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株的化学诱变选育
紫外线诱变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酶活力
紫外线诱变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酶活力张君胜;张力;张尧【摘要】为筛选产纤维素酶酶活力高的菌株应用于秸秆饲料发酵,利用紫外线诱变对1株产纤维素酶绿色木霉菌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1株纤维素酶产酶量高且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ZJUV18,其发酵72h纤维素酶滤纸酶活达68.07 U/g,较原始菌株提高4.45倍.%A Trichoderma viride strain was treated with ultraviolet to screen out a high cellulase-producing strain and apply in straw feed ferm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high cellulase-producing strain with high cellulose yield and stable characteristics, which was named ZJUV18, was screened out. The FPA could be up to 68. 07 U/g after fermented for 72 hours, which was 4. 45 times the activity of the original strain.【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0【总页数】3页(P125-127)【关键词】纤维素酶;诱变;紫外线;酶活力【作者】张君胜;张力;张尧【作者单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2粮食短缺、能源危机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危机。
而我国由于受人口多、耕地少的双重制约,粮食供应形势尤为严峻。
因此,我国畜牧业要稳定持久发展,就必须减少对粮食的依赖[1]。
产纤维素酶菌株选育技术研究进展
—
54. 8 . — —
江苏农业科学
2 1 年第 3 01 9卷第 6期
蒋倩婷 , 宋
斌, 闰文娟.产纤维素酶菌株选 育技术研 究进展[ ] J .江苏农业科 学,0 13 ( )54— 8 2 1 ,9 6 :8 5 7
产纤 维素酶菌株选育技术研究进展
蒋倩 婷 ,宋 斌 ,闰文娟
株 选 育 技 术 的研 究 进 展 。产 纤 维 素 酶 菌株 的选 育 技 术 一般 有
发菌株 , 经过紫外线 、 亚硝基胍 、 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 , 选 育 出 1株纤维素酶活性显著提高 的突变株 , 该菌株产 C C活 M
力在适当条件下为 出发菌株的 15 5 。 4 .%
等, 所得到 的融合子 C ae活性比亲本高 1 MC s 倍 。
国内在纤维 素酶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 、 再生 、 融合方 面也
都进行 了探 索。林英 等研 究了绿色木霉 F 6 24的原生质体形
成条件 , 结果表 明, 制备原生质体 的最佳条件 为 : 菌丝菌龄为 1 ~ 0h 用溶 菌酶 :蜗牛 酶 =3: ( gmL 的混 合 酶, 8 2 , 3 m/ ) 以 0 6m lLN C 渗透压稳定剂的磷酸缓冲系统最好 , 3 . o a 1 / 在 2℃
3 基 因工 程 技 术
出发 菌株全部 的纤维素酶 , 因此所 获得 的酶一般 是纤维素酶 复合体 的单个多肽组分 , 具有 1 ~2种纤维素酶功 能 , 不足 以
彻底 降解纤维素 ; 因工程纤维素酶缺乏纤维素结合 因子 , 基 不 能水解结 晶态 的纤维素 ; 因工程 纤维素酶也不 能克服木质 基
素酶作用机制和构建高效纤 维素分解 菌株开辟 了新途径 , 对扩 大原料来源 、 高生产效率 、 提 降低生产成本都具 有重要 的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分解纤维素的酶,对生物质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是提高纤维素酶生产效率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常用策略和方法:
1. 采用自然筛选法:从自然环境中采集植物残渣、堆肥等具有高纤维素含量的样品,通过培养和筛选获取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发现具有适应性强、高纤维素酶产量的菌株。
2. 遗传工程法:通过对已知具有高纤维素酶产量的菌株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引入其他有利于纤维素酶产量提高的基因或突变体。
3. 诱变法:通过化学物质(如EMS、亚硝酸钠等)或辐射(如紫外光、X射线等)处理菌株,诱发基因突变,筛选出纤维素酶高产突变菌株。
4. 基因筛选法:通过分析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调控机制,筛选具有高纤维素酶基因表达水平和调控机制的菌株。
5. 代谢工程法:通过改造代谢途径,优化产生纤维素酶所需的底物和能量供应等因素,提高纤维素酶产量。
以上方法可根据实验室条件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U/ )来 表 示 。 I mE 1 3 抗 分 解代谢 阻遏 的 突 变株 的选 育过 程 . 1 3 1 诱 变处 理 过程 ..
纤 维 素物 质 的酶 促水 解 具 有 良好 的应 用 前景 。但
是 ,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酶解效率不高。为提高 纤维素酶解 的效率 ,多采用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种和 改变纤维材料的结构 ,提高对酶的敏感性的方法 。选 育优 良菌种是提高纤 维素酶活力的关键 。通常,从 自 然界 分 离筛 选 的野 生 型菌 株 其产 酶 能力 比较 低 。为提 高纤维素酶 活力 ,诱 变育 种是一 种有效 的方法 。 目
基础。
天~1 天 ,液体培养 6 ~8 。 0 天 天
1 2 分析 方 法 .
还 原糖 测 定 :取 上清 液 ,按 照 Mie 方 法 ,使 用 lr l DiS试 剂 测定 还 原 糖 的含 量 。 以葡 萄糖作 为标 准 。 N 纤 维素 酶 活力 测定 :采 用 Ma dl方 法来 测 定 滤 ne s 纸 酶 活 ( ie ae t i ,简 称 为 F A)和 C FlrPpr i t t Ac v y P MC 酶 活 ( IC’e) 其 酶 活 力 单 位 用 国 际 单 位 CV a 。 I s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和诱变
2 1 ( 1 :4 2 00,1 )2  ̄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u a giutrl ce cs n nA r l a S ine c u
一
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和诱变
蒋琼凤 , 张金金 周 斌 谢 达平 黄光文 , , ,
(. 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02 ; 118
K e o d :c l ls; tan i rv me tc l ls— rd cn u g s y w r s el ae sri mp o e n; el ae p o u igfn u u u
纤维 素 是植 物材 料 的主要 成 分 , 也是 地 球上 最 丰 富 的可再 生资 源 , 曾被指 望用 于解决 人类 的食 它
2 湖 南科技 学 院生命 科 学与化 学 工程 系 , . 湖南I永 州 4 5 0 ) 、 2 1 0
摘 要: 自 从 然环境初筛 出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真菌 1 。 6株 经摇 瓶发酵 复崤 , 了产纤维素酶 活较高且酶活 力稳定 胞真菌 l 获得
株 , 固体发酵 C C酶活力为 29 2 3UgF A酶活力 为 2 3 6Ug 经紫外诱变处理 . 其 M 7 . I 、P 5 0. / 8 。 获得一株酶话 力 比出发菌株更 高的菌株 z, 1 其固体发酵 C C酶活力为 3 5 . /、P M 4 8Ug F A酶活力 为 5 6 6Ug F A酶活 较 出发菌株提 高了 2 8 。 5 8 0 . /,P 7 . 倍 多次传代培养表 明 4
o e s a n wi n t i t CMC s c ii f2 9 25 / n P s ci i f2 38 / y s l - e me tt n w s a q i d r h a e a t t o 7 .3 U g a d F Aa e a t t o 0 。 6 U g b o i fr na i a c u r . vy vy d o e T e td wi r ae t UV,te c l l s p o u ig a i t f mu ae t i l h s MC s c ii s 3 5 . 8 U g a d h h el a e- r d cn b l y o t td sr n z ,w o e C u i a a e a t t i 5 4 8 / n vy F Aa e a t i s 5 67 g n h P s c ii s i c e s d b .8 t s c mp r d wi h to h rgn l P s ci t i 0 .6 U/ .a d te F Aa e a t t i n r a e y 24 i o a e t t a f t e o i i a vy vy me h sr i . h ci i e f t i sb l - i l u c l r r tb e t n T e a t t so r n y mu t t a vi sa i mey s b u t e a e sa l . u
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和鉴定
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和鉴定魏亚琴;邵建宁;麻和平;张文齐;杨勇;刘彩云;赵昊星;慕婷婷【摘要】从兰州榆中县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土样,先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筛选出79株Hc值较大的产纤维素酶菌株,再经液体发酵复筛测CMC酶活和滤纸酶活.结果表明,经复筛后菌株No-15A的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活1 376.20 U/mL,滤纸酶活497.78 U/mL,其粗酶液分解滤纸快速明显,且该菌株生长速度最快,每日菌落直径增长量为4~5 cm.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菌株No-15A 属青霉.【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0(026)005【总页数】4页(P19-21,25)【关键词】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滤纸酶活;青霉【作者】魏亚琴;邵建宁;麻和平;张文齐;杨勇;刘彩云;赵昊星;慕婷婷【作者单位】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天津,300071;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纤维素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最丰富、最廉价的多糖物质,是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1],也是地球上年产量最大,具有巨大潜力的可再生天然资源。
据估计,纤维素生成量每年高达1 000多亿t,中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7亿多t,仅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农作物残渣,如稻草、玉米秸、麦秸,每年就5亿t之多[2],目前这些资源大部分通过简单焚烧,在浪费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耗竭,有效转化,科学利用数量极其庞大的纤维素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3]。
利用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成葡萄糖并进一步发酵转化成燃料乙醇、SCP饲料蛋白和各种平台化合物等,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饲料资源和化工原料紧张,保护环境等均具有重大意义[4]。
纤维素酶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李永莲;林凯城【摘要】为解决化石燃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生产高效、酶性质优良、耐热的纤维素酶菌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讨论改良纤维素酶菌株遗传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的筛选方法及生物技术选育方法,理化诱变育种技术、基因工程、细胞融合技术、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艺,并对纤维素酶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济南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99-101)【关键词】纤维素酶;生产方法;筛选;生物技术【作者】李永莲;林凯城【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5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化石燃料不断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缓解化石燃料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在寻找可再生能源上。
纤维素类物质是成本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是地球上蕴藏最丰富的生物质,每年地球上植物的生成量高达1500亿吨干物质,其中约有850亿吨为纤维素及半纤维素。
如果能把纤维素类物质经济有效地转化成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油脂、燃料乙醇和氢气等,这将有利于缓解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危机等,有利于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纤维素酶的本质是主要由三种酶:内切型β-葡聚糖酶、外切型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组成的多组分酶系,三种酶之间协同作用,内切型β-葡聚糖酶、外切型β-葡聚糖酶先将纤维素降解为寡糖和纤维二糖,最后β -葡萄糖苷酶把寡糖和纤维二糖水解为葡萄糖。
纤维素酶大量存在自然界,其特异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但是由于产酶效率低、周期长、耐热性差、寿命短、成本高等,所以限制了纤维素酶的工业化生产。
另外,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约占纤维燃料乙醇的50%~60%,所以直接影响了纤维燃料乙醇的工业化生产。
因此研究高效、产量高、耐热耐碱性强的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黑曲霉生产纤维素酶工艺设计
黑曲霉生产纤维素酶工艺设计1. 维素酶1.1 纤维素酶的组分纤维素酶是水解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是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
纤维素酶是起协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国内外多数根据纤维素酶的底物及作用的位点和释放的产物将其分为三类:(1)葡聚糖内切酶(endo-l,4-D-glueanase,EC3.2.1.4)来自真菌的简称EG,又称CMC一Na酶;来自细菌的简称Lne)。
这类酶不能水解结晶纤维素如棉花和微晶纤维素等,主要作用于纤维素内部的非结晶区和一些可溶性的底物如羧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随机降解β-1,4糖苷键,将长链纤维素分子截短,产生大量带非还原性末端的小分子纤维素、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其分子量大小约23-146KD。
(2) 葡聚糖外切酶(exo-1,4-β-D-glucanase,来自真菌简称CBH;来自细菌简称Cex)。
作用于纤维素线状分子末端,分解1,4-β-D糖苷键,每次从底物的非还原端切下一个纤维二糖分子,故又称纤维二糖水解酶,可以水解无定形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对棉花有微弱的作用分子量约38-118KD。
(3)β-葡萄糖苷酶(β-D一glucosidase,简称BG)纤维素大分子首先在GE酶和CBH酶的作用下降解为纤维二糖,再由BG酶水解成二个葡萄糖分子。
其分子量约为76KD。
1.2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目前对纤维素酶的分子机制大致有3种假说:改进的Cl一Cx假说、顺序作用假说和竞争吸收模型。
它们都认为,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时,先吸附到纤维素表面,然后其中的内切酶在葡聚糖链的随机位点水解底物产生寡聚糖,外切酶从葡聚糖链的还原或非还原端进行水解产生纤维二糖,β-葡萄糖苷酶水解纤维素二糖为葡萄糖。
在纤维素溶解糖化过程中内切酶和外切酶的比值会显著地影响纤维素溶解活力,而且在纤维素糖化过程中β-葡萄糖普酶组分的加入会使这种协同作用大大加强[1],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协同作用不仅作用顺序不是绝对的,而且各酶的功能也不是简单、固定的。
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的开题报告
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的开题报告【摘要】纤维素酶是一种针对纤维素等复杂多糖降解的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索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方法。
首先介绍了纤维素酶的结构和生理特性,然后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常见的纤维素酶高产菌筛选方法,包括传统的培养和筛选方法以及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PCR技术的高通量筛选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筛选出含有纤维素酶基因的合适菌株。
该方法的研究可以为纤维素酶的生产提供一种高效、节约成本的筛选途径。
【关键词】纤维素酶;高产菌筛选;PCR;基因筛选一、绪论纤维素是一种复杂的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纤维素的降解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纤维素酶是一种针对纤维素等复杂多糖降解的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纤维素酶的应用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纺织品的加工等领域。
目前,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采用菌体发酵的方式。
然而,在筛选适合纤维素酶生产的高产菌株方面仍有待改进。
本文旨在探索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筛选方法,以提高纤维素酶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纤维素酶的结构和生理特性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下降解纤维素的酶,包括β-1,4-葡聚糖酶、β-1,4-淀粉酶、β-1,4-木聚糖酶等。
纤维素酶的活性与底物的结构密切相关。
纤维素酶可以作用于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高分子物质,降解为低分子代谢产物,可被细胞利用,从而产生能量。
纤维素酶的活性与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金属离子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生产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条件进行操作。
三、常见的纤维素酶高产菌筛选方法1、传统的培养和筛选方法传统的菌株筛选方法包括随机突变、化学诱变、较差变异等方法。
这些方法常常需要使用大量的试管和试验,效果不稳定,并且多数方法具有很大限制性和可塑性。
2、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涵盖了PCR、基因克隆和表达、原位杂交、转基因等技术。
这些方法提供了快速、高效、准确的筛选途径,有望改善纤维素酶生产的瓶颈问题。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活的测定
本科开放项目题目: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活的测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院:专业班级:2016年3月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活的测定摘要纤维素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多糖类产物,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公认的自然界数量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有机物质资源。
据估计,纤维素生成量每年高达1000亿吨。
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7亿吨左右,仅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农作物残渣(如稻草、玉米秸、麦秸等),每年就有5亿吨之多。
纤维素的降解是自然界碳素循环的中心环节。
但由于纤维素的结构特点,对纤维素的利用仍然非常有限。
目前仅有20%的纤维素物质被开发利用,大量的纤维素物质因无法分解利用而废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危机、食物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寻找利用可再生资源、节省粮食、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显得日趋重要。
采用微生物技术处理秸秆是当前研究最多的一种秸秆处理方法,纤维素酶能将天然纤维素降解,生成纤维素分子链、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然而目前制约纤维素材料转化为乙醇并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纤维素酶效率低下,从而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因此,筛选具有高活性纤维素酶的秸秆降解微生物菌株以及相关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高活性纤维素酶微生物菌株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实验原理 (1)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2.1 实验材料 (2)1.2.2 实验仪器 (2)1.2.3 培养基 (2)第2章实验步骤 (3)2.1 采样培养 (3)2.2 初筛 (4)2.3 复筛 (4)2.4 酶活的测定 (4)2.4.1原理 (4)2.4.2溶液配制 (4)2.4.3实验步骤 (5)第3章实验结果 (7)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7)3.2 菌株复筛结果 (8)3.3 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结果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第1章绪论1.1 实验原理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纤维素类物质,同时存在着很多能分解纤维素类物质的生物,小到细菌、放线菌、真菌,大到一些食草类昆虫与动物。
高产纤维分解酶黑曲霉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
高产纤维分解酶黑曲霉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朱玉霞;张铁鹰;高爱琴;刘俊丽;朱玉杰;张志鹏;廖朝勇【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高产纤维分解酶黑曲霉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对黑曲霉X1诱变选育(紫外、硫酸二乙酯、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获得产纤维分解酶能力强的突变菌黑曲霉,并对其产酶发酵条件和水解秸秆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曲霉X1经紫外、硫酸二乙酯及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筛选出1株产酶能力高的突变菌黑曲霉X1U4-1;与原菌相比,突变菌滤纸酶活性提高了66.7%,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了22.3%,木聚糖酶活性提高了3.8%,还原糖含量(12 h)提高了6.8%.黑曲霉X1U4-1最适发酵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玉米芯:麸皮=3:7,接种量1.2 mL,硫酸铵浓度4%;在此条件下,滤纸酶活性达到0.77 U/g,纤维素酶活性达到93.80 U/g,木聚糖酶活性达到9383.18 U/g.本研究表明,采用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可有效改善黑曲霉产酶性能和水解秸秆能力.【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9(031)003【总页数】9页(P1396-1404)【关键词】黑曲霉;紫外诱变;化学诱变;筛选;固态发酵【作者】朱玉霞;张铁鹰;高爱琴;刘俊丽;朱玉杰;张志鹏;廖朝勇【作者单位】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饲料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优质粗饲料普遍缺乏,饲料资源总量不足。
2023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3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对图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含量最高的是甲图中色素带①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D.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必须接触到烧杯内液面【答案】D【分析】分析图甲:色素带①到①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分析图乙:该细胞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已经分开,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的复原状态或动态平衡状态。
分析图丙:图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分析图丁: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要接触到烧杯内液面,以便供给植物水分,利于根尖的生长。
【详解】A、秋天用黄色菠菜叶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含量最高的是甲图中色素带①,如果用绿色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的是甲图中色素带①,A错误;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细胞内溶液浓度逐渐增大,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错误;C、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消耗瓶中的氧气,保证酵母菌后面进行的是无氧呼吸,C错误;D、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必须接触到烧杯内液面,这样才能保证水分的供应,D正确。
故选D。
2.微管是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细胞迁移、极性建立和形态维持等多种生命活动。
细胞中的微管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和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与微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心体和纺锤体等都是由微管参与构成的B.由纤维素构成的微丝微管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结构C.通过药物抑制微管的形成使有丝分裂停止在后期D.微管和内质网分别相当于囊泡运输的高速公路和交通枢纽【答案】A【分析】微管是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细胞迁移、极性建立和形态维持等多种生命活动。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并优化其产酶条件,以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和产酶量。
方法1. 菌种收集与筛选1.收集土壤、水源等环境样品,分离出潜在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
2.通过平板培养和传代培养,筛选出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
2.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1.利用Congo Red染色法测定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
2.选择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作为后续研究对象。
3. 优化产酶条件1.确定最适pH:在不同初始pH值下培养菌株,测定产酶量和纤维素酶活性。
2.确定最适温度:在不同培养温度下培养菌株,测定产酶量和纤维素酶活性。
3.确定最适碳源:使用不同碳源(如纤维素、木质素等)培养菌株,测定产酶量和纤维素酶活性。
4.确定最适氮源:使用不同氮源(如蛋白质、尿素等)培养菌株,测定产酶量和纤维素酶活性。
4. 鉴定菌株1.利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优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属于哪个科、属、种。
2.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
5. 产酶机制研究1.利用电镜观察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形态结构变化。
2.利用基因组学方法分析纤维素酶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
发现1.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出了多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其中某一菌株表现出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
2.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50℃,最适碳源为纤维素,最适氮源为蛋白质。
3.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纤维素酶产生菌属,并命名为XX菌株。
4.电镜观察发现,在最适产酶条件下,XX菌株的纤维素酶形态结构清晰可见。
5.通过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发现XX菌株在最适产酶条件下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
结论1.通过本研究筛选出了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XX。
2.最适产酶条件为pH 7.0、温度50℃、碳源为纤维素、氮源为蛋白质。
3.该菌株具有潜力应用于纤维素降解和生物质转化领域。
4.通过深入研究其产酶机制,可以进一步优化该菌株的产酶性能和应用前景。
产植酸酶的黑曲霉菌株的筛选与选育
第16卷第3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6(3):69~73 2004年9月 J.of Heilongj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Sep. 2004文章编号:1002-2090(2004)03-0069-05产植酸酶的黑曲霉菌株的筛选与选育石星明1,倪宏波1,王冰2,于子微1,徐春厚1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大庆 163319;2.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 摘要:对实验室保存和购买的9株黑曲霉菌株进行了产植酸酶酶活测定,筛选出一株产植酸酶较高的菌株3928,酶活达693 μg/(g・min)。
该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可得到一株产植酸酶较高的2号菌株,酶活达到2 050 μg/(g・min)。
关键词:黑曲霉;植酸酶;诱变;酶活;筛选;选育 中图分类号:Q939.9 文献标识码:A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of Product Phytase from A. Nigers StrainsSHI Xing-Ming,NI Hong-Bo,WANG Bing et al.Abstract:Nine strains A. Nigers which were preserved in lab and purchased were determined phytase activity, and screened out a high productioon strain-3928, phytase activity could get to 693μg/(g・min). The strain was mutagenesis treated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got a higher production strain-2, phytase activity could get to 2050μg/(g・min).Key words:A. Niger;phytase;mutagenesis;phytase activity;screening;selection0 前言 植酸酶即肌醇六磷酸水解酶。
2022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 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一、单选题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种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上都有亲代细胞的膜成分B. 蓝细菌与水稻叶肉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和叶绿素C .两种细胞的增殖都需要进行DNA 的复制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过程D .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2.2021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延和带领团队,采用一种类似 “搭积木”的方式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
该技术由11 个核心反应组成,使用了从自然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 种不同物种分离出来的 62 种生物酶催化剂。
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由 CO 2 在一定的条件下生成甲醇等一碳化合物,再经过缩合反应依次生成 DHA (二羟丙酮)、DHAP (磷酸二羟丙酮)、GAP 等三碳化合物;阶段Ⅰ由G AP 通过缩合反应生成六碳化合物;阶段Ⅰ由六碳化合物经过生物聚合反应生成淀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构成淀粉的元素只有C 、H 、O 三种B.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类似于阶段Ⅰ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C .人工合成淀粉同样需要 CO 2 的固定,最终将C 6 合成淀粉D .叶肉细胞内类似于阶段Ⅰ的过程需要相关酶以提供活化能3.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
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2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
野生黄花蒿中青蒿素提取量少。
科学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野生二倍体青蒿 (体细胞中 18 条染色体)培育出四倍体青蒿,从四倍体青蒿中可提取更多青蒿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B .青蒿素可能不会破坏疟原虫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C .从野生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D .四倍体青蒿的配子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通过培养此类配子细胞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4. ATP 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是“A TP-ADP 循环”示意图,其中Ⅰ和Ⅰ表示过程。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降解秸秆的研究
S c r e e ni ng o f Fung i Pr od uc i ng Ce lt i o n o n St r a w ZHA NG Yan —t i ng 0 M A Yi
e n z y me a c t i v i t y o f t h e s t r a i n s w e r e 2 7 8 . 3 5 I U/ g a n d 2 7 4 - 3 9 I U / g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P < 0 . 0 5: 1 . T h e h i g h e s t d e g r a d a t i o n r a t e o f No . 1 a n d N o . 2 o n c e l l u l o s e a n d
h e mi e e l l u l o s e we r e 1 6 . 1 8 %, 5 2. 45 % a n d 1 4. 8 9 %, 4 5_ 3l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h e r e wa s n t d e g r a d a t i o n o f No . 1 a n d No . 2 o n l i g ni n。
黑曲霉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黑曲霉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吴发远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9(0)9
【摘要】为黑曲霉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Z2为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产纤维产素为酶酶4∶3时条,最间件佳为的氮优5天源化。
为。
黑K确N曲定O霉了3,所碳黑氮产曲比纤霉为维的素5最∶1酶佳,碳各培氮组养含分条量酶件为活:麸4力%皮分,最和别适玉为产米:羧酶芯甲p为H基最为纤佳5维.碳8,素源最酶,佳麸活产皮力酶∶为玉温米6度6.芯为41的3U0最/m℃佳l,,
比滤最纸佳例分解酶活力为61.73U/ml。
【总页数】4页(P74-77)
【关键词】黑曲霉;纤维素酶;发酵条件优化
【作者】吴发远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6
【相关文献】
1.黑曲霉HQ-1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 [J], 张辉;桑青
2.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混合发酵条件的研究 [J], 郑渊洁;郝建宇;侯红萍
3.黑曲霉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J], 张裕毅;
4.黑曲霉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J], 张曈;刘晓燕;许家兴;李登超;羊燕燕
5.黑曲霉固态发酵秸秆
生产纤维素酶工艺条件优化 [J], 刘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产纤维素酶生产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
14
1.1.3 试剂 1mg/mL 葡萄糖标准液: 葡萄糖置于 110℃烘箱
中烘 2h 至恒重,称取 0.1g 烘好的葡萄糖,溶解并定 容至 100mL。
0.01M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pH4.8):A 液:冰 醋酸 6mL,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配制成 0.1M 醋酸 溶 液 ;B 液 : 称 取 8.2g 醋 酸 钠 , 蒸 馏 水 定 容 至 1000mL,配制成 0.1M 醋酸钠溶液;以 A:B=4:6 的比 例混合,低温冷藏备用。
5g 固 体 曲 湿 料 加 50mL 去 离 子 水 ,30℃ 浸 提 6min,纱 布 过 滤 ,3000r/min 15min,上 清 液 即 为 用 于 测定的固体曲酶液。 1.2.4.2 DNS 法测定波长的确定
取 0.5mL 葡萄糖标准液及 0.5mL 蒸馏水分别置 于 25mL 试 管 中 ,再 各 加 2mL DNS 试 剂 ,沸 水 浴 加 热 5min,流水冷却,蒸馏水定容至 25mL。 将 DNS 试 剂-水(空白)、葡萄糖显色液-DNS 试剂(空白)分别在 波长 400nm~600nm 范围内进行扫描。 1.2.4.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第 46 卷(总第 155 期)
Food an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第 46 卷(第 1 期) Vol.46,No.1
高产纤维素酶生产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
方尚玲,杨丹丹,钱志伟,李小强,陈茂彬*
(发酵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
取 8 支洗净烘干的 25mL 比色管,编号后按表 1 加入标准葡萄糖溶液和蒸馏水, 配制成一系列不同 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充分摇匀后, 向各试管中加入 2mLDNS 溶液,沸水浴 5min,取出冷却后用蒸馏水定 容至 25mL,充分混匀。 在选定波长下,以 1 号试管溶 液作为空白对照, 测定其它各管溶液的 OD 值并记 录结果。 以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以对应的 OD 值为纵坐标,绘制出葡萄糖标准曲线。 1.2.4.4 内切纤维素酶活[8](Cx,CMC 酶活)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诱变与筛选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诱变与筛选王美珠;曹月坤;陈文艺;姚秀清;李妍妍【摘要】[目的]为提高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酶活力.[方法]以抚顺近郊堆积腐烂秸秆的土壤为分离源,利用CMC刚果红平板培养基筛选出纤维素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值(Hc值)较大的菌株Y-07.以Y-07为出发菌株,在最适诱变剂量条件下,对其进行紫外线诱变和亚硝酸诱变.[结果]经过3轮复筛,紫外线诱变后的U10菌株为试验中获得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其酶活最高达到2.499 IU/ml,其活性是Y-07的3.41倍.[结论]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酶活力奠定了基础.%[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improve enzyme activity of cellulase production strain. [Method] A strain named Y-07 was isolated from rotten straw soil nearby the suburb of Fushun with culture medium containing the 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 and Congo Red in accordance with its larger size of ratio of hydrolysis ring to colony diameter. With the strain of Y-07 as starting Strain, the strain of Y-07 was mutagenized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nitrous acid mutagenesis under the most appropriate amount of mutation. [Result] After three rounds of secondary screening, the strain of U10 was achieved with the biggest cellulase activity 2. 5 IU/ml which was 3.4 times of Y-07 strain. [ Conclusion] The method provided the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s of enzyme activity of cellulase production strain.【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34【总页数】3页(P16510-16512)【关键词】纤维素酶;紫外诱变;亚硝酸诱变;酶活【作者】王美珠;曹月坤;陈文艺;姚秀清;李妍妍【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8随着世界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各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力不高,因此,利用各种诱变手段选育高产纤维 素酶生产菌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通过 化学诱变剂 NTG、硫酸二乙酯和 LiCl 对一株黑曲霉 菌株进诱变,获得了纤维素酶活性显著提高且遗传 性状稳定的突变株。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出发菌株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F1), 本实验室分离保存。 1.1.2 培养基 ①斜面培养基(PDA 培养基):马铃
选育出 1 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L1。 在适宜条件下,其产 CMCase 活力为出发菌株的 150.2%。
关键词:纤维素酶;化学诱变;黑曲霉
中 图 分 类 号 :Q9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439-8114 (2009)01-0088-03
Breeding of High-Yield Cellulase Aspergillus niger Mutated by Chemicals
(自 然 科 学 版 ),2006 ,45 (2):272-276. [9] SOLOMON E I, SUNDARAM U M, MACHONKIN T E.
Multicopper oxidases and oxygenases [J]. Chem Rev, 1996,96:2563-2605. [10] TONER B, FAKRA S, VILLALOBOS M, et al. Spatially Resolve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genic Manganese Oxide Production within a Bacterial Biofilm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5,71(3):1300-1310.
90
湖 北 农 业 科学
2009 年
致 死 率 接 近 100%。 选 择 在 50%~90%致 死 率 范 围 内 ,挑 取 Hc>1.5 的 菌 株 10 株 ,斜 面 培 养 后 液 体 发 酵 ,并 测 CMCase 活 力 ,结 果 见 表 2。 由 表 2 可 知 , DES 诱变后 D8 菌株相对酶活最高,所以选 D8 菌株 为下一轮诱变的出发菌株。
2 结果与分析
2.1 NTG 诱变致死率及突变株的筛选 以黑曲霉菌株 F1 为出发菌株,经 NTG 诱变 5、
10、15、20、25、30、35、40、45、50、55、60 min 后 , 涂 布 于分离培养基,28℃培养 4~5 d,计算菌落数。 孢子 致死率与时间的关系见图 1。 处理 50 min 左右,孢 子致死率接近 100%。 选择在 50%~90%致死率范围 内 ,挑 取 Hc>1.5 的 菌 株 10 株 ,斜 面 培 养 后 液 体 发 酵 ,并 测 CMCase 活 力 ,结 果 见 表 1。 由 表 1 可 知 , NTG 诱变后 N2 菌株相对酶活最高, 所以选 N2 菌 株为下一轮诱变的出发菌株。
第 48 卷第 1 期 2009 年 1 月
湖北农业科学 湖Hube北i Agri农cultura业l Scie科nces 学
Vol. 48 No.1 J2a0n0.,92年009
高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株的化学诱变选育
冯培勇,宿红艳,张 丽,王艳华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摘要:以 1 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F1)为出发菌株,经过 亚 硝 基 胍 、硫 酸 二 乙 酯 和 氯 化 锂 诱 变 处 理 ,
mineral forming elements [C]. Amsterdam: Elsevier,1979. 253-292. [6] NEALSON K H. The microbial manganese cycle [A]. KRUMBEIN W E. Microbial geochemistry [C].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83.191-221. [7] TEBO B M, BARGAR J R, CLEMENT B G, et al. Biogenic manganese oxides: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 of formation [J].Annu. Rev. Eath. Planet Sci,2004,32:287-328. [8] 田美娟,邵宗泽.深海抗 锰 细 菌 的 分 离 鉴 定 [J].厦 门 大 学 学 报
min, 再各加入稀释 5 倍后的酶液 0.5 mL,50℃水浴 30 min 后取出, 立即向 2、3、4 号试管中各加入 1.5 mL DNS 溶液以终止酶反应, 充分摇匀后沸水浴 5 min,取出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 20 mL,充分混匀。 在 540 nm 波长下测定 2、3、4 号试管液的光密度值 并记录结果 。 [7,8] 根据 3 个重复光密度值的平均值, 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葡萄糖含量,计算出 CMCase 酶 活 力 (U·mL-1),在 上 述 条 件 下 ,每 分 钟 由 底 物生成 1 μg 葡萄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 单位(U)[9]。
FENG Pei-yong,SU Hong-yan,ZHANG li,WANG Yan-hu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Shandong,China)
Abstract: A strain, Aspergillus niger F1, was used as starting strain and mutated by NTG , DES and LiCl. The strain named L1 was bred which could produce high-yield cellulase.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 its CMCase activity was 150.2% of the starting strain. Key words:cellulase;chemical mutatation;Aspergillus niger
收 稿 日 期 :2008-10-18 基 金 项 目 :鲁 东 大 学 基 金 项 目 (20053305 ) 作者简介:冯培勇(1977-),男,山东日照人,硕士,主要从事微生物产酶的研究工作,(电话)13220936411(电子信箱)fengpeiyong2004@yahoo.com.cn。
!!!!!!!!!!!!!!!!!!!!!!!!!!!!!!!!!!!!!!!!!!!!!
(责任编辑 郑 威)
第1期
冯培勇等:高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株的化学诱变选育
89
薯 200 g,葡萄糖 20 g,琼脂 15 g,水 1 000 mL,pH 自 然 [4]。 ② 筛 选 培 养 基 ( 质 量 分 数 ,% ):KH2PO4 0.1, (NH4)2SO4 1,MgSO4·7H2O 0.025,CMC-Na 1, 去 氧 胆 酸 钠 0.25,刚 果 红 0.02,琼 脂 2.0,pH 自 然 ;③发 酵 培 养 基 : 麸 皮 1 g,KH2PO4 2 g,(NH4)2SO4 1.4 g, MgSO4 0.3 g,CaCl2 0.34 g,FeSO4·7H2O 5 mg,MnSO4· H2O 1.6 mg,ZnSO4·7H2O 1.4 mg,CoCl2 2.0 mg, 定容 到 1 L,pH 自然。 1.2 方法 1.2.1 孢子悬浮液制备 从新长成的斜面用 pH 值 7.0 磷 酸 缓 冲 液 洗 下 孢 子 , 以 磁 力 搅 拌 器 搅 拌 20 min, 打散孢子后显微镜记数, 并调节孢子浓度至 106 个·mL-1[5]。 1.2.2 亚硝基胍 (NTG) 诱变 取 28℃培养 5 d 的 F1 菌种斜面, 按 1.2.1 制备孢子悬浮液。 取孢子液 10 mL,加入 10 mL NTG(4 mg·mL-1),28℃恒温振荡 处 理 5、10、15、20、25、30、40、45、50、55、60 min 后 , 适当稀释, 涂布于分离培养基平板,28℃培养 4~5 d 后,进行菌落计数并计算致死率。致死率(%)=(对照 菌落数-处理菌落数) / 对照菌落数×100%。 1.2.3 硫 酸 二 乙 酯 (DES)诱 变 选 取 经 NTG 诱 变 后酶活最高的突变株为出发菌株, 按 1.2.1 制备孢 子悬浮液。 取 16 mL pH 值 7.0 的磷酸缓冲液、4 mL 孢子悬浮液、0.2 mL DES 原液充分混合 (DES 的终 体 积 分 数 为 1% ,),28℃ 恒 温 分 别 振 荡 处 理 5、10、 15、20、25、30、40、45、50、55、60 min 后,分别于 1 mL 处 理 液 中 加 入 0.5 mL 25%Na2S2O3 溶 液 终 止 反 应 , 适当稀释后,涂布于分离培养基平板,28℃培养 4~5 d 后,进行菌落计数并计算致死率。 1.2.4 氯 化 锂 (LiCl)诱 变 取 经 DES 诱 变 后 酶 活 最高的突变株为出发菌株,制成浓度为 107 个·mL-1 菌悬液涂布在分别含有 0、0.1%、0.3%、0.5%、0.7%、 0.9%、1.1%、1.3%的 LiCl 分离培养基平板上,28℃培 养 4~5 d,进行菌落计数并计算致死率。 1.2.5 突 变 株 的 筛 选 选 取 纤 维 素 水 解 圈 与 菌 落 直径之比大于 1.5(Hc>1.5)的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 基上培养 4~5 d 后,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8℃培养 120 h 后测定酶活。 将每一轮诱变所筛选到的最高 酶活突变株,作为下一轮诱变的出发菌株。 1.2.6 粗 酶 液 制 备 取 适 量 发 酵 液 ,5 000 r·min-1 离心 10 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1.2.7 CMCase 活力的测定[6] 以 CMC 为底物测定。 取 4 支洗净烘干的具塞刻度试管, 编号后各加入 1.5 mL 0.51% CMC 柠檬酸缓冲液, 并向 1 号试管 中加入 1.5 mL DNS 溶液以钝化酶活性, 作为空白 对 照 。 将 4 支 试 管 同 时 在 50℃ 水 浴 中 预 热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