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精品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_毕业设计精品
平⾯关节型机械⼿设计_毕业设计精品平⾯关节型机械⼿设计⽬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机械⼿总体⽅案设计 (2)2.1总体⽅案分析 (2)2.2总体结构分析 (3)第3章机械⼿总体结构设计 (6)3.1 机械⼿⼿部设计 (6)3.2 移动关节的设计 (9)3.3 ⼩臂的设计 (11)3.4 ⼤臂的设计 (16)3.5 机⾝的设计 (18)结束语 (21)参考⽂献 (22)平⾯关节型机械⼿设计第⼀章绪论随着我国⼯业⽣产的飞跃发展,⾃动化程度的迅速提⾼,实现⼯件的装卸、转向、输送或操持焊枪、喷枪、扳⼿等⼯具进⾏加⼯、装配等作业的⾃动化,已愈来愈引起⼈们的重视。
机械⼿是模仿着⼈⼿的部分动作,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动机械装置。
在⼯业⽣产中应⽤的机械⼿被称为“⼯业机械⼿”。
⽣产中应⽤实现安全⽣产;尤其在⾼温、⾼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环境中,它代替⼈进⾏正常的⼯作,意义更为重⼤。
因此,在机械加⼯、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业、交通运输业等⽅⾯得到越来越⼴泛的应⽤。
机械⼿的结构形式开始⽐较简单,专业性较强,仅为某台机床的上下料装置,是附属于该机床的专⽤机械⼿。
随着⼯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使⽤范围⽐较⼴的“程序控制通⽤机械⼿”,简称通⽤机械⼿。
由于通⽤机械⼿能很快地改变⼯作程序,适应性较强,所以它不断变换⽣产品种的中⼩批量⽣产中获得⼴泛的应⽤。
本次课程设计的平⾯关节型机械⼿是应⽤于上下料、搬运环类零件,从内孔夹持⼯件,代替⼈⼿的繁重劳动,减轻⼯⼈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劳动⽣产率。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设计平⾯关节型机械⼿,培养综合运⽤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第⼆章平⾯关节型机械⼿总体⽅案设计平⾯关节型机器⼿⼜称SCARA型装配机器⼿,是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的缩写,意思是具有选择柔顺性的装配机器⼈⼿臂。
平面二关节机械人手设计
NO . 1 1
S C 下NC 〔 & 下 口干幻LOG Y IN「 MA 丁O N 〔 以飞 }
高新 技 术
平面二关节机械人手设计
周佳云
(绍兴文理学院机电系
浙江绍兴
1 3 2000 )
机器人灵巧手的重要组成部分驱动系统, 它的驱动系统由驱动器和传动系统两部分组 摘 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平面二关节机械人手设计, 成 。 灵巧手存在的缺点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平面二关节 机械人手 设计 文章编号: 1672一 3791(2007)04(b )一 0003一 1 0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 分类号:TP24 1 在2 世纪初, 1 随着自 动化加工设备的不断 更新和发展, 工业机器人正在逐渐代替某些领 域的加工。工业机器人手或操作器已应用于 工业生产中, 并逐步代替繁重的手工操作. 这些任务的自动化主要受多功能手爪或操作 工具开发的阻碍。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末端夹 持器灵活性差、缺少感知能力和精确的力控 制等缺点, 多指机器人手的研究受到很多学者 的关注。多指手从结构与功能 上 模仿人手, 以实现对多种物体的灵巧操作和精确的力控 制, 因此具有解决一些复杂作业问题的可能 性。其主要应用范围有: 作为智能机器人的 手、危险环境下的精密操作及空间机器人技 术等川 。人手的灵 巧特性, 现已成为机器人学 者进行机器人手设计及实现其灵活制的思考 源泉。为了使机器人的末端操作器能象人手 一样对不同形状和不同性质的物体具有抓、 握、夹、拿等功能, 可以把人手的动作划分抓 型、握型和央型川。为了提高机器人的智能 化水平和作业水平,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学者对 多手指灵巧手感兴趣, 机器人多指灵巧手抓取 和操作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科技领域中一个 重要的研究主题!21。本文介绍平面二关节机 械人手设计, 机器人灵巧手的重要组成部分驱 动系统, 它的驱动系统由驱动器和传动系统两 部分组成。灵巧手存在的缺点以及解决方法。 1 驱动器 驱动系统是机器人灵巧手的重要组成部 分, 对系统的性能和操作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 用。在一般情况下, 灵巧手的驱动系统由驱动 器和传动系统两部分组成。驱动器是驱动系 统的核心部件, 用以产生运动和力, 传动系统 将运动和力从驱动器传递到灵巧手手指的关 节。灵巧手用驱动器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输 出力矩、速度、 质量、 体积、 可靠性、 控制性 能和功耗等。到目前 为止, 指灵巧手绝大多 多 数采用了电驱动, 部分采用了电液驱动、气压 驱动和形状记忆合金等驱动方式。
机械手完整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手完整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论文(设计)(范文)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系部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XX年XX 月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H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丄作,工作方式一般釆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
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讣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口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关键词:机器人,示教编程,伺服,制动ABSTRACT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on 什w automation degre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guarantee the product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robots are gradually approved and adopted by enterprises・ The technique level and the application degree of industrial robots reflect the national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to some extent, currently, industrial robots mainly undertake the jops of welding, spraying, transporting and stowing etc. , which are usually done repeatedly and take high work strength, and most of these robots work in playback way.In this paper I will design an industrial robot with four DOFs, which is used tocarry material for a punch. First I will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se, the big arm, the small arm and the end manipulator of the robot, then choose proper drive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uild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robot. On this foundation, I will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bot, including choosing DAQ card, servo control, feedback method and designing electric circuit of the terminal card and control software・Great attention will be pai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nd the robot safety during running・ The aims to realize finally include: servocontrol and brake of the joint, monitoring 什】e movement of each joint in realtime, playback programming and modifying the program online, set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returning to reference point・KEY WORDS: robot, playback, servocontrol, brake目录第1章绪论 (3)1.1机器人概述 (4)1.2机器人的历史、现状 (4)1.3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4)第2章机器人实验平台介绍及机械手的设计 (3)2.1自由度及关节 (4)2.2基座及连杆 (4)2.2. 1 基座 (7)2.2.2大臂 (7)2.2.3小臂 (7)2.3机械手的设计 (4)2.4驱动方式 (4)2.5传动方式 (4)2.6制动器 (4)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 (4)3.1控制系统模式的选择 (4)3.2控制系统的搭建 (4)3.2. 1工控机 (4)3.2.2数据采集卡 (4)3.2.3伺服放大器 (4)3.2. 4 端子板 (4)3.2. 5电位器及其标定 (4)3.2. 6 电源 (4)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 (4)4.1预期的功能 (4)4.2实现方法 (4)4. 2. 1实时显示各个关节角及运动范围控制 (4)4. 2. 2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 (4)4. 2.3电机的自锁 (4)4. 2. 4示教编程及在线修改程序 (4)4. 2. 5设置参考点及回参考点 (4)第5章总结 (4)5.1所完成的工作 (4)5.2设计经验 (4)5.3误差分析 (4)5.4可以继续探索的方向 (4)致谢 (4)参考文献 (4)1.1机器人概述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
机械手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1。
绪论1.1工业机械手设计的意义1、熟悉机械手的应用场合及有关机械手设计的步骤;2、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减轻人力,便于有节奏的生产;3、结合机械手设计这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学会怎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1。
2国外的机械情况现代工业机械手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基于示教再现和主从控制方式、能适应产品种类变更,具有多自由度动作功能的柔性自动化。
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
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
他的结构是:机体上安装回转长臂,端部装有电磁铁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型的.1962年,美国机械铸造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之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
商名为Uni-mate(即万能自动)。
运动系统仿造坦克炮塔,臂回转、俯仰,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用磁鼓最存储装置。
不少球坐标式通用机械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年该公司和普鲁曼公司合并成立万能自动公司(Unimaton),专门生产工业机械手.1962年美国机械铸造公司也试验成功一种叫Versatran机械手,原意是灵活搬运。
该机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转,臂可以回转、升降、伸缩、采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也是示教再现型.虽然这两种机械手出现在六十年代初,但都是国外工业机械手发展的基础。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Uni—mate 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可小于±1毫米。
美国还十分注意提高机械手的可靠性,改进结构,降低成本.如Uni-mate公司建立了8年机械手试验台,进行各种性能的试验。
准备把故障前平均时间(注:故障前平均时间是指一台设备可靠性的一种量度。
它给出在第一次故障前的平均运行时间),由400小时提高到1500小时,精度可提高到±0.1毫米。
德国机器制造业是从1970年开始应用机械手,主要用于起重运输、焊接和设备的上下料等作业。
机械手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设计为冲床上料机械手设计。
基本参数为:升降行程135mm,手臂回转角度为105°。
此机械手能以34次 /分的频率,传送重0.5公斤重的硒钢片。
该机械手采用气压传动方式驱动,气缸最大压力为0.7MPa,为提高气缸活塞密封的可靠性,活塞采用2个O型环密封。
机械手的的抓取部分为吸附式,采用2个型号为ZP16UN的真空吸盘,吸盘提升力由真空泵提供。
机械手工作时,气缸推动活塞杆作升降运动。
活塞杆的中部装有一个深沟球轴承,当活塞杆上下运动时,轴承沿导向筒上的螺旋槽移动。
活塞轴与手臂相连,当活塞轴作上升运动时,带动装有真空吸盘的吸附式手臂作边上升边回转的复合运动,将被冲压件送到冲床上;当活塞轴作下降运动时,带动装有真空吸盘的吸附式手臂作边下降边回转的复合运动,使机械手回到初始状态,完成一个上料循环。
关键词:冲床机械手气压传动Abstract[单击此处键入英文摘要,内容应当与中文摘要相同]KeyWords:冲床机械手气压传动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1)1.1 工业机械手定义 (1)1.2 工业机械手发展概况 (1)2 工业机械手整体介绍 (4)2.1 工业机械手的分类 (4)2.2 机械手的特点 (5)2.3 工业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5)3 工业机械手设计方案 (7)3.1 工业机械手的组成 (7)3.2 规格参数 (8)3.3 坐标选择与分析 (8)3.4 驱动系统选择与分析 (9)3.4.1驱动系统的分类 (9)3.4.2 驱动系统的选择原则 (9)3.4.3 驱动系统的选择 (10)3.5 设计路线与方案 (11)3.5.1 设计步骤 (11)3.3.2 研究方法和措施 (11)4 真空吸盘和真空泵的选用 (13)4.1 真空吸盘 (13)4.1.1 吸盘的材料 (13)4.1.2 真空吸盘的作用 (13)4.1.3 吸盘的型号表示方法 (13)4.1.4 理论吸吊力 (13)4.1.5 吸盘的外形尺寸 (15)4.1.6 真空吸盘的选用 (18)4.2 真空泵 (19)4.2.1 真空泵的定义 (19)4.2.2 真空泵的分类 (19)4.2.3 真空泵的用途 (20)4.2.4 真空泵选取的注意事项 (20)4.2.5 真空泵的选取 (21)5 强度校核 (23)5.1 机械悬臂的校核 (23)5.2 活塞轴的校核 (29)5.3 轴承校核 (31)5.4 轴承用螺钉校核 (35)6 密封与润滑 (36)6.1 气缸的上下端盖的密封 (36)6.2 活塞的密封 (37)6.3 活塞轴的密封 (38)6.4 润滑 (39)6.4.1 气缸活塞润滑 (39)6.4.2 轴承润滑 (40)结论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5)1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概况1.1 工业机械手定义机械手是一种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按预定的程序轨迹极其它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做工具的自动化装置。
机械手方面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手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机器人是一种人类很早就梦想制造的,具有仿生性而且处处听命于人的自动化机器.它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很多危险,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而进入各种服务领域。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变化,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在诸多领域都有着机器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仿真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着机器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机器人领域的不断拓展,机器人仿真系统作为机器人设计和研究的经济、可靠、灵活方便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于验证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工作空间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四年的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对工业机械手各部分机械结构和功能的论述和分析,设计了一种圆柱坐标形式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械手。
重点针对机械手的腰座、手臂、手爪等各部分机械结构以及机械手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具体进行了机械手的总体设计,腰座结构的设计,机械手手臂结构的设计,机械手腕部的结构设计,末端执行器(手爪)的结构设计,机械手的机械传动机构的设计,机械手驱动系统的设计。
同时对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
基于对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设计,通过对机械手作业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的分析,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同时编制了机械手的控制程序。
设计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机械手;液压伺服定位;机械手控制摘要Title:Hydraulic design of manipulatorAbstractRobot is the thing that people want to make a long time ago. It is a automated machine with bionic and take orders from people everywhere. It can help people to complete the many dangerous, heavy, repetitive manual labor and access to various services.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re i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in robotics, in many areas with extensiv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Robot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eld With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the more using of industry robot, the function of Robot Simulation Syst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the economical and reliable tool of robot design and study, The Simulation System has a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working theory and the working space of robots。
毕业设计(论文)-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说明书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填写日期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摘要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经成为突出主题。
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环节中运用的机械手已经越来越普遍。
它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采用两个回转关节和一个移动关节;两个回转关节控制前后左右运动,而移动关节则实现上下运动,其工作空间如工作空间图,它的纵截面为矩形的回转体,纵截面高为移动关节的行程长,两回转关节转角的大小决定回转体截面的大小、形状。
工业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手部分动作,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轨迹或其他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化装置。
它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用于生产,是在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装置,开始主要用来实现自动上下料和搬运工件,完成单机自动化和生产线自动化,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段扩大,现在用来夹持工具和完成一定的作业。
实践证明它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键字:机械手;轴承;气缸目录摘要 (I)前言 (1)第一章概论 (2)第一节机械手简史 (2)第二节机械手发展概况 (2)第三节机械手的发展趋势 (3)第四节机械手的组成、分类及型式 (4)上部分机械手的组成 (4)下部分机械手的分类及型式 (4)第五节机械手的应用及应用误区 (8)上部分机械手的应用 (8)下部分机械手应用误区 (9)第二章机械手工作原理及设计思想 (11)第三章机械手设计 (12)第一节手指设计 (13)第二节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 (13)第三节零件的设计 (13)第四节移动关节的设计 (16)第五节驱动方式的比较 (16)第六节气缸的设计 (17)第四章机械手臂部的设计及有关计算计 (18)第一节小臂的设计 (18)第二节设计时注意的问题 (18)第三节小臂结构的设计 (18)第四节轴的设计 (19)第五节轴承的选择 (19)第六节轴承摩擦力矩的设计 (20)第七节驱动选择 (21)第二部分大臂的设计计算 (22)第一节结构的设计 (22)第二节轴的设计计算 (22)第三节轴承的选择 (23)第四节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 (24)第五节伺服系统的选择 (24)第五章机身的设计 (25)小结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前言用于再现人手的的功能的技术装置称为。
机械手设计毕业论文精编WORD版
机械手设计毕业论文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摘要本设计为冲床上料机械手设计。
基本参数为:升降行程135mm,手臂回转角度为105°。
此机械手能以34次 /分的频率,传送重0.5公斤重的硒钢片。
该机械手采用气压传动方式驱动,气缸最大压力为0.7MPa,为提高气缸活塞密封的可靠性,活塞采用2个O型环密封。
机械手的的抓取部分为吸附式,采用2个型号为ZP16UN的真空吸盘,吸盘提升力由真空泵提供。
机械手工作时,气缸推动活塞杆作升降运动。
活塞杆的中部装有一个深沟球轴承,当活塞杆上下运动时,轴承沿导向筒上的螺旋槽移动。
活塞轴与手臂相连,当活塞轴作上升运动时,带动装有真空吸盘的吸附式手臂作边上升边回转的复合运动,将被冲压件送到冲床上;当活塞轴作下降运动时,带动装有真空吸盘的吸附式手臂作边下降边回转的复合运动,使机械手回到初始状态,完成一个上料循环。
关键词:冲床机械手气压传动Abstract[单击此处键入英文摘要,内容应当与中文摘要相同]KeyWords:冲床机械手气压传动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1)1.1 工业机械手定义 (1)1.2 工业机械手发展概况 (1)2 工业机械手整体介绍 (4)2.1 工业机械手的分类 (4)2.2 机械手的特点 (5)2.3 工业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5)3 工业机械手设计方案 (7)3.1 工业机械手的组成 (7)3.2 规格参数 (8)3.3 坐标选择与分析 (8)3.4 驱动系统选择与分析 (9)3.4.1驱动系统的分类 (9)3.4.2 驱动系统的选择原则 (9)3.4.3 驱动系统的选择 (10)3.5 设计路线与方案 (11)3.5.1 设计步骤 (11)3.3.2 研究方法和措施 (11)4 真空吸盘和真空泵的选用 (13)4.1 真空吸盘 (13)4.1.1 吸盘的材料 (13)4.1.2 真空吸盘的作用 (13)4.1.3 吸盘的型号表示方法 (13)4.1.4 理论吸吊力 (13)4.1.5 吸盘的外形尺寸 (15)4.1.6 真空吸盘的选用 (18)4.2 真空泵 (19)4.2.1 真空泵的定义 (19)4.2.2 真空泵的分类 (19)4.2.3 真空泵的用途 (20)4.2.4 真空泵选取的注意事项 (20)4.2.5 真空泵的选取 (21)5 强度校核 (23)5.1 机械悬臂的校核 (23)5.2 活塞轴的校核 (29)5.3 轴承校核 (31)5.4 轴承用螺钉校核 (35)6 密封与润滑 (36)6.1 气缸的上下端盖的密封 (36)6.2 活塞的密封 (37)6.3 活塞轴的密封 (38)6.4 润滑 (39)6.4.1 气缸活塞润滑 (39)6.4.2 轴承润滑 (40)结论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4)1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概况1.1 工业机械手定义机械手是一种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按预定的程序轨迹极其它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做工具的自动化装置。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设计专业论Word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011 届)设计(论文)题目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办学点(系)张家港办学点(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11机械(普)学号110404350532学生姓名邵强指导教师杜微娜职称助教摘要 (3)一、概论 (4)1、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想 (4)2、机械手应用及应用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5)3、机械手的发展及发展前景 (6)二、机械手的总体设计 (7)三、手指设计 (9)1、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0)2、零件的计算 (10)3、手指夹紧力的计算 (11)四、移动关节的设计计算 (12)1、驱动方式的比较 (12)2、汽缸的设计 (13)五、小臂的设计 (14)1、结构的设计 (14)2、轴的设计计算 (15)3、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 (15)4、驱动的选择 (16)六、大臂的设计 (16)1、结构的设计 (17)2、轴的设计计算 (17)3、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 (18)4、伺服系统的选择 (18)七、机身的设计 (17)1、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7)2、设计的效果说明 (18)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摘要]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采用两个回转关节和一个移动关节;两个回转关节控制前后左右运动,而移动关节则实现上下运动,其工作空间如工作空间图,它的纵截面为矩形的回转体,纵截面高为移动关节的行程长,两回转关节转角的大小决定回转体截面的大小、形状。
关键词: 机械手轴承汽缸[Abstract] 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 have two slew joints andone move joints , two slew joints control the moving of the front and back l eft and right . the move joints control the moving of up and down . the wor k room as work room drawing . the vertical section is a rectangle slew . the high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is move joints’journey ,the move angle of the two slew joints decide the big and small and figure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Key words: manipulator axletree cylinder一、机械手概论工业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手部分动作,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轨迹或其他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化装置。
SCARA机器人装配及结构设计
SCARA机器人装配及结构设计摘要Scara 机器人是一种由三个自由度组成的平面关节型机器人,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完成精密仪器和物体的搬运和移动。
由于体积小,传动原理简单,被广泛运用于电子电气业,家用电器业,精密机械业等领域。
整个系统由机器手,机器臂,关节,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等组成。
通过各自由度步进电机的驱动,完成机器手,机器臂的位置变化。
具体设计内容为:同步齿形带传动设计,丝杠螺母设计,各输出轴和壳体的设计,步进电机的选择等。
在校核满足其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我们对scara 机器人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本论文着重研究scara 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
在论文开始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及其分类情况。
在论文第二,三章具体叙述了scara 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的详细过程。
在论文末尾还对scara 机器人进一步改进措施和应用展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scara 机器人,步进电机,结构设计,机器臂Structure Design of SCARA Assembly ManipulatorAbstractA SCARA robot is a robot of plane and joint composed of three degrees of freedo m. Its mostly function is used to complete transition and motion of exact apparatus es and objects. Because of its small volume and simple drive principle,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 industry, home-used electric-ware indust ry and exact mechanism. The whole system is composed of manipulator hand, ma nipulator arm, joints and stepper motor driving system. By stepper motor’s driving o f each degree of freedom, it completes location change of manipulator hand and m anipulator arm. The idiographic designing content is designing of in-phase tooth-sha pe strap, designing of silk-bar nut, designing of shell and axis and the choice of st epper motors. On the base of checking its structure intensity, while it satisfied, we optimize designing of the structure of SCARA robots.This paper put its emphases on research of its structure designing and kinematics analysis.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aper, i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sort of r obot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 it introduces detailed detail among the proc essing of the structure designing of a SCARA robot and its kinematics analysis. At the last, this paper gives some measures about improving of SCARA robots, and gives a expectation about its future.Key Words: SCARA robots, stepper motor, structure design, manipulator arm目录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机器人的特点 11.2 机器人的构成及分类 11.2.1 机器人的构成 11.2.2 机器人的分类 31.3 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 41.3.1 机器人的应用 41.4SCARA机器人的研究意义 61.4.1SCARA机器人的研究意义 61.4.2SCARA机器人的特点71.5本文的研究内容8第二章SCARA机器人结构设计92.1 SCARA机器人传动方案的比较及确定9 2.2 各自由度步进电机的选择112.2.1 第一自由度步进电机的选择122.2.2 第二自由度步进电机的选择: 122.2.3 第三自由度步进电机的选择132.3 同步齿形带传动设计142.4 丝杠螺母设计182.4.1 丝杠耐磨性计算182.4.2 丝杠稳定性计算192.4.3 丝杠刚度计算192.4.4 丝杠和螺母螺纹牙强度计算202.4.5 螺纹副自锁条件校核212.5各输出轴的设计212.5.1 机身输出轴设计212.5.2 大臂输出轴设计222.5.3 带轮轴设计: 222.5.4 升降轴设计222.6壳体设计23第三章SCARA机器人运动学分析253.1 引言253.2SCARA机器人正运动学分析253.2.1SCARA机器人连杆坐标系的建立25 3.2.2SCARA机器人正运动学问题273.3 SCARA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293.4 本章小结31第四章总结与展望32参考文献33致谢341.1 机器人的特点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1.可编程。
【精品毕设】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1 页共45 页1 绪论1.1 选题背景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1]。
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而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1.2 设计目的本设计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四年的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完成一个特定功能、特殊要求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施目标,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机械手主要与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组合最终形成生产线,实现加工过程(上料、加工、下料)的自动化、无人化。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正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制造业,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制造业。
本设计能够应用到加工工厂车间,满足数控机床以及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安装、卸载加工工件的要求,从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加工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五自由度关节式机械手结构论文
五自由度关节式机械手结构论文摘要:通过Solisworks设计完成五自由度机械手,并将其模型导入ANSYS内进行有限元分析,确保载荷最大状态时机械手工作的安全性,以验证机械手整体设计的正确性,并及时发现不足之处予以优化,同时也为后续控制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关键词:Solidworks 关节型工业机器人 ANSYS 有限元分析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业机械手的应用场合不断扩展,在装配、喷涂、焊接等各种危险和单调的重复劳动中发挥重要角色。
这里基于SolidWorks和ANSYS完成了一款五自由度关节式机械手设计及分析。
1 机械手结构方案关节式机器人具有很好的作业适应性,是目前通用工业机器人的主要结构形式。
机械手的驱动形式主要有液压驱动、电驱动、气动等。
液压驱动主要用于承载大、要求快速反应场所;气动具有价格低、适用负载小、结构简单等特点,但其难以实现伺服控制;电驱动由于拥有噪声低、控制方便、精度高等特点而被广泛运用[1]。
本设计中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源,通过齿轮、同步带(轮)等进行传动。
腕关节上设计有装配手爪用法兰,可以通过更换手爪来实现不同的作业任务。
五自由度机械手为基本的关节式结构,图1为其结构简图,共拥有5个旋转自由度,分别为:机身旋转关节J1(肩关节)、大臂旋转关节J2(肩关节)、小臂旋转关节J3(肘关节)和手腕仰俯运动关节J4、手腕旋转运动关节J5(腕关节)[2-4]。
其中的2个肩关节协同1个肘关节完成定位操作,2个腕关节进行定向。
两个肩关节分别实现俯仰和绕竖直线方向旋转,两个肩关节的旋转轴线正交,肘关节转动轴线平行于实现俯仰的肩关节J2]。
这种构型拥有动作灵敏准确、占用空间小,作业过程不发生干涉等优点,是通用机械手的常见选型。
2 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手本体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SolidWorks 作为常用的三维CAD软件之一,可实现CAD/CAE/CAM的集成和数据信息共享,将设计、分析、加工于一体,可以提供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运动仿真、工程图纸等众多功能[5]。
毕业设计(论文)-关节型机械手设计-圆柱坐标式(全套图纸)
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e joint-type robot using cylindrical coordinates of type, can be completed on the expected, inversion and other functions. Mainly by the manipulator hand, wrist, arm and body parts, etc., with rotating wrists, arms stretching, arm movements and arm rotation four degrees of freedom, able to meet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the industry.
2.1.3 控制系统
有点动控制和连续控制两种方式。大多数用插销板进行点位程序控制,也有 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微型计算机数字控制,采用凸轮、磁带磁盘、穿孔卡 等记录程序。主要控制的是坐标位置,并注意其加速度特征。
2.2 关节型机械手的主要技术参数
1.抓重: 300N
7
2.自由度: 4个
3.坐标形式:圆柱坐标
1 绪论
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它的特点是可通 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 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 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工业机械手具有许多人类无法比拟的优点,满足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其 主要优点如下:
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论文
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论文机械手的设计引言: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探讨机械手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机械手的设计原理机械手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运动学研究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和轨迹规划,动力学则研究机械手的力学特性和运动控制。
通过对机械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机械手的结构参数和控制策略,从而实现精确的运动和灵活的操作。
二、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涉及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机械臂是机械手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复杂,需要考虑刚度、质量和稳定性等因素。
末端执行器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计,可以是夹具、吸盘或者其他形式。
控制系统则负责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和感知反馈,需要考虑实时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三、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机械手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和医疗等领域。
在制造业中,机械手可以完成装配、焊接、喷涂等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物流领域,机械手可以实现货物的搬运和分拣,减少人工劳动和提高作业效率。
在医疗领域,机械手可以辅助手术和康复训练,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四、机械手面临的挑战机械手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特别是在高精度装配和微创手术等领域。
其次是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要求,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机械手具备不同的功能和特性。
此外,机械手的成本和可靠性也是制约其应用的因素,需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加以考虑。
五、机械手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手在未来将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智能化和自主化的发展,机械手将更加智能化地感知和决策,并具备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
其次是柔性化和模块化的发展,机械手将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并具备快速组装和调整的能力。
此外,机械手与人类的协作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实现机器人与人类的无缝衔接和共同工作。
机械手设计论文
机械手设计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机械手作为现代工业中的重要装备之一,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品质。
本设计采用了xxx技术,可以实现柔软的手指运动和准确的定位。
通过对机械手各部件的结构和控制系统的优化,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手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常见的装备之一。
机械手能够代替人工完成繁重、危险或重复性高的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产品品质。
因此,对机械手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具有柔软手指运动和准确定位的机械手,以满足工业生产中对精确操控的需求。
通过对机械手的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提高了机械手的运动效率和工作稳定性,使其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机械手主要由手臂、关节和手指三部分组成。
在本设计方案中,手臂采用轻质合金材料制造,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
关节通过电机和传动装置实现运动,可以灵活控制机械手的姿态。
手指采用柔性材料制作,能够实现柔软的手指运动,使其更接近人的手形。
控制系统设计机械手的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
通过对机械手各关节位置和力矩的实时监测,可以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控制系统还采用了人工智能算法,具备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任务的不同进行灵活调整。
系统优化为了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本设计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优化。
首先,在结构设计上优化了机械手的重量分布和刚度。
通过避免重心偏移和减小结构振动,可以提高机械手的定位精度和运动稳定性。
其次,在控制系统设计上优化了机械手的控制算法和参数设置。
通过模拟和实验,找到了最佳的控制策略,提高了机械手的响应速度和位置精度。
实验与结果为了验证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测试了机械手的手指运动范围和运动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机械手的手指能够实现柔软的运动,并且手指之间的间隙小于设定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节型机器人腰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关节型机器人腰部结构设计摘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焊接质量,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本课题设计了用于焊接的关节型机器人。
根据机器人的工作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了机器人的总体设计,确定了机器人的外形尺寸和工作空间,拟定了机器人各关节的总体传动方案,对机器人腰关节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合理布置了电机和齿轮,确定了各级传动参数,进行了齿轮、轴和轴承的设计计算和校核。
利用齐次变换矩阵法建立了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模型,求出机器人末端相对于各自参考坐标系的齐次坐标值,建立了在直角坐标空间内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与关节变量值的对应关系。
基于几何投影原理推导出相应的逆运动学模型,求出了各个关节的角度值,建立了机器人关节空间与世界空间的映射关系。
该机器人具有刚性好,位置精度高、运行平稳的特点。
关键词:关节型机器人;位姿分析;总体设计;腰部结构设计The waist structural design of articulated robot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and welding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meet real work's needs, this subject has designed the articulated robot used for welding . According to the job requirements for the robot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 I have carried on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robot, confirmed the external dimension and workspace of the robot, drafted the overall transmission scheme of every joint of the robot. I have designed the waist structure of the robot in detail, assigned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gear wheel rationally, confirmed at all level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carried on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ng of gear wheels , shafts and bearings and checking them.The kinematic model of robot system has been built up by means of the homogenous transformation of matrix in this thesis and deduces the robot's homogenous coordinate which is relative to its reference coordinate. We also make up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bot's end effector and the variable friable of every joint. The inverse kinematic model is deduced which based on the projection principle of geometry and the value of angle is worked out. What’s more, the relationship is built up between the joint space of robot and the world space. This robo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rigidity , position precision high , that operate steadily.Key words:Articulated robot; Appearance analysis in the location; Design overallly; Waist articulated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robot目录1 前言 (1)1.1 题目来源及分析 (1)1.2 研究目的 (2)1.3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2)2 关节型机器人总体设计 (4)2.1 确定基本技术参数 (4)2.1.1机械结构类型的选择 (4)2.1.2 额定负载 (5)2.1.3 工作范围 (5)2.1.4 操作机的驱动系统设计 (5)2.1.5 控制系统的选择 (6)2.1.6 确定关节型机器人手臂的配置形式 (6)2.2 关节型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 (7)3 关节型机器人腰部结构设计 (10)3.1 电动机的选择 (10)3.2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传动比 (12)3.3 轴的设计计算 (12)3.3.1 计算各轴转速、转矩和输入功率 (12)3.3.2 确定三根轴的具体尺寸 (13)3.4 确定齿轮的参数 (17)3.4.1 选择材料 (17)3.4.2 压力角的选择 (17)3.4.3 齿数和模数的选择 (17)3.4.4 齿宽系数的确定 (17)3.4.5 确定齿轮传动的精度 (18)3.4.6 齿轮的校核 (19)3.5 壳体设计 (22)4 关节型机器人的位姿分析 (23)4.1 机器人的位姿与运动的描述 (23)4.2 关节型机器人的广义连杆变换矩阵 (23)4.3 关节型机器人运动方程 (26)4.3.1 关节型机器人运动分析 (26)4.3.2 关节型机器人运动反解 (29)5 结论 (34)参考文献 (35)附录 (36)1前言1.1 题目来源与分析题目《关节型机器人腰部结构设计》来源于生产实践中。
【精品毕设】水平多关节机器人设计
(1)感觉功能
感觉功能方面将实现多传感器信息的融合,以检测多变的外部环境,做出判断和决策,其实质类似于人的五官和身体的综合感觉功能,包括视觉、触觉、力觉、滑觉、接近觉、压觉、听觉、味觉、臭觉、温觉等。研究包括各类传感信息的采集及融合处理、传感器与驱动器一体化技术、感觉功能继承模块等。
NT/95环境。该语言易学医用,可用于各种开发环境,与大多数WINDOWS软件产品兼容。
(6)网络通用方式
大部分机器人采用了Ether网络通讯方式,占总量的41.3,其它采用RS-232、RA-422、RS-485等通讯接口。
(7)高速、高精度、多功能化
目前,最快的装配机器人最大合成速度为16.5m/s。位置重复精度为正负0.01mm。但有一种速度竞达到80m/s;而另一种并连机构的NC机器人,其位置重复精度大1微秒。
2、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在普及第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已经推广,成为主流安装机型,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已占有一定比重(占日本1998年安装台数的10%,销售额的36%)
(1)机械结构
①已关节型为主流,80年代发明的使用于装配作业的平面关节机器人约占总量的1/3。90年代初开发的适应于窄小空间、快节奏、360度全工作空间范围的垂直关节机器人大量用于焊接和上、下料。
(4)应用智能化的传感器
装有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数量呈上升趋势,不少机器人装有两种传感器,有些机器人留了多种传感器接口。
毕业设计(论文)关节型机械手设计【三维sw】【六自由度】
XX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 学号:学院(系):专业:题目: 关节机械手设计2014 年 4 月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机械手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关节机械手是机械手研究领域的热点。
研究关节机械手需要结合机械、电子、信息论、人工智能、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知识,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本文对一种使用在关节机械手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完成总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要求对机械手模型进行力学分析,估算各关节所需转矩和功率,完成电机和减速器的选型。
其次从电机和减速器的连接和固定出发,设计关节结构,并对机构中的重要连接件进行强度校核。
关键词:结构设计,机器臂,关节型机械手,结构分析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 绪论 (1)1.1 引言 (4)1.2 关节机械手研究概况 (5)国外研究现状 (5)国内研究现状 (6)1.4 关节机械手的总体结构 (7)1.5 主要内容 (7)2 总体方案设计 (8)2.1 机械手工程概述 (8)2.2 工业机械手总体设计方案论述 (9)2.3 机械手机械传动原理 (10)2.4 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10)2.5 本章小结 (12)3 机械手大臂部结构 (13)3.1 大臂部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3)3.2 大臂部结构设计 (14)3.3 大臂电机及减速器选型 (14)3.4 减速器参数的计算 (15)3.5承载能力的计算 (19)柔轮齿面的接触强度的计算 (19)柔轮疲劳强度的计算 (19)4小臂结构设计 (24)4.1 腕部设计 (24)4.2 小臂部结构设计 (37)4.3 小臂电机及减速器选型 (37)传动结构形式的选择 (38)几何参数的计算 (38)4.4 凸轮波发生器及其薄壁轴承的计算 (39)柔轮齿面的接触强度的计算 (40)柔轮疲劳强度的计算 (41)4.5 轴结构尺寸设计 (42)4.6 轴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42)4.7 轴承的寿命校核 (43)5机身设计 (45)5.1 步进电机选择 (45)5.2 齿轮设计与计算 (50)5.3 轴的设计与计算 (57)5.4 轴承的校核 (65)5.5 键的选择和校核 (68)5.6 机身结构的设计 (69)总结与展望 (70)致谢全套设计加197216396或401339828 (71)参考文献 (72)1 绪论1.1 引言机械手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关节机械手是机械手研究领域的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011 届)设计(论文)题目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办学点(系)张家港办学点(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11机械(普)学号110404350532学生姓名邵强指导教师杜微娜职称助教摘要 (3)一、概论 (4)1、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想 (4)2、机械手应用及应用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5)3、机械手的发展及发展前景 (6)二、机械手的总体设计 (7)三、手指设计 (9)1、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0)2、零件的计算 (10)3、手指夹紧力的计算 (11)四、移动关节的设计计算 (12)1、驱动方式的比较 (12)2、汽缸的设计 (13)五、小臂的设计 (14)1、结构的设计 (14)2、轴的设计计算 (15)3、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 (15)4、驱动的选择 (16)六、大臂的设计 (16)1、结构的设计 (17)2、轴的设计计算 (17)3、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 (18)4、伺服系统的选择 (18)七、机身的设计 (17)1、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7)2、设计的效果说明 (18)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摘要]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采用两个回转关节和一个移动关节;两个回转关节控制前后左右运动,而移动关节则实现上下运动,其工作空间如工作空间图,它的纵截面为矩形的回转体,纵截面高为移动关节的行程长,两回转关节转角的大小决定回转体截面的大小、形状。
关键词: 机械手轴承汽缸[Abstract] 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 have two slew joints andone move joints , two slew joints control the moving of the front and back left and right . the move joints control t he moving of up and down . the work room as work room drawing . the vertical section is a rectangle slew . the hi gh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is move joints’ journey ,the move angle of the two slew joints decide the big and small and figure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Key words: manipulator axletree cylinder一、机械手概论工业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手部分动作,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轨迹或其他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化装置。
它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用于生产,是在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装置,开始主要用来实现自动上下料和搬运工件,完成单机自动化和生产线自动化,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段扩大,现在用来夹持工具和完成一定的作业。
实践证明它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平面关节型机器人又称SCARA型装配机器人,是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的缩写,意思是具有选择柔顺性的装配机器人手臂。
在水平方向有柔顺性,在垂直方向有较大的刚性。
它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多用于装配作业中,特别适合小规格零件的插接装配,如在电子工业零件的插接、装配中应用广泛。
1、机械手工作原理及设设计思想本文设计的平面关节型机械手,其主要包括三个旋转关节(分别控制机械大臂和小臂旋转以及手抓张合)和一个移动关节(控制手腕伸缩),各关节均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在机械大臂和小臂的旋转关节上还装配有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提供半闭环控制所需的反馈信号。
直流电机的运动控制采用自行开发的基于LM629和PIC16F877构成的多关节控制卡,并编制了能满足运动控制要求的软件,实现对机械手的速度、位置以及关节联动控制。
对机械手驱动装置的一般要求如下:(1)、.动装置的重量尽可能要轻,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 (即功率/重量比)要高,效率也要高;(2)、反应速度要快,即要求力/重量比和力矩/惯量比要大;(3)、动作平滑,不产生冲击;(4)、控制尽可能灵活,位移偏差和速度偏差要小;(5)、安全可靠;(6)、操作和维护方便;(7)、对环境无污染,噪声要小;(8)、经济上合理,尤其是要尽量减少面积。
组成: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执行机构(手部)手部安装在手臂的前端。
手臂的内孔装有传动轴,可把动作传给手腕,以传动、伸屈手腕、开闭手指。
机械手手部的构造系模仿人的手指,分为无关节、固定关节和自由关节三种,手指的数量又可分为二指、三指、四指等,其中以一指用得最多。
可根据夹持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配备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夹头,以适应操作的需要。
所谓没有手指的手部,一般指真空吸盘或磁吸盘。
(2)执行机构(手臂)手臂有无关节手臂和有关节手臂之分。
目前采用的手臂几乎都是无关节手臂。
多关节臂还处在研究阶段。
手臂的作用是引导手指准确地抓住工件,并运送到所需要的位置上。
为了使机械手能够正确地工作,手臂的三个自由度都需要确地定位。
2、机械手应用及应用中出现的误区(1)、机械手的应用机械手主要应用于建造旋转体零件,吸轴类、实现单机自动,化方面、铸 ,锻 ,焊,热处理等热加工方面。
第一、建造旋转体零件吸轴类、盘类、环类零件自动线,一般都采用机械手在机床之间传送工件。
国内已建成的这类自动线很多,如沈阳水泵厂的深井泵、轴承体加工自动线环类、大连电机厂的号和号电机自动线轴类、上海拖拉机齿轮厂的齿坯加工自动线盘类等。
第二、在实现单机自动化方面,各类半自动机床包括普通机床改造的,有自行夹紧、进刀、切削、退刀和松开机能,但仍需人工上下料袋上机械手,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一人看管多台机床。
目前机械手在冲床上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吨以上冲床用机械手的较多,如上海人民电机厂吨龙门冲床转子片上料机械手,尚未在生产中正式应用,沈阳低压开关厂吨冲床磁力起动器壳体下料机械手,另配有上料机构和天津拖拉机厂吨冲床的下料机械手等。
二是用于多工位冲床,用作冲压件工位间步进,如上海第二汽车配件厂的灯壳冲压生产线机械手,生产线中有两台多工位冲床和天津二轻局技术研究所制作的屯和吨多工位冲床机械手等。
第三、铸、锻、焊、热处理等热加工方面。
机械手在热加工其他方面的应用有:上海跃进电机厂电机轴中频热套机械手,上海汽车配件厂散热器浸锡机械手,长春第一汽车厂吨垂直分模平锻机上下料机械手,大连工矿车辆厂铸件清砂喷丸机械手尚在调试中等等。
总的来说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2)、机械手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十个误区:1)低估有效载荷和惯量要求2)赋予机械手的任务过重3)低估了电缆管理问题4)在选购机械手系统前,对所有应用因素考虑欠周5)误解精度与重复精度之间的关系6)只根据控制系统来选购机械手系统7)不能接受机械手技术8)忽视机械手附件选项或周边设备的必要性9)低估或高估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能力10)没有考虑使用机械手技术3、机械手的发展及发展前景(一)、机械手的发展概况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己出现了模拟关节式的第一代机械手。
五十——六十年代即制成了传送和装卸工件的通用机械手和数控示数再现型机械手。
这种机械手也称第二代机械手,如尤尼曼特(Unimate)机械手,即属这种类型。
一九六八一一九七O年,又相继把通用机械手用于汽车车身的点焊和冲压生产自动线上,即使第二代机械手这一新技术进入了应用阶段。
七十年代机械手可以说是处于技术发展阶段。
专用机械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己进入以通用机械手为标志的时代。
由于通用机械手的应用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制。
智能机器人涉及的知识内容,不仅包括一般的机械、液压、气动等基础知识,而且还应用一些电子技术、电视技术、通用技术、计算技术、无线电控制、仿生学和假肢工艺等,因此它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新技术。
目前国内外发展这一新技术都很重视。
几十年来,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比较活跃,设计在不断地修改,品种在不断地增加,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
机械上业中,应用机械手的主要目的:一是解决生产过程自动化,二是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因此要求机械手成本低,品种多样化,零件、部件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性能稳定可靠。
对机械手的一般要求:(1)、降低机械手的成本:为了扩大机械手的使用范围,必须降低机械手的成本。
(2)、品种多样化:为了适应不同工作需要,应使机械手的品种多样化,用机械手代替更多的人的手工劳动,进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特别是那此工作比较单一、重复性很大而工作条件又较差和劳动量较大的1_种(如热加工),更应该注意设计和使用各种类型的机械手。
(3)、零件部件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为了加速扩大机械手的应用领域,应尽量缩短其设计和制造的周期。
这样,就要求机械手的某种零件(如手指的指型等)、部件〔如手部、臂部等)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
然后,即可根据具体工作的需要,将这些零件、部件(或相应地增加一些其它零件部件)进行组合,组成所需要的机械手。
当然,这样的机械手还应保证组合方便,一旦工作变更时,就能迅速而顺利地重新组合。
(4)、产品性能应准确可靠:机械手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就是其性能稳定可靠为此,要求设计合理、元件稳定、制造精确。
(二)机械手的发展前景(1)、研制有更多自由度的机械手。
(2)、研制带有行走机构的机械手。
这种机械手可以从一个工作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工作地点。
(3)、研制能自动编程和自动改变程序的机械手。
研制具有一定“感触”和“智力”的智能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具有各种传感装置,并配有计算机。
这样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山人用特殊的语台(计算机语言甚至厂}语)对其下达命令、布置任务。
受令后的智能机器人,即可根据现场环境的各种条件或信息,独立地“分析”和“判断”并自编或自变程序地进行工作;能够自找(选择)物件的方位,自调握力的大小,自找传送路线以避开障碍物。
因此,它将成为“无人化”系统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
二、机械手的总体设计本机械手共有6 个关节动作和1 个抓手动作(见图1) ,使用6 台步进电机分别控制6 个关节的动作。
机械手整机可分为机身、大臂、小臂(含手腕) 、手部4 个部分(见图1) 。
机身与大臂、大臂与小臂、小臂与手腕有3 个旋转关节,以保证达到工作空间的任意位置,手腕中又有3个旋转关节:腕转、腕曲、腕摆,以实现末端操作器的任意空间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