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观的原理即方法论(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思路点拨】该题要求学生对价值观的知识必须 形成体系,并熟练记忆,能结合材料灵活运用。 • 【参考答案】 •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郭明义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分) • 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 贡献,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 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 生的根本途径。郭明义正是通过劳动和奉献,满 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 人生价值,郭明义是幸福的。(4分)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发展规律(第11课第一框) 2、群众史观(第11课第二框) 3、人生价值的知识(第12课)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复习
温馨提示:标 题可以作为理 论范围,一定 要加倍注意!
(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
•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 立性 •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 本矛盾的特点 •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 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6)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 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 及评价标准 •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4、(2011烟台)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 择”的知识,说明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 过程中征求民意、尊重民智的正确性。
5、1978 年,安徽省小岗村的18 位农民,按下了 18 个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 村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被认为是1952 年全国完 成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之后的农业生产 力的第二次大解放。从1978 年到2007 年,全国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4 元增加到4140 元,全国 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解决 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若让你写一篇有关农村改革的总结文章,请 根据材料写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 依据。(9 分)
标 志 性 词 语
人民,农民,农民工,老百姓,群众 利益,弱势群体,改善民生,以人为 本,人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等
哲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 点
人民群众地位和作用及方法 论,立场,最高价值标准和 最高价值追求
针对、根据、立足于…… ,从……实 际出发,提出……计划、方案、战略、 路线、方针、政策;从……中得到经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 验、总结教训等;在……理论 、思想、 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政策、精神的指导(指引、影响)下, 取得了什么结果
7、大切口的哲学题,如“哲学生活、哲学道理、哲学依据、
哲学意义”, 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四个 方面全考虑(依照此顺序),切忌单一化,抓其一点,不及其 余;同样,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 否定观尽量每个方面都涉及。 8、严格区分理论范围: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 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或唯物史观)≠认识 论。切忌:把唯物辩证法答成唯物论,把辩证法答成认识论。 9、世界观+方法论+材料(缺一不可,一一对应)。 10、要高度重视标志性词语:材料中的关键词要敏感;要加强 积累;要牢牢记住和理解。 11、对应知识点回答不全(虽不一定全用,但以防万一最好全 答)。 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都是。 例如由“政策”想到意识,由意识扩展到两个方面(即夫妻知 识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 12、哲学与经济、文化、哲学的综合模块考查题,通常要综合 运用两块理论答题。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 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 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 3、〖反对〗:反对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 提出发,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 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 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改 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革(P92)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历史观3个,人生观、价值观5个)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 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 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 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 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反对〗: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 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 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 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 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 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 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 基本规律。 2、〖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 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 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 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 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 个人自由。 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 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 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 个人的聪明才智。)
• 3、(2011临沂一摸)郭明义,鞍钢矿业公 司一名普通的采场公路管理员。他为希望工 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达12万元,几 乎占了他收入的一半,先后资助了180多名 困难学生;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 义务献血50多次,达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 液的10倍多……有人说他傻。他说:“给人 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 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这就 是郭明义的幸福观。 • 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郭明义的幸福观 进行解读。(6分)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 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 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 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五、理想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 内容:①理想来源于现实。②理想高于现实。③理想可 以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 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 条件出发。
哲学备考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大哲学观的题目中,优先使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尽量不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唯物史观的 题目中,只能使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唯 物论的题目中只能使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 关系”一般情况下要同时使用。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 同时使用, 但有所侧重,因为并不是所有意识都是价值观。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可以同时使用, 但有所侧重,因为并不是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 人的实践。 5、“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与“矛盾特殊性”: 可以同时使用,优先且必须使用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 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使用要视材料(标志词)而定。 6、“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使用。二者 可以同时使用,材料分析基本一致,但世界观与方法论不要搞 混。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 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 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驱动、制 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 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原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 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 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 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3、〖反对〗:反对忽视价值观修养的错误思想。
13、重抓主要知识点,少用次要知识点,摒弃非必要知识点。 这是做题、审题中的难点,此种能力要逐步通过做题进行培
养。内外因、绝对运动和相当静止的统一、联系构成发展、 创新的作用等,这些不常用知识点尽量少用或不用。例如根 据新形势和新情况„„ 14、几个理论的综合运用 (1)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 用联系的观点的看问题,把握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大切 口题中合并使用即可,只考联系观的小切口题中五个原理必 须单列并一一结合材料使用)。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与掌握系统优化法理论有时可以 混用,但最好把两者单列,分开使用,要多根据已积累的一 些特殊标志词判断是否使用系统优化法。 (3)联系或发展的总的原理与方法论,只要在材料中能看出 来,几乎两者必用。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可 以结合在一起使用。 (5)看到关于“人民”的标志词,则群众史观、立场、两个 “最高”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 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 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 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 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 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 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 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 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 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反对〗: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 错误。 4、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经济局势的发展要求农村 经济体制必须改革。(3分) •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 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调动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遵循了生产关 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分) •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 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小岗村农民首创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