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电压技术前言及PPT课件
ν:光的频率
-
15
热游离 气体在热状态下引起的游离过程称为热游离
产生热游离的条件:
3 2
KT
Wi
K:波茨曼常数
T:绝对温度
-
16
金属表面游离
电子从金属电极表面逸出来的过程 称为表面游离
-
17
(4)去游离 a.扩散 带电质点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动. b.复合 正离子与负离子相遇而互相中和还原成中性原子 c.附着效应 电子与原子碰撞时,电子附着原子形成负离子
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
(eS 1)1
-
23
(5)巴申定律 a.表达式:
UF f(PS)
P:气体压力 S:极间距离
-
24
b.均匀电场中几种气体的击穿电压与ps的关系
-
25
2.流注理论 (1).在ps乘积较大时,用汤逊理论无法解释的几种现象 a.击穿过程所需时间,实测值比理论值小10--100倍
负捧-----正板 低
间隙击穿电压
低
高
-
33
四.雷电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
1.标准波形
-
34
几个参数
波头时间T1:T1=(1.2 30%)μs 波长时间T2: T2=(50 20%) μs
标准波形通常用符号 1.2/50s 表示
-
35
2.放电时延 (1).间隙击穿要满足二个条件
a.一定的电压幅值 b.一定的电压作用时间
-
11
变压器相间绝 缘以气体作为绝 缘材料
-
12
2.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
(1) 激发 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电子跃迁到能量较高的状态
(2)游离 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使其一个或几个电子脱离原
高电压技术课件ppt
总结词
高电压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直流输 电到现代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其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 不断得到提升和拓展。未来,随着新能源、智能电网 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电压技术将继续向更高电压等 级、更远距离输电、更高效节能等方向发展。同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电压技术还将与其他领域的 技术进行交叉融合,产生更多的创新应用。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详细的高电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程序 和救援措施。
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应对高电压安全事故的能 力和意识。
及时救援和处理
一旦发生高电压安全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 行救援和处理,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6 实践案例分析
高电压设备的绝缘测试与维护
绝缘测试
为了确保高电压设备的安全运行,必 须定期进行绝缘测试。常见的绝缘测 试方法包括耐压测试、介质损耗测试 、局部放电测试等。
维护与检修
高电压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 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 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保证设备的正常 运行。
高电压的电磁场与电磁屏蔽
高电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总结词
高电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高电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高压输电,可以大幅度提高输电效率,降低线损,减少能 源浪费。同时,高电压也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力供需矛盾,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稳定运行。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某地区高电压输电线路的设计与优化
总结词
考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线路长度等 因素,采用先进的输电技术,优化设计 高电压输电线路。
VS
详细描述
高电压技术课件优秀PPT完整PPT
Z
arctg XS Z
cos K02 cos('l )
电源容量越小,过电压越大,因此在计算工频过电压时, 应计及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小运行方式,即XS 可能的最大值。
Ø 不对称短路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A相短路为例)
UB
(a2
1)Z0 Z0
(a2 a)Z2 Z1 Z2
EA
UC
(a 1)Z0 (a2 a)Z2 Z0 Z1 Z2
Xs U1
1
l
•
U2
2
若线路末端开路,即:I2 0
可得线路首末端电压关系为
U 2U 1/cosl
Z:线路波阻抗,约300
相位系数 L0C0
0.060/km
1 4 波长谐振:线路末端电压将趋于无穷大
'l 2 l2w15k0m 0
f3160/5 060k0m 0
电源的容量的影响: 1、无限大容量(Xs=0) 2、有限大容量(Xs>0)加剧电容效应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35 ~ 60kV系统:在过补偿状态运行时,X0 为很大的正值,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电压接近线电压。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35 ~ 60kV系统:在过补偿状态运行时,X0 为很大的正值,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电压接近线电压。
12.
线性谐振条件是等值回路中的自振频率等于或接近电源频率。
采用良导体地线降低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
Ø 操作过电压与工频电压升高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工频电 压的升高直接影响操作过电压的幅值。
Ø 工频电压升高持续时间长,对设备绝缘及其运行性能有 重大影响。例如,可导致油纸绝缘内部游离,污秽绝缘子的 闪络、铁芯的过热、电晕等。
12.1.2 工频电压升高的原因
Ø 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
arctg XS Z
cos K02 cos('l )
电源容量越小,过电压越大,因此在计算工频过电压时, 应计及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小运行方式,即XS 可能的最大值。
Ø 不对称短路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A相短路为例)
UB
(a2
1)Z0 Z0
(a2 a)Z2 Z1 Z2
EA
UC
(a 1)Z0 (a2 a)Z2 Z0 Z1 Z2
Xs U1
1
l
•
U2
2
若线路末端开路,即:I2 0
可得线路首末端电压关系为
U 2U 1/cosl
Z:线路波阻抗,约300
相位系数 L0C0
0.060/km
1 4 波长谐振:线路末端电压将趋于无穷大
'l 2 l2w15k0m 0
f3160/5 060k0m 0
电源的容量的影响: 1、无限大容量(Xs=0) 2、有限大容量(Xs>0)加剧电容效应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35 ~ 60kV系统:在过补偿状态运行时,X0 为很大的正值,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电压接近线电压。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35 ~ 60kV系统:在过补偿状态运行时,X0 为很大的正值,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电压接近线电压。
12.
线性谐振条件是等值回路中的自振频率等于或接近电源频率。
采用良导体地线降低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
Ø 操作过电压与工频电压升高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工频电 压的升高直接影响操作过电压的幅值。
Ø 工频电压升高持续时间长,对设备绝缘及其运行性能有 重大影响。例如,可导致油纸绝缘内部游离,污秽绝缘子的 闪络、铁芯的过热、电晕等。
12.1.2 工频电压升高的原因
Ø 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
高电压技术(全套课件)
高电压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
绪论
一.内容与范畴
高电压技术是电工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 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学科,主要研究高电压 (强电场)下的各种电气物理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 高电压技术一直不断吸收其他学科尤其是新科技领域的 成果,促进自身发展;也促进了电力传输、大功率脉冲 技术、激光技术、核物理等科技领域的发展,显示出强 大的活力。
四.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包括: 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等气体放电的基本理论、电场
型式及其与击穿特性的关系、液体和固体电介质的 绝缘特性; 绝缘特性的测量方法、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设备及 原理;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及其防 护、绝缘配合。
课程的难点是:
汤逊、流注气体放电理论的理解;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的物理概念及其工
当不存在外电场时,电子云的 中心与原子核重合,此时电矩为 零.当外加一电场,在电场力的 作用下发生电子位移极化.当外 电场消失时,原子核对电子云的 引力又使二者重合,感应电矩也 随之消失。
电场中的所有电介质内都存在 电子位移极化。
二、离子位移极化
在由离子结合成的电介质内,外电场的作用除促使
各个离子内部产生电子位移极化外还产生正、负离子相对位移而
二 .课程内容
第一篇 各类电介质在高电场下的特性 教学内容: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气体介质的 气强度;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第二篇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技术 教学内容: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绝缘的高电压 试验。
第三篇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教学内容: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雷电放电与 防雷保护装置;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内部过电压;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信息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
绪论
一.内容与范畴
高电压技术是电工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 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学科,主要研究高电压 (强电场)下的各种电气物理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 高电压技术一直不断吸收其他学科尤其是新科技领域的 成果,促进自身发展;也促进了电力传输、大功率脉冲 技术、激光技术、核物理等科技领域的发展,显示出强 大的活力。
四.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包括: 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等气体放电的基本理论、电场
型式及其与击穿特性的关系、液体和固体电介质的 绝缘特性; 绝缘特性的测量方法、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设备及 原理;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及其防 护、绝缘配合。
课程的难点是:
汤逊、流注气体放电理论的理解;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的物理概念及其工
当不存在外电场时,电子云的 中心与原子核重合,此时电矩为 零.当外加一电场,在电场力的 作用下发生电子位移极化.当外 电场消失时,原子核对电子云的 引力又使二者重合,感应电矩也 随之消失。
电场中的所有电介质内都存在 电子位移极化。
二、离子位移极化
在由离子结合成的电介质内,外电场的作用除促使
各个离子内部产生电子位移极化外还产生正、负离子相对位移而
二 .课程内容
第一篇 各类电介质在高电场下的特性 教学内容: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气体介质的 气强度;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第二篇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技术 教学内容: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绝缘的高电压 试验。
第三篇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教学内容: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雷电放电与 防雷保护装置;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内部过电压;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课件.ppt
• 这些电离强度和发 展速度远大于初始
电子崩的二次电子
崩不断汇入初崩通
道的过程称为流注。
流注条件
• 流注的特点是电离强度很大和传播速度很快, 出现流注后,放电便获得独立继续发展的能 力,而不再依赖外界电离因子的作用,可见 这时出现流注的条件也就是自持放电的条件。
• 流注时初崩头部的空间电荷必须达到某一个临界 值。对均匀电场来说,自持放电条件为:
n
n0
e
dx
0
n n0ed
• 途中新增加的电子数或正离子数应为:
n na n0 n0 (ed 1)
• 将等号两侧乘以电子的电荷qe ,即得 电流关系式::
I I0ed I0 n0qe
一旦除去外界电离因子?
(三)自持放电与非自持放电
在I-U曲线的BC段 一旦去除外电离因素,
气隙中电流将消失。 外施电压小于U0时 的放电是 非自持放 电。
• 复合可能发生在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称 为电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一个中性分 子;
• 复合也可能发生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 称为离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两个中性 分子。
气体放电的基本理论
• 汤逊理论 • 流注理论 • 巴申定律
一 汤逊气体放电理论
1. 电子崩
• 电子崩的形成过程 • 碰撞电离和电子崩引起的电流 • 碰撞电离系数
一、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
(一)自由行程长度
气体中存在电场时, 粒子进行 热运动和 沿电场定向运动
• 各种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 不断地互相碰撞,任一粒 子在1cm的行程中所遭遇 的碰撞次数与气体分子的 半径和密度有关。
• 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数Z 的倒数λ
–即为该粒子的平均自由行 程长度。
二、带电粒子的产生
电子崩的二次电子
崩不断汇入初崩通
道的过程称为流注。
流注条件
• 流注的特点是电离强度很大和传播速度很快, 出现流注后,放电便获得独立继续发展的能 力,而不再依赖外界电离因子的作用,可见 这时出现流注的条件也就是自持放电的条件。
• 流注时初崩头部的空间电荷必须达到某一个临界 值。对均匀电场来说,自持放电条件为:
n
n0
e
dx
0
n n0ed
• 途中新增加的电子数或正离子数应为:
n na n0 n0 (ed 1)
• 将等号两侧乘以电子的电荷qe ,即得 电流关系式::
I I0ed I0 n0qe
一旦除去外界电离因子?
(三)自持放电与非自持放电
在I-U曲线的BC段 一旦去除外电离因素,
气隙中电流将消失。 外施电压小于U0时 的放电是 非自持放 电。
• 复合可能发生在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称 为电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一个中性分 子;
• 复合也可能发生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 称为离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两个中性 分子。
气体放电的基本理论
• 汤逊理论 • 流注理论 • 巴申定律
一 汤逊气体放电理论
1. 电子崩
• 电子崩的形成过程 • 碰撞电离和电子崩引起的电流 • 碰撞电离系数
一、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
(一)自由行程长度
气体中存在电场时, 粒子进行 热运动和 沿电场定向运动
• 各种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 不断地互相碰撞,任一粒 子在1cm的行程中所遭遇 的碰撞次数与气体分子的 半径和密度有关。
• 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数Z 的倒数λ
–即为该粒子的平均自由行 程长度。
二、带电粒子的产生
高电压技术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3、扩散:带电粒子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运动。 磁吹避雷器、空气断路器等都利用了这一点。
三、伏安特性曲线
伏安特性曲线: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 流过电介质的电流与外加电压的关系曲线。
1、0—a段,启始带电粒子定向运动, 随着外加电压的加大,带电粒子的运 动速度越来越快,故电流在加大。
2、a—b段,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带电 粒子全部投入运动,运动速度达到趋 引速度,没有新的带电粒子来源。 3、b—c段,产生碰撞游离,放电。 4、c点以后,自持放电。
流注从阳极向阴极发展,由于它的导电性能良好,其边缘又有子崩留下 的正电荷,因此大大加强了流注前方的电场,促使更多的新电子崩相继产 生并与之汇合,从而使流注不断向阴极发展。当流注发展到阴极后,整个 间隙就被导电良好的正负带电离子的混合通道所贯通,从而导致整个间隙 的击穿。
§1.2不均匀电场中气体的放电
2、分析:(针极为正、板极为负)针极附近产生 的电晕,带电粒子定向运动,正离子向板极运动, 由于速度慢,就在针极附近形成电荷积累区,使 未游离区的电场强度增大,而导致击穿电压降低。
试验数据
1、均匀电场的击穿场强为30kV/cm,极不均匀电场的平均 击穿场强为5 kV/cm。随着间隙距离的增大,击穿电压 随着增大,但击穿场强是随着降低的,因为击穿电压的 增加速度没有距离增加的速度快。
§1.3气隙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特性
一、标准波形 为了检验绝缘耐受雷电冲击电 压的能力,在实验室中可以利 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冲击高 压,以模拟雷电放电引起的过 电压。为了使得到结果可以相 互比较,需规定标准波形。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雷电冲击 电压标准波形为 T1=1.2us±30%,T2= 50±20%us, 通用符号为 1.2us/50us,直击雷的雷电波形 为10/350us,感应雷和传导雷 的雷电波形为8/20us。 。
三、伏安特性曲线
伏安特性曲线: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 流过电介质的电流与外加电压的关系曲线。
1、0—a段,启始带电粒子定向运动, 随着外加电压的加大,带电粒子的运 动速度越来越快,故电流在加大。
2、a—b段,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带电 粒子全部投入运动,运动速度达到趋 引速度,没有新的带电粒子来源。 3、b—c段,产生碰撞游离,放电。 4、c点以后,自持放电。
流注从阳极向阴极发展,由于它的导电性能良好,其边缘又有子崩留下 的正电荷,因此大大加强了流注前方的电场,促使更多的新电子崩相继产 生并与之汇合,从而使流注不断向阴极发展。当流注发展到阴极后,整个 间隙就被导电良好的正负带电离子的混合通道所贯通,从而导致整个间隙 的击穿。
§1.2不均匀电场中气体的放电
2、分析:(针极为正、板极为负)针极附近产生 的电晕,带电粒子定向运动,正离子向板极运动, 由于速度慢,就在针极附近形成电荷积累区,使 未游离区的电场强度增大,而导致击穿电压降低。
试验数据
1、均匀电场的击穿场强为30kV/cm,极不均匀电场的平均 击穿场强为5 kV/cm。随着间隙距离的增大,击穿电压 随着增大,但击穿场强是随着降低的,因为击穿电压的 增加速度没有距离增加的速度快。
§1.3气隙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特性
一、标准波形 为了检验绝缘耐受雷电冲击电 压的能力,在实验室中可以利 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冲击高 压,以模拟雷电放电引起的过 电压。为了使得到结果可以相 互比较,需规定标准波形。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雷电冲击 电压标准波形为 T1=1.2us±30%,T2= 50±20%us, 通用符号为 1.2us/50us,直击雷的雷电波形 为10/350us,感应雷和传导雷 的雷电波形为8/20us。 。
高电压技术优秀课件.ppt
温度很敏感;金属中主要由外加电压决定,杂质、温度不是
主要因素
3.液体和固体电介质的γ与温度的关系:
B/ kT
Ae
温度↑ a.热运动加剧→离子迁移率↑→γ↑ b.介质分子或杂质热离解↑→γ↑
高电压技术优秀课件
4. 固体电介质的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 体积电阻-电介质内部绝缘状态的真实反映 表面电阻-受介质表面吸附的水分和污秽影响 水分起着特别重要作用。 亲水性介质(玻璃、陶瓷)表面电导大 憎水性介质(石蜡、四氟乙烯、聚苯乙烯)
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油 等矿物油
二.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理论
电击穿:认为在电场作用下,阴极上由于强场发射或热发 射出来的电子产生碰撞电离形成电子崩,最后导致液体击 穿
高电压技术优秀课件
气泡击穿:认为液体分子由电子碰撞而产生气泡,或在电 场作用下因其它原因产生气泡,由气泡内的气体放 电, 产生电和热而引起液体击穿。
液体中气泡产生的原因: • 油中易挥发的成分; • 阴极的强场发射或热发射的电子电流加热液体介质,分解
出气体; • 溶解于油中的外来气体; • 由电场加速的电子碰撞液体分子,使液体分子解离产生气
体; 1. 电极上尖的或不规则的凸起物上的电晕放电引起液体气化
高电压技术优秀课件
表面电导小
高电压技术优秀课件
三.电介质的损耗(dielectric loss) 1. 介质损耗的含义
任何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都有能量损耗,包 括由电导引起的损耗和由某些极化过程引起的损 耗。电介质的能量损耗简称介质损耗。
高电压技术优秀课件
2. 电介质的三支路等值电路
i i1i2 i3
i1
i2
u C1
无 几乎没有
《高电压技术绪论》课件
高电压技术面临的挑战
高电压传输的物理限制
环境影响
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传输过程中的电场 强度和电流密度受到物理极限的限制,如 绝缘材料的性能、设备的尺寸和重量等。
高电压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对周 围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如电磁辐射、对通 信线路的干扰等。
安全问题
经济成本
高电压设备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存在一定 的安全风险,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 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绝缘电阻和介电常数的测量
绝缘电阻的测量
01
绝缘电阻是衡量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通过测量绝缘
电阻可以评估设备的绝缘状况。
介电常数的测量
02
介电常数是表征电介质材料性能的参数,通过测量介电常数可
以了解材料的电学性能。
测量方法
03
采用专门的绝缘电阻测试仪和介电常数测量仪进行测量,测试
结果需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总结词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详细描述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 人们开始探索和研究高压电现象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和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电压技术在多个领域 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随着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 的快速发展,高电压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发 展趋势包括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气 体放电和等离子体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高电压技术在 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拓展等。
电介质中的电流和电压测量
电流测量
电流测量是高电压技术中重要的实验环节,常用的测量方法 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间接测量则是通过测量电压和电阻来计算电流。
电压测量
高电压技术PPT
第1部分 高电压绝缘及其试验 第1章 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特性
• 1.1 概述 • 本章讨论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特性,其中 主要是气体电介质的放电特性。气体,特 别是空气,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用作绝 缘的介质。架空输电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
• • • • •
外部绝缘就是利用大气中的空气作为绝 缘的。 中性的气体分子是不导电的,因此各种气 体在正常情况下是良好的绝缘体。 上面所说的“破坏性放电”或“击穿”也 适用于液体或固体介质。 1.2 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 电离有下列各种方式: 1)碰撞电离
绪 论
• 高电压技术作为电工技术中的一个独立学 科,是随着大功率远距离输电的发展而发 展的。 • 电气设备的绝缘在运行中可能受到下述各 类电压的作用: • a) 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工频电压,这是设备 在运行中长期作用在其绝缘上的电压。
• • • •
b)暂时过电压 c)操作过电压 d)雷电过电压 高电压技术作为电工技术的一个分支,它 与电工及物理的基础理论,例如电介质理 论、电磁场理论、电路中的瞬变现象(过渡 过程)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图1.16 棒-板空气间隙 的正极性操作冲击击穿 电压和波前时间的关系
击穿电压之间,一般可以引入某个操作冲 击系数把操作过电压折算成等效工频电压 来考虑。 • 为了模拟操作过电压需要规定一定的标准 波形。一种是和雷电冲击波类似的非周期 性指数衰减波,只是波前时间 T1和半峰值 时间T2长得多。
• 1.10 大 气 条 件 对 空 气 间 隙 击 穿 电 压 的 影响 • 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及绝缘子的闪络电压 和气压、温度、湿度等大气条件有关。在 不同大气条件下的击穿电压必须换算到一 定的参考大气条件下,才能进行比较。
• • • • • • • •
高电压技术全套ppt课件590
➢影响扩散的因素:气压越低,温度越高(密度 小),则扩散进行的越快。
➢电子扩散速度快:电子的热运动速度大,自由行 程长度也大,所以其扩散速度也要比离子快得多。
2021年4月13日12时59分
高电压技术 2015
13
第一节 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
二、带电粒子的产生
电离:产生带电粒子的过程称为电离(或游离),
15
第一节 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
表1-1 某些气体的激励能和电离能
气体 激励能We (eV) 电离能Wi (eV) 气体 激励能We (eV) 电离能Wi (eV)
N2
6.1
15.6
CO2
10.0
13.7
O2
7.9
12.5
H2O
7.6
12.8
H2
11.2
15.4
SF6
6.8
15.6
1eV 1.602177331019 J
行程长度
e
1 r 2 N
式中 r-----气体分子的半径; N-----气体分子的密度;
由于 N p ,代入上式即得 kT
e
kT r 2 p
式中 p-----气压,Pa; T-----气温,K; k-----波尔茨曼常数,
k 1.381023 J / K
➢结论: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与气体种类、气压及温度
发生空间光电离的条件为 h Wi
或者
hc
Wi
式中 λ——光的波长,m;
c——光速 3108 m / s ;
Wi ——气体的电离能,eV。
2021年4月13日12时59分
高电压技术 2015
17
第一节 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场——电场强度比击穿场强小得多 会出现:极化、电导、介质损耗等。
强电场——电场强度等于或大于放电起始场强或击穿 场强:
会出现:激励、电离导致放电、闪络、击穿等。
原子的激励
激励(激发)——原子在外界因素(电场、高温等) 的作用下,吸收外界能量使其内部能量增加,原子 核外的电子将从离原子核较近的轨道上跳到离原子 核较远的轨道上去的过程。
电离能(Wi)——使稳态原子或分子中结合最松弛 的那个电子电离出来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电子伏
eV)
1eV=1V×1.6×10-19C=1.6×10-19J(焦耳)
1V电压
qe:电子的电荷(库伦)
注意 原子的电离过程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激励与电离的关系
➢ 原子发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的两种情况:
带电质点(电子、负离子或正离子)
一、带电质点的产生 二、带电质点的消失
一、带电质点的产生
带电质点的来源:游离 1.定义 游离:中性质点获得外界能量分解出带电质点的过程。 游离能(Wi) :使中性质点发生游离所需的能量。 2.游离的分类 (一)空间游离:碰撞游离、光游离、热游离。 (二)表面游离:热电子发射、二次发射、光发射、
1、电介质的分类
A:按介质形态分: ➢ 气体电介质 ➢ 液体电介质 ➢ 固体电介质
其中气体最常见。气体介质同其它介质相比,具有在 击穿后完全的绝缘自恢复特性(自恢复绝缘),故应用 十分广泛。
输电线路以气体 作为绝缘材料
变压器相间绝缘以 液体(固体)作为
绝缘材料
电缆是用 固体介质 作为绝缘
高压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以及其 它复合介质。由于气体绝缘介质不存在老化的问题,在击穿 后也有完全的绝缘自恢复特性,再加上其成本非常廉价,因 此气体成为了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绝缘介质。
正常状态:优良的绝缘体。
在一个立方厘米体积内仅含几千个带电粒子,但这些带电粒子并 不影响气体的绝缘。
3、几个基本概念
击穿:在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由绝缘状态突变为良 导电状态的过程。 放电:特指气体绝缘的击穿过程。
闪络:击穿发生在气体与液体、气体与固体交界面上的 放电现象。(也称沿面放电)。
工程上将击穿和闪络统称为不太高 的能量
发生激励,跳 到更远的轨道
发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
再次吸收能量
⑵ 直接电离 原子吸收直接吸收了足够的能量
发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激励过程不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电离过程产生带电粒子; 激励过程可能是电离过程的基础。
表 1-1
某些气体的激励能和电离能
气体击穿过程的理论研究虽然还不完善,但是相对于其 他几种绝缘材料来说最为完整。因此,高电压绝缘的论述一 般都由气体绝缘开始。
B:按在电气设备中所处位置分: 外绝缘:
一般由气体介质(空气)和固体介质(绝缘子) 联合构成。 内绝缘:
一般由固体介质和液体介质联合构成。
2、在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中出现的电气现象:
击穿电压:电介质击穿时的最低临界电压。 实际标注的击穿场强是指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Uj与间隙距离d 之比,也叫电气强度,是表征电介质耐受电压作用的能力。
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电气强度为30kV/cm; 注意:不能把不均匀场中气隙Ub与间隙距离之比称为气体的 电气强度,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场强通常是平均击穿场强。击 穿场强是表征气体间隙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
击穿、放电、闪络都是在一定的电压作用下电介 质的绝缘性能被破坏的过程。
空间游离
光游离 热游离
带电质点产生
碰撞游离
气体放电 发展过程
带电质点消失
表面游离
正离子碰撞阴极 光电效应 强场发射 热电子发射
负离子的形成
带电粒子被极板吸收 带电粒子的扩散 带电粒子的复合
气体放电现象
辉光放电
气压较低, 电源功率很小时, 放电充满整个间 隙。
火花放电(雷闪) 电弧放电
大气压力下。
大气压力
电源功率较小时, 下,电源功率
间隙间歇性击穿, 较大时,放电
放电通道细而明亮。具有明亮、持
续的细致通道。
电晕放电
极不均匀 电场,高电场 强度电极附近 出现发光薄层。
因气体压力、电源功率、电极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放电 具有多种形式
第一节 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激励能(We)——产生激励所需的能量。等于该 轨道和常态轨道的能级差。
注意
激励状态存在的时间很短( 10-7 —10-8 s),电子将 自动返回到常态轨道上去。
原子的激励过程不会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电离
电离——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一个或几个电子脱 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高电压技术
第一章 气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第一章 气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1.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1.2 均匀电场小气隙的放电 1.3 均匀电场大气隙的放电 1.4 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 1.5 冲击电压下空气的击穿特性 1.6 大气条件对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 1.7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1.8 沿面放电
第一章 气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电介质(dielectric )就是在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使用的绝缘材料。 从场的角度叫电介质,从工程的角度叫绝缘材料。
描述电介质性能的主要参数有: 绝缘电阻R: 描述介质导电性能的参数。 介电常数ε:描述介质极化性能的参数。
介质损耗P(tgδ): 描述介质损耗性能的参数。 击穿场强E:描述介质抗电能力的常数(耐受电压作用的能力)。
气体 激励能We (eV) 电离能Wi (eV) 气体 激励能We (eV) 电离能Wi (eV)
N2
6.1
15.6
CO2
10.0
13.7
O2
7.9
12.5
H2O
7.6
12.8
H2
11.2
15.4
SF6
6.8
15.6
气体介质
电气设备中常用的气体介质 :空气、 SF6 (压缩的高电气强 度气体) 纯净的、中性状态的气体是不导电的,只有气体中出现了带电 质点(电子、正离子、负离子)后,才可能导电,并在电场作 用下发展成各种形式的气体放电现象。
强电场发射。
(一)空间游离
(1)碰撞游离 • 运动的质点(可以是带电的,也可以是中性质点)撞击另一个
质点,且使其分解成为两个带电质点的现象称为碰撞游离。 • 发生碰撞游离的条件:撞击质点的总能量(动能+位能)大于
强电场——电场强度等于或大于放电起始场强或击穿 场强:
会出现:激励、电离导致放电、闪络、击穿等。
原子的激励
激励(激发)——原子在外界因素(电场、高温等) 的作用下,吸收外界能量使其内部能量增加,原子 核外的电子将从离原子核较近的轨道上跳到离原子 核较远的轨道上去的过程。
电离能(Wi)——使稳态原子或分子中结合最松弛 的那个电子电离出来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电子伏
eV)
1eV=1V×1.6×10-19C=1.6×10-19J(焦耳)
1V电压
qe:电子的电荷(库伦)
注意 原子的电离过程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激励与电离的关系
➢ 原子发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的两种情况:
带电质点(电子、负离子或正离子)
一、带电质点的产生 二、带电质点的消失
一、带电质点的产生
带电质点的来源:游离 1.定义 游离:中性质点获得外界能量分解出带电质点的过程。 游离能(Wi) :使中性质点发生游离所需的能量。 2.游离的分类 (一)空间游离:碰撞游离、光游离、热游离。 (二)表面游离:热电子发射、二次发射、光发射、
1、电介质的分类
A:按介质形态分: ➢ 气体电介质 ➢ 液体电介质 ➢ 固体电介质
其中气体最常见。气体介质同其它介质相比,具有在 击穿后完全的绝缘自恢复特性(自恢复绝缘),故应用 十分广泛。
输电线路以气体 作为绝缘材料
变压器相间绝缘以 液体(固体)作为
绝缘材料
电缆是用 固体介质 作为绝缘
高压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以及其 它复合介质。由于气体绝缘介质不存在老化的问题,在击穿 后也有完全的绝缘自恢复特性,再加上其成本非常廉价,因 此气体成为了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绝缘介质。
正常状态:优良的绝缘体。
在一个立方厘米体积内仅含几千个带电粒子,但这些带电粒子并 不影响气体的绝缘。
3、几个基本概念
击穿:在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由绝缘状态突变为良 导电状态的过程。 放电:特指气体绝缘的击穿过程。
闪络:击穿发生在气体与液体、气体与固体交界面上的 放电现象。(也称沿面放电)。
工程上将击穿和闪络统称为不太高 的能量
发生激励,跳 到更远的轨道
发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
再次吸收能量
⑵ 直接电离 原子吸收直接吸收了足够的能量
发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激励过程不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电离过程产生带电粒子; 激励过程可能是电离过程的基础。
表 1-1
某些气体的激励能和电离能
气体击穿过程的理论研究虽然还不完善,但是相对于其 他几种绝缘材料来说最为完整。因此,高电压绝缘的论述一 般都由气体绝缘开始。
B:按在电气设备中所处位置分: 外绝缘:
一般由气体介质(空气)和固体介质(绝缘子) 联合构成。 内绝缘:
一般由固体介质和液体介质联合构成。
2、在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中出现的电气现象:
击穿电压:电介质击穿时的最低临界电压。 实际标注的击穿场强是指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Uj与间隙距离d 之比,也叫电气强度,是表征电介质耐受电压作用的能力。
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电气强度为30kV/cm; 注意:不能把不均匀场中气隙Ub与间隙距离之比称为气体的 电气强度,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场强通常是平均击穿场强。击 穿场强是表征气体间隙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
击穿、放电、闪络都是在一定的电压作用下电介 质的绝缘性能被破坏的过程。
空间游离
光游离 热游离
带电质点产生
碰撞游离
气体放电 发展过程
带电质点消失
表面游离
正离子碰撞阴极 光电效应 强场发射 热电子发射
负离子的形成
带电粒子被极板吸收 带电粒子的扩散 带电粒子的复合
气体放电现象
辉光放电
气压较低, 电源功率很小时, 放电充满整个间 隙。
火花放电(雷闪) 电弧放电
大气压力下。
大气压力
电源功率较小时, 下,电源功率
间隙间歇性击穿, 较大时,放电
放电通道细而明亮。具有明亮、持
续的细致通道。
电晕放电
极不均匀 电场,高电场 强度电极附近 出现发光薄层。
因气体压力、电源功率、电极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放电 具有多种形式
第一节 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激励能(We)——产生激励所需的能量。等于该 轨道和常态轨道的能级差。
注意
激励状态存在的时间很短( 10-7 —10-8 s),电子将 自动返回到常态轨道上去。
原子的激励过程不会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电离
电离——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一个或几个电子脱 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高电压技术
第一章 气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第一章 气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1.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1.2 均匀电场小气隙的放电 1.3 均匀电场大气隙的放电 1.4 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 1.5 冲击电压下空气的击穿特性 1.6 大气条件对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 1.7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1.8 沿面放电
第一章 气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电介质(dielectric )就是在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使用的绝缘材料。 从场的角度叫电介质,从工程的角度叫绝缘材料。
描述电介质性能的主要参数有: 绝缘电阻R: 描述介质导电性能的参数。 介电常数ε:描述介质极化性能的参数。
介质损耗P(tgδ): 描述介质损耗性能的参数。 击穿场强E:描述介质抗电能力的常数(耐受电压作用的能力)。
气体 激励能We (eV) 电离能Wi (eV) 气体 激励能We (eV) 电离能Wi (eV)
N2
6.1
15.6
CO2
10.0
13.7
O2
7.9
12.5
H2O
7.6
12.8
H2
11.2
15.4
SF6
6.8
15.6
气体介质
电气设备中常用的气体介质 :空气、 SF6 (压缩的高电气强 度气体) 纯净的、中性状态的气体是不导电的,只有气体中出现了带电 质点(电子、正离子、负离子)后,才可能导电,并在电场作 用下发展成各种形式的气体放电现象。
强电场发射。
(一)空间游离
(1)碰撞游离 • 运动的质点(可以是带电的,也可以是中性质点)撞击另一个
质点,且使其分解成为两个带电质点的现象称为碰撞游离。 • 发生碰撞游离的条件:撞击质点的总能量(动能+位能)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