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

合集下载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引言: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健康锻炼的场所。

本文将探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旨在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持水源等,对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绿地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此外,绿地还是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场所,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原则1. 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与绿地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使绿地系统与城市的交通、商业、居住等功能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2. 强调生态保护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在绿地规划中,应注重生态保护,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同时,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提升绿地的美观性和吸引力,为市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

3. 强化公众参与与社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使市民能够参与到绿地规划和建设中来。

同时,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市民对绿地的使用和管理意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具体措施1. 多元化的绿地类型城市绿地系统应包括多种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广场、绿道、湿地等。

不同类型的绿地可以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和活动,提供多样化的休闲空间。

2. 绿地布局的合理性绿地的布局应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求。

应优先考虑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和城市功能中心设置绿地,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

3. 绿地的连通性和通达性城市绿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和通达性,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通过建设绿道、步行街等,将不同的绿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成为了打造生态城市的关键环节。

绿地系统如同城市的“绿肺”,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更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体系,它涵盖了城市中的公园、广场、绿化带、街头绿地等各种绿色空间。

这些绿地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着多种生态功能。

首先,绿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随着城市中车辆和工业的增加,空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而绿地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健康的呼吸环境。

其次,绿地在调节城市气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绿地能够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同时,绿地还能够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干燥状况。

此外,绿地能够减少雨水的径流量,降低洪水的风险。

当雨水降落到绿地时,一部分会被土壤吸收和储存,另一部分则会缓慢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这有助于缓解城市在雨季的排水压力,减少内涝的发生。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气候、人口等因素。

对于不同规模和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应有所差异。

例如,在大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绿地系统的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空间的高效利用。

可以通过建设立体绿化,如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而在中小城市,可能有更多的土地可用于建设大型公园和绿地,从而形成更广阔的生态景观。

同时,绿地系统的规划还需要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域相协调。

例如,将绿地与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有机结合,既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又能够为商业区和工业区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此外,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绿地类型,如休闲公园、运动公园、植物园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生态景观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与社会效益

生态景观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与社会效益

生态景观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与社会效益摘要:生态景观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和社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效益。

通过研究城市绿地的布局、类型和功能,生态景观规划能够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促进生物多样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生态景观规划还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如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房地产价值,吸引游客,促进文化交流等。

本论文将探讨生态景观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实施与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效益,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生态景观规划作为一种全面考虑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方法,在此背景下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生态景观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影响与社会效益。

通过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带来诸多社会利益,生态景观规划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还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一引人注目的领域,为未来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深刻洞见。

一、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规划:关联与挑战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和社会功能。

然而,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人口增长对绿地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

生态景观规划作为一种策略性的规划方法,试图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实现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本文将深入探讨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面临的挑战。

1、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规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公园、绿道、广场和自然保护区等,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吸收雨水、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生态景观规划旨在保护和提升这些生态系统的价值,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使城市绿地能够更好地履行其生态职能,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

2、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规划之间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城市景观生态与绿地系统规划的探讨

城市景观生态与绿地系统规划的探讨
1 )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对景观生 态规划有重要的意义 ,成功 的规划 与设计 在于对规划区景观 的理解程 度 ,因为景观生态规划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组合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而调 整或构建新 的景观结构 ,以增加景观异质 性和稳定 性 ,而对景观格局 和生态过程的分析有助于做 到这一点 。2 景观生态分类 和制 图。景观 ) 生态分类和制 图是景观生态规划及管理的基础 。根据景观生态分类 的结 果 ,概括地反映规划 区景观生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和 面积比例关系 , 就是景观生态图。3 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是景 ) 观生态规划 的核心 , 目标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 ,根据区域景观 其 资源与环境特征 、发展需 求与资源利用要求 ,选择有代表性 的生态 特 性 , 景观的独特性 、多样性 、功效性 、 从 宜人性或美学价值人手 ,分析 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 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 , 确定景观类 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 ,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 。适宜性 分析的方法有整体法 、因子叠合法 、数学组合法 、因子分析法。4 景 ) 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据景观规划 目 和课题研究对策 ,综合各种各样 的 标 设想和方案 , 拟订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总体方案。这是规划设计工 作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阶段 。城了的形势和环境 。
3 绿地 系统规 划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 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绿地系统规划对生态城 市的建设尤其重要 。建设生态城市 ,首先应规划建设生态绿地系统 , 使 城乡绿地与城市结构有机结合 。要因地制宜的开展空间 、大气、水体、 土地 、生物于一体的综合建设 ,形成 “ 城市一 绿地一 乡野风光”相结合 , 富有生命韵律变化的景观。通过构筑多层次的城市生态绿地 ,疏通城 乡 自 然系统的能流 、物流、基 因流 ,改善生态要素阃的功能和网络关 系, 从而扩大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存能力和承载容量。 在生态城市绿化 的实施过程中,苗木的种类 、规格、外形、栽植与 后期管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对立基之本的士壤却少有要求或敷衍了 事, 要么土壤质量差,各种建筑与生活垃圾混杂其中; 要么贫瘠,缺少植 物生长所需养料 ;或者土壤合格但深度不足 , 难以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在 这种先天不足的隋况下 ,以现有管理制度与管理条件 , 奢谈通过后期施肥 来改良土壤肯定是不现实的。我们也想回填好土 , 却突然发现 ,占 用无数 耕田 ( 具备良 好土壤 ) 的城市,竟然到了 “ 无土”可用 的 地步。 31城市绿地指标的拟定 . 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 ,研究城市绿地建设 的发展速度 与水平 ,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是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一项重 要的工作 。影 响城市绿地指标 的因素有 :国民经济水平 、城市性质、城 市规模 、 城市 自然条件等。 在绿地系统规戈过程 中,首先要拟定出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在拟 0 定指标是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 不能一概而论 。欧美国家的许多城市 的绿地指标很高 ,我们只能参考不能照搬 ,中国的许多重要资源人均 占 有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在绿地指标拟定过程 中,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晴况做到切实可行。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旨在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探讨其特点、亮点以及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位于滨海湾地区,是一个以绿色植物和艺术品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与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个水系景观与人造山丘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整个花园由多个主题花园组成,每个主题花园都有不同的特色,如亲子花园、湿地花园、奇幻花园等。

它们以多样的景观元素、绿植和艺术品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花园中拥有大片的草坪和树木,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散步、户外运动的场所。

此外,花园还设置了多个水上活动项目,如人工湖泊和人工瀑布,让人们可以在都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和设计成功地将绿色生态与城市化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第二个例子是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

丹麦一直以来都是自行车友好的国家,而哥本哈根则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合骑自行车的城市之一。

哥本哈根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非常注重鼓励和改善自行车出行。

城市中的自行车道、停车场和租赁系统得到了充分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自行车规划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广骑自行车。

城市中的道路和人行道也经过了改造,以适应自行车的通行。

此外,哥本哈根还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自行车租赁和维修服务,为骑行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不仅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促进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保意识。

浅谈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浅谈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浅谈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咸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樊佳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构成的景观,是由斑块、廊道、边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它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基本要素,是城市开放空间,也是城市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生态功能,景观功能。

生态功能是首要功能,起着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防灾功能、降低城市噪声等作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企业及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城市环境日益严峻,为改善城市环境,创造宜居的城市空间,需要不断加大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规划,提高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比例,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景观功能是在生态功能基础上对城市环境的改造,是为创造宜居环境而作的设计。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主要是针对城市中斑块、廊道、边界的设计,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城市中点状的绿地公园、湖泊、广场和线状的绿地廊道、河流以及城市外围边界的农林用地的规划。

它是以景观生态学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绿地及其物种、城市河流水系、城市湿地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具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属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

该规划主要涉及总体规划层次,其任务是调查与评价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参与研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布局结构,研究、协调城市绿地、河流水系与其他各项建设用地的关系,确定和部署城市绿地、河流水系,处理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二种属“专项规划”,它是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绿化景观建设的规划管理而另行独立编制的规划。

该“专项规划”的特征是涉及区域、总体、详规多个规划层次,其主要任务是以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深入调查和确定城市绿化景观各项发展指标,详细部署各类城市绿地、河流水系、湿地公园的发展,确定城市绿化树种、容量、特色、功能、设施,城市河流、湖泊、防洪渠道、湿地公园等城市绿地景观发展的具体内容,部署大环境绿化景观,对近期重点项目进行规划深化或直接安排,保障城市绿化景观与大环境绿化景观的协调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本文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建设和谐生态环境尽一份努力。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理论;方法1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1.1 生态原理绿地景观是存在于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

从宏观上来看绿地景观,研究的是基质、廊道以及缀块之间的结构、组合与格局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进行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空间和组合上的改变,不但要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还要服务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从中观上来看则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和谐的生态系统。

至于微观上,则是要打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绿地环境,让建筑与各种绿地景观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1.2 形态原理以绿地为主建立起的生态系统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古代就有“地有佳气,随土而生。

山有吉气,因方而上,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的说法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绿地景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绿地形态,这些绿地形态是所有组成绿地景观的空间、比例、秩序、地质、色彩等元素的总称,而组成绿地景观的个体则是各种各样的街头绿地、专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风景绿地等。

1.3 文态原理文态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内涵与总体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是该地域的人物风貌和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发展历史的根源。

而城市中的文态性绿地景观就是以建筑布局为导向,以该城市的人文风格为基调,并综合地展现地展现出秩序之美的以后总城市绿地景观。

它主要是由建筑、绿色植被、山体河流、街道等物质及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

这里不但有形的物质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些物质寄托了某种或多种感情,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与联想或起到教育、纪念的意义。

1.4 心态原理绿地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其关心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而绿地景观所重视的更多的是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心如何将绿地环境设计成人类相互理解的空间;其次是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层次、地域、人群中来设计空间环境的特征;最后则是如何在不以人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尊重自然的绿地设计与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是当代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了城市绿地的剧烈减少。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将绿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引入和配置绿地资源,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在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土地开发和资源消耗,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绿地面积,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城市的环境压力。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中的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人们的精神文化享受。

同时,绿地还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提供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可以设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

这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生态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对绿地进行景观化设计,以营造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设计成果符合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首先,生态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绿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合理选择植物和构筑物,打造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增加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生态景观设计要注重社会效益。

设计师应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娱乐和文化等需求,提供适宜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对城市的环境、生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好的绿地系统规划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

1. 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是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提供优雅、可持续和可访问的绿色空间,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并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 绿地系统的功能分区:根据绿地的功能和使用需求,绿地系统可以分为公园、植物园、游乐场、运动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

这些功能分区的位置和规模应该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并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3. 绿地的规模和布局:绿地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模和布局。

大型城市应该有大面积的绿地,以满足大量人口的休闲需求。

绿地的布局应该合理,覆盖城市的各个区域,并与其他的城市设施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4. 绿地的设计和建设:绿地的设计和建设应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尽量保留和利用城市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绿地的设计应注重景观效果,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放松和享受。

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植物和景观要素,创造多样化和富有特色的绿地空间。

5. 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绿地系统规划不仅要考虑到绿地的设计和建设,还要考虑到绿地的管理和维护。

绿地的管理应该有一个完善的机构和体系,负责绿地的日常管理、环境保护和维护工作。

绿地的维护要及时、高效,确保绿地的整洁和安全。

6. 绿地的环境效益: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

绿地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增加城市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并与其他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相互配合。

只有做好绿地系统规划,才能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南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南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南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居民进行身心健康活动的场所,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规划与设计的角度,探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要素与指南。

一、规划阶段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阶段,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1 空间布局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中,需要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绿地。

根据不同功能和需求,可以划分出生态保护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同时,还需要考虑绿地之间的连接和交通便捷性,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到达绿地。

1.2 多样化的景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需要创造多样化的景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可以融入湖泊、草地、花坛、儿童游乐设施等多种景观元素,使人们能够在绿地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放松。

1.3 生态保护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保护自然生态,保留并合理配置植被、树木等绿化元素,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设计阶段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阶段,需要关注以下指南:2.1 设施配置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合理配置各类设施。

例如,增设休闲座椅和凉亭,设置步道和骑行道,提供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以提升绿地的使用体验。

2.2 可持续性设计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在植物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本地植物,减少外来物种的引入;在灌溉系统上,使用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垃圾处理上,设置垃圾分类点,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等。

2.3 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

通过设置拥有良好视野的观景点,增加人们对绿地的体验感;通过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通过设置广场和活动场所,促进人们的社交交流。

2.4 安全与便捷性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安全与便捷性。

在道路设计上,设置合理的交通标识和人行道,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交通;在安装游乐设施和运动设施时,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肺腑之地”,为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并阐述如何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绿地景观。

一、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景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重要性。

1. 生态保护与改善: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能够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可以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从而促进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

2. 增加城市居民福祉:城市绿地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城市绿地中散步、跑步、健身等活动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3. 促进社会交往和凝聚力:城市绿地是居民社交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增进社会凝聚力的纽带。

人们可以在绿地中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展览会等,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建设的原则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生态优先原则:绿地规划应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为出发点,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景观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2. 人文关怀原则:绿地景观规划应突出人文关怀,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和社交需求。

在景观设计中考虑人们的感知和体验,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

3. 可持续发展原则:绿地建设应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土地利用的负面影响。

同时,应合理利用雨水、太阳能等自然资源,提高绿地的可持续性。

三、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建设包括多个重要的步骤。

1. 调查与评估:通过对城市内现有绿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估,了解绿地的类型、规模、分布等情况,并进行资源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和优化空间。

2. 规划设计: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绿地规划的目标,制定详细的绿地规划方案。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绿地景观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绿地景观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绿地景观规划-----以樟树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摘要:本文为樟树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景观规划的概要,较系统地介绍了该城市的绿地景观规划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樟树、药都、绿地景观规划一、城市绿地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环境文化价值定位1、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整体环境风貌最重要的自然机理和基质表现形态。

(是山系、水系、湿地气候、动植物等地域及城市环境特征最典型、最直接、最生动的反映)2、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突出的景观构建体系。

(滨水带、汇水口、公园、高地、交通及视觉节点、视廊、广场、景观道等,构建了城市重要的空间形态与城市景观骨架)3、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历史文化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重要的展示与活动场域。

(绿地系统往往涵盖了风景、名胜、古迹、民俗、城市建设亮点...等历史和现代城市文化载体)二、樟树市绿地景观规划实例分析1、樟树市城市特征正确认识樟树市的城市特征,从整体上贯彻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城市设计思想,创造具有独特风貌的园林城市,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纵观樟树的城市风貌以及城市形成、建设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樟树市是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

樟树市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区位特征,这为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基本的构成要素。

1.1空间特征樟树市区位于赣江与袁河交汇处,地跨赣江两岸,大多属河谷堆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龙溪河、草溪河穿城而过,河道曲折。

城区外围是成片的农田,一望无垠。

这些共同形成了城区赣江之滨、田园怀抱、曲水环绕的空间形态。

1.2历史文化特征樟树最早可追溯具有4500年的悠久历史,古老的筑卫城文化、灿烂的吴城商代文化、药文化已经渗透到樟树数千年漫长历史长河发展中的各个时期及其各个方面。

早在明代就因“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市”而列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以名酒、药市闻名于世。

樟树酿酒业始于商周,以“清、香、醇、纯”著称,故名“四特酒”。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与方法全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与方法全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 城市构图分析评价: 比较人口规模、构成、土地利用现状等的调查结果,提出人
口、产业、城市动向与发展、建成区和城市规模等的设想, 绘制城市绿化设想图、居住区设想图。
2. 环境保护分析评价: 分析名胜古迹、传统建造物、历史风土人情; 分析评价动、植物等的自然特性,绘制环境保护评价图。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确定城市绿地的目标指标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游憩空间定额法)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技术法规(GBJ137-90)中,公共绿地和城市绿
地总量规划的计算依据是:F = P*f / e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上 海 中 心 城 区 绿 地 规 划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南京主城区 绿地系统现状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 主城绿地系统主体结 构是以“山水相依、城 林交融、环带围绕、 点面结合、大小配置、 组群分布、绿廊连接” 等手法,构成“节点-星座--环网”状布局结 构。
阶段目标——以主要的绿地指标来体现。分为近期目标 和远期目标。
景观学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1.2 规划的内容
总的任务:规划出切实可行的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最佳
绿地系统。
具体的内容有以下、总目标。 (2)决定绿地的性质,划定各类绿地的位置、范围、面积, 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生产与生活水平、城市发展规 模、建设速度和水平,拟定绿地分期建设的各项指标。

生态住区道路系统绿地规划与景观设计

生态住区道路系统绿地规划与景观设计

1 4 回归 田园 原 则 .
满 足 人 类返 璞 农耕 文 明 的 回 归 田园原 则 。住 区里 的 居 民
城 市 支 路 区 (  ̄ ,单 侧 绿 化 长 度 约 4 0 0 m ,绿 化 宽 AI ) - 0 度 约 3r ;乔 木 选 择 l ~2 n 树 种 , 胸 径 在 1 ~4 m n 0 0 i高 5 0c
规 划 设 计 。 其住 区道 路 绿 地 系统 ,按 照 符 合 当地 特 点 的植 物 群 落搭 配模 式给 出其 具体 的植 物 绿 化 生 态 工 程建 设 参
数 ,为美化整个生态住 区的绿地景观和提 高其生态 系统服 务功能提供 了 障。 保
关键 词 :低碳 生 态住 区;绿 地 系统 ;植 物 群 落搭 配
2 1 城市道路绿化 区(1 . A)
生 态 设 计和 植 物 配置 的 主 要 定 位 是 降 噪 和 防 空 气 污 染 ,
1 2 近 自然 法 则 原 则 .
乡土优势种和常 见种优先的近 自然法则原 则。植物 种 类 的 选 择 必 须 以 热 带 植物 群 落 中的 优 势 树 种 和 常 见树 种 为
1 1 回归 自然 原 则 .
模 拟 与 恢 复 热 带 自然 植 被 类 型 为 主 的 回 归 自然 原 则 。 以 组 成 热 带 自然 植 被 类 型 为 设 计 模 板 ,进 行 住 区 的 植物 群 落 选择 和景 观 设 计 ,反映 较 强 的 地 域 性 植 物 景观 。
小 尺 度 植 物 群 落 多样 性 构 建 的 道 法 自然 原 则 。 住 区 内 的 不 同 景 观 功 能 区要 配 套 建 设 不 同的 植 物 群 落 类 型 ,如 公
配置指标要求包括 :城 市主干 道区( 1,单侧绿化长 Al) 度约370I,绿化宽度约5i;乔木选择 1 -2 5 I T n 5 0m高树种 , 胸径在2 -4 I左右 ,行距5 0m;灌木选择5 0 0CI T ~1 ~8m高

绿地景观结构分析规划方案

绿地景观结构分析规划方案

绿地景观结构分析规划方案摘要绿地景观结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供生态服务、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互动等多重功能。

本文通过分析绿地景观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案,旨在优化城市绿地景观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

现状分析1. 绿地分布不均衡:部分区域绿地稀缺,且绿地之间缺乏连接,导致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

2. 绿地类型单一:大部分绿地仅为草坪或树木,缺乏多样化的景观类型,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绿地规模较小:部分绿地面积较小,无法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和活动空间。

目标设定1. 改善绿地分布:通过增加绿地的数量和合理布局,使得绿地分布更加均衡,并提供绿道等连接绿地的路径。

2. 多样化景观类型:引入水景、花坛、雕塑等多样化的景观元素,创造多样化的绿地景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提升绿地规模:扩大现有绿地的面积,增加新的大型绿地,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和活动空间。

规划方案增加绿地数量通过以下措施来增加绿地数量:1. 利用闲置土地进行绿地建设:对于城市中的闲置土地,可以将其改造为绿地,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2. 屋顶绿化:在建筑的屋顶设置绿化系统,将原本的空地转化为绿地,增加城市的绿化率。

3. 河岸绿化:利用城市的河岸带进行绿化建设,增加绿地的面积,并改善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

调整绿地布局通过以下措施来调整绿地布局:1. 统筹规划绿地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绿地的布局,并根据人口密度和生态条件合理分布绿地,使其能够服务更多的居民。

2. 建立绿地连接系统:建设绿道和人行步道,将各个绿地相连起来,提供居民的步行和骑行通道,使绿地更具连贯性和可达性。

引入多样化景观元素通过以下措施来引入多样化的景观元素:1. 引入水景:在部分绿地中增设喷泉、湖泊等水景元素,增加绿地的观赏性和舒适度。

2. 增加花坛:在绿地中设置花坛,引入各种花卉植物,使绿地更加丰富多彩。

3. 设置雕塑:在绿地中设置艺术雕塑,提升绿地的文化氛围和艺术价值。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及景观改造的实践构思——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为例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及景观改造的实践构思——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为例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及景观改造的实践构思——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为例[摘要]高校校园景观是师生活动、休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学校自身对外展示和宣传的重要名片,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校园景观概念规划,以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校园区位和场地特色优势,通过“一轴”“一环”“两带”“八区”“十二点”的规划结构对校园绿地系统进行统一布局,打造生态性、功能性、文化性的综合型校园景观。

[关键词]校园景观;绿地规划;概念设计1.项目概况(一)校园概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其南湖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建于南湖旁,自然风光得天独厚。

与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组成南湖大学城,历史底蕴深厚,学风气息浓郁。

(二)区位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西起南湖岸边,东至民族大道,北临南湖大道,南至水蓝路边,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

(三)规划目标本规划拟以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校园区位和场地特色优势,并依托校区“十三五”校园整体规划,展示学科特色,将校园绿地景观系统化、精细化,打造生态性、功能性、文化性的综合型校园景观。

1.基地现状分析(一)现状功能布局分析南湖校区校园建筑属性大致可划分为教学科研、行政办公、体育运动、学生生活、教师生活五大类。

体育运动建筑集中分布于中区北侧与南侧及西区北侧;教师生活区主要分布于中区北侧。

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学生生活则为多中心,大致分为西区、中区、东区。

为了更好的对整个校园进行合理的布局,按照校园十三五规划,将我校19个学院按照学科属性分为六大类,分别是人文学科类、理工学科类、法学学科类、经济学学科类、管理学科类、国际教育与创新人才教育类,发现同一属性学科分布不集中,学科归属区域规划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一、现状自然条件概述临城新区背山望海,负阴而抱阳,地理形势开张平逸:背负山体以丘陵地貌为主,海拔60-200米左右不等,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远眺黄杨尖山,其海拔503.6米,为全市第二高峰。

临近山体成环抱围合之势:东为炮台山、大坑岗,如蛟龙奔海,齿爪飞舞,谓“青龙”;西有乌龟山、岫岭山,绵延盘亘,似翠屏叠嶂,曰“白虎”,中接鼓吹山、大、小湖岭,如城市之“游廊抄手”,俨然信步于广庭深院。

气候雨水充沛,温度适和,空气清新,生态欣荣: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C,无霜期260天,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

八、九月份,常有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过境。

二、绿地系统规划:1.规划原则和目标1)规划原则a. 高标准原则。

临城新区应该高起点,从一开始建设就确保充足的绿地面积、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宜采用较高的绿地指标。

充分挖掘利用山体、海景,按照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绿为重的原则,布置城市的绿化网络,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突出海岛特色。

b. 各项功能协调统一原则。

规划力求做到生态保护、游憩娱乐、改善景观三者相统一;绿地布置与河道改造、防洪排涝相统一;绿地系统建设与发展旅游经济相统一。

2)规划目标本着满足市民生活和发展旅游事业的需求,利用临城所特有的山、水、田、林,建设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以绿化网络将城市连为一体,维护并巩固舟山“天然氧吧”的称号,积极建设生态型海岛城市。

规划绿地面积为323.72公顷,人均绿地22.33平方米。

2.绿地规划措施1)组团隔离:以依托山体和交错水系的东西两片生态绿地将临城新区同相邻的定海区工业开发区及普陀区浦西工业开发区隔离,促使其形成带状组团城市结构并保持合理的城市组团规模,控制城区无序蔓延式发展;对有污染的设施如污水厂周围设置防护绿地;2)结合自然:结合山体脉络走向及河流水系整理,形成沿新行政中心的自然形态的“H”字形一横两纵绿化主轴;一横沿新329国道,两纵绿化带分别沿临城河和茶山浦。

其它沿河两岸设置10~20米绿地,3)均匀分布:公园绿地在临城新区内“均布”的空间格局方便居民就近使用4)步行联络:形成各类各级公园绿地水体相互连通贯穿的绿化步道网络结构,方便步行交通联络各处绿地和公共设施,以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和宜人尺度步行花园城市和刺激零售商业的发展。

如沿商业街内设横向纵向的步行通道,并沿文化公园设置连通南北广场的步行通道。

5)沿路景观:形成良好的沿路绿化和道路绿化;沿滨海岸线设置开敞带形绿地,作为公共活动场所。

3、绿化系统规划布局。

本次分区规划将绿地分为城市生态绿地、城市公共绿地两类。

城市公共绿地用地面积为323.72公顷。

生态绿地为控制建设的城市生态敏感区,严禁各类城市开发建设,不计入规划用地平衡。

1)城市生态绿地城市生态绿地主要布置在城市规划建设区周围、城市组团之间、规划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具体包括开发区与临城之间、临城中心区与工业区之间、临城北部、长峙岛规划建设用地与山脚之间等四片,规划对生态绿地加强控制,在此区域中不得进行城市建设,以保留现有植被为主,适当加以改造,作为全市的绿化背景及生态绿地,以确保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涵养量。

此类用地不计入城市用地平衡。

2)城市公共绿地a.城市公园至2020年共规划建设城市公园5处,主要是综合性公园,每个公园的主题及侧重点各有不同,各个公园按不同的主题及内容而进行不同形式的设计及配套。

城市公园规划一览表表7-1b.街头和滨水绿地沿重要交通走廊包括世纪大道﹑新329国道﹑滨海大道以及临长路临城段路边设置10~20米沿街绿地或宽于8米的路中绿化隔离带,沿海滨及内河两侧,规划宽度一般为两侧各20米,最窄处不得小于8米,成为市民日常的休闲的绿地,需要建设一些休闲设施及人工种植花草、树木,需精心设计。

c.绿化广场沿新行政中心中央设置连通中心商业区和滨海绿地的步行通道,并在新329前设置城市中心广场。

主要道路沿路均设置沿街绿地,可开辟为沿街步行绿道。

主要的广场和步行道建设一览表表7-2三、景观规划1.景观要素临城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良,其相关的景观要素主要是自然要素和将要新建的城市人工景观两类要素。

城市景观主要体现了海岛的环境景观特色,从宏观上看城市景观以市区周围山体的山脊为界形成了三个空间层次,a.以绿色的山体为背景;b.以海、港为前沿;c.背景与前沿之间的则是依山傍海的现代都市空间。

从微观上看,市区中蜿蜓的水体,起伏的地势都为进一步创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景观规划原则1)宏观控制原则从城市大风水概念出发,把握好城区总体形象,城市景观与自然相结合。

对宏观城市景观建设进行控制,控制好“四线”的环境与景观,即海岸线,山体轮廓线,河道水线,主要交通干线。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原则以规划手段加强城市人文景观与山体水系等自然景观的有机联系,将青山和海景引入城市,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型海岛城市景观。

3)以人为本,注重城市内部景观建设和谐的原则协调新区自身内部的景观环境建设,为进一步微观环境设计提供指导。

2.景观规划1)协调城区同周遭山体的景观a.城市建设应不破坏背景山体生态微循环系统,设置东西两边南北向隔离和通风生态绿地;b.背景山体的天际轮廓线及新区建设的高度:城市建设避免高层建筑四处开花,没有重点和中心。

规划沿行政中心区域簇集大体量建筑和少量高层建筑形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的高点,同背景山体轮廓线相互对照衬托,营造新区的空间趣味中心。

其他区域除新区出入口处设置标志性建筑外,宜多采用多层高度。

c.重要景观控制点及观景点:对临近新区的山峰,在进行城市建设时,灵活使用道路及街区的对景和借景的方法。

主要在东炮台山、岫岭山、金鸡山、象山、外长峙山和庵岗设置景观控制点和标志性构筑物,形成城市和山体的互动关系;在长峙岛东端、东岙山以及海中蛇山小岛亦设标志构筑物,隔同行政中心遥遥相望。

d.新区内建设土方的挖填不应对整体景观环境造成短周期内不可恢复性破坏,宜选取相对独立且对景观对景要求影响不大的山体取土。

2)协调城区同自然水体(包括区内河流水体和海域)的景观规划对自然水体进行整理,拓宽狭窄主脉水道,疏浚淤积河道,去除尽端死水;加固堤岸,通畅排涝;沿河植树,美化河道;治理排污,清洁水体。

城市建设道路和建筑多顺承河流走向,有多条道路可南面通风望海,感受自然。

3)协调城区自身景观环境建设寻求尺度协调、肌理协调及色彩协调。

a.建筑的尺度同街道广场尺度相互协调:街道宽度(d,沿街建筑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沿街建筑街墙的高度(h)之比不宜小于1;对适合封闭性不强的较为开敞的街区如文化娱乐区1<d:h<2;对适合完全开敞的街区如靠山和靠海的街区宜d:h>2。

b.建筑红线后退同道路尺度相互协调:60米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后退为20米,40米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后退为10米,其它城市道路和支路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处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8米,并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

高层建筑主楼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8米。

c.肌理和功能协调:不同城市功能区宜采用不同尺度街区,如对于行政办公和文化娱乐宜采用开敞式园林建筑,使得“房中见绿,绿中见房”,对于商业金融街区则形成商业街坊,在扩大沿街商业面同时,形成连续街墙景观。

d.城区色彩:色彩控制的主要原则是色彩调和为主,色彩对比为辅。

居住建筑色彩宜采用高明度、低纯度的颜色,柔和清新,墙面宜采用浅色及灰白色为基调,坡顶宜采用蓝、灰等深色为基调。

公共建筑色彩宜采用中等明度、中等纯度的色彩,以形成明快色调。

但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的色彩基调,如商业区可采用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点缀局部,刺激人们视觉,吸引注意;文化娱乐区则雅致含蓄,尽量展现当地文化特色;娱乐区则鲜明活泼、富有朝气;行政办公区建筑则色彩感觉冷静理智;同时,可根据当地的环境色彩,包括山体和海洋色彩的季节特征选取对比性或调和性色彩,建议以白色到砖红色为基调,以具有大地情调的色彩作为辅助颜色,如灰、灰绿、棕、赭石色等。

不宜大面积采用明亮耀眼的颜色,不欢迎过于奇特的色彩。

重点处理新区的四条道路,形成展示新区形象的景观通廊。

a.这四条路为世纪大道、临长路临城段、临海路及新329国道,其红线宽度60~100米,设计道路断面采用两侧沿路绿化带结合路中绿化分隔带,形成良好的道路绿化和景观。

b.搞好这四条道路沿路建筑的形体、色彩及沿街立面等设计,形成美好的沿路建筑界面。

4)新区同其他城市建设区的关系协调重点设计新区的出入口,如在新329国道的进出本区的位置地块设标志广场;并设置新区区域性地标,行政中心的政府办公大楼、文化中心的大型文化设施和临海而建的体育中心作为区域性标志建筑。

(详见绿地景观规划图中标志性构筑物。

)5)协调重要构筑物的设计建造景观效果:如长峙大桥、体育中心等。

6)协调各种交通走廊的沿线景观:次要道路有条件宜多采用弧线形线形,并结合水系和乌龟山等山峰借景形成沿街步移景异的道路景观;7)城市夜景的设计:新区的迷人夜晚,有晴朗的星空,凉爽的海风,黛色的远山,幽咽的河水,更不能缺少闪亮的灯火:主要的道路包括世纪大道﹑新329国道、滨海大道滨海长堤以及临长路、长峙跨海大桥等应是灯火蜿蜒,重要的城市广场和体育中心等构筑物更应如名珠璀璨。

注:与绿地景观规划相关的部分名词概念解释:(参见绿地景观规划图)1.景观控制点:本规划多指体量、高度突出的自然物,例如山体的峰顶,它们往往对构造城市天际轮廓线、空间场所限定起到重要作用。

2.城市主要观景点:本规划多指能够方便地俯瞰观察城市景观,同时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的区域自然制高点。

3.重要景观结点:多指在城区内水域和道路广场等的重要相互交汇点,也包括城市居民生活起居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

4.标志性构筑物:在较大区域内对外来者及居民起到重要的标识方位场所的作用的构筑物,包括大体量的和具有一定高度的城市建筑或构筑物。

5.城市出入口:标定进出特定区域的分界场所,往往设置广场及构筑物。

6.重要景观通道:主要指车行和步行流量大,并且易产生深刻印象的道路或步行通道,在其沿线的建筑和景观应具有一定审美品质。

7.重要景观地区:具有景观特质的一定区域,其建筑、环境的塑造成为其所在更大范围的重要特征,并因城市活动频繁而起到主导作用。

8.绿化景观轴:主要沿河沿路的以绿化景观为主的,具有连续的绿化和步行联络的通道。

9.人工景观岸线:区别于自然海岸线的经过人为改造筑堤和景观设计的海岸线。

10.生态景观通廊:本规划专指尚未进行过城市开发建设且具有良好自然生态循环的自然形态的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