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勘查工作方法与防治技术措施

地质灾害勘查工作方法与防治技术措施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地质灾害勘查工作方法与防治技术措施郭永晶摘要:在市场经济中,对矿产资源需求量较大,而且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需求量也是逐年上涨。

现阶段,国内矿产企业开采资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促使我国矿产资源供给主要呈现出进口和自产两种方式。

但是,矿山资源开采和其他行业有着重大差异,因资源存储主要在地下,容易受到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导致开采人员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直接限制矿产资源开采效率和质量,也会影响到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因此,矿产企业在进行资源开采中,应该加大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充分了解开采区域存在的地质灾害及发展趋势,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有效保障矿产资源开采顺利。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工作方法;防治技术任何矿产资源开采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既会对地面植被进行破坏,也会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矿产资源所在地居民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也会造成大量疾病产生,威胁到居民身体健康。

再加上矿山资源在开采中,也会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有的是区域本身存在的地质灾害,有的是开采过程形成的,都会对开采过程产生巨大影响,导致安全隐患增多。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各个行业对矿产资源需求量高速增长,为确保矿产资源高效开采,企业应该调整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加强地质灾害的治理力度,充分提升开采作业的安全系数,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目标中,满足市场资源需求。

而且,地质灾害复杂,每个矿山所面料的地质灾害也有明显差异性,应该加快地质灾害治理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更高程度降低作业安全风险,有效保障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

1 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和种类分析1.1 地下水位变化在矿山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如果某个开采区域或者工程建设区域地下水非常充足,是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抽排的,才能开展相应的施工活动。

但是,从地下水抽排工作中分析,基本上都会造成该区域整体地下水位开始逐步下降,导致整个地下水环境平衡性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部分地区缺少地下水的支撑作用,上层岩石缺乏支撑物,受力不再均衡,直接形成地面沉降或者塌陷。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开采、运输和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地下水、岩层结构、岩石力学性质等因素影响,引起的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勘查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些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

一、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1.地质调查:通过对矿山周边的地质构造、岩层结构、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矿山周边的地质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后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地震勘查:地震是造成矿山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地震勘查技术对矿山周边地震活动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地震危险区,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3.地表变形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和地面监测设施对矿山周边地表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地表变形异常,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4.岩层稳定性分析:通过岩层稳定性分析技术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岩层变形、垮塌等现象进行分析,评估岩层的稳定性,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5.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是矿山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地下水位监测技术对矿山周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预测地下水迁移趋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1.加强矿山排水管理:合理布置矿山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灾害风险。

2.加强矿山支护工程:对矿山内部岩壁进行支护,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岩壁稳定性,减少岩层垮塌风险。

3.严格矿山开采规划:严格按照矿山开采规划进行开采,避免超采或非法采矿行为导致的地质灾害。

4.加强地震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地震活动情况,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5.建立完善的矿山安全监管制度:加强矿山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监测和防治。

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勘查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勘查,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总结

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总结

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总结地质灾害是指由地下介质、构造、地形或人类活动等引起的地表破坏和人身安全威胁的自然灾害。

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总结长期勘察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地质灾害,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地质勘察中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

1. 灾害预测与评估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规律性,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和历史灾害情况的调查,可以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在勘察过程中,应注重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准确度,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并根据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2. 合理选址与设计在工程建设前期,选择合适的工程选址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地质特征、构造背景和地质灾害史调查,避开潜在危险区域,选择相对较为稳定的地段进行建设。

同时,在工程设计中,应采取可行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包括加固工程结构、设置防护设施、合理排水等,以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3. 实施科学监测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需要依靠科学的监测手段进行实时监控与预警。

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表位移监测、降雨量监测等。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4. 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攻关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专业的人员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岗位技术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应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新的防治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5. 加强科学宣传与教育地质灾害的防治不仅需要专业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与支持。

加强科学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可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口和财产的威胁。

通过举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等方式,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灾害风险。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摘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勘查,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来防治。

本文首先对矿山开采引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分析,其次探究了主要的地质灾害特征及其控制措施,包括泥石流,崩塌和滑坡,最后,指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探方法,包括地球信息技术,水文地质和岩土测试方法,地球物理调查方法,以作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勘查;勘查方法1地质灾害问题与防治措施1.1山体塌陷在开采矿石期间,矿山的开采人员不断从地下挖掘矿石,并将其通过工具运输至地上。

长此以往,采矿区与地面之间的顶板岩层失去了矿层的支撑力,矿石覆盖层的重力不断向下施加压力,导致表层下沉弯曲,产生拉应力。

当应力增加到岩石层无法承受的范围时,表层将逐渐产生裂纹,直至其破裂并坠落,从而顶部的覆盖层彻底失去岩石层的支撑。

随着采矿的持续进行,采矿区的面积逐渐扩大,从地表开始,相继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崩塌盆地,并且越来越大。

虽然矿山在采矿后造成了地质灾害,但如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补救措施,还有可能对其进行修复。

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采矿企业的缺少科学的计划,并且在采矿过程中手段不够规范。

长期以来,采矿企业对矿山的盲目开采导致一个又一个采空区的形成,这对采矿人员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采矿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这需要采矿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操作规范,与此同时能够正确使用采矿设备,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

1.2泥石流这种灾害发生的非常突然,且危害性较大,发生之后会使整个矿区无法正常运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一般来说,为了控制采空区的坍塌,人们会利用现场的矿床使地表堆积更松散的物料。

此外,采矿业中更多的废石堆积在矿区,为水流的聚集提供了机会与场所,此外,矿井下的水源可能也会在施工过程中不慎被挖掘出来,长期聚集形成泥石流。

采矿过程中矿山地形的变化也会导致泥石流的发生,例如在长期的采矿过程中改变了山体的结构,令原本平缓的山体坡度变得陡峭,从而引发泥石流。

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

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

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1. 地质灾害的定义与分类地质灾害指的是在地球表面活动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而导致的对人类生命、财产以及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

根据产生原因、发生地点、形态特征等不同因素,地质灾害可以进行分类。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火山喷发等。

2. 地质灾害的勘察意义地质灾害的勘察是指对潜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系统地调查、观测和研究,以确定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危险性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等各种信息。

地质灾害勘察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了解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地质灾害勘察可以通过对地区地质情况的调查研究,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

通过了解危险性,可以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灾害引发的风险。

2.2 确定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地质灾害勘察可以确定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包括可能受灾地区的河流、道路、建筑物等。

通过了解影响范围,可以采取合理的规划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 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地质灾害勘察可以为制定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了解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发展规律等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地质灾害勘察的方法与技术3.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地质灾害勘察的基础工作,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野外取样等方式,获取物理地质数据和地貌信息。

野外调查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地质、测绘、水文、气象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重要的勘察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地貌特征、地下水位等。

3.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等远距离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质灾害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文地理等数据,可以为地质灾害的勘察和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3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手段对地下构造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

地质勘探技术可以获取地下水位、岩石层位、断层构造等信息,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和预测。

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

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

水电工程Һ㊀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雷海鑫摘㊀要:岩土工程是与地质灾害防治一起构成的地质工程学,岩土工程所描述的地质特点更加准确㊁直观,其本质就是对各种岩土进行加固或者是开挖,地质灾害的防治则主要是针对可能会出现的灾害进行预测和防治,以降低对环境及生态产生的破坏㊂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防治措施一㊁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程的发展,地质灾害已对我国的地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在不断增加㊂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将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管理措施,确保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㊂文章论述了岩土地质灾害的特点㊁风险及防治措施㊂二㊁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就是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因为人为的影响从而使得地质出现一系列的破坏性事故㊂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㊁火山等㊂由于我国地质环境较为特殊和复杂,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据不完全统计表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据的比重较大㊂所以我国丞需使用合理的防治技术和防控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经济损失㊂地质灾害除了会造成经济损失之外,还会影响到生态㊂地质灾害发生时,就会浪费较多的自然资源,还会严重影响到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㊂所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预控非常重要㊂三㊁常见的地质灾害(一)地面沉降由于地下资源的不断开发,特别是各种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大量地下洞室㊂此外,地下城市和地铁的建设也导致脆弱土层变得更加脆弱,最终导致地面塌陷㊂因此,地下水的补给率滞后于利用率,导致地下水出现许多空洞㊂如果不及时发现,将导致地面沉降㊂在地面沉降防治中,必须重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下支护㊂只有支护工作到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防止地面沉降的发生㊂对于原地下洞室的填筑工作,避免地面沉降的发生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㊂对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空洞,可在靠近地面的位置进行充填㊂同时,要高度重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确保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㊂(二)山体滑坡这种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山体斜坡上的岩石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土质松软,难以承受住山体的压力,导致岩石和土体持续从山坡上滑下㊂当出现山体滑坡时,会有大量的岩石和土体滑下,导致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㊂而且当出现山体滑坡时,发生的速度非常快,并且很突然㊂造成山体滑坡的因素可能是地震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㊁大面积持续降雨等㊂为了降低山体滑坡的影响,需要做好相关的防御工作㊂四㊁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分析(一)借助工程措施予以防治工程措施是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最佳的措施之一,其可以将多种地质灾害扼杀于要摇篮之中㊂当然该措施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地形环境予以分析,了解其适应性强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防治措施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㊂比如说,在对滑坡进行防治时,可以通过对地表水或者是地下水建立专门的阻挡工程,这样水土能够有效分离,水土的冲击力将会减小,滑坡发生概率也将会大幅度降低㊂再比如说针对泥石流的防治,也可以尝试借助工程拦截处理措施,工程措施简单直接,相较于其他防治方法来说,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效果,因此实用性比较强㊂(二)规避措施所谓避让措施,就是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制订合理的民防预案,解决与地质灾害的冲突,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避雨措施是工作重点㊂在避让过程中,要注意雨天造成的灾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岩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害㊂在采取预防措施的过程中,应尽量采取安全转移,使雨天灾害的防治工作更快㊁更有效㊂②应采取搬迁措施,避免发生一些较大的地质灾害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将提供资金用于当地居民灾害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㊂避让措施需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投入,需要拆除原有房屋㊂(三)加固技术有些工程建设在河边,地质较为松软,会出现明显的渗水现象㊂因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㊁触变性和高压缩都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建筑沉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排水上㊂然后有些工程的做法是使用柔性桩复核地基,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作为加固方式㊂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使用地基加固技术属于常见方式,增加地质工程的稳定性,使用加固技术能够达到很好的加固效果,能够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㊂比如地基出存在问题,可以使用预压法㊁夯实法等加固技术,从而提高地基层的稳定性,使之承受能力变强,于是有利于增强建筑的稳固性㊂加固技术中预压法有两种方式,即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㊂两种方式的适用范围不一样,其中第二种方式主要在土层厚度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使用,则第一种方式正好与之相反,比较适用于土层厚度较小的地方㊂需要注意的是,对地基使用加固技术需要使用到网格法,进一步加固黏性较大的土层,并且将岩石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增加岩石的密实度,提高其受压强度㊂在土层的加固方式中,还存在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灌浆法和电化学法等㊂参考文献:[1]胡庆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城市地理,2017(20):154.[2]修志超,XIU,ZC,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3]范建军.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4]任维民.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18(12):172+174.作者简介:雷海鑫,男,汉族,甘肃定西人,研究方向:地质工程㊂361。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煤矿、金矿、铁矿等矿山地下发生的地质灾害,包括矿井冒顶、矿震、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

矿山地质灾害不仅给矿山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更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一、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1. 矿山地质勘查矿山地质勘查是为了解矿床的成因、地质条件、矿床储量和质量等情况,为矿山开采提供地质、水文和地质灾害评价等基本信息。

勘查内容包括地质地貌、矿产资源、构造地质、矿山地质环境等。

2.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是对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价、预测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包括对矿山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煤与瓦斯地质灾害调查、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等。

3. 地震地质灾害勘查地震地质灾害勘查是对矿山地震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和分析,了解地震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危害方式和程度等。

采用地震地质勘查技术,可以有效地预测地震灾害的发生,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加强矿山地质监测加强煤与瓦斯地质灾害监测,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对煤与瓦斯压力、浓度、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2. 加强地质灾害预报利用现代地质灾害预报技术,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预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

3. 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加大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加强科学研究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科学研究,推动矿山地质灾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5.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对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减少地质灾害的可能。

6. 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结语:矿山地质灾害是矿山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如何做好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查与防治工作,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建房动土动土前的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

建房动土动土前的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

建房动土动土前的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房成为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之一。

然而,在动土建房之前,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建房动土前的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常见的方法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地质勘察是在建房动土之前,对建筑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岩土特征、地下水位等重要信息,为建房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地质勘察可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该地区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和频率。

这可以帮助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建房工程的安全。

其次,地质勘察可以评估地基稳定性。

地基是承载建筑物的基础,其稳定性对建筑的安全至关重要。

地质勘察可以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沉降性能等关键参数,从而指导建筑物的基础设计,确保建筑物在运行期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地质勘察还可以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地下工程包括地下管线敷设、地下室建设等,其施工需要考虑地下土壤的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勘察可以提供地下土壤的力学参数和地下水位信息,为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和可行性提供支持。

二、地质勘察的方法地质勘察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现场勘查和实验室测试两种。

现场勘查是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包括地质调查、地形测量、钻孔取样等步骤。

地质调查可以通过观察地表地貌特征、植被分布、土壤颜色等来了解地质构造。

地形测量可以使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绘制地形图和剖面图,以了解地势起伏和地层分布。

钻孔取样是通过钻探等方式,获取地下土壤和岩石样本,进行实验室测试并分析。

实验室测试是对采集到的土壤和岩石样本进行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性质等的具体测试。

包括土壤颗粒分析、含水量测定、抗剪强度试验等多种试验项目。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土壤和岩石的重要参数,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对策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主要物质来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资基础。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各项经济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以满足各行各业的正常运作,在此大环境下对矿山地质勘查和勘查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需在熟练掌握地质勘查技术与实际找矿工作具体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相关勘查技术的应用要点,以保证地质勘查找矿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而促进我国矿业事业的持续发展。

1矿产地质勘查的主要工作内容矿山勘测:在进行开采时,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勘测,其主要目的是为开采提供科学依据,例如矿产开采中需要何种技术进行开采,在开采时需要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避免在开采中由于施工方法错误导致无法开采,甚至造成严重的损失。

在开采时,首先明确开采区内的主矿体位置,然后对矿体上下盘、深边布的分支及平衡部位进行观察,同时也对其他盲矿体进行详细了解,以便于明确后背矿产储量,使开发更加合理,保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矿产进行开采时,要保证矿产资源能够充分开发,避免乱开采,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应用。

在矿产开发单位,要单独设立地质勘查部门,并且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勘查,形成社会需求,使矿产开发、矿业开发和矿产勘查之间形成相互需求的良好关系。

对于矿山资源进行有效统计,包括矿山消耗资源储量以及剩余储量,并详细研究之间的关系,通过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时刻掌握矿产储备量以及资源损失贫化的相关信息。

在矿产开采机构中要单独建立矿产储量台账,开采公司需要按年度上报矿产资源储量相关内容,并由国土部资源部门对矿产资源储备量进行登记和备案,同时进行核销、统计以及通报,建立起矿山储量的管理系统。

矿产关闭期间的地质勘查:在矿山的开采中造成地质灾害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由于在开采中使用技术不当,或者是开采工艺不适合导致地质灾害的出现。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但是开采方式以及开采设备方面却相对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矿产的开发,甚至使用不当方法开采,造成了对矿产的损害,不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的勘察和防治技术

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的勘察和防治技术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矿山开采和经营中,地质灾害的种类多样、成因复杂,且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治理难度高等一系列特点。

因此,对于矿山地质灾害必须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

结合矿山地质条件,以及分析往年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预防方案。

在矿山开发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又要根据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制定应急措施,在突发地质灾害后做到立刻响应,将灾害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基于此,探究矿山地质灾害的勘察方法、防治技术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1矿山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1.1采空区塌陷矿石被开采之后,原来的位置形成若干孔洞,这些区域即为采空区。

由于靠近地表浅层,加上承载力有限,当地面上堆积土石或者是货车行驶时,形成了较大的荷载,超出了采空区岩土的承载力,打破了脆弱的平衡条件,由此形成了塌陷。

除了造成巷道毁坏等直接危害外,采空区塌陷还会造成二次事故,例如矿坑透水、岩爆等,是矿山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

1.2边坡滑塌矿山开采中发生边坡滑塌是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矿山开发过程中不注重地表植被保护,边坡岩土裸露,在风力作用下和阳光暴晒后,出现严重风化、开裂。

加上雨水冲刷的影响,边坡上的泥石局部或整体滑动,形成边坡滑塌;其二,矿山岩土结构裂隙发育、比较松散,开采过程中因为机械振动、爆炸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边坡上的滚石滑落;其三,其他地质灾害产生的连锁反应,例如矿震、瓦斯爆炸等,由内而外的传递能量,也是造成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

1.3矿山冲击坑内岩爆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范围的增加,矿井内部支撑工作不到位,部分岩层因为上部承受压力较大而下部支撑力不足,久而久之会出现变形、弯曲。

当应力升高至一定程度后,岩石层突然断裂,造成崩塌。

在强大应力作用下,岩石破碎成若干大小不同的石块,并且在矿坑内喷射、爆散,由于具有较强的冲击力,造成二次碰撞伤害,是引发矿井坍塌的重要事故类型。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是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由于土体内部的重力作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土体向下或向外滑动而形成。

滑坡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是对潜在滑坡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勘查工作通常包括对滑坡地区的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以及土体稳定性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地质地貌、地层岩石、构造断裂、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等因素的分析,可以综合评估滑坡地区的稳定性,并确定滑坡危险性的等级。

还可以利用地球物理勘察技术(如地震勘探和电测深等)和遥感技术(如卫星影像图),对滑坡地区进行综合监测和调查。

防治治理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的过程。

防治治理包括预防、监测、预警和治理四个方面。

预防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避免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应严格控制在高危滑坡地区的人口规模和建筑密度,避免增加滑坡地区的人员和财产暴露度。

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恢复滑坡地区的植被覆盖,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监测是通过对滑坡地区的地质、水文和地形变化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滑坡地区的变化和波动情况。

监测可使用地面监测技术,如传感器和测量仪器,也可以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空间监测。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迅速发现滑坡地区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预警和紧急救援措施。

预警是在发现滑坡地质灾害可能发生时,及时发布警报,提醒当地人们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预警系统通常包括监测设备、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以及警报发布系统。

预警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准确可靠和广播覆盖范围广的特点,确保警报能及时传达到人们手中,提高应急避险的效果。

治理是在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采取措施进行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

治理措施包括搬迁、加固和控制等。

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地质灾害是一种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现象。

它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多种类型。

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地质灾害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地质灾害评估是对特定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危险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和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提前了解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为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时,首先需要对评估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这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

通过实地勘察、地质测绘、钻探等手段,获取第一手的地质资料。

然后,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计算和预测。

常见的评估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信息量法等。

例如,在山区进行工程建设前,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进行评估。

通过对山体的坡度、坡向、岩石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分析,判断滑坡的可能性和潜在规模。

同时,还要考虑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如开挖边坡、填方等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是为了减轻或消除地质灾害的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常见的防治技术包括工程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监测预警技术等。

工程防治技术是通过修建各种工程设施来改变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或阻止灾害的发生。

例如,在滑坡体上修建抗滑桩、挡土墙等,可以增加滑坡体的稳定性;在泥石流沟道中修建拦挡坝、排导槽等,可以拦截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降低泥石流的冲击力。

生物防治技术则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土、保持水土的作用来防治地质灾害。

例如,在山坡上种植树木、草地等植被,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从而降低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风险。

监测预警技术是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城市地质灾害勘查技术研究与防治措施的应用

城市地质灾害勘查技术研究与防治措施的应用

城市地质灾害勘查技术研究与防治措施的应用地质灾害是指地球物质运移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由于外界或内部作用,地质体系内部失衡所致的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对城市的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威胁。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城市地质灾害勘查技术研究和防治措施的应用变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地质灾害勘查技术研究和防治措施的现状和挑战出发,探讨其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一、城市地质灾害勘查技术研究现状1. 传统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城市地质灾害勘查技术主要依赖于人工勘察和实地调查,存在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局部盲区多等问题。

人工勘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且在一些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容易出现漏报和误报。

传统的勘查方式无法及时反映灾害隐患的变化和动态特征,难以提供及时的预警和应急响应。

2. 现代勘查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遥感技术、地图制图技术、地下勘探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为城市地质灾害的勘查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利用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快速监测和勘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勘查范围,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地下勘查技术则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岩土特性,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 勘查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城市地质灾害勘查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遥感技术的分辨率和监测精度,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识别和监测能力;二是加强地下勘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深入了解地下地质特征,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三是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快速识别和智能化监测,提高城市地质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

二、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应用1. 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首要任务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引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建设措施,避免在易发地质灾害区进行建设,减少地质灾害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关于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的分析

关于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的分析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13期36业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人才,对校内的实训课程项目设定给予了科学指导。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当地教师将学生们的发展作为的中心任务,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教学做等多个环节融为一体,真正建立了一体化教学模式。

此外,当地教师还为学生们编制了不同类型的实训计划书以及指导方案,引导学生们通过完成不同的学习训练任务,逐步意识到自身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重要地位。

不断地推动自己提升理论实践能力。

3.3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方式通过对《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合理化制定,相关领域的教职员工可以进一步采取改革教学方法和创新培养模式的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例如,我国某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筑专业技师在组织学生们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常规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此外,当地教师还为学生们创造了较为合理的教学环境,以启发式教学、实训活动以及现场教学等多种不同的方式,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比如,在识图教学环节中,当地教师就充分地利用了校园内外的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建筑图纸,并且安排学生们进入到工厂进行学习。

让学生们结合自己所学,理解并表达出图纸当中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们真实地体会到识图的重要意义。

3.4 建立实践性强的仿真实训基地除了上述几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之外,建筑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师,还可以在校方和企业的支持与配合下,为学生们构建实践性更强的仿真实训基地,引导学生们在实训基地当中,实现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我国某地区的高等院校为了满足教学活动的发展需求,同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咨询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有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校园仿真实训基地,鼓励学生们参与到生产一线进行锻炼和学习,不断地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研究摘要: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是相对较多的,所以在地质灾害勘察中就需要从找出出现地质灾害的因素出发,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提出控制与解决办法,减少地质灾害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技术分析1分析地质灾害勘察技术1.1地质灾害勘察中地球信息技术首先,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有着覆盖面积广泛、精准度高等特点,借助定位系统用户可以完成无源设备工作,加之这一系统所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少,具备便捷、成本低等优势,因此这一技术已经成为了地质灾害勘察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尤其是对于矿山野外环境等的考察来讲,借助GPS定位仪能够及时采集数据与信息。

其次,遥感技术。

宏观层面来讲,就是针对大面积区域做出相应的解释,因比例尺不同,所以借助遥感技术能够为航卫片解释提供支持。

借助解译工作能够提高工作的便捷性、直观性与准确性,从而提升工作质量,满足勘察要求。

1.2地质灾害勘察中物理勘察技术在地质灾害勘察中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时就需要及时将较多的电极排列搭配测线上,通过控制电极自动转换器,以此来实现不同装置、极距等的组合,通过一次布极能够测出不同装置、极距情况下视电阻率参数。

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因岩石并不会对其导电性产生不利影响,反而还会产生出比较理想的传导作用,所以这一方法适用于采空区范围内的地下水勘察。

瞬变电磁法也被称之为时间域电磁法,主要是借助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射出一次脉冲磁场,在间歇期间借助线圈、接地电极观测出二次涡流场。

从基本原理上来讲其实就是电磁感应定律,因衰减过程主要分为早期、中期与晚期三个阶段,所以在早期中如同频率域中的高频成分,当衰减速度增加时,趋肤深度也就越小。

而在晚期中如同低频成分,当衰减相对较慢时,趋肤深度也就越大。

在矿床形成、解体过程中化学异常物质在天然物质元素分布的正常模式、背景模式基础上留下能够辨认的印记,而这些印记也被称之为地球化学异常。

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程地质勘察是在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评价,以确定工程地质参数,并提出合理的技术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经济和可靠性。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则是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地质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程底基面、地质地貌、断裂带、滑移面、地下水位等地质条件,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供规划设计和施工单位参考,以保证工程的地质安全。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工程地质勘察可以帮助确定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和发生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减少灾害的损失。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一般而言,地质勘察包括现场勘察、室内分析、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等多个层面。

现场勘察是最基本的工作,通过对地质地貌、地下水位、地下构造、土层等的观察和测量,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

而室内分析则需要运用化学、物理和地质力学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现场采集的土壤和岩石样本进行测试,得到其物理和力学性质,以评价其工程地质特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在实验室获得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参数和工程措施。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将现场勘察、室内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数据整合,得出科学的结论,并提供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可行性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则是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预测、预防和治理三个方面。

地质灾害的预测是通过分析历史灾害数据、勘查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结合各种监测手段,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预测,及时发现灾害隐患,提前采取措施,减少可能的灾害损失。

地质灾害的预防主要是指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风险,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从而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地质灾害的治理则是在灾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进行治理修复,恢复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和地表的安全性。

地质灾害勘察与工程治理技术策略

地质灾害勘察与工程治理技术策略

地质灾害勘察与工程治理技术策略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必须强化地质灾害勘察,结合勘察分析结果制定环境治理方案,提高地质灾害防范的效果。

关键词: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技术;排水工程;护坡工程1地质灾害的分类和危害1.1基本分类第一、自然地质灾害。

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球的不断运用有很大的关系,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地表会发生变迁,进而导致出现地壳断裂等问题,增加了自然地质灾害出现的可能性。

第二、人为地质灾害。

人为地质灾害与人们生产经营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人们日常开展生产工作时缺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增加了泥石流、滑坡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强,一旦出现地质灾害必然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1.2灾害危害性地质灾害的不确定性比较强,就目前的情况看,地质灾害的危害具有以下几点:第一、针对居民区域,一旦出现地质灾害,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第二、地质灾害发生后,地质结构的完整性会受到影响,公路、铁路等出现塌陷的可能性增加,影响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三、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塌陷的问题。

第四、影响农田水利的发展,农作物出现被浸泡的现象。

第五、毁坏城市基础设施,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地质灾害勘察要点分析2.1明确灾害测绘范围地质灾害勘察工作质量要想进一步提升,勘察工作开展前应该明确灾害测绘范围,确保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更加全面。

当前地质灾害的引发原因比较多,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主要涉及到的地表点、线、面基本信息的收集,并且对勘察所得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针对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度区域,施工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标记,制定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地质灾害勘测范围划分时既要包含灾害频发区域,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宽,提高地质勘查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2合理选择测绘方法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以及勘测现场的情况,施工人员应该选择有针对性的测绘方法,明确不同测绘方法的应用要点,不断提高测绘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浅谈地质灾害勘察与工程治理技术

浅谈地质灾害勘察与工程治理技术

浅谈地质灾害勘察与工程治理技术摘要:地质灾害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由于我国地形及气候水土等方面的情况复杂,发生灾害种类多。

因此,加强地质灾害的勘察工作及采取相应的治理技术,减少地质灾害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察;工程治理技术;防治一、地质灾害概述地质灾害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为破坏导致地质灾害。

一种是自然地质随着地球转动,地表发生改变,如火山爆发、地壳断裂等现象,这种属于自然地质环境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

随着人类的大量开发建设,对地质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地质灾害主要有塌陷、泥石流、滑坡或地面沉降等,这几种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及不确定性。

一旦发生这些地质灾害,对周边地区都会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及生命安全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地质灾害预测防治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成本,但由于经济发展和目前的技术水平限制,地质灾害仍无法准确预测,因此发生频率并未降低。

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严重损害灾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主要危害包括房屋损毁、倒塌,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受损,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倒塌,桥涵被毁,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危机,城市建设被毁,工厂、学校等基础设施被毁,农田破坏、水利设施损坏、农作物减产、电线杆倒塌输电线路位于中段,严重影响了输电和通信工程。

表1二、地质灾害勘察(一)确定测绘范围一般地质灾害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在地质灾害防治之前,有必要对地质灾害进行测绘工作。

测绘工作主要内容是对地表的点、线、面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为下一步地质灾害提供相关信息,论证地质灾害特征。

在确定测绘范围时,不仅限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区,还需要根据运动规律对周围地质环境进行测绘。

(二)选取勘察方法在地质灾害的调查中,应选择理想的测量方法。

除了传统的基于地质灾害构造分析的勘察方法外,还需要采用多种新的勘察方法。

比如在滑坡勘察中,传统的勘察方法包括钻探、沟(井)勘探和物探,但如钻探只能起到地表分层的作用,所以在采用传统方法时,应适当结合其他勘察方法。

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研究摘要:为了提高地质灾害预测、分析和防护的专业能力,必须坚持科学、合理、认真、细致的核心理念,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方案的质量管理。

由于勘探和编制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步骤,在勘探区获得详细的地层数据和信息将对防治工程的最终实际效果产生重大危害。

在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信息也比较复杂。

地质灾害一般具有较长的转化作业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的难度系数。

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下,必须坚持科学合理、认真细致的态度,有效分析相关数据信息,提高勘察设计工作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技术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中的现存难题1.1地质灾害治理的施工技术缺陷施工的技术方法从根本上关系到灾害管理的实际效果,而灾害管理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地质灾害管理的综合成本和项目投资。

目前,地质灾害综合整治的建设方法长期以来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和完善的发展趋势上。

然而,一些建设项目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没有确保充分整合各类地质灾害的根源及其灾害表现形式的特点,这导致建筑企业的员工无法选择更合适的灾害管理施工方法。

新建项目施工企业的员工没有积极推广使用智能系统的全自动传感器检测器,导致施工时间的增加和工程建设资金成本的过度消耗。

就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区而言,该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位的变化和波动是多样的,勘探销售人员应在这一阶段对当前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位进行客观监测和实际操作。

在准确调查现阶段水位和地下水位的前提下,地质环境勘探专业技术人员应能够确保水力勘探信息的高度详细。

在降水工作频率高的独特时段,水力勘探人员还需要准确描述水位高程、地表水流等重要信息,以便准确识别和分析区域水体转化的影响因素。

必须详细记录地表水的当前水位、地表水的补给以及水流速度的各种数据指标,以避免水力勘探工作者忽视地下水的动态调查数据。

在充分完成现场勘查实际操作的前提下,勘查专业技术人员应整合现有的初始地质环境勘查数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
地质灾害,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自从人类有了可以查考的历史以来,先民们不断的寻求预测、勘查地质灾害的方法。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涵盖了各种地质地貌,也会发生各种地质灾害。

因此,探析地质灾害的勘查技术以及防治技术,是地质工作者工作中的重大研究课题。

标签:地质灾害勘查技术防治技术
1地质灾害的定义
论及地质灾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

对于地质灾害的确切含义,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但随着我国地质工作的深入,我们对于地质灾害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

总的说来,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地质环境,主要是人类活动所涉及的岩石圈及地壳表层,但它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部份也是众所公认的。

其二是强调致灾的动力条件,即因自然地质作用和(或)人为地质作用所形成的灾害条件,才是地质灾害。

其三是强调灾害事件的后果,关于这点有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地质灾害必须是使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灾害事件;另一种意见,出于地质灾害有突变与缓变类型之分,人类遭受生命、财产的损失,多半反映为突变类型的灾害事件,如地震、火山、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但属于缓变类型的灾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核污染等,灾害的发生、發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虽不直接造成人类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所造成的灾害亦不能忽视。

总而言之,地质灾害的确切内涵应该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地质作用下,在人类活动的地壳表层,产生的强烈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灾害性事件。

其类型有突变型地质灾害和缓变型地质灾害,其发生将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2地质灾害勘查的原则和方法
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各种地质地貌复杂多变,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

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并且在同一时间段内,容易引发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

以往,对地质灾害的勘查研究,多是在发灾后以被动、应急、营救的形式进行工作,缺乏超前性、全面性、预见性,缺少总体控制。

只有全面深人掌握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发展规律,及其类型、成因,才能有效地防治地
质灾害。

而要掌握上述这些,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则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具体而言,地质灾害的勘查主要包括以下原则和方法:
勘查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以较低的勘查工作投入,取得较多的有用且好用的资料,实现最好的减灾效益实际工作中考虑以下原则:
(1)针对性根据现场踏勘和前人资料,初步判定地质灾害的性质,有针对性地选用适宜的勘探方法,避免盲目地上手段取得大批无用资料,而需要的资料却很缺乏。

(2)力求以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最复杂的问题,避免刻意追求新奇的技术。

(3)简便高效尽可能使用操作简便,易于搬运,在地形地质和气象等方面环境适应性强的设备。

(4)经济合理在能够满足勘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勘探工作量。

在实际的勘查工作中,根据每一个阶段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各种勘查方法的实用性、对勘查地质的适应性,各方法之间的互补性,勘查技术的可行性,勘查经费的限制,也都是具体选择勘查技术时,需要考虑的原则。

最普遍的做法是选择基本的、主要的、简便易行的、覆盖面大的和经济上节省的勘查方法,如遥感解译、地面测绘和物探按点一一线一一面的顺序展开工作,以求得对勘查对象逐步深入地认识,以指导下一步的勘查工作的进行。

3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我们地质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地质工作的一个重心所在。

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从探寻地质灾害形成的根源着手,掌握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对症下药”。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兴修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就目前国内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而言,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两种:一种是采取躲避的方法。

在经济合理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首选这种方法。

例如,在兴修道路时,道路线路的选择往往避开地质灾害强发和多发地段。

如何实在躲避不了,也会选择最少地质灾害路段。

在这种情况下,地质防治工程将会采取“抗”的办法,如防御地震,采取加固地基和建筑物抗震设防;对洪水灾害采取筑堤、分洪工程等防洪措施。

地质灾害的治理,往往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案,包括工程治理和生物措施,前者有排水、加固工程,一般耗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后者,如封山育林,虽可发动群众,较大范围的种植,但时间较长总之,地质灾害的治理,必须与环境保护和改造相结合,既治理了灾害,又整治、改造和保护了环境。

此外,近年来,我国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包涵了地质灾害动力学研究,以及实时监测预报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具体说来,地质灾害动力学是将地质灾害的形成发育置于人——地环境系统中去考察,认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育过程。

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和不同的学科理论成果,来揭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发育演化过程,建立并完善地质灾害动力学。

实时监测预报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则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报,是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一条重要途径。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地质灾害勘探过程中,地质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勘查防治技术,将遥控、遥测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结合,实现数据采集的立体化,数据采集一传输一处理一体化,实时掌握地质灾害体的动态,并反馈建模,实现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与预报,并实时进行灾害的灾情评估。

其中自适应的模式识别和神经元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GIS技术是地质灾害实时预报模型建立的有效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海涛.开展地质工程防治地质灾害.第四届工程地质人会论文集(二).海洋出版社.
[2]周平根.从系统观点论环境地质学和研究方法.地学前缘(环境地质与减灾专集).1996.
[3]段永候.罗元华等.中国地质灾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