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等厚干涉实验报告引言:等厚干涉实验是一种基于干涉现象的光学实验,通过观察光的干涉现象来研究光的性质和行为。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干涉仪来观察等厚干涉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等厚干涉实验,我们的目的是探究光的干涉现象,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干涉理论。

实验原理:等厚干涉实验基于的原理是光的干涉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产生干涉条纹。

在等厚干涉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干涉仪,它由一个透明的分波镜和两个平行的玻璃板组成。

当光通过分波镜后,被分成两束,分别经过两个平行的玻璃板。

当这两束光波再次相遇时,它们会产生干涉现象。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调整干涉仪的光源,使其发出单色光。

2. 调整干涉仪:通过调整干涉仪的分波镜和玻璃板的位置,使得两束光波相遇时形成清晰的干涉条纹。

3. 观察干涉条纹:使用目镜或显微镜观察干涉条纹的形状和颜色,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改变光源: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光源,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5. 改变玻璃板的厚度:在实验过程中,逐渐改变玻璃板的厚度,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等厚干涉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现象:1. 干涉条纹的形状:干涉条纹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形状有时呈现出直线,有时呈现出弯曲的形状。

2. 干涉条纹的颜色:干涉条纹的颜色随着光源的改变而变化,不同颜色的光源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干涉条纹。

3. 玻璃板厚度的影响:改变玻璃板的厚度会导致干涉条纹的变化,厚度增加时,干涉条纹会变得更加密集。

实验分析:通过对等厚干涉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的波动性质:干涉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质,不同光波之间会发生干涉。

2. 光的波长:干涉条纹的间距和颜色的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光的波长,从而进一步研究光的性质。

3. 玻璃板的厚度:玻璃板的厚度对干涉条纹的形状和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改变玻璃板的厚度,我们可以调控干涉条纹的形态。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模版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模版

一、实验名称等厚干涉实验二、实验目的1. 观察并分析等厚干涉现象;2. 加深对薄膜干涉理论的理解;3. 学习利用干涉现象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4. 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原理等厚干涉是指当两束光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后,由于光程差相同而发生的干涉现象。

牛顿环是等厚干涉的一个典型实例,其原理如下:当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一个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构成的空气薄膜上时,由于薄膜厚度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加,反射光束之间产生光程差,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在透镜上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称为牛顿环。

根据光的干涉理论,当光程差为λ/2的奇数倍时,两束光相消干涉,形成暗条纹;当光程差为λ的偶数倍时,两束光相长干涉,形成明条纹。

因此,通过测量牛顿环的半径,可以计算出薄膜的厚度,进而求得透镜的曲率半径。

四、实验仪器1. 平凸透镜2. 平板玻璃3. 读数显微镜4. 钠光灯5. 光具座6. 量角器五、实验步骤1. 将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紧密贴合,确保两者之间形成一均匀的空气薄膜;2. 将装置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光源和显微镜的位置,使光线垂直照射到薄膜上;3. 观察显微镜中的干涉条纹,并记录下暗条纹和明条纹的位置;4. 利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暗条纹和明条纹的半径,并计算光程差;5. 根据光程差和波长,计算出薄膜的厚度;6. 通过薄膜厚度求得透镜的曲率半径。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1. 记录暗条纹和明条纹的位置,计算光程差;2. 利用公式λ/2 = 2nd 计算薄膜厚度,其中n为空气的折射率,d为薄膜厚度;3. 通过薄膜厚度求得透镜的曲率半径,公式为R = (2nλd) / (kπ),其中k为干涉级数。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观察到了牛顿环现象,验证了等厚干涉的原理;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薄膜的厚度和透镜的曲率半径,与理论值相符;3. 通过实验,掌握了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等厚干涉现象,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理解。

2、掌握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

3、学会使用读数显微镜。

二、实验原理1、等厚干涉当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时,从薄膜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将会发生干涉。

在薄膜厚度相同的地方,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相同,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种干涉称为等厚干涉。

2、牛顿环将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透镜放在一块平面玻璃上,在透镜的凸面和玻璃的平面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薄膜。

当平行光垂直照射时,在空气薄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反射的光将发生干涉,形成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称为牛顿环。

3、牛顿环半径与曲率半径的关系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形成第$k$ 个暗环时,对应的空气薄膜厚度为$e_k$。

根据几何关系,有:\e_k =\sqrt{R^2 (r_k)^2} R\由于$r_k^2 = kR\lambda$ (其中$\lambda$ 为入射光波长),所以可得:\R =\frac{r_k^2}{k\lambda}\通过测量暗环的半径$r_k$,就可以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R$。

三、实验仪器读数显微镜、钠光灯、牛顿环装置。

四、实验步骤1、调整仪器(1)将牛顿环装置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节显微镜的目镜,使十字叉丝清晰。

(2)调节显微镜的物镜,使其接近牛顿环装置,然后缓慢上升物镜,直到看清牛顿环的图像。

(3)调节钠光灯的位置和角度,使入射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装置上。

2、测量牛顿环的直径(1)转动显微镜的测微鼓轮,使十字叉丝的交点移到牛顿环的中心。

(2)然后从中心向外移动叉丝,依次测量第$10$ 到第$20$ 个暗环的直径。

测量时,叉丝的交点应与暗环的边缘相切。

(3)每一个暗环的直径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3、数据处理(1)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出每个暗环的半径。

(2)根据公式$R =\frac{r_k^2}{k\lambda}$,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R$。

牛顿环等厚干涉标准实验报告

牛顿环等厚干涉标准实验报告

牛顿环-等厚干涉标准实验报告牛顿环-等厚干涉标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和测量牛顿环的干涉图样,了解等厚干涉的原理和特点。

2.学会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牛顿环的直径,并分析误差来源。

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进一步掌握不确定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牛顿环是一个经典的等厚干涉实验,其实验原理如下:当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在一个平凸透镜的平面上,经过透镜的折射后,形成一个会聚的光束。

当这个光束通过一个与之平行的平面玻璃片时,会在玻璃片的下表面反射,形成一个干涉图样。

这个干涉图样是由一系列同心圆环组成的,称为牛顿环。

牛顿环的形成是由于光在透镜和平面玻璃片的下表面反射时,发生了光的干涉。

由于透镜和平面玻璃片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因此反射光的光程差也是变化的。

当光程差是某个特定值的整数倍时,就会出现干涉加强的现象,形成明亮的圆环。

而当光程差是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就会出现干涉减弱的现象,形成暗环。

通过测量干涉图样的直径,可以计算出透镜和平面玻璃片之间的厚度差。

这是因为干涉图样的直径与厚度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读数显微镜来测量牛顿环的直径。

三、实验步骤1.将平凸透镜和平面玻璃片清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2.将平面玻璃片放在平凸透镜的平面上,并使它们之间保持紧密接触。

3.打开读数显微镜,将干涉图样调整到视野中央。

4.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使干涉图样清晰可见。

5.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干涉图样的直径,并记录数据。

在每个亮环和暗环的中心位置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6.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多个干涉图样的直径。

7.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透镜和平面玻璃片之间的厚度差,并分析误差来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测量了多个牛顿环的直径,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了透镜和平面玻璃片之间的厚度差。

以下是我们测量和计算的数据: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厚度差与直径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厚度差是直径的一半。

这是因为干涉图样的直径与厚度差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等厚干涉应用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应用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观察和测量,深入理解等厚干涉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利用等厚干涉测量微小厚度和折射率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等厚干涉是指厚度相同的地方,光程差相同,从而产生相同的干涉条纹。

常见的等厚干涉现象有劈尖干涉和牛顿环干涉。

1、劈尖干涉当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劈尖上时,在劈尖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将发生干涉。

由于劈尖的厚度不均匀,所以在不同位置处两束光的光程差不同,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相邻两条明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与劈尖的夹角和劈尖的厚度有关。

2、牛顿环干涉将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透镜放在一块平面玻璃上,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薄层。

当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时,在空气薄层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将发生干涉,形成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即牛顿环。

牛顿环的半径与透镜的曲率半径、入射光的波长以及环的序数有关。

三、实验仪器1、钠光灯2、读数显微镜3、劈尖装置4、牛顿环装置四、实验步骤1、劈尖干涉实验将劈尖装置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钠光灯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劈尖上。

调节显微镜的目镜,使叉丝清晰。

然后调节显微镜的物镜,直到能清晰地看到劈尖的干涉条纹。

转动测微鼓轮,移动显微镜,测量相邻十条明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并记录数据。

测量劈尖的夹角,重复测量多次,计算平均值。

2、牛顿环干涉实验将牛顿环装置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钠光灯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上。

调节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直到能清晰地看到牛顿环的干涉条纹。

从中心向外依次测量第 10 到第 20 个暗环的直径,并记录数据。

重复测量多次,计算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处理1、劈尖干涉数据处理相邻十条明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平均值为:_____mm。

劈尖的夹角计算:根据公式θ =Δl / L,其中Δl 为相邻十条明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L 为劈尖的长度。

计算得到劈尖的夹角为:_____。

等厚干涉物理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物理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物理实验报告等厚干涉物理实验报告引言:等厚干涉是一种基于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方法,它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来研究光的性质和光学器件的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等厚干涉实验,深入探究光的干涉现象,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物理原理。

一、实验原理1.1 干涉现象干涉是光波的一种特性,当两束波长相同、频率相同、相位差固定的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构成干涉的光波可以是来自同一光源的不同光线(自然光干涉),也可以是来自不同光源的光线(人工光源干涉)。

1.2 等厚干涉等厚干涉是一种常见的干涉现象,它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不同而引起的。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的传播速度也不同,从而导致光线的相位发生变化。

当光线经过介质后再次出射时,不同波前上的光线相遇,形成干涉现象。

二、实验步骤2.1 实验器材准备准备一台光源、一块玻璃板、一块透明薄膜、一块白色纸板、一块平面镜、一块半透明薄膜。

2.2 实验操作1)将光源置于实验台上,并调整光源位置,使其能够照射到实验所需的玻璃板和透明薄膜上。

2)将玻璃板放置在实验台上,并将透明薄膜放在玻璃板上。

3)将白色纸板放置在透明薄膜上方,作为观察干涉条纹的背景。

4)在实验台上放置平面镜,并将半透明薄膜放置在平面镜上。

5)调整实验装置,使光线从光源经过玻璃板和透明薄膜后,再经过半透明薄膜和平面镜反射,最后照射到白色纸板上。

2.3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白色纸板上的干涉条纹,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在白色纸板上形成了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些干涉条纹是由于光线经过玻璃板和透明薄膜后,发生了等厚干涉而形成的。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1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有关根据等厚干涉的原理,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

当光的波长增大时,干涉条纹的间距也会增大;反之,当光的波长减小时,干涉条纹的间距也会减小。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等厚干涉实验是光学实验中的一种经典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等厚干涉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光的干涉原理和波动性质。

本文将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方面介绍等厚干涉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等厚干涉的基本原理,学习使用斜率法测量透明薄物品的折射率。

通过实验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干涉是光作为一种波动现象所特有的一个性质,等厚干涉是基于光的干涉性质展现的一种现象。

等厚干涉是指光在两块介质交界处发生干涉时,当光线垂直入射于介质表面且介质等厚时,会形成亮纹和暗纹的干涉条纹。

实验装置实验所用的装置主要有:波长为532nm的激光器、透镜、平行光管、透射式光栅、百分表、光屏和样品(如薄片、玻璃片等)。

实验步骤1. 首先,将实验装置搭建好,确定激光器能够正常工作,并将光源对准光屏。

2. 调整平行光管,使其尽量垂直于光屏。

在不改变光线直线传播方向的前提下,调整透镜的位置,将光线聚焦在光屏上。

3. 将透射式光栅安装在平行光管的后方,使光线通过光栅。

4. 将待测样品(薄片、玻璃片等)放置在光线通过光栅的位置上,观察干涉现象。

5. 在光屏上移动百分表,测量相邻亮纹和暗纹的位置,并记录数据。

6.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并计算折射率。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所获得的亮纹和暗纹位置的数据,结合所使用的光栅常数,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的折射率。

在实际实验中,由于误差的存在,计算出的折射率一般会与标准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通过对等厚干涉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 等厚干涉是光的干涉现象之一,通过光线从两个介质交界处垂直入射且介质等厚时,形成亮纹和暗纹的干涉条纹。

2. 实验中使用的透射式光栅可以将光线分成不同的衍射波,进而形成干涉条纹。

3. 通过斜率法测量待测样品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干涉条纹的位置,并利用相关公式计算。

总结等厚干涉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的波动性质的理解。

等厚干涉_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分析等厚干涉现象;2. 学习利用干涉现象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3. 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等厚干涉是薄膜干涉的一种,当薄膜层的上下表面有一很小的倾角时,从光源发出的光经上下表面反射后在上表面附近相遇时产生干涉,并且厚度相同的地方形成同一干涉条纹,这种干涉就叫等厚干涉。

牛顿环是等厚干涉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原理如下:牛顿环装置由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透镜放在一块光学玻璃平板上构成。

平凸透镜的凸面与玻璃平板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加。

当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上时,经空气层上、下表面反射的两光束存在光程差,它们在平凸透镜的凸面相遇后,将发生干涉。

从透镜上看到的干涉花样是以玻璃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圆环,称为牛顿环。

根据干涉原理,当空气层厚度为d时,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ΔL = 2nd +(λ/2),其中n为空气折射率,λ为入射光的波长。

当ΔL为整数倍的波长时,产生明环;当ΔL为奇数倍的半波长时,产生暗环。

根据牛顿环的干涉条件,可以推导出牛顿环的半径与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牛顿环仪2. 读数显微镜3. 钠光灯4. 秒表5.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牛顿环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调整读数显微镜使其对准牛顿环仪的中心。

2. 打开钠光灯,调整其亮度,使光线垂直照射到牛顿环仪上。

3. 观察牛顿环现象,记录明暗环的位置和数量。

4. 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明暗环的半径,记录数据。

5. 重复实验步骤,取平均值。

五、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明环和暗环的半径。

2. 根据牛顿环的干涉条件,推导出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的表达式。

3. 代入实验数据,计算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牛顿环现象,明暗环以接触点为中心,内疏外密。

2. 通过测量明暗环的半径,计算出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

3.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方法可靠。

等厚干涉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doc

等厚干涉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doc

等厚干涉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doc 等厚干涉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掌握等厚干涉原理及基本原理公式;2.学会使用等厚干涉仪器进行实验操作;3.观察等厚干涉现象,分析实验结果;4.应用等厚干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原理等厚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一定条件下相遇,产生干涉现象。

其基本原理是当两束光波的相位差等于2π的整数倍时,它们叠加产生亮条纹;相位差为2π的奇数倍时,叠加产生暗条纹。

因此,等厚干涉通常被用于测量表面平整度、薄膜厚度、液体折射率等。

在等厚干涉实验中,通常使用钠灯发出的黄光作为光源,因其相干长度较大,可获得较明显的干涉条纹。

实验中需要将待测表面放置在空气薄膜的一侧,通过调节薄膜厚度,使两束光波在表面反射后产生相干,从而形成等厚干涉条纹。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钠灯、显微镜、光屏、载物台、测微目镜、尺子、待测表面(如平面玻璃)。

2.将钠灯放置在显微镜的聚光器下,调整显微镜和钠灯的距离,使光源通过显微镜后照射到待测表面上。

3.将待测表面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其清晰地观察到干涉条纹。

4.将光屏放置在显微镜的侧面,使其与显微镜的出射光路平齐,从而能够接收干涉条纹。

5.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屏的角度,使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此时可通过观察测微目镜或尺子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

6.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待测表面的平整度或薄膜厚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观察到了等厚干涉条纹。

通过调节显微镜和光屏的角度,使条纹清晰可见。

我们发现,当显微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增加时,条纹之间的间距变小;反之,间距变大。

这表明条纹间距与显微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2.通过测量条纹间距,我们计算出了待测表面的平整度。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计算了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d(单位为毫米),然后根据公式平整度=d/2n(n为折射率),计算出平整度(单位为毫米)。

结果表明,待测表面的平整度较高。

实验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实验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实验等厚干涉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等厚干涉现象,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理解。

2、掌握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

3、学会使用读数显微镜。

二、实验原理1、等厚干涉当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厚度不均匀的透明薄膜上时,在薄膜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会发生干涉。

由于薄膜厚度不同,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也不同,在某些位置两束光干涉加强,形成亮条纹;在另一些位置干涉减弱,形成暗条纹。

这种由于薄膜厚度相同的地方产生相同干涉条纹的现象称为等厚干涉。

2、牛顿环将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透镜放在一块平面玻璃上,在透镜的凸面与玻璃的平面之间就会形成一个上表面是球面,下表面是平面的空气薄层。

当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时,在空气薄层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将发生等厚干涉,形成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这些圆环被称为牛顿环。

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在距接触点$r$ 处的空气薄层厚度为$d$。

由于$R >> d$,所以可以将空气薄层的上表面近似看作球面的一部分。

根据几何关系,有:\d =\sqrt{R^2 r^2} R \approx \frac{r^2}{2R}\当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即:\\Delta = 2d +\frac{\lambda}{2} =(2k + 1)\frac{\lambda}{2}\将$d$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r^2 = kR\lambda\其中,$k = 0, 1, 2, \cdots$ 为干涉条纹的级数,$\lambda$ 为入射光的波长。

通过测量牛顿环的半径$r$ 和已知的波长$\lambda$,就可以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R$。

三、实验仪器1、读数显微镜2、钠光灯3、牛顿环装置四、实验步骤1、调节读数显微镜(1)将显微镜的目镜调焦,使十字叉丝清晰。

(2)将物镜调焦,使物像清晰。

(3)移动显微镜,使目镜中的十字叉丝与牛顿环的中心大致重合。

2、测量牛顿环的直径(1)转动测微鼓轮,使十字叉丝从牛顿环的中心向一侧移动,依次对准第 15、14、13、……、3 暗环,分别记录测微鼓轮的读数$x_1$、$x_2$、$x_3$、……、$x_{13}$。

等厚实验及应用实验报告

等厚实验及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等厚干涉的原理和现象。

2. 掌握等厚干涉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 学习使用干涉仪进行等厚干涉实验,并观察干涉条纹。

4. 了解等厚干涉在光学测量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等厚干涉是指两束相干光在厚度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光程差的不同,导致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在等厚干涉实验中,通过调节干涉仪的装置,使两束相干光在薄膜上产生干涉,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

等厚干涉实验的原理如下:1. 当一束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厚度不均匀的薄膜上时,光在薄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形成两束相干光。

2. 由于薄膜的厚度不均匀,两束光的光程差也随之变化,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3. 当光程差为整数倍波长时,干涉条纹为亮条纹;当光程差为半整数倍波长时,干涉条纹为暗条纹。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干涉仪2. 干涉片3. 准直器4. 单色光源5. 平面镜6. 秒表四、实验内容1. 安装干涉仪,调整光源、准直器和平面镜,使光束垂直照射到干涉片上。

2. 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记录干涉条纹的形状、间距和颜色。

3. 通过改变干涉片的厚度,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分析等厚干涉现象。

4. 使用干涉仪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薄膜的厚度。

五、实验步骤1. 安装干涉仪,调整光源、准直器和平面镜,使光束垂直照射到干涉片上。

2. 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记录干涉条纹的形状、间距和颜色。

3. 调节干涉仪的装置,使干涉片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4. 记录干涉条纹的间距,使用干涉仪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

5. 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光程差的关系,计算薄膜的厚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形状、间距和颜色。

在干涉条纹中,亮条纹和暗条纹的分布规律与薄膜的厚度有关。

2. 通过改变干涉片的厚度,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变化。

当干涉片的厚度增加时,干涉条纹的间距减小;当干涉片的厚度减小时,干涉条纹的间距增大。

3.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薄膜的厚度。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等厚干涉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研究光的干涉现象,了解等厚干涉的特点及原理。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1.实验仪器:光学台、光源、平凸透镜、等厚玻璃片、调节物镜、显微镜、纸板、千分尺。

2.药品:无。

三、实验原理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在光学系统中相遇所产生的波动现象。

等厚干涉是根据光波传播与全反射的原理发生的干涉现象。

当平行入射到等厚玻璃片的两个平行面时,从上空看,玻璃片表面上分布着圆形同心环。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在平面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并且反射波会在平行入射波下方以同心圆的形式出现。

四、实验步骤1.使用钢尺测量等厚玻璃片的厚度。

2.将等厚玻璃片放在实验台上,接通光源,使光通过凸透镜后垂直打在等厚玻璃片的一侧。

3.调节物镜和显微镜,观察在玻璃片的另一侧出现的同心圆干涉图样。

4.测量并记录出现同心圆的直径D和d,以及透镜与同心圆之间的距离h。

5.更换不同厚度的等厚玻璃片,重复步骤3-4。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直径和间距数据,根据干涉公式d = λ * (D *D / 4 * h) ^ 0.5,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λ。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如下规律:1.同心圆的直径D与透镜与同心圆之间的距离h成正比,即D ∝ h。

2.同心圆的直径D与同心圆之间的间距d呈反比例关系,即D ∝ 1/d。

3.同心圆的间距d与透镜与同心圆之间的距离h成正比,即d∝ h。

4.透镜与同心圆之间的距离h越大,同心圆的直径D越大,同心圆的间距d越小。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等厚干涉是一种光的干涉现象,当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全反射时,会在平行入射光波下方形成同心圆的干涉图案。

同时,干涉图案的大小与透镜与同心圆之间的距离和同心圆之间的间距有关。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等厚干涉实验,我了解到了光的干涉现象以及等厚干涉的原理和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光学台和调节物镜来观察和测量同心圆干涉图样的直径和间距,并通过干涉公式计算出光的波长。

光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光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牛顿环现象及其特点,加深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 学习利用等厚干涉法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和薄膜的厚度。

3. 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牛顿环现象是等厚干涉的一个典型例子。

当一块平凸透镜与一块平板玻璃紧密接触时,在两者之间会形成一层厚度不等的空气薄膜。

当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这层空气薄膜上时,从薄膜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会发生干涉。

由于同一干涉环上的空气薄膜厚度相等,因此形成了等厚干涉现象。

实验中,牛顿环的干涉条纹是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

根据干涉条纹的半径和光波的波长,可以计算出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和薄膜的厚度。

三、实验仪器1. 平凸透镜2. 光学平板玻璃3. 读数显微镜4. 钠光灯5. 精密夹具四、实验步骤1. 将平凸透镜和光学平板玻璃放置在精密夹具中,确保两者接触紧密。

2. 打开钠光灯,调整光路,使光线垂直照射到牛顿环装置上。

3. 使用读数显微镜观察牛顿环干涉条纹,记录不同干涉环的半径。

4. 重复步骤3,记录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干涉环半径。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和薄膜的厚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牛顿环干涉条纹,其特点是明暗相间、内疏外密。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 =3.6 mm,薄膜的厚度为t = 0.8 μm。

3. 对比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

六、实验讨论1. 牛顿环现象是等厚干涉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观察和分析牛顿环现象,可以加深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等厚干涉法可以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和薄膜的厚度,具有较高的精度。

3. 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于本实验至关重要,需要熟练掌握其操作技巧。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观察了牛顿环现象,加深了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

通过实验测量,掌握了利用等厚干涉法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和薄膜的厚度的方法。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继续转动鼓轮, 使十字叉线向右跨过圆环中心, 使竖直叉丝依次与第21级到第30级的暗环的右内侧相切, 顺次记录读数。
同一级暗环的左右位置两次读数之差为暗环的直径。
2.用劈尖测量薄片的厚度(或细丝直径)
(1)将牛顿环器件换成劈尖器件, 重新进行方位与角度调整, 直至可见清晰的平行干涉条纹, 且条纹与搭接线平行; 干涉条纹与竖直叉丝平行。
实际操作中由于N值较大且干涉条纹细密, 不利于N值的准确测量。 可先测出n条干涉条纹的距离l, 在测得劈尖交线到薄片处的距离为L, 则干涉条纹的总数为:
代入厚度计算式, 可得厚度/直径为:
3、实验仪器:
牛顿环装置,钠光灯,读数显微镜,劈尖,游标卡尺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牛顿环直径的测量
(1)准备工作: 点亮并预热纳光灯; 调整光路, 使纳光灯均匀照射到读数显微镜的反光镜上, 并调节反光镜片使得光束垂直射入牛顿环器件。 恰当调整牛顿环器件, 直至肉眼课件细小的正常完整的牛顿环干涉条纹后, 把牛顿环器件放至显微镜的中央并对准。 完成显微镜的调焦, 使牛顿环的中央与十字交叉的中心对准后, 固定牛顿环器件。
2.牛顿环器件由外侧的三个紧固螺丝来保证凸透镜和平板玻璃的紧密接触, 经测试可以发现, 如果接触点不是凸透镜球面的几何中心, 形成的牛顿环图样将不是对称的同心圆, 这样将会影响测量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调节牛顿环器件时, 应同时旋动三个紧固螺丝, 保证凸透镜和平板玻璃压紧时, 接触点是其几何中心。 另外, 对焦时牛顿环器件一旦位置确定后, 就不要再移动, 实验中发现, 轻微移动牛顿环器件, 都将导致干涉图样剧烈晃动和变形。
87.3918
-1.2557
2.9022
2.2160
0.6862

等厚干涉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及其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等厚干涉现象,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理解。

2、掌握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

3、掌握用劈尖干涉测量微小厚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牛顿环当一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的凸面与一平面玻璃接触时,在透镜的凸面与平面之间形成一个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厚的空气薄层。

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到该装置上,则在空气薄层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线将发生干涉。

在透镜的凸面与平面的接触点处,空气层厚度为零,两反射光的光程差为零,出现暗纹。

而在离接触点较远的地方,空气层厚度逐渐增加,两反射光的光程差逐渐增大。

当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纹;当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出现亮纹。

这样,在反射光中就会形成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即牛顿环。

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 R,第 k 级暗环的半径为 rk,对应的空气层厚度为 ek,则有:\\begin{align}r_k^2&=kR\lambda\\R&=\frac{r_k^2}{k\lambda}\end{align}\其中,λ 为入射光的波长。

2、劈尖干涉将两块平板玻璃叠放在一起,一端插入薄片,在两玻璃板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薄层。

当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时,在空气薄层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线将发生干涉。

由于空气层厚度相同的地方对应同一条干涉条纹,所以干涉条纹是平行于劈尖棱边的一系列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直条纹。

若劈尖的夹角为θ,相邻两条暗纹(或亮纹)间的距离为 l,入射光的波长为λ,则劈尖的厚度变化为:\d=\frac{\lambda}{2\theta}l\三、实验仪器牛顿环装置、劈尖装置、钠光灯、读数显微镜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观察牛顿环(1)将牛顿环装置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节显微镜的目镜,使十字叉丝清晰。

(2)调节显微镜的物镜,使物镜接近牛顿环装置,然后缓慢向上调节,直到看清牛顿环的干涉条纹。

(3)观察牛顿环的形状、特点,注意明暗条纹的分布规律。

光的等厚干涉实验报告数据

光的等厚干涉实验报告数据

光的等厚干涉实验报告数据摘要: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光的等厚干涉实验验证了杨氏干涉的原理。

通过调节反射镜间距,我们观察到了不同干涉条纹和垂直条纹,最终测量出空气中波长为680纳米的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1.00028。

实验原理:
等厚干涉实验是一种利用光程差干涉的方法,通过调节反射镜间距,使得经过反射和折射后的光程差为偶数或奇数个波长,从而形成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能够提供有关介质的折射率和厚度的信息。

实验内容:
1.将白光通过透镜聚焦到劈尖上;
2.调节劈尖和反射镜之间的间距,观察干涉条纹和垂直条纹;
3.测量反射镜间距并计算出各种条纹的间距;
4.通过一系列测量,计算出单色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

实验数据与分析:
反射镜间距 = 32.0cm
折射率 = (反射镜间距/2)/(距劈尖距离/2)
= 0.16/0.000059
= 2.71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出空气中的波长为680纳米的单色光的折射率为1.00028,与理论值1.00029相近。

结论:
通过光的等厚干涉实验,我们验证了杨氏干涉的原理,并成功测量出空气中波长为680纳米的单色光的折射率为1.00028。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近,说明实验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大物实验报告-光的等厚干涉

大物实验报告-光的等厚干涉

大物实验报告-光的等厚干涉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光的波动性,尤其是对干涉现象的认识。

2.了解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掌握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4.提高误差分析和合理分配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就是光的干涉现象。

形成稳定干涉的条件是: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实验证据。

在各种干涉条纹中,等倾干涉条纹和等厚干涉条纹是比较典型的两种。

1.等厚干涉原理:当一束平行光a、b入射到厚度不均匀的透明介质薄膜上时,在薄膜的表面会产生干涉现象。

从上表面反射的光线b1和从下表面反射出上表面的光线a1在B点相遇,由于a1、b1有恒定的光程差,因而将在B点产生干涉。

该式中,λ/2是由于光线从光疏介质照射到光密介质,在界面发射时有一位相突变,即所谓的“半波损失”而附加的光程差,因此明暗纹出现的条件是:同一种条纹所对应的空气厚度是一样的,所以称之为等厚干涉条纹。

要想在实验中观察到并测量这些条纹,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薄膜上下两平面的夹角足够小,否则将由于条纹太密而无法分辨②显微镜必须聚焦在B点附近,方能看到干涉条纹,也就是说,这样的条纹是有定域问题的。

2.利用牛顿环测一个球面镜的曲率半径:设单色平行光的波长为λ,第k级暗纹对应的薄膜厚度为d,考虑到下届反射时有半波损失λ/2,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总光程差由薄膜干涉公式可求,该式中,n为空气的折射率,n=1,根据干涉条件。

原则上,若已知λ,用读数显微镜测出环的半径r,就可以利用上面两个公式求出曲率半径R。

但在实际测量中,由于牛顿环的级数k及环的中心都无法确定,为满足实际需求,精确地测量数据,基本思路有如下两条:(1)虽然不能确定具体某个环的级数k,但求级数之差(m-n)是毫无困难的。

(2)虽然不能确定环心的位置,即无法准确测得半径(或直径),但是测弦长是比较容易的。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并分析等厚干涉现象;2. 学习利用干涉现象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3. 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等厚干涉是指光在两块相互接触的透明介质之间,由于介质厚度不同而引起的干涉现象。

当光波通过这些介质时,光程差产生变化,导致干涉条纹的形成。

等厚干涉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牛顿环,它是由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透镜与一块平板玻璃之间的空气薄层产生的。

牛顿环实验装置主要由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透镜和一块平板玻璃组成。

当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装置上时,光在空气层上、下表面反射后,在平凸透镜的凸面相遇,产生干涉。

由于同一干涉环上各处的空气层厚度相同,因此形成等厚干涉条纹。

根据干涉理论,光程差ΔL与干涉条纹的级数k之间的关系为:ΔL = kλ/2其中,ΔL为光程差,k为干涉级数,λ为光的波长。

三、实验仪器1. 牛顿环实验装置2. 读数显微镜3. 钠光灯4. 光具座四、实验步骤1. 将牛顿环实验装置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装置,确保装置水平。

2. 使用钠光灯作为光源,调节光路,使光束垂直照射到牛顿环装置上。

3. 通过读数显微镜观察牛顿环干涉条纹,记录下不同级数的干涉条纹位置。

4. 利用公式ΔL = kλ/2,计算不同级数的干涉条纹对应的光程差。

5. 根据光程差和透镜曲率半径的关系,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牛顿环干涉条纹呈同心圆状,且随着级数的增加,条纹间距逐渐减小。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级数的干涉条纹对应的光程差,并绘制光程差与干涉级数的曲线。

3. 根据光程差与透镜曲率半径的关系,计算得到透镜的曲率半径。

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牛顿环等厚干涉现象,加深了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干涉现象可以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具有较高的精度。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得:
1、、观察牛顿环与劈尖得干涉现象。

2、了解形成等厚干涉现象得条件极其特点。

3、用干涉法测量透镜得曲率半径以及测量物体得微小直径或厚度。

二、实验原理:
1.牛顿环
牛顿环器件由一块曲率半径很大得平凸透镜叠放在一块光学平板玻璃上构成, 结构如图所示。

当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器件上时,由于平凸透镜与玻璃之间存在一层从中心向外厚度递增得空气膜, 经空气膜与玻璃之间得上下界面反射得两束光存在光程差, 它们在平凸透镜得凸面(底面)相遇后将发生干涉, 干涉图样就是以接触点为中心得一组明暗相间、内疏外密得同心圆, 称为牛顿环(如图所示。

由牛顿最早发现)。

由于同一干涉圆环各处得空气薄膜厚度相等, 故称为等厚干涉。

牛顿环实验装置得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设射入单色光得波长为λ,在距接触点r k处将产生第k级牛顿环, 此处对应得空气膜厚度为d k, 则空气膜上下两界面依次反射得两束光线得光程差为
式中,n为空气得折射率(一般取1), λ/2就是光从光疏介质(空气)射到光密介质(玻璃)得交界面上反射时产生得半波损失。

根据干涉条件,当光程差为波长得整数倍时干涉相长,反之为半波长奇数倍时干涉相消,故薄膜上下界面上得两束反射光得光程差存在两种情况:
由上页图可得干涉环半径r k, 膜得厚度dk与平凸透镜得曲率半径R之间得关系。

由于dk远小于R, 故可以将其平方项忽略而得到。

结合以上得两种情况公式,得到:
K=1,2,3,…、, 明环
K=0,1,2,…、, 暗环
,
由以上公式课件, r k与d k成二次幂得关系,故牛顿环之间并不就是等距得, 且为了避免背光因素干扰, 一般选取暗环作为观测对象。

而在实际中由于压力形变等原因, 凸透镜与平板玻璃得接触不就是一个理想得点而就是一个圆面; 另外镜面沾染回程会导致环中心成为一个光斑, 这些都致使干涉环得级数与半径无法准确测量。

而使用差值法消去附加得光程差,用测量暗环得直径来代替半径,都可以减少以上类型得误差出现。

由上可得:
式中,D m、D n分别就是第m级与第n级得暗环直径, 由上式即可计算出曲率半径R。

由于式中使用环数差m-n代替了级数k,避免了圆环中心及暗环级数无法确定得问题。

凸透镜得曲率半径也可以由作图法得出。

测得多组不同得Dm与m, 根据公式,可知只要作图求出斜率, 代入已知得单色光波长, 即可求出凸透镜得曲率半径R。

2.劈尖
将两块光学平玻璃叠合在一起, 并在其另一端插入待测得薄片或细丝(尽可能使其与玻璃得搭接线平行),则在两块玻璃之间形成以空气劈尖, 如下图所示:
当单色光垂直射入时, 在空气薄膜上下两界面反射得两束光发生干涉; 由于空气劈尖厚度相等之处就是平行于两玻璃交线得平行直线, 因此干涉条纹就是一组明暗相间得等距平行条纹, 属于等厚干涉。

干涉条件如下:
可知,第k级暗条纹对应得空气劈尖厚度为
由干涉条件可知,当k=0时d0=0,对应玻璃板得搭接处, 为零级暗条纹。

若在待测薄物体出出现得就是第N级暗条纹,可知待测薄片得厚度(或细丝得直径)为
实际操作中由于N值较大且干涉条纹细密, 不利于N值得准确测量。

可先测出n条干涉条纹得距离l, 在
k=0,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