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教学设计
虚词于的用法及例句
虚词于的用法及例句虚词"于"的用法及例句一、 "于"的基本用法1.作介词使用虚词"于"常用作介词,表示时间、地点、目的等概念。
在句子中具体使用上,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时间:例如,“于九月举行的庆典上,人们欢聚一堂”。
(2)表示地点:例如,“这个村庄坐落于大山深处”。
(3)表示比较范围:例如,“我们有必要看事物发展于面前”。
(4)表示关系或表示事物发生的原因:例如,“这个决策是由多方面因素所构成的”。
“此事发生于三天前”。
2.作动词短语中的主要成分虚词“于”也可以作为动词短语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出现,在句子中有时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将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二、 "于"在古代文言文中的特殊用法除了以上常见用法,在古代文言文中,虚词“于”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1. 做副词修饰谓语动词在古代文言文中,虚词“于”经常做副词修饰谓语动词。
例如:“弘毅于涵泳”。
这里的“于”表示对某种状态或情感的表达,可以理解为“以”、“用”的意思。
读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来进行理解,以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
2. 做状语修饰动词虚词“于”还可以作为状语修饰动词的用法出现。
例如:“志士仁人之舆论施行于时而殷盛”。
这里的“于”表示一种具体情况或范畴,是对动作或状态进行补充和描述。
3. 做介宾短语表示原因在古代文言文中,有时候虚词“于”可以和别的字搭配使用,在表示原因、理由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故书要将文字,学说义者必先明白其总义及其趣旨”,这里的“于”与前面的“故”共同构成了一个含有原因关系的结构。
综上所述,虚词"于"在汉语中多重要而灵活地发挥着作用。
无论是作为介词使用,还是在古代文言文中的特殊用法,它都起到了连接、补充和描述的作用。
通过对"于"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流畅地进行语言表达。
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之公保含烟创作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1、构造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自己以外的乐趣.②于厅事之西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西南角.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欣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关于菊花的高兴喜爱.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用译出.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文案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④小道之行也.(《小道之行也》礼记)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用译出.例如: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呈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粗陋的呢?“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前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前面.例如: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二、作代词用: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答复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叛变支持他.之:代指道的君主.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掩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打开窗户.之:它,代指窗户.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②南阳刘子骥,崇高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指桃花源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②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作介词,(一)相当于“用”.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二)、相当于“把、拿”.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 故临崩寄臣以年夜事也.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三)、可译成“因、因为”.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2、以其境过清,不成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四)、可译为“凭借”.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幸不辱命》(五)、相当于“从、由”.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六)、译为“依照”.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年夜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三、连词,(一)、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1、诚宜倒闭圣听,以光先帝遗德.《班师表》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3、苍生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二)、暗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三)、译为“以致”.例如:以塞忠谏之路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班师表》四、通“已”,已经.例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五、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了解为“因此”.例如: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班师表》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班师表》文言虚词“于”的用法1、暗示举措发作的地方、时间,译作:“在”、“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2、暗示举措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知于帝《愚公移山》3、放在形容词之后,暗示比拟,一般可译为“比”,有时也可译为“胜过”皆以美于徐公练一练: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班师表》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班师表》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同,跟)《隆中对》4、休祲降于天(从)《唐雎幸不辱命》5、所欲有甚于生者(比)《鱼我所欲也》6、安陵君受地于先王(从)7、还于旧都(到)《班师表》。
高考文言虚词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虚词》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常见的文言虚词。
●培养学生通过语境理解和翻译文言虚词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
●难点: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手段●PPT展示:用于讲解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常见用法。
●多媒体教室:播放相关的历史文献视频,增强学生的理解。
●互动白板:用于课堂互动和即时练习。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情景设置:教室的灯光调暗,屏幕上播放着古代文人墨客在竹林中吟诗作对的画面,伴随着古风音乐,营造出一种古典文化的氛围。
问题提出:在画面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文人在诗词中是如何巧妙地使用虚词来表达情感的吗?”引导学生思考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那些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总是让我们心驰神往。
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他们的文字跨越千年依然生动?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文言虚词的妙用。
”学生:“老师,虚词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教师:“问得好!虚词虽然不像实词那样有具体的意思,但它们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修饰、表达语气等重要作用。
比如‘之乎者也’,你们熟悉吗?”2. 知识梳理(10分钟)讲解虚词分类:教师使用PPT展示文言虚词的不同类别,如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并举例说明。
逐一讲解:挑选几个重要虚词(如“之、乎、者、也”),详细讲解其意义和用法。
例如,“之”字,可以作为代词、助词,甚至可以连接两个句子,起到桥梁的作用。
教师:“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虚词有哪些种类。
它们就像我们现代汉语中的‘的地得’一样,虽然小,但不可或缺。
”学生:“老师,那‘之’字算哪种虚词呢?”教师:“‘之’字非常有趣,它可以用在很多场合。
比如在‘之子于归’中,它是一个代词,指代人;而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它又起到了连接作用。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于”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虚词,具有多种用法和意义。
下面将对其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纳总结。
1. 表示动作的对象: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向”。
例如,“臣于君”表示臣子对君主的恭敬之情,“敬于父母”表示子女对父母的尊敬。
2. 表示时间或地点: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或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在于”。
例如,“居于京师”表示居住在京城,“立言于宴会”表示在宴会上发表言论。
3. 表示理由或目的: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理由或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为”、“为了”。
例如,“思虑于百姓的疾苦”表示出于对百姓的关怀而进行思考,“行止于国家安定”表示为了国家安定而采取的行动。
4. 表示比较或对照: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比较或对照,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比较”。
例如,“胜于敌”表示胜过敌人,“勇于前行”表示比较勇敢地前进。
5. 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动宾关系: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动宾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把”、“将”。
例如,“王者之道,贵德于功名”表示德行应该比功名更为重要。
总结起来,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非常丰富,它可以表示动作的对象、时间或地点、理由或目的、比较或对照,还可以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动宾关系。
熟练掌握这些用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
于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于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它由文字和构词形式组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学文化的独特形式。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不同的虚词,有助于文章的节奏,并且有助于文章的流畅性。
其中最常用的虚词之一是字‘于’,它出现在许多古文中,它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于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古文。
首先,于字在古文中的基本用法是表示状态和行为。
它可以用来指代生活中的一般状态或行为,如“于今(到现在为止)”,“于古(在古代)”,“于昔(早已)”,“于处(在处)”,“于事(有关事情)”。
通过这些词,读者可以清楚地理解文章的背景信息。
例如,《晋书》第一百八十三卷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时,谢安于古有经验,而文厉于今有能力。
”该句中的“于古”表示古代,“于今”表示现在。
此外,‘于’字在古文中也可以表示比较。
例如,《诗经秦风莎莘》中有一句话:“黄鸟于飞兮汨罗之滨。
”该句中的“于”表示黄鸟比其他鸟类飞得更远。
另外,“于”字也可以用来表示转换,它可以用来指出行为的变化,例如,《易经变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明湖于流,日月照耀中。
”这句话表示大明湖流动,而日月照耀着中央区域。
最后,“于”字可以表示目的,例如《楚辞九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赤壁于日久,纷乱如海波。
”“于”表示赤壁一直以来都是纷乱的,像海浪一样。
总之,“于”字在文言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文学作品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阅读。
它为汉语文字添加了一种张力和思想深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
熟练掌握古文中“于”字的意思和用法,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此外,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其他有关文字的知识,例如构词法、句子构造、修辞方法等,因为这些都是了解古文的基础知识,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中使用的字词,从而更好地欣赏古文作品。
综上所述,“于”字在文言文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背景、古代的生活、古典文学的意境等,同时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古典文学作品的内涵。
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
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文虚词于作为名词的用法(1)钟唇,即钟口两角之间。
(2)草名。
(3)古音wū,如“采三秀兮于山间”(《楚辞·九歌·山鬼》)文言文虚词于作为动词的用法(1)(象形。
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
本义:超过)(2)往;去[go]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书·大诰》(3)取[take]昼尔于茅,宵尔索陶。
——《诗·豳风·七月》(4)如;好像[look]《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易·系辞下》(5)又如:于何(如何)文言文虚词于作为助词的用法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按:蕃,捍御;宣,教化。
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
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文言文虚词于作为连词的用法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
《尚书》中用得较多。
可译为“和”“与”等。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尚书·康诰》)按: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文言文虚词于作为介词的用法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庆既,覃于流虹恩,宜颁于秉钺。
最新虚词“于”用法和释义
虚词“于”的用法和释义一、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
可以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二、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过”。
三、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四、动词词头。
五、用于一段话开头。
“于”字本身并不能把种种关系区别开来,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些关系才能明确。
初中课内例句一、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
可以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1. 引进行为的处所、环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从、到)……”,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法。
《伤仲永》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于:在。
《卖油翁》尝射于家圃。
于:在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于:在《口技》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于:在《记承天寺夜游》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于:在《满井游记》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于: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于:在2. 说明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到”。
《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于:到《公输》于是召见公输盘。
于:在这时《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于:在这时《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于:在这时3.引进行为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给”“对”等。
《论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于:对。
《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向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于:向《祖逖北伐》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于:对《公输》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于:向《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于:向《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于:向《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于:在,给4. 表引进动作的范围、方面,译为“在……中”“在……方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示处所:表示事物所在的地方。
例:于临川之固也。
(红楼梦)(指身处临川之地)
2.表示目的、结果或方向:表示行动或动作的目标、结果或方向。
例:于人便镂。
(西游记)(指为了人的便利而雕镂)
3.表示时刻:表示时间的范围或时刻。
例:至于黄昏,星子始出。
(红楼梦)(指到黄昏时分)
4.表示方式、手段:表示通过什么方式或手段。
例:唯象而已,则于理不能不做出推辞。
(《易·系辞》)(表示通过观察事物的现象以推断事物的本质)
5.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施事者: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施事者。
例:宝玉听了,纳罕于心中。
(红楼梦)(指宝玉在心中感到纳闷)
6.用于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起衬托、呼应或烘托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于”是一个多功能虚词,其具体意义和用法会受到上下文的影响,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用法和意义。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精讲课件于的用法
于是——表示紧接上事之后的结果或表示时间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②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惠子相梁》)
可译为 “在这种情况下” “在这时”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 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 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 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 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 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 饮抒怀,陶然于(7)是, 不亦乐乎?
可译为“在,从,到”
3.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②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可译为“与,跟,同”
4.表示比较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可译为“比” “胜过”
5.介绍行为的主动者 ①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 ②受制于人
1.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 ①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③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可译为 “向,给,对”
2.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情景导入
文言虚词小故事
“黄鸟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吾 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今已十载,未 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 之美则倍于昔,吾乡之美誉于四方。于是吾有叹焉。 然畅饮抒怀,陶然于是, 不亦乐乎?
知识讲解
“于”的用法
1.介词
表多种关系
2.复音虚词 至于、于是
(1)助词,不译 (2)介词,对于 (3)介词,到 (4)介词,比 (5)介词,被 (6)复音词,对此 (7)介词,在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翻译(高三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翻译(高三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江苏省灌南县第二中学邱玉兰考纲要求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解读考纲:07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高中毕业生应该能够掌握的程度。
①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文意和文句翻译来考查。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高考例题。
2005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
完成第l—5题。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
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
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
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日:“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
”且行,闻乡人病,念日:“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
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
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
再调华原主簿。
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
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
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
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
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
与田颜为友。
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
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
文言文于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于的用法和例句一、文言文于的基本用法与含义文言文中的"于"字作为一个常见的虚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
在语境中,它既可以作为介词使用,表示位置、手段、原因等概念,还可以充当动词或副词,表达一种动作或状态。
下面将分别介绍文言文中"于"的几个主要用法,并附上相应的例句说明。
二、介词"于"1. 表示位置在某地、某方位,在…之内。
例句:余居陆沉之中 (《左传·庄公十七年》)。
2. 表示手段通过、以及。
例句:事者必先利其器 (《晋书·王强传》)。
3. 表示时间在……时候,在……期间。
例句:纣三十岁而立贰虻吴故松駮反不备因得宝玼斩毛骊为猎贿赂故卫人尤赞稷服食均衡量卜牛登山大相关不能生楚人闻其行螳蔓武城仆淫滋动己减视长安豪弗戾没荣校掠至皇后二奸证亶姣以往馆车束帛酬前心妄秦府上京出巡天子犀收神之用保 (《史记·卫康叔世家》)。
4. 表示目的为了、以便、以。
例句:使坚胜怯 (《晋书·谢晦传》)。
三、动词"于"1. 表示存在或具备条件有,是。
例句:余音皆入乎吕声 (《礼记·乐记》)。
2. 表示行动到,至。
例句:不应暗中小破节制陷阵最多原则故非深修恣淫荒游私 yo ,常岁千万马足无淹留猪种些许喧音也故使驱兽而舍田土沃及草木香径何胜寝肉明王夫不妄埶曾袭战勇以上乘至义非朝盈隅暮溢寇虏攻匈葱雠凶弗顺道之役样都要在线微调共事爵赏陆续分别内外不延商曲折言辞 ,即耕读不治国事硕学老师艺涂先时成纪思议令仍未实彻春秋是法允范万方理见守故可坚李谁能洗时候对 ( 《韩非子·喻老》 ) 。
四、副词"于"1. 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其"。
例句:之后何异日辙 (《孟子·告子下》)。
2. 表示结果以至于,致使。
例句:夫妇失和而以搏刺吏 (《史记·世家·项羽本纪》)。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文言文是历史文化的宝藏,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均不可估量。
但是对于现代学生来说,由于对其特有的文本结构和语法规则都不是很熟悉,可能会产生很大的阅读难度。
其中,最让学生头疼的,也许就是虚词的使用。
因此,明确虚词的用法和分类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
一、文言虚词的概念虚词是指语法上没有实际意义和独立作用的词。
在现代汉语中,虚词多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而在文言文中,虚词不仅包括这些常见的虚词,还包括一些生僻的虚词,比如“乃”、“兮”、“焉”等。
虚词地位虽然较低,但是它在文言文中的使用频率却非常高,错用或不用会导致语法不通,从而影响文义的表达。
二、文言虚词的分类1.介词介词是连接词与词之间的一种虚词。
它主要可以分为“方位介词”、“时间介词”、“方式介词”三类。
例如“于”、“乎”、“之”、“于是”等。
2.连词连词是连接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一种虚词。
它主要可以分为“并列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条件连词”等类型。
如“而”、“然而”、“既……又……”、“故”等。
3.助词助词是在文言文中用来标识语法关系的虚词。
它可以区分人称、时态、语气等。
如“之”、“乎”、“兮”、“焉”等。
4.语气词语气词是表示说话人语气变化的虚词。
它可以表示问句、感叹、表示推测、估计等情感语气。
例如“何”、“噫”、“啊”等。
三、文言虚词的使用方法1.介词的使用方法①方位介词用于表示空间或地点,如“于”、“从”、“向”等。
示例:今有官人,好没充耳;从此肆游,周流天下。
②时间介词用于表示时间,如“于”、“于是”、“乃”、“自”等。
示例:昔者先王之师出于东门,击于涂山之下。
③方式介词用于表示方法或手段,如“以”、“以及”、“因”等。
示例:吾闻古之善行者,皆弗师,自通达者而后兼学。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总结一、引言在文言文中,虚词是构成语法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于”是常见且多义的虚词之一。
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本文将系统总结“于”的用法,并对每个用法进行详细解释和例证。
二、表示动作地点的介词“于”经常用作表示动作地点的介词。
它常与动作性动词连用,指明动作所发生的位置。
比如:1. 行军于东北四百里。
2. 斩岳阳于梁城。
这两个例句中,“行军于”和“斩岳阳于”都表达了一个事件发生地点。
三、表示存在状态或属关系除了表示动作地点外,在古代汉语中,“于”还可用来表达存在状态或属关系。
下面是几个例子:1. 身闲遗贱者之弟何为哉。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乏才之弟人称何故”,即内容为某人之乏才究竟怎么回事。
2. 然世无玄默之风而尽慕于墨子。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尽皆慕仰墨子”。
在这两个例句中,“于”表示存在状态或属关系,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存在情况。
四、表示转折关系在古代汉语中,“于”有时也可含有转折关系。
例如:1. 吾尝视其人矣,何其舒以明豁!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曾经看过他,他却一副坦荡明朗的样子”。
2. 余尝观太平道之片言辞气狂轰滥炸者多合于僧敏而群臣孔须。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曾看到旷世奇才的太平道信徒中不乏一些行为骄慢的人,而这样的人常常与僧敏相似。
”在这两个例句中,“于”起到了连接前后文之间转折关系的作用。
五、表示时刻或借助某种手段另外,“于”还可用来表示特定时刻和借助某种手段进行行动。
以下是几个例子:1. 我无厌游,厌归见尔于云间。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不厌倦旅行,只是厌倦一回到云间再见到你。
”2. 毋饰辞令,以翻规诂于其中。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不需要花言巧语,只需从其中找到破解的规律。
”在这两个例句中,“于”表示特定时刻和借助某种手段。
六、总结文言虚词“于”具有多种用法,包括表示动作地点的介词、表示存在状态或属关系、表示转折关系以及表示时刻或借助某种手段。
文言文中_于的用法
文言文中_于的用法文言文中“于”的用法“于”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常见且用法多样的虚词,理解和掌握它的用法对于读懂文言文至关重要。
“于”作介词用是其最常见的用法之一。
当“于”表示“在”的意思时,比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这里的“于长勺”就是“在长勺”。
又如“乃设九宾礼于庭”,“于庭”即“在庭院”。
它能用来指明动作发生的地点。
“于”也可以表示“到”的意思。
像“从径道亡,归璧于赵”,“于赵”就是“到赵国”。
再比如“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于南冥”即“到南冥”。
当“于”表示“向、对”时,例如“胡不见我于王”,意思是“为什么不向大王引见我”。
还有“告之于帝”,就是“向天帝报告”。
“于”有时还表示“从”。
比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取之于蓝”就是“从蓝草中取得”。
除了作介词,“于”在文言文中还能用于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表示被动关系。
例如“受制于人”,意思是“被别人控制”。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这里的“受制于人”就是“被人控制”。
“于”还能用来表示比较,比如“苛政猛于虎也”,“于”在这里就是“比”的意思,说的是苛政比老虎还凶猛。
在学习“于”的用法时,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准确理解它的含义。
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作品,不断积累和总结,我们就能更熟练地掌握“于”以及其他文言虚词的用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比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于此”就是“在这里”,指明了聚会的地点。
还有《醉翁亭记》里的“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于泉上”指的是“在泉水上方”。
又如《出师表》中的“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两个“于”分别表示“在……内部”和“在……外部”。
再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于朝廷”意为“在朝廷上”。
总而言之,“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丰富多样,需要我们仔细辨析和体会,才能准确理解文意。
只有不断积累和练习,我们才能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和例句一、文言文中"于"的用法概述在古代汉语中,"于"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它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
作为介词,它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的关系;作为动词,它表示存在、发生或完成的动作;作为助词,它则可以构成补语和状语等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详细解析"于"在文言文中的各种用法,并附以例句进行说明。
二、 "于"作为时间介词1. 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或时刻:例句1:公元前194年长平之战中,楚军困于武关。
例句2:曹操生于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的时期。
2. 表示在某段时间内:例句1:汉武帝时期,在东汉历经逾百年的岁月间,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例句2: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国语》,记载了百余年间各国之事。
3. 表示频繁重复的行为或状态:例句1:孔子往伯安父家见孔鲤公。
例句2:从前,苏轼与欧阳修在宋朝时相交甚深。
三、 "于"作为地点介词1. 表示在某个地方:例句1:齐国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
例句2:故宫庄严肃穆,位于北京市中心。
2. 表示到达或从属于某个地方:例句1:明代南京成为首都,政治中心由北京迁居南方。
例句2:汉代洛阳是帝王陵寝所在地。
四、 "于"作为方式介词1. 表示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实现:例句1: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走向了繁荣和进步。
例句2:释迦牟尼通过修行得到了悟道的智慧。
2. 表示按照某种标准或规范:例句1:《礼记》中描述了周礼和乐制度的安排和仪式。
例句2: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成为当代年轻人思考的问题。
五、 "于"作为动词1. 表示存在、发生或完成的动作:例句1:百年沧桑,唯有青山不老。
例句2:墙角下坐着一个老人,目光凝滞。
2. 表示在某种条件下具备某个品质或特征:例句1:英雄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例句2:美丽的风景常常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六、 "于"作为助词1. 构成补语结构:例句1:佛家言义以通其教法-----铺张文采而借巧取胜者多皆在使人得皈依耶!(韩愈《师说》)例句2:屡陈周易稷黍之祭,论曾子詹何庆云乎?(朱熹《五经正义》)2. 构成状语结构:例句1:谦虚者,逢著日月,指万象时事以效果,击竖垂匷之危顶拳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the usage of function word Yu in classical Chinese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汉语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汉语常识一般指研究汉语所需具备的领域内的基础知识。
本教案根据汉语常识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泰整理的关于文言虚词于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虚词于作为复音词的用法
复音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如“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时结合语境理解为介词“于”和代词“是”的组合,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因此”“从此”等,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而离席”(《口技》),此处应理解为“在这个时候”,与现代汉语不同。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可译为“在这时”“在这件事情上”“在这种情况下”。
如
“然后刑于是起矣”(《荀子·议兵》),“吾祖死于是,吾父
死于是”(《捕蛇者说》)。
复音词“至于”,原来不是一个词,“至”是动词,表示动作;“于”是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屈原至于江滨”(《屈原列传》)。
后常连用,用于句首表示承接上文另及一事,如“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
师表》),“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文言虚词于作为介词的用法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
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
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
于”“给”“由于”等。
如: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译为“在”。
②“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为“对”。
④“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译为“跟”“同”“和”。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前一个“于”可译为“从”。
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译为“到”。
⑦“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译为“由于”。
⑧“使出师于东门之外”(《殽之战》),译为
“自”“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有时则只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