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686b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7.png)
《物流管理》知识点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有效地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物流活动,以实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客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物流的定义和范围物流,简单来说,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求,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如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还包括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如供应商物流、客户物流等。
此外,物流还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物流、零售业物流、医药物流等。
二、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满足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服务水平: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地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流程、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和运输方式等,降低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物流环节的成本。
3、物流效率:提高物流运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物流环节的延误和错误,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4、物流效益:通过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三、物流管理的主要环节1、运输管理运输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它负责将物品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
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运输成本、运输速度、运输安全性、运输能力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2、仓储管理仓储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负责对物品进行储存、保管和管理。
仓储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布局、库存控制、货物出入库管理等。
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保证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3、装卸搬运管理装卸搬运是物流活动中的衔接环节,它负责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之间对物品进行装卸、搬运和堆码等操作。
物流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物流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aacd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a.png)
物流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物流管理概念1.1 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经济、快捷、安全、准确的物流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货物的采购、生产、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
1.2 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物流活动的有效管理,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提高物流质量、减少库存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目标。
1.3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物流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2.1 采购物流管理采购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采购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获取所需的物资、设备和服务,并且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2.2 生产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按时、按量、按质生产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3 库存物流管理库存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库存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在需求和供给之间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并且减少库存成本和风险。
2.4 仓储物流管理仓储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仓储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在物流网络中有效地进行货物的存储、装卸、分拣和配送。
2.5 配送物流管理配送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配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按时、按量、按质地将产品送达客户手中。
2.6 逆向物流管理逆向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逆向物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处理退货、废品和旧货等物流活动。
三、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3.1 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网络规划是指对企业物流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和优化,以确保企业物流活动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3.2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指对企业运输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企业采购、生产、仓储和配送活动之间的货物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进行运输。
物流管理 知识点
![物流管理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ccbefa770bf78a652954ef.png)
第七章配送管理1、配送的概念配送属于物流范畴。
是按用户订货的要求,在配送中心或物流节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用户的经济活动。
2、配送的要素1)货物2)客户3车辆4)人员5)路线6)地点7)时间3、配送模式----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1)定时配送2)定量配送3)定时定量配送4)定时定路线配送5)即时配送6)定时定量定点配送4、配送中心的功能1)集中2)整理分类3)加工4)储存5、配送中心的设施1)信息中心2)收货区3)储存区(保管区)4)理货区5)配装去6)发货区7)加工区6、配送中心建设的原则1)配送中心的建立必须与门店发展数相适应2)先简易后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原则3)力求更接近门店发展的市场区域7、商品的盘点管理盘点是指定期或临时对库存商品的实际数量进行清查、清点的作业,即为了掌握货物的流动情况(入库、在库、出库的流动状况),对仓库现有物品的实际数量与保管账上记录的数量相核对,以便准确的掌握库存数量。
第六章仓库管理1、现代仓库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功能2)配送和加工功能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4)信息传递功能2、仓库管理的要求1)防止断档2)保证适当的库存量,节约库存费用3)降低物流成本4)保证生产的计划性、平衡性以消除和避免销售被动的影响5)展示功能6)储备功能3、仓库的布局仓库布局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库区内,对仓库的数量、规模、地理位置和仓库设施道路等各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和整体设计。
4、仓库的总体构成一般可以划分为生产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生活区三大部分。
5、仓库管理经济核算的内容1)劳动消耗的核算2)经营成果的核算3)资金运用的核算第五章运输管理1、运输的概念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
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对象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对象进行空间位移2、运输管理中常用的两个基本原理1)规模经济2)距离经济3、运输的功能1)货物移动2)短时货物库存4、运输合理化(书P.107—109)5、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比较1)按运输设备、运输工具区分的运输方式ⅰ)公路运输ⅱ)铁路运输ⅲ)水运—沿海运输、近海运输、远洋运输、内河运输ⅳ)航空运输ⅴ)管道运输ⅵ)集装箱运输2)按运输路线区分的运输方式ⅰ)干线运输ⅱ)直线运输ⅲ)城市内输ⅳ)厂内运输第四章采购管理1、采购的原则1)适价 ---多渠道获的报价,比价,议价,定价2)适货3)适量 4)适地 5)适时2、采购部门的职责1)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2)保证公司在采购价格上的优势3)制定采购制度和设计合理的采购流程4)提高采购效率5)控制采购风险第三章物流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概念物流战略管理是指通过物流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等环节,调节物流资源、组织结构等最终实现物流系统宗旨和战略目标的一系列动态过程的总和2、物流战略的目标1)降低营运成本 2)提高投资效益 3)改进服务水平3、物流战略设计的内容1)设施选址决策 2)库存决策 3)运输决策4、企业物流战略规划实施的步骤战略环境分析,物流战略任务,物流领域的一般描述,为每项物流活动设计特定的目标,制定支持物流网络的组织结构、控制手段和系统,设立标杆,实施战略,战略调整和改进第二章物流企业管理基础1、建立企业组织机构的原则1)有效性原则 2)统一指挥的原则 3)合理管理幅度原则2、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1)对物流活动主要素的管理。
物流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流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089d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0.png)
物流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流管理的概念和发展1、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是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
它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
2、物流管理的发展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物流开始成为重要的管理领域。
20世纪50年代,物流管理逐渐成为独立的管理学科。
合理的物流管理将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逐渐成为企业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1、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过程,它包括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物流流程从物流角度看,物流流程通常包括供货商、制造商、分销中心、零售商和终端用户五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是物流活动的组成部分,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贯穿于整个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3、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指为配送产品到终端用户所花费的成本。
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装卸成本、库存成本等。
4、物流服务物流服务是指通过运输、仓储、包装等手段,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种服务。
它是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形式,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5、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全面共享和集成,提高物流效率和精确度,降低成本。
因此,物流信息化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关键。
三、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1、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在实现物流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益。
2、服务原则服务原则是指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高效、高质、高速、便捷的物流服务。
3、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指在物流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率。
4、协调原则协调原则是指要在各个环节之间实现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整体效益。
5、安全原则安全原则是指要保障物流活动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5f13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6.png)
物流管理知识点物流管理是指在企业生产、销售和配送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调配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服务,以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管理活动。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分别包括物流管理的概念、作用、要素以及相关策略。
一、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是指通过对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使物流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顺利进行,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管理过程。
二、物流管理的作用1. 提高供应链效率:物流管理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协调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减少生产环节的闲置时间和物料库存量。
2. 降低物流成本:物流管理通过对物流环节的合理规划和控制,降低仓储、运输、包装等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提升客户满意度:物流管理通过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品牌形象。
4. 改善资金周转:物流管理通过物流配送的精细化管理,优化物流流程,缩短资金周转周期,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物流管理的要素1. 仓储管理:包括仓库选址、仓库设备的管理、库存管理等,旨在提高仓库物流效率和货物的安全性。
2. 运输管理:包括货物的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规划、运输工具的调度等,旨在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3. 订单管理:包括订单的接收、分拣、装载、配送等环节,旨在提高订单处理速度和准确度。
4. 信息管理:包括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等,旨在实现信息流畅、准确和实时化。
5. 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合作伙伴的管理、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协同等,旨在优化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四、物流管理策略1. JIT(Just In Time)策略:即准时制造,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将物料和产品的供应与生产和销售的需求保持同步,以最小化废品和库存,并提高生产效率。
2.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策略:即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和库存水平,负责库存管理,以减少企业的库存风险。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4e73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9.png)
物流管理考试知识点整理一、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这一概念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
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优化库存管理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物流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
二、运输管理(一)运输方式常见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1、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门到门服务、短途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运输量小、长途运输成本高、环境污染等缺点。
2、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但灵活性较差,建设成本高。
3、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但运输速度慢,受港口和航道限制。
4、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运输和紧急货物运输,但运输成本高、运量小。
5、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液体、气体和粉末状货物,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强,但建设成本高,运输货物种类受限。
(二)运输决策在进行运输决策时,需要考虑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运输可靠性、运输能力、运输安全性等因素。
例如,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可能会选择航空运输;对于大宗货物且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可能会选择水路运输。
(三)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的产销条件下,采取有效的运输组织措施,力求货物运输量、运输里程、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等达到最优。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包括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发展直达运输、配载运输、“四就”直拨运输等。
三、仓储管理(一)仓库类型仓库可以分为自有仓库、租赁仓库和公共仓库。
自有仓库可控性强,但建设和运营成本高;租赁仓库灵活性好,但租金成本可能较高;公共仓库服务范围广,但个性化服务可能不足。
(二)仓储作业流程仓储作业流程包括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
入库时要进行货物验收、分类、编码和存放;在库管理要做好货物的保管、盘点和养护;出库时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货物准确、及时出库。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bdfb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e.png)
《物流管理》知识点一、物流概念“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若干相关的、却各自独立的活动的集成。
二、物流管理概念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物流管理内容1、运输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输计划的编制、运输成本的控制,运输方式的优化选择以及运输服务商的选择等。
2、仓储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仓库的规划布置、物品在仓库中的布局、合理库存控制、仓库安全与保安等。
3、配送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配送计划的制定、配送作业的组织实施、配送成本的控制等。
4、装卸搬运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装卸搬运计划的制定、装卸搬运成本的优化等。
5、包装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包装材料的选取、包装方法的优化选择、包装作业的组织实施等。
6、流通加工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流通加工方式的选取、流通加工计划的制定、流通加工成本的优化等。
7、物流信息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应用等。
8、客户服务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客户需求的调查、客户服务水平的设定、客户服务计划的制定等。
9、物流质量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物流质量标准的制定、物流质量的监控与评价等。
10、物流成本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等。
11、绿色物流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绿色物流观念的普及,绿色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绿色物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四、物流管理特点1、系统化:物流管理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将这些环节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2、专业化:物流管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有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来负责具体操作和实施。
3、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也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和优化。
物流专业知识点总结
![物流专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5786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b.png)
物流专业知识点总结一、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过程中的资源、信息和活动进行有效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最佳的物流服务和成本效益。
物流管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流计划与设计:物流计划与设计是指对物流网络、布局、设施、运输方式等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物流运作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2. 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是指对采购和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物流过程中的资源、材料和信息的及时供给和顺畅流通。
3. 物流运输与仓储管理:物流运输与仓储管理是指对运输和仓储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快速和准确地运到指定地点以及在仓库内进行有效管理。
4. 物流信息与技术管理:物流信息与技术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物流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系统和运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二、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由各种资源、设施、技术和信息组成的整体,用于实现产品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快速、准确和经济的运输和配送。
物流系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流网络和布局:物流网络和布局是指在不同地区和环境中,根据产品的运输需求和市场的需求,合理地规划和设计物流的网络和布局,以确保产品的高效运输和配送。
2. 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设施和设备是指各种用于运输和仓储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各种运输工具、仓库、码头、货场、起重机械等,用于支持物流系统的运作。
3. 物流技术和装备:物流技术和装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和装备,包括物流信息系统、无人驾驶技术、自动化设备等,用于提高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4. 物流服务与配送:物流服务与配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服务和配送方式,包括货运、快递、配送、集装箱运输等,用于满足客户的运输需求。
三、物流技术物流技术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应用的各种技术和装备,包括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运输技术、仓储技术等,用于提高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物流管理知识点总结
![物流管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e2ede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e.png)
物流管理知识点总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下面将对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系统性:物流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和要素组成的系统,各个环节和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2、复杂性:涉及到众多的企业、部门和人员,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和活动。
3、跨地域性:物流活动往往跨越不同的地区和国家,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文化差异和地理环境等因素。
4、动态性:物流需求和物流环境不断变化,需要及时调整物流策略和方案。
二、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7R”,即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正确的条件(Right Condition)、将正确的商品(Right Goods)、以正确的成本(Right Cost)、送到正确的客户(Right Customer)手中、并保持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物流管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准时交货、货物完好无损等。
2、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合理配置资源等方式,降低运输、仓储、库存等方面的成本。
3、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物流环节的时间消耗,提高货物的流转速度。
4、增强物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三、物流管理的主要环节1、运输管理运输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之一,主要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方式。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运输成本、运输速度、运输能力、货物特性和运输距离等因素。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7977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4.png)
物流管理知识点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过程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以确保物流活动的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质量。
在现代商业环境下,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物流管理知识点,对于了解和提升物流管理能力有很大帮助。
1. 需求预测和需求管理:需求预测是物流管理的基础,它涉及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以便为产品的制造和分销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需求管理的目标是优化库存和生产计划,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并避免过剩库存和滞销。
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管理与产品供应相关的所有活动和过程。
这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配送、库存管理等。
通过优化供应链,企业可以实现库存的最小化、生产的最大化,并提高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3. 仓储和物流设施:仓储和物流设施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物流管理至关重要。
这包括仓库的选址、仓库容量的管理、设备和技术的应用等。
通过优化仓储和物流设施,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
4.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涉及到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路线和运输服务提供商等。
运输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达到目的地。
运输管理还包括货物跟踪和运输成本的控制。
5. 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现代物流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供应链、仓储和运输等方面的信息,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的应用还包括自动化仓库、物流跟踪设备等。
6. 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管理对于物流管理至关重要。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并获得持续的业务。
7. 环境可持续性: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物流管理也要考虑环境可持续性。
例如,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选择环保运输方式,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回收利用包装材料和减少能源消耗也是环境可持续性的一部分。
总结:物流管理涵盖了供应链管理、需求预测、仓储和物流设施、运输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
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点
![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ec21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4.png)
•物流管理概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目录•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管理01物流管理概述物流管理的定义与特点定义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特点物流管理具有系统性、动态性、服务性、专业性和信息化等特点。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企业竞争力01促进经济发展02提升客户满意度03初级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物流管理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关注运输和仓储等单一环节的管理。
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进入发展阶段,开始关注供应链整体优化和集成管理。
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物流管理进入成熟阶段,强调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0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1 2 3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系统的特点物流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概述物流系统规划的步骤明确规划目标、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规划方案、评价方案、实施方案和监控与调整。
物流系统规划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如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等)和定量分析方法(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
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规划、物流信息系统规划和物流运营规划等。
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步骤物流系统设计的方法与工具物流系统设计的方法物流系统设计的工具物流系统设计的流程03运输管理运输方式的选择与组合运输方式的种类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运输方式的选择因素货物性质、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成本等。
运输方式的组合策略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运输效果。
运输路线的优化运输路线的规划运输路线的优化方法运输路线的调整运输成本的计算与控制运输成本的构成运输成本的计算方法运输成本的控制措施04仓储管理仓库选址与布局规划仓库选址原则包括接近市场、交通便利、土地成本合理、符合城市规划等。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a387bfb9d528ea80c77926.png)
1、【物流的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效结合。
2、【物流的自然属性(物流活动/物流的基本职能)】(1)包装: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2)装卸、搬运: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
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
(3)运输:用专业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4)储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时间价值)(5)流通加工:根据顾客要求,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
(附加价值)(6)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顾客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制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7)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的总称。
3、【物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现代物流理念)】(1)全球化理念: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范围内的物流合作。
包括了三点:企业从世界市场获取符合质量要求的低价格原材料;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工厂按技术要求与低成本地组织生产;企业为扩大市场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的用户手中。
(2)一体化理念:物流一体化理念:根据客户需求所实施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从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到供应链一体化。
(3)无(零)库存理念: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意义为: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库存管理成本的降低;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
4、【物流经济经典理论】(1)物流冰山: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是很小的一部分。
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
![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f5d3c9a1c7aa00b52acb94.png)
一、物流的定义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定义:物流是供应链程序的一部分,它专注于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有效流通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实现)和控制,以满足顾客需求。
定义特点:强调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关注的重点:物品、服务、信息目的:满足客户的需要,系统效率,时间和空间效益2、欧洲物流协会定义: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商品的运输、安排、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过程。
定义特点:强调了管理功能。
提出的“特定目的”比较灵活。
把“人员”也作为物流的对象,是有争议的3、日本的物流定义: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
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运输、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等各种活动。
定义特点:物理性移动;基本功能要素4、我国物流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客户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引自国家标志GB/T18354-2001)定义的特点:强调实体流动过程;没有强调物流是企业管理活动。
没有指出高效率、低成本是物流的目的。
对客观经济现象的直观描述,“好像什么都是物流”,易造成概念混乱。
5、物流定义共同点商品属性:物流中“物”泛指一切物质资产,有物资、物体、物品、物料、货物的含义。
对流的理解:而物流中的“流”则泛指一切运动形态,有移动、运动、流动的含义6、物流概念内容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流通、生产领域的物料流及相关信息流;研究目的:规划、管理、和控制,达到高效低成本;物流的作用:物质的供需转移,创造时间、空间价值及部分形态效果;(包括物资的废弃与还原)物流活动: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7、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给物流下定义:物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商品,以合理的成本,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指定的地点,交给规定的收货人。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f5e2b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f.png)
物流管理知识点
1. 嘿,知道物流管理里的库存控制不?就像你家里的零食储备,得把握好量啊!好比超市要根据销量来决定进多少货,多了占地方还可能过期,少了又满足不了顾客需求,哎呀呀!
2. 哇哦,运输方式的选择也很关键呀!这就好比你出门,是坐公交呢,打车呢,还是自己开车呀?每种都有优缺点,得好好考虑成本、效率这些因素呢,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
3. 嘿,物流信息的跟踪可重要了呢!就像你给朋友寄了个礼物,你肯定想随时知道它到哪儿了吧?能让我们心里有底呀!
4. 物流的包装也不能小瞧呀!就好像你给自己心爱的东西穿衣服,得保护好它呀,不然在路上磕了碰了可咋办哟!
5. 哇,物流网络的构建简直像搭积木一样!要把各个点连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整体,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做好了那可牛了!
6. 还有啊,客户服务在物流管理里也超重要的呀!要是你买的东西物流出了问题,客服不给力,你得多生气呀!所以得把这一块抓好呀!
我觉得物流管理真的是又复杂又有趣,每一个环节都得精心对待,这样才能让物流系统顺畅运行呀!。
物流方面知识点总结
![物流方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369b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c.png)
物流方面知识点总结一、物流管理的概念1.1 物流管理的概念及其作用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过程,旨在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它通过对物流过程的管理和优化,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竞争力。
物流管理的主要作用包括:(1)提高成本效益;(2)缩短交付时间;(3)提高客户满意度;(4)提高竞争力。
1.2 物流管理的主要流程物流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其中采购物流是指对企业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运输和储存过程进行管理;生产物流是指对生产所需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的运输、加工和储存过程进行管理;销售物流是指对产品从生产地到最终用户手中的分销、运输和售后服务过程进行管理。
这三个主要流程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全面物流管理。
1.3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指为了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效果,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对物流活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包括物流信息采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它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实现了物流活动的有效管理和优化。
1.4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对企业货物的进出、存储和配送等过程进行管理。
它通过对仓储设施的规划、布局和管理,实现了货物的安全保管、合理利用和高效配送。
1.5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指对货物的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运输计划、运输组织、运输工具的选择和运输过程的控制等。
它通过合理安排运输计划和规范运输组织,实现了货物的快速、安全和经济的运输。
以上就是物流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点归纳
![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ac061e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2.png)
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点归纳一、物流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1. 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 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
其中,流体是指物流中的“物”,载体包括基础设施和设备等,流向表示物品的流动方向,流量是物品的数量,流程是物品的移动距离,流速则反映物品的流动速度。
2. 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现代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 特点:- 信息化: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物流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物流决策的准确性。
- 自动化:借助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化仓库中的自动货架、自动分拣系统等,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 网络化:包括物流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
物流设施网络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布局形成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则实现企业内外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
-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库存优化算法、智能运输调度系统等,提高物流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 柔性化: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物流服务内容和方式,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物流需求。
- 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包括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降低库存水平、整合物流功能等。
二、物流系统及其构成1. 物流系统的概念与模式-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物流系统的模式一般包括输入、处理(转换)、输出、限制和反馈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现代物流导论1、美国物流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运作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且经济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反向物流我国物流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淡化物流管理2、评价物流七要素(7R)适当数量、适当产品、适当时间、适当地点、适当条件、适当用户、适当成本3、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现代物流在运作上表现出以下特点)物流过程一体化、物流技术专业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活动社会化、物流活动国际化4、物流的基本构成: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
其中,运输和仓储是主要功能。
5、物流的价值:物流创造时间效用、物流创造空间效用、物流创造形质效用(加工附加价值)书20-21页6、物流学说成本中心学说——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物流成本的冰山学说”黑暗大陆学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第三利润源学说:降低物流成本——日本西泽修提出第一利润源:降低原材料成本第二利润源:降低人员成本服务中心学说——顾客需要(顺丰快递)效益悖反学说——此长彼消,此盈彼亏物流战略学说7、物流管理定义: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8、物流管理内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内容从物流活动要素的角度出发,物流管理包括:运输管理、储存管理、装卸搬运管理、包装管理、流通加工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客户服务管理。
书29页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内容根据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组成,物流管理包括:人的管理、物的管理、财的管理、设备管理、方法管理、信息管理。
书30页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内容从物流活动职能上划分,物流管理则包括物流计划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技术管理、物流经济管理。
9、物流合理化的定义: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
10、物流合理化的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均衡”的思想。
11、物流管理的目标:快速反应QR、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生命周期支持。
书31-32页第二章供应链物流管理1、供应链定义: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顾客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书37页图2、供应链是价值增值链。
3、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增值性、动态性、快速响应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
4、供应链管理定义: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在供应链参与者之间协作或整合与产品相关的行为,来提高运营效率、质量与客户服务,为所有协作的公司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5、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实现了核心功能与一般功能的分离、实现了纵向管理模式向横向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全球资源整合信息技术的发展。
6、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区别和联系)联系:实质上,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成功实施必然以成功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为基础。
区别: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子集,供应链管理是将许多物流以外的功能穿越企业间的界限整合起来。
一是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过程,包括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二是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它影响和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三是供应链管理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是节点企业资源的简单连接;最后,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协调合作关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
7、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服务管理、需求管理、订单履行、生产流程管理、采购管理、产品开发和产品商业化、回收管理8、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定义:以物流为控制对象的供应链管理。
9、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目标: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物流质量最优化。
书52-53页10、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方法(书55-61页)VMI 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JMI 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QR 快速反应通过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时点以及订货补充等经营信息的交换,用多频度、小数量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以实现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种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法。
ECR 有效客户反应是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以业务伙伴方式紧密合作,了解消费者需求,建立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和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系统。
CPFR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是在CFAR共同预测和补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共同计划的制定,即不仅合作企业实行共同预测和补货,同时将原来属于各企业内部事物的计划工作(如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配送计划、销售规划等)也由供应链各企业共同参与。
零售企业商品预测供货补货、共同计划制订。
第三章运输与包装1、运输定义: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2、运输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暂时储存。
短时间再次运输装卸成本3、运输与包装的关系、运输与配送的关系运输与包装的关系:货物包装的材料、规格、方法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运输。
首先,作为包装的外廓尺寸应该充分与运输车辆的内廓尺寸相吻合,这对于提高货物的装载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包装尺寸的大小还会影响到运输成本,特别是轻泡沫型货物,包装越紧凑,单位运输成本越低。
同时,包装的强度会影响到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运输与配送的关系:运输是长距离,大量货物的移动;配送是短距离少量活动的移动。
运输是结点间的移动;配送是企业送交客户。
运输是地区间的货物移动;配送是区域内部货物的移动。
运输是一地向一地的单独运送;配送是一地向多处运送,每处只获得少量货物。
P684、运输原理:规模经济、距离经济。
5、现代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适用范围: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以及水路、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
优点:可以进行“门到门”的连续运输;适用于近距离运输,较经济;使用上灵活,可满足多种需求。
缺点:运输单位小、不适合大量运输;长距离运输运费较高。
铁路运输适用范围: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形式。
优点:可以满足大量货物一次性高效率运输;运输运费负担较小的货物的时候,单位运费低,比较经济;由于采用轨道运输,事故较少,安全性高;铁路运输网完善,可以将货物运往各地;运输上受天气影响小。
缺点:近距离运输费用较高;不适合紧急运输的要求;长距离运输的情况下,由于需要进行货车配车,中途停留时间较长。
水路运输适用范围: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
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承担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
优点:适用于运费负担能力较小的大量货物的运输;适合于体积、重量大的货物运输。
缺点:运输速度较慢;港口的装卸费用较高;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运输正确性和安全性较差。
航空运输适用范围: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如贵重设备的零部件、高档产品等;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
优点:运输速度快;适合于运费负担能力大的少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
缺点:运费高,运量小,不适合低价值货物和大量货物的运输;货物的重量、体积受限制;机场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在利用上受限制。
管道运输适用范围:输送气体、液体和固体料浆。
优点:运输效率高;适合与气体、液体货物的运输;占用土地少;运输效率高,适合于自动化管理。
缺点:运输对象受限制。
6、多式联运在组织生产活动中的特点表现为:代理性、协同性、通用性、全程性、简便性。
7、运输方式的选择在运输方式/承运人选择中经常考虑的成本和服务因素项目相关因素成本运费成本;在途库存的库存持有成本;接收地点的周期库存的库存持有成本;接收地点的安全库存的库存持有成本;在途库存的投资成本。
服务感知的客户服务质量(如速度、可靠性、准时装卸和交付、索赔处理、运输跟踪等);运输跟踪能力;单据和发票的准确性;信息交换能力;发展长期互惠合作关系的潜力;货运量限制;提供运输中不损坏商品的服务能力;国际货运海关的清关能力;托运人的谈判地位对其他运输活动的杠杆影响。
8、P29 连接资料9、不合理运输的表现:返程或起程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10、运输合理化的决定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11、实现运输合理化的一般途径: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提高运行效率、推进共同运输、采用各种现代运输方式。
书85-86简答12、包装是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同时也是物流的起点。
由于包装主要的目的是保护物品,实现包装标准化,方便(运输、配送、仓储等)作业,减少物流消耗和节约包装费用,所以包装通长是物流管理的起始环节。
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地位。
包装是生产过程的末尾。
绝大多数产品经过包装后才能顺利通过其他物流环节进入流通领域,到达消费者手中。
包装是物流的起始点。
只有经过包装以后的产品,在搬运、装卸、运输、储存、销售等物流各环节中才能保证物品原有价值的完整,并顺利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3、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定量功能、便利功能、效率功能、促销功能14、包装合理化的主要表现:包装的轻薄化、包装的单纯化、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包装的机械化。
第四章仓储与库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