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画长方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画长方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画长方形》教学设计课题画长方形单元五学科数学年级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节平行与垂直的第4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以及垂直、平行的基本概念,会画垂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巩固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准确的画出长方形或正方形,为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呈现例题“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阅读与理解读懂题意、分析与画图运用长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画图,并示范画图的一般方法,最后的回顾与反思总结画法,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倾听意识、作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为以后的数学学习积累学习经验。
学习目标通过画一个长和宽已知的长方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经历解决“画长方形”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问题解决的策略,体验迁移类推及转化思想方法,积累画图形的初步活动经验。
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运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会用三角板画一个规范的长方形。
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应用画垂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创设问题情境,关联已有知识谈话导入: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这张纸是什么形状?(长方形)2、回忆一下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呢?那你能在这张纸上找到我们学过的平行和垂直吗?上台指一指。
带领学生回忆长方形特征:对边互相平行、对边相等、邻边互相垂直、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我们对长方形有这么多的了解,画一个长方形你们会画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的画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画法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特征,引导学生根据边、角两方面,同时结合刚刚学过的平行与垂直的知识来说。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画长方形教学设计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 . 使学生学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
2 .使学生能利用画平行线、画垂线的方法,正确画出长方形。
3 . 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教学重点:学画平行线教学难点:画已知长与宽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如何画平行线。
二、自主学习三、画平行线:1 .说明画平行线的工具:直尺和三角尺。
2 . 示范及讲解画增行线的方法、步骤。
(1 )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
(2 )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3 )按住直尺不动,三角尺紧靠直尺向下(或向上)平移。
(4 )沿三角尺的直角边再画一条直线。
说明这样所画出的两条直线互相平等。
1 . 学生边观察边画平行线。
2 . 让学生试着独立画两条平行线。
3 . 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其它同学观察作画步骤。
直尺、三角尺3 .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 )教师示范。
(2 )要求同桌交换检验刚才所画的平行线是否平平行。
(3 )教师随便画两条平行线,请学生板演检验方法。
要求学生用刚才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同桌所画的平行线是否平行。
直尺、三角尺4 . 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明白作画方法。
学生尝试作画。
学生小组展示交流。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 . 引导学生在书上画四条垂线。
2 .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 .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这种现象。
1 . 求学生在书上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三、四条垂线。
2 . 用直尺量出这些垂线的长度。
3 . 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的规律。
4 . 学生举例。
画长方形:我们学过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现在我们要运用这两个知识技能来画一个长方形。
1 . 出示题目的要求。
2 . 讨论:(1 )你知道长方形哪些特征吗?(2 )你认为应该怎样画?3 .教师示范。
新人教版(新插图)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4课时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案(教学设计)

第4课时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60例4。
教学目标 1.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经历解决“画长方形和正方形”问题的过程,掌握利用垂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倾听习惯。
3.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应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尝试、直观演示、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想一想:过直线上一点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呢?预设: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的基础上,沿直线平移三角尺,使其直角顶点与已知点重合,然后过已知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最后移走三角尺,在垂足处标出直角符号。
2.画一画: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指导)3.说一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已知点重合;过已知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移走三角尺,在垂足处标出直角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三个活动回顾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师:大家垂线画得都很棒,想一想能不能用画垂线的知识画图形呢?能画什么图形呢?预设:能,能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为什么能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呢?大家讨论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1.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师: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吗?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位置关系呢?预设1:长方形:对边平行且长度相等,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预设2:正方形:对边平行,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且四条边长度相等。
四年级上册《画长方形》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画长方形》数学教案•相关推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画长方形》数学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画长方形》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画长方形》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4。
【教学目标】:掌握长方形的画法,会画一个长和宽已知的长方形。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难点:应用垂直与平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提问:(1)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如果这一点不在直线上,又怎样画呢?(2)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3)什么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有什么关系?2.教师出示:长方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哪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说一说。
怎样画一个长方形呢?因为长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我们可不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呢?(板书课题:画长方形)二、自主探究1.讨论:怎样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讨论,相互发表意见。
2.动手试着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演示长方形的画法步骤。
(1)画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
(2)分别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同一侧画两条与线段互相垂直的1厘米线段。
(3)把两条垂线的另一端点连接起来。
4.学生根据课件的演示,完成作图。
5.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正方形怎样画呢?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
让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相互交流画正方形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教材“练习十”第1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修路最近?为什么?使学生理解:可以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来修这条路。
3.教材“练习十”第12题。
以已知的线段为边,画出完整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怎么画?(1)小组交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第4课时《画长方形》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4课时《画长方形》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够正确地画出长方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通过画长方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长方形的特征和性质。
2. 长方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长方形的特征和性质。
2. 准确地画出长方形。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长方形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和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长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形的特征。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长方形的特征:有四个角,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画出长方形,学生可以尝试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出长方形。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画法:先画出两条平行的线段,然后在这两条线段的垂直方向上分别画出两条等长的线段,最后连接相应的点。
3. 教师通过PPT展示正确画法,并引导学生模仿。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纸上画出指定的长方形。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巩固(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长方形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为长方形。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其他性质,如对角线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给出答案。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长方形的特征和画法。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和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他们不同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数学四年级上册《点到直线距离,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重点:画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画长方形。
难点:画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课
前
准
备
寻彩:
亮彩:
教学过程
导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展
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 ).师:同学们,大青虫家门前有条大路,它要到路上去,走哪条小道最近呢?
课件出示图片
生:与公路垂直的那条路最短。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垂直的路线是最短的,且与公路相交成直角。
师:我们知道了在这么多条路线中相交成直角的路线最短。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互相垂直
师:(出示直角符号)喔,原来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的线段最短。在数学上,我们把垂直线段的长度起了个名字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
(PPT 出示并读一次)
(二).巩固练习
1.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什么?(P62页,第6题)
2.要从幸福镇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水泥路。怎样修路最近呢?(课本P63页11题)
(三).由老师画出的平行线,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量后,让学生总结得出: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小学“梦想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点到直线距离,画长方形日 期:2020.9.14
教学日期:
班 级:4(17)班主备人:教 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点到直线的距离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四上教科书第60页。
学习目标:1.经历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学会运用长方形边的特点规范地画出长方形。
2.在经历画长方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作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与难点:规范地画出指定长、宽的长方形。
学具准备:数学书、三角尺课前思考:《画长方形》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是2013版小学数学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并通过操作直观感知了其特征。
同时,本单元在教学《画长方形》之前学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初看教材,容易把这个教学内容简单地定位为一节操作技能课。
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如何定位”、“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便成了重点思考的问题。
教学前测:前测问题:(1)画一个长方形。
(2)说一说长方形的特征。
前测分析:对路桥小学四(3)班进行了前测,共收回有效前测问卷42份,并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
对于“画一个长方形”这一前测内容,一方面对画图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画图较多地停留在直观认识的层面,所画的只是“像长方形”,而不是符合数学特征的长方形,相对比较接近长方形的有12人,约28.6%。
另一方面观察学生画长方形的过程,也符合我们对于测试结果的分析。
(以下是部分学生所画的长方形)对于“说一说长方形的特征”这一前测内容。
根据长方形边与角的特点,按照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邻边垂直、四个直角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如下:特征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邻边垂直四个直角人数7 10 8 25从上述的数据可见,学生关注长方形角的特征多于关注长方形边的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直观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在一年级,学生遗忘较多,而平行与垂直的内容又刚刚接触,学生还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长方形的数学特征。
了解到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我们认为本课时的教学应让学生运用长方形的数学特征来指导学生进行规范作图,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从而经历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图形特征对于学习平面图形的意义。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画长方形)》教学设计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陈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0页——解决问题(画长方形)。
教材与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会用格子图画一个长方形。
通过前测分析,在脱离了格子图后,学生对于如何画一个长方形是有一定感知的,但不一定能画得准确。
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例4,是在认识了垂直与平行并学习了如何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是画垂线的实际应用,通过综合运用长方形特征、画垂线等知识画出给定长、宽的长方形,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内容作为新教材四年级上册中唯一一个“解决问题”的内容,也是这届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新教材的解决问题。
教材的呈现让学生从“阅读与理解”、“分析与画图”、“回顾与反思”三方面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对学生熟悉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养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起到重要作用,该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画图问题的学习模式。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发现,实验稿教材四年级上册里,画长方形是在学生学习了如何画出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的,画的方法比新教材更为多样。
但实验稿教材只用语言呈现了画的要点,没有像新版教材那样呈现作图的步骤,也没有引导学生回顾和归纳画给定长方形的方法。
其它版本的教材均没有编写类似的例题和练习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把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定位为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准确画出给定长、宽的长方形。
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收集信息,通过讨论的方式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2.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画给定长、宽的长方形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作图能力,了解解决画图问题的模式。
3. 在“文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画出给定长、宽的长方形。
5.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源,进行自我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学生掌握了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能够按照要求准确地画出规定大小的图形。
-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提高了几何图形的识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如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拓展学习,激发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
-通过反思,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盲点,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能够列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画图工具的使用:学生熟悉了直尺、量角器等基本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地画出图形的各边和角度。
-实践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如设计房间布局、计算材料的用量等。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实践活动法:通过画图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4画长方形∣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4画长方形∣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画长方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画长方形的过程,掌握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画长方形,掌握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形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长方形模型、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长方形模型、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物品,如书本、电视、电脑屏幕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特点,激发学生对长方形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形状叫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探究新知-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长方形的特点,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 演示与操作:教师演示如何用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画长方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
-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画长方形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长方形的特点和画长方形的方法。
-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长方形物品,记录下它们的尺寸,并尝试画出来。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画长方形的方法:利用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和画长方形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画长方形》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画长方形》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形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2.培养学生运用直尺和三角板画长方形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形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难点:运用直尺和三角板熟练地画出长方形。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形教具、直尺、三角板、铅笔。
2.学具:练习本、直尺、三角板、铅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图形?2.学生回答:长方形。
3.老师追问:你们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二)探究长方形的性质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长方形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学习画长方形的方法1.老师讲解画长方形的方法: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
用直尺画出长方形的一条长边。
用三角板画出长方形的直角。
用直尺画出长方形的另一条长边。
用直尺画出长方形的一条宽边。
用三角板画出长方形的直角。
用直尺画出长方形的另一条宽边。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画一个长方形。
(四)实践操作1.老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学生画长方形,老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学生分享自己在画长方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三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2.家长签字确认,下周一带回。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课后要加强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及实践操作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圆规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圆规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难点: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特定尺寸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等。
(2)提出问题:除了这些图形,你还知道哪些平面图形?引发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注。
2. 探究新知(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如书本、桌面等,总结它们的特征。
师生共同归纳: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首先,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长方形,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注意观察每一步骤。
其次,让学生分组合作,尝试自己画一个长方形,并互相交流心得。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的画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同样地,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正方形,学生分组合作,尝试自己画一个正方形,并互相交流心得。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2)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思考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了用直尺和圆规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 画长方形(例4)∣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画长方形(例4)∣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长方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特征2. 长方形的画法3. 长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的特征及画法2. 教学难点:长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长方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呢?2. 探究新知- 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长方形的特征。
-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教师演示长方形的画法,并让学生跟随操作,加深对画法的理解。
-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画长方形的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与长方形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 例如:测量课桌的长和宽,计算面积;设计一个长方形的花园,计算所需篱笆的长度等。
-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高-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方形的特征及画法。
-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重点知识。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发现长方形的存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长方形的存在,举例说明,并尝试解决相关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方形的特征及画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画长方形示范教学方案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画长方形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长方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特征2. 长方形的画法3. 长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的特征和画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长方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方形的画法。
2.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直尺、三角板、粉笔等。
2. 学具:铅笔、直尺、三角板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形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长方形的定义。
2. 新课(10分钟)(1)教师通过示范,讲解长方形的画法,强调注意事项。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画长方形,体会画法要领。
3. 探究(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长方形的特征。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并总结长方形的特征。
4. 实践(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长方形的画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应用(10分钟)(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长方形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3)每组派代表分享方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6.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方形的特征和画法。
7. 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物品,记录下来,并尝试用长方形知识解释。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2. 在探究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 画长方形 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画长方形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方形的特征和性质,学会画长方形的方法,并能正确、美观地画出长方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特征和性质,学会画长方形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美观地画出长方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物品,如书本、电脑屏幕、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形状,从而引出课题——画长方形。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2)教师示范画长方形的方法,边示范边讲解,强调注意事项,如使用直尺、保持线条流畅等。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画长方形,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学生独立画长方形,教师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绘画过程和作品质量。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画长方形比赛”,每组选出最佳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2)学生尝试用不同大小的纸张和工具画长方形,体验不同条件下画长方形的乐趣。
4. 总结与拓展(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方形的特征和画长方形的方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家中的物品练习画长方形,并思考如何用其他形状的纸张画出长方形。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作品美观、规范。
2. 学生能熟练地运用长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意识强。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
2.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第五单元_第03课时_学画长方形(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 第3课时 学画长方形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情境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感受利用画垂直和平行的方法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画法的必要性,为后面探究做好铺垫。
】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
问题引领:你们认识下面的两个图形么?预设:左边的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
问题引领:观察一下,这两个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教师提示:从角的度数以及边的长度来观察)预设:从边的长度来看,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而且相邻的两个边都是互相垂直的。
从角的度数来观察可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揭示课题:那么现在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应该怎么样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掌握长方形的画法,会画一个长和宽已知的长方形。
2.经历长方形的画图过程,体验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难 点应用垂直与平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垂线和平行线,并且学会了画垂线的方法后安排的。
通过回顾整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和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
而如何去准确的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则是学生对画垂线的一次综合运用。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学习任务一:探究长方形的画法【设计意图:充分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活动经验。
】一、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1.课件呈现问题:怎样画出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分析: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要画出这个长方形。
问题:需要用到什么工具?预设:三角尺用来画长方形的直角问题:在画长方形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已学的知识?预设: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长方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03课时_学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03课时_学画长方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主要介绍了长方形的特点和画法。
本课时《学画长方形》是该单元的第三课时,内容主要包括长方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长方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方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三角形、圆形等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方形的特点和画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长方形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的定义,掌握长方形的特点,并能够用直尺和圆规画出长方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发现长方形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形的定义、特点和画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特点,并运用直尺和圆规画出长方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和圆规画长方形,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4.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圆规、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直尺和圆规,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形物体,如书本、电视、桌子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长方形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长方形的特点,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特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垂线长方形正方形》教案、教学设计

(2)鼓励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创新作业,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促进家庭亲子关系。
注意事项:
1.作业布置要遵循适量、适度、分层原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作业评价要注重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2)设计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垂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定期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学策略: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巩固: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4)拓展: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拓展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梳理知识体系,提高概括能力。
3.教学评价:
(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参与度、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细心观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2.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激发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兴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垂线、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2.教学方法:
(1)运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第4课时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的例4和“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4 主要是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根据已掌握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知识,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重难点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1.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问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自己探究发现,找出画法。
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游戏激趣法:课前每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举行一场“我是小巧手”的折纸比赛,限时一分钟,要求:把这张正方形纸折成长方形。
折完后沿着折痕描出这个长方形,再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检测一下,自己折出的图形是否标准。
一分钟后,评选出折得最好的“小巧手”。
【品析: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的特点,再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检测的方法,复习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为后面学习长方形的画法做好了铺垫。
】故事引入法: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马过河》。
故事讲完后,提问:大家想一想最安全、最方便的方法是什么?(提示:架一座桥)如果老师让你去帮小马搭板,你会用什么形状的呢?(长方形)我们已经学习了画垂线的方法,现在我们要运用这个知识技能来画一个长方形。
(板书课题: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品析:带领学生直接进入探究的情境中去,同时通过点明“画垂线的方法”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意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与画垂线的关系,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设疑引入:小猴盖了一座新房子,想好好的装修一下。
其中有一面长方形的墙,它想自己设计图纸,然后找其他小动物帮忙装修。
可它不会画长方形,这可怎么办呢?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台州市路桥小学徐春艳
学习内容:人教版四上教科书第60页。
学习目标:
1.经历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学会运用长方形边的特点规范地画出长方形。
2.在经历画长方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作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与难点:规范地画出指定长、宽的长方形。
学具准备:数学书、三角尺
课前思考:
《画长方形》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是2013版小学数学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并通过操作直观感知了其特征。
同时,本单元在教学《画长方形》之前学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初看教材,容易把这个教学内容简单地定位为一节操作技能课。
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如何定位”、“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便成了重点思考的问题。
教学前测:
前测问题:(1)画一个长方形。
(2)说一说长方形的特征。
前测分析:对路桥小学四(3)班进行了前测,共收回有效前测问卷42份,并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
对于“画一个长方形”这一前测内容,一方面对画图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画图较多地停留在直观认识的层面,所画的只是“像长方形”,而不是符合数学特征的长方形,相对比较接近长方形的有12人,约28.6%。
另一方面观察学生画长方形的过程,也符合我们对于测试结果的分析。
(以下是部分学生所画的长方形)
对于“说一说长方形的特征”这一前测内容。
根据长方形边与角的特点,按照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邻边垂直、四个直角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如下:
特征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邻边垂直四个直角
人数7 10 8 25
所占百分比16.7% 23.8% 19.0% 59.5% 从上述的数据可见,学生关注长方形角的特征多于关注长方形边的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直观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在一年级,学生遗忘较多,而平行与垂直的内容又刚刚接触,学生还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长方形的数学特征。
了解到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我们认为本课时的教学应让学生运用长方形的数学特征来指导学生进行规范作图,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从而经历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图形特征对于学习平面图形的意义。
教学预案:
一、前测反馈,回忆特征。
1.同学们,在课前老师们请大家画了一个长方形,请大家现在来看一看,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呈现学生的作品)
2.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得出:这个几个长方形画得不标准,它的角不是直角;有的长方形的边是斜的;长方形的边是直直的,画得不够直。
……
3.师生得出:看来画得标准的不多。
二、探究长方形的画法
1.放学生画长方形的视频,这样画可以吗?(视频)
2.该怎么画?学生讨论,得出标准的长方形应该具备的特征。
长方形有四个直角。
长方形上下、左右两条边是一样长的。
长方形有两组平行线。
长方形的邻边是互相垂直的。
……
概括学生的回答,板书: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邻边垂直、四个直角。
3.说说达到这些要求要怎么做?
生:4个直角要用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画;用尺子对边取相同的刻度。
师:那要怎样才能做到对边平行呢?(学生描述平行线)
学生描述画平行线的方法,如果只有一个三角尺,怎么办?
共同得出:同时垂直于第三条边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学生尝试画长方形
画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
师:刚才同学们都提了很多的好意见和好方法。
那下面同学们依据学习单的提示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独立画长方形,写出画长方形的步骤。
画好后验证一下自己画得是否是长方形。
5.交流反馈(2位学生分享画图的过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作图的过程。
(投影展示学生作图的过程)
①完整看作图过程。
②分解看作图过程。
第一步,先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
第二步,再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这一步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生:要画一条跟7厘米垂直的线段,这条线段长5厘米,因为长方形邻边垂直。
第三步:接下来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这两条5厘米的线段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生:这两条都是长方形的宽,是相等的。
生:这两条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因为它们都跟7厘米的线段互相垂直,所以它们互相平行。
第四步:我们只要把5厘米长的两条线段连起来就可以了。
师:如果把这种画法称为长——宽——宽——长,另外一种画法是长——宽——长——宽。
另一学生展示这种画法。
③两种方法投影进行演示。
6.回顾与反思。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画这个长方形的过程,我们怎样画这个长方形的?怎样来检验我们画得标准吗?
三、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下面两个四边形分别被遮住了一部分,请判断哪个一定是长方形?
第一个图,我们看到三个直角就可以知道这个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第二个图,怎样画下去就一定长方形?
2.请你任选一题画一画。
⑴下图是一个长方形的两条边,⑵以下面这条线段为左侧的边,请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画一个正方形。
通过检验,我们画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比较标准。
3.找出第四个点,使这四个点围成一个长方形。
你是怎样找到第四个点的?
四、课堂小结,总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