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任课老师更新思想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现创新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角色扮演法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注重提高知识应用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但一些任课老师没有严格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制约教学效果提升,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1.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初中历史教学包含大量的历史史实,面对复杂的史实,重视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为此,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改变历史知识繁、难、偏的现象,通过基本知识的讲述,剖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加深印象。

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学习时,对于这种抽象的内容,任课老师可以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的参战国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让学生思考其成因和结果,体会“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国家的多极格局。

并拿出地图让学生圈出帝国主义,从而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并对历史事件重现,让学生加深印象,深刻感悟到历史的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

2.注重角色扮演法的应用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任课老师则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角色扮演法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和事件,由任课老师提供素材或话题,或者由学生编写历史话剧,然后搬上讲台。

例如,“美国南北战争”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北方资产阶级和男方种植园奴隶主,从自身利益出发,就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进行课堂表演,阐述自己的观点。

初中历史教学小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小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小论文初中历史教学小论文摘要: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改革,不仅是提高目前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为学生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措施。

主要就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创新措施展开具体的阐述,希望对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局面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有效应用就初中历史课程来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人文素质进行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而就初中历史课程的开展现状来说,似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创新迫在眉睫,下文将对具体的创新措施展开详尽的阐述。

一、话剧方式的有效融入就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来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就现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采用话剧表演的方式对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革新。

通常情况下的模式都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作用及影响”,在这种模式中,基本上已经构成历史话剧的几大要素,因此如果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采用历史话剧的形式展开有效教学,对具体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创新的话,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对于丰富历史课程教学手段,改善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都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初中历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现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创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话剧教学形式之外,还可对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利用。

可以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去收集一些相关的影像或者音频资料,将有关信息融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影像或者音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和参与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丰富历史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就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教师应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手法进行有效的创新,通过话剧的形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从而提高相应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争取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面对高中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和高中历史这一特定课程,决定了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而转变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观念的更新,创新能力的培以及创新氛围的培养,从而带动整个高中生历史教学的创新进程。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教学创新能力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的原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它时刻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在对问题的关注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热情,投入思维,展开想象的空间,遨游在历史的星空中。

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对高中历史课浓厚的创新兴趣。

如: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可以运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还可以设计出开放式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

曾经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当我把欧洲中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线的地图挂上黑板时,有同学马上说:加勒比海盗寻宝的线路图。

我和同学们都差点笑翻。

从来没有学生会把新航线的地图当成加勒比海盗寻宝的地图,也没有学生把这二者联系到一起。

这看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而近年来的《加勒比海盗》热播,竟让人把这二者联系了起来。

初听则有点不可理喻,然而仔细一想,似乎二者之间也确实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新航线的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求宝藏,而加勒比海盗的目的也是寻求宝藏,而线路、时代似乎都有点不谋而合。

这种突发奇想不能不称之为一种创新思维。

通过这种新奇、灵活、独特的创新思维,学生不但对历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历史背景,历史本质的把握。

二、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以项目制学习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以项目制学习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以项目制学习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在当今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学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亟需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项目制学习作为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以项目制学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一、项目制学习的定义和特点项目制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培养。

在项目制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和设定研究主题,组织调查研究,合作实施方案,最终呈现成果。

其主要特点包括:1.学生主动性强:学生在项目制学习中扮演着主导角色,能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制学习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方案、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环节,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合作协作意识:项目制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项目制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项目主题的选择: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历史相关的项目主题,如某一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名人传记的编写等。

通过项目的具体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探究欲望。

2.实地考察与调查:项目制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真实场景和遗址,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对于古代建筑的研究项目,学生可以前往实地考察,亲自感受古建筑的氛围和魅力。

3.团队合作与交流:项目制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团队进行项目研究和设计,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成果展示与评价:项目制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成果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展板、演讲或模拟场景等形式,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展示项目的研究成果。

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推广,中学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创新教学,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了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些不足,并对创新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历史创新教学一、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1、过分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脱离历史教学实际。

目前来说,虽然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了,但是缺忽视中学历史学习的交互性原则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事实上,创新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创立了多少新观点或者为历史做出了多少新的发现,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那种探索精神和思想。

2、侧重能力,轻知识技能的传授。

创新是一种能力,但能力的培养不是凭空而起的,它必须要有坚实的根基。

要创新,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教学生学会理解、记忆掌握以及整理归纳基础知识的能力。

历史要理解是建立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上的,对材料精确全面地了解是历史学习最起码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提倡创新的同时,要花精力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绝不可顾此失彼。

3、创新要有原则和规范。

虽然说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敢于推陈出新,敢于对前人的学术成就与结论提出质疑,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威。

但这有时会很容易导致另一种倾向,走向另一种极端:一切思维、推理都可以随心所欲,甚至因为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而歪曲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打破固有的学科理论体系,或者因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宠坏了学生,对于他们的一些轻率随意、自以为是,甚至哗众取宠、荒诞不经的推论加以表扬、鼓励,导致宽容失度,这都是极不负责的。

4、错把电化教学等同于创新教学。

一提到创新教学大家马上会想到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投影、录相、幻灯、计算机等。

只要有公开课、观摩课,这些电化教学纷纷上场,做好课件后到多媒体教室去演习几遍,美其名日“创新教学”。

初中历史创新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创新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探索摘要:在学校的创新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

历史学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由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变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着力探讨的问题。

一、创新教学的开展背景。

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育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一讲到底的陈旧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地位得不到应有的确立,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

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

“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

”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二、学科特点促使历史教学的创新。

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1、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

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

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历 史 课 程 虽 然 讲 授 的 是 过 去 的 事
而 言 之 就 是 指 新 颖 、 独 特 的 、 有 突 破 性 的 活 动 和 思 维 。创 新 教 育 的 目 的 就 是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和 兴
趣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和 能 力 。 国 际 2 1世纪 教 育 委
章 ,效 果 很 好 。 ‘
陶 。在 传统 教 育模 式 ,基本 上淡 化 了这一 功 能 。历
史 的 审 美 情 感 是 对 历 史 现 象 和 历 史 人 物 产 生 的 愉 悦 心 境 和 高 尚 情 操 。 历 史 事 件 的 悲 壮 美 , 历 史 人 物 的 崇 高 美 ,人 类 进 程 的 艰 辛 美 ,科 学 技 术 的 创 造 美 都
情 ,具 有 不 可 变 性 ,但 历 史 就 是 由人 民 群 众 创 造 出 来 的 ,所 以 历 史 本 身 就 充 满 着 创 造 性 ,如 何 进 行 创 新 教 学 , 我 根 据 近 几 年 的 教 学 实 践 和 探 索 , 谈 谈 我
的 观点供 商榷 。

员 会 向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提 交 的 ( 育 一 一 财 富 蕴 《 教 藏其 中 的报 告 中 指 出 :教 育 有 四个 支 柱 :学 会 认 知 , 即获 取 理 解 的 手 段 ; 学 会做 事 ,以 便 能够 对 所处 的 环 境 产 生 影 响 ; 学会 共 同 生 活 ,以便 与 他 人 一 道 参 加 人 的 所 有 活 动 并 在 这 些 活 动 中 进 行 合 作 ; 最 后 是 学 会
并相互 形成 系统 关 系的运 动 的过程 。在这五 个要 素
中 ,最 活跃 的 是 教 法 和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的 组 织 形 式 ,这

新课程状态下中学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新课程状态下中学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新课程状态下的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而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创新。

实践表明,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结构,必须融合相应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

中学历史属于人文学科,在培养人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在新课程状态下,历史学科应该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教师如何通过教育、教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进步发展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等),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诸方面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的。

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是创新活动的结果。

创新活动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历史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和创新教育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不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

”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相关的历史事实,再现历史上的一个个创新人物的活动和形象,让学生置身于创新的时代潮流和氛围之中去体验和感悟创新,使之懂得创新对人类进步的巨大影响,创新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作用,从而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历史教材本身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对立统一,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中外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基本史实的教无疑是必要的,它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情操培养和智能训练也是有利的,但历史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激活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分析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教育属于素质教育最为核心的内容,历史课堂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主要的实施渠道,中学历史教育应该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培养学生释疑和质疑能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学习空间合理开拓、将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以及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等方式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观念,促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培养释疑能力创新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新形势下赋予素质教育最为深刻的内涵,素质教育如果想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道路的迫切需求,就必须强化创新教育模式。

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如何将课堂教学的四十几分钟利用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通常胜过责任感。

”由此可见,兴趣是促进学生开发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能力的源泉和最基本保障。

所以,在职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打个比方来说:可以用较为幽默、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抓住学生的眼睛和耳朵,激发其想象力和创新力,巧用设悬念方式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喜好提出发散性思维问题,使学生自主讨论课堂问题,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添加幽默信息和理性信息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从感官方面刺激学生的记忆力,比如在讲解昭君出塞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描绘出昭君出塞图,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本文的记忆深度,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主动了解昭君出塞时的历史风情和地理环境,使学生充分遐想昭君出塞时的各种奇闻异事等。

二、培养学生释疑和质疑的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机械式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的或宗旨的教育”。

历史学科也应该旨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单向灌输基础知识为主,学生的角色是课堂活动的被动参与者、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完全忽视学生个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难以了解现实,发现自我。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我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远大的理想。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的事例已经证明,人的创新意识越明确,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远大理想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通过课内外读物引导激励学生阅读名人传记,经常向学生介绍名人事迹,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说过:“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都像个‘句号’,那样只能说是教学的失败。

‘教学’就是让学生的天空永远都挂着一个个奇异的问号。

其间,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这如星辰般的问句,并激发他们渴望的眼神与探索的冲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依靠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有机的结合起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情景中,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因为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极大调动眼、耳、口、手的动作。

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作用下,使学生很快达到情绪的兴奋,主动探求知识,主动解决悬念,主动寻找解决困惑的方法或途径,主动研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同学的进展是课程实施的动身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同学全面素养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这就要求老师必需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同学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

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老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

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同学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

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这就需要老师和同学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同学的历史思维力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同学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进展。

类似例子有很多,历史老师必需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同学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育同学思索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力量,以激发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其次,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转变以往同学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同学提出的不同看法、看法、观点不任凭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同学自主学习、独立思索,为同学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进展制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展的互动过程。

历史教学实践小论文(3篇)

历史教学实践小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历史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历史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旨在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引言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传承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二、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 问题:教学方法单一对策: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问题:学生兴趣不足对策:结合历史教材内容,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3. 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对策:注重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 问题:历史知识过于枯燥对策: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将历史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5. 问题: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历史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历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三、历史教学的现状与不足1.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4. 教师对历史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效果不佳四、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兴趣。

2.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 案例教学: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6. 历史故事教学: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说明创新是国家兴旺的关键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就这一问题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在新的世纪里,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由教师作为传播者,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受。

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例如,记得我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授其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而我们在下面似懂非懂地听着,听完后老师也只是要求我们牢牢记住里面的“重点”。

我在讲授这一课内容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教”变成了“学”,简要过程如下:导入新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疏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完成如下作业,(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过程中主要有几件事?(3)革命的影响(国内、国际)是什么?革命过程有何特点及其说明了什么等,学生完成后,公布自学结果,教师再对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最后,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老师质疑,把思维的触觉点升华到理论高度,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双向交流的气氛。

这样就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激活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最大的学习主动性,以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努力获取知识,对学习中的艰辛不再感到苦涩。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验 到 创 新 的喜 悦 。
除了阅读教材 , 那些 生动逼真 的历史 图片 , 展示 了 历史场景 , 渲染 了气氛 , 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感 性认识 , 的
确为历史课堂增色不少 。但这还远远不够 , 我们应充分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如运用 电视 、 录像 、 多媒体播放历 史 影片 , 带领学生跨越时空 , 由现实进 人历史 , 让他们成 为历史 的见证人 ,让他 们与历史人物 同呼吸 、共命运 。 这样 , 枯燥 无味的历史知识将 会生动起来 , 死气沉 沉 的 历史事件 将鲜活起来 ,遥远模 糊 的历史 人物将清 晰起 来, 学生的兴趣 和热情也将会高涨起来 。 这种情况下 , 学 生们又怎么能不爱创新 呢?课堂质量怎么能不提高呢? 三、 改变教 学观念 , 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 的教学是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 、知识传授 , 仅


改 进教 学 方 法 。 透 创 新 教 育 渗
传统的历史教法是重知识传授 、 重智育 内容 。教师 是注射者 、 生是接受器 , 学 结果 往往是教师讲 得头头 是 道, 学生却是雾里看花 , 久而久之 , 就会 失去学 习的主动 性, 并形成一个 概念“ 历史就是死记 硬背 ”认 为历史 不 , 需要思考与理解 , 更谈不上创新 。 因此 , 改进教 学势在必 行。 要考虑① 怎样才 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兴趣对求 知创 新的重要性是不 言而喻 的。② 如何才能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学习 习惯。 良好 习惯 的养成 , 有助于学生主动掌 握知识 , 而掌握一定知识 又是创新 的先决条件 。③培养 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 了兴趣和 习惯还不够 , 还要有 “ 咬定青 山不放松” 不达到 目的不罢休 的精 神 , 能激 , 才

教情绪 。教师要对 教学充满 激情 , 对学生充 满关爱 , 对 自己充满信 心。上课时要调控好学生 , 使学生上课情绪 高涨 , 回答 问题充满激情 。 总之 , 思想 品德 教师只要转变教 学观念 , 关注不 同 学生 , 在课堂 上指导 学生 实施 “ 自主 、 作 、 合 探究 ” 为特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

它包罗万象、五彩缤纷。

翻开历史的篇章,时而让人沉醉于悠悠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长河中,时而让人卷入硝烟弥漫的战火当中,时而让人发出哀怨无助的悲叹之声,时而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震撼。

这样的一门情感交融、视野开阔的学科却由于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使得它成为一门无足轻重的冷门学科。

学校、家长、学生都把历史拒于主课之外。

但随着“3+x”高考在全国的实行,随着国家对“一专多能”人才e的急需,中学历史教学应顺应改革的趋势和意图,打破传统的封闭思维定势,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农村中学由于条件的限制,由于人们思想的陈旧与落后,使得历史的教学改革困难重重却又势在必行。

那么怎样才能使农村学生对显得庞杂、零乱的历史知识感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具有创新意识。

由此,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被提上了日程。

以下的几点教学尝试供参考与商议。

一、导课新颖别致,能激起学生想听课的好奇心与兴趣感。

导课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能否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在老师和学生的脑海中都形成了是一门“副课”的观念,所以很多的老师在上历史课的时候都忽略了导课这一环节,只是平铺直叙,老师一张嘴,学生一支笔,聊聊几分钟的圈圈点点之后,学生就开始摇头晃脑、有口无心的背诵起来,一节课下来,学生获取的历史知识也许只有几个简单的历史年代和历史人物,学生根本没有创新意识和思维意识。

但如果导课新颖,学生在思维与探索中获取知识,那么我想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心里特征,可以用一首正气浩然的诗,也可以用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也可以用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来作为导课的方式。

如在讲授《戊戌变法》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读谭嗣同的“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同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然后告诉学生这首诗的出处,简单的阐述这首诗的意思。

论中学历史学科创新教育论文

论中学历史学科创新教育论文

论中学历史学科的创新教育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创新型教育,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素材。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创新或缺少创新活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将衰落直至消亡;我们要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才可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

一、实施学科创新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

历史学科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我认为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和关键。

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从教学理念上作到以下几点:1、变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

历史学科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

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往往就将整个历史教学变成历史事实的教育。

这样一来教授给学生的就只是一些枯燥的历史史实。

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化死记硬背为理解接受。

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少不了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

但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去熟记这些历史知识呢?诚然,让学生记得较多的知识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是保证学生学好历史学科的一个必要前提。

一般说来,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得越多,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运用的过程中越显得得心应手。

但是,如果仅仅是强制性地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历史知识,倒不如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分析,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拉线索、作对比、找相似等各种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的记忆和掌握。

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就是系统的、灵活的,可以保证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作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3、从知识灌输到素质培养。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中学历史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中学历史教育一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历史意识的重要环节。

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应如何进行创新。

一、创新的必要性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创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只有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备全面素质的历史学生。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碎片化的冲击,学生对于枯燥的历史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创新的历史教学模式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被动接受。

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而创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

二、创新的可行性1. 引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历史教学模式的有力工具。

通过使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海量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2. 引入案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表达能力。

3. 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可以引入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的教学方式。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方,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深远,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

跨入信息时代,对每位社会成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全球一体化,这就要求人们学会交往、合作、分离,具有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

历史都是过去的,而现实和未来都会成为历史。

历史学习之所以要创新,就在于我们要面对现实和未来。

创新性的教育的主旨是:教师要以创新性的劳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一、转变教师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的教师。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告戒教师:“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书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构建创新型教师群体是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

传统的教师观念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中心论。

现代经济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点,现代科技的本质是创新,是以创新型人才为支撑点的。

我国教育必须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突出特点的现代化教育转化,这是实施可叫兴国战略的关键。

在创新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教师教书的地方,作为教师不仅要
做到目中有教材,更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历史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从根本上抛弃旧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教育观念,走出误区,建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主体意识,成为创造型的教师,时时对自身的素质保持提升和完善的趋势。

全方位、多角度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二、更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新教学模式。

在构造创新性的教育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探索,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

根据学生背景、知识背景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提出相关中心问题。

然后,通过系列实验和问题,交叉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逐步解决中心问题。

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合作法,在实际学习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动手、参观的机会。

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历史教学教改中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方法。

电化教学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与实物、模型、图片相比,这种直观教学具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更形象的表现力,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相互联系。

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
要求。

问题教学法对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通过质疑、探究、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智慧是长期思维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

历史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包含有顺时思维和逆时思维、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等。

美国著名的创造力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创新思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放飞想象,创造独特、新颖的形象。

在教学中,我们历史老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教师的盲从,激发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肯定其勇于探索的精神,欣赏其独到见解,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出和验证假说,发现其规律性,即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判断历史现象能力的综合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仅仅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通过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一种学习的动力,一种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能力。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恰当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思维活动通常由疑问而产生,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窦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中学历史教学中,巧设疑问和课堂讨论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启发思维的难度要适中、量度要适宜,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适时适度地指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

总之,创新教育是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化[m].北京:中国人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