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方山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日:“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日:“呜呼!此吾故人陈糙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杰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億而不簽仰而笑呼金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选自《苏东坡文集事略》卷一三) 6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B.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D.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6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B.闾里,本文指乡里。
贾公彦解释说:“在六乡则二十五家为闾,在六遂则二十五家为里”。
C.谪,降职并外放,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谪守巴陵郡”,同义的词还有贬、放、迁等。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方山子传》同步练习
《方山子传》练习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著:戴B.方山子傥见之与傥:或许C.方山子亦矍然..矍然:失望的样子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精悍:精明强干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傥见之与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余既耸然异之 B.见方山子从两骑C.晚乃遁于光、黄间 D.岁得帛千匹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译文:(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译文:二、阅读鉴赏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7题。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6.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①用财如粪土②而岂山中之人哉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念”二字一转,回忆陈慥少时情景以及十九年前在岐山的相遇,这是倒叙,但从“今几日耳”又一转,仍然回到此时此地——在岐亭相遇的时间及地点中来。
《方山子传》测试练习
1解析:选A。B.惊奇的样子;C.嗜酒;D.遗留下来的样式
2解析:选D.“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3解析: A .连词,表递进B.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这样C.①介词,在②介词,比D .①代词,他的②副词,大概,表推测。4解析: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5解析:②⑥是描述他的“隐”。
选修2第二单元练习卷
8、《方山子传》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终不遇:不得志B.余既耸然异之:害怕的样子
C.使酒好剑:因酒乱性D.方山冠之遗像:死者的相片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推崇B.稍壮,折节读书: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与:或许D.欲以此驰骋当世:纵马奔跑
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②③⑤⑥B.②⑥④⑥C.①④⑤⑥D.①③④⑤
6.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
5、下面均能表现方山子的一生“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3、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高中语文 2.8《方山子传》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2.8《方山子传》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语文2.8《方山子传》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语文2.8《方山子传》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的全部内容。
方山子传“范例”的误用“范例”的“范"的繁体作“範”,本谓型范,俗称模子。
引申指规范、法式。
如,“范本"即可做模范的样本,“范文”即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榜样的文章.2013年2月6日《报刊文摘》载有《“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一文。
文中道:“极端的个人主义行为已经让美国吃了不少苦头,从华尔街的金融巨骗到校园中的变态枪手都成为范例。
”句中的“范例”使用错误。
“范例”,指可以当作模范的事例。
若将上述美国的重大案件定性为模范事例,那么令人发指的金融巨骗和变态枪手岂不都成了模范人物?——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李丽慧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相关错误!错误!传记类型复杂,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传记分为多个类别.常见的传记主要有以下几类:自传、他传、评传、小传、画传等.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闾.里(lǘ)谪.居(zhé)陈慥.(zào)著.帽(zhuó) 矍.然(jué) 奴婢.(bì)岐.亭(qí)精悍.(hàn) 勋.(xūn)阀.(fá)傥见之与.(yú)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驰骋.(chěnɡ)当.世(dānɡ)闾.里(lǘ) 功勋.(xūn)B.著.帽(zhù) 谪.居(zhé)俯.仰(fǔ)耸.然(sǒng)C.奴婢.(bì) 萧.然(xiāo)矍.然(shuò) 蔬.食(s hū)D.两骑.(qí) 精悍.(hàn)岐.亭(qí)倜傥.(tǎng)解析:B项,“著"读zhuó。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2.8 《方山子传》 同步检测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方山子传同步检测试题一、基础达标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谪.居于黄谪:降职B.见方山子从.两骑从:跟随C.一发.得之发:射箭D.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相似解析:B项,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随。
答案:B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晚乃遁.于光、黄间遁:逃跑C.环堵.萧然堵:墙壁D.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解析:B项,遁:隐居。
答案:B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技击工:擅长B.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寝:丑陋C.引.之长丈许引:拉开D.扣.其乡及姓字扣:叩门解析:D项,扣:通“叩”,询问。
答案:D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尝与过.宋将军过:访问B.吾数.击杀响马贼数:屡次C.宋将军故.自负故:因此D.人马仆.地仆:向前倒下解析:C项,故:本来。
答案:C5.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②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①杀三十许.人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A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许”字也相同B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许”字也不同C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许”字相同D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许”字不同解析:以:①介词,因为;②连词,来。
许:①表示约数,大约;②名词,处所。
答案:B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闾里之侠皆宗之.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B .方耸而.高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C .亦足以.富乐 以.蓝手巾裹头 D .与.遇宋将军家 与.人罕言语 解析:A 项,代词,他,指方山子/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
B 项,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C 项,连词,来/介词,用,拿。
D 项,皆为介词,和、跟。
第4单元 5 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同步练习(教师版)
推荐作品:方山子传教师版[基础自测]1.加点词读音解释正确的是()A.弃车马,毁冠服guàn,帽子B.见其所著帽zhù,戴C.晚乃遁于光、黄间dùn,隐居D.庵居蔬食sì,给……吃答案解析:1. C (guān ,zhuó,shí,吃)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怒马独出(使马怒,即纵马向前)B.方山子亦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C.余既耸然异之(通"悚",惊奇)D.方山冠之遗像(死者的相片)答案解析:2. D(遗留下来的样子)3.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和行为)读书B.环堵(环绕房屋的院墙)萧然,而妻子奴婢C.使酒(因酒使性,嗜酒)好剑,用财如粪土D.往往阳狂(假装疯癫)垢污,不可得而见答案解析:3.B(不是指院墙,而是指室内四壁)4.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弃不取,独来穷(穷僻、偏僻)山中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精明强干)C.方山子傥(倜傥)见之欤D.欲以此驰骋(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当世答案解析:4.C(“傥”,或许)5.对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A.闾里之侠皆宗之(以为宗,尊奉,推崇,意动用法)B.余既耸然异之(对……感到惊奇,意动用法)C.见方山子从两骑(跟随)D.岁得帛千匹(每年,名作状)答案解析:5.C(从:使……跟从。
“从两骑”可译为“带着两个骑马的随从。
”)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B.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②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C.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②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D.①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②然今卒困于此答案解析:6.D介词,在。
(A才/只,仅仅,副词;B连词,于是/介词,依照,顺着。
C表判断/表肯定,语气词)7.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②何为而在此B.①欲以此驰骋当世②亦足以富乐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答案解析:7.B 介词,凭借(2011杭州一模选项:亦足以富乐/奚以知其然也)(A 表并列/表转折,连词;C在/到,介词;D 物主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方山子传》文言知识测验(有答案)
《方山子传》文言知识测验一、通假字1.往往阳.狂垢污:通“____”,____________2.前十有.九年:通“____”,____________3.犹见.于眉间:通“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堵.萧然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
3.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4.使从事..于其间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1.闻: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____________)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____________)2.异:余既耸然异之(____________)余闻光、黄间多异人(____________)3.使: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____________)使骑逐而射之,不获(____________)4.而:方耸而高(____________)何为而在此(____________)俯而不答,仰而笑(____________)环堵萧然,而奴婢妻子皆有自得之意(____________)使骑逐而得之(____________)5.因:因谓之方山子(____________)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____________)四、词类活用(指出活用现象,并解释)1.余既耸然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庵.居蔬.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岁.得帛千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见方山子从.两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方山子怒.马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特殊句式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高中语文 第20课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0课时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大铁椎.(chuí) 省.兄(xǐng) 寐.(mèi) 好.事者(hào)B.健啖.客(dàn) 言讫.(qì) 鼾.睡(hān)右胁.(xié)C.偕.(xié)拱揖.(yī) 屏.息(bǐn) 股栗.(lì)D.罕.言语(hǎn)挟.(xié)欲堕.(duò)慎弗.声(fú)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讫.不见讫:完结。
B.将军强.留之强:尽力。
C.七省好.事者皆来学好:喜好。
D.人马仆.地仆:倒地。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阳狂垢污B.善刀而藏之C.扣其乡及姓字D.鹊起于前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失在了主流市场。
外。
A.急功近利不可一世闭关自守B.不可一世闭关自守急功近利C.闭关自守不可一世急功近利D.不可一世急功近利闭关自守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将老年人在大医院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费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基础上,北京人社局又出台政策鼓励社区卫生机构为患病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B.企业从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技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C.特赦体现了中国的法治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展示我党的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了我国开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形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D.今年团中央将重点做好志愿服务信用档案工作,服务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推荐纳入全国社会信用系,倡导更多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同步练习:2.8方山子传 Word版含解析.doc
“范例”的误用“范例”的“范”的繁体作“範”,本谓型范,俗称模子。
引申指规范、法式。
如,“范本”即可做模范的样本,“范文”即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榜样的文章。
2013年2月6日《报刊文摘》载有《“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一文。
文中道:“极端的个人主义行为已经让美国吃了不少苦头,从华尔街的金融巨骗到校园中的变态枪手都成为范例。
”句中的“范例”使用错误。
“范例”,指可以当作模范的事例。
若将上述美国的重大案件定性为模范事例,那么令人发指的金融巨骗和变态枪手岂不都成了模范人物?——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李丽慧走近作者相关知识传记类型复杂,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传记分为多个类别。
常见的传记主要有以下几类:自传、他传、评传、小传、画传等。
识记字音闾.里(lǘ)谪.居(zhé)陈慥.(zào)著.帽(zhuó) 矍.然(jué) 奴婢.(bì)岐.亭(qí) 精悍.(hàn) 勋.(xūn)阀.(fá) 傥见之与.(yú)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A.驰骋.(chěnɡ)当.世(dānɡ)闾.里(lǘ) 功勋.(xūn)B.著.帽(zhù) 谪.居(zhé)俯.仰(fǔ) 耸.然(sǒng)C.奴婢.(bì) 萧.然(xiāo)矍.然(shuò) 蔬.食(shū)D .两骑.(qí) 精悍.(hàn) 岐.亭(qí) 倜傥.(t ǎng) 解析:B 项,“著”读zhuó。
C 项,“矍”读jué。
D 项,“骑”读jì。
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 .阳狂垢污B .方山子傥见之与C .百有余年矣D .鹊起于前解析:A 项,“阳”通“佯”,假装。
B 项,“傥”通“倘”,或许;“与”通“欤”,语气词。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8课《方山子传》习题及答案
8方山子传苏轼诗歌赏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
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
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赏析: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
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
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文言积累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僮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列子·说符》)译文:杨子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他的亲友,还请杨子的僮仆一起追赶。
杨子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
”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逃跑了。
”问:“为什么会逃跑呢?”回答:“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驰骋.(ch ěnɡ) 当.世(dānɡ) 闾.里(lǘ) 功勋.(xūn) B .著.帽(zhù) 谪.居(zhé) 俯.仰(fǔ) 耸.然(sǒng) C .奴婢.(bēi) 萧.然(xiāo) 矍.然(jué) 蔬.食(shǔ) D .两骑.(qí) 精悍.(hàn) 岐.亭(qí) 倜傥.(t ng)解析:B 项,“著”读“zhuó”;C 项,“婢”读“b ì”;D 项,“骑”读“jì”。
方山子传
《方山子传》同步练习苏轼1.“①弃车马,毁冠.服②见其所著.帽”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①guàn帽子②zhù戴B.①guān帽子②zhuó戴C.①guàn戴着帽子②zhù穿的衣服D.①guān戴着帽子②zhuó穿的衣服2.“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庵居蔬食.”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词义是()A.①祖宗②食物B.①尊崇②吃C.①同宗②粮食D.①宗族②给……吃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和行为)读书B.环堵..(环绕房屋的院墙)萧然,而妻子奴婢C.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因酒使性)好剑,用财如粪土D.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假装疯癫)垢污,不可得而见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推崇)之B.稍壮,折节..(改变志节、行为)读书C.方山子傥.(或许)见之欤D.欲以此驰骋..(纵马奔跑)当世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庵.(在小草屋)居蔬食B.余既耸然异.(感到惊奇)之C.见方山子从.(跟随)两骑D.岁.(每年)得帛千匹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B.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②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C.①此岂无得而然哉.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D.①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②然志犹.未已7.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他植者则不然.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8.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②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余闻光、黄间多异.人C.①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②使.骑逐而射之,不获D.①欲以.此驰骋当世②亦足以.富贵9.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10.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一致的一项是( )A 欲以此驰骋..乎..当世 B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C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D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1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①见方山子从.两骑②从.嫂归葬河阳③用财如.粪土④纵一苇之所如.A.两个“从”字相同,两个“如”字相同B.两个“从”字相同,两个“如”字不同C.两个“从”字不同,两个“如”字相同D.两个“从”字不同,两个“如”字不同13.比较下列句中“然”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然.终不遇②余既耸然.异之③环堵萧然.④此岂无得而然.哉A.①与④不同,②与③不同B.①与④不同,②与③相同C.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B.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②徐公何能及.君也C.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②万钟于.我何加焉D.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②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1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呼余宿其家B.犹见于眉间C.往往阳狂垢污D.方山子傥见之与16.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方山子,姓陈名慥,字季常B.“河北有田”中的“河北”,指黄河以北C.“岐亭”是镇名,“岐山”是山名,岐亭在岐山上D.“山中人莫识也”和“独来穷山中”的两个“山中”所指的地方相同17.对“此岂无得而然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大概是没有得到官做才这样的吧?B.这大概是没有得到知己才这样的吧?C.这难道是一个没有自得其乐的人能够这样吗?D.这难道是一个没有得道的人能够这样吗?18.文中说“余既耸然异之”,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A.“少时慕朱家、郭角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B.“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C.“俯而不答,仰而笑”,“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D.“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1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方山子壮有大志,晚乃归隐的一组是()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③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④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⑤所著帽,方屋而高⑥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⑦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⑧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A.①⑤B.②③C.④⑥D.⑦⑧20.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方山子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B.方山子出身贫寒,但凭自己的能力,受到时人尊敬,本可享受荣华宝贵,但他弃之不取,宁可居山野,处自得其乐C.作者记起十九年前的方山子,正当年少血气方刚,一身侠气,如今已是晚年,失去了旧时的威武豪放之气,成为山中淡泊的异人D.作者贬居黄州,与方山子不期而遇,当方山子了解到作者“所以至此”,不答而笑,接着作者写方山子的家境,以及其家人的“自得之意”,突出了方山子甘愿隐遁贫贱的品格2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方山子世有勋阀,可以做官但他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加之穿戴奇特,“所著帽,方屋而高”,因此被人们称为方山子,而当了隐士B.方山子少时慕游侠,别人也把他当游侠看待;壮时折节读书,欲施展抱负,然而终不遇时,以致愤世嫉俗,走上了归隐之路C.听到作者被贬黄州的缘故后,方山子“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排挤苏轼的奸邪小人的蔑视D.方山子弃富贵而就贫贱,弃功名而甘寂寞的可贵品质,对正遭贬谪的苏轼触动很大本文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知音之情22.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2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的文章表意,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B.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C.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而是以自己的观感为线索,这样写,内容就显得更真实,更富于情趣D.文中描写陈慥的语句,简洁而生动,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24.翻译下列句子①过岐亭,适见焉译文: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者译文:③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译文: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译文:⑤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译文: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译文:⑦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译文:《方山子传》阅读练习参考答案:1.B2.B3.B(不是指院墙,而是指室内四壁)4.D(“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5.C(从:使……跟从“从两骑”可译为“带着两个骑马的随从”)6.D(犹:副词,还A乃:副词,就;副词,竟,竟然;B因:连词,于是;介词,趁着,顺着C 哉:吗,表反诘语气;助词,啊,表感叹语气)7.A (A“而”:都是连词,表递进B“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于”:介词,在\ 介词,比D “其”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8. D(A.①交往②出名;B.①对……感到奇怪②与众不同的;C.①假使②让,叫新文章哦9. B 10.C (①③是描述他的“侠”)11.A.驰骋:纵马奔驰,引申为“施展,发挥”,古今意义相同12. D 13. B14.D.“也”字均表判断语气15.A(B.“见”通“现”C.“阳”通“佯”D.“傥”通“倘”)16.C(依文意可见,岐亭是方山子隐居的地方,岐山是十九年前年方山子射猎的地方,二者不是一地岐亭,镇名,在今湖北省麻城县;岐山,山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17.C(关键是对“无得”二字的理解“无得”,即没有得到,问题是没有得到什么从文中看,方山子一家“皆有自得之意”,所以“得”是指得到了自得之乐)18.C(“异之”是认为他异意动用法“耸然”是惊奇的样子方山子引起作者惊异的是他当前的表现,而不是他少时的行为)19.B(①④⑦句都是写方山子“少时”的志趣行事的,与题干所言“壮有大志,晚乃归隐”不符)20. D21.A(“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晚年穿戴奇特,与“当了隐士”没有必然联系)22.D(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句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23. B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是推开一笔,由叙光、黄间多异人以暗示方山子也是异人)24. ①译:路过(经过)岐亭,正好遇上他(重点理解:“适”)②译:方山子惊讶地看着我问我为什么也到这里来(重点理解:“矍然”“所以”)③译:偏偏来到这荒僻的山中,难道没有得到较高的造诣和修养就能做到这一点吗? (重点理解:“岂……哉”“得”)④(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意“而”和“妻子”的对译)⑤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注意“因”和“马上”的对译)⑥(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注意“穷”的对译和反问语气的翻译)⑦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古文观止训练和答案44方山子传
古文观止训练和答案44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倘见之欤?【注】①光、黄:指光州和黄州。
②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
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两处给1分,涂对三处给2分,涂对四处给3分,涂黑超过四处不给分。
(3分)环堵萧然时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闾里,泛指民间。
闾,古代户口编制单位,二十五家为闾,引申为乡里、家乡。
B.方山冠,汉时祭祀宗庙时乐师所戴的用五彩丝织成的帽子,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帽子。
C.谪,特指贬官降职或流放。
如《岳阳楼记》中“谪守巴陵郡”,同义还有贬、放、迁等。
D.帛,丝织品的总称。
主要有绮、锦、缎、绫、罗等重要品种。
可供制衣、写字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山子出身世代功勋之家,却折节苦读,想以此驰骋当世,终不得意;晚年放弃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_高中语文第8课方山子传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第8课方山子传一、基础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与世相闻.②今已显闻.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余闻光、黄间多异.人C.①环诸萧然.②方山子亦矍然.D.①使.从事于其间②使.骑逐而射之【答案】C [A项,①交往;②出名。
B项,①对……感到奇怪;②与众不同的。
C项,都是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D项,①假使;②让,叫。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②蟹六跪而.二螯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他植者则不然.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答案】A [A项,都是并列连词。
B项,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这样。
C项,①介词,在;②介词,比。
D项,①代词,他的;②副词,大概,表推测。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B.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C.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D.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答案】B [A项,古义:以前留下的样子。
今义: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B项,古今意义均为常常。
C项,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D项,古义:任职。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
]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D.使从事于其间【答案】A [A项,定语后置句。
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题。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然终不遇..不遇:不得志B.余既耸然..异之耸然:害怕的样子C.使酒..好剑使酒:因酒乱性D.方山冠之遗像..遗像:死者的相片【答案】A [B项,耸然:惊奇的样子。
C项,使酒:嗜酒。
D项,遗像:遗留下来的样式。
]6.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③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④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第4单元 方山子传实战同步练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志节、行为C.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类:相像D.欲以此驰骋..当世驰骋:纵马奔跑解析:选D。
“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解析:选A。
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介词,在/ 介词,比;D.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B.但观之,慎弗声C.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D.余既耸然异之解析:选A。
B项,“声”,句中作动词,出声;C项,“快”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D项,“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奇。
4.(2012·山东潍坊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B.宋将军故自负..C.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D.吾始闻汝名,以为..豪解析:选B。
A项,古义:窗户和门;今义:墙壁上通风透气的装置。
C项,古义:请求客人;今义:请人吃饭等。
D项,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轼《方山子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轼《方山子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屋②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苏轼《方山子传》)【注释】①光、黄:光州、黄州,治所分别在今河南潢川和湖北黄冈。
②方屋:方形的屋子,此处喻帽子的形状。
③方山冠:唐宋间隐士喜戴的帽子。
汉代儒生祭祀时戴这种帽子。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闾里之侠皆宗.之宗:推崇B. 余谪.居于黄谪:降职C. 方山子倘.见之欤倘:倘或,或许D. 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等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何为.而在此②譬如为.山,未成一篑B. ①方山子亦矍然.②此岂无得而然.哉?C. ①因谓之.方山子②余告之.故D. ①不可得而.见②人而.不仁,如乐何12. 对下列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020高中语文 4.5《方山子传》同步练习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4.5《方山子传》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阅读《方山子传》,完成1~5题。
1.“①弃车马,毁冠.服②见其所著.帽”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①ɡuàn帽子②zhù戴B.①ɡuān帽子②zhuó戴C.①ɡuàn戴着帽子②zhù穿的衣服D.①ɡuān戴着帽子②zhuó穿的衣服答案: B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他植者则不然.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解析:A.“而”:都是连词,表递进。
B.“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
C.“于”:介词,在/介词,比。
D.“其”: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答案: A3.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是(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解析: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答案: C4.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
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方山子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方山子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③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选自《古文观止方山子传》作者苏轼)【注】①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②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③矍然:吃惊的样子。
8.下列句中的于与余谪居于黄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贤于材人远矣B.仓鹰击于殿上C.舜发于畎亩之中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方山子是苏轼的朋友陈慥,年轻时是有侠义思想的人。
B.选文写了方山子少年、壮年和晚年时的不同遭遇和思想变化。
C.方山子在晚年隐居山林是为了不受世俗的困扰、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自己被贬黄州怀才不遇的境况。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晚乃遁于光、黄间遁:②因谓之方山子谓:③适见焉适:④余既耸然异之异:11.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译:参考答案:8、(2分)B9、(2分)C10、(4分)①隐居。
②称,叫③适逢,正巧④以为异11、(3分)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1分)然而他的妻子、儿女(1分)和奴婢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1分)A组基础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方山子传练习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考查1.下列给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驰骋.(chěnɡ) 当.世(dānɡ) B .著.帽(zhù) 谪.居(zhé) C .奴婢.(bēi ) 萧.然(xiāo ) D .两骑.(qí) 精悍.(hàn) 解析:选A 。
B.“著”读“zhuó”;C.“婢”读“bì”;D.“骑”读“jì”。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阳狂垢污 B .方山子傥见之与C .前十有九年D .鹊起于前解析:选D 。
A.“阳”通“佯”,假装。
B.“傥”通“倘”,或许;“与”通“欤”,语气词。
C.“有”通“又”。
3.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②心未老而.先衰 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他植者则不然.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选A 。
都是转折连词。
B.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这样。
C.①介词,在;②介词,比。
D.①代词,他的;②副词,大概,表推测。
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B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C .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D .使从事于其间解析:选A 。
为定语后置句,B 、C 、D 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古文观止方山子传》文言文选段练习及答案
《古文观止方山子传》文言文选段练习及答案《古文观止方山子传》文言文选段练习及答案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③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选自《古文观止·方山子传》作者苏轼)【注】①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②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③矍然:吃惊的样子。
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
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
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
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
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
高中语文 45(方山子传)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 试题
语文:4.5《方山子传》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阅读《方山子传》,完成1~5题。
1.“①弃车马,毁冠.服②见其所著.帽”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①ɡuàn帽子②zhù戴B.①ɡuān帽子②zhuó戴C.①ɡuàn戴着帽子②zhù穿的衣服D.①ɡuān戴着帽子②zhuó穿的衣服答案: B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他植者则不然.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解析:A.“而”:都是连词,表递进。
B.“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
C.“于”:介词,在/介词,比。
D.“其”: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答案: A3.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是(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解析: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答案: C4.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某某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
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某某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山子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方山子传练习
二、知识预备。
(检测学生自学效果,落实目标1)
1、根据课文内容填补词语。
(落实教学重点之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
①稍壮,___________,欲以此________________,然终不遇。
②_____________,不与世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③余告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余宿其家。
_____________,而妻子奴婢,皆有_____________;余既耸然异之。
④今几日耳,_____________,犹见于眉间,而岂_____________哉!
⑤然方山子_____________,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
____________。
⑥皆___________,独来穷山中,此岂_____________哉!
2、基础知识检测整理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犹见于眉间()②前十有九年()③往往阳狂垢污()
④方山子傥见之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
页 1 第
①欲以此驰骋当世()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④使从事于其间() 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3)指出下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余既耸然异之()
③见方山子从两骑()④岁得帛千匹()
⑤亦足以富乐()⑥方山子怒马独出()
(4)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过岐亭,适见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5)解释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方屋而高()②何为而在此?()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④使骑逐而射之()
(6)指出下面句式类型
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④徒步往来山中()⑤庵居蔬食(
五、达标分层训练
A组基础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页 2 第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慕:仰慕
B 闾里之侠皆宗之宗:推崇
C 然终不遇遇:对待
D 因谓之方山子因:于是
2.对加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 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
③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 ④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 )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3.下列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
A.稍壮,折节读书B.晚乃遁于光、黄间
C.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D.因谓之方山子
B组提高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8题: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
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
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页 3 第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谪居于黄谪:降职
B.见方山子从两骑从:跟随
C.一发得之发:射箭
D.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相类似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过岐亭,适见焉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①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②余告之故
C.①因谓之方山子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D.①游西山,鹊起于前②余谪居于黄
6、选出加横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B、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页 4 第
C、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D、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7、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
”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8.请准确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译文:---------------------------。
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译文:---------------------------。
③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译文:---------------------------。
【参考答案】折节读书,驰骋当世,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俯而不答,仰而笑。
环堵萧然,自得之意;精悍之色,山中之人。
世有勋阀,今已显闻。
弃不取,无得而然
师:边让学生填词,边落实翻译,老师对每一句的所写内容做简洁概括。
页 5 第
①这写的是方山子的人生经历。
②这写的是方山子的特立独行。
③这写的作者初遇方山子时的情景。
④这写的是方山子人生角色的转变。
⑤这交代的是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⑥这写的是方山子的人生取向及作者对他的直接赞肯!师:通过这种填词的方式,帮助学生基本梳理了课文的基本内容。
接下来是整理文言基础知识。
2(1)【参考答案】(有,通“又”;见,通“现”显现;阳,通“佯”假装,与通“欤”语气词吧)
(2)【参考答案】(①古义: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
今义:指纵马奔跑
③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④古义:任职。
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
)⑤古义:的原因。
今义:因果连词)
(3)【参考答案】①宗,名词动用,尊奉。
②异,意动用法,
认为……奇怪③从,使动用法,使……跟从④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⑤使动用法,使……富足快乐⑥使动用法,使……愤怒。
(4)【参考答案】恰好,副词;适应,动词;到、往,动词;顺从,动词
(5)【参考答案】①和,并列连词②却,③然而,转折连页6 第
词④并、接着,表承接连词(6)【参考答案】①判断句②判断句、宾语前置句③状语后置句④省略句⑤宾语前置句
五、达标分层训练
A组基础题1【参考答案】C遇:遇合、机会、好运2.【参考答案】A①②结构助词的/③表判断、④表肯定语气3.【参考答案】B.
B组提高题4【参考答案】B使……跟随5.【参考答案】D 介词:在/ A恰好、适应/ B.旧、原因/ C因此、趁此6、【参考答案】C ,A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B、古义:任职。
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
D、使动用法,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7、【参考答案】C (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8.请准确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参考答案】(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
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注意“而”和“妻子”“异”的翻译)
②【参考答案】方山子也显出惊讶的样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
(注意“矍然”“所以”“故”的翻译)
③【参考答案】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注意页 7 第
“穷”“无得”的翻译)
页 8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