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发展历程&技术细节

合集下载

历史上十种最快的超音速军机

历史上十种最快的超音速军机

历史上十种最快的超音速军机作者:杨孝文来源:《百科知识》2013年第22期1903年,勇敢的莱特兄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小鹰镇上演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有动力、持续且可操纵的载人飞行。

100多年过去了,当前的飞机不仅飞行高度更高,飞行速度也是莱特兄弟无法想象的。

以下盘点的是历史上速度最快的一些超音速军用飞机。

1.苏-27“侧卫”战斗机苏-27“侧卫”是一款双发动机战斗机,于1977年5月进行首飞,1985年正式进入苏联空军服役。

这款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可达到2.35马赫(约合每小时2500千米)。

苏-27是其所处时代最先进的战斗机,目前仍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服役。

2.F-111“土豚”攻击机F-111“土豚”是一款战术攻击机,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

1967年首次在美国空军服役,曾在越南战争期间广泛使用,用于执行战略轰炸、侦察和电子战任务。

F-111的速度可达到2.5马赫(约合每小时2655千米)。

1998年,F-111“土豚”退役。

3.F-15“鹰”式战斗机F-15“鹰”是一款双发动机战术战斗机,由美国麦道公司1967年设计制造。

这款战斗机1972年7月首飞,1976年正式进入美国空军服役。

它的速度超过2.5马赫(约合每小时2655千米),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超音速战斗机之一。

F-15预计将一直服役到2025年。

这款战斗机还出口到其他国家,如日本、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

4.米格-31“猎狐犬”战斗机米格-31“猎狐犬”是一款大型双发动机超音速战斗机,在设计上用于拦截高速飞行的敌国飞机。

该机1975年9月上演处女航,1982年进入苏联防空部队服役。

米格-31的速度可达到2.83马赫(约合每小时3000千米),能够在低空进行超音速飞行。

目前,这款战斗机仍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服役。

5.XB-70“瓦尔基里”轰炸机XB-70“瓦尔基里”轰炸机身躯巨大,共有6台发动机,由北美航空公司20世纪50年代晚期设计制造。

苏27简介(中英对照).ppt

苏27简介(中英对照).ppt

When it comes to the Su-27, there are two things should to be mentioned
当谈及苏27时,有两件事情须提及

Su-27 against the anti-submarine aircraft 苏27对抗反潜机
The Soviet -27 gave the West
苏霍伊苏- 27(北约代号:侧卫)是一种单座,双引擎的Mach - 2级喷
气式战斗机最初是由苏联制造,由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它的目的是作 为美国第四代战斗机的竞争对手。3530公里作战半径,重型装备,先进 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高机动性,。苏-27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夺取指控权, 但也可以执行几乎所有的作战行动。与体型较小的米格-29相配合,苏27的对手是美国最亲密的F - 15鹰式战斗机。
在1969年,苏联获知了美国的“F-X”计划,即f-15的研
发计划。苏联领导层很快意识到美国的新一代战斗机与自 己的现役战机相比将具有压倒性优势。苏联需要一款有良 好机动性与复杂操控系统的飞机来与之抗衡。这款被命名 为苏27的战机于1977年五月二十完成首飞。
The Sukhoi Su-27 (NATO reporting name: Flanker) is a singleseat, twin-engine Mach-2 class jet fighter originally manufactured by the Soviet Union, and designed by the Sukhoi Design Bureau. It was intended as a direct competitor for the large United States fourth generation fighters, with long 3,530-kilometre range, heavy armament, sophisticated avionics and high maneuverability. The Su-27 most often flies air superiority missions, but is able to perform almost all combat operations. Complementing the smaller MiG-29, the Su-27's closest US counterpart is the F-15 Eagle.

订购SU-27战机内幕:他是自己人篇之祖国需要你的胃

订购SU-27战机内幕:他是自己人篇之祖国需要你的胃

订购SU-27战机内幕:他是自己人篇之祖国需要你的胃主题:《日落共青城》风起于青萍之末--他是自己人篇之祖国需要你的胃祖国需要你的胃帝国末任国防部长沙波什尼科夫曾经对《红星报》记者讲述过这样一件事,他作为空军总司令陪同国防部和军事工业委员会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有关出售苏-27飞机的谈判。

因为那个时候双方两国关系刚刚解冻,双方在相隔20多年后再一次接触都感到有些不太自在。

某位阿尔巴特军区首长在宴会开始前大大咧咧地对中方接待人员说:“如果是点不着的酒就不要端上来了,那不是男子汉该喝的东西。

”沙波什尼科夫一看就明白,这是他们对外军事合作局的老把戏。

从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主掌阿尔巴特军区时就是这样。

苏联军事代表团总是以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印度、越南和朝鲜等兄弟国家的同行们,最拿手的一步就是在宴会上(正式宴会)端来高烈度的烧酒,然后当着目瞪口呆的主人面一饮而尽。

虽然这些国家也不乏贪杯之人,但是考虑到人种的差异和所处维度的关系,能像俄国人那样痛快淋漓的豪饮者毕竟不是很多,更别说在一个国家的国防部或者总参部中寻找这一类的酒徒。

曾经有过很多次,我们的将军在宴会中放肆地讥讽印度国防部的官员而使对方难堪地下不来台,因为那些可怜的素食主义者这辈子也没有接触过有度数的饮品。

有几次甚至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的沙波什尼科夫都感到看不下去了,他觉得如果不是在印度教的熏陶下使当地人的性格较为温和,同时莫斯科又以非常优惠的条件提供米格飞机和萨姆导弹。

他很怀疑对方是否会如此地忍耐。

苏联元帅乌斯季诺夫似乎认为,首先在酒桌上击败对方是取得绝对心理优势的第一步,而这条怪异的法则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一些军人和外交官。

宴会中,中方代表团中的一位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参谋被林虎指派为酒司令。

那位身穿空军制服的大校参谋是个瘦得像竹竿一样的家伙,如果穿着军大衣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估计一阵风吹过可以向风筝一样飞起来。

起先我们还以为是中国同志舍不得那些茅台酒,因为我们听说这个品牌的烈酒在中国也是很珍贵,因此才派出这一位酒司令来糊弄我们。

20世纪末的_非洲之角空战_SU_27PKMIG_29

20世纪末的_非洲之角空战_SU_27PKMIG_29
使用。
3月20日,埃厄两军的苏一27和米格一29
第三次交锋,不过双方均无功而返。为了自
我安慰,厄军于第二天宣布击落一架埃塞军
的米格一23BN,这次同样未得到埃塞方面承
认。双方小规模的空战一直持续到1999年5
月中旬,还有消息称直到当年秋天双方都未
再进行空战。不过可以确定的是,5月16日早
得不贴近苏一27厮杀,原因是其自身携带的
R-27中程导弹全部打光了(每架米格一29只
能携带两枚R-27,而苏一27可以带6枚),
在接下来的近距离“狗咬狗”的格斗中,
苏一27用一枚红外制导的R-73导弹击落一架
米格一290
对于苏一27座舱里的俄罗斯飞行员身
份,大家没有任何疑义,因为埃塞军方并未
军后勤设施实施空袭,尤其对位于哈尔谢利
的大型物资保障中心给予“重点照顾”,以
前埃塞军的米格一23BN就曾两次轰炸过该中
心。另外,厄立特里亚境内的阿萨布机场和
海水淡化站也遭到攻击,但没有完全丧失功
育色a
2月23日早6时,在密集的炮兵与航
空兵火力准备后(以色列为埃塞改造的米
格一21-2000和米格一23BN歼击轰炸机起飞了
挥部发表官方公告,称“在6月10日至14日的
战斗过程中,厄军共毙伤1.8万名埃塞官兵,
击落4架米格-23和一架直升机,击毁5辆坦
i}}}`]}}-21-2000}C]:k}-23BN}J}{3}C>}}a}i}}}ui}f}iJ}}}}, 4}1}}}11t3}p7J<ik1-}}5, }}i}}}}l}}}}'r}.}n}}'7F7}}} }ir1} -}"`}n#a}3}1}}9}i}-}f}}}', }Lai}}}I}J}}uf},}i}i}bC}(}}Fr}r}}}'}}fJ15}}}}IL}J1'L}z}},},}.粗--f}, }1982}}}LL}IJ}-};3} } 0}}`1}}-23'}}}ILT}}}":}'}30%, f}17}1991}J=}}}}}J}kJ}-29}}T}i}}}}#}-}0}C}}RlW7}}J}k}-29}T-r}.}}i5}:

苏27系列在中国的历程

苏27系列在中国的历程
至2001底
又有16架苏27UBK 分2批交付空军第19师和空军第1师(具体架数不详),至此第2批订购28架苏27UBK全部交付完毕.
2001.12
沈飞交付空军第19师和空军第1师约11架(具体架数不详)苏27SMK .
2001.1
俄方交付苏30MKK的武器系统,包括:KH59ME,KH29T,KAB500KR,KH31P.
2001.3-4
第二批9架苏30MKK抵达芜湖.沧州,交付空军第3师(8架)(飞机编号为:机头11-18),K026基地(1架).
2001.8.21
第三批10架苏30MKK抵达绥溪,交付空军第2师.
2001底 第四批9架苏30MKK交付,至此,38架MKK交付完毕.
2002 再次签定购买38架苏30MKK合同.
1992.11.8
第二批12架(12架苏27SK)和俄方赠送的2架(2架苏27SK)抵达安徽芜湖,交付空军第3师.飞机编号为:机头13-26,机尾13143-13149,13240-13246.
1993-1994 谈判引进苏27生产线问题进展缓慢,中方没有付给俄罗斯第二批24架苏27货款,俄方暂停交付.
2002.12 沈飞再次交付12架歼11(苏27SMK).
2003 签定购买24架苏30MKK2给中国海军合同.
2003.12 38架苏30MKK交付完毕.
2003.12 沈飞再次交付12架歼11(苏27SMK).
2003.12 沈飞全国产的歼11B首飞(性能相当于苏30MKK).
2000.12.20 第一批10架苏30MKK抵达芜湖,交付空军第3师(飞机编号为:机头1-10).
2000.12.22
8架苏27UBK抵达重庆白市驿, 交付空军第33师(飞机编号为:无).

北极光下的守卫者 俄军极地 Su-27 联队背后的点点滴滴

北极光下的守卫者 俄军极地 Su-27 联队背后的点点滴滴

北极光下的守卫者——俄军极地Su-27 联队背后的点点滴滴撰文:Yufei Mao aka 大艦巨砲主義者/haneto照片提供/拍摄:Andrey Zinchuk插图绘制:Yury Tepsurkayev“随着他们朝西面飞去,这样一幅凄凉的景色展现在他们面前:沼泽、森林、湖泊、泥炭湿地以及冰河时期的灰色山峰,构成了随着飞行而不断变化其面貌的冻土地带……方圆几英里之内似乎都渺无人烟,一眼望去唯有蛮荒之地。

此情此景之下,一想到要在这样的俄国冬天迫降,他禁不住不寒而栗起来”——《摩尔曼斯克上空的飓风》,John Golley 著大约60 年前英国皇家空军“飓风”战斗机飞行员首次飞过该极地区域后记下了如此景象。

大自然的力量执拗地抵抗着文明的侵入——时至今日,俄国的北极地带也并未有多大变化。

此地环境之险恶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形成抵御外来入侵的一道天然屏障,也隔离了与世间的交流往来。

正因如此,俄国北极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隐蔽性,被选为前苏联高纬度核试验基地。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上世纪40 年代后此地的自然屏障渐渐被他国所打破,特别是进入冷战时期后,围绕着前苏联的军事核试验和北方舰队,看似平静荒凉的该地区从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西方在北极光照耀下的铁幕前短兵相接,其激烈程度被誉为“不流血的前线”。

正因为历经实战的考验和对任务的苛刻要求,此处的驻扎军几乎都是当时最精锐的尖子部队。

俄国人都说“祖国的天空一半由MiG-31 保卫,另一半就交给Su-27”——“能顶半边天”的侧卫军团自然也不会缺席这么热闹的派对。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前苏联的解体,多少隐藏在冰天雪地之下的秘密也得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出尽风头的明星联队——941 联队对简・萨尔文森(Jan Salvesen)上尉和他的9 名机组人员来说,1987 年9 月13 日这个日子至今难以忘怀。

这一天,他驾驶的挪威空军602 号P-3B 巡逻机在巴伦支海上空遭到了前苏联一架从未谋面的新型战斗机拦截,更糟的是P-3B 的1 号发动机因遭到对方的“恶意报复攻击”而空中停车。

前苏联苏-27重型战斗机发展史

前苏联苏-27重型战斗机发展史

前苏联苏-27战斗机发展史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军迷都将米格战斗看成苏联战斗机的嫡系,也知道米格战斗机才是真正的苏联战斗机,这是因为从抗美援朝战争后我国的主力战斗机基本上都以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为主的战斗机为主,比如说我国大量装备歼-6和歼-7,他们仿制于米格-19和米格-21战斗机。

但是,在前苏联国内,除了歼击轰炸机有出口外,苏伊霍设计局当时的主要产品是针对前苏联国土防空军的,苏-9、苏-15截击机也从未出口,西方对它们的了解也很少。

到了SU-27的时候,情况也差不多。

西方最早是通过军用侦察卫星拍到了几张非常模糊的照片(以当时的技术,想照的清楚些是不可能的),发现其中一架外形与美制F-14“雄猫”舰载战斗机有些相似的重型歼击机,根据这些模糊不清的照片,西方专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这是一架大型变后掠翼战机(判断错误),装有能下视下射的雷达(难得正确),能发现20个远距目标的同时跟踪攻击其中的4个(继续错误)。

他们把这个飞机命名为拉明K,同时起了个“侧卫”的绰号。

直到1985年8月,前苏联电视台用几个画面向观众介绍了早期SU-27的原型机T-10的试飞过程。

西方的专家们马上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战机肯定不是变后掠翼的!飞行性能有可能很先进!基于立场和争取更多预算的目的,这些专家不停的夸大这种未知名战机的性能,但到底这战机的实际性能如何,直到1987年9月13日,西方才有幸一睹它的部分真容。

SU-27重型歼击机的研制过程进入1970年代后期,前苏联空军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全新一代战机的强有力挑战,尤其是在几次中东战争中,苏式战机并未能在空战中压倒以色列空军的法制和美制战机(板子当然不能全打在苏式战机的身上,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斗意志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前面提到的歼6战绩就是例子)。

这种情况进入1980年代后,非但没有得到改善,相反随着美国F15/16战斗机的成熟和出口,变得更加严重。

苏27各型识别

苏27各型识别

苏联的苏-27“侧卫”式战斗机自1977年5月20首飞成功,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已发展出一个已有相当规模的“侧卫”家族,旗下成员十余个,并在不断发展。

这里也反应出前苏联“一机多型”的设计风格。

现将“侧卫家族”各机型的外部特征和常见的编号略作整理,以便大家辨别型号和模型制作。

苏-27、苏-27S、苏-27SK、苏-27SMK苏-27首次公开亮相是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随后在许多航展上都可以看到成双出现的两架苏-27。

一架是编号为388的苏-27(普加乔夫座机),另一架是编号为389的双座苏-27UB,这两架飞机可视作苏-27及苏-27UB的标准版。

现在参加航展的多是“侧卫”家族的其它成员。

我们还能在航展上看到的标准苏-27,有“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苏-27和苏-27UB,和莫斯科试飞院的598、599两架苏-27。

这些苏-27,往往是以“CLEAN”的结构参展航展,即不搭载机载武器装备。

并肩飞行的388号苏-27和389号苏-27UB,是最先公开展示的苏-27莫斯科试飞院的598、599两架苏-27/“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苏-27和苏-27UB 以后的苏-27S、SK、SMK等,是苏-27的改型或出口型。

苏-27UB、苏-30、苏-30MK、苏-30MKK、苏-30MKI苏-30是在苏-27UB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称为苏-27UP,后正式命名为苏-30,是苏-30家族中最初的成员。

不仅在名称上能看到苏-27UB的影子,而且在外型上与苏-27UB唯一的明显区别是:红外探测仪的位置向右偏。

当年卖给印度空军的,就是这种苏-30,出口编号苏-30K。

经常公开展示的这种苏-30的编号是52、54。

苏-30MK,为苏-30K的改进型,它与苏-30的外型区别也仅在于取消了进气口两侧的短翼状天线。

已出席过航展的苏-30MK编号为603,有着别致的断裂迷彩。

位于苏-27进气口外侧的短翼状天线(雷达告警接受机),自苏-30MK往后的型号里全都被取消位于苏-27进气口外侧的短翼状天线苏-30MKK,便是我军大量装备的苏-30机种,出席2000年珠海航展的是502号机。

中国航空的十年跨越

中国航空的十年跨越

中国航空的十年跨越国庆阅兵历来都是中国公开展示军事技术成果的重要舞台。

相比各种展览上层出不穷又型号繁多的武器项目,国庆阅兵只展示装备型号的特点更能够展示中国军队的实际装备水平。

国庆50年空中编队中的重型战斗机在60周年阅兵中同样盛装出现。

十年前的1999年大阅兵中,苏-27SK/UBK被称为新型重型战斗机。

仅仅十年后,同样的编队不但已经成为国产先进战斗机,而且在阅兵装备的介绍中也清楚地将型号公开为歼-11。

仅仅十年的时间,同样的战斗机不但有了全新的名称和国产标准,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可以自行生产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中国空军引进的苏-27SK是航空兵战斗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台阶,也是前苏联在解体前达到服役状态的最先进的战斗机,其整体设计至今仍然属于世界一流水平。

中国空军在上世纪90年代装备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SK后,不但在装备性能上直接跨进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行列,同时也获得了比较可靠的全天候超视距空战能力。

在随后出现的台海危机中,苏-27SK有效发挥了空中威慑作用。

但是依靠采购成品飞机不可能满足空军装备规模的需要,引进技术自行生产和改进苏-27SK才是维持和发展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因此,歼-11的名称证明了苏-27SK在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根本性的蜕变。

苏-27SK的引进和歼-11名称的意义苏-27SK是中国与前苏联重新开始军事技术贸易和交流后,在引进先进作战装备的整体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中国空军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装备现代化进程的代表项目。

中国和前苏联在1990年5月开始以全面恢复军事技术交流为目标,以系统引进先进军事装备和生产技术为手段,利用国家力量为军队进行大规模装备技术更新。

中国对苏-27SK的引进计划是按照购买许可证的方式自行生产,但在空军迫切需要新装备以及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方面急需资金的共同作用下,中国首先采购了相当数量的苏-27SK/UBK。

成品引进的苏-27在填补国内装备急需的同时,也是获得生产许可证的门票。

su27

su27




参数
• • • • • • • • • • • • • • • • 参数 机长:21.935米 机高:5.932米 翼展:14.70米 机翼面积:62.0平方米 空重:1745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22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3000千克 内载燃油:9400千克 最大武器载荷:8000千克 高空最大速度:2.35马赫(250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8000米(59,055 英尺) 作战半径:1500千米(900 英里) 最大航程:3790千米 动力设备:两台 Lyulka AL-31F;涡扇发动机 最大推力:55,000 磅 武备:固定武器为一门30mm GSh-301-1机炮,挂架下可挂载AA-8、AA-9、AA-10、 AA-11等空空导弹,各种炸弹以及火箭发射巢。
简介 研发综述 制造 参数
简介
苏(su)-27战斗机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于1986 年陆续装备部队,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前是俄罗目斯空军的主战飞机。北约组 织给予的绰号是“侧卫”(Flanker)该机于1969年开始研制,1977年5月20日首飞,1979年投入 批生产,1985年进入部队股役。该机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壁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 的边条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气动性能,进气道底 部及侧壁有栅型辅助门,以防起落时吸入异物。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铝 合金和钛合金,传统三梁式机翼。4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按静不稳定设计。该机主要 是针对美国的F-16和F-15设计的,用以取代雅克-28P、苏-15和图-28P/128截击机,具有机动性和 敏捷性好、续航时间长等特点,可以进行超视距作战。该机完成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显 示出了其优异的飞行性能和操纵性能,以及发动机良好的加速性能,飞行性能要高于第三代战斗机, 但其机载电子设备和座舱显示设备相对来讲要落后许多,且不具隐身性能。该机有多种改型,包括 苏-27P单座陆基型、苏-27UB串列双座教练型、苏-27K舰载战斗/攻击型、苏-27KU并列双座战斗轰 炸型、P-42(由苏-27专门改装的飞机,创造了31项官方世界纪录)等。至1992年,独联体国家已 装备了300多架苏-27飞机,目前生产的飞机主要用于出口。 该机机长21.935米,翼展14.7米,机高5.932米,最大起飞重量29000千克,装有两台推力为 12500千克的涡扇发动机,总推力25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为M数2.35,作战半径 1500千米。 苏-27飞机采用了双立尾布局、翼身融合体先进气动技术,置于机身下方两侧的方形二元进气道有 可调进气斜板, 并配有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良好的气动外形和操纵品质可以使飞机一改机头在前 的飞行姿态。 1989年在巴黎航空展览会上,普加乔夫驾驶苏-27飞机做出了机尾前行,机头后仰, 最大飞行迎角为 110度-120度的“眼镜蛇”机动,在时速为125公里的条件下不失速,引起了西方 国家航空界的轰动。

侧卫演义:苏-27研发史上的真实历程:(四)荆棘之路

侧卫演义:苏-27研发史上的真实历程:(四)荆棘之路

侧卫演义:苏-27研发史上的真实历程:(四)荆棘之路(四)荆棘之路苏-27的正式设计是从1972年下半年开始,到1975年初步设计完成,再到1977年第一架T-10-1原型机在茹科夫斯基首飞成功,期间经历了漫长的5年时间。

在这5年当中,苏霍伊设计团队经历了诸多设计和生产上的难题,苏-27也因此成为当时苏联技术难度最大的几种战斗机之一。

▲量产型的苏-27战斗机苏-27立项之后,1973年2月在苏霍伊的要求下交由列昂尼德·伊万诺维奇·邦达连科领导的设计团队,首席设计师为切尔尼亚科夫,也就是T-4系列侦察机和战略轰炸机的设计师。

▲苏-27正式立项之后的第一个首席设计师(负责项目具体内容)切尔尼亚科夫切尔尼亚科夫接手苏-27项目之后就遇到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首先是如何保持战机重量:增强飞机机动性就要求具有大推重比的发动机以及尽可能轻量化的机身设计,但4代机同时又需要使用大量的新式机载设备。

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计算,机载电子系统每超重1kg,就需要增加9kg的飞机重量平衡,而发动机和飞控系统每超重1kg,飞机就需要分别增加4kg和3kg重量平衡。

显然,如果不减轻飞机结构重量,那么最终战机将会因为超重难以实现预期的机动性能。

▲模型实测也是原型机生产前重要的测试环节,图为利用图-16轰炸机挂在T-10模型进行高空滑翔测试为此苏霍伊设计局副总设计师伊万诺夫亲自下令对飞机系统进行减重:一是对原机身结构重量减重。

要求减轻战机系统中每一部分不必要的重量,同时对减重之后的机身强度做了相应的载荷测试,并根据静态测试的结果对机身结构薄弱部位进行了后需加固。

▲同时还有利用火箭提供动力的模型实测二是大量运用了新材料。

由于复合材料和钛合金重量小、强度高,机械性能极其优秀,所以很早之前苏联航空界就对这两种材料的运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包括苏霍伊设计局。

尽管复合材料性能更优秀,但由于苏联复合材料生产不过关,所以伊万诺夫在早期型苏-27当中大量采用了钛合金减重。

苏27侧卫战斗机解读

苏27侧卫战斗机解读

苏27发展过程:苏-27 是前苏联研制的双发重型长续航力制空战斗机 ,1969 年开始研制 ,1977 年 5 月首飞成功 ,1984 年进入部队服役。

截止到 1992 年独联体已装备约 300 多架。

苏- 27 的研制周期较长,历经 15 年,该机的作战运用是与米格-29 形式类似 F-15 、 16 一样的高、低搭配格局。

北约集团给予它的绰号为“侧卫”。

性能特点:苏-27 的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为深入敌后进行攻击 / 轰炸的飞机护航,海上巡逻和拦截,其主要特点是 :①机内载油量大,续航时间长达 5 小时,可在远距离上截击入侵的轰炸机。

②发动机加速性好,使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苏 -27 可在 3 ~ 4 秒内从小速度平飞推力达到最大加力推力,可做“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等高难度动作,失速操纵能力较好。

③机载多普勒雷达具有下视 / 下视能力,可同时攻击 2 个目标,最大搜索距离 240 千米,最大跟踪距离 185 千米,抗电子干扰较强。

④机载武器多样,可超视距攻击,空战能力强,机内空间较大,改装余地大。

⑤隐身性能较差,尾喷口红外辐射明显,整机雷达反射载面积大。

主要改型:苏-27 目前有以下型别 :苏-27A(“侧卫”A) 。

1977 年首次试飞的单座原型机。

苏-27B(“侧卫”B) 。

单座陆基型,翼尖平直,执行对空任务时可带空 - 空导弹发射导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带电子对抗干扰吊舱 ( 长约 4 米 ) 。

换装功率更大的涡扇发动机。

1981 年 4 月 20 日首次试飞。

该型是前苏联空军标准的装备型号, 1990 年中后期首次派往阿富汗。

苏-27UB( “侧卫” C) 。

串列双座教练型,具有完整的作战能力。

苏-27K( “侧卫” D) 。

亦称苏-33 。

舰载战斗 / 攻击型。

该机机载武器包括:翼下加挂 4 枚 AA-11空 - 空导弹 ,2 枚 AA-10 雷达制导和 2 枚AA-10 红外制导导弹 , 机上红外搜索跟踪仪从风挡前左侧改到右侧。

Su-27

Su-27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霍伊设计局相继推出SU-24击剑手战斗轰炸机、SU-25蛙足攻击机和SU-27侧卫重型歼击机。

被外界称之为“苏霍伊三剑客”。

苏霍伊飞机公司的Su—27的引进至少使中国空军提前15年进入3代机时代。

是中国拥有的第三代战机的第一个机种Su-27飞机的设计使用寿命在5000小时左右,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划分,是典型的三代机,属于三代机当中的重型战斗机。

1973年2月基辛格第五次访华。

苏联在中苏长达7000公里的国境线上部署了70个机械化师和SS-20导弹、逆火轰炸机。

1974年1月5日毛泽东会见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时,提出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战略,认为中美只要目标相同,就可以搞出一条横线,把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到美国一线及这条线周围的一大片国家团结起来,通过对付苏联的扩张。

1976年毛泽东去世,中国调整对苏政策。

1978年苏联支持越南出兵“中国的盟友”红色柬埔寨。

苏联出兵阿富汗,对中国实行战略包围。

中国出兵“亚洲的古巴”、苏联的盟友越南。

中共停止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是我们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的提法。

中国空军历史上第二次急速现代化的起点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军上下形成了集中力量发展空军装备,实现解放军跨越式发展的共识。

中央军委决定一定要坚持自力更生,引进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吸收消化,并自行研制。

美国终止了与中国黑珍珠计划,不再合作改进歼-8II型飞机。

1982年11月22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安德罗波夫提出:苏联愿意改善与伟大邻邦——中国的关系。

1989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宣布重启中苏军事合作。

9月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对《红星报》记者表示苏共中央同意中国购买米格-29战斗机或高性能飞机。

1990年5月31日至6月14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领中国政府高级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就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问题进行了会谈,在此基础上并提议成立共同工作组,讨论采购高性能战斗机的问题。

侧卫演义:苏-27研发史上的真实历程:(七)病树前头万木春

侧卫演义:苏-27研发史上的真实历程:(七)病树前头万木春

侧卫演义:苏-27研发史上的真实历程:(七)病树前头万木春(七)病树前头万木春PFI项目诞生的两种战斗机因为各自的设计特点不同,苏联时期,军方对他们的处理态度也不一样:更便宜、皮实而且性能相对差一些的米格-29多数装备在了空军,同时也因为苏联驻军和华约组织的问题派遣到了东欧的原华约成员国;而苏-27却因为结构精密、性能优秀,更多时候则是在苏联本土列装。

而这一切都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发生了改变。

▲俄罗斯空军的苏-27和米格-29,这两种战斗机现如今以转变成竞争关系,而苏联时代米格-29更吃香经历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对抗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而曾经的超级大国和军师联盟也土崩瓦解。

苏联解体后,根据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商讨的《关于苏联武装部队划分协定》的规定,苏联的原加盟共和国瓜分了苏联空中武装力量的战斗机。

其中在1992年瓜分完成时,除了继承国俄罗斯之外,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苏-27。

▲俄罗斯空军的苏-27战斗机,降落时机背的减速板会打开乌克兰是继承了苏联遗产最大的非俄罗斯国家,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根据归属地瓜分原则接收了原苏联空军和防空军接近2800架军机,其中大约有1500架战斗机,成为了欧洲除俄罗斯之外最大的空中武装。

根据统计,在1996年,乌克兰共拥有67架苏-27战斗机,,其中53架为驻守米罗哥罗德的第831歼击机团使用,而剩余的14则是在贝尔贝克的第62防空歼击机团当中。

剩余三国就没那么好的运气,白俄罗斯作为苏联解体后接收军机第三多的国家,1996年统计的时候只有23架苏-27,甚至还没有乌兹别克斯坦的30架多。

此外,哈萨克斯坦也装备有一定数量的苏-27,但这些并不是苏联解体时遗留的,而是用苏联遗留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一个有40架图-95MS轰炸机的重型轰炸机师的装备换来的。

▲苏-27SK战斗机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绝大多数苏联的遗产,但在经历了西方国家干预的经济“休克疗法”之后,苏联近70年积攒的国力被西方国家以金融形势迅速掠夺,此后俄罗斯经济江河日下,而这也令原本已经形成规模战斗力的苏-27遭了秧。

苏27二十年中国之路(下)

苏27二十年中国之路(下)

中国空军引进的苏27战机堪称中国空中力量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苏27在引进的时候是前苏联在解体前性能最先进的战斗机,对于中国来说,仅仅购买数量有限的成品战机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引进苏27的技术和生产线自行生产和改进苏27战机才是维持和发展战斗力的必然之路。

中国引进苏27的关键目标是建立独立的生产、改进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不能仅限于获得组装生产能力。

图为中国生产的歼11战机。

中国利用苏27战机生产线建立起三代机生产体系中国引进苏27的关键目标是建立独立的生产、改进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不能仅限于获得组装生产能力,而是要从最基础的制造到成品供应的整体配套综合,真正建立起与整机相配套的完整顺畅的生产系统。

在军方与航空制造部门之间就是否仿制苏27的争论结束之后,中国的领导层作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决心,既要独立研制新一代战斗机,又要尽快将苏27国产化。

由国内生产苏27的基建项目和准备工作从1997年开始进行, 生产的苏27被命名为歼11,这是中国的航空工业系统首次进行批量生产第三代战斗机。

由于俄罗斯方面提供的图纸版本落后于生产线的实际,与最终产品不符合(比如图纸和零件对不上、零件和零件模具对不上),我们依靠国内的力量对此进行了补充和改进,建立起了比引进的生产线更加先进的生产体系。

首批国产型歼11战机在2000年正式交付中国空军1998年12月16日,沈飞组装的苏27成功首飞,在完成了早期的样机组装和试飞后,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的沈飞开始批量生产歼11,歼11大概在2000年开始交付空军部队使用。

虽然歼-11的发动机和航电设备等仍然由俄罗斯提供,但歼11的生产和交付证明沈阳飞机公司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产体系。

引进苏27的生产权使国内航空界受到极大的震动,促使中国在机械制造技术、焊接技术、空空导弹改进以及现代工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为国产动力和航电武器系统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期间的1999年,中国再度进口28架苏27UBK双座型,到2002年底全部交付。

前苏联苏-27重型战斗机发展史

前苏联苏-27重型战斗机发展史

前xxxx-27 战斗机发展史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军迷都将米格战斗看成苏联战斗机的嫡系,也知道米格战斗机才是真正的苏联战斗机,这是因为从抗美援朝战争后我国的主力战斗机基本上都以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为主的战斗机为主,比如说我国大量装备歼-6 和歼-7,他们仿制于米格-19 和米格-21 战斗机。

但是,在前苏联国内,除了歼击轰炸机有出口外,苏伊霍设计局当时的主要产品是针对前苏联国土防空军的,苏-9、苏-15 截击机也从未出口,西方对它们的了解也很少。

到了SU-27的时候,情况也差不多。

西方最早是通过军用侦察卫星拍到了几张非常模糊的照片(以当时的技术,想照的清楚些是不可能的),发现其中一架外形与美制F-14雄猫”舰载战斗机有些相似的重型歼击机,根据这些模糊不清的照片,西方专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这是一架大型变后掠翼战机(判断错误),装有能下视下射的雷达(难得正确),能发现20个远距目标的同时跟踪攻击其中的4个(继续错误)。

他们把这个飞机命名为拉明K,同时起了个侧卫”的绰号。

直到1985年8月,前苏联电视台用几个画面向观众介绍了早期SU-27的原型机T-10的试飞过程。

西方的专家们马上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战机肯定不是变后掠翼的!飞行性能有可能很先进!基于立场和争取更多预算的目的,这些专家不停的夸大这种未知名战机的性能,但到底这战机的实际性能如何,直到1987年9月13日,西方才有幸一睹它的部分真容。

SU-27重型歼击机的研制过程进入1970年代后期,前苏联空军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全新一代战机的强有力挑战,尤其是在几次中东战争中,苏式战机并未能在空战中压倒以色列空军的法制和美制战机(板子当然不能全打在苏式战机的身上,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斗意志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前面提到的歼6战绩就是例子)。

这种情况进入1980年代后,非但没有得到改善,相反随着美国F15/16 战斗机的成熟和出口,变得更加严重。

[资料]苏-27家族全系列(图文)

[资料]苏-27家族全系列(图文)

[资料]苏-27家族全系列(图文)图文)苏-27家族编年史(苏联部分1970-1991)◎研发背景苏-27(Su-27/Cy-27)是由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SukhoiDesignBureau)于六十年代末设计的一种前线歼击机(Front-lineFighter,亦称其为拦截歼击机即InterceptorFighter),北约代号“侧卫”(Flanker)。

当时,美国受前苏联全天候改进型米格-21D、米格-25原型机和米格-23原型机首飞成功的影响,从1965年开始相继提出了F-15“鹰”(YF-15Eagle)重型战斗机计划和F-16“战隼”(YF-16FightingFalcon)轻型战斗机计划作为美国空军未来的新主力战斗机,并形成“高低搭配”的概念。

而与YF-16竞争轻型战斗机计划失败而落选的YF-17则被美国海军看中成为其主力舰载机F/A-18“大黄蜂”(Hornet)。

苏联人当然不甘落后,作为回应,前苏联于1969年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PFI(PerspektywnyiFrontowoyIstryebytyel/PerspectiveFrontlineFighter)未来前线战斗机招标,其主要目标就是要超越F-15,所以这个计划也简称为“反F-15”(Anti-F-15)。

作者: wrhchwkx 发布日期: 2005-9-17 图001苏霍伊设计局创始人帕维尔.奥.苏霍伊图002米哈伊尔.西蒙诺夫参与竞争的雅克-45(Yak-45)、米高扬设计局(Mikoyan)的米格-29(MiG-29)以及苏霍伊设计局的T-10(苏-27的原型机,为苏霍伊设计局内部编号,T即Triangular代表三角翼布局,10代表苏霍伊设计局的第十种三角翼飞机)。

经过一番激烈竞争后,当局决定发展较轻的米格-29以对抗F-16、发展重型的苏-27以对抗F-15。

而落选的雅克福列夫设计局则只能抹着眼泪继续独自搞它的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系列去了。

苏27技术细节

苏27技术细节

流金岁月:Su-27发展历程研发背景苏-27(Su-27/Cy-27)是由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Sukhoi Design Bureau)于六十年代末设计的一种前线歼击机(Front-line Fighter,亦称其为拦截歼击机即Interceptor Fighter),北约代号“侧卫”(Flanker)。

当时,美国受前苏联全天候改进型米格-21D、米格-25原型机和米格-23原型机首飞成功的影响,从1965年开始相继提出了F-15“鹰”(YF-15 Eagle)重型战斗机计划和F-16“战隼”(YF-16 Fighting Falcon)轻型战斗机计划作为美国空军未来的新主力战斗机,并形成“高低搭配”的概念。

而与YF-16竞争轻型战斗机计划失败而落选的YF-17则被美国海军看中成为其主力舰载机F/A-18“大黄蜂”(Hornet)。

苏联人当然不甘落后,作为回应,前苏联于1969年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PFI(Perspektywnyi Frontowoy Istryebytyel/Perspective Frontline Fighter )未来前线战斗机招标,其主要目标就是要超越F-15,所以这个计划也简称为“反F-15”(Anti-F-15)。

(Yak-45)、米高扬设计局(Mikoyan)的米格-29(MiG-29以及苏霍伊设计局的T-10(苏-27的原型机,为苏霍伊设计局内部编号,T即Triangular代表三角翼布局,10代表苏霍伊设计局的第十种三角翼飞机)。

经过一番激烈竞争后,当局决定发展较轻的米格-29以对抗F-16、发展重型的苏-27以对抗F-15。

而落选的雅克福列夫设计局则只能抹着眼泪继续独自搞它的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系列去了。

作为重型拦截歼击机,Su-27的主要设计战术要求是:最大速度达到2500千米/小时(海平面最大速度150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18500米;航程2500千米;能够消灭高度为30米到18000米、时速2400千米(海平面时速1400千米)的敌机;能够在1200米长的跑道上起降。

26991817_苏-27_战斗机

26991817_苏-27_战斗机

联盟
苏-27战斗机是苏联时期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
的一款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属于
第三代战斗机,主要任务是进行国土防空、护航、
海上巡逻等。

研发历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针对自己的F-4战斗机屡
屡被落后机种击落一事,进行了反思,并调整设计
思想,相继研发出F-15重型战斗机和F-16轻型战
斗机。

作为回应,苏联从1969年开始发展未来前线
战斗机计划,主要目标就是要超越F-15重型战斗
机,最后,苏联选定了T-10——它是苏-27战斗机
的原型机,在其基础上,最终发展出了苏-27战斗
机。

性能解析
苏-27战斗机机动性和敏捷性好,续航时间长,
可以进行超视距作战。

但是它的机载电子设备和座
舱显示设备比较落后,而且不具备隐身性能,缺点
也很明显。

但总的来说,苏-27战斗机已经成为俄
罗斯军机中最成功的机型之一,是俄罗斯空中力量
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理刘波)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金岁月:Su-27发展历程研发背景苏-27(Su-27/Cy-27)是由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Sukhoi Design Bureau)于六十年代末设计的一种前线歼击机(Front-line Fighter,亦称其为拦截歼击机即Interceptor Fighter),北约代号“侧卫”(Flanker)。

当时,美国受前苏联全天候改进型米格-21D、米格-25原型机和米格-23原型机首飞成功的影响,从1965年开始相继提出了F-15“鹰”(YF-15 Eagle)重型战斗机计划和F-16“战隼”(YF-16 Fighting Falcon)轻型战斗机计划作为美国空军未来的新主力战斗机,并形成“高低搭配”的概念。

而与YF-16竞争轻型战斗机计划失败而落选的YF-17则被美国海军看中成为其主力舰载机F/A-18“大黄蜂”(Hornet)。

苏联人当然不甘落后,作为回应,前苏联于1969年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PFI(Perspektywnyi Frontowoy Istryebytyel/Perspective Frontline Fighter )未来前线战斗机招标,其主要目标就是要超越F-15,所以这个计划也简称为“反F-15”(Anti-F-15)。

(Yak-45)、米高扬设计局(Mikoyan)的米格-29(MiG-29以及苏霍伊设计局的T-10(苏-27的原型机,为苏霍伊设计局内部编号,T即Triangular代表三角翼布局,10代表苏霍伊设计局的第十种三角翼飞机)。

经过一番激烈竞争后,当局决定发展较轻的米格-29以对抗F-16、发展重型的苏-27以对抗F-15。

而落选的雅克福列夫设计局则只能抹着眼泪继续独自搞它的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系列去了。

作为重型拦截歼击机,Su-27的主要设计战术要求是:最大速度达到2500千米/小时(海平面最大速度150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18500米;航程2500千米;能够消灭高度为30米到18000米、时速2400千米(海平面时速1400千米)的敌机;能够在1200米长的跑道上起降。

当时前苏联在先进材料技术(尤其是钛金属)方面和在电传操纵系统方面(已在苏霍伊T-4上试验成功)具有一定优势,这对后来苏-27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不过据传,老苏霍伊认为靠那时候苏联的科技水平尤其是航空电子方面,要造出比F-15好的飞机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到后来前苏联科技人员忘我的工作热情与辉煌的成果使他对自己的项目充满了信心。

唉,只可惜他自己没能撑到苏-27上天的哪一刻,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Pavel Osipovich Sukhoi)于1975年9月15日与世长辞。

在这之后由西蒙诺夫(Mikhail P. Simonov)担任主设计师之职。

困难重重苏-27较以往的俄制飞机最大的创新有两个:翼身融合技术(Blended Fuselage/WingLayout)与4余度模拟电传操纵系统(Quadruplex Analog Fly-by-wire Control System),这使得苏-27成为前苏联首架具有放宽安定性的飞机。

优秀的整体气动布局还使得机身可以放置大量燃油。

要达到2500千米的航程需要5350千克的燃油,而苏-27可以盛放9000千克的燃油。

尽管燃油重量指标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但这也带来一些问题:按设计要求苏-27的机身强度应能在80%载油量时可以承受8g 的过载,而这个80%的载油量是针对5350千克而言的。

如果在载油量为9000千克时达到这个要求的话,那么为加强强度,飞机的空重将会增长到一个可怕的数字。

为此,设计师将设计指标改为标准油箱容量为5350千克,剩下的3650千克燃油空间则作为内部附油箱。

这样,苏-27的最大油量航程由原来的2500千米增长为4000千米。

下一个面临的问题是选择一种合适的发动机。

在设计初期本想直接采用现成的AL-21F ,但它并不能提供设计要求的推力和经济性。

在这种情况下,留里卡设计局(Lyulka Engine Design Bureau )受命开始研发全新的AL-31涡轮风扇发动机。

新发动机的基本性能要求是单台推力达到122.5千牛,单台巡航耗油率小于0.061千克/小时/牛,但在当时研发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如Shovels ),所以研制出来的AL-31的性能较设计指标有所下降(如单台巡航耗油率增加到0.068千克/小时/牛)。

不过由于AL-31的开发周期长达十几年,所以苏-27的原型机首次试飞时采用的是改进过的AL-21F3型涡轮喷气发动机。

另一个困扰设计师的大问题是航空电子设备,尤其是雷达设备。

原设计准备采用平板缝隙阵列天线(Slit Antenna ),但对当时的苏联科技来说太先进了,因此后来所装备的NIIP N-001雷达(北约代号“翼缝背”)还是一种使用传统抛物面天线(Parabolical Antenna )的脉冲多普勒雷达(Pulse-Doppler Radar )。

新雷达的探测范围是240千米,而跟踪范围是185千米,并首次具备下视下射能力(Look down/Shoot down capability )。

据闻该雷达设计的时候曾经使用了一些美国休斯公司(Hughes Electronics )AN/APG-65(用于F/A-18)和AN/AWG-9(用于F-14)上的一些技术以扩展其探测范围。

本来还打算在苏-27上配备R-33雷达制导导弹,但由于和雷达的控制频率不相匹配而被取消。

在后期的原型机还开始安装测试与雷达配套的OEPS-27型光电系统,其中包括带激光测距仪的红外搜索跟踪探测器(IRST ),配合飞行员的头盔目标指示器(Helmet Mounted Target Designator )可以使苏-27具有离轴攻击目标能力。

首架苏-27原型机T-10-1于19771977年5月20日在Zhukovsky)完成其处女航,试飞员是伊V. S. Ilyushin )。

没过多久,在年初美国侦察卫星首次拍到的照片,由于误将儒可夫斯基Ramienskoje Site ),美国人将这架从未出现过的飞机称作RAM-K。

1978年T-10-2也出场了,但不久后就由于电传操纵系统故障而坠毁,试飞员耶夫根尼·索罗维约夫(Yevgenyi Soloviov)不幸牺牲。

安装了因机匣装在发动机底部倍受争议的AL-31F涡轮风扇发动机的T-10-3于1979年出厂,并于1979年8月23日仍然由伊留申首飞成功。

1979年10月31日首飞的T-10-4同样使用了AL-31F发动机。

T-10型总共制造了10架,剩余几架(T-10-5, 6, 9, 10, 11号)都使用AL-21F 发动机。

浴火重生通过与由波兰间谍马里安·佐查斯基(Marian Zacharski)搞来的F-15性能资料相对比,设计师发现T-10还不能与它的竞争对手相比,很多地方仍处下风。

这无疑对花了10年时间费尽心思的苏联人来说是个沉痛打击。

究竟是把中等水平的飞机推向生产线,还是继续改进呢?西蒙诺夫顶住来自工厂、研究所内部外部、政府领导层的压力,为了设计出最完美的飞机下令从头来过,几乎重新设计苏-27。

实践证明他是正确的。

T-10S与T-10相比改进很多,主要是。

●飞机气动布局做了重新设计:加大机翼面积、减小后略后缘襟翼和副翼改为单一的襟副翼并增加了计算机控制的前缘襟翼、减速板从机身下方改为与F-15一样的机背减速板;●进气道改进:为了避免引擎吸入跑道上的杂物,前起落架向后移到两个进气道之间,进气道内也加装防杂物吸入的网状隔板;●发动机舱重新设计:机匣由发动机底部移到了上部,这样双垂尾也得挪个地方而放置到两个发动机外侧,而尾喷口也变为可调式;以上几处改进使得飞机的横截面面积大幅减小,综合提高了苏-27的机动性、速度、航程。

其他诸如机头、机尾、座舱、起落架等许多地方也作了明显的改进。

第一架T-10S-1于1980年出厂,1981年4月20日首飞,试飞员还是伊留申。

然而此时的T-10S显然不够可靠:1981年9月3日因燃油系统故障T-10S-1坠毁,伊留申死里逃生;随后生产的T-10S-2更好不到哪里去,1981年12月23日由于前缘襟翼故障坠毁,试飞员亚力山大·科马罗夫(Aleksander Komarov)亦不幸牺牲;1982年5月31日出厂的T-10-17(由T-10-7/T-10S-1发展而来)还算幸运,尽管第一次试飞上天就飞掉一个机翼,不过飞机和试飞员尼古拉·萨多夫尼科夫(N.Sadovnikov)都保住性命,而且通过这次飞行找到了前两次事故的解决方案。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真正的生产型苏-27终于在1982年11月出厂。

可是由于电子设备尤其是雷达系统问题解决缓慢,直到1985年苏-27才正式交付部队服役。

这样,从1969年刚开始研制到正式服役,苏-27已经走过了16个春秋!而美国的F-15则从1969年末麦道签订研制合同、1972年原型机首飞到1974年末正式服役只用了5年!不过很明显这多出来的十年苏联人没有白干:Su-27的记录创造机P-42(T-10S改)打破F-15先前创下的爬升时间、速度、高度等多项记录;在与F-15的模拟空战中,苏-27的胜率为1.35:1;1987年与挪1989年苏-27首次亮相于法国巴黎航展,2300千米的遥遥路程不需加油一口气飞到、最大飞行仰角120度、普加乔夫的眼镜蛇机动(Viktor Pugachev's Cobra)、被雷电击中且部分元件被溶化还能完成筋斗并安全降落等等优异表现使得这把十六年磨出来的利剑之光芒更是足以让参展所有飞机自惭形秽,震惊西方!苏-27现在已经不只有简单的几个型号。

凭借其几乎无尽的开发潜力,它已经衍生出空中优势、对地攻击、舰载等几大类近20种型号,成为目前现役飞机中派系最为庞大完整的家族。

Su-27技术细节完美的空气动力布局可以说这是苏-27最为成功的设计。

在开始设计苏-27的前五年里,苏霍伊设计局先后研究了20个气动布局。

从传统布局到带边条翼身融合升力体、从带中尖锥圆形进气道到方形进气道等,设计局均一一作了风洞试验。

最后确定苏-27的基本气动布局为:弓型前机身与机翼平滑过渡形成翼身融合升力体,发动机舱置于升力体下方并相互独立,双垂尾安装在发动机舱上,水滴型座舱盖置于下倾机头上以形成良好视界。

翼身融合体的好处不言而喻。

直达雷达罩的边条产生的涡流附着在升力体上不仅增加了涡升力,还延迟气流分离,提高各可控翼面在低速范围内的效率。

翼身融合体由于翼身之间过渡平滑,所以干扰阻力很小。

而在飞机迎风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翼身融合体的摩擦阻力也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