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公布《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合集下载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
15
银胶菊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L.
16
大薸
Pistia stratiotesL.
17
假臭草
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 R. M. King et H. Rob. (=Eupatorium catariumVeldkamp)
18
刺萼龙葵
Solanum rostratumDunal
29
瓜实蝇
Bactrocera(Zeugodacus)cucurbitae(Coquillett)
30
烟粉虱
Bemisia tabaciGennadius
31
椰心叶甲
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
32
枣实蝇
Carpomya vesuvianaCosta
33
悬铃木方翅网蝽
Corythucha ciliataSay
4
长芒苋
Amaranthus palmeriWatson
5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L.
6
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L.
7
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L.
8
少花蒺藜草
Cenchrus pauciflorusBentham
9
飞机草
Chromolaena odorata(L.) R.M. King & H. Rob. (=Eupatorium odoratumL.)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
44
扶桑绵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第二批)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第二批)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第二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比较大的入侵物种的一个名单。

分别在2003年和2010年分2批发布,共35个物种。

保守统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范围内,中国的入侵物种有488种,其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类微生物26种。

以西南和沿海地区最为严重,但是还缺乏一个预警机制。

入侵途径主要是人为引进;沾粘在旅游者身上带入;自然传播。

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于2003年1月10日,共16种[2]。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中美洲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m。

全球性入侵物种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中美洲1919年曾在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

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全球性入侵物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南美洲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19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全球性入侵物种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杭州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恶性杂草,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毒麦(Lolium temulentum) 欧洲地中海地区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除西藏外,中国大陆各省都有发现全球性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美国东南部海岸1979年作为经济作物引入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中美洲1920年代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全球性入侵物种凤眼莲巴西1901年从日本引入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大量逸生,堵塞河(Eichhornia crassipes) 东北部台湾作花卉,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

资料: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侵入种

资料: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侵入种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入侵种——植物部分图1. 紫茎泽兰(解放草、破坏草)(Eupatoriumadenophorum )。

原产中美州,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台湾,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等图2.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原产中美洲,现广泛分布于我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6-8米以下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和风景林 图3.空心莲子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原产南美洲,现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图4. 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 为一种恶性杂草,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杭州,在我国见于东北、华北、华东和湖北图5. 毒麦 (Lolium temulentum )原产欧美洲 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各地,是我国限制检疫对象,我国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曾有过报道图6.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 )原产美国东南部海岸,1979年引入我国,分布于我国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图7. 飞机草(香泽兰) (Eupatorium odoratum)原产中美洲1934年在云南发现,现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危害多种植物和牧场。

图8. 凤眼莲(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原产巴西,见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堵河道、破坏水生态系统等。

图9. 假高梁(石茅、阿拉伯高粱)(Sorghum halepense)原产地中海地区,现分布与我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30多种家作物的杂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入侵种——动物部分图10. 蔗扁蛾(香蕉蛾) (Opogona sacchari)原产非洲,1987年随巴西木进入广州,现传入我国10余个省、直辖市、威胁农作物、果树、名贵花卉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环发[2003]11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环发[2003]11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环发[2003]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中科院有关研究所(院):近年来,互花米草、水葫芦、紫茎泽兰、薇甘菊、湿地松粉蚧等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外来入侵物种,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经过研究,制订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现予发布。

二00三年一月十日附件: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紫茎泽兰学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R. M. King & H. Rob.)英文名:Crofton Weed中文异名:解放草、破坏草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鉴别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

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mm,排成伞房状,总苞片3-4层,小花白色,高1-2.5m。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

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

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

原产地:中美洲、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m。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附件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目录1.长芒苋 (4)2.垂序商陆 (5)3.光荚含羞草 (7)4.五爪金龙 (8)5.喀西茄 (10)6.黄花刺茄 (11)7.刺果瓜 (13)8.藿香蓟 (14)9.大狼杷草 (16)10.野燕麦 (17)11.水盾草 (19)12.食蚊鱼 (20)13.美洲大蠊 (21)14.德国小蠊 (23)15.无花果蜡蚧 (25)16.枣实蝇 (27)17.椰子木蛾 (29)18.松树蜂 (30)1.长芒苋长芒苋群丛(左上),幼株(右上),雄花序(左下),雌花序(右下)学名:Amaranthus palmeri S.Watson英文名:Palmer’s Amaranth,Palmer Amaranth,Carelessweed别名:绿苋,野苋分类地位:苋科Amaranthaceae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株高0.8~2m。

茎直立,粗壮,有纵棱,无毛或上部散生短柔毛,有分枝。

叶无毛;叶片卵形至菱状卵形,茎上部叶片则常为披针形,长(3~)5~8cm,宽(1.5~)2~5cm,先端钝、急尖或微凹,常具小突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生茎及分枝顶端,顶端常下垂,长7~30cm,宽1~1.2cm,生于叶腋者较为短,呈短圆柱状至头状;苞片钻状披针形,长4~6cm,先端芒刺状。

雄花花被片5,极不等长,长圆形,先端急尖,最外面花被片长约5mm,其余花被片长3.5~4mm;雄蕊5枚,短于内轮花被片。

雌花花被片5,极不等长,最外面一片倒披针形,长3~4mm,先端急尖,其余花被片匙形,长2~2.5mm,先端截形至微凹,上部边缘啮蚀状;花柱2或3。

果近球形,长1.5~2mm,包藏于宿存花被片内,果皮膜质,上部微皱,周裂。

种子近圆形,长1~1.2mm,深红褐色,有光泽。

花果期6~11月。

地理分布:原产美国西南部,现广布北美洲、欧洲和亚洲。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37 马铃薯甲虫
38 美洲斑潜蝇
39 稻水象甲
40 日本松干蚧
41 湿地松粉蚧
42 扶桑绵粉蚧
43 锈色棕榈象
44 红火蚁
45 草地贪夜蛾
46 番茄潜叶蛾
植物病原微生物
学名 Erigeron sumatrensis Retz. 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 Ipomoea cairica (L.) Sweet Cyclachaena xanthiifolia Nutt. Lantana camara L. Lactuca serriola L. Mikania micrantha Kunth Mimosa bimucronata (DC.) Kuntze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Phytolacca americana L. Pistia stratiotes L. Praxelis clematidea R.M. King & H. Rob. Sicyos angulatus L. Solanum rostratum Dunal Solidago canadensis L. 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Xanthium spinosum L.
Cydia pomonella L. 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Hyphantria cunea (Drury)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 Oracella acuta (Lobdell)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ier)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Tuta absoluta (Meyrick)

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

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

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摘要:外来入侵的生物不仅仅会使得区域生物的物种更加丰富,还会对多个国家以及地区带来十分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外来生物入侵的现象正在日趋严重,入侵的生物种类也会更加广泛。

因此,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也就得到了各个地区乃至社会的广泛重视。

目前,有很多地区都开展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的工作,但在实际进行防控的过程当中,也就势必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昌宁县的外来入侵生物作为切入点,对于防控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于解决的对策进行研究,以利于提高外来生物的防控水平。

关键词:昌宁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解决对策引言:伴随着当今时代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入侵的生物所引起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显著。

对于任何一种生物来说,它们都会生存在指定的生态群落当中,并于其他的生物之间保持着竞争、共存、互惠等关系,从而使得这种生物群落可以存在并得到进化。

而当某种生物进入到一种新的生态群落当中,也就会对于原有的物种平衡关系打破,使得生态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破坏。

那么怎样对于外来入侵的生物进行防控呢?下面让我们以昌宁县为例,共同对于防控的措施进行分析以及探讨。

一、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以及危害近些年,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正在日益加大,这也成为了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013年2月1日,农业部发布公告,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其中包含了52种外来入侵物种,这也就会对海洋、森林、河流等各大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使得我们国家每年都会损失上亿元的经济。

目前来看,中国已经成为遭受到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关调查表明,在保山市昌宁县已经发现了10种国家重点管理的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其中主要包括薇甘菊、空心莲子草、紫茎泽兰、马缨丹、银胶菊、奇异虉草等等。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
15
银胶菊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L.
16
大薸
Pistia stratiotesL.
17
假臭草
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 R. M. King et H. Rob. (=Eupatorium catariumVeldkamp)
18
刺萼龙葵
Solanum rostratumDunal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
44
扶桑绵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
45
刺桐姬小蜂
Quadrastichus erythrinaeKim
46
红棕象甲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
47
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Buren
51
大豆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sojaeKaufmann & Gerdemann
52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Smith) Davis et al.
34
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L.)
35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LeConte
36
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
37
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
38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

对《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植物物种的解析与思考

对《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植物物种的解析与思考

植物科学学报 2024,42(2):266~274Plant Science Journal DOI:10.11913/PSJ. 2095-0837. 23139李飞飞,郝强,崔夏,马金双. 对《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植物物种的解析与思考[J]. 植物科学学报,2024,42(2):266−274Li FF,Hao Q,Cui X,Ma JS.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plant species in the Key Management Lis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J]. Plant Science Journal,2024,42(2):266−274对《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植物物种的解析与思考李飞飞1, 2,郝强1, 2,崔夏1, 2,马金双1, 2 *(1. 北京市植物园管理处,北京 100093; 2. 植物迁地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摘 要:《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简称《重点名录2023》)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名录对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梳理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修订背景及概况,比较了《重点名录2023》和其他名录中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的差异,并分析了《重点名录2023》中33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性和扩散程度。

《重点名录2023》与4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和《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中的植物物种重合度较高。

33种外来入侵植物对我国生态、农业、林业、人畜健康均有严重危害,且扩散范围广,但仍有值得商榷的问题。

本文详述了《重点名录2023》在分类争议和前期评估上存在的问题和缺口,并对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名录的动态调整和分类管理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分类学研究;影响评估;风险分析中图分类号:Q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37(2024)02-0266-09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plant species in the Key Management List ofInvasive Alien SpeciesLi Feifei1, 2 ,Hao Qiang1, 2 ,Cui Xia1, 2 ,Ma Jinshuang1, 2 *(1.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Beijing 10009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on Plant Ex situ Conservation, Beijing 100093, China)Abstract:The Key Management Lis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KMLIAS) was officially published on 1 Ja-nuary 2023, serving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AS in China.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 rigor and objectivity of future revisions of the IAS list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capacity of IAS in China, we compiled and reviewed all existing IAS lists in China,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KMLIAS and other lists, and examined the impact and distribution of 33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cluded in the KMLIAS. Analysis revealed a high degree of overlap in plant species between the KMLIAS and the Lis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 (all four editions) and Lis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under National Key Management (first edition). The 33 invasive alien plants were found to be widely distributed, posing considerable harm to ecology, agriculture, forestry, human and animal health.However, issues such as taxonomic disputes and lack of assessment remain contentious. We propose seve-ral considera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objectivity of future list revisions and streng-then IAS control and management.Key words:Invasive alien plant;Key Management Lis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Taxonomy;Impact as-sessment;Risk analysis收稿日期:2023-07-15,接受日期:2023-09-04。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第三批)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第三批)

附件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目录1.反枝苋 (4)2.钻形紫菀 (5)3.三叶鬼针草 (6)4.小蓬草 (7)5.苏门白酒草 (8)6.一年蓬 (9)7.假臭草 (10)8.刺苍耳 (11)9.圆叶牵牛 (12)10.长刺蒺藜草 (13)11.巴西龟 (14)12.豹纹脂身鲇 (16)13.红腹锯鲑脂鲤 (17)14.尼罗罗非鱼 (18)15.红棕象甲 (19)16.悬铃木方翅网蝽 (21)17.扶桑绵粉蚧 (22)18.刺桐姬小蜂 (24)1.反枝苋学名:Amaranthus retroflexus L.英文名:Redroot amaranth别名:野苋菜分类地位:苋科Amaranthaceae形态特征:植株高20~140cm,茎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具纵棱,密生短柔毛。

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形至卵状菱形,长5~12cm,宽2~6cm,先端急尖至微凹,有小短尖,两面及边缘有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顶端具芒尖;花被片5,白色,具1浅绿色中脉。

雄蕊5枚;柱头3枚。

胞果扁球形,包裹在宿存花被内,周裂。

种子圆形至倒卵形,双凸镜状,黑色,有光泽。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现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东半球。

入侵历史:19世纪中叶发现于河北和山东。

本种的入侵途径主要为人工引种或农产品运输传播扩散。

现主要分布于安徽、北京、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台湾、天津、西藏(芒康)、新疆、云南、浙江、重庆。

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棉花、豆类、瓜类、薯类、蔬菜等多种旱作物。

该植物可富集硝酸盐,家畜过量食用后会引起中毒。

反枝苋可与其他多种美洲苋属植物杂交,如绿穗苋、鲍氏苋、尾穗苋和刺苋等。

此外,反枝苋还是桃蚜、黄瓜花叶病毒、小地老虎、美国盲草牧蝽、欧洲玉米螟等的田间寄主。

控制方法:(1)机械防治:结果前拔除;(2)化学除草剂,防除效果良好,如阿特拉津、乙草胺、烟嘧黄隆等作用于玉米地化学防除;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用于大豆田除草;敌草隆、恶草灵用于棉花地除草。

中国入侵物种名录

中国入侵物种名录

中国入侵物种名录中国是世界领上第土大三国,家也是生种类最为物富的国丰之一家中国从东。

西到,5200公里从北到,5南500,公里跨越;5个纬度和50气个带:候寒带、温带、暖温带温、亚热和热带带。

阔辽的地土多样和气候的条件使其很容遭受易外地种的物侵害来自。

世各地界的大多数种都可能物在中找国合到的栖适息。

地义入侵定物的标种准:1)过通意或有无意的类活动而人引入被个非本一地源域区;2)当在地的自然人或生态系统中形造了成我再自生力能;3给当地的)生系态或地统理构造结了成明显损害或的影;响)4中国内国被出其引源本的地物和种来自其国家的他非本地物种。

中国分部入物种名侵录乳哺:类獭狸utNri(Myacosaotrc ypuos)麝鼠M suk ar(tnOdtraazib tehiusc)褐家鼠roBwn ratRat(tsu norvgeicus)鸟类:小花葵头凤鹉鹦Sluphru-rested ccokcaoot(acatCa sulpuuear )虹彩蜜吸鹦鹉aiRbonwlo rikee(tTicrhgolosus shamatoetsu)拿大加鹅Caadn agosoe(Asnre acnaensid)s鱼:类鳙ighBaed Aris(tchthyi nobsiisl)[鱼嘏]虎鱼obiesG(G boiida)e穗麦鱼T pomotuh GdgeunoPseudorasb (oar apvra)食蚊鱼oMquito sishfG(mabsui aaffnis)i胎鳉Liebvaerre (soePiclidie)a壳甲类:氏克虾螯Caryfih(Psroacbiumscl akiri)软体动物:福寿Am螺zaoian snanil(mAulparlaig iasg)非洲蜗大牛Gia nAfticra snai(lcAhatia nfuliac)虫昆:白蚁Term(ite)松突圆蚧Pie Snacl (eeHmieblreis piaysotpila)h美白国蛾Fa ll wewbro,mA meicra nhWte Mith(Hyopanhriatcunea)扁蛾蔗aBnan amoh(tpOoognas ccahrai)湿地粉蚧松oLlboll ypine ealymubg(Orcealla cuaat)美斑潜洲Veg蝇teableLeaf Mine (Liriomrzay staivea)稻水象merAcina rce wiaetrw eevilL (issroohtpur orszoyhilpus)美洲大蠊mAerianc oCkrcoac (Pheriplaetan aemiracna)国小蠊德erGma Concrkocha (laBttllea ergmainac)苹果棉蚜Wooly Apllp epAih (driEsomo lanagierm)u葡萄根虫??rGpa eoRt Louso ePh(ylolerxa ivtfioil)i线虫Nmatodee: 松材线No虫thrA mricea ninpwooed ematnod(eurBaphelescnhs xulyophlus)i真菌:薯甘长壳菌喙Bl akc SpotCe(rtocastyis fmbriait)a野生动物疾病:鱼传鲑染性胰坏死病脏nIfectousi Pncaratie Ncceosir sVrius n itrout(IP VN)入植物侵:土荆芥Me xicn aeT(Chanopodium embaorsiodei)s水花生Al igalot wred (Aelerntnaterh aphlioerxoieds)花莲刺草子S ingfplweorAlte narnthre (Aatelnanrhtear upgenn)s苋植属物marAnth(Amaarnatush)仙掌C 人ati(cCacateaec)马樱G丹olen dDedworp(Durntaare ensp)刺茄Lov AeplpeS(loanm uculeaatisismum)美洲车前P lnaatgiaPl(naatignacea)e异檐花enVu’sL okiong-gass(lriTdanio)s藿蓟香rTopc AigeatrmuAgeratum (ocnyozidse )豚草aRwegdeA(bromsai)酒草白属Fleabnae(Cconzy)a年一蓬DisayFl ebaae(Enriegornan unu)s茎紫泽兰Crofton wee (Eduatprioumaden phorumo)花小泽兰假SouthA mercai Clnimbr eM(kiana micrinatah)美一枝北黄aTll godlnerd (oSoildgo aalissmta)米大草Cmoonm crdgraos(sparSitan naglia)毒麦Dacnrel reygars s(oliLm tumulenetmu)水葫芦ater WyhciathnE (cihohrni craasisp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89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897号

l 8
J 9 2 0 2 I
2 2
栩l 碍龙蒋
加 掌大 一枝 黄花 假 商鞲 互花米 草
非洲 大蜗 牛
s d a n u m删 , Ⅲ D u n a l
S o l i d a g o“ l L .
S o r g h u m h a I e p e r t s e( L . )P e  ̄ o o n S mr t i m, a h e r n # l o m L o i s e l e u r
A m a mn t h u s  ̄m t r / Wa t  ̄n
5 6 7
利苋 豚草 兰裂 叶豚 草
A m a r a n t h u s s p  ̄ o s u s L . A m b r o s i a a a t m i s i i f : , C a i L . A m b r o s i a‘ I L .
生 物安全学报
J Ou RNAL OF B I OS AF E T Y
2 0 1 3 , 2 2 ( 3 ) : 2 1 5— 2 1 6
h t t p : / / W -  ̄ C W . j b s c n . o r g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7 8 7 . 2 0 1 3 . 0 3 . 0 1 2
长芒 苋
拉丁名
^ t a n s c h / / C ∞8 , ( ¥ 1 mmg . )K i n g&H.R o b .(= 如 p 幻 t 蝴 I 口 如胍 r | ‘ I , 譬 S p r e g. n )
A g t mt i n a 仞 尸

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指标含义及数据来源、二级指标计算方法

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指标含义及数据来源、二级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指标含义及数据来源A.1 面积指标A.1.1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行政区国土面积的比例。

涉海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包括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和海域生态保护红线。

单位: %。

数据来源:地方上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及相关文件。

A.1.2 海洋自然岸线保有率指自然岸线保有量(长度)占海岸线总长度的百分比。

单位:%。

数据来源:地方上报自然岸线长度、人工岸线长度及空间分布数据和资料。

具体定义及计算方法参见《海岸线调查统计技术规范》( DB33/T 2106-2018 )。

A.2 性质指标A.2.1 人类活动影响面积指生态保护红线内各类型新增与规模扩大人类活动的面积。

人类活动是指《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的8 类红线内允许存在的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 2020 年版)》,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中禁止准入的各种违法、违规人类活动。

单位: km2。

数据来源:优于 2 m 分辨率的高分卫星遥感影像。

A.2.2 自然生态用地面积比例指生态保护红线内,林地、灌丛、草地、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用地的面积占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的比例。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参照全国生态状况评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单位:%。

表 A.1生态保护红线用地分类体系表一级代码一级分类二级代码二级分类11阔叶林1林地12针叶林13针阔混交林14稀疏林21阔叶灌丛2灌丛22针叶灌丛23稀疏灌丛31草甸3草地32草原33草丛34稀疏草地13一级代码一级分类二级代码二级分类41沼泽4湿地42湖泊43河流51耕地5农田52园地61居住地6城镇62城市绿地63工矿交通71沙漠7荒漠72沙地73盐碱地81冰川 / 永久积雪8其他82裸地数据来源:采用高分一号16 m 、Landsat 30 m 分辨率等卫星遥感解译成果。

A.3 功能指标A.3.1 生态保护修复面积指生态保护红线内各类型人类活动及设施清退、生态修复治理的面积。

2023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2023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语文一模非连阅读汇编大兴区(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题。

(共7分)材料一《北京市节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今年3月1日起实施。

《条例》规定了居民的节水义务:了解水价,选择购买节水器具,防止家庭用水跑冒滴漏,按照规定缴纳水费等。

本市将对用水户分为居民用水户和非居民用水户。

如果居民住宅的水用于生产经营,要及时向供水公司报备。

居民日常生活提倡使用高效节水器具,其上会贴有水效标识,用以表示产品的水效等级、用水量等性能指标。

要尽量购买水效标识2级及以上的节水型器具,这样可以实现源头节水。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仅为2100立方米左右,大约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因此,北京节水势在必行。

图1 我国局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情况统计图(数据源于网络)材料二《条例》对全市生产生活用水进行了全方面的规划。

该条例紧扣首都超大城市市情、水情,完善了覆盖取供用排全过程的节水治理体系,对工业、农业、园林绿化等各领域节水作出要求,健全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条例》明确指出,再生水输配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用水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使用再生水:(一)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建筑施工等行业用水;(二)冷却用水、洗涤用水、工艺用水等工业生产用水;(三)公共区域、住宅小区和单位内部的景观用水;(四)降尘、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等其他市政杂用水。

具备再生水利用条件的非居民用水户,水务部门应当将再生水用量纳入其用水指标,同步合理减少其地下水、自来水的用水指标。

材料三《条例》强化了针对浪费水资源行为的处罚力度。

以往有市民违规使用园林绿化用水,但没有处罚依据。

《条例》对这种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从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消防等公共用水设施非法用水的,由水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条例》还明确,对破坏或者损坏供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再生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由水务部门责令改正,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我国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水飞蓟
Silybum marianum Gaertn.
欧洲,亚洲中部,非洲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裂叶牵牛
Pharbitis nil (L.) Choisy
美洲热带
圆叶牵牛
Pharbitis purpurea (L.) Voigt
美洲热带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绿独行菜
Lepidium campestre
滨菊
Leucanthemum vulgare Lam.
欧洲
银胶菊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美洲热带
假地胆草
Pseudelephantopus spicatus (J.ex Aub.) Gleason
美洲热带,非洲
伞房匹菊
Pyrethrum parthenifolium Willd.
Amaranthus viridis L.
非洲热带
银花苋
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
美洲热带
紫草科
Boraginaceae
天芥菜
Heliotropium europaeum Ait.
欧洲
大麻科
Cannabinaceae
大麻
Cannabis sativa L.
亚洲西部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美洲
小白酒草(小飞蓬)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
北美洲
大花金鸡菊
Coreopsis grandiflora Hogg.
美洲
线叶金鸡菊
Coreopsis lanceolata L.

涉及畜牧兽医领域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农业部第176号公告

涉及畜牧兽医领域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农业部第176号公告

农业农村部现行有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畜牧兽医)2019年5月28日目录一、农业农村部规章目录 (3)二、农业农村部规范性文件目录 (8)根据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76号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现将农业农村部现行有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公布。

农业农村部2019年5月21日农业农村部现行有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畜牧兽医)(截至2019年5月1日)一、农业农村部规章目录1.农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1998年10月15日农业部令第1号公布)2.农业部立法工作规定(2002年12月27日农业部令第25号公布)3.农业行政许可听证程序规定(2004年6月28日农业部令第35号公布)4.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2006年4月25日农业部令第63号公布,2011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1年第4号修订)19.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2002年4月29日农业部、质检总局令第12号公布,2007年11月8日农业部令第6号修订)20.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2006年10月17日农业部令第70号公布)2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2007年12月12日农业部令第7号公布,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22.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5日农业部令第11号公布,2019年4月25日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2号修订)23.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2012年7月30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6号公布,2019年4月25日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2号修订)2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2012年8月14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7号公布)36.兽用麻醉药品的供应、使用、管理办法(1980年11月20日〔80〕农业(牧)字第34号、〔80〕卫药字36号、〔80〕国药供字第545号公布)37.兽用安钠咖管理规定(1999年3月22日农牧发〔1999〕5号公布,2007年11月8日农业部令第6号修订)3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和官方取样程序(1999年5月11日农牧发〔1999〕8号公布)39.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1999年10月19日农牧发〔1999〕18号公布)40.甘草和麻黄草采集管理办法(2001年10月16日农业部令第1号公布)41.兽药质量监督抽样规定(2001年12月10日农业部令第6号公布,2007年11月8日农业部令第6号修订)42.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02年3月19日农业部令第11号公布,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43.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2002年10月31日农业部令第22号公布,2004年7月1日农业部令第38号、2007年11月8日农业部令第6号、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44.兽药注册办法(2004年11月24日农业部令第44号公布)45.草畜平衡管理办法(2005年1月19日农业部令第48号公布)46.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2005年5月20日农业部令第52号公布,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修订)47.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5年5月24日农业部令第53号公布)48.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2005年8月31日农业部令第55号公布,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2019年4月25日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2号修订)49.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2006年1月27日农业部令第58号公布,2014年4月25日农业部令2014年第3号、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修订)50.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2006年6月26日农业部令第67号公布)51.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2007年3月29日农业部令第3号公布)52.兽药进口管理办法(2007年7月31日农业部、海关总署令第2号公布,2019年4月25日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2号修订)53.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2008年11月7日农业部令第15号公布)54.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办法(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16号公布,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修订)55.乡村兽医管理办法(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17号公布,2019年4月25日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2号修订)56.执业兽医管理办法(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18号公布,2013年9月28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3号、2013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修订)57.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19号公布,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58.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1月15日农业部令2010年第3号公布,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59.动物检疫管理办法(2010年1月21日农业部令2010年第6号公布,2019年4月25日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2号修订)60.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2010年1月21日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公布)61.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012年5月2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3号公布,2013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62.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2012年5月2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4号公布,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修订)63.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2012年5月2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5号公布)64.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2013年9月1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2号公布)65.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2014年1月13日农业部令2014年第1号公布,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66.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2014年1月13日农业部令2014年第2号公布,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67.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2015年12月3日农业部令2015年第4号公布,2019年4月25日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2号修订)68.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2017年5月27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2号公布)116.草种管理办法(2006年1月12日农业部令第56号公布,2013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2014年4月25日农业部令2014年第3号、2015年4月29日农业部令2015年第1号修订)118.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2006年6月5日农业部令第64号公布)119.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2006年6月5日农业部令第65号公布)120.优良种畜登记规则(2006年6月5日农业部令第66号公布)121.蚕种管理办法(2006年6月28日农业部令第68号公布)二、农业农村部规范性文件目录1.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信访规定》的通知(2005年12月4日农办发〔2005〕23号)2.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信息公开规定》的通知(2008年4月25日农办发〔2008〕8号)4.农业部、人事部印发《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1994年4月8日〔1994〕农人技字第4号)5.关于印发《农业部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0年10月27日农人发〔2000〕13号)6.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年6月1日农人发〔2006〕6号)7.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华农业英才奖评选办法》的通知(2012年3月13日农人发〔2012〕5号)9.关于如何认定违法所得问题请示的复函(2004年8月12日农办政函〔2004〕46号)10.关于认定违法所得问题意见的函(2005年2月25日农办政函〔2005〕12号)12.关于认定经营假劣饲料产品违法所得问题的复函(2005年10月27日农办政函〔2005〕91号)14.关于认定违法所得问题的复函(2006年1月5日农办政函18.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行政许可网上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8年3月24日农办发〔2008〕5号)3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通知(2015年11月18日农办计〔2015〕116号)44.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信息工作规程(2010年3月22日农办市〔2010〕11号)45.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定点市场管理办法》的通知(2010年10月26日农市发〔2010〕11号)47.农业部关于印发《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2006年10月12日农科教发〔2006〕6号)48.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2010年8月23日农办科〔2010〕70号)49.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的通知(2010年9月14日农科教发〔2010〕3号)5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2013年1月7日农办科〔2013〕2号)52.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2013年2月1日农业部公告第1897号)53.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2002年11月25日农业部、国家认监委公告第231号)5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2003年4月17日农业部、国家认监委公告第264号)5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07年6月10日农办市〔2007〕21号)57.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管理办法(2007年8月8日农市发〔2007〕23号)58.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2008年8月8日农业部公告第1071号)59.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员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细则(2009年7月21日农业部公告第1239号)法》的通知(1988年6月2日〔88〕农(农)字第16号)87.加强氟虫腈管理(2009年2月25日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公告第1157号)110.氟虫胺管理措施(2019年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48号)111.农业部关于印发《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通知(2001年7月3日农牧发〔2001〕20号)112.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2002年2月9日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第176号)113.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2002年4月9日农业部公告第193号)114.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编写细则(2003年1月22日农业部公告第242号)115.兽药注册资料要求(2004年12月22日农业部公告第442号)116.新兽药监测期期限(2005年1月7日农业部公告第449号)117.农业部关于印发《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2月25日农医发〔2005〕5号)118.农业部关于发布《农业部兽药审评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3月8日农医发〔2005〕3号)119.兽药品种编号(2005年3月11日农业部公告第472号)120.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兽药商品名称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年10月10日农办医〔2006〕48号)121.农业部关于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生产检验原料监督管理的通知(2006年11月22日农医发〔2006〕10号)122.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关于印发《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年12月18日农医发〔2006〕11号)12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兽药GMP检查员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年3月28日农办医〔2007〕8号)124.淘汰兽药品种目录(2007年4月4日农业部公告第839号)125.由农业部审批的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范围(2007年8月20日农业部公告第898号)126.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耳标识读器招标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年11月1日农办医〔2007〕41号)127.中兽药制剂生产有关要求(2007年12月18日农业部公告第954号)128.农业部关于发布《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管理规定》的通知(2008年1月2日农医发〔2008〕1号)129.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麻黄碱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2008年11月24日农医发〔2008〕24号)130.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2008年12月11日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131.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工作的通知(2008年12月12日农医发〔2008〕27号)132.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2009年1月19日农业部公告第1149号)13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2009年3月6日农业部公告第1174号)134.禁止在饲料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和饲料中三聚氰胺限量规定(2009年6月8日农业部公告第1218号)135.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命题专家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6月11日农业部公告第1221号)136.口蹄疫、禽流感等不得治疗(2009年8月3日农业部公告第1246号)137.停止缩二脲作为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2009年10月29日农业部公告第1282号)138.进口兽药管理目录(2009年12月31日农业部、海关总署公告第1312号)139.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2010年12月27日农业部公告第1519号)140.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兽药生产企业办理《兽药经营许可证》有关问题的函(2011年2月15日农办医函〔2011〕12号)141.农业部关于印发《奶畜养殖和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的规定》的通知(2011 年4 月11 日农牧发〔2011〕4号)14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国内兽药生产企业出口兽药使用外文标签和说明书问题的函(2011年10月13日农办医函〔2011〕30号)143.对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按三类动物疫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2011年10月24日农业部公告第1663号)144.养蜂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12月14日农业部公告第1692号)145.停止受理部分产品生产线项目兽药GMP验收申请(2012年1月5日农业部公告第1708号)146.饲料原料目录(2012年6月1日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147.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2012年10月22日农业部公告第1849号公布,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148.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和单一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2012年11月29日农业部公告第1867号公布,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149.新兽药监测期等有关问题公告(2013年2月16日农业部公告第1899号)150.动物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调整为按二类动物疫病管理(2013年5月24日农业部公告第1950号)151.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第一批)(2013年9月30日农业部公告第1997号)15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2013年11月28日农业部、质检总局公告第2013号)153.《饲料原料目录》修订(2013年12月19日农业部公告第2038号)154.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2013年12月30日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155.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申请材料要求、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2014年6月5日农业部公告第2109号公布,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修订)156.《饲料原料目录》修订(2014年7月24日农业部公告第2133号)157.《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修订(2014年7月24日农业部公告第2134号)158.食品动物用兽药产品注册要求补充规定(2015年3月2日农业部公告第2223号)159.《饲料原料目录》修订(2015年4月22日农业部公告第2249号)160.禁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洛美沙星等4种原料药的各种盐、脂及各种制剂的公告(2015年9月1日农业部公告第229号)161.新兽用生物制品研发临床试验靶动物数量调整(2015年11月24日农业部公告第2326号)162.兽医诊断制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5年12月9日农业部公告第2334号)163.兽医诊断制品注册规定修订(2015年12月10日农业部公告第2335号)164.兽药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2015年12月9日农业部公告第2336号)165.兽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15年12月9日农业部公告第2337号)166.停止硫酸黏菌素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2016年7月26日农业部公告第2428号)167.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2016年10月8日农业部公告第2450号)168.《兽药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监督检查标准》《兽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监督检查标准》及其监督检查相关要求(2016年10月27日农业部公告第2464号)169.兽药产品说明书范本(2016年10月27日农业部公告第2465号)170.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设置规划(2016年11月11日农医发〔2016〕37号)171.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第二批)(2016年11月28日农业部公告第2471号)172.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变更工作要求(2016年12月21 日农业部公告第2481号)173.宠物用兽药说明书范本(2017年4月1日农业部公告第2512号)174.停止生产使用狂犬病活疫苗(2017年4月7日农业部公告第2514号)175.家禽H7N9检测有关事项(2017年4月14日农业部公告第2516号)176.生猪屠宰(厂)场飞行检查办法(2017年4月19日农业部公告第2521号)177.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管理办法(2017年6月2日农业部公告第2507号公布)178.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办法(2017年6月12日农业部公告第2537号)179.港澳台居民参加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及执业管理规定(2017年6月12日农业部公告第2539号)180.兽药注册评审工作程序(2017年10月30日农业部公告第2599号公布)181.兽药生产企业飞行检查管理办法(2017年11月21日农业部公告第2611号)182.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2017年12月15日农业部公告第2625号)183.《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修订(2017年12月28日农业部公告第2634号)184.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退出有关事项(2017年12月29日农业部公告第2635号)185.生猪屠宰质量安全监管有关事项(2018年4月16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0号)186.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宠物饲料标签规定、宠物饲料卫生规定、宠物配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宠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2018年4月27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0号)187.《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修订(2018年4月27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1号)188.《饲料原料目录》修订(2018年4月27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2号)189.加强生猪运输车辆监管(2018年10月31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9号)190.兽药严重违法行为从重处罚情形(2018年12月4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7号)191.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流通等环节非洲猪瘟检测(2019年1月2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9号)192.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年版)》的通知(2019年1月24日农牧发〔2019〕5号)。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作者:郑雪婷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9期【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外来动植物对我国入侵的情况。

【关键词】外来物种;动植物;入侵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的外来物种约有近400种,其中植物约300种,动物约50种,微生物10多种。

在这些生物中,有50余种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1200亿,治理投入难以估算。

1 主要入侵的生物种类1.1 主要入侵的植物凤眼莲,马缨丹,豚草,三列叶豚草,大米草,飞机草,一年蓬,紫茎泽兰,北美车前,空心莲子草,微柑橘,假高粱,落葵薯,毒麦,互花米草,石茅,马樱丹,蒺藜草,土荆芥,刺苋。

1.2 主要入侵的动物种类松材线虫,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湿地粉虫,椰心叶甲,桔小突蝇,桉树枝瘿姬小蜂,香蕉穿孔线虫,红脂大小蠹,苹果蠹,红火蚁以上主要为森林害虫。

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有食人鲳.眼斑拟石首鱼,福寿螺,非洲大蜗牛,巴西龟,清道夫鱼,牛蛙,小龙虾,克氏原鳌虾,雀鳝。

危害农作物的褐家鼠、麝鼠,稻水象,马铃薯甲虫,危害草原生态系统的草原兔等。

2 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及危害2.1 有意传入从国外引进生物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其中植物引种为我国的农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人为引种也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生态学后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如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原产南美,大约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蓄禽饲料引入我国,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后逸为野生,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往往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疯长的水葫芦,在河流池沼中和其它生物竞争生存空间,争夺营养,造成原有区域的生物不能生存且堵塞航道,影响水运。

在云南滇池水面被水葫芦无情侵占,湖中原有68种原生龟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

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

同样的还有大米草、空心莲子草、小龙虾等。

近年来由于网购的发展,一些国外的动物被当做宠物从国外邮购,今年在南宁检疫部门就查获从德国邮购的大蚂蚁。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物种名录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物种名录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10
水葫芦(凤眼莲)
Eichhornia crassipes(Martius) Solms-Laubach
11
黄顶菊
Flaveria bidentis(L.) Kuntze
12
马缨丹
Lantana camaraL.
13
毒麦
Lolium temulentumL.
14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Kunth ex H.K.B.
4
长芒苋
Amaranthus palmeriWatson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L.
6
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L.
7
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L.
8
少花蒺藜草
Cenchrus pauciflorusBentham
9
飞机草
Chromolaena odorata(L.) R.M. King & H. Rob. (=Eupatorium odoratumL.)
19
加拿大一枝黄花
Solidago canadensisL.
20
假高粱
Sorghum halepense(L.) Persoon
21
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Loiseleur
22
非洲大蜗牛
Achatina fulica(Bowdich)
23
福寿螺
Pomacea canaliculata(Lamarck)
48
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ührer) Nickle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名录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名录是指国家为了维护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对那些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重点管理和监控的名录。

外来入侵植物通常指的是那些自然分布范围不包括我国境内,或者其中一部分地区的植物种类,它们在引入我国后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的植物。

以下是我对这个主题的深度和广度要求的探讨:一、深度:1. 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名录的概念和范围进行详细解释,包括什么样的植物会被列入名录,以及列入名录后将会进行怎样的管理和监控。

2. 分析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农业生产等方面,并举例说明。

3. 探讨外来入侵植物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包括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疾病传播等方面,引发社会关注和应对措施的必要性。

二、广度:1. 介绍全球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包括主要来源、传播途径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管理的重要性。

2. 分析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和途径,如何避免和应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和侵害。

3. 探讨国际合作和法律法规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和控制,国内在这方面的政策和举措。

文章结构:一、引言: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名录的背景和意义。

二、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外来入侵植物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四、国际合作和法律法规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和控制。

五、结论和展望。

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名录的建立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这个问题,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和应对措施,保护好我们自己的生态环境和美丽家园。

接下来,我将按照以上提供的要求,撰写一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以期能够帮助你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外来入侵植物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许多外来入侵植物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快速的繁殖能力,它们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扩散并占据当地生态系统的资源,对当地植物物种的生存、繁殖和分布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ührer) Nickle
49
香蕉穿孔线虫
Radopholus similis(Cobb) Thorne
50
尖镰孢古巴专化型4号小种
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Schlechtend (Smith) Snyder & Hansen Race 4
附件:
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第一批)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1
节节麦
Aegilops tauschiiCoss.
2
紫茎泽兰
Ageratina adenophora(Spreng.) King & H. Rob. (=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
3
水花生(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 Griseb.
4
长芒苋
Amaranthus palmeriWatson
5
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L.
6
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L.
7
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L.
8
少花蒺藜草
Cenchrus pauciflorusBentham
9
飞机草
Chromolaena odorata(L.) R.M. King & H. Rob. (=Eupatorium odoratumL.)
15
银胶菊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L.
16
大薸
Pistia stratiotesL.
17
假臭草
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 R. M. King et H. Rob. (=Eupatorium catariumVeldkamp)
18
刺萼龙葵
Solanum rostratumDunal
10
水葫芦(凤眼莲)
Eichhornia crassipes(Martius) Solms-Laubach
11
黄顶菊
Flaveria bidentis(L.) Kuntze
12
马缨丹
Lantana camaraL.
13
毒麦
Lolium temulentumL.
14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Kunth ex H.K.B.
39
马铃薯甲虫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
40
桉树枝瘿姬小蜂
Leptocybe invasaFisher & LaSalle
41
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
42
三叶草斑潜蝇
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
43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
44
扶桑绵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
45
刺桐姬小蜂
Quadrastichus erythrinaeKim
46
红棕象甲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
47
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Buren
24
纳氏锯脂鲤(食人鲳)
Pygocentrus nattereriKner
25
牛蛙
Rana catesbeianaShaw
26
巴西龟
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Wied-Neuwied)
27
螺旋粉虱
Aleurodicus dispersusRussell
28
桔小实蝇
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
29
瓜实蝇
Bactrocera(Zeugodacus)cucurbitae(Coquillett)
30
烟粉虱
Bemisia tabaciGennadius
31
椰心叶甲
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
32
枣实蝇
Carpomya vesuvianaCosta
33
悬铃木方翅网蝽
Corythucha ciliataSay
51
大豆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sojaeKaufmann & Gerdemann
52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Smith) Davis et al.
19
加拿大一枝黄花
Solidago canrghum halepense(L.) Persoon
21
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Loiseleur
22
非洲大蜗牛
Achatina fulica(Bowdich)
23
福寿螺
Pomacea canaliculata(Lamarck)
34
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L.)
35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LeConte
36
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
37
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
38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