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营养运动与营养运动与营养
营养与运动ppt课件
![营养与运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790b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f.png)
运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运动是指通过肌肉活动产生身体位移或身体内部器官的生理 变化,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分类
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大类。有氧运动是指通 过持续性的有氧代谢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如慢跑 、游泳等;无氧运动则是指肌肉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高速、 剧烈的运动,如举重、冲刺等。
,如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以支持身体的抗氧化应激和修复过
程。
03
运动员饮食原则
运动员的饮食应遵循多样化、均衡、适量和科学的原则,确保摄入足够
的营养素,同时避免过度摄入或缺乏某种营养素。
健身者营养
健身者能量需求
健身者的能量需求取决于其锻炼强度和频率。为了支持肌 肉生长和修复,健身者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并合理安排 膳食,以满足这一需求。
运动科技的发展
运动科技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运动科技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智能健身器材、虚拟现 实运动等新兴科技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有趣的运动方式。
运动科技的发展趋势
未来,运动科技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和社交化。通过可穿戴设备、大数据 等技术,可以更精确地监测和分析运动数据,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运 动方案。
03
营养与运动的关联
运动对营养的影响
运动消耗能量
运动能够消耗大量的能量 ,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 欲和消化吸收能力。
运动促进营养吸收
运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 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
运动改善身体成分
运动能够减少脂肪、增加 肌肉,改善身体成分比例 。
营养对运动的影响
营养提供能量
营养是运动的基础,提供能量和营养素,支持身体的运动表现。
营养与运动结合的发展
体育锻炼与营养》教案
![体育锻炼与营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95c81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a.png)
《体育锻炼与营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与营养的关系,知道合理的膳食搭配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巧,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与营养的关系2. 合理膳食搭配的原则3.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4. 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5. 体质增强的途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锻炼与营养的关系,合理膳食搭配的原则,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合理膳食搭配的具体操作,体育锻炼方法的运用,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锻炼与营养的关系,合理膳食搭配的原则,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体育锻炼与营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和膳食搭配,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4. 实践操作法:演示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体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体育锻炼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与营养的关系,合理膳食搭配的原则,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体育锻炼与营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和膳食搭配,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5. 实践操作:演示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体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和膳食搭配,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制定的体育锻炼计划和膳食搭配的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
3. 实践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依据。
体育保健学--第三章--运动与营养(三)
![体育保健学--第三章--运动与营养(三)](https://img.taocdn.com/s3/m/0c6417fdee06eff9aff80769.png)
VB1:
参与糖和蛋白质代谢,是脱羧酶的辅酶,参与乙酰胆碱 的代谢。
缺乏会造成乳酸堆积、损害有氧运动能力、消化功能和 食欲受影响,并影响神经肌肉的传导功能。
耐久力和神经系统负担较重的运动项目如:游泳、马拉 松、体操和乒乓球等都需要较多的VB1。
我国运动员推荐量:3-5mg/d(1.3-1.4mg/d)。
力量训练使肌肉组织增加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强度大、次数多的训练蛋白质代谢加强。
具体情况: 1 能量短缺和糖原储备不足将增加蛋白质的需要量; 2 控体重项目运动员,需适当选择蛋白质营养密度高
的食物满足需要,蛋白质供能可达到18%; 3 素食者应考虑膳食中有足量优质蛋白质; 4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参加运动训练时应增加部分
3 运动与蛋白质
蛋白质在运动中可以提供能量,但比例小,取决于 运动强度和时间、肌糖元储量,一般为6-7%。 骨骼肌所能利用的氨基酸为支链氨基酸,丙氨酸和 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等。
运动中消耗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在运动后需恢复;运 动可使肌肉组织损伤;长期运动训练也可使组织、 器官发生适应性变化(成分、结构改变),这些都 使得运动后蛋白质需求增加。
运动中,少量多次,液体形式,30-60分钟1次,每小 时补60克左右。
运动后,早补,运动后即刻,运动后头2个小时,及每 隔1-2小时补,量为0.75- 1g/kgh,24小时补糖量达到912g/kgBW。
糖的种类:
葡萄糖: 吸收快,利于肌糖原的合成; 果糖: 参与肝糖原合成,胰岛素效应较小,易引起 胃肠不适; 低聚糖: 运动员口感好,吸收慢,但可延长耐力运 动糖的供应时间; 淀粉: 消耗吸收慢,缓慢入血,不会引起血糖或胰 岛素的突然增加,可在赛前和赛后补。
对视力要求高的运动项目如射箭, 射击和乒乓球等摄入量可达1800 ug/日(常人为800ug/日),但过 多补充会引起中毒。类胡萝卜素是 安全来源。
运动与营养
![运动与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2c2bf1e0524de518964b7df1.png)
二、பைடு நூலகம்体营养素
•
营养不仅决定着人体的健康,而且对运动也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员训练、比赛需要 良好的体能,合理营养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 成绩的基础,营养在现代竞技体育中的位置越 来越突出。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可以分为 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 维和水七大类。
1、蛋白质
蛋白质是影响人体运动的内在因素,如肌 肉收缩、氧的运输与贮藏、物质代谢与生理机 能的调节等,都与蛋白质有密切关系。机体蛋 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存在着动态平衡。若蛋白质 摄入不足,不仅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而且会 促发运动性贫血。但若蛋白质摄入过多,不仅 对肌肉壮大和提高肌肉功能没有良好作用,而 且对正常代谢有不良影响。
作业: 1、学习了运动与营养后对照自 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运动与营养
一、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 营养:是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是
保证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 营养素:指一些供给能量,构成机体组织及负 责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 • 运动与营养都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因 素,营养素是构成机体组织的物质基础,运动 可以增强机体活动的功能,营养与运动的科学 配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提 高健康水平。
6、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对维护健康、预防疾病起着重要 的作用,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食物纤维可 从嫩玉米、草莓、菠萝、花生、核桃中摄取, 生吃蔬菜也可以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取量,但也 要适量。
7、水
水对调节体温、体内物质代谢、运输等起 重要作用。每人每天的排水量和摄入量必须要 保持基本平衡,为安全计每人每日体重供水以 40克/千克为宜。高温、运动等出汗多时,供 水量应相应增加,人体所须水的主要来源是直 接饮用,但饮水时应以少量、多次为宜,饮用 至口渴感消失为止。
体育锻炼与营养教案
![体育锻炼与营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f71e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07.png)
体育锻炼与营养教案第一章: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1.1 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骨骼健康改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1.2 了解体育锻炼对心理的益处减少压力和焦虑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情绪稳定性和抗挫能力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1.3 了解体育锻炼对社交的益处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扩大社交圈子提高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第二章:营养与健康的关系2.1 了解营养对身体的益处提供能量和营养素促进生长和发育维持身体功能和生理平衡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2.2 了解营养对心理的益处提高大脑功能和记忆力增强情绪稳定性和抗挫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2.3 了解营养对社交的益处提高社交自信和吸引力增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促进社交活动和交流第三章:体育锻炼与营养的相互作用3.1 了解体育锻炼对营养需求的影响增加能量消耗提高营养素的需求量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影响营养代谢和调节3.2 了解营养对体育锻炼的支撑作用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促进肌肉恢复和修复增强身体耐力和抗疲劳能力提高运动表现和效果3.3 了解体育锻炼与营养的平衡合理安排饮食和锻炼时间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营养补充品避免过度锻炼和营养不良保持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第四章:常见营养问题和解决方法4.1 了解营养不足和过剩的问题营养不良和饥饿问题肥胖和超重问题营养失衡和健康问题营养依赖和食物依赖问题4.2 了解解决营养问题的方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健康的食物和饮料控制饮食量和频率咨询营养师和专业人士4.3 了解体育锻炼与营养的关系体育锻炼对营养摄入的影响营养对体育锻炼的支撑作用体育锻炼与营养的相互作用常见营养问题和解决方法第五章: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与营养计划5.1 了解个性化的体育锻炼计划的重要性考虑个人身体状况和能力设定具体可行和有挑战性的目标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和频率调整锻炼强度和运动类型5.2 了解个性化的营养计划的重要性考虑个人身体需求和健康状况设定合理的饮食目标和计划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品和保健品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选择5.3 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与营养计划综合考虑个人的锻炼和饮食偏好结合个人的健康和营养需求制定具体的锻炼和饮食计划定期评估和调整计划第六章:运动营养补充策略6.1 理解运动营养补充的基本原则确定补充时机和剂量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品遵循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避免非法药物和添加剂6.2 学习运动营养补充的常见形式碳水化合物补充蛋白质补充电解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6.3 实践运动营养补充的案例分析马拉松运动员的能量胶补充举重运动员的蛋白粉摄入足球运动员的电解质饮料选择运动员的维生素补充计划第七章:特殊人群的体育锻炼与营养7.1 分析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老年人的骨骼健康和代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求慢性病患者和康复期的营养7.2 制定特殊人群的体育锻炼计划考虑身体状况和能力选择适宜的运动类型和强度注重安全和避免伤害结合功能性训练和康复运动7.3 综合特殊人群的体育锻炼与营养计划结合医疗和专业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和锻炼计划监测身体状况和进展定期评估和调整计划第八章:体育锻炼与营养的监测与评估8.1 理解体育锻炼与营养监测的重要性跟踪身体状况和进展评估锻炼和饮食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调整计划和策略8.2 学习体育锻炼与营养监测的方法身体指标的测量(如体重、体脂比)运动表现和成绩记录营养摄入的记录和分析生理和心理指标的评估8.3 实践体育锻炼与营养监测的案例分析使用运动手表和健康APP记录数据定期进行体能测试和运动表现评估记录饮食摄入和营养素摄入量分析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第九章:健康风险与体育锻炼与营养9.1 识别体育锻炼与营养相关的健康风险过度锻炼和运动损伤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电解质失衡和水分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9.2 预防体育锻炼与营养相关的健康风险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和饮食计划学习正确的运动技巧和姿势保持适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营养评估9.3 应对体育锻炼与营养相关的健康问题及时就医和咨询专业人士遵循医嘱和治疗计划调整锻炼和饮食策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第十章: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可持续发展10.1 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社交和家庭生活的平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10.2 学习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策略学习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关注健康和社会议题10.3 实践健康生活方式的案例分析组织健康讲座和工作坊参与体育赛事和健身活动推广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介绍了体育锻炼与营养的关系,分为十个章节。
体育运动与营养
![体育运动与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2953ff9d650e52ea55189893.png)
体育运动与营养第一节营养与营养素一、营养的概念一切生物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一定的营养物质。
人类虽然为万物之灵,但人体和其他动植物一样,也是由各种营养素分子组成的。
营养物质被摄入机体后,需要一番加工和改造过程后变成自己机体的组成部分,或变成能量为机体所利用。
所谓营养,即指生物为了维持生存而从外界摄取必要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在体内进行有效应用而产生的全部现象。
营养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养分。
所以,“补充营养”是一种不正确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补充营养素”。
二、营养素的概念机体通过食物与外界联系,以保持内在环境的相对恒定,并完成内外环境的统一与平衡。
我们将食物中的有效成分称为营养素,也即是能在体内消化吸收,具有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常代谢所必须的物质。
现在认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包括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亦称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
在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下,使生命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功能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大致可归纳为以下3种作用:1.供给热能、维持体温,并满足生理活动和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训练的需要。
2.构成细胞组织,供给生长、发育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材料;并为制造体液、激素、免疫抗体等创造条件。
3.保护器官机能,调节代谢反应,使机体各部分工作能协调地正常运动。
运动员由于训练、比赛等活动、各类物质的消耗较一般人要多,因此,对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高。
三、营养素的生理作用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运动时能量的主要来源。
1.糖:糖(亦称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此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中氢和氧的比恰好是2:1,看起来像是碳和水的化合,故亦称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脂肪并称为三大营养素。
(1)糖的生物学功能①作为供能物质糖类是人体从膳食中取得能量的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9f76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a.png)
速度性运动项目营养指导
膳食指导: 碳水化合物:使(ATP)和磷酸肌酸(CP)的再合成加速
的要求。丰富易吸收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神经活动高度紧张,为肌肉和神经的代谢需要,
蛋白质功能占15%,2g/d.kg。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 多量VC、VB2、磷、蔬菜、水果。
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碱 性食物。
球类性运动项目营养指导
5、球类性运动的营养指导 对力量、速度、耐力、灵巧各方面素质要求较全面的运动。
如: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 特点: 运动量较大,热能消耗量多。 不同球类运动以及同一球类运动
不同位置运动员能量消耗有较大差异。 根据个体的运动强度、量强度(大强度)、中等强度、小强度
1.以心率确定运动强度 (方便可行) 心率是最简便、易测的生理指标。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当心率在110~170次/分钟范闱时, 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呈直线相关的关系。
运动与营养
最大心率计算公式是: 最大心率(次/分钟)=220-年龄
不同强度运动的心率范围约为:
营养指导
需要量 种类
能量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营养指导
能量需要量高于成人,对长时间、耐力性项目,及时 补充碳水化合物。P454.脂肪占25%-30%。
7-11岁:3g/kg, 占总能量14%-18%。 大于12岁:2g/kg 占总能量14%-16%。 运动期间:每天增加10-20克,优质蛋白占1/2-2/3。
球类性运动项目营养指导
膳食指导: 高碳水化合物:运动前的3~4小时采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高优质蛋白质:12-15%。对于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可能
会造成肌肉损伤,运动后迅速的补充蛋白质有助修复受伤的 肌肉和组织。 多补充水、糖、VC、VB1、VA、VE。 小球类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要求食物中维生素A的 含量应更高。
体育运动与营养补充:学习体育运动中的营养补充原则
![体育运动与营养补充:学习体育运动中的营养补充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1b8412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1.png)
忽视基础饮食:过分依赖营养补充剂, 忽视日常饮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 基础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提供充足 的能量和营养素 • 营养补充剂:作为补充手段,不能替 代基础饮食
营养补充的注意事项与方法
营养补充应遵 循个性化、适 量、适时的原 则,根据个人 身体状况和运 动需求进行调
整
01
营养补充剂的 使用应遵循产 品说明,避免
• 营养补充应遵循个性化、适量、适时的原则,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进行调整
02
体育运动中的能量需求与补充
体育运动中的能量消耗与需求
• 体育运动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基础代谢、运动消耗和恢复消耗 • 基础代谢:指安静状态下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消耗,受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影响 • 运动消耗:指运动中肌肉收缩、心率加快等所需的能量消耗,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类型等因素有关 • 恢复消耗:指运动后身体恢复所需的能量消耗,包括肌肉修复、乳酸清除等
能量补充的量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运 动需求、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
• 一般情况下,运动员的能量摄入应高 于普通人,以满足运动中的能量需求 • 在运动前后,应适当增加能量摄入, 以补充运动中消耗的能量和加速身体恢 复
03
体育运动中的蛋白质需求与补充
体育运动中的蛋白质消耗与需求
• 体育运动中的蛋白质消耗主要包括肌肉损伤、肌肉生长和恢复等 • 肌肉损伤:运动中肌肉受到牵拉、撞击等,可能导致肌肉损伤, 需要蛋白质修复 • 肌肉生长:运动过程中肌肉纤维增多、增粗,需要蛋白质合成 新的肌肉组织 • 恢复:运动后身体需要恢复,蛋白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肌肉 恢复
• 蛋白质补充的量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运动需求、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 • 一般情况下,运动员的蛋白质摄入应高于普通人,以满足运动中的蛋白质需求 • 在运动前后,应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以补充运动中消耗的蛋白质和加速身体恢复
体育运动和营养
![体育运动和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d39b4e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0.png)
精细化营养
高强度训练的营养保障
赛前赛后的营养调整
竞技体育运动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和 个人情况,制定精细化的营养计划, 包括合理安排能量摄入、蛋白质、碳 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摄入量等。
竞技体育运动需要长期进行高强度的 训练,需要注意合理安排膳食和补充 剂的摄入,以支持训练的进行。
竞技体育运动需要在赛前和赛后进行 营养调整,以最佳状态完成比赛。例 如赛前需要控制能量摄入以减轻体重 ,赛后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和各种营养 素以恢复体力。
能量
有氧运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 特别是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因此 需要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脂肪 和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能量的 需求。
水分
有氧运动过程中,由于排汗量较 大,需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 水。
维生素和矿物质
有氧运动需要大量的维生素和矿 物质参与能量代谢和细胞维护, 如维生素B1、B2、C和铁、钾、 镁等。
无氧运动的营养需求
能量
无氧运动需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能 量,因此需要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 质的摄入量,以满足能量的需求。
酸性缓冲能力
无氧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等代谢产 物,容易使身体酸化,因此需要适当 摄入碱性食品,如水果、蔬菜等,以 中和酸性代谢产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
无氧运动需要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参与能量代谢和细胞维护,如维生素 B6、B12、C和钙、磷等。
03
营养与免疫力
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 功能,降低运动中感染的风险。
体育运动与营养的结合
运动前营养补充
运动前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和 蛋白质,以增加体内能量储备
。
运动中营养补充
运动中适量补充水分、电解质和 维生素,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体育运动与营养
![体育运动与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8f66db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c.png)
3 无规律的饮食
4 缺乏水分
不规律的饮食可能导致能量波动和营养 不均衡。
脱水会影响身体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食物,确保 获得丰富的营养素。
合理控制能量摄入
根据个人需求,控制饮食 中的能量摄入量。
补充适量蛋白质
确保蛋白质摄入充足,以 支持肌肉生长和修复。
计划饮食与锻炼
1
提前预估时间
体育运动与营养
了解体育运动与营养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提高运动表现, 以及运动员所需的营养摄入。
体育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营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 和营养物质,帮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营养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良好的营养可以提高运动成绩。适当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提供能量,而蛋白质可以帮助肌肉 修复和生长。
2
根据饮食消化吸收的时间,合理安
排进食时间。
3
了解个人需求
根据个人的体育运动需求,制定适 合的饮食计划。
锻炼前后饮食搭配
在锻炼前后合理搭配蛋白质和碳水 化合物,以支持运动表现和肌肉修 复。
营养与运动的终身重要性
无论年龄,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体育活动对维持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都非常重要。
运动员所需营养
碳水化合物
提供能量,维持训练和比赛所需的耐力。
维生素和矿物质
支持身体正常功能和代谢过程。
蛋白质
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维持肌肉质量。
水
保持体液平衡,防止脱水。
常见营养错误
1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2 不足的蛋白质摄入
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导致能量不足, 影响运动表现。
缺乏足够的蛋白质会影响肌肉修复和生 长。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https://img.taocdn.com/s3/m/ae46ff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3.png)
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钙、铁、锌等,对于 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至 关重要。
耐力型运动的营养需求
高碳水化合物摄入
耐力型运动如长跑、游泳等依赖碳水化合物 提供持久的能量。
适量的蛋白质
用于肌肉修复和生长,防止运动性疲劳。
适量的脂肪
在长时间运动中提供能量,并有助于维持体 温和保护内脏。
分类
体育运动可分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类。竞 技体育以追求最高运动成绩为目标,群众体育以健身娱乐为 主要目的,学校体育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和锻炼促进学生身心 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01
健康促进
体育运动能够提高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02
心理效益
体育运动能够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自尊 心,增强心理健康。
多元化趋势
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 求,如健身、休闲、竞技等。同时,体育运动也逐渐与其 他领域融合,形成新的体育文化和产业。
02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素的种类与功能
蛋白质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矿物质
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参与体内各种代 谢过程,维持体液平衡,提高免疫力。 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促进脂溶 性维生素的吸收。
提供能量,维持血糖水平,节约蛋白质。
调节生理功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
构成骨骼、牙齿等硬组织,维持体液平衡, 参与酶系统的活化。
营养素的摄入与消耗
能量摄入与消耗
人体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以维持 生命活动,而能量的消耗则包括基础 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三个方 面。
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
第三章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
![第三章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9d2b361eb91a37f0115c3c.png)
育 保
。 主要来源:来源广泛,主要存在于畜禽肉、肝脏、牡蛎等等中。
氯化钠
健 营养功用:1.维持渗透压。 2.维持酸碱平衡。 3.胃酸的组成。
学
4.神经肌肉活动。5.食欲
供给量:个体差异较大,成人8-15g/d,排汗1L,补充3g。
4
蛋白质
蛋白质的营养功用 1.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2.调节生理功能 3.供给热能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 1.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2.蛋白质的消化率 3.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和相互间的比例 4.蛋白质的生物价
体 蛋白质的供给量 育 一般成人占每日热能供给总量的10%-12%;儿童少年 保 为12%-14%。正常成人1.5g/kg/day。 健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学 肉、鱼、蛋、乳和豆类
育 成人:750μg RE
保 主要来源:
健
存于动物食品中,肝、蛋、鱼肝油、奶油和牛奶。
学 胡萝卜素以有色蔬菜和水果含量最多,如韭菜、油菜、胡萝卜、 菠菜、杏、柿等。
8
维生素D
营养功用:
骨骼和牙齿的形成。
供给量
钙磷充足的情况下,成人每日300-400国际单位,儿童、孕妇
等每日需要400国际单位,相当于10μg 。
7
维生素
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物质代谢,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按其溶解性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
维生素A(视黄醇)
营养功用:1.维持正常视力 2.维持上皮组织功能
供给量
1μg RE(视黄醇当量)= 6μg 户萝卜素
体 婴儿:200μg RE(retinol)儿童:300-750μg RE
6
糖(碳水化合物)
糖的营养功用
1.供给热能 2.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营养与健康论文体育运动与营养
![营养与健康论文体育运动与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ea732091f90f76c660371a0d.png)
营养与健康论文体育运动与营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合理营养加适量运动”是现代人提高生存质量和延年益寿的必由之路。
运动与营养是什么关系呢?运动就是要消耗身体的物质,营养是补充养分。
合理的营养提供运动适宜的能源物质,有助于剧烈运动后的恢复,可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
运动要适当,营养也要适当,它们是维持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二者应保持动态的平衡。
食物选择是否科学对运动者的力量,耐力和体能有重要影响。
一位运动营养学教授曾形象地把运动者比做一辆高级跑车,那么营养就如同汽油,高级跑车有了相应的高级汽油,这辆跑车就可以跑出其最优异的成绩,相反,即使高级跑车,却使用劣质汽油,那么这辆高级跑车也无法跑出满意的成绩。
由此可见,合理营养是运动者成功的一半。
那么,如何应处理好运动与科学营养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合理营养呢?过去,我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特别是为了满足食客对酸、甜、苦、辣、咸、腻六味的需求,国人创造出不少丰美菜肴,且还在不断创新。
“好吃等于好饭,好饭等于营养”这样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其实,人们过度追求的甜、咸和腻三味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因为,对这三味的“配料”都与现代流行病有关。
自从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来,人们对营养的理解,已经从为了满足吃饱,到合理膳食,再到追求合理安排膳食发展。
通过体育界、医学界、新闻界的大力宣传与教育,人们开始对吃什么,吃多少,如何组合营养,什么时间吃,什么季节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比较科学的理解。
对色、香、味的追求已经成为了“隐性”目标。
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训练、遗传、营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膳食营养对健康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运动者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间吃,对其成功和失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实现合理营养,首先,运动者要改变观念。
某些运动员总认为运动成绩的好坏仅仅与运动训练有关,而膳食则无关紧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脂肪:
• 飲食中必須含有脂肪,不僅增加美味而 已,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有效的熱量(每 公克脂肪能產生9大卡),脂容性維生素 及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須脂肪酸。
(4) 礦物質
• 人體中所需的礦物質已知有十八種之 多,它們必須要被均衡的吸收才能發揮 正常的功能,這些礦物質為:鈣、鉻、 氯、鈷、銅、氟、碘、鐵、鎂、錳、 鉬、鏻、鉀、硒、鈉、硫、釩及礦物質 在人體營養中,好比灰姑娘,因為人們 都不知道它的重要,缺少它維他命根本 不能發揮功能,也不能被人體吸收,人 體本可以製造或者可以合成維他命,可 是絕不能製造任何礦物質。
維他命
• 目前被發現的維他命約30有種,不過各種維他命 在化學上是很複雜,同時互相缺乏類似關係。但是 以其溶度可分別為以下兩類: • 1.脂溶性維命: 維他命A,維他命D,維他命E, 維他命I 等 • 2.水溶性維他命: 維他命B1,維他命B2,菸鹼 酸,葉酸,泛酸,維他命C,維他命D,維他命L 等。
Question
• 身體裏的鹽分過多,會引起高血壓等疾 病,所以我們的飲食越淡越好,最好不 要加鹽。 • Yes, or NO
Answer
• No. • 吃太鹹對身體不好是真的,但鹽分中的鈉卻是 身體所必須的礦物質,對體液的衡定有很大的 幫助,鈉攝取過多固然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但 是體內的鈉含量過低甚至會引起生命的危險, 所以對於健康的人而言,鹽分的攝取適量就 好,不宜過多,也不應完全忌口。
Question
• 醣類、蛋白質會刺激胃酸分泌而脂肪會 抑制胃酸分泌。 • Yes or No
Answer
• Yes. • 醣類、蛋白質會刺激胃酸分泌而脂肪會 抑制胃酸分泌。 • 在人體內,醣類﹙碳水化合物﹚能夠快 速提供熱能,用剩時,他們不會儲存於 體內,而是變成脂肪的型態作為較大範 圍的利用。
雞尾酒療法
借混合多種藥物,可減 長期使用易造成營養素 少食慾、脂肪或是醣類 及脂溶性維生素的缺失 的吸收 為脂肪酵素抑制劑,抑 長期使用造成脂溶性維 止脂肪吸收 生素缺乏
Xenical (藍色小藥丸)外科手術減肥法源自減肥法局部抽脂法特性
以小管抽出腹部,臀 部,腿部過多脂坊 切除胃部容積15-30% 藉以減少胃容積
Question
• 維他命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有機物 質,就只有一個例外,就是維他命D, 可以靠日光照射我們的皮膚,利用膽固 醇轉化而成,此為其中的一個來源。 • Yes or No???
Answer
• 維他命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有機物質, 就只有一個例外,就是維他命D,可以靠 日光照射我們的皮膚,利用膽固醇轉化而 成,此為其中的一個來源。 • 風濕病學專家兼任希臘骨質新陳代謝學會 主席的卡拉斯表示預防骨質疏鬆症之道, 除必須攝取足夠的鈣與維他命D,以及經 常運動之外,也應避免喝酒與抽菸。
(2) 蛋白質:
• 蛋白質是由碳、氫、氧、氮及微量的礦物質所 組成,乃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亦是血 液、荷爾蒙及消化液的原料,自然界所有動物 體內都含有蛋白質。 • 人體中有百份之十八至二十是蛋白質,如我們 的皮膚、頭髮、指甲、腱臟腑、肌肉和骨骼等 都含有蛋白質;血液、消化液、激素等均由蛋 白質組成,小孩子的發育長大,成人的新陳代 謝都需要蛋白質來維持。
Question
• 維他命是好東西,所以吃越多越好。 • Yes, or NO
Answer
• No. • 維他命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有機物 質,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只有一個例 外,那就是維他命D,可以靠日光照射 我們的皮膚,利用體內的膽固醇轉化而 成。
維他命
• 維他命(Vitamin)為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但它不庇生熱 能,也不能作為身體之主要成分公司。 • 維他命為調節動物之生機能而促物質代謝之有機化合 物。 • 若缺乏維他命就會發生種種不同的病象,即所謂之維他 命缺乏症(avitaminosis)假若為輕度的缺乏時,僅發 生很輕的異常現象,因此易被忽略。同時與其他之疾患 難以區別。對於攝取足夠的維他命者若再加以供給也不 會得到效果。極端地過剩的供給時可能會發生毒作用, 但這是經常大量之情形下才引起的,實際並無問題。
(2) 蛋白質(續):
• 蛋白質又能製造白血球和抗體,抵抗病菌的侵 入,當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時,往往導致抵 抗力薄弱,很容易受細菌感染。 蛋白質主要來 源:最好的蛋白質(完整的蛋白質-含有8種必要 的氨基酸),全來自動物性的蛋白質,包括:蛋 類、奶品、肝臟、賢臟。 • 次好的蛋白質部份來自動物,部份來自植物, 包括:甲殼類的水產(如:蝦、蟹等)、大豆、花 生、馬鈴薯及肉類(如:牛肉、豬肉、雞肉、魚 類等) 尚可的蛋白質全來自植物性蛋白質,包 括:殼類(如:米、麥等)及有根的蔬菜等。
利尿劑
安非他命
減肥藥物中經常含有安非 他命成份,它可以抑制下 視丘、使中樞神經興奮, 達到降低食慾、體重下降
藥物減肥法
減肥法
膨脹劑
特性
不良的影響
利用吸水膨脹特性,增 妨礙食物吸收,易有衛 加胃內飽脹感而減少食 生素及礦物質不足現象 物的攝取 超量使用,血管壁增厚,
以精製蛋白質為主,另外 加能脹氣的化學品,使胃 腸飽脹,不想吃東西 造成高血壓、糖尿病、狹 心症
不良的影響
腹部,臀部,腿部凹凸 不平 日後可能再胖回來 維生素吸收不良,膽汁 逆流,膽結石
胃部切除法
小腸迴路法
截短小腸,減少營養素 • 可能出現關節炎、腸 的吸收面積及食物通過 結石、尿道結石等疾病 腸道的時間 • 易有肝功能不良、禿 髮、貧血等症狀
物理方式減肥
減肥法
三溫暖蒸汽浴 低週波電子 鹽液繃帶法 針灸
正確的減重概念
(一)減重不可太快速 (二)維持均衡的營養 (三)每日以三餐為主 (四)改變進餐的程序 (五)進餐應定量 (六)烹調方法 (七)禁食任何高熱量又濃縮的食物
正確的減重概念
(八)儘量少吃含脂肪極高的堅果類。 (九)多攝取高纖維食物。 (十)去油清湯 。 (十一)如果於兩餐間感到飢餓時。 (十二)家裡不要存留零食。 (十三)酒及酒精飲料不可飲用。 (十四)勿吃太鹹,否則會減緩體重下降速度。 (十五)將可食份量之食物放在盤子裡進食。
減肥茶或減肥糖 使食慾下降,飲 食量減少 吃肥肉法 利用產生的酸中 毒,使食慾下 降,飲食量減少
彷間飲食偏方
減肥法
低胰島素減肥法
特性
不良的影響
抑制胰島素分泌過剩, 若大量攝取指數低的食 減少脂肪合成 物,則效果減半
代餐 蘋果減肥法 蔬菜湯 巫婆湯
主要為纖維,維生素, 若飲食不調整,易導致 礦物質熱量低 飲養不良 可快速減重 營養不均,導致肌肉組 織耗損
不含殿粉類和油脂類熱 飲食不均衡,易營養不 量低,具微生素及礦物 足影響健康 質
正確的減重方法
• 飲食控制 • 規律運動 • 行為調整
不當減肥的害處
(一)溜溜球症候群(Yo-Yo syndrome) (二)代謝率下降 (三)抵抗力減弱 (四)月經不規律 (五)易掉髮、皮膚變差 (六)器官功能失調
巨量營養
• 是指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它們 需要有足夠的『微量營養素』後,才能 釋放能量。 • 在營養素中,過量或不足都會造成損 害。巨量營養及微量營養對人體雖有不 同的功能,但是它們對人體健康非常重 要。營養缺乏與量對人體所造成的不良 後果是同樣嚴重。
(1) 碳水化合物:
• 它是人體精力的主要來源。在人體的消化器官 中,澱粉和糖類是兩種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它 分解為葡萄糖,我們也稱它為血糖。血糖為人 腦及神經系統提供能量的泉源。 碳水化合物與 蛋白質的熱量完全相等。假如你食用大量碳水 化合物,而超過人體轉換為葡萄糖或肝糖的需 要,這些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就變成為脂肪,當 運動時,人體需要大量的熱能時,這些脂肪會 轉變為葡萄糖,你的體重才會減輕。 1 克碳水 化合物與蛋白質一樣可發出4 卡路里的熱能。
常見的減肥方法
• • • • 藥物減肥法 外科手術減肥法 物理方式減肥 彷間飲食偏方
藥物減肥法
減肥法
瀉藥
特性
服食後會產生間歇性腹 瀉,並使胃酸減少、食慾 減退 利用脫水現象,使體重短 暫下降
不良的影響
停止服用,體重即回升常服 用,易發生腸子鬆弛、貧血及 腸胃疾病 會有嘔吐、頭暈、血壓下降等 症狀 破壞腎功能、引發糖尿病及痛 風 並非減少脂肪,只要停止服 用,體重即回升 長期大量服用會上癮,產生失 眠、便祕、幻視、幻聽等症 狀;停用則有憂鬱情形出現 精神呈現亢奮或萎靡兩極化反 應,演變人格變化及慢性精神 病*臉色蒼白、皮膚起紅疹或 潰爛 *作息改變、日夜顛倒
主要維命缺乏症與其富含 食品 :
• SEE HAND OUT
維他命
• 維他命與酵素enzyme 及荷爾蒙同樣的 含量極微,但有顯著的生理作用,同時 與生化學的關係很深。此三者有很多類 似性不過維他命為原則上不能在體內產 生而需由外界補給之營養素,但是酵素 與荷爾蒙即可在生物體內合成,因此並 無具有營養之資格。
運動與營養
By Mei-Yao Huang Ph.D
營養的六大要素:
•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 水和維他命,這些都是由食物中吸收得 來的主要成份,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營養對人體的精神充沛,器官的功能, 食物的消化及細胞的成長,都是必備的 物質。
微量營養
• 是指維他命及礦物質,它們本身並不發 出能量。
Question
• 維他命C是水溶性的,所以吃多少都沒關 係。
Answer
• No. • 一般人對於維生素C的每日需要量是60mg,而一般 的補充錠劑量比這個人體每日需要量多上好幾倍, 多餘的量在身體水份代謝時會排出,但如果水喝少 了,會積存在泌尿道,造成結石,所以,並非水溶 性的維生素就可以隨便吃,想要靠維生素C來保持 美麗健康,還是每天吃新鮮蔬果比較好。 • 維他命C不能貯存在體內,所以每天都要從食物中 攝取。飯後吃一個橘子或柳丁,或半個楊桃,大約 可以獲得成年人每日所需要維他命C﹙60毫克﹚的 一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