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综述,产业经济学第一次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内容提要:本文针对产业组织理论做了简要的综述。
首先,从研究方法和理论演化两方面描述了产业组织理论的概况;其次,研究并分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如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等)的观点和主张;最后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产业组织理论演化主要流派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概述产业组织理论(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是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因此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是以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张伯伦和琼〃罗宾逊各自发表的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为标志。
它的出现是与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
以完全竟争的市场作为分析前提的新古典学派认为,市场能使厂商的产量维持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因而可实现社会资源及社会福利的最优配臵。
然而,自上世纪20年代起,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行业转变为垄断行业。
垄断的出现阻碍了资源配臵的优化过程, 降低了社会福利。
为了解释传统理论与现实经济问题的冲突,张伯论和罗宾逊分别于1933年提出垄断竞争理论,试图解释由于市场结构变动导致厂商行为发生变异,并由此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如价格上升、产出不足、消费者剩余减少以及创新动机不足等。
这种分析框架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演进过程中已经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具有经验主义性质的哈佛传统理论。
第二次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有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学派、奥地利学派等,进一步探究了企业垄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等方面的问题,完成了对传统理论的修正和填充。
目前,信息化时代的模块化生产使得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而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又促使产业组织理论的不断演进。
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作者:陈豪华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12期产业组织理论(又称“产业经济学”)以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
换句话说,就是以市场及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20世纪以来,随着许多大型制造公司的迅猛涌现,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日益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
一、产业组织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当前,学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产业组织理论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关于市场竞争机制和分工协作的论述。
关注市场竞争和分工协作机制,使亚当·斯密成为最早认识到产业组织核心研究问题的经济学家。
但其在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以及分工与协作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
对这个问题作出修正的是最先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
马歇尔在分析规模经济的成因时,发现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后人将这种矛盾称为“马歇尔冲突”。
尽管马歇尔触及的产业组织的基本问题,只是散见于其庞大的经济学体系中,而且均未作出专题研究或明确的分析,但他的这些工作对后来者从事产业组织的研究具有极富价值的启迪,因而他被西方学者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20世纪初,随着生产日趋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垄断和寡头垄断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竞争和垄断问题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了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垄断竞争理论。
这些概念和观点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直接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向市场结构方向发展,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2011.6.5
汤连帮技术经济及管理科学研究院一、引言从历史环境地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文明出现地那一时刻开始,伴随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地产业集群地现象就早已存在.从产业集群产生地理论基础来看,经济学上地分工思想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思想环境背景.从古代地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尼罗河流域和古黄河流域地下游地集中灌溉农业区,再到经济全球化地今天,如美国硅谷、号公路电子产业集群、底特律汽车工业区,印度产班加罗尔软件地软件开发区、日本地筑波和关西,以及台湾地新竹等等,都说明了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在提高和促进国家国际竞争力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地作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问题地提出世纪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在当代颇具特色地产业组织形式.在当代,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地经济组织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都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在大量研究和阅读文献地基础上,得出世界产业集群组织发展地基本特征就是相似或相关地产业在相同地区域集聚,并变得日益相互依赖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世界各地地产业集群地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地一种世界性地经济现象.纵观世界地地理版图,产业集群在世界地各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在美国,有硅谷和公路地电子产业群、好莱坞地影视娱乐产业群、纽约麦迪森大街地广告业群、明尼阿波利斯地医学设备业群、克利夫兰地油漆和涂料业群、西密歇根地办公室家具业群、达尔顿地地毯业群、加利福利亚地葡萄酒业群、马萨诸塞地制鞋业群等等.在意大利,根据统计局地标准,年,专业集群有个,其中纺织品集群个、制鞋集群个、家具集群个、机械集群个、食品集群个、金属制品集群个,化学制品集群个,造纸和印刷集群个、首饰集群个.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发达国家所独有,在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大量类似地有竞争力地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地经济增长和推动出口方面做出了巨大地贡献.在秘鲁、巴西、墨西哥、韩国、巴基斯坦、南非、津巴布韦和坦桑尼亚等国都有产业集群存在.在南非,产业集群历史从年才开始地,并且主要由国家政府机构发动地,分别于年发布了铝业集群地动议,年又宣布了珠宝制造业地集群地动议.在东欧,波兰、匈牙利等国发展了相关地产业集群,在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不同程度地发展了相关产业地集群.在印度,旁遮普邦地路德海阿那得金属加工和纺织工业集群、古吉拉特邦地苏拉特地钻石加工业集群、卡纳达卡邦地班加罗尔电子软件业集群、北方邦德阿格拉地鞋业集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因此从上述可以得出,产业集群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是一种普遍地经济现象,世界各国和各地地经济增长无一不闪烁着产业集群地光芒,产业集群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地潮流,其正呈现蓬勃生机、繁荣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也迅速崛起了一批高度集聚、高度专业化地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佛山地陶瓷、潮州市地食品加工与不锈钢器具、东莞地电子、家具和服装、中山地灯具、顺德地木工机械、花卉与家具、花都市地皮革和皮具、澄海市地玩具与工艺品业等,浙江嗓州地领带业、温州地服装和眼镜、义乌地小商品、绍兴地轻纺和化纤业等.在我国经济发展较落后地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现象也初见端倪,如郑州地肉食品加工业集群、武汉地光电信息业群等.可见,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地重要来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产业集群现象地大量出现以及所带动地相关产业地协同效应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地关注.由于我国地产业集群理论主要借鉴于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合国内实际情况发展而得,所以,对于如何真正把握好借鉴国外产业集群理论地质与量是一个难点,鉴于此理由,对国外产业集群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献综述试图对国外地产业集群理论进行整合,期待能对国内产业集群理论发展有所贡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国外产业集群研究概况经济学中地早期分工思想产业集群地思想基础在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古代地一些思想家如柏拉图、色洛芬等,他们对当时地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发表地一些见解和看法,可是他们地思想和见解并没有形成系统地理论,他们地见解通常会与政治、法律、宗教、伦理等混合在一块,但总地说起来,他们地一些见解中包含了一些产业集群理论地端倪.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柏拉图对早期地分工思想理解主要在《理想国》中体现.柏拉图对分工思想地贡献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柏拉图认为,劳动分工是禀赋地要求,禀赋不同,则人们从事地职业也会不同;二、柏拉图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三,分工格局取决于禀赋,禀赋取决于身体.由此可以看来柏拉图对于分工地思想主要从个人禀赋、劳动生产率、身体条件三个方面来理解,虽然这样地理解存在着局限性,但是从所处地时代来说,这种因个人禀赋不同而进行分工地思想,与今天地产业集群理论相比较来说,是最初地概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色洛芬地对分工思想地贡献主要在《居鲁士地教育》中阐述.他认为,一、分工有利于提高社会地财富地创造能力,即分工能提高效率;二、分工受到市场规模地限制.因而可以看出他地分工思想是基于提高效率和市场规模而言,现代产业集群理论思想正是从节约交易成本地角度来说明集群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打破市场地限制.这与现代产业集群地思想不谋而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上述论述可见,早期地分工思想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市场规模地角度来阐述地,这两个思想对后人地影响是相当深远地,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地意义.但由于当时地时代条件地限制,这些思想是不成系统地,总体上是零星、散乱地.因此,在经济学早期大师们还是没有触及分工创造效率、以及分工受到市场限制地本质性原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古典经济学时期地分工思想和产业集群理论萌芽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世纪中叶地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他地分工理论地提出主要在其著作《政治算术》和《再论与伦敦城市增长有关地政治算术》中.古典经济学形成于世纪末,此时地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他地主要著作是《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地性质和原因地研究》),亚当·斯密被后人尊称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地奠基人”,他地分工理论在《国富论》中,得到了详细地阐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威廉·配第地分工理论威廉·配第地分工理论主要体现在《政治算术》和《再论与伦敦城市增长有关地政治算术》中.威廉·配第对分工理论地贡献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而直观表述了分工提高效率地思想.《政治算术》记载“譬如纺织,当一人梳清,一人纺纱,另一人织造,又一人拉引,再有一人整理,最后由一人将其压平包装,这样分工生产,与只由单独一个人笨拙地负担上述全部操作相比,成本必定较低.”由此可以表明,与柏拉图和色诺芬比较而言,威廉·配第对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这一思想地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是,对于为什么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地解释.二是首次描述出产业集群地经济现象.《再论与伦敦城市增长有关地政治算术》记载“制造业(之间)会相互影响”.由此表明,威廉·配第觉察到企业地聚集可以提高效率,这就是产业集群理论思想地雏形,而多年后德国区域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把这种现象定义为聚集经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亚当·斯密地分工理论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地集大成者,他对经学最大地贡献就是把当时零星片断地经济学学说,经过有体系地整理,使之成为一门分门别类独立于哲学地大学问.因此后人尊称其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地奠基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亚当·斯密地分工理论主要体现在《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地性质和原因地研究》)中.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用了三章,详细地阐述并论证了柏拉图、色诺芬以及威廉·配第等提出地分工思想及其相关问题.因此,亚当·斯密对于分工理论地重要贡献在于三方面:一、亚当·斯密提出分工是效率提高地主要原因,并且解释了分工为何会提高效率;二、亚当·斯密认为交换导致分工,分工又进一步使才能地差异成为有用,同时又使得才能地差异比天赋地差异更加重要;三、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范围对分工会有限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地主要贡献是给后来地学者留下了分工创造效率以及产业集群理论地灯塔式结论:分工提高效率地思想以及对此地解释;市场范围对分工会有限制;首次描述出产业集群地经济现象.由于他们这些结论,比较深邃,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因此没有人对此提出有力地批驳意见,也做不出能够证伪地经验材料,所以这些结论被当作公理存在于分工理论以及产业集群思想中.由于亚当·斯密主要关注是工场手工业地分工,但对整个社会地分工以及其相互关系演进地特点却很少论及,所以亚当·斯密在分工理论上地瑕疵是没有参透工场手工业分工与社会分工地区别以及相互联系,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近代经济学时期才被打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地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西方关于集群理论地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一书中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地开创性观察,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现象.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地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地规模,这和专业地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这一类地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地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地组织以及管理地效率,这一类地经济规模称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地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地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致.这种外部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度专业化地地方性劳动力市场;二是大量廉价而又容易获得地产业生产地中间产品;三是聚集地相关产业产品先进技术和信息获取地便利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产业区位集聚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是工业区位理论地创立者,他从企业微观地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地好处与成本地对比.他认为,企业集群地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因素:一是技术设备专业化与相互依存促使地方集中化;二是劳动力组织地充分发展与其专业化促进企业地集群化;三是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地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地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四是企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地建设和共用,降低企业地经常性开支成本.他在《工业区位论》中把影响工业区位地经济因素分为区位因素和位置因素.他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地区域因素主要是运输成本(运费)和劳动成本(工资),实际对区位起作用地位置因素包括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并且在探讨影响集群地一般因素中利用了等差费用曲线来解释产业集群地程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胡佛在《区域经济学导论》中指出:集群地基础是某种产业各竞争区位单位间地吸引.他认为,外部经济和专业化是产生聚集地重要原因.他还指出,任何一种产业而言,规模经济有三个不同地层次: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地规模决定地经济;单个公司(即企业联合体)地规模决定地经济,该产业某个区位地集聚体地规模决定地经济.对于城市化地经济,他认为,群体以外地其他类产品供给或活动可能增进聚集优势,如公共投入地可供性也即供给地多样性形成了城市化经济地比较优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巴顿将产业集群和创新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熟练劳动力、经理和企业家地成长.同类企业地地理集中将促使熟练劳动力汇集和发展适应于当地工业地劳动力地就业制度.地理集中加剧企业间竞争,而竞争又加剧创新地发生;地理集中有益于商品生产者、供给者与顾客之间地信息传播,而创新是基于正确了解和掌握顾客地需求;并且往往因为企业集聚而使这种需求被众多地企业发现和做出快速反应,使该区域所有企业迅速变革和创新满足顾客新需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增长极理论佩鲁在其增长极理论中地思想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地理空间地“经济空间”.他认为经济空间是一种“受力场”,是以抽象地数字空间为基础,经济单位不是存在于地理上地某一区位,而是存在于产业间地数学关系中,表现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地经济关系.只要在某种客体之间存在抽象地联系结构,就存在经济空间.佩鲁把经济空间划分为计划空间、极化空间、均匀空间三种类型.计划空间是指由原料、劳动、资本、动力地供应者和购买者之间建立地经营计划为基础地空间;极化空间是“由中心和向心、离心力地通道”组成地集合体,也就是由向心力和离心力地中心与其作用范围组成地空间;均匀空间是指在等值地经济变量地作用与影响下地经济空间,如在同一价格管辖地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地企业可以认为处在同一均匀空间之中.其中,增长极是在佩鲁地第二类经济空间———极化空间中出现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次,为了分析有支配效应发生地经济非均衡增长,佩鲁引入了“推动性单位”( )及“增长极”( )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地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导其他经济单位增长.推动性单位可能是一个工厂,或是同部门内地一组工厂,或是有共同合同关系地某些工厂地集合.“推动性单位”与“被推动性单位”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区域地发展.佩鲁通过对推动性单位特征及推动性单位对其他经济单位增长诱导机制地研究,指出“如果一个有支配效应发生地经济空间被定义为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地推动单位就被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在特定环境中地推动性单位”,“它是和周围相联系地推动性单位”,它对其他单位(或地区)具有推进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再次,佩鲁认为,增长极理论地核心是推动性单位对被推动性单位地支配效应.佩鲁认为,现实经济中经济因素地作用是在一种非均衡条件下进行地,由于相互间地不均等影响而产生一种不对称关系,一些经济单位处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些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佩鲁把这种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地不可逆转或部分可逆转地影响称为“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地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地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地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也就是说,周围地区地经济活动是随着增长极地变化而发生相应地变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最后,佩鲁认为,推动性单位地支配是发展过程中地积极因素,有利于经济地发展.因为,推动性单位支配效应能够引致两种类型地增长效应:一是里昂惕夫乘数效应.它是通过推动性单位与其他单位间地垂直地、水平地联系产生.这种联系可分为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联系等.由于这种联系地存在,推动性单位地发展能够通过投入—产出关联而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乘数效应,这是由推动性单位地投入而引发地系统产出成倍地增长,是外部经济地乘数效应;二是极化效应.当推动性单位生产地增加导致区域外地其他活动产生时,这种效应发生.极化效应所导致地区域外地其他活动可能是推动性单位地投入品供给活动,也可能是推动性单位地产品需求活动.因此,当政府将某种推动性单位植入某一地区后,将产生围绕推动性单位地集聚,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极化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地增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增长极理论还包括缪尔达尔()和卡尔多()地循环因果积累原理、赫希曼()地联系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地“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地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地“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地转移支付等,将使经济在地理空间上不均匀增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科斯交易费用理论科斯在年发表地《企业地性质》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作为市场地替代物而产生地,并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管理资源,可以节约市场运行成本.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用它来分析了组织地界限问题,其目地是说明,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一种参与市场交易地单位,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这样减少了市场交易者单位数,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地程度,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科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产业聚集地成因.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地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些均有助于减少企业地交易费用;同时聚集区内企业地地理接近,有利于提高信息地对称性,克服交易中地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地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科斯地研究之后,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地交易费用和事后地交易费用他认为,事前地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地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地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责任和义务地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这种成本和代价与交易各方地产权结构地明晰度有关;事后地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以后所产生地成本.按照科斯和威廉姆森地观点,从交易地角度来看,市场和企业只不过是两种可选择地交易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他们之间不存在本质区别,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其它中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就是处于市场和企业之间地一种中间组织形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保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世纪年代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地产生提供了很好地解释.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地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简称模型)地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地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地相互作用而产生地.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地基石和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他地中心边缘模型证明工业活动空间集聚地一般趋势,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制造业应该选择在市场需求大地地方,而反过来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制造业地分布.而且空间集聚一旦形成,通过路径依赖性,就很有可能自我延续下去.他还指出产业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只是影响产业集聚地因素之一,产业集聚中地不确定因素很多,因而克鲁格曼并没有提出政府选择扶持重点产业地观点.资。
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作者:陈豪华来源:《经营者》2018年第12期摘要在中国知网查阅产业组织理论文相关献时,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系统论述主要集中在2010年以前,近些年的文献主要以产业组织理论为载体对具体行业进行分析。
从而可以得出,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理论上成熟化以及实践中应用化的倾向。
本文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主要流派做了一个梳理,同时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演进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产业组织理论 SCP分析文献综述产业组织理论(又称“产业经济学”)以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
换句话说,就是以市场及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20世纪以来,随着许多大型制造公司的迅猛涌现,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日益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
一、产业组织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当前,学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产业组织理论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关于市场竞争机制和分工协作的论述。
关注市场竞争和分工协作机制,使亚当·斯密成为最早认识到产业组织核心研究问题的经济学家。
但其在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以及分工与协作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
对这个问题作出修正的是最先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
马歇尔在分析规模经济的成因时,发现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后人将这种矛盾称为“马歇尔冲突”。
尽管马歇尔触及的产业组织的基本问题,只是散见于其庞大的经济学体系中,而且均未作出专题研究或明确的分析,但他的这些工作对后来者从事产业组织的研究具有极富价值的启迪,因而他被西方学者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20世纪初,随着生产日趋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垄断和寡头垄断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产业组织理论的综述解读
LOGO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定义和理论渊源
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于1933年出版了《不完全竞 争经济学》。同年,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也出版了《垄 断竞争理论》一书。 这两本经济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萌
芽。也正是他们二人对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经济
理论研究从规范到实证的转变。
LOGO
二、SCP范式的形成
由于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从市场结构推断市场绩效,因此
创立了“结构——绩效”范式。后来,谢勒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 一书,在贝恩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三段范式,即SCP分析 框架。 LOGO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哈佛学派
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 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哈佛 学派认为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 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以此理论分析为基础,哈 佛学派主张通过干预市场结构达到提高经济绩效的目的,因此他们也被称 之为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主义”。
产业组织理论的综述
LOGO
产业组织理论的综述
1
2 3
产业组织理论的定义和理论渊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4
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发展
LOGO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定义和理论渊源
1.产业组织理论的定义
产业组织理论是指以特定产业内部的市 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内在联系 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微观应用经济学。它通 过揭示产业组织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为现实 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并为政策的制 定者提供建议。
LOGO
产业组织理论实证研究报告
产业组织理论实证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在解释和预测产业竞争格局、企业行为及市场绩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因此,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围绕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即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研究问题: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如何影响市场绩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设定以下研究目的: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验证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假设。
研究假设如下:1. 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2. 企业规模与市场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3. 产品差异化程度与市场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4. 研发投入与市场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研究范围限定在我国制造业,以期为产业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然而,受限于数据获取和篇幅,本研究无法涵盖所有制造业,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分析。
本报告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实证分析方法和结论与建议。
通过系统、详细的研究,旨在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实证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文献综述产业组织理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早期研究以哈佛学派的SCP框架为核心,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绩效。
随后,芝加哥学派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市场绩效也会影响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此外,战略管理学派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探讨了产业竞争格局。
文献中,大量研究围绕市场集中度、企业规模、产品差异化、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展开。
主要发现包括: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对市场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产品差异化和研发投入有助于提高市场绩效。
然而,现有研究也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
首先,对于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关系,部分研究发现并非总是正相关,有时可能呈现倒U型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 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范超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 研究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是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近代发展以来,经过数次理论创新和革命,在30年代由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和工具,使得产业组织理论有了可以有效使用的分析工具。
而70年代建立的博弈论、信息激励等新的分析工具,最终又使得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一次大的突破,伴随着非合作博弈论、动态学和不对称信息被应用于产业组织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中,使之大大超越了“结构—行为—绩效”的经验描述模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而众多的研究者对垄断、价格歧视、战略相互作用、策略性行为等传统问题运用新的理论得到重新评估的结论,更为某些行业的管制、规制等改善市场绩效的政府行为提供了政策性的参考意见。
1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1.1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背景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 研究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是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理论是从微观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单独的学科。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以贝恩为代表,出现在1960年代左右,该理论主要涉及到厂商之间经济行为和关系,强调市场结构在对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作用,被视为“结构主义”。
新产业组织理论则出现在1970年代后期,该理论大量引入了新的分析方法,包括可竞争市场理论、博弈论、新制度理论(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信息理论,通过整合厂商内部组织和外部关系,进一步考察了厂商行为的多重复杂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产业组织出现在20世纪开始现代制造业企业兴起后,早期学者将“产业”和“制造业”等同,把产业视为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的企业集合。
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一、国外产业集群研究(一)传统产业集群理论1、外部经济论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为代表的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两类,并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
2、工业区位论韦伯(1909)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的现象。
工业区位论是农业区位论在微观层次上的发展,是在给定“向心力”和“离心力”基础上的企业定位决策理论。
韦伯认为,定位决策的决定因素是成本最小化。
在决策过程中,韦伯利用了等运费线等工具,构造了集聚地区发展的模型,提出了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市场化以及经常性开支成本的降低四个因素影响着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
3、增长极理论佩鲁(1955)提出了增长极理论。
佩鲁认为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着极核进行,空间发展如同部门发展一样,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佩鲁认为,当政府将某种推动性产业植入一地区后,将产生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然后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就会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
因此,根据增长极理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产业的集聚,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可以依靠国家政策或地区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的。
(二)现代产业集群理论1、新产业区理论新产业区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对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
意大利的社会学者马格那斯科(1977)首次对意大利东北部地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
现代产业体系文献综述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本文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了其内涵、构建路径、发展现状及挑战。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旨在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一、引言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的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现代产业体系内涵1. 技术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2. 产业结构优化: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完整,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3. 产业链协同:现代产业体系强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4. 创新能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三、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路径1.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水平。
2.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3. 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升级。
4. 产业链协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5. 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及挑战1. 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2. 面临挑战:全球产业链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结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我国应从政策支持、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不同产业部门的比重和组成。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的定义、产业结构的类型、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进行综述。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不同产业部门的比重和组成。
从宏观角度看,产业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产业结构类型包括传统农业型结构、初级工业型结构、出口导向型结构、技术密集型结构和服务业型结构等。
每种类型的产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技术进步可以增加生产效率和创造新的产业,从而改变产业结构。
其次,经济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也起到重要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的可以促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此外,人口、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也会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产业结构变化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经济的产出也相应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最后,产业结构的变化还能够影响就业和收入分配。
随着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不同产业部门的比重和组成。
产业结构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进步、经济制度和市场需求等。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率和改善就业和收入分配等。
因此,研究和优化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_冯素玲
当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冯素玲,后小仙(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收稿日期:2007-04-05作者简介:冯素玲(1975-),女,山东潍坊人,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大学讲师。
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
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它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中厂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以及规模经济与效率的关系和矛盾,研究和探讨产业组织状况及其对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途径。
本文对当代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最先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到经济学的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他在《产业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将产业的内部结构定义为产业组织。
马歇尔在研究收益递增时发现,规模经济和产业组织直接相关,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必然导致垄断的出现,而垄断又会阻断价格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这样迫求规模经济与保持竞争便成了一对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
不过,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主要得益于1930年代以后的一些实证研究,特别是张伯伦等人的垄断竞争学说,不仅成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来源,而且还实现了经济理论研究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的方法论的转变。
可见,产业组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是由于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方面的失灵,是伴随20世纪以来大型制造公司的迅猛涌现而出现的。
1930年代后,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
梅森于1938年在哈佛大学成立的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在承继张伯伦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市场竞争过程的组织结构、竞争行为方式和市场竞争结果进行经验性研究,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
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摘要: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及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柏拉图的劳动分工思想、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马歇尔冲突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等。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后形成了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和“后SCP”流派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
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
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引进和学习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第二阶段:在研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新的理论观点;第三阶段: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产业组织产业经济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应用型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组织的理论体系。
西方学者对产业经济学的探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其中,产业组织理论被认为西方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上世纪80年代,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被引人中国大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专业研究领域,逐步在中国形成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潮。
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著作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产业组织理论思想起源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久远。
柏拉图(前427—347年)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经济学体系的一块基石。
柏拉图认为专业化会增加生产的思想可以被认为是产业组织理论思想的一粒种子。
17—18世纪,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经济学的研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各种经济学理论学说和经济学文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2011.6.5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汤连帮201030510870技术经济及管理科学研究院一、引言从历史环境的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文明出现的那一时刻开始,伴随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产业集群的现象就早已存在。
从产业集群产生的理论基础来看,经济学上的分工思想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思想环境背景。
从古代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尼罗河流域和古黄河流域的下游的集中灌溉农业区,再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美国硅谷、128号公路电子产业集群、底特律汽车工业区,印度产班加罗尔软件的软件开发区、日本的筑波和关西,以及台湾的新竹等等,都说明了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在提高和促进国家国际竞争力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问题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在当代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
在当代,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现象。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都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
在大量研究和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世界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相似或相关的产业在相同的区域集聚,并变得日益相互依赖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
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纵观世界的地理版图,产业集群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找到。
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产业群、好莱坞的影视娱乐产业群、纽约麦迪森大街的广告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克利夫兰的油漆和涂料业群、西密歇根的办公室家具业群、达尔顿的地毯业群、加利福利亚的葡萄酒业群、马萨诸塞的制鞋业群等等。
在意大利,根据统计局的标准,2002年,专业集群有199个,其中纺织品集群69个、制鞋集群27个、家具集群39个、机械集群32个、食品集群17个、金属制品集群1个,化学制品集群4个,造纸和印刷集群6个、首饰集群4个。
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发达国家所独有,在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大量类似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推动出口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_牛丽贤
1一 7 8 世纪 , 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促进 1 社会进步 ! 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经济学的研究创造了更加广阔 的领域 , 各种经济学理论学说和经济学文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出来 "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当 # 斯密在1 77 6 年出版的 5 国
speei i e and i f n一 dePt h idea s , wi h t t hei nt o duet r i on of Ga m eT h eo叮a n d ot h erne w a na t iea y l l t o l s.
K ey w o s d r : I n d u st i a r l o嗯a n i za t ion ; 0 飞a n i zat i on t h eo叮 ; Indu st i a r l E eon om i es ; C am e t h e叼
收稿 日 期 : 20 1于02刁 2
潮 "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著作和实践的基础上 ,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 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组织理
论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经济发展都
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
一 ! 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久远 "柏拉图 (前427一 34 7 年) 对
i -刘加n , L ZH A N G S b ou - 血 g
(C 苗 皿 U 苗v e此 i y o t f Ge O 故i ences , 砚幼 吨
1以 娜 83 , C hl a ) n
Ab s tract: T h et he or y of Indust ia r l or g ani za6on a s t h e ba si e the or y o f I l dust i 日 Eeon r o mi es ha s a po f o und i deol og i ea l odg i ns
产业组织的经典文献
产业组织的经典文献产业组织经典文献是指在产业组织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一些著作和论文。
这些文献对于理解产业结构、市场竞争、垄断和垄断竞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以下是一些产业组织领域的经典文献:1. 《市场结构与产业行为》(Market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Behavior),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巴尔纳德·伯尔索的著作,被认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之作,对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2. 《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践》(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这是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克劳德·希尔德布兰德合著的经典教科书,系统阐述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3. 《产业组织,市场与战略》(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arkets and Strategies),这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夏尔斯·罗奇特和让·泰罗合著的著作,介绍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对市场竞争、垄断和战略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
4. 《产业组织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帕森斯的著作,系统介绍了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政府干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上列举的文献只是产业组织领域的一部分经典著作,这些文献对于理解产业组织的基本原理、市场竞争的规律和政府干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还有许多其他重要文献,需要根据具体研究领域和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查阅和探讨。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源自 较高的生产效率,而非哈弗学派强调的 “ 垄断势力” , 市场结构是市场 绩效的结构,正是因为较高的生产效率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 ,企业才能够扩
大生产规模 ,市场集中度相应提高,因此,政府 的反垄 断政策 实际上 限制 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 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的分析更加关注企业 自 身,强调企业行为和绩效 对市场结构的决定。芝加哥学派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其打破 了市场结构与企 业行为和绩效之间单向决定的认识,扩展 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视角 ,更重 要的是 ,芝加哥学派对企业行为和垄断效率的关注为以后的学者开辟 了新 的 研究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芝加哥学派理论盛行时期 ,一些法学家也开
产 业 组 织 理 论 综 述
沈 思竹
摘 要 :本文是对产业组 织理论的 系统梳理 和总结。文章 首先提 炼 了各 个理 论派别 的基本研 究方 法和 观点 ,进 而对其进行 比较分析 , 总结 出不 同学派的理论贡献和不足之处 ,最后 ,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的现状做 出评价 。
关 键 词 :产 业 组 织 ;理 论 综 述 ;比 较
单 向影 响 , 忽 略了经济体系 的交互性 ,这也是结构主义学 派受 到批判 的 主要原 因。市场结构是行业 内企业间 的关系综合 ,按照新古典 经济学对 企 业的假设 ,市场结构 反映 的其实就是卖方数量决定的代表性 厂商产量
一
产 业 组 织 理 论 沿 革 ( 一 ) 结 构 主 义 学 派
、
结构 主义学派 的奠基 者是美 国哈佛大学 的经济学 家梅森 ( E d w a r d . S .M a s o n ) 和乔 ・贝恩 ( J .B a i n ) ,因 此 ,又被 称 为 “ 哈 佛学 派 ” 。 1 9 5 9年 ,贝恩所著的第 一部系 统阐述 产业组织 理论 的教科 书 《 产业 组 织》 出版 ,标志着该学派的形成。哈佛学派以实证分 析方法①论证 了市 场结构 、市场行为 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 向因果联系 ,即市场集 中度 决定 了企业 的行 为方式 ,而后者又决定了市场效率。也就是传统的 “ 结构一 行 为一绩效 ” ( s t r u c t u r e — c o n d u c t — p e f r o r m a n c e ,简称 S C P )分析范式 。 结构 主义的方法论传承 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理论依然是 以 “ 经 济人 ”和 “ 完全信息” 假设 为前提 ;市 场结构 也 以张伯伦 和罗宾 逊夫 人 ( 1 9 3 3 ) 的市场 结构划分为依据 ;企业行为与新古典分析框架 中的企 业行为一致 ,即在成本约束下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市场绩效 则取决 于不 同企业行为带来 的经济剩余 的多少 。相应地 ,结构主义 的分 析 自然 得 到与新古 典经济学一致 的结论 : 竞争性市场 的效率高 于垄断市场 ;在 具体 分析方 法上 ,结构 主义更加强调经验性研究 ,通过实验 和统计得 出 结论 ;结 构主义的政策 主张是反垄断 的,并认为反垄断政策 不应该关注 于企业 自身行 为 ,而应该关注 予市场结构 。 ( 二)芝加哥 学派 芝加 哥学派 以 芝加哥大学教授施 蒂格勒 ( V .S t i g l e r ) 、 德姆塞茨 ( H . D e m s e t z )等人为代表, 1 9 6 8 年施蒂格勒教授所著的 《 产业对产业组织的单向分析和政府通过反垄断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提出了竞 争性均衡模型。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认为 ,市场均衡是经济主体通过调整行 为而 自 发实现的,政府的政策干预只能阻碍均衡的实现 ; 垄断企业的高利润
现代产业体系文献综述范文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国家战略。
本文旨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现状、主要观点和未来趋势。
一、引言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条已经达到现代化水平,包括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二、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优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要重视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弗里曼(Christopher Freeman)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强调政府在产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2)产业链优化与拓展。
学者们强调产业链在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链附加值,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3)产业政策与区域发展。
学者们认为,产业政策在推动产业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现代产业体系主要观点1.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1)发展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等特点,是推动产业体系升级的重要力量。
(2)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应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
2. 产业链优化与拓展(1)延伸产业链。
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摘要: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及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柏拉图的劳动分工思想、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马歇尔冲突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等。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后形成了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和“后SCP”流派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
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
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引进和学习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第二阶段:在研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新的理论观点;第三阶段: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产业组织产业经济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应用型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组织的理论体系。
西方学者对产业经济学的探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其中,产业组织理论被认为西方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上世纪80年代,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被引人中国大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专业研究领域,逐步在中国形成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潮。
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著作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产业组织理论思想起源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久远。
柏拉图(前427—347年)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经济学体系的一块基石。
柏拉图认为专业化会增加生产的思想可以被认为是产业组织理论思想的一粒种子。
17—18世纪,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经济学的研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各种经济学理论学说和经济学文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
他在书中系统地论述了由竞争机制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如何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
他同时指出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商人们的利益,在商业或制造业的任何特定的分支机构里都总是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甚至对立于公共利益。
拓宽市场和减少竞争,总是商人们的利益所在”。
可以说,亚当·斯密是最早认识到产业组织核心研究问题的经济学家。
但是,亚当·斯密在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及分工协作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填补这一空缺的是产业经济学的先驱马歇尔。
在他的成本分析理论中,他分析到企业在成本递减的条件下运营,就会趋向于无限增长,最后变成垄断。
追求规模经济和由此引起的垄断扼杀竞争活力构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
后来,马歇尔在《产业贸易》中指出,几乎所有的竞争性市场都有垄断性因素,并根据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起作用。
这一观点影响到了哈佛的张伯伦和剑桥的罗宾逊夫人等人。
张伯伦在1933年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
他书中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概念;同年,罗宾逊夫人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她探讨了垄断市场需求特征、垄断企业的成本、垄断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以及多厂垄断和双边垄断等。
罗宾逊和张伯伦为分析产业组织提供了实践模拟基础,直接推动产业组织理论向市场结构方向发展,尤其是张伯伦在其上述著作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观点,成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他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二、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发展与主要内容1.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业组织理论源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1930—1970年。
以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贝恩为主要代表,形成了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简称SCP范式。
贝恩在1959年出版的铲业组缈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贝恩在《产业组擎劝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哈佛学派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论述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
他在本书中还明确地阐述了产业组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同时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把这三个范畴和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公共政策联系起来,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
继贝恩之后,经济学家凯森和法学家特纳又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反托拉斯政策》一书。
此外,凯维斯、谢勒、谢菲尔德和科曼诺等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体系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谢勒在《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一书中,提出了完整的SCP范式,从而将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产业经济学因此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
第二阶段:1970年至今。
由于哈佛学派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从而不断受到批评和挑战。
针对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存在的缺陷,从60年代末起,一些经济学家在不放弃SCP分析框架的前提下,对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在80年代发展形成新产业组织理论。
新的产业组织理论从重视市场结构转向更重视企业行为的分析。
其代表学派有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
这些行为主义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强调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反作用和经济绩效对企业行为进而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以芝加哥大学教授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人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在对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分析和与哈佛学派的论战中,提出了独立的竞争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公共政策主张,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1968年,施蒂格勒的代表著作《产业组织》一书问世,代表了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形成。
芝加哥学派研究产业组织问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以经验实证为主,而是强调理论分析,重视根据逻辑和理论来应用价格理论,认为产业组织理论是价格理论的逻辑扩展。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是70年代后期在与哈佛学派的争论中崛起的又一个颇具影响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
其理论基础是奈特的不确定性概念。
新奥学派从主观主义的立场出发,把经济学看作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领域。
其研究目标是从个人效用和行为到价格的非线性因果传递,而不是为人熟知的新古典主义数学函数的相互决定,其独特的观点是认为唯一成为进人壁垒的是政府的进入管制政策和行政垄断;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即新产品、技术的引人)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产品差别化实际上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80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之为“后SCP时代”。
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视为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将研究重点深人到企业内部,研究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2.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今后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实践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最主要的产业组织理论观点集中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l) 按照哈佛传统,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单向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行为产生市场绩效。
按照这一范式,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设置障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阻碍技术进步,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
SCP范式构成了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主体内容。
在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市场为中心的理论研究对于说明企业组织的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意义。
但是,哈佛学派的理论强调经验性研究,缺少深厚而明确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分析。
另外,在政策主张上,该理论赞成政府对产业组织的行为实施干预。
(2)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新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同时,芝加哥学派开始崛起,向传统的SCP范式提出挑战。
注重用严格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强调对理论的经验证明,反对“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强调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对市场行为持自由放任主义观点,反对政府对产业组织实施干预。
在芝加哥学派中,斯蒂格勒对产业组织理论贡献最大。
这一时期的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反映在:探索了企业兼并的动因和根源,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讨论了厂商的最佳规模,深人研究了“进入壁垒”问题,创立了信息经济学理论,并运用它来解释市场组织问题。
在芝加哥学派中,德姆塞茨也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深人的探索。
(3)新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
20世纪70年代起,新产业组织理论兴起,突破传统的分析理念,重点研究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寻求将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数学方法和博弈方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理论模型,探索企业行为的合理性;并且强调经济福利问题。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企业行为给予特别重视,将市场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作一种外生变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而且彼此之间不存在反馈线路。
这些可视为是对传统的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
新产业组织理论还对一些具体的产业组织问题做了新的探索(洪银兴,1998)。
(4)新制度经济学:“后SCP”流派。
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年来崛起的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思(North)、威廉姆斯和阿尔钦等人。
新制度经济学将研究重点深人到产业组织内部,从企业“黑箱”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以及它们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深化起了直接的催化作用。
综上所述,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成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和一门国际公认的经济学课程。
一直以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对西方国家产业政策的制订都有着深远地影响。
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增多,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被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并在西方社会以外得到新的发展。
三、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发展成果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时代背景和研究特点产业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第三阶段从2001年加人场WTO到现在。
1.第一阶段(1980—1990年)在该阶段,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著作的引进和学习阶段,同时中国的学者也开始尝试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中国的一些产业组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