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本质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一种审美对象正是由于一定的物质材料构成 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欣赏者才能凭借自己的感官 直接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进而体验到它的美。
没有可见的形象,尽管这些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但它们也不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如空气、X射 线、电子等。抽象的思想、概念等,更不能成为 审美对象。
作为审美物象应该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即对象的 色彩、声音、形状之间的组合关系,要有宜人的 性质。
这里又有三点: ①人与世界联系的复杂性造成了模糊性。 ②艺术作品表达的有限性,造成了模糊性。 ③艺术家刻意追求简洁、以少胜多、含蓄等,造 成了模糊性。
《红楼梦》人物,如贾宝玉,脂砚斋的评论:
……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 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 赖…… 恰恰只有一颦儿可对…… 林黛玉长得:“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弯似蹙 非蹙笼烟眉,”。这里黛玉到底是喜是蹙说不清, 其美正在于这说不清之中。
波德莱尔讲:“艺术越想达到哲学的明晰 性,便越降低了自己。”
模糊性使审美对象形成一个开放结构,给 欣赏者留下了“空白和未定点”,形成了 接受美学所强调的“召唤结构”。召唤结 构召引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意义的探 索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让人们在再创 造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现代艺术哲学认为,艺术美的本质就在于: 以有限来表现无限,以在场来表现不在场。 (张世英在《哲学导论》中给艺术下的定 义)
(2)美是一种社会属性和价值。美在人类社会中才 有的,它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生活的 发展而发展。美是社会实践达到一定自由的产物。
第四节 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对象
现实世界的事物纷繁多样,只有美的对象才能引 起人的美感。
审美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一)物象性与意味性的统一
1、物象性
所谓物象性,就是物与象的结合。即具体存在的 物质形象。
必然性,有“共通感”。
3.从物质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从古希腊开始,有些哲学家注意到了美的事物与形式因 素的联系。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
亚里士多德:美是秩序、匀称与明确,即整一。 博克:美是能打动人的本能的客体的性质,即美就是物
体中能够引起爱的性质。如:小、柔滑、融成一片、明 亮等。美不在比例、适宜、完善。 狄德罗:美是关系。有三种关系:实在关系和实在美、 察知关系(相对美)、想象关系(相对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美的事物可以唤起愉悦, 世界上最可爱的是生活。
2.从精神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分两个方面:一是从客观精神方面探讨,如柏拉 图、普罗丁、黑格尔;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来探 讨,如休谟、康德。
(1)柏拉图:美是理念。理念是人的自我意识或主 观意识的神化、绝对化。
普罗丁:美是物体分享到“太一”流溢的理念。他把柏 拉图的理念神秘化,称为神明理性(理式),即“太一”。
2、模糊性
模糊性源自文库是指对象形象变化不定、内含丰富、意 义多解、朦胧、含混。有人又把它称为丰富性。
模糊性的形成有两个原因: 一是由于对象形式的复杂多变和含混。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来自于对象内在含义的丰富、含蓄、朦胧、多 解。
所谓在场就是艺术作品直观显现的、我们 能感知得到的东西。不在场,就是隐蔽在 艺术品背后的具有普遍性、无限性的意蕴。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木深。”其中“山河在”与“草木深”是 在场,而隐蔽在背后的“无余物”和“无 人”的凄凉景象是不在场。
总结: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审 美对象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既有可感 的物质形式,又有一定的意味;既有确定 的、清晰的、有限的一面,又是模糊的、 丰富的、无限的。是物象与意味、清晰与 模糊、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塞尚的用笔稳定坚实,看着这幅画,我们会觉得,这些景色是实实在在地存 在于明媚的阳光下。他让我们体会到了秩序中的美。
岸上绚丽的风光与水中美丽的倒影
云烟中苍翠的群山
细雨下葱翠欲滴的嫩叶
薄雾中宁静的村庄
夕阳下薄雾笼罩的湖面
鲦子鱼非出游我从,容,安是之 我不鱼知乐也鱼!之乐?
●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要保持距离
第一章 美的本质
第一节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问题的提出
美是什么?始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提出美是指 “美本身”,所谓“美本身”就是使一切事物成其为美 的共同本质。
一般来说,哲学上的唯心主义者是从精神方面去寻找美 的本质,认为美是精神的产物;唯物主义者则是从客观 事物中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
因此,我们说,审美物象是融注了主体情 感,被主体体验着的、活动在主体心里的 一个形象。
2、意味性
意味性就是指人们可以从对象的物化形式中,直 接地、间接地、十分亲近地感受到自身丰富多彩 的精神力量和自由自觉的创造力量。
简单地说,就是指对象有一定的“意蕴”,能给 人很多体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立普斯(德):“移情”产生美。人的心理会产 生移情现象,即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对象中去。
布洛(瑞士):“距离”产生美。距离是一种心 理距离,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的距离,或是一种
超越实用态度的态度。
第二节 当代中国美学家的解答
1.主观说
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客观的美并不存 在,美是主观的,人的心灵是美的源泉。
冷? …… 热?
黄? 白?
方?
圆? 面包
长?
三 松 堂 庭 院 冯友兰手书三松堂匾额
柏拉图思想的意义
柏拉图的理式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发现。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式的作用,导致理式世界与现实世界分离。 试图寻找一种普遍因素,由于它各种美的现象才成为美的。
“柏拉图路线”贯穿于整个西方美学史。 波普尔说:“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 拉图的,可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强调的气韵、风骨、神 韵等就是“意味”性在文艺作品中的具体 表现。
《咏雪》(唐 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地上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江雪》(宋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清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1、清晰性
所谓清晰性,就是指审美对象的形象是具体的、 可感的,风格是一定的,艺术作品中作家的基本 态度、主导情感是清晰的。
形式美的一般原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比 例,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
一句话,就是物象的形式一定要和谐,也就是我 们平常说的要美。
只有美的对象才能引起我们的美感。
审美物象形式特点:具体(可感)、符合美的规 律。
音乐 《梁山伯与祝英台》
•碧 草 青 青 花 盛 开 •彩 蝶 双 双 久 徘 徊 •千 古 传 诵 深 深 爱 • 山 伯 永 恋 祝 英台 •同 窗 共 读 整 三 载 •促 膝 并 肩 两 无 猜 • 十 八 相 送 情 切切 •谁 知 一 别 在 楼 台 •楼 台 一 别 恨 如 海 •泪 染 双 翅 •身 化 彩 蝶 •翩 翩 花 丛 来 •历 尽 磨 难 真 情 在 天长 地 久 不 分 开
非美学含义包括: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 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二是用于伦理评 价,是对人的言论、行为、思想等肯定性评价与赞同。
3.美是一种价值
价值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 体。价值存在于人类的价值活动中。美不是实用或伦理 价值,而是审美价值。
(1)美是客观的属性。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 美都是客观的;艺术美必须附丽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 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态化,仍然是客观的。美必须附 丽于能感染人的感性形象。
不即不离
距离不及——实用功利 距离太过——不能欣赏和理解对象
●移情的定义
用简单的话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 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 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 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 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 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转述的面包的笑话, 对我们理解“理式”很有帮助。
4.西方现当代的研究概况
19世纪末心理学崛起,对传统的美的形而上 学的探讨转向对美作心理学的研究,得出美实质 就是美感,美感不仅意味着主体的感受,而且意 味着客体的美。
克罗齐(意):美是一种“直觉”。所谓直觉是 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直觉是美感的关键, 谁运用直觉,谁就获得美。
谷鲁斯(德)和浮龙.李(英):“内模仿”产生 美。人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时,往往有一种知觉 的模仿活动。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强调了理念的外化。
(2)休谟:美是对象在人的心里产生的快感。美不是 事物里的一种性质,它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并产生不同 的美。
康德: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他企图调和理性 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美不在于事物,当无目的的合目 的性的形式符合主观认识功能(想象力和理解力),引起 它们的和谐活动,从而产生一种愉快时,才是美的;这种 快感或不快感虽是个人的,却又象知识判断一样具有普遍
2.客观说
以蔡仪为代表。美是独立于主体的意识之外的,美感是对客观 的美的反映。
美是典型,即个别之中显现着一般的东西。
画面半明半暗, 给人以鲜明的 立体感、质感。 人物的微笑和 她清澈明亮的 眼神给人安详、 宁静、温柔的 感觉。
圣母神情凝 重,面目端 庄,散发着 一种高贵雍 容之美。 《圣母子》
拉斐尔
审美中对象只有单纯的形式是不够的。美之所 以为美,关键还在于在简单形式的背后它还有 深刻的意蕴。
在艺术美中,“意味”就是艺术家精神、气质、 才情等的显现。
美学大师黑格尔非常重视艺术作品的意蕴。他 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作品能最 完美地显现“理念”,因此是最高的美。对艺 术美而言,最重要的是它要有“意蕴”。
在画的下部,也就是多岩石的丘陵上采用淡灰和桃红,用深浅不同的绿色来 描绘松树。屋顶上用了橙色和灰色,小池塘里是一片天蓝色。
在平原上,塞尚用一块块深浅不同的绿色和橙色来展现屋子、蔬菜地和收割 完的小麦地。
往上看,在青翠的冷杉树冠边,是圣维克多山,山的左边部分,是淡红色的 ,看起来山是光秃秃的,而右边部分则是一片很冷的蓝色,那里应该是茂密的森 林吧。山的上面是暖洋洋的蓝天,有一些淡淡的白云在飘着。
秩序中的美 ——《 圣维克多山 》
圣维克多山位于法国南部塞尚家乡的附近。在这幅画里,我们是从一处长着 冷杉树的丘陵上向那座山眺望。画中充满了有力的线条,塞尚用这些线条组织了 他的画。在画的中部,有一棵高大的冷杉树,把画分成了两半,但这棵树并不是 笔直的,而是微微向右倾斜,使它看起来象是在随风摇摆一般,这样画面才不至 于太过呆板。在画的中部,有一条高架桥,从左至右,向下微微倾斜。为了平衡 画面,塞尚在左边画了另一组冷杉树,笔直的线条,象一根楔子打进了画的左边 。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事物一旦成为审美 对象,它就不再是简单的物质实体,而 是转换成了一种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 观相互渗透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姗·朗格将之称为“幻 象”,这是有道理的。
主体所感受到的对象是人化了的,通过主 体移情了的对象。
从主体与对象的产生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 只有在两者建立关系时才相互依赖而存在。 脱离主体的对象,是不存在的。
3.主客观统一说
以朱光潜为代表。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 与物的关系上面。
4.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
以李泽厚为代表。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形 象、规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第三节 美是一种价值
1.美的美学含义
三种主要含义(李泽厚):审美对象、审美性质 (素质)、美的本质(根源)
2.美的日常含义
没有可见的形象,尽管这些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但它们也不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如空气、X射 线、电子等。抽象的思想、概念等,更不能成为 审美对象。
作为审美物象应该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即对象的 色彩、声音、形状之间的组合关系,要有宜人的 性质。
这里又有三点: ①人与世界联系的复杂性造成了模糊性。 ②艺术作品表达的有限性,造成了模糊性。 ③艺术家刻意追求简洁、以少胜多、含蓄等,造 成了模糊性。
《红楼梦》人物,如贾宝玉,脂砚斋的评论:
……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 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 赖…… 恰恰只有一颦儿可对…… 林黛玉长得:“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弯似蹙 非蹙笼烟眉,”。这里黛玉到底是喜是蹙说不清, 其美正在于这说不清之中。
波德莱尔讲:“艺术越想达到哲学的明晰 性,便越降低了自己。”
模糊性使审美对象形成一个开放结构,给 欣赏者留下了“空白和未定点”,形成了 接受美学所强调的“召唤结构”。召唤结 构召引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意义的探 索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让人们在再创 造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现代艺术哲学认为,艺术美的本质就在于: 以有限来表现无限,以在场来表现不在场。 (张世英在《哲学导论》中给艺术下的定 义)
(2)美是一种社会属性和价值。美在人类社会中才 有的,它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生活的 发展而发展。美是社会实践达到一定自由的产物。
第四节 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对象
现实世界的事物纷繁多样,只有美的对象才能引 起人的美感。
审美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一)物象性与意味性的统一
1、物象性
所谓物象性,就是物与象的结合。即具体存在的 物质形象。
必然性,有“共通感”。
3.从物质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从古希腊开始,有些哲学家注意到了美的事物与形式因 素的联系。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
亚里士多德:美是秩序、匀称与明确,即整一。 博克:美是能打动人的本能的客体的性质,即美就是物
体中能够引起爱的性质。如:小、柔滑、融成一片、明 亮等。美不在比例、适宜、完善。 狄德罗:美是关系。有三种关系:实在关系和实在美、 察知关系(相对美)、想象关系(相对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美的事物可以唤起愉悦, 世界上最可爱的是生活。
2.从精神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分两个方面:一是从客观精神方面探讨,如柏拉 图、普罗丁、黑格尔;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来探 讨,如休谟、康德。
(1)柏拉图:美是理念。理念是人的自我意识或主 观意识的神化、绝对化。
普罗丁:美是物体分享到“太一”流溢的理念。他把柏 拉图的理念神秘化,称为神明理性(理式),即“太一”。
2、模糊性
模糊性源自文库是指对象形象变化不定、内含丰富、意 义多解、朦胧、含混。有人又把它称为丰富性。
模糊性的形成有两个原因: 一是由于对象形式的复杂多变和含混。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来自于对象内在含义的丰富、含蓄、朦胧、多 解。
所谓在场就是艺术作品直观显现的、我们 能感知得到的东西。不在场,就是隐蔽在 艺术品背后的具有普遍性、无限性的意蕴。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木深。”其中“山河在”与“草木深”是 在场,而隐蔽在背后的“无余物”和“无 人”的凄凉景象是不在场。
总结: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审 美对象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既有可感 的物质形式,又有一定的意味;既有确定 的、清晰的、有限的一面,又是模糊的、 丰富的、无限的。是物象与意味、清晰与 模糊、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塞尚的用笔稳定坚实,看着这幅画,我们会觉得,这些景色是实实在在地存 在于明媚的阳光下。他让我们体会到了秩序中的美。
岸上绚丽的风光与水中美丽的倒影
云烟中苍翠的群山
细雨下葱翠欲滴的嫩叶
薄雾中宁静的村庄
夕阳下薄雾笼罩的湖面
鲦子鱼非出游我从,容,安是之 我不鱼知乐也鱼!之乐?
●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要保持距离
第一章 美的本质
第一节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问题的提出
美是什么?始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提出美是指 “美本身”,所谓“美本身”就是使一切事物成其为美 的共同本质。
一般来说,哲学上的唯心主义者是从精神方面去寻找美 的本质,认为美是精神的产物;唯物主义者则是从客观 事物中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
因此,我们说,审美物象是融注了主体情 感,被主体体验着的、活动在主体心里的 一个形象。
2、意味性
意味性就是指人们可以从对象的物化形式中,直 接地、间接地、十分亲近地感受到自身丰富多彩 的精神力量和自由自觉的创造力量。
简单地说,就是指对象有一定的“意蕴”,能给 人很多体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立普斯(德):“移情”产生美。人的心理会产 生移情现象,即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对象中去。
布洛(瑞士):“距离”产生美。距离是一种心 理距离,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的距离,或是一种
超越实用态度的态度。
第二节 当代中国美学家的解答
1.主观说
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客观的美并不存 在,美是主观的,人的心灵是美的源泉。
冷? …… 热?
黄? 白?
方?
圆? 面包
长?
三 松 堂 庭 院 冯友兰手书三松堂匾额
柏拉图思想的意义
柏拉图的理式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发现。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式的作用,导致理式世界与现实世界分离。 试图寻找一种普遍因素,由于它各种美的现象才成为美的。
“柏拉图路线”贯穿于整个西方美学史。 波普尔说:“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 拉图的,可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强调的气韵、风骨、神 韵等就是“意味”性在文艺作品中的具体 表现。
《咏雪》(唐 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地上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江雪》(宋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清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1、清晰性
所谓清晰性,就是指审美对象的形象是具体的、 可感的,风格是一定的,艺术作品中作家的基本 态度、主导情感是清晰的。
形式美的一般原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比 例,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
一句话,就是物象的形式一定要和谐,也就是我 们平常说的要美。
只有美的对象才能引起我们的美感。
审美物象形式特点:具体(可感)、符合美的规 律。
音乐 《梁山伯与祝英台》
•碧 草 青 青 花 盛 开 •彩 蝶 双 双 久 徘 徊 •千 古 传 诵 深 深 爱 • 山 伯 永 恋 祝 英台 •同 窗 共 读 整 三 载 •促 膝 并 肩 两 无 猜 • 十 八 相 送 情 切切 •谁 知 一 别 在 楼 台 •楼 台 一 别 恨 如 海 •泪 染 双 翅 •身 化 彩 蝶 •翩 翩 花 丛 来 •历 尽 磨 难 真 情 在 天长 地 久 不 分 开
非美学含义包括: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 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二是用于伦理评 价,是对人的言论、行为、思想等肯定性评价与赞同。
3.美是一种价值
价值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 体。价值存在于人类的价值活动中。美不是实用或伦理 价值,而是审美价值。
(1)美是客观的属性。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 美都是客观的;艺术美必须附丽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 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态化,仍然是客观的。美必须附 丽于能感染人的感性形象。
不即不离
距离不及——实用功利 距离太过——不能欣赏和理解对象
●移情的定义
用简单的话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 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 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 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 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 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转述的面包的笑话, 对我们理解“理式”很有帮助。
4.西方现当代的研究概况
19世纪末心理学崛起,对传统的美的形而上 学的探讨转向对美作心理学的研究,得出美实质 就是美感,美感不仅意味着主体的感受,而且意 味着客体的美。
克罗齐(意):美是一种“直觉”。所谓直觉是 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直觉是美感的关键, 谁运用直觉,谁就获得美。
谷鲁斯(德)和浮龙.李(英):“内模仿”产生 美。人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时,往往有一种知觉 的模仿活动。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强调了理念的外化。
(2)休谟:美是对象在人的心里产生的快感。美不是 事物里的一种性质,它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并产生不同 的美。
康德: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他企图调和理性 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美不在于事物,当无目的的合目 的性的形式符合主观认识功能(想象力和理解力),引起 它们的和谐活动,从而产生一种愉快时,才是美的;这种 快感或不快感虽是个人的,却又象知识判断一样具有普遍
2.客观说
以蔡仪为代表。美是独立于主体的意识之外的,美感是对客观 的美的反映。
美是典型,即个别之中显现着一般的东西。
画面半明半暗, 给人以鲜明的 立体感、质感。 人物的微笑和 她清澈明亮的 眼神给人安详、 宁静、温柔的 感觉。
圣母神情凝 重,面目端 庄,散发着 一种高贵雍 容之美。 《圣母子》
拉斐尔
审美中对象只有单纯的形式是不够的。美之所 以为美,关键还在于在简单形式的背后它还有 深刻的意蕴。
在艺术美中,“意味”就是艺术家精神、气质、 才情等的显现。
美学大师黑格尔非常重视艺术作品的意蕴。他 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作品能最 完美地显现“理念”,因此是最高的美。对艺 术美而言,最重要的是它要有“意蕴”。
在画的下部,也就是多岩石的丘陵上采用淡灰和桃红,用深浅不同的绿色来 描绘松树。屋顶上用了橙色和灰色,小池塘里是一片天蓝色。
在平原上,塞尚用一块块深浅不同的绿色和橙色来展现屋子、蔬菜地和收割 完的小麦地。
往上看,在青翠的冷杉树冠边,是圣维克多山,山的左边部分,是淡红色的 ,看起来山是光秃秃的,而右边部分则是一片很冷的蓝色,那里应该是茂密的森 林吧。山的上面是暖洋洋的蓝天,有一些淡淡的白云在飘着。
秩序中的美 ——《 圣维克多山 》
圣维克多山位于法国南部塞尚家乡的附近。在这幅画里,我们是从一处长着 冷杉树的丘陵上向那座山眺望。画中充满了有力的线条,塞尚用这些线条组织了 他的画。在画的中部,有一棵高大的冷杉树,把画分成了两半,但这棵树并不是 笔直的,而是微微向右倾斜,使它看起来象是在随风摇摆一般,这样画面才不至 于太过呆板。在画的中部,有一条高架桥,从左至右,向下微微倾斜。为了平衡 画面,塞尚在左边画了另一组冷杉树,笔直的线条,象一根楔子打进了画的左边 。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事物一旦成为审美 对象,它就不再是简单的物质实体,而 是转换成了一种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 观相互渗透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姗·朗格将之称为“幻 象”,这是有道理的。
主体所感受到的对象是人化了的,通过主 体移情了的对象。
从主体与对象的产生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 只有在两者建立关系时才相互依赖而存在。 脱离主体的对象,是不存在的。
3.主客观统一说
以朱光潜为代表。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 与物的关系上面。
4.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
以李泽厚为代表。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形 象、规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第三节 美是一种价值
1.美的美学含义
三种主要含义(李泽厚):审美对象、审美性质 (素质)、美的本质(根源)
2.美的日常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