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龙行天下”的传承创新

合集下载

浅谈当代紫砂壶艺术创作的传承与创新

浅谈当代紫砂壶艺术创作的传承与创新

浅谈当代紫砂壶艺术创作的传承与创新作者:勇辰辰来源:《江苏陶瓷》2020年第03期摘要宜兴紫砂壶有“茶具之王”的美称,它从传统实用器逐渐脱胎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将多种文化形式相融,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紫砂壶发展至今,其工艺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其造型也日益丰富,给人以独一无二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

本文以紫砂壶“葫芦”为例,浅谈其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紫砂壶;传承;创新;文化内涵宜兴紫砂壶有“茶具之王”的美称,它从传统实用器逐渐脱胎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将多种文化形式相融,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紫砂壶发展至今,其工艺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其造型也日益丰富,具有独一无二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

紫砂壶造型题材丰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生活中触动人心的小事、历史上的名人典故,都能成为创作的灵感,经由艺人的思考和创新以紫砂壶艺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不同的艺人又有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正如千人千面,紫砂壶造型也是万象纷呈。

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时间的检验,有些器型以顽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成为经典,例如三角造型的“子冶石瓢壶”、数圆堆砌造型的“掇球壶”、奇巧朴拙的“供春壶”等等。

紫砂壶“葫芦”也是一款经典器型,此壶由清代陈曼生所创制,以葫芦为原型,表达了“福禄双全”的吉祥文化主题,其造型形象生动、饱满可爱,给人以不俗的视觉享受,又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其雅俗共赏的造型和美好的象征意义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享誉当代的经典作品。

一直以来,以葫芦为题材的紫砂层出不穷,在不同艺人的手中,葫芦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我所创新制作的“葫芦壶”(见图1)以光素圆器为基本形制,有别于传统器型的生趣盎然,此壶表现出别样的饱满敦厚,另有一番仙风道骨的韵味。

论紫砂壶“龙行天下”的吉祥寓意

论紫砂壶“龙行天下”的吉祥寓意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 富含着深刻的哲理。只有在普通的生活中不断地提炼和 抽象,才能创作出更为生动的艺术作品,也是一个从量 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聪明勤劳的中华儿女在长期的生 活实践中,把心中的期盼和美好祝愿通过艺术的形式表 达出来,所以以龙为题材的装饰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艺 术作品中随处可见。中国最早的彩陶文化遗址中,我们 的祖先就已经在描绘龙的形象,只不过那时候的龙在人 们心中还没有这么的飘逸灵动,可以上天入海,而只是 一种抽象的纹饰勾勒。从6000多年以前出土的中华红山 第一碧玉龙来看,它的造型基本上具备了早期人类对于 龙的形象认知,却还有着其他动物的一些影子,可以说 是“龙的祖先”了。到了青铜时代,上面龙的纹饰就比 较丰富多彩了,和现在的龙的形象就比较相似了,直到 如今,各种陶瓷玉器、衣服饰品等等上面都可以看到以 龙纹为装饰的艺术作品,有的栩栩如生,有的磅礴大
112 CERAMICS SCIENCE & ART
气,有的雕梁画柱,有的细微入理。所以,我们中华儿 女被称为“龙的传人”,在自己的身上有责任和义务一 代一代地把龙的文化传承下来。中国龙美好的形象和深 刻的寓意让我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几经思考、几易其 稿,终于一把“龙行天下”(见图1)紫砂壶经过精心的 设计创作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希望能把龙的元素和紫砂 古朴的特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带给大家龙行天下的畅 快愉悦和吉祥成功的美好祝愿。
【参考文献】 [1] 吴震.浅析紫砂“一带一路,龙行天下壶”的寓意[J].江苏陶
瓷,2017(3):74-75. [2] 周冠华.从“龙行天下壶”窥见中国龙的吉祥寓意[J].江苏陶
瓷,2017(3):57-58.
美壶可适意,茶品可清心。泱泱中华,文脉浩瀚, 传承了几千年的龙文化给予了我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也希望以后创作更多龙题材的紫砂壶来表达其中的寓 意。中国传统龙的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结合,让紫砂题材 更为大气,从而得到了一次飞跃和升华。同时,越来越 多的紫砂艺人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更多的题材,也融 入了更加多元的艺术手法,只有这样才能让紫砂文化在 继承传统的同时,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开拓进取。通过 “龙行天下壶”的设计创作,让我对于龙的含义有了更 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也对紫砂艺术有了更为远大和深刻 的追求,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我的作品来了解紫 砂、喜欢紫砂、钟情紫砂,把紫砂文化更加地发扬光 大,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龙腾盛世皆华章——紫砂壶“双龙戏珠”的人文风格

龙腾盛世皆华章——紫砂壶“双龙戏珠”的人文风格

江苏陶瓷•陶艺园地<2019年10月第52卷第5期49龙腾盛世皆华章—紫砂壶“双龙戏珠”的人文风格许敏芳(宜兴214221)紫砂壶起源于宋代,兴于明清,繁荣于当代,经 历过沧桑风雨的紫砂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深 受大众的喜爱,它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的独特 魅力更是备受人们的认可,而紫砂艺术的创造力也 在历代从业者的不断努力下,呈现出勃勃生机。

2006 年,国家正式把紫砂壶全手工制作技艺列为“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门传统手艺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名紫砂手艺人,鋪应針紫砂这n传雛艺V%更多的关注,既体现于其艺术雜±,亦▲体现于其文化风格图1双龙戏珠壶中。

紫砂壶的发展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这片丰沛土 壤的滋养,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紫砂壶创作输送 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和“代言人”。

中国的龙文化历史悠久,涵盖的人文寓 意十分丰富,自古以来,以此为题材的紫砂壶不胜枚 举,却依然无法抵挡人们对龙文化题材作品的热衷 和推崇,这既赋予了手艺人创作的热情,同时带来了 其更高的创新挑战。

紫砂壶“双龙戏珠”(见图1)便是 以中华龙文化为主题的作品,该壶通过别出心裁的 造型,将双龙戏珠的风貌生动地呈现出来,不仅具有 较好的艺术表现力,更传递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情 感夙愿,表达对龙腾盛世的祝福。

在中国,龙作为一种神兽,不仅是吉祥文化的重 要分支,其形象在中国人心中更是具有神圣而无可 动摇的地位,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炎黄子孙更是 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龙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 富,其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彰显了中国人的哲学 思想。

中华龙文化历史悠久,紫砂壶“双龙戏珠”顾名 思义是以传统双龙戏珠这一民俗元素为题材,进而 用紫砂语言来进行表现的,作品始终承载着中国人 收稿日期:2019-06-15祈盼龙腾吉瑞、国家兴盛的美好祝福。

龙腾盛世——论紫砂壶“龙鼎”的文化意境

龙腾盛世——论紫砂壶“龙鼎”的文化意境

重,壶流如同从龙口喷出的水柱,流、把相辅相成,提 携了整壶的气势;壶钮采用圈钮形式,造型古雅精致、 新颖简约,桥状钮跨于壶盖,螺旋状小圈与壶钮相串 联,别又意趣。此外,作品还采用雕刻的装饰技巧,沿 壶颈周围一圈刻饰回纹图案,回纹均匀分布,以流畅的 线条作方形连续构图,有富贵吉祥的寓意。作品选用优 质原矿红泥制成,泥质细腻、色泽清丽、柔和温润,辅 以细致的明针工艺,充分展现出紫砂泥料朴素纯净的材 质美。整壶泥料、造型与装饰相辅相成,造型精巧、装 饰精美、气韵生动,给玩壶者留下了观赏的美感,契合 了当代人的审美意趣。
图1
龙腾盛世
——论紫砂壶“龙鼎”的文化意境
范鹏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摘 要】当代紫砂艺术以传统文化为灵魂,以工艺美术为 根基,以时代创新为旗帜,以茶文化为媒介,除了实用功 能、陈设审美以外,还延伸出精神文化方面的内涵,体现了 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以紫砂壶“龙鼎” 为例,浅谈其创作感想。 【关键词】紫砂壶;龙鼎;龙文化;文化意境
【参考文献】 [1] 王齐云.竹报平安,一帆风顺——论紫砂壶“一帆风顺”
的艺术境界[J].江苏陶瓷,2019(2):74,77. [2] 魏治国.盈盈一壶,古风氤氲——浅析紫砂“古韵双色提
梁壶”的艺术魅力[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5):97.
Hale Waihona Puke CERAMICS SCIENCE & ART 97
一把真正的紫砂壶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紫砂艺 人个人智慧和才华的体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把 壶,紫砂壶作为传统手工艺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融入了创作者个人的构思和思想,即使是造型完全相同 的两把壶,其嘴、把构架或明针工艺等也会有所差别, 从而影响紫砂壶整体气质和意境的呈现。因此,虽然自 古以来以龙文化为题材的紫砂作品数不胜数,但是紫砂 壶“龙鼎”(见图1)依然是其中与众不同的一把,具有 独特的神韵和风貌。发展至今,紫砂壶大致形成了以花 器、光器和筋纹器三大类型为主的造型体系,三大类型 相互交融,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共同为紫砂艺术锦上添 花,使紫砂壶发展为实用与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紫 砂壶“龙鼎”将光器和花器造型相结合,身筒以圆器为 基本形制,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圆润饱满的壶身,重心沉 稳、下腹敦圆,线条由底足向上渐趋收敛,过渡柔和, 身筒上小下大,饱满圆融而具十足的张力,将圆器 “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底部 为圈足,撑起壶身,彰显出挺拔有力之感;壶盖为压 盖,与壶口相契合,严丝合缝、通转流畅,壶盖盖沿平 整,内圈壶盖向上隆起自然的弧度,显得饱满有张力, 隆起部分大小与圈足一致,上下呼应,给人以统一和谐 感;壶流采用直流形式,直筒炮嘴从壶身蓄势而出、匀 挺向上,刚劲有力、出水顺畅,圈把与之相辅相成,圈 把模仿龙形设计而成,蜿蜒腾跃、栩栩如生、气势庄

论紫砂套壶“龙行天下”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

论紫砂套壶“龙行天下”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是北宋 著名诗人梅尧臣在几次来古阳羡,也就是现在的宜兴游 玩之后写下的著名诗句,也经常被紫砂展览及图书杂志 等列为主题或引用。关于紫砂的历史,最早从宋代的诗 歌和文字记载中可见端倪,可是并没有发现宋代出土的 紫砂文物实器,所以紫砂壶究竟起源于何时,还需要进 一步的考证和论断。目前最早的出土实物就是明代的 “吴经提梁壶”,由此可见紫砂壶在明代的时候已经比 较流行,明代紫砂大家从供春开始,传及时大彬、徐友 泉、李仲芳等,皆有佳作传于今世。到了清代,紫砂壶 制作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文人与紫砂艺人的交往 日益频繁,并将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与紫砂器制作 相结合,成为一时风尚。直到如今,一代一代的紫砂艺 人在前辈们的基础之上传承不断、创新不止,紫砂艺术 未来大有可观。
紫砂艺术造型之所以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其根本 就在紫砂成型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陶瓷容器以内外模具或 者手拉坯来成型的方式,而是采用手工拍打泥片和镶接 泥片成型,这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紫砂艺人的创作思想 和设计理念,只要具有相当的紫砂技艺,充分利用紫砂 可塑性强的特点,就可以完全地运用“我手塑我型”的 方式来完成紫砂造型的艺术设计和创作。所以,紫砂艺 术迷人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其实都是我们紫砂艺人内心 的真实写照,也期待与各位壶友引起共鸣,一起促进紫 砂事业的大力发展。
对于我们一般的紫砂爱好者来说,如何从琳琅满目 的紫砂世界之中挑选出自己称心如意的壶呢?作为紫砂 艺人,从直观的感受方面来谈一谈我自己的认识。第 一,泥料必须是宜兴的紫砂原矿,且没有经过酸洗,没 有添加化工原料。只有这样的泥料制作烧制而成的紫砂 壶,才具有更好的透气性。目前黄龙山原矿已经限制开 采,但是过去开采累积、风化陈腐的紫砂泥料也足以使 用很久,宜兴每一家传统制壶工作坊中基本都会自己囤 积一些泥料,所以大家只要慧眼识珠,找到正宗的紫砂 泥料也不难。第二,端握拿捏必须舒适,出水必须流 畅。这是根据我们平常的使用感受来说的,因为一般的 紫砂壶,我们都是用来泡茶使用的,且不论价格高低, 壶把的端握和壶钮的拿捏舒适度、出水的流畅度,这都 是最为基本的功能体验,当然艺术纯陈列欣赏的除外。

论紫砂壶“九龙至尊”的艺术魅力

论紫砂壶“九龙至尊”的艺术魅力
PURPLE CLAY 紫砂专题
图1
论紫砂壶“九龙至尊”
的艺术魅力
葛青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摘 要】龙的造型通过紫砂的塑造更加形象逼真地传达出 来,还有龙把手、龙流嘴、龙壶钮等造型都频繁地装饰在壶 上,可见龙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结合可谓源远流长、相得益 彰。这件紫砂作品“九龙至尊壶”就是一件以龙为题材的创 新之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此壶的雄浑气 势,从细节上来刻画出此壶的精致如发,把九条龙的造型都 归纳于一把紫砂壶之上,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关于龙的图腾 和意象充分地表现出来,散发出大气磅礴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九龙至尊;工艺之美;艺术魅力
以龙入壶、以龙饰壶在紫砂艺术中都可谓是集创意 和工艺于一体的大胆创新,宜兴的紫砂匠人在充分利用 紫砂自然肌理的基础之上,没有多余的色彩添加,全凭 紫砂古朴自然的本来面貌和一双灵巧的双手来塑造和刻 画龙的形体特征,在丰富了紫砂造型艺术的同时,把蕴 含其中的龙之精神传达出来。通过“九龙至尊壶”更加 坚定了我的创作理念和方向,我会创作更多以龙为题材 的紫砂壶,以更加优美的形态、更加细腻的工艺、更加 丰富的内涵来回馈广大的壶友。 【参考文献】 [1] 马永强.祥瑞萦壶绕,禅意入香茗——漫谈紫砂壶“瑞
宜兴紫砂壶以泥料质朴自然、造型变化万千、工艺 严谨精湛、气韵不同凡响而闻名于世。在以紫砂泰斗、 布衣壶宗顾景舟大师为代表的“紫砂七老”的精心培养 和言传身教之下,如今可谓是桃李芬芳,一代一代的紫 砂艺人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大力推陈出新,尤其是特 别注重把上下五千年的浩瀚中华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紫砂 作品之中,用现代的紫砂语言和技艺来表达曾经辉煌的 古老文明。从顾景舟大师的“提璧壶”中阐述的中华文 明源远流长,其中的玉文化更是影响深刻,“提璧壶” 中流露出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玉之风度、君子情操, 更是深深地影响了紫砂艺术的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同 样,龙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影响最为深远、巨大 的一脉。龙之传人,以龙为尊。以龙为题材的紫砂壶造 型更是不胜枚举,“鱼化龙壶”、“龙头一捆竹壶”、 “三兽壶”等等都是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至今的名作,把龙的造型通过 紫砂的塑造更加形象逼真地传达出来,还有龙把手、龙

浅谈紫砂陶艺的创新

浅谈紫砂陶艺的创新

浅谈紫砂陶艺的创新作者:方庭政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创新是一种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人们竞争意识的加强,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手段的标志。

只有按个人创意将个人的思想、情感、趣味融进紫砂茗壶,脱离原来的老面孔,起到焕然一新的效果,这才能称之为紫砂创新。

关键词:紫砂壶;传统;创新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039-01紫砂是中国工艺美术之苑中的一枝奇芭,她有着一个遥远的起点。

长江流域的文化是中国文明的一大发祥地。

宜兴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生活在宜兴的先民早就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烧制原始的陶器。

紫砂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来自于这厚重的沉淀。

大江东去,浪淘砂,却淘不尽这泥丸小壶的精巧。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自宋以来,紫砂的优雅深深地烙下了文化的印记。

对于紫砂的未来与发展,本人作为陶人,想从紫砂器型的设计上阐述一下观点。

具体的说就是要“保持传统与适度创新”,这是紫砂继承和发展的要义。

纵观紫砂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交融史,如果没有历代艺人不懈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也就没有紫砂的今天。

明代的时大彬把当时常用的粗糙大壶改变成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精巧工艺壶,真是前所未有。

这一变化,也改变了紫砂壶的历史,把它单一的使用功能,演化为具有使用性和观赏性的双重功能,让紫砂壶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清代的陈鸣远用“物为我用”的观点对自然界的物品创造性地进行仿生,创造出许多珍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形态形似的仿照,而是作者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感悟、体验,把自己的思想、语言、感情以及制作技艺融化到作品中去,赋予作品新的思想和生命,创造出形神兼备、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作品,开创了紫砂艺术的历史新篇章。

自古以来从手工炼泥到手工成型,一脉传承,没有改变。

社会发展之快,经济环境高速增长,紫砂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追求,这就必然有了今天的商品壶和工艺壶。

论紫砂壶“卧龙”的艺术特色

论紫砂壶“卧龙”的艺术特色

论紫砂壶“卧龙”的艺术特色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的茶具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卧龙”作为紫砂壶的一种特色款式,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卧龙”紫砂壶的特色在于造型设计。

它的整体形状呈现为一条卧躺着的龙,壶身为龙身,壶嘴为龙头,壶柄为龙尾,壶盖则呈现为龙鳞的形状。

整个壶身曲线流畅,精雕细琢,栩栩如生。

这种龙形壶造型富有变化和立体感,不仅能够满足实用功能,更能彰显艺术的审美价值。

“卧龙”紫砂壶的特色在于材质选择和制作工艺。

紫砂壶采用的是特殊的紫砂泥土作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的手工制作而成。

紫砂泥土是一种黏土,质地柔软、耐高温、导热性优良,非常适合于制作茶具。

而且紫砂泥土中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能够为茶水增添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制作工艺方面,紫砂壶采用了传统的手工捏塑、雕刻、磨光等技法,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过熟练高超的工匠进行精心操作,使得紫砂壶成为一件独一无二、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卧龙”紫砂壶的特色在于装饰和雕刻。

紫砂壶的表面装饰经常使用著名的传统工艺,如刻花、镶嵌、彩绘等方式,以增强壶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而“卧龙”壶则通过精细雕刻来表现龙的神态和栩栩如生的形态。

龙的背部可以雕刻出细腻的鳞片,身体可以雕刻出柔软有力的线条,眼睛可以雕刻出灵动的神情,整个龙形壶给人一种震撼和动感的美感。

“卧龙”紫砂壶的特色还在于功能设计。

紫砂壶的壶嘴可以通过特殊的设计使茶水顺畅流出,壶柄可以保证方便的握把,壶盖可以紧密封闭茶叶,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好茶的冲泡需求。

而且紫砂壶的材质能够对茶水进行一定的过滤和调节,使之更加顺滑和醇香。

“卧龙”紫砂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无论是在造型设计、材质选择和制作工艺、装饰和雕刻,还是在功能设计上,都展现出了紫砂壶作为传统茶具的高度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珍品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URPLE CLAY 紫砂专题
论紫砂壶“龙行天下”
的传承创新
纪茹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摘 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紫砂壶作为其中重要的分 支,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与生俱 来的渊源,经过几百年的薪火传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紫砂 文化。紫砂壶“龙行天下”融入了中国传统吉祥神兽龙和狮 子,造型与装饰相辅相成,具有难以忽略的气场和厚重的历 史气息,集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性于一体,雅俗共赏。 【关键词】紫砂壶;龙行天下;造型设计;龙文化
欣赏紫砂壶“龙行天下”,此壶呈四方型,线条曲 中有直、直中有曲,身筒极具张力,作品采用抽角造 型,抽角块面富有张力,线条清晰有劲。抽角取方器四 个棱角面,棱角内凹而曲折委婉、块面分明,与此同
64 CERAMICS SCIENCE & ART
图1
时,壶身块面往外凸,骨肉亭匀、块面清晰,两种不同 弧度的块面结合得非常自然。抽角也就是隐去直角,其 造型美观大方、朴实雅致,少了一份尖锐,多了一份柔 和,充分诠释了方与圆的完美艺术,刚柔相济;此壶底 部设以圈足,圈足也采用抽角造型,壶底抽角各个块面 与壶身相协调、上下贯通,给人以和谐的层次感和立体 感,极具形式美,同时又给人稳定而庄重之感;壶肩采 用内凹的折角形式,与短颈相互交融,给人以周正有力 之感;圆形壶盖微微盈起自然的弧度,形成饱满的张 力,与身筒浑然统一;壶流和壶把融入龙元素,三弯流 从壶身蓄势而出,根部平贴壶身,浑厚有力,转折过渡 自然,采用棱线修饰,方圆并济,给人以刚劲之感,壶 流如同张开的龙嘴,喷出一股水流,龙头双目圆睁、不 怒而威;壶把如同一条蜿蜒的游龙,壶把上部呈张嘴的 龙头,形象生动、气势凛然,流、把相辅相成,提携了 整壶的气势,极具动感和力量,精神气十足;壶钮采用 雕塑的装饰技法制成,如同一只气势凛然的小狮子,姿 态高傲地坐于壶钮中央位置,回首眺望、双目有神、全 身毛发飘举,细节刻画生动细腻、充满神韵、精工雄 伟、大气自然,给人以雄浑之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狮子是一种吉祥神兽,它威武迅猛的形象让无数中国人 对它情有独钟,其形象被人们用来作为护卫者和辟邪 物,起着保护主人平安、吓阻凶恶的作用,随着狮子进 入中国寻常百姓的生活,古代达官贵人的住宅前常摆设 石狮塑像,既是权威的象征,也有镇宅辟邪之意,在后 代还衍生出了标识主人地位权威,寓意富贵昌盛的符号 意义。随之,一种以表现辟邪、吉祥、欢乐的狮子舞也 产生了,人们套上五彩缤纷的狮子外套,模仿狮子行走 坐卧、俯仰跳跃,寓意生生不息、家族繁衍、社会繁 荣。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千百年民间艺人的创作与提 炼,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狮文化。 此壶融入了中国传统吉祥神兽龙和狮子,造型与装饰相 辅相成,具有难以忽略的气场和厚重的历史气息,集实 用性、观赏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感,又充分展现出紫砂壶的文化性。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紫砂壶作为其中重要的分支, 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融, 经过几百年的薪火传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紫砂文化。 紫砂壶最初只是简单的实用器,经过历代紫砂艺人的创 新和无数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工艺更加完善、造型不 断丰富,传统与创新融为一体,既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 化,又体现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 融,雅俗共赏。
紫砂壶不仅是实用器,更是传统的艺术,我们在创 作构思时,为使作品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往往融入独 具民族特色的元素,例如生肖元素、如意元素、山水元 素等,以表达作者的审美和情趣,也体现中华文化发展 的脉络。紫砂壶“龙行天下”(见图1)融入了龙的文化 元素,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精神象征,是中国文化的 精髓所在。从古至今,中国人对龙有着独特的崇拜情 结,远古时期,某些部落就将龙视为图腾,随着历史的 发展,古代帝王将自己称为龙神的化身或龙之子,以加 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发展至当代,中国人也是把自身称 为“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着丰富的象 征意义,是中国人精神力量和人格特征的体现。龙文化 在中国历久不衰,历朝历代延续不断,可以说是延续时 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龙代表着独立进 取、代表着创新包容,代表着中国的发展和腾飞。龙文 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舞龙灯、赛龙舟等与龙有关的 民俗活动,植根于民族传统中生生不息。龙文化形成发 展的过程,与中华民族的形成融合过程几乎是同步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时代的象征;文化,是一个民族与 历史的沉淀;文化,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龙文化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充分发挥了其凝聚力和向 心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自兵.佛教东传与中国的狮子文化[J].东南文化,2008(3):46-
48,49.
紫砂壶“龙行天下”既有方器的刚正挺直、棱角分 明,也有圆器的顺畅柔和、无拖泥带水之嫌,给人以刚 柔并济之感,充满了雄浑的气势,作品造型与文化内涵 高度统一,体现了紫砂艺术的包容性和传承性。每一件 艺术品都需要传统的支撑、时代的理解,身为一名现代 手艺人,既要传承发扬紫砂文化,也要不断创新融合, 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更多经典的文化元素,以全新的艺术 形式表现出来,使传统与现代接轨,真正体现出紫壶凝 香的文化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