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矿山自然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

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

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发,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 时效性。
推广应用先进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提高灾害防治效果 。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 高公众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意识。
加强矿山企业员工的地质环境保护培 训,提高其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 。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和应急措施。 建立矿山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灾害防治技术研发
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发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
高灾害防治水平。
04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完善法律法规
01
制定严格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 律法规,明确矿山企业地质环境 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02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 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法律威 慑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灾害预警技术
灾害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气象等信息, 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为灾害防范提供决策依据。
灾害预警模型
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通过 广播、电视、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 将预警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提高灾 害防范意识。
ERA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人类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主要包括 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
分类
根据发生方式和灾害特点,矿山地质灾害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和缓发性 矿山地质灾害,其中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缓 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包括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等。

煤矿矿井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

煤矿矿井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

煤矿矿井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灾害是严重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运营,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类型、成因机制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煤层突水、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的同时突水等多种形式。

这些地质灾害往往给矿井运营带来严重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1. 煤层突水煤矿矿井中,煤层压力、煤体渗透性以及煤体中的地下水循环等因素,都会导致煤层突水现象的发生。

此时,煤层中的地下水会加速涌出,降低矿井的正常开采环境,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

2. 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由于矿井煤层中的瓦斯压力过大,导致煤层瓦斯与煤体一同向矿井洞内喷发的现象。

煤矿矿井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瓦斯爆炸和人员伤亡,还会对矿井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3. 煤与瓦斯突水煤与瓦斯突水是指煤矿矿井开采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的同时伴随地下水突水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煤矿矿井往往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于煤层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岩层构造和地下水循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煤层顶板的塌落、煤层底板的断裂和喷水、瓦斯压力的异常升高等都会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煤矿矿井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的详细解释可以借助图表或示意图来说明。

同时,对于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地下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三、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为了有效防治煤矿矿井地质灾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下面将阐述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1. 预防性支护针对煤层突水、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可以通过预防性支护措施来减缓其发生,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预防性支护通常包括加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支护措施,以及在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预先进行加固和支护。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条件、岩石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矿产资源利用的威胁。

为了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一、地质预测技术地质预测技术是通过综合分析矿区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地下水动态等因素,预测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

常用的地质预测技术包括地质勘查、岩层探测、地震预测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矿区进行全面、精确的地质监测,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控制爆破技术控制爆破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爆破方式和参数,减少炸药量,降低岩石破碎度和爆破振动,从而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技术手段。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合理设定爆破参数、采用非爆破开采方法、控制爆破振动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爆破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塌陷、岩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

三、巷道支护技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巷道的稳定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巷道支护技术包括采用钢支撑、木支撑、喷锚网片等材料,对巷道进行加固和支护。

同时,还可以利用岩体力学原理,合理掌握巷道的高度、宽度和坡度等参数,提升巷道的稳定性。

四、水文地质治理技术水文地质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地下水管理、矿井排水和尾矿库治理等。

地下水管理是通过合理调控矿井附近地下水的水位、流速和流向,减少地下水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矿井排水是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及时将矿井内积水排出,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

尾矿库治理则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加固,保障尾矿库的稳定性,防止尾矿库溃坝造成的地质灾害。

五、智能监测技术智能监测技术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这种技术可以对矿山岩体稳定性、地下水位、地震动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快速判断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六、安全管理与培训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配合科学的安全管理和员工的培训教育。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技术
02 滑坡防治措施
加强监测,及时预警;采取减载、排水、支挡等 工程措施;植被恢复,改善地质环境。
03 滑坡防治技术方法
滑坡勘察、滑坡监测、滑坡预警、滑坡治理。
崩塌防治技术
01 崩塌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及时发现,综合治理。
02 崩塌防治措施
加强监测,及时预警;采取减载、排水、支挡等 工程措施;植被恢复,改善地质环境。
某金矿泥石流治理案例
总结词
成功应对泥石流灾害
详细描述
某金矿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遭遇泥石流灾害,通过采用排导、拦挡、削坡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泥石 流的发展,减轻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对生产的影响。
某煤矿地面塌陷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案例
总结词
监测预警系统有效预防地面塌陷
详细描述
某煤矿采用地面塌陷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地面变形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有效预防了地面塌 陷的发生,保障了矿工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详细描述
某铁矿在开采过程中遭遇滑坡灾害,通过采用抗滑桩、锚索、挡土墙等综合治 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滑坡的进一步发展,保障了矿工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 全。
某铜矿崩塌灾害防治案例
总结词
成功预防崩塌灾害发生
详细描述
某铜矿在采空区上方采用崩塌灾害防治技术,如注浆加固、回填、拦挡等措施, 有效防止了崩塌灾害的发生,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地面塌陷防治技术
地面塌陷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及时发现,综合治理。
地面塌陷防治措施
加强监测,及时预警;采取回填、加固、排水等工程措施;加强地 质勘查,了解地质环境。
地面塌陷防治技术方法
地面塌陷勘察、地面塌陷监测、地面塌陷预警、地面塌陷治理。

煤矿开采的矿山地质与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

煤矿开采的矿山地质与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

大气污染
煤炭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 体,加剧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 。
噪声污染
采煤机械和运输设备产生的噪 声对矿区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
影响。
煤矿开采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土地复垦
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土 地生产能力,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水资源保护
加强矿井水处理和利用,减少对地下 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将处理后的 矿井水用于工业和农业灌溉。
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因素
地壳运动、降雨、地震等自然因素可引发矿山地质灾害。
人为因素
不合理的采矿方法、缺乏安全措施、监管不力等人为因素也 是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评估
01
02
03
04
人员伤亡
矿山地质灾害可能导致大量人 员伤亡。
财产损失
矿山地质灾害可能导致严重的 财产损失,包括矿井设备、房
生态修复

社会参与
加强矿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采取有 效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恢复矿区生 态功能。
加强公众参与和信息透明度,让利益相关 方共同参与矿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 作。
06 案例分析:某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实践
CHAPTER
矿区地质灾害概况
01
02
03
滑坡
由于矿区地形陡峭,滑坡 灾害较为常见,主要发生 在雨季或地下水位变化时 。
矿山地质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矿山地质是指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 中,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变化规律 和成矿作用,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和保护的综合性学科。
任务
矿山地质的任务主要包括矿床勘查、 资源评估、矿山设计、生产管理、环 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包括地面和井下发生的塌陷、崩塌、滑坡、地震等灾害。

这些灾害给矿山生产和工人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因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矿山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成因、防治技术的分类、具体技术与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地质灾害的成因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地下水、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质构造是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对矿山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地下水是矿山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地下水位的升降、渗流等都会引发地质灾害。

工程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如矿井开采、地下隧道开挖等都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分类根据矿山地质灾害的不同类型,可以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分为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

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支护技术、排水技术等;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预防性措施和治理措施等;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抗震支护、地震监测等。

三、具体技术与案例分析(1)支护技术支护技术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围岩支护和巷道支护。

围岩支护技术主要包括锚杆支护、钢架支护等,通过对巷道围岩进行加固以增强巷道的稳定性。

巷道支护技术主要包括脚杆支护、钢拱架支护等,通过对巷道本身进行加固以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在具体的矿山工程中,支护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案例分析:某矿山巷道的支护采用了钢拱架支护技术,通过安装钢拱架对巷道进行加固,有效地提高了巷道的稳定性,防止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2)排水技术排水技术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排除地下水对矿山稳定性的影响来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排水技术主要包括井涌治理和隐蔽水井施工等。

煤矿开采的矿山地质与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

煤矿开采的矿山地质与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
地面塌陷
由于地下采空,导致地面塌陷,破坏地面建筑物和农田。 防治案例:采用回填采空区、地面加固等措施,预防地面 塌陷。
瓦斯突出
采矿过程中,瓦斯气体从煤层中突然释放,可能引发爆炸 或窒息事故。防治案例:采用瓦斯抽放、降低煤层压力等 措施,预防瓦斯突出。
煤矿开采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应用现状
实时监测技术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采矿深度的增加,矿山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地质灾 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也随之加大。目前,许多矿山在防 治地质灾害方面仍然面临技术不成熟、措施不完善、监管不 到位等问题,亟需加强研究和改进。
分析现有防治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现有的防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地质灾 害的危害程度,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 时监测采场、边坡、井下等地的 地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潜在危 险。
数值模拟技术
利用计算机模拟地质灾害发生过 程,为防治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践指导。
信息技术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技术 ,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监控 和预警。
煤矿开采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监测
目前,矿山常用的防治技术包括监测预警、工程治理 、生态修复等。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 效果,但成本较高、技术复杂、实施难度大等问题仍 较突出。其中,监测预警技术虽然能够及时发现灾害 征兆,但精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工程治理措施虽然 有效,但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问题;生态修复技术在矿 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 步加强研究和实践。
环境破坏
矿山地质灾害可能导致土地荒 漠化、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 环境问题,影响生态平衡。
经济影响
矿山地质灾害可能影响矿产资 源的开发利用,给当地经济发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不稳定,导致的危害矿山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的一系列自然灾害。

为了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进行论述。

一、预防地质灾害的技术1.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是矿山开采前必要的步骤,通过采集地质数据和样本,进行地质分析,为矿山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地磁勘探、地电勘探等。

在矿山的选择和区域规划阶段,应充分利用这些勘探技术,全面了解地下地质情况,以避免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进行开采。

2. 工程措施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是预防矿山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对于地下开采,可以采用支护技术,如使用钢筋网和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加固;对于露天采矿,可以采取适当的地质抢险措施,如防渗排水、防坡护坡等。

通过这些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矿山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治理地质灾害的技术1. 岩体治理技术岩体治理是指对岩石体进行调整和加固,以增强其稳定性和抗震性。

常见的岩体治理技术包括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和钻孔注浆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减少岩层崩塌和滑坡的发生。

2. 地下水治理技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可能会增加岩石的饱和度,导致岩层松动和塌方。

因此,地下水的治理非常重要。

常用的地下水治理技术包括建设排水井、设置排水管道和安装抽水泵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对岩层稳定性的影响,从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总结: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是保障矿山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质勘探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工程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而采用岩体治理技术和地下水治理技术,则可以对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和修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矿山类型选择适合的防治技术,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和管理。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或工程施工中,由于地质构造、岩层断裂、煤与瓦斯突出等原因,导致矿山内或周边地区发生的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不仅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对矿山设施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一、矿山地质灾害的分类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冒顶、地表塌陷、煤矿火灾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技术。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与治理技术煤与瓦斯突出是矿井开采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为了预防与治理煤与瓦斯突出,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瓦斯抽采技术:通过建设瓦斯抽采系统,将瓦斯从矿井中抽采出来,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2. 瓦斯抑制技术:通过注入瓦斯抑制剂,减少瓦斯的释放和扩散,降低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3. 安全采煤技术:采用局部顶煤、分段放顶、一次采空、顶煤后支承等技术,减少煤与瓦斯的接触,降低瓦斯突出的风险。

三、矿井冒顶的预防与治理技术矿井冒顶是由于矿层不稳定、矿柱破坏等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

为了预防与治理矿井冒顶,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加强支护技术:采用钢架支护、锚索支护等技术,增强矿井的支撑能力,防止矿井冒顶。

2. 顶板控制技术:通过对顶板岩层进行预先处理,例如注浆固结、喷射混凝土等,使其变得稳定,减少矿井冒顶的风险。

3. 人工加固技术:采用人工支撑、注浆固结等技术,对矿井进行加固,提高矿井的稳定性,防止矿井冒顶。

四、地表塌陷的预防与治理技术地表塌陷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层坍塌或者地下水抽采导致地表不稳定而发生的地质灾害。

为了预防与治理地表塌陷,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合理采矿技术:采用合理的矿层开采方案,避免过度抽采造成地表塌陷。

2. 地下水管理技术:通过合理的地下水抽采方案,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地表塌陷的风险。

3. 补充支护技术:在地表塌陷易发地段,采用支护措施,例如加固土层、注浆加固等,提高地表的稳定性。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一系列灾害。

这些灾害对矿山生产以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展开论述。

一、灾害预测与预警技术矿山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预警是灾害预防的第一步。

通过对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应力等因素的监测,结合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可以预测矿山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当预警条件达到时,可以通过设立灾害监测点和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出警示信号,为矿山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初步依据。

二、开采方式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合理的开采方式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矿山开采方式,可以减少地下应力的变化,降低地下水位的升高,并控制岩体的变形和破碎。

这些措施有助于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岩体加固与支护技术岩体加固与支护技术是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矿山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机制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岩体加固与支护方案,以增强岩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岩体加固与支护技术包括锚杆网架、钢支撑、阻隔帷幕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岩体的位移和破碎,保障矿山的安全运营。

四、矿山水文地质调控技术矿山水文地质调控技术是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调控矿山周边地下水位和水流方向,控制矿井底部积水和地表水的涌出,有效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常见的矿山水文地质调控技术有井巷水封、引水排涝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地下水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降低灾害的风险。

五、信息化监测与管理技术信息化监测与管理技术是现代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的新兴技术。

通过建立数字化矿山模型,实时监测矿山工况和岩体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对矿山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矿山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六、科学管理与法律法规保障科学管理和法律法规的保障对于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至关重要。

煤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煤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煤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煤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产业,然而,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灾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地质灾害不仅会对矿工的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矿山设施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煤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煤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一、注浆技术注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它主要通过将固体物质注入地下岩层中,加固或稳定矿山结构。

此外,注浆技术还可以填充岩层间的空隙,增加地下岩体的密实程度,降低岩层的渗透性。

注浆技术在煤矿采矿过程中主要用于支护矿井巷道和稳定矿层。

通过合理选择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

二、降水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降水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煤矿中的积水会对矿工的工作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矿难的发生。

因此,降水技术在煤矿的生产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常用的降水技术包括井下排水和地表排水。

井下排水主要通过设置抽水泵站,将井下积水抽出到地面;地表排水则通过改造矿区的排水系统,将地下积水导入到外部排水渠道中。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地质监测技术地质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矿山地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方法,以判断是否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

地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表沉降监测、煤层走向及倾角监测等。

通过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提早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地表沉降监测可以帮助矿山管理者了解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矿山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四、岩爆防治技术岩爆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它主要由于地下岩层存在应力超限导致。

岩爆不仅会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矿井设备和工作面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岩爆防治技术是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领域。

常用的岩爆防治技术包括采用爆破除应力技术、加固煤层松散分层技术和设置防爆体系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岩爆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人为因素等导致的危害矿山安全和生产的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崩塌、滑坡、地裂缝等灾害。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在采矿业中,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由于矿山地下空洞的形成、矿山开采导致的地表变形等原因,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正常生产,必须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对矿山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及时发现隐患。

2. 合理设计和开采矿山,避免矿山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和地下空洞带来的危害。

3. 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保持矿山内地下水位的平衡,防止地下水对矿山稳定性的影响。

4. 实施监测预警工作,通过各种地质监测手段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应急措施。

5. 培训矿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矿工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

总的来说,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同时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近年来,随着采矿业的不断发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矿山地质灾害给矿区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危害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下水涌出等。

这些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会给矿山区域和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矿山坍塌导致采煤采矿井口封堵、道路损坏、房屋倒塌等。

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分类根据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和成因,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可分为地质灾害预测与监测技术、矿山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矿山排水和涌水控制技术、矿山环境治理技术等。

1. 地质灾害预测与监测技术地质灾害预测与监测技术是针对地质灾害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预测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手段。

常用的地质灾害预测与监测技术包括地质雷达、遥感技术、地震监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地下构造的变化和异常情况,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2. 矿山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矿山工程结构加固技术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来提高矿山工程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常见的结构加固技术有锚杆支护、注浆加固、围岩钢支撑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矿山工程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其抗震能力,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 矿山排水和涌水控制技术矿山排水和涌水控制技术是为了解决矿山开采过程中的排水和涌水问题而提出的。

常见的排水和涌水控制技术包括井下排水、钻孔排水、防渗堰等。

这些技术可以降低矿山地下水位,减少涌水的风险,从而保证矿山开采的安全进行。

4. 矿山环境治理技术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是为了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而提出的。

常见的矿山环境治理技术包括生态恢复、土壤修复、水体净化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修复矿山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下面将介绍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矿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能源、建材、冶金、化工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扩大和深入,矿山地质灾害也日益突出。

矿山地质灾害包括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地震、岩体滑动、岩石堆积、矿井涌水、煤与瓦斯突出等,给矿山生产和采矿作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矿山勘探技术矿山勘探是采矿业中的第一步,它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至关重要。

通过仔细研究和分析矿山的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等,可以预测和评估矿山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为后续的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矿山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工程勘探等。

二、矿山环境监测技术矿山环境监测技术是及时了解矿山地质灾害动态、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矿山的地下水位、岩层位移、瓦斯浓度等多种要素,可以提前发现地质灾害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矿山环境监测技术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岩层位移监测、瓦斯浓度监测等。

三、矿山支护技术矿山支护技术是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保护矿山的工作面和矿山井巷免受地质灾害的侵害。

矿山支护技术包括岩体加固支护、巷道防顶支护、矿井涌水控制等。

通过合理的支护设计和施工,可以增加矿山开采的稳定性,保障工人的安全。

四、矿山防治瓦斯突出技术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给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矿山防治瓦斯突出技术主要包括瓦斯预抽放、防突瓦斯抽采、瓦斯治理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保障矿山工人的安全生产。

五、环境修复技术矿山开采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环境修复技术也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环境修复技术通过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水体治理等手段,使矿山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六、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除了上述技术手段,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矿山地质灾害是采矿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并讨论其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1. 顶板控制技术顶板控制是预防矿山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加固和支护矿井的顶板,可以有效地防止顶板的塌方。

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钢架和木架的支护、顶板预应力支护技术以及高压注浆技术等。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能够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还可以减少大面积的地下塌陷,减轻地表地貌破坏,保护周边环境。

然而,顶板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维护费用。

其次,技术的可持续性和耐久性有待提高,需要改进材料和工艺的质量。

此外,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规模的矿山,顶板控制技术还需要进一步针对性地研究和改进。

2. 瓦斯抽放技术瓦斯是矿山中常见的危险气体,会引发爆炸和中毒等灾害。

瓦斯抽放技术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建设瓦斯抽放系统,将瓦斯有效地抽放到矿井外部,降低瓦斯浓度,确保矿工的安全。

瓦斯抽放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瓦斯抽放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成本较高。

其次,瓦斯抽放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与其他设备和系统协调配合,需要整体规划和管理。

3. 塌陷柱技术塌陷柱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通过留下一定数量的矿柱来支撑地下空间,防止塌陷和地表沉降。

塌陷柱技术主要适用于采矿后的矿井,可以减少地下空间的变形和塌陷。

然而,塌陷柱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合理确定塌陷柱的数量和尺寸,以及布置方案。

其次,塌陷柱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此外,塌陷柱技术在一些地质条件和规模较大的矿山中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4. 地下开采技术地下开采技术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的技术手段。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采矿业中,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还可以提高采矿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并探讨它们的应用和效果。

一、岩体力学分析技术岩体力学分析技术可以评估矿山中存在的岩石结构和岩体力学性质,从而预测和防治地质灾害。

通过采用各种测试方法,如钻孔测试、雷达扫描和声波测试等,可以获得关于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用于确定矿山中存在的潜在危险,例如岩层的不稳定性和岩体的可塌陷性。

在采矿过程中,矿山工程师可以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来规划和设计矿山的开采方式,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二、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是一种关键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这些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检测矿山中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例如地震、岩层移动和水溶洞塌陷等。

当监测设备检测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时,将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相关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和减轻灾害的发生。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大大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并减少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支护和加固技术支护和加固技术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

这些技术通过使用各种支护材料和结构,如钢筋混凝土、锚杆和支撑剂等,来增强岩石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支护和加固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岩层塌陷、地下水涌入和地震等情况。

通过有效的支护和加固,可以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同时延长矿山的寿命,提高采矿效率。

四、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矿山中的地下水分布、流动和污染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调查包括水文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测井等方法,通过这些调查可以获得关于地下水位、含水层厚度和水质状况的数据。

矿山工程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设计和改进矿山的排水系统,以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构造、岩石力学性质、地表水、气体和矿山开采活动等因素产生的对矿山工作面、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

采矿业作为一项资源开采的重要行业,面临着矿山地质灾害的严峻挑战。

为了确保采矿作业的安全进行,采矿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本文将就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矿山地质灾害的分类矿山地质灾害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地震、水害等。

根据具体的发生原因和特点,矿山地质灾害可以分为结构性灾害和非结构性灾害两大类。

1. 结构性灾害结构性灾害是指由于地质构造异常或岩体破裂、断裂、滑移等原因导致的地面塌陷、坍塌、崩塌等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往往是由于地下水或其它因素引起岩体破坏,导致矿山底板和边坡的塌陷以及井巷掘进层的垮塌等。

2. 非结构性灾害非结构性灾害是指由于地质构造正常但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岩层滑移、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往往是由于采矿活动导致地下岩层破坏,引起岩层松弛、溶解、滑移等现象,从而引发地质灾害。

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为了预防和控制矿山地质灾害,采矿业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1. 地质勘查技术合理的地质勘探是预防矿山地质灾害的基础。

通过对矿山内部岩层结构和力学性质的详细调查与分析,可以预测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岩层加固技术岩层加固技术包括预应力锚索、钻孔注浆、喷射混凝土和支护等方法。

这些技术能够增强岩层的稳定性,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3. 水害治理技术在采矿过程中,地下水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地下水涌入和渗流的问题,采矿业采用了防渗排水、隔水抽采和封闭水源等技术手段进行治理,以减少地下水对矿山的危害。

4. 监测与预警技术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需要准确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矿山内部岩层和地质构造的变化,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危险信号,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矿山作业的安全。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治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治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是指对矿产资源形成与分布规律以及矿体性质、结构和构造等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在采矿业中,矿山地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既是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基础,也是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基础。

同时,矿山地质也与地质灾害防治密切相关,对矿山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预测,能够有效地降低矿山灾害事故的发生率,保证矿山安全生产。

一、矿山地质评价与调查矿山地质评价与调查是矿山开发前的重要工作,通过对矿区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确定矿床的形成类型、成矿机制和矿床赋存规律。

对于矿床的勘查评价,可以根据矿床的分布特征和物质组成等,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和开采方案,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保证矿山的安全性。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及防治措施1. 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的不良地质现象。

在矿业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下水涌出、地面塌陷、岩爆、冒顶、顶板垮落等。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给矿山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也影响了矿区的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矿山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和预测,可通过现代地质勘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其次,在矿山设计和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岩体稳定性分析,合理设计采矿方法和支护方案,以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此外,通过合理的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模型,可以降低地下水涌出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随着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也成为了矿山开发的重要环节。

在矿山地质方面,需要通过系统的环境评价和监测,掌握矿山环境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对矿山环境影响的评估与预测。

在矿山灾害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尾矿库的设计和监测,减少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同时,对矿山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也是矿山环境保护及治理的重要内容。

总之,矿山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治是采矿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606.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606.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矿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止和杜绝地质灾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1、矿井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2、按照《地质工作规定》,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

报告、图件和台账都应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年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

3、矿井地质类型每5年应重新确定。

当矿井发生影响地质类型划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矿井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

4、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5、对重大技术问题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实施方案报请总工程师批准。

6、矿井地质资料由专人负责管理;资料要齐全、完整,分类妥善保存,便于利用。

7、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介绍继续教育或业务培。

采矿业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采矿业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威胁的各种危害现象。

在采矿业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是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采矿业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包括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

一、地质灾害预防技术1. 选址和布局设计在采矿业的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矿山周边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构造特征,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进行矿山选址,并合理布局各项设施,避免在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地区建设。

2. 地质勘查和监测在采矿过程中,进行地质勘查和监测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矿山周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隐患,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采用现代化的地质监测设备,对矿山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合理开采方法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是预防地质灾害的基础。

不同地质条件下,应采用适当的开采方式,减小地下压力,避免引发岩体破坏和滑坡等灾害。

同时,采取矿石回采的方式,避免产生大量的矿石堆放,减少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下降的风险。

二、地质灾害治理技术1. 支护技术在采矿过程中,合理使用支护技术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支护技术包括钢支撑、锚杆支护、注浆等。

通过对岩体进行加固和支护,增强矿山的稳定性,减少岩体的崩塌和滑坡风险。

2. 排水技术地下水位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矿山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采用科学合理的排水技术,维持地下水位在安全范围内,可以有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排水技术包括井水提升、隔水排采等。

3. 精细爆破技术在岩爆和顶板坍塌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区域,采用精细爆破技术可以减少岩体破坏的程度。

通过合理控制爆破参数,降低冲击波的能量,减少岩体的破碎范围,达到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的目的。

4. 灾害应急管理在采矿过程中,地质灾害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因此,建立健全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具备快速应对和处置地质灾害的能力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遇有()以上强风时,不应在露天进行起重和高处作业。

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七级
答案:C
【解析】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时,不应在露天进行起重和高处作业。

2.大中型矿山或边坡潜在危害性大的矿山,除应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对边坡重点部位和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地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还应每()年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

A.5
B.6
C.7
D.8
答案:A
【解析】大中型矿山或边坡潜在危害性大的矿山,除应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对边坡重点部位和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地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还应每5年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

3.对采场工作帮应每()检查1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1次,不稳定区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A.年
B.季度
C.月
D.周
答案:B
【解析】对采场工作帮应每季度检查1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1次,不稳定区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矿山地质灾害是()。

A.由人为采矿活动直接引起或诱发的
B.不可抗力直接引起的
C.火山及板块活动引起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当地的地质环境,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质灾害。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

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研究的分支。

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和破坏。

5.近年来,地质灾害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地质灾害按照伤亡及经济损失的不同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因灾死亡10人以
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属于()。

A.特大型
B.大型
C.中型
D.小型
答案:B
【解析】地质灾害按照伤亡及经济损失的不同划分为4个等级。

地质灾害等级划分标准:(1)特大型。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2)大型。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3)中型。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4)小型。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6.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不包括()。

A.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B.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C.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D.电闪雷鸣,出现台风
答案:D
【解析】(1)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2)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3)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

7.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不包含()。

A.基底承载能力低
B.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
C.地形陡峻和较大的沟床纵坡
D.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
答案:A
【解析】形成泥石流有3个基本条件:
(1)泥石流区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

(2)地形陡峻、有较大的沟床纵坡。

(3)泥石流区的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

8.露天矿边坡滑坡是指边坡体在较大的范围内沿某一特定的剪切面滑动,从而引起滑坡灾
害。

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控制滑坡事故的主要控制措施之一。

下列技术方法中属于采矿方法控制滑坡事故的是()。

A.采用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选用从上盘到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
B.采用打锚杆孔、混合料转运拌料和上料喷射混凝土等生产工序和设备
C.有变形和滑动迹象的矿山,必须设立专门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变化情况,并采取长锚杆、锚索、抗滑桩等加固措施
D.露天边坡滑坡灾害采用位移监测和声发射技术等手段进行监测
答案:A
【解析】滑坡事故防治技术:
(1)合理确定边坡参数。

合理确定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

合理的台阶高度对露天开采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作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的宽度不但影响边坡角的大小,也影响边坡的稳定。

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

(2)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

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应选用从上盘到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

合理进行爆破作业,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3)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合理进行爆破作业必须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

9.滑坡事故防治技术包括()。

A.改进工艺
B.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C.处理基底
D.疏干排水
答案:B
【解析】滑坡事故防治技术包括合理确定边坡参数、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10.崩塌事故防治技术包括()。

A.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B.清除危险岩体,加固浮石
C.对危岩崩塌区采取刚性防护
D.拆除建(构)筑物
答案:A
【解析】崩塌防治措施包括:
(1)削坡清除。

采取合理坡率放坡,设落石平台,清除危岩体、松散浮石等措施。

(2)支撑加固。

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3)坡面防护。

直接对危岩崩塌区采取柔性防护,挂网喷混凝土等措施,也可采取对裂隙灌浆填缝的措施。

(4)被动拦挡。

在下方采取拦挡墙(堤)、网等被动防护措施,以便拦截崩塌落石。

(5)遮挡建(构)筑物。

采取明洞、棚洞等措施,直接保护建(构)施物。

(6)截排水措施。

截水排水措施是为了减小或防止地表水渗入至裂隙的有效措施。

11.某一般项目,地质灾害强烈发育,现状地质灾害两种以上且规模为中等及以上;单种地质灾害规模为大型,危害大。

根据上述条件该地的地质灾害评估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3级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注:每类5项条件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就离不就低"的原则,有1条符合条件者即为该复杂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