可铺设脚手板;架体必须用密目安全网沿外架内侧进行封闭,安全网之间必须连接牢固,封闭严密,并与架体固定。 具体见下图: 4标准化图集| 落地式脚手架标准做法

最新绝版脚手架搭设图集(值得拥有)讲课稿

附件:1 脚手架主要组成构件位置示意图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附件2、脚手架警示牌 脚手架警示牌 脚手架挂牌实行两种颜色,内容应包含任务名称、搭设单位、脚手架位置、脚手架编号、搭建日期、搭建人、脚手架用途、监理验收签字、脚手架使用单位安全员签字、施工项目负责人签字、检查验收日期,其中: 1. 绿色表示脚手架已经过检查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 2. 红色表示脚手架未搭设完成或不合格,不得使用;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天气原因等,禁止攀爬,也使用该牌。 脚手架禁用牌 本脚手架不具备使 用条件,除搭设作业 人员外,其他人员禁 止攀爬或使用。 任务名称: 搭设单位: 搭设人:

附件3、脚手架检查清单 脚手架检查清单编号: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附件4、建筑用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的结构安全要求 (一)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构造要求 (二) 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1.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图1)。 1.2.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 图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1.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图2)。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

紫外吸收光谱UV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荧光光谱法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 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拉曼光谱法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 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 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特性及几何构型信息质谱分析法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

外脚手架搭设标准全面图解

外脚手架搭设标准 一、前言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的搭设及施工管理,体现企业具有特色外脚手架形象及标准化施工能力,本标准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内标准》。 2、本标准对外脚手架的立面形象、构造要求、搭设拆除、检查与验收、管理要求做出了具体陈述,并且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构造作法进行了细化,细化的部位主要包括:阳台处、飘窗处、外用电梯卸料平台处、电梯井及采光井内、建筑物阳角处等。 3、本标准具体内容与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不符的,以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准。 二、基本参数要求 1、钢管材质要求: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型号宜采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计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外观检查无裂纹,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外架手架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 4、木脚手板型号3000(6000)×200(250)×50,两端采用Φ1.6mm镀锌铁丝绑扎;钢筋网片式脚手架采用HPB235Φ6钢筋制作截面40mm间距,用Φ1.6mm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三、钢管颜色 1、黄色油漆:脚手架立杆、大小横杆、纵横向扫地杆。 2、红色油漆:连墙件。 3、黄黑相间双色油漆:脚手架外侧防护栏杆、斜道防护栏杆、卸料平台防护栏杆。 4、红白相间双色油漆:剪刀撑、横向斜撑、踢脚板、楼梯临边防护栏杆、施工电梯卸料平台临边防护栏杆。 5、示意图颜色与文字叙述不一致的,以文字描述的颜色为准。 四、外立面形象 1、脚手架外侧防护必须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外架上应设置公司标志(“公司”横幅)和宣传标语。保证外架协调美观,体现企业特色。 【脚手架示例图】 五、杆件设置 1、架体阴阳转角处应设置4根立杆,大横杆应连通封闭。 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脚手架主要组成构件位置示意图 2

脚手架主要组成构件位置示意图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附件2、脚手架警示牌 脚手架警示牌 脚手架挂牌实行两种颜色,内容应包含任务名称、搭设单位、脚手架位置、脚手架编号、搭建日期、搭建人、脚手架用途、监理验收签字、脚手架使用单位安全员签字、施工项目负责人签字、检查验收日期,其中: 1. 绿色表示脚手架已经过检查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 2. 红色表示脚手架未搭设完成或不合格,不得使用;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天气原因等,禁止攀爬,也使用该牌。

附件3、脚手架检查清单 脚手架检查清单编号: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附件4、建筑用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的结构安全要求 (一)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1.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图1)。 1.2.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 图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1.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图2)。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紫外吸收光谱UV分析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紫外吸收光谱UV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荧光光谱法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拉曼光谱法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特性及几何构型信息 质谱分析法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 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 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气相色谱法GC 分析原理: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保留值与组分热力学参数有关,是定性依据;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有关反气相色谱法IGC 分析原理:探针分子保留值的变化取决于它和作为固定相的聚合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谱图的表示方法:探针分子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值随柱温倒数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探针分子保留值与温度的关系提供聚合物的热力学参数裂解气相色谱法PGC 分析原理: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瞬间裂解,可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碎片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谱图的指纹性或特征碎片峰,表征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几何构型凝胶色谱法GPC 分析原理:样品通过凝胶柱时,按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不同进行分离,大分子先流出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热重法TG 分析原理:在控温环境中,样品重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的重量分数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曲线陡降处为样品失重区,平台区为样品的热稳定区热差分析DTA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由于二者导热系数不同产生温差,记录温度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温差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记录维持温差为零时,所需能量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热量或其变化率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静态热―力分析TMA 分析原理:样品在恒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形变值随温度或时间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和力学状态

外脚手架搭设图解

外脚手架搭设图解 一、前言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的搭设及施工管理,体现企业具有特色外脚手架形象及标准化施工能力,本标准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内标准》。 (2)本标准对外脚手架的立面形象、构造要求、搭设拆除、检查与验收、管理要求做出了具体陈述,并且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构造作法进行了细化,细化的部位主要包括:阳台处、飘窗处、外用电梯卸料平台处、电梯井及采光井内、建筑物阳角处等。 (3)本标准具体内容与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不符的,以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准。 二、基本参数要求 (1)钢管材质要求: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型号宜采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计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外观检查无裂纹,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外架手架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4)木脚手板型号3000(6000)×200(250)×50,两端采用Φ1.6mm镀锌铁丝绑扎;钢筋网片式脚手架采用HPB235Φ6钢筋制作截面40mm间距,用Φ1.6mm 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3 钢管颜色 (1)黄色油漆:脚手架立杆、大小横杆、纵横向扫地杆。 (2)红色油漆:连墙件。 (3)黄黑相间双色油漆:脚手架外侧防护栏杆、斜道防护栏杆、卸料平台防护栏杆。 (4)红白相间双色油漆:剪刀撑、横向斜撑、踢脚板、楼梯临边防护栏杆、施工电梯卸料平台临边防护栏杆。 (5)示意图颜色与文字叙述不一致的,以文字描述的颜色为准。 4 外立面形象 (1)脚手架外侧防护必须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外架上应设置公司标志(“公司”横幅)和宣传标语。保证外架协调美观,体现企业特色。 5 杆件设置 (1)架体阴阳转角处应设置4根立杆,大横杆应连通封闭。 (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3)立杆除顶层顶部外必须采用对接,大横杆在架体转角外可以搭接,剪刀撑必须搭接。 (4)剪刀撑、连墙件必须随外脚手架同步搭设、同步拆除。严禁后搭或先拆。 6 立杆基础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图文注解

一、总则 1、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为编制依据,通过图文注解的形式,来解释扣件式脚手架关于质量、安全的搭设与拆除。 2、适应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用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 二、术语 1、扣件式脚手架: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承受荷载的由扣件和钢管等构成的脚手架与支撑架。 2、单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固定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3、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4、开口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为开口型脚手架;其中直线型的脚手架为一字形脚手架。 5、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扣件。 6、防滑扣件: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7、水平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为纵向水平杆(长度6.5m);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为横向水平杆(长度1.5-2m)。 8、扫地杆:贴近楼(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纵、横向水平杆件;包括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 9、连墙件: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物主体构件连接,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构件。 10、横向斜撑: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 11、剪刀撑:在脚手架竖向或水平方向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 12、抛撑:用于脚手架侧面支撑,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 13、步距: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14、跨距:脚手架纵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15、主节点: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 16、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立杆呈偏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脚手架。 17、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与三排立杆并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钢结构安装等(同类工程)施工荷载通过可调托轴心传力给立杆,顶部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支撑架。 三、构配件要求 1、钢管宜采用直径48.3mm,壁厚3.6mm.每根最大质量应≦25.8kg,并且附有材质证明、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表面禁止有锈蚀、弯曲、压扁、裂纹和孔洞现象。 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扣件分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当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能够发生破坏。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进行抽样复试,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滑丝的严禁使用。

各种仪器原理及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与应用 1.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 (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 2 应用 2.1 检定物质 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虽ax 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2.2 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

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2.3 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2.4 纯度检验 2.5 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2.6 氢键强度的测定 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2.7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2.8 反应动力学研究 2.9 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有机分析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别及组成结构测定的科学,它是在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脚手架示意图.pdf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示意图。

脚手架搭设规范有哪些? 一、外脚手架施工要点 1、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和现场条件,外脚手架采用ф48钢管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内立杆距离建筑物外立面0.30m,立杆步距为1.8m ;四层屋面上立杆间距为1.5m×1.5m,在距屋面200mm处及以上每隔1.8m将所有的钢管用ф48钢管联成一整体,并采用剪刀撑加固,并利用6m斜杆将该处架子与原外架及原建筑的连墙件相连,按满堂架形式保证其整体性。 2、大横杆位于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外架内侧的大横杆的竖向间距为1.8m,外侧的大横杆的竖向间距为0.9m,即在外立杆内侧每步的中间高度处另加一根大横杆,以作防护栏杆。 3、小横杆间距1.5m,紧靠在大横杆之下,靠墙一侧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 4、立杆与大横杆的连接:立杆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0外,其余均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应错开不在同步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600。 5、大横杆的连接宜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接头应错开在不同步、不同跨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应等间距采用3个旋转扣件予以固定,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0。 6、落地式脚手架底部设槽钢。立杆底部应设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

各种仪器测试原理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补图中......) 化学专业学生必备: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紫外吸收光谱UV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荧光光谱法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 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拉曼光谱法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 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 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特性及几何构型信质谱分析法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 气相色谱法GC 分析原理: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保留值与组分热力学参数有关,是定性依据;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有关 反气相色谱法IGC 分析原理:探针分子保留值的变化取决于它和作为固定相的聚合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谱图的表示方法:探针分子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值随柱温倒数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探针分子保留值与温度的关系提供聚合物的热力学参数 裂解气相色谱法PGC

钢管脚手架施工规范及注意事项

第1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行业标准文件《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30-2001 第1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一、关键概念理解(见下图) 1、结构脚手架:是指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装修脚手架:是指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3、敞开式脚手架:是指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4、全封闭脚手架:是指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5、半封闭脚手架:是指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6、局部封闭脚手架:是指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7、开口型脚手架:是指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8、封圈型脚手架:是指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依本人理解,交圏大约是指两面墙之间的脚手架有衔接的意思, 因此封圈型脚手架,应该是指两面墙相交处的脚手架有衔接的脚手架。 9、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10、扫地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 11、连墙件:是指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连墙件分为刚性连墙件和柔性连墙件 12、立杆步距(或称步):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13、立杆间距: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包括立杆横距和立杆纵距。 14、立杆纵距(或称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15、立杆横距: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对于双排脚手架就是指的内外立杆 之间的距离。 16、主节点:是指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三杆交接处的扣接点 17、底座与垫板:是设立于立杆底部的垫座,注意底座与垫板的区别,底座一般是用钢板和钢管焊接而成的,底座一 般放在垫板上面,而垫板即可以是木板也可以是钢板。 扣件脚手架构成示意图(图中未画出档脚板、栏杆、连墙件及各种扣件) 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 1、一般由钢管杆件、扣件,底座,脚手板,安全网等组成 2、钢管杆件 一般有两种,一种外径48,壁厚3.5;另一种外径51,壁厚3;根据其所在位置和作用不同,可分为立杆,水平杆,扫地杆等,具体见上图 3、扣件 1) 扣件是钢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件,其形式有三种,即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2) 直角扣件:用于两根垂直相交钢管的连接,它依靠的是扣件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荷载的。 3) 旋转扣件:用于两根任意角度相交钢管的连接 4) 对接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对接接长的连接。 4、底座(具体解释见关键概念部分的内容),脚手板(见上面的图解),安全网(不作解释,这个很简单) 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要点 1、立杆 1) 立杆横距一般为1.2~1.5m,纵距为1.2~2.0m。

脚手架操作平台搭设方案

脚手架操作平台搭设方案 搭设总体思路 1.1.概述 依据网架总体施工方案,网架施工采用网架结构累积滑移施工方案进行安装,即 32轴~34 轴之间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操作平台。脚手架搭设最高点标高约为20.6m,宽度为12m,长度约78.7m。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脚手架采用钢管φ48×2.6mm,立杆纵横距尺寸为1.5m*1.5m,步距 1.5m;纵横扫地杆距距钢管底端 200mm;垂直剪刀撑(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 6m 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水平剪刀撑在架体的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 6m 连续设置。 脚手架操作面距网架下弦杆标高400mm。操作架下部设置木脚手架板进行加固,满堂操作架拟采用从地面开始搭设的方案进行施工,操作平台周边设置围护结构。搭设方案图如下: 脚手架正立面图

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脚手架侧立面图 1.2.技术准备 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操作架现场搭设方案。 1.3.测量仪器准备 1.4.整体施工顺序 满堂操作架的搭设:根据图纸要求拉好定位线铺放,放横向扫地杆→自控制线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端与横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纵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固定底杆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每边立起 4 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校核立杆和水平杆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0~65N·m 力矩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扣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全部完成。第一步全部完成后,再全面检查一遍构件质量和地基情况,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设置支撑杆→按第一步搭设要求和作业程序搭设第二步,第三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刀撑→装设作业层间加强水平杆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档脚板等。 1.5.工作准备 1.5.1.材料 1.钢管

高手绘制的脚手架三维构造图(经典详实)

高手绘制的脚手架三维构造图(经典详实) 1管理要求 1、本图集脚手架工程指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和型钢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两大类,分别由架体基础、架体构造、架体防护和斜道等部分组成。脚手架工程搭拆应执行现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建设部第37号令、《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2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文、《关于加强建筑施工主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控的通知》(闽建建[2017]30号文)等规范、标准规定。 2、脚手架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架体应有设计计算书以及主要节点构造详图、架体平面图、剖面图等,并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批,安拆过程中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场。高度50 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和高度20 m及以上型钢悬挑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3、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放的建筑架子工操作证,且在有效期内。 4、基础是脚手架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地耐力和沉降不满足规范要求时,严禁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可优先考虑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 5、脚手架外侧应满挂阻燃性能符合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网。 6、脚手架使用的杆件、扣件等材质的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和消防要求,严禁用两种不同直径的钢管混搭。 7、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 N·m,且不应大于65 N·m。 8、脚手架使用前应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中应加强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架体使用安全。 9、夜间、遇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及雷雨等天气,不得进行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 2脚手架的细部加强构造 1、洞口连墙对拉构造

脚手架搭设图集

脚手架搭设 图集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编制依据 (3) 3.6《钢管脚手架扣件》 (3) 4. 脚手架及脚手板的选材与规格 (3) 4.1钢管 (3) 4.2扣件 (5) 4.3脚手板 (6) 4.4底座 (7) 5.落地式单、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50m以下) (7) 5.1基本要求 (7) 5.1.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7) 5.1.2杆件间距 (8) 5.1.3施工荷载 (8) 5.1.4脚手架基础 (8) 5.1.5小横杆 (8) 5.1.6剪刀撑 (8) 5.1.7连墙件 (9) 5.1.8立网封闭 (9) 5.1.9单排脚手架的宽、高 (9) 6.脚手架的施工 (9) 6.1施工准备 (9) 6.2搭设 (9) 6.2.1地基处理与底座安放 (10) 6.2.2杆件搭设 (10) 6.2.3搭设立杆的注意事项: (10) 6.2.4搭设大、小横杆的注意事项: (11) 6.2.5搭设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注意事项: (11) 6.2.6扣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12) 6.2.7铺设脚手板的注意事项: (12) 6.2.8搭设栏杆、挡脚板的注意事项: (12) 6.2.9搭设斜道的注意事项: (12) 7.脚手架搭设检查与验收 (13) 8.脚手架拆除 (16) 8.1脚手架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6) 8.2拆除应符合以下要求: (16) 8.3卸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7) 9.安全管理 (19) 9.1人员要求 (19) 9.2搭设阶段 (19) 9.3使用阶段 (20) 9.4拆除阶段 (21)

脚手架示意图知识讲解

脚手架示意图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示意图。 脚手架搭设规范有哪些? 一、外脚手架施工要点 1、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和现场条件,外脚手架采用ф48钢管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内立杆距离建筑物外立面0.30m,立杆步距为1.8m ;四层屋面上立杆间距为1.5m×1.5m,在距屋面200mm处及以上每隔1.8m将所有的钢管用ф48钢管联

成一整体,并采用剪刀撑加固,并利用6m斜杆将该处架子与原外架及原建筑的连墙件相连,按满堂架形式保证其整体性。 2、大横杆位于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外架内侧的大横杆的竖向间距为1.8m,外侧的大横杆的竖向间距为0.9m,即在外立杆内侧每步的中间高度处另加一根大横杆,以作防护栏杆。 3、小横杆间距1.5m,紧靠在大横杆之下,靠墙一侧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 4、立杆与大横杆的连接:立杆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0外,其余均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应错开不在同步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600。 5、大横杆的连接宜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接头应错开在不同步、不同跨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应等间距采用3个旋转扣件予以固定,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0。 6、落地式脚手架底部设槽钢。立杆底部应设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离地不大于200,纵向扫地杆紧贴在横向扫地杆之下。 7、剪刀撑设置:纵向剪刀撑应在外立面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不大于6跨,且与地面成45°~60°角,每个交叉点均应用旋转扣件将剪刀撑斜杆与立杆或小横杆伸出端固定,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连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1、紫外吸收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荧光光谱法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拉曼光谱法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 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2、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特性及几何构型信息质谱分析法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分离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气相色谱法GC 分析原理: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保留值与组分热力学参数有关,是定性依据;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有关反气相色谱法IGC 分析原理:探针分子保留值的变化取决于它和作为固定相的聚合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谱图的表示方法:探针分子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值随柱温倒数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探针分子保留值与温度的关系提供聚合物的热力学参数裂解气相色谱法PGC 分析原理: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瞬间裂解,可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碎片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

脚手架钢管规格表

脚手架钢管规格脚手架钢管规格表 当日价格咨询电话:0635-8378200 脚手架钢管的材质 Q195、Q215或Q235 脚手架钢管规格表 规格:Φ3.0,Φ2.75,Φ3.25,Φ2.5 长度:1-6米半米一个规格;可按照客户要求规格加工 脚手架钢管执行标准 SY/T5768-95 GB/T3091-2001 脚手架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国家标准架子管每米的重量为0.00384吨,全管的实际重量:0.00384*钢管长度 钢管脚手架的搭设 1. 搭设脚手架时必须加设底座或基础,并作好地基的处理。本工程立杆直接撑在基础底板上或基坑底老土上,再加道木支座。基坑底老土面上铺设垫板必须平稳,不得悬空,安放底座时应拉线和拉尺,按规定间距尺寸摆放后加以固定。 2. 钢管脚手架搭设顺序为: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大横杆,高度为20cm)→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 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在装设两道墙杆后方可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连墙杆→安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 3. 立杆的设置必须等距对直,其纵向间距不得大于1.8m。立杆的横向间距为1.0m,立杆距墙面为

40cm。小横杆垂直间距(即脚手架步距)为1.8m,底层步距不得大于2m,小横杆挑出里外立杆的长度分别不得小于30cm和15cm。脚手架外侧每隔9m必须设一道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应控制在45°—60°间自上而下连续设置。 1.脚手架的立杆和大横杆的接长点必须错开,钢管剪刀撑的接长必须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40cm。 脚手架杆件的连接必须严格按规程进行,脚手架扣件的扭力矩应控制在4.5~5kg/m间,每根顶撑和立杆的绑扎点不得少于3道。大横杆间应等距设置两根搁栅;底笆应满铺,不得留有空隙,底笆与大横杆的绑扎点不得小于4个,每点均须用18号铅丝双股扎牢(脚手架的顶端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封顶;里杆应低于檐口50cm,外立杆应高出檐口1m)。脚手架与主体结构之间必须有连接牢固的拉撑点,采用两根并联的10号~12号铅丝或其他强度相等的材料。拉撑点的水平间距不得大于6m,垂直距离不得大于3.6m,拉结处的小横杆与建筑间应加撑头与墙面抵紧。 2.脚手架的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每步设1m高的防护栏杆和40cm高的挡脚板,顶排的扶手栏杆 不得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1.3m和0.9m。脚手架内立杆与墙面间每隔4步应设一道隔离笆。操作人员上下架子必须有安全可靠的爬梯与坡道,爬梯与坡道应设于脚手架外侧。钢管脚手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应按规范规定设置避雷装置。 脚手架钢管规格表

脚手架搭设规范及图解

脚手架搭设规范及图解 脚手架一般在施工现场都会有,脚手架在使用钱需要搭建,在建筑工地上肯定能用到,脚手架有竹子做的,有木头做的,有钢铁材料做的,现在大多数都是钢铁材料做的,脚手架不要以为随随便便就可以搭建好,就算你搭建好了,你的脚手架符合规范标准吗?看看下面的脚手架搭设规范图解,看看你们工地的脚手架搭建符合标准不。 1、材料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100%外观检查,所有脚手架材料经检验合格后进行合格品标识妥善保管,必须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专业检测单位检测报告。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安全防护设备及测量作业设备齐全 3、总包单位向甲方项目部申报的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后,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交底记录。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4、所以脚手架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图纸深化:按照脚手架搭设专项方案图纸跟建筑物施工图核对,计算立杆的步距及横距,并绘制立杆放线定位图及悬挑卸载层悬挑钢梁排版图。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6、基础要求:采用砼硬化处理,砼厚度≥100mm,砼标号≥C20,必须满足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的荷载要求,按照立杆放线定位图放线。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7、基础周边设置排水沟,基础地面不积水,接地线采用40mmХ4mm镀锌扁钢用两道螺栓卡箍与立杆主体结构连成一体,防雷接点≥四处(建筑物四个大角设置防雷点),并满足防雷专项方案要求,保证防雷接地有效。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8、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通道出入口位置,有存在绊倒的危险时可不用安装扫地杆。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9、立杆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

各种仪器分析的谱图数据的坐标表示

作业五: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紫外吸收光谱 UV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荧光光谱法 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 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200300400500600700800900nm 标1(EM) 01000 2000 3000

红外吸收光谱法 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拉曼光谱法 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 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 质谱分析法 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分离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