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教育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总结
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恩施自治州教育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总结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旨在全面推动全体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在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州教育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全州教育系统和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科技教育和普及工作,为推动全州创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网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2006年7月,州教育局成立科学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基础教育科,负责科普教育、科学知识普及方面的日常工作,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教育与普及工作得以制度化、经常化开展。
在成立机构的同时,州教育局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实质,充分发挥机关职能科室、党团组织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整合利用各种科技教育资源,大力加强机关干部和青少年学生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广大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自治州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人力资源基础。
完善制度建设和工作网络建设。
在州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州教育局拟定了《恩施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讨论稿),指导县市教育局进行相关制度建设,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为了全方位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我们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工作网络建设,建立了州、县、学校、教务处、教师的科技教育网络,并且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活动中心,保证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科技教育、科普活动、科技竞赛管理网络健全。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附件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进一步推动全国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科协组织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前言科普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普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科普工作的政策措施,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全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普组织体系和一定规模的科普人才队伍。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普人才队伍快速发展,科普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2008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已达176万人,其中专职23万人,兼职153万人(含注册科普志愿者77万人)。
科普人才队伍为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1 —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
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必须作为国家的长期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抓紧抓好。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普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对科普人才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开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目标和原则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大力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切实抓好科普人才的培养、使用、开发,提升国家科普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附件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进一步推动全国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科协组织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前言科普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普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科普工作的政策措施,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全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普组织体系和一定规模的科普人才队伍。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普人才队伍快速发展,科普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2008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已达176万人,其中专职23万人,兼职153万人(含注册科普志愿者77万人)。
科普人才队伍为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1—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
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必须作为国家的长期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抓紧抓好。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普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对科普人才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开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目标和原则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大力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切实抓好科普人才的培养、使用、开发,提升国家科普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科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科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是在2002年6月29日开始实施的。
2.美国XXX和XXX在1959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从而开启了机器人的历史。
3.奥运五环旗中的绿色环代表澳洲。
4.根据及十六届三中、XXX、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定并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5.太阳光由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组成,不可见光不是太阳光的组成之一。
6.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7.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是酒泉。
8.十一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主要行动包括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9.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技术前沿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10.在各种营养素中排行第七的营养素是纤维素。
11.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是福建。
13.“百日咳”的百日是指病程长度。
14、为什么有些树叶在脱落前会变红?可能是因为树叶中的花青素超过了叶绿素。
15、柿子不宜与哪些食物一起食用?不宜与红薯、绿豆、螃蟹和羊肉一起食用。
16、“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
17、在大多数操作系统环境下,操作系统以进程为基本单位来分配资源。
18、进行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目的基因、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和DNA聚合酶等条件,而不需要mRNA或核糖体。
19、国家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文官制。
2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包括四个主要行动。
21、为什么海豚要追随轮船呢?可能是为了借助外力游动。
22、“前卫”这个时尚词语最早出现在军队行军时。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全文)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6〕7号,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为实现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各地各部门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联合协作,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扎实推进,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高;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广泛深入开展,科普资源不断丰富,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科技传播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基本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0%,较2010年的3.27%提高近90%,超额完成“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达到5%的工作目标,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面向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民族地区群众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仍然薄弱,青少年科技教育有待加强;科普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均衡化、精准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科普投入不足,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不够。
“十三五”时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认真搞好科普工作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认真搞好科普工作[论文关键词]科学素质科普工作《纲要》[论文摘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对于科普工作的研究、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区以《纲要》为行动指南,针对四类重点人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重点介绍我区在开展科普工作过程中的五个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动。
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也就是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就应该把提高全面科学素质作为切入点。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8年3月15日,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时,谈到今后的5年要使我国的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有一个更大的提高,使社会进步有一个更大的推进,使改革开放迈出更大的步伐。
不难得出,要实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将经济发展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倾斜,人民生活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代表着人民物质文化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的是全民素质的提高,而全民素质的提高,将会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可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002年、2006年分别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对于科普工作的研究、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纲要》明确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宗旨是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面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并且针对四类重点人群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9.12•【文号】林科发[2006]174号•【施行日期】2006.09.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林科发〔2006〕1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直属单位: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纲要》的发布实施,为开展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全面贯彻落实《纲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林战略和人才强林战略的实施,为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我局制定了《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国家林业局二OO六年九月十二日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一、前言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对于林业从业人员,尤其需要了解生态知识、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知识和基本的林业法律法规,并具有一定应用能力。
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意见
强大动力 。中部地 区要 加快发展 、实现 崛起 ,除 了依靠 国家
政 策 支 持 外 ,更 重 要 的 是 要 紧 紧 抓 住 追 赶 和 跨 越 的 机 遇 , 不
素养 的比例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居 中西部前 列。
 ̄ 2 2 年 ,我 省 科 学 技 术 教 育 、 传 播 与 普 及 取 得 长 足 发 J0 0 展 , 形 成 比较 完 善 的 组 织 网 络 、 基 础 设 施 、条 件 保 障 、 监 测 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 该 《 见 》 要 求 认 真 落 实 《 学 素 质 纲 要 》 规 定 的各 项 意 科
文 化 等 机 构 和 团 体 要 加 大 面 向未 成 年 人 的科 技 传 播 力 度 , 为 未 成 年 人 的 健 康 成 长 营 造 良好 的 舆 论 氛 围 。
展,实现快速 崛起 。
陈 全 国 代 表 河 南 省 委 、 省 政 府 向 论 坛 开 幕 表 示 热 烈 祝 贺 , 向各 位 来 宾 表 示 热 烈 的 欢 迎 和 诚 挚 的 敬 意 。他 指 出 ,在 党 的十 六 届 六 中 全 会 胜 利 闭 幕 之 际 , 在 迎 接 河 南 省 八 次 党 代 会 召 开 之 际 ,首 届 促 进 中 部 崛 起 专 家 论 坛 在 郑 州 开 幕 ,不 仅 是 对 中 部 六 省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推 动 和 促 进 ,更 是 对 河 南 的看 重 和 支 持 , 是对 河 南 科 技 工 作 的鼓 励 和 鞭 策 。
任务 :
断增 强科技实 力特 别是 自主创新 能力 ,增强 核心竞争 力,带
动 社 会 生 产 力 实现 质 的 飞 跃 , 在 激 烈 的 国 际 和 地 区竞 争 中 赢 得 和 保 持 发 展 的 主 动 权 。谢 克 昌强 调 ,促 进 中 部 崛起 专 家 论 坛 是 中 国 科协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关 于 促 进 中 部 崛 起 的一 系 列 政 策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提升全民的科学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我们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本纲要旨在推动全民参与科学活动,培养科学精神,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一、加强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
我们将积极推动科学课程的改革,从幼儿园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鼓励学校开展科学实验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普及科学知识我们将组织开展普及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基本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通过科普活动、科学讲座、科学展览等形式,向全民传递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三、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和创新机会,鼓励全民参与创新活动。
同时,提供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为创新团队和个人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持,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
四、建立科学素质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素质评估体系,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研究制定全民科学素质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进行科学素质评估,通过评估结果为全民提供科学素质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同时,通过评估结果,对科学教育和普及活动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
我们将积极与国际科学组织和机构合作,开展科学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吸纳国际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验,推动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
同时,鼓励全民参与国际科技创新竞赛和合作项目,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了加快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我们将加大对科学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增加科学教育经费、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制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为全民的科学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陕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
陕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实现《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06—2010—2020年)》(陕政发〔2007〕12号)的目标,明确我省“十二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关注民生、面向基层,完善机制、提升能力,加强领导、开拓创新,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公平普惠,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围绕《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化改革开放”五大任务,不断提高我省公民科学素质,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在“十一五”基础上有显著发展,公众获取科学技术知识渠道进一步拓宽,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更加理性和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得到提高,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或超过5%。
二、重点任务(一)组织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结合国情省情,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内容。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科学启蒙教育的内容,激发幼儿认知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和动手制作等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
2020年)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太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总页数】14页(P9-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22.0
【相关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J],
2.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 [J], ;
3.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 [J], ;
4.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 [J], 无
5.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东县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巴东县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为做好全县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国发〔2006〕7号)(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组织实施工作,现将巴东县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如下:县委组织部1.负责指导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科学素质行动。
2.将提高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规划的重要内容。
3.指导党校等干部培训教育机构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培训。
县委宣传部1.牵头抓好全县大众科技传播能力建设。
2.指导县内各类媒体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报刊开设科普栏目,电台、电视台开办科普节目,网站开设科普网页。
3.把贯彻《科学素质纲要》提高科学素质列入宣传工作计划和各级中心组学习计划的重要内容。
4.牵头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进社区)活动。
5.为四大人群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
县发改局1.将科普基础设施发展列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牵头抓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编制申报。
3.指导各类科普设施的建设。
4.为四大人群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
1.牵头抓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2.制定青少年科技教育规划,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列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
3.在中、小学校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4.整合利用科普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
5.加强青少年科普场所、科普设施建设。
县科技局1.牵头抓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科普政策法规、队伍建设与监测评估工作。
2.将贯彻《科学素质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纳入全县科技工作规划。
3.制定全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宏观政策和法规。
4.建立和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监测和评估体系。
5.开展面向四大人群的各类科普活动。
积极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和与县委宣传部、县科协等部门联合抓好科技四下乡(进社区)、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宣传活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一、纲要的提出根据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二、前言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
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第一章:背景与意义1.1 背景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不仅关乎国家繁荣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
因此,建立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成为当务之急。
1.2 意义全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升,不仅可以加速科技创新进程,推动社会进步,还可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此计划的实施将为社会建设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第二章:总体目标与任务2.1 总体目标倡导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科学知识水平,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增强终身学习意识,推动科学文化广泛传播。
2.2 任务- 提升科学普及教育水平,促进科学知识在全民中的流行和应用; - 创新科普宣传方式和形式,增进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 建立科学素质评价标准,促进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 开展普及性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公众科学素养。
第三章:实施措施3.1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通过制定和完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3.2 拓展科普宣传渠道借助互联网、传统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科普活动力度,增进公众科普意识。
3.3 设立科学素质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素质考核标准,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促进科学素质提升。
3.4 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组织科技展览、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质。
第四章:保障机制4.1 政策保障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科学素质提升的政策法规,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供政策保障。
4.2 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顺利推进。
4.3 社会动员各界力量应积极参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构建科学素质共建共享机制。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总结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科学普及,增强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5.2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开展更多科学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以下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纲要:一、加强科学教育1. 在学校开设科学课程,并提高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组织科普展览、科学讲座和科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了解科学知识。
3. 加大对科学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和教学能力。
二、推广科学知识1. 制定全民科学普及计划,将科学知识传播到社区、农村和偏远地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科学活动。
2. 举办科学知识讲座、展览和科技体验活动,为公众提供近距离接触科学的机会。
3. 制作科学普及读物、视频和互联网资源,以便公众自主学习和获取科学知识。
三、培养科学精神1. 倡导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公众形成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鼓励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提供科研机会和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
3.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热情,引导他们走向科学研究和专业发展的道路。
四、加强科学文化建设1. 建设科学活动场所,如科学馆、科技馆和实验室等,提供科学实践和科学交流的平台。
2. 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
3. 开展科学文化节、科技创新大赛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和科学文化氛围。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 加强与国际科教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教育资源和科技成果。
2. 促进跨学科合作和科技交叉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的跨国合作与交流。
3. 组织国际科学活动、科技交流和学术研讨会,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推动科技创新,将会推动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提出,旨在推动全社会科学素质的提升,促进科学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文化基础。
本纲要旨在明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全面推进科学素质行动提供指导。
一、目标。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水平,使人们具备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文化自信,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二、任务。
1. 加强科学教育,推进科学素质教育普及。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2. 打造科普平台,促进科学文化传播。
建设科技馆、科普基地等科学文化场所,举办科普讲座、展览等活动,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文化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3. 增强科学研究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支持科学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培育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4. 加强社会科学监督,推动科学治理。
倡导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服务,推动科学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各个方面,促进科学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引领作用。
三、措施。
1. 完善科学素质教育体系,推进科学素质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加大科普资源建设力度,建设更多的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丰富科普宣传形式,提高科学文化的普及度和影响力。
3. 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4. 建立科学文化宣传平台,加强科学文化传播力度,提高科学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
综上所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社会形成推崇科学、尊重科学、追求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版)科技强国科普知识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新版)科技强国科普知识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单选题1.进口水果上所贴的标签称作PLU码,它所用的四位码一般以“3”和“4”开头,代表这个农作物是用传统方法种植;如果是五位且以“9”打头,则是();如果以“8”开头,则是转基因食品。
A、有机产品B、转基因食品C、传统方法D、有机产品答案:A2.传动机构用于把驱动器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和动作部位,实现机器人平稳运动。
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传动、丝杠传动机构、皮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构、流体传动(分为液压和气压传动)、连杆传动。
()主要用于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A、皮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构B、电动C、齿轮传动D、数据库的智能自动程序设计答案:C3.()是世界上首个在法律上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主要经济体。
A、美国B、英国C、日本答案:B4.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303座,总装机容量约为6280 MW,相当于()葛洲坝电站A、2个B、2.3个C、2.5个D、2.8个答案:B5.医学上,基于基因水平进行的诊断和治疗,称为()。
A、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B、基因诊断和疾病治疗答案:A6.关于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关系,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企业的经营战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是总体经营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战略的地位日益变得不重要C、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企业掌握产品和技术发展的方向D、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水平。
答案:B7.克隆技术还可用于大量繁殖有价值的DNA分子基因,此过程也称为()A、DNA克隆或分子重组B、分子克隆或DNA重组C、基因重组或分子再组D、克隆或重组答案:B8.人体生物三节律是()。
A、体力盛衰期、情绪波动期、智力强弱期B、高潮期、低潮期、临界区答案:A9.根据从猎物体上返回的超声而确定猎物所在的部位,叫做回声定位。
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通过回声定位的方法探查猎物,如蝙蝠、海豚、海狮和蜥蜴等。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作者:来源:《学会》2021年第07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落实国家有关科技战略规划,特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一、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印发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统筹部署下,各地区各部门不懈努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持续完善,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大幅提高,科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科普基础设施迅速发展,现代科技馆体系初步建成;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实现新突破;建立以科普法为核心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组织实施体系,探索出“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建设模式,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一、前言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
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本《科学素质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二、方针和目标指导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
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目标: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
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行动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
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措施:―――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
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
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
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
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
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
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指导面向农民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
使参加绿色证书培训达1000万人;重点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个农户。
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
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
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
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
推动乡村科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
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