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转子线圈引出线崩毁原因及处理
柳洪水电站发电机转子磁极引线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te t n ndpr c u i n aeput o wa d r ame t a e a to r r r . f Ke or : g tp l e mi l r c o c nd t op r o ;a l ss r ame t yW ds ma ne o et r na ;c a k f o uci c pe r w ve nay i ;te t n
0 概
述
定 子 接 法 :Y 2
绝缘 等级 ( 定子/ 子 )FF 转 :/
柳 洪 水 电站 位 于 凉 山彝 族 自治 州 美 姑 县 境 内
美 姑 河 干 流 , 美 姑 河 干 流 一 库 五 级 电 站 的 第 四级 , 是
1 发 电机 磁 极 引 线损 坏 情 况
20 0 8年 6月 2 5日 。 洪 水 电站 2号 机组 事 故 柳 停机 , 经进 入 发 电 机 检查 , 现 2号 机发 电机 转 子 发 磁 极 一 引 线 接 头 烧 毁 .4个 磁 极 引 线 接 头 有 9处 2 接 触 面积达 不 到设计 要求 . 极 间导 电铜 排有 5根 磁 在 l0 侧焊 接处 有 开裂 现象 : 1。 同时 , 1 、 对 号 3号发 电机转 子 磁极 引线 接头 及 导 电铜 排 检查 , 号 机组 1
d m a e e d w ie o o orm a ne i o e a rc fc d tv o e o , a d r lv n e hn c lm e s r so a g d la r fr t g tcp l nd c a k o on uci e c pp rr w n ee a tt c i a au e f
发电机转子绝缘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置
发电机转子绝缘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置1 发电机转子绝缘降低的主要原因1.1转子因受潮而造成绝缘电阻降低到允许值以下,如发电机停运时间较长,环境潮湿等原因造成绝缘电阻降低。
1.2转子因使用年限较长,或运行中因各种原因使转子过热造成线圈绝缘材料老化、劣化。
1.3滑环下有碳刷粉末或油污堆积,使转子引出线绝缘损坏。
1.4由于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密封不严或因其轴瓦漏油使转子线圈端部积灰、积油污或碳粉,造成绝缘性能降低。
这种原因受转子离心力的影响较大。
1.5由于运行中通风和热膨胀的影响,转子槽口处的槽衬保护层老化、断裂甚至脱落,使槽口处槽衬的云母逐渐剥落,断裂被风吹掉再加上槽口积灰等因素造成。
1.6转子的槽内绝缘断裂造成转子绝缘电阻过低或金属性接地。
2 转子绝缘的检查方法2.1停机后的检查方法: 用1000伏摇表测试转子对地绝缘,当绝缘电阻低于2MΩ时应进行处理。
2.2运行中的检查方法: 发电机在运行中通过在线转子绝缘监测装置进行测量,当转子正极或负极对地有电压时应视为转子绝缘电阻已降低,且对地电压越高,绝缘电阻降低的幅度越大,出现这种情况,应停机处理。
3 绝缘电阻降低的处理方法3.1因潮湿而使转子绝缘电阻降低,我们采用直流电焊机烘干法或采用发电机定子三相短路,利用自产热量进行烘干。
3.2转子线圈绝缘老化,则采取拔护环方法,解体转子进行大修。
3.3转子线圈端部积灰、积油,通常处理的方法:3.3.1用干燥的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3.3.2采用拆卸护环,对转子线圈端部的油、灰、碳粉进行清理,然后对端部的绝缘进行重新处理。
此方法工艺复杂、工期长,直接影响发电机的经济效益。
3.3.3用机电设备清洗剂处理转子绝缘,笔者重点介绍这种方法。
4 机电设备绝缘清洗剂方法处理转子绝缘4.1前几年,我厂接连出现发电机转子绝缘降低,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发电机转子的正负极对地最高电压达到180-200伏,针对出现的这种问题,我们采取了除拔护环之外的所有方法,但效果都不明显,并且出现了一种异常现象,也就是在冷态情况下转子绝缘合格,在热态情况绝缘下降,并网后,出现绝缘不合格。
300MW发电机转子线圈断线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Hale Waihona Puke An l ssa d Tr a m e to s o n ci n Fa l f3 0 M W n r t r Ro o i a y i n e t n fDic n e to u t o 0 s Ge e a o t rCol
为换 算值 ) ,与 出 厂 标 准 值 、交 接 试 验 值 及 上 次
Ab t a t h sr c :T e DC e it n e a n r t s o oo olo 0 rssa c b omii fr trc i fa 3 0 MW ni we e d tce h o g e tdu n e u t r ee t d tr u h t s r g i
1 概 况
某 发 电 厂 4号 发 电机 系 上海 汽 轮 发 电机 厂生
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的要 求 ,即 “ 测 结 果 与 出 厂 所
时 测 量 值相 比较 ,两 者 之 间 的 差值 不 应 超 过 出厂
测量值的2 ” 根据以上 %。 情况, 认为莓子导 初步
电螺 杆 可能 接 触不 良引起 直流 电阻 的测试 值 偏大 。
3 6
浙 江 电 力 Z EIN I C RC P WE H J G E T I O R A
21 0 0年第 9期
30MW 发电机转子线圈断线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0
王 会 勤 ,何 朝 晖
( 能 温 州 发 电有 限公 司 ,浙 江 浙 温 州 3 5 0 ) 26 2
摘 要 :某 3 0M 发 电机 组 在 A 修 期 间 ,通 过试 验 发 现 发 电 机 转 子绕 组 的 直 流 电 阻 异 常 ,采 用 不 同 0 W
一次风机电机引线烧毁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一次风机电机引线烧毁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一、设备基本情况:某公司锅炉一次风机电机型号为:YKK710-4,额定电压6KV,额定电流:389A,由湘潭电机厂生产。
二、电机引线烧毁故障情况:2017年06月24日19时36分#2机组跳闸,跳闸首出为“发电机跳闸停机”,故障录波器显示“#2机6KV A段B相电压接近为零”,发变组保护动作报告显示“B分支零序过流I段”,“B分支零序过流II段”。
在#2机6KV配电室对A一次风机进行绝缘测试,发现对地绝缘为零,在就地对一次风机电机本体进行绝缘测试,对地绝缘为零。
三、检查情况:开盖检查#2炉一次风机电机内部引线,发现电机轴瓦处渗油严重,电机引线有不同程度的鼓泡,B相引线开裂裸露,导致接地。
随即决定更换电机引线。
四、一次风机电机引线烧损的原因分析:1、根本原因根据现场实际及咨询电机厂家得出如下结论:由于#2炉一次风机电机轴瓦密封不好,间隙过大,导致润滑油流入电机内部,在高温(运行中电机绕组的温度大约90℃)的作用下,进入电机的润滑油形成油气混合物,上升到电机上端腐蚀电机引线外层硅胶绝缘护套,最后导致引线绝缘损坏,造成电机引线接地。
2、保护动作情况事故后检查现场,由于#1、#2机6KV系统都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风机本身的零序接地保护未动作。
电机B相接地,目前电机互感器都是A、C相接线,故风机差动保护未动作。
打印发变组保护故障波形发现高厂变B分支零序电流为1.51A,已经远超B分支零序过流II段保护定值1.01A,后检查高厂变的零序互感器接线,发现A段和B段接反,实际应为#2机6KV A段有接地点。
首先发变组保护判断B分支零序过流I段保护动作,出口跳高厂变B分支,但由于实际是A段有故障,B分支动作闭锁后,故障点仍然存在,最后导致B分支零序过流II段动作,机组全停。
本来应跳A分支,机组能甩负荷继续运行,因为高厂变零序互感器接反,导致了事故扩大。
五、处理情况:将电动机引出线全部更换,将引线焊接完毕后用高压绝缘材料(云母)精细包扎,对损伤的定子绕组进行高压绝缘处理,新绝缘烘干后进行耐压试验合格。
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线圈开裂故障分析及处理
R e sea rch and E xp lo ra tio n|研究与探索•监测与诊断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线圈开裂故障分析及处理周清,周若愚(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H0032)摘要: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立式水轮机组在大修期间,发现6#机组磁极出现不同程度的磁极线圈开裂现象。
通过现 场检查、数据测量,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立式水轮机组;线圈开裂;故障原因;处理方案中图分类号:TM312.0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711 (2017) 08 (下)-0048-031立式水轮机组鲁地拉水电站安装有6台立轴、半伞式、三相、空冷式同步发电机,其额定容量为400M V A、额定转速为100r/mm、定子额定电压为18kV、转子磁极个数为60个。
该机组发电工况转向为俯视顺时针方向,主要结构由定子、转子、转子上方的上导轴承、转子下方的推力轴承、下导轴承、水导轴承以及辅助系统组成。
其发电机转子结构与常规发电机相似,由主轴、转子支架、磁轭及磁极等组成;磁极是提供励磁场的磁感应结构,常采用T尾进行固定;磁轭主要作用是构成磁路,其外缘加工有T尾,以固定磁极。
2磁极线圈引线开裂现场情况2016年汛后至2017年讯前鲁地拉电站水轮机组检修期间,发现6#机组磁极线圈引线存在不同程度开裂、接头变形等现象,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为防止事故因素扩大,对相关开裂磁极进行了拆除处理。
现场测量、调查记录如下。
(1)经现场检查,6#机组共有60个磁极,其 中有15个磁极存在引线匝间开裂现象,绝大部分磁极主要集中在上端引线侧、引线处开裂,其中有一个磁极线圈在四个角部均存在开裂,另有两个引线和定子侧角部开裂,另其余磁极均是轻微开裂现象。
如图1所示。
(2)磁极连接线与磁极线圈引线的把合孔存在螺 纹挤压痕迹,经现在观察及测量,有些明显为环氧胶渗入所致的痕迹,也有部分为螺栓与铜排孔挤压痕迹。
浅析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线圈烧毁原因及安装处理
使用一些较干净的白布或是沾有丙酮的面纱,对磁 极铁芯表面上 的灰尘进行处理 。首先装外托板 对外托 板和磁极铁 芯之间的缝隙进行认真检查,然后用加浸胶 对 形毡 进 行适 当的 调整 用浸 渍 室温 固化 环 氧胶 对 外托
板和 磁极铁 芯之 间的缝 隙进 行填 充 。 3.4 套入 磁极线 圈
非 常 多 的碳粉 ,转 子进 入 孔平 台的 下方 有 一块 铜块 被 烧 好 的绝 缘漆 ,并且 在 进 行喷 漆 时 ,一 定要 远离 灰 尘满 天
坏 ,1抖磁 极 上 端侧 的 引 出线 被烧 断 的情 况 。 出现事 故 后 飞和有 金属 粉末等 操作 环境 。
安 排检修 工作 人员对 电站 发 电机 进行检 修 处理 。
3.3 磁极 对 地绝缘 进行 装配
2 对发电机转子磁极线圈烧毁原因分析
按 照对磁 极烧损 情况和 转子 吊出检 查状况分 析结果 , 磁 极把合 螺栓预 紧力欠缺 是导致 这次磁极烧 损故 障的根本 原 因。当机组在运 转过程 中 ,周 向力和径 向力是磁 极主要 受到 的力 。磁极 把合螺 栓发生松 动情况 ,直接造 成磁轭和 磁极之 间 的周 向和径 向力发生相 对位移 ,特别是 在开停机 过 程 中,机 组 振动 相 对来 讲 过大 ,增 大 了周 向和 径 向力 的相对 位 移 。为 磁轭 和 磁极 之 间 的相 对 位移 直 接会 使 得 磁 极 把合 螺 母 出现缝 隙和转 子 磁 极 的极 间接 连 片把 合 螺 栓松动,减少了有效过流面。又 由于磁极本身连接片主
以后 ,加 上滑 环 散落 的 碳粉 ,在机 组 转 时带 到线 圈和磁 利 用 1唧 的F级绝 缘 高 强度 剥离 布 板对 缝 隙进 行填 充 ,使 极上,会在磁极铁心和磁极线圈之 间的主绝缘间隙中产 得 线 圈塞 变 紧 ,最 后用 硅 橡胶 把 磁极 线 圈和 磁极 铁 芯之
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引出线开路故障分析和修理
0 引 言
部 门都没有 太多 的办法 。每 台风 电从 机 舱 吊出的费 约2 0~ 2 5万 元 , 返 厂 的运输 修 理 费约 5~1 0万 元 ,
我公 司制造 的 2 MW 级双 馈 风 力 发 电 机 , 电机
修理 一 台转 子 引 出线 对地 故 障发 电机 的 费 用需 3 0
余万 元 , 给公 司造成 了重大损 失 。
转子 为绕 线结构 , 运行 转 速 为 9 0 0~1 8 0 0 r / a r i n , 稳
定可 靠 的运行是 风 电机 的重要考 核指 标 。双馈 型风
力发 电机 关键在 于绕 线式 转子 , 转 子绕 组 、 集 电环 及 其 连接 是 电机较 为 薄 弱 的环 节 , 其 电气 性能 的稳 定
运行 过程 中电缆和轴 孔 内壁摩擦 , 日积 月 累 , 电缆 橡
胶层 磨损 , 导致 引 出线 电 缆和 轴 发生 击 穿 。3 ) 电 缆
材质 问题 , 电缆 橡胶 层 致 密 性差 、 电老 化 差 、 耐 高 温 性差 , 甚 至橡胶 层有大 量气 孔 , 此 类 电缆 属 于未达 标 产品, 受潮 后绝 缘 电阻迅速 下降 , 或长 时间运行 后橡 胶 老化 、 开裂 等 , 导致 对地击 穿 。
受损 , 导致 电缆 和轴 对 地 击 穿 , 大 电流 熔 断 电缆 , 造 成转 子 开路 。具体原 因有 三类 : 1 ) 转 子 引 出线 孔 内
造过 程 中 的离 散 性 引 起 , 如 转 子 开 路 和短 路 现 象 。
本 文将对 兆 瓦级双 馈风力 发 电机转 子开路 事故进 行 分析 , 并 提 出机 舱 内修复 方案 。
障 。 由于空 中风 机 机 舱 内不 能 动 火 , 无 法采 用 火 焰 焊接 修复 , 此类 事故 都只 能地 面修 理 , 而售后 和技 术
600MW发电机定子环形引线烧毁故障分析与处理
600MW发电机定子环形引线烧毁故障分析与处理本文介绍了广东省某电厂2×6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2发电机定子线圈环形引线过热烧毁的故障机理和防范措施。
故障起因是由于#2发电机小汇流管连通管上错误安装内径为Φ15mm的流量孔板,积聚的气体减小了流过该环形引线内部管路的水流量,由开始的“气阻”逐步恶化形成“汽堵”,造成7根定子下层线棒因电流倍增过热而烧损。
对比国内相似案例,本次事件发生时机组投运时间更长。
从现场检修工艺着手,总结此类故障的检修最优工期为45至50天。
标签:600MW机组;环形引线;“汽堵”;流量孔板;故障原因1 引言国内自1997年至今,600MW等级发电机共发生过数十起定子绕组环形引线因“汽堵”造成的过热烧毁事故。
事故的情况基本上如出一辙,几乎全部集中在2W2引线,引线烧断,还引起发电机其他部位故障。
造成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有的整台定子需要在工地重新嵌线,工期也长达数月之久[1]。
大型汽轮发电机多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定子线棒由铜耗和附加损耗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水对流散热。
定子绕组水路故障主要原因有:①杂质、异物进入水路形成堵塞;②水路发生“气堵”;③环形引线“气堵—汽堵”故障[2]。
本文重点介绍了广东某电厂2×6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2发电机定子线圈环形引线“气堵——汽堵”的故障机理并提出防范措施。
事故分析证明#2发电机小汇流管连通管上错误安装内径为Φ15mm的流量孔板,对内部冷却水起到限流作用,最终造成环形引线过热烧毁,是本次故障的主要起因。
比较国内发电机定子线圈环形引线过热烧毁类似事件情况,发现绝大部分定子环形引线过热烧毁事故一般发生在新机投运后的2000h内,而本次故障是在该机组投运4年后才发生。
并从定子现场检修工艺着手,总结出此类故障的检修最优工期为45~50天。
2 设备概况该2×6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配置QFSN4-600-2型三相交流隱极式同步发电机(静止励磁),发电机采用整体全封闭、内部氢气循环、定子绕组水内冷、定子铁芯及端部结构件氢气表面冷却、转子绕组气隙取气氢内冷的冷却方式,600MW汽轮发电机水电联接方式见图1。
发电机定子线圈烧毁原因分析与处理
四 川 水 力 发 电
2 0 1 5年 2月
图 3 发电机冷却系统厉 L 流 向不 意 图
等污物随机组冷却风进入发 电机内部而污染定 、
转 子线 圈 。 由于该 类 型 发 电 机 尺 寸较 小 , 无 法 在 日常定期 维 护工 作 中清 扫 定 、 转 子 上 附着 的油 污
式与灯 泡贯 流 式机 组 相 比具 有 发 电机 尺寸 小 、 重
④ 将气 动 喷枪 的一 端 接入 0 . 4~0 . 6 MP a的
压缩 空气 , 将发 电机 定 、 转 子表 面 的碳粉 等污 物 吹
量轻 、 投 资少 和检 修 维 护 方便 以及 水 头 更 低 等优 势, 在 国内外 有 限 的 清 洁能 源— — 水 电 资 源 开 发 中, 超低水 头 竖井 贯 流 式 机 组 的运 用 在 一 定 时 期 内必 将成 为 主流 。小龙 水 电站首 次试 验应 用 的竖 井贯 流式 机组 发 电机定 子线 圈烧 毁 的原 因和诱 因 是 多方 面 的 , 有些 缺 陷可能 还没 有暴 露 出来 , 亦 有 可 能是致 命 的 。 因此 , 加 强 对 此类 机 组 全 方 位 的 监测 , 正确 面对所 遇到 的各 种缺 陷 和技术 难题 , 与 设备 设 计 制 造 厂家 一 道 , 举一反三, 认真分析 , 着 力解 决并 不 断 总结 完 善 , 从 设 计 与 制造 上及 时运 用 总结 完善 的成 果 , 填 补 和 完 善 超低 水 头 电站 竖
井 贯流 式机组 的空 白。
作者简介 :
掉, 然后用 气 动喷枪 吸入 带 电清洗 剂 , 分 别对 定子
和转 子进 行 喷射式 清洗 。对 于油 污特别 严重 的部 位应 在 喷射后 稍 等 片刻 , 使 油污 充 分 溶 解 后再 进 行 喷洗 , 洗净 后用 喷枪 接压缩 空气 风干 。 ⑤仔 细 检查定 、 转 子 表 面有 无 绝 缘碳 化 等异
大型电动机定子绕组引线烧损处理及预防措施探讨研讨
大型电动机定子绕组引线烧损处理及预防措施探讨研讨摘要:以某化工厂电动机绕组为例,介绍了大型电动机燃烧铅处理的处理工艺,并提出了防止大型电动机在生产和维护方面燃烧铅处理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大型电动机;定子端部绕组;引线烧损;焊接:绝缘包扎电动机定子绕组端与绕组引线之间的连接部分是电动机起动时对功率影响最大的部分。
在启动时,电动机绕组的起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至8倍。
定子线绕组出线接头和引线焊接不良,绕组和引线连接不牢固,可能导致引线之间短路或接地。
该厂风机电动机改造成了风机引增合一。
在实施一年后,发生短路跳闸。
直接原因是引线过度重叠搭接部分焊接工艺不好,绝缘在包扎部分较弱,造成短路放电,对机组正常运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探讨大型电动机定子线圈燃烧铅的预处理技术和控制措施,对于大型电动机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并为大型电动机绕组引线烧损的处理提供参考。
一、电动机的定子定子主要由铁芯、定子和机座组成。
定子的作用是在对称三相交流电源连接后产生旋转磁场,从而带动转子的旋转。
定子铁芯是发动机磁路的一部分。
为了减少铁芯损耗,硅钢片叠成圆筒一般由0.35~0.5mm厚的导磁性能较好形状,安装在机座内。
定子绕组是安在定子铁心的内圆槽内的部分。
绕组分为单层和双层。
小型异步电动机通常使用单层绕组。
大中和支撑定子端部铁芯和盖板的发动机外壳和支架。
电动机定子绕组通常采用漆包线,将漆包线分为定子铁芯槽中的三组(每组间隔120o),形成对称的三相绕组。
三相绕组包括六个输出端子,分别首尾用U1、U2;V1、V2;W1、W2表示表示连接到电动机外壳的接线盒。
一般来说,低于3KW的电动机用星形接线(Y接线),高于3KW的电动机用三角形接线线(Y接线),高于3KW的电动机用三角形接线(△接线)。
当连接到电动机定子的三相序列改变时,电动机转子的旋转方向也会改变,因为定子旋转磁场的方向会改变。
二、电动机定子绕组引线烧损原因分析根据烧损电动机的分解情况,定子绕组末端环形并联铜排线的外部绝缘是机包云母带。
119 如何解决汽车发电机转子绕组断线问题
t l I I I ● t I l I t l ‘ I I ● ● l ● I t ‘ ‘ ‘ I ● t ‘ ● l ● t ‘ I ‘ I t ● ‘ l ‘
⑥20 第十四届 中国 ( 09 国际 )小 电机 技 术 研 讨 会 暨展 : 览会 (1 6 1 日上海光大会展 中心 ) 1 月1~ 8 。 :
与 爪 极 浸 漆 槽 相 配 合 ,如 图 3 示 。 经 浸 漆 后 ,均 所 能 提 高 骨 架 和 爪 极 之 间 的 阻 力 矩 ,对 解 决 转 - 断 线 T - 都 是 有利 的。
首 先 要 选 择 合 理 的工 艺 参 数 。 浸 漆 粘 度 要 适 当 , 固 体 含 量 要 适 中 ,过 大 浸 透 能 力 差 ,小 了 固体 含 量 少 影 响 填 充 能 力 和 粘 接 力 。 粘 度 值 见 表 1 。 浸 漆 要 透 , 工 件 预 烘 温 度 要 适 当 , 保 证 绕 组 内 径 处 5 6 ℃ ,预 烘 后 转 子 表 面 要 冷 却 至 6 ℃左 0- 0 0 右 ,既 保 证 浸 透 也 不 损 伤 漆 的 品 质 和 寿 命 , 又 能 充 分 填 充 空 隙 ,即 爪 极 、骨 架 、绕 组 之 间 的 空 隙 均 需 要 填 满 漆 ,而 绕 组 内 外 径 和 两 端 面 的 填 充 应 不 少 于
国际展 览中心 ,本刊展位 E2 3 6, 已 参 加 ; 1 0月 1 - 8日 湖 : 61
() 0 第六届广 州 (  ̄ 09 2 国际 )车用空调及冷藏链技术展 览会 ( 月6 8 3 ~ 日琶洲展 览馆 , 已参加 ) ;
()0 9 四 届 广 州 (  ̄2 0 第 国际 )汽 车 电子 展 览会 ( 月6 8 3 ~
发电机转子线圈引出线崩毁原因及处理
攀煤(集团)公司电厂1号发电机是由南京汽轮发电机厂1989年出厂,1992年投入运行。
型号QF2-12-2,额定功率12 MW,额定电流1 375 A,额定电压6.3 kV,转速3 000 r/mi n,B 级绝缘,密闭式空气冷却。
转子励磁方式为与发电机转子同轴的励磁机并激励磁。
转子绕组的两端由引出线经大轴表面铣出的沟槽与布置在发电机汽端转轴上的正、负极滑环相连接,其中正、负极滑环采取同一端集中布置方式,且负极引线穿过正极滑环。
1事故经过由于辅机设备突然故障短时停机,发电机、励磁机的碳刷、碳刷架、卡簧得到清灰检查,两只发电机转子碳刷(正、负极各一只)被更换。
1号发电机正常启机升压至4.8 kV、6.3 kV时对发电机、励磁机的常规绝缘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并网后带有功负荷4 MW、无功2 M Var、定子电流400 A时,发电机正极滑环上有一只碳刷出现跳动声响,无火花出现,经调整卡簧压力仍无法消除,一会儿,发电机滑环处突然迸发出强烈火花长达1 m,立即按下紧急跳闸按钮,1号发电机解列停机。
2设备检查情况1号机停机后检查情况如下:1)碳刷架一只烧伤,该碳刷支架的环氧玻璃布筒烧损有炭化现象。
2)负极引线完全崩断,其绝缘层炭化呈黑色粉状。
位置正好在负极引线穿过正极滑环的根部,且正极滑环穿线孔边缘也烧损宽约10 mm、深约5 mm的斜形孔洞。
3)用1 000 V兆欧表测滑环对轴的绝缘为0 MΩ,说明转子回路已击穿并与轴短路。
4)正极滑环穿线孔中压线楔铁内表面的小块环氧玻璃布板松动,可轻易取出。
3原因分析穿过正极滑环的负极引线绝缘受损,造成负极引线与正极滑环短路的原因。
3.1设计方面1)发电机转子绕组引入连续励磁电流的正、负极滑环可以在发电机转子的两端,也可以在转子的同一端。
1号发电机的正、负极滑环就是按照在转子同一端集中布置在汽轮机侧设计制造。
它存在如下弊端:①负极引线穿过正极滑环,给负极引线与正极滑环提供了短路机会。
发电机定子线圈损坏事故处理、分析与预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式中 : I h ,I 1 分 别 为高压 侧和 低压 侧 电流 。 3 )二次谐 波 制动 。 保 护利 用 三 相差 动 电 流 中的 二 次谐 波 分 量作 为 励磁 涌流 闭 锁判 据 。二次谐 波 制动 方 程如下 :
式为 “ 或 ”门出 口 , 即任 一相 涌流 满 足条件 , 同时 闭锁 三相保 护 。 由于 发 电机在 断路器 合 闸 时不产 生二 次谐 波 , 故在 F S = 2的 发 电机 差 动保护 方式 时 ,已关 闭软 件 中的二 次谐 波制 动 功能 。 4) 风 冷启 动 ( 高 、低 压侧 可 分别启 动 ) 。 当主变高 、低压侧任一侧电流超过定值 , 每侧取最大相 电 流作 为判别 , 装 置可 延时 出 口启动 风冷 。 5) 差 动保 护 的接线方 式 。 采 用 变压 器 C T接线 方式 由控制 字整定 的 方法 , 使 软 件适用 于变压 器二 次 C T的 Y或 △任一 种方 式 。 J H F S( 接 线 方 式 ): O: 相 位 调 整 已在外 部 调 整 好 , 程 序 内
6) 差 动保 护 的方式选 择 。 D C A P 一 3 o 4 0 专 门设 有 方 式 选 择 F s ,F s 选 不同的值 , 则 可 用 于 不 同对 象 的差 动 保 护 。F S = 0变 压 器差 动 方 式 ,F S = I 电动 机差 动方式 ,F S = 2 发 电机 差 动方式 。 7) 联 跳功 能 。 开入 量 X I 6和 X I 7可 作 为 联跳 输 入 信 号 。联 跳 功 能 可独 立
投退 。
满 足上述 方 程差 动元 件 动作 , 式中 : l e d为差动 电 流 ,I d z O 为差动启动定值 ,I z d为制动电流 ,K 1 为比率制动系数 ,I z d O 为制 动 电流定 值 。 对 于双卷 变压 器 : l e d =I I h — I 1 I
发电机定子线圈事故及修复
1 事 故分 析 发 电机 A相母 排 一 瓷瓶 炸飞 是 由于 受到 了附加 弯 曲力 矩 , 在 运 行 中又受 电机 振 动 而产 生 疲 劳裂 纹
故前 , 该 机 带 负荷 8 5 0 0 k W, 三 相 电流 均 为 9 0 0 A, 发 损 坏 。 由 于 当时 突 然 刮 大 风小 室 门没 关 上 , A相 母
坏一 缺 口, 三 只 电流 互 感 器 烧 坏 , 其 中 B、 c两 相 严 筋烧 断 。在 短路 时 , 定子 铜棒 受热 伸 长 , 但 绝缘 来不
重烧 坏 , 互 感 器一 次 铜 棒 ( 直 径q b 3 8 m m) 熔 化 深 度 达 及 跟上 膨胀 而 引起线 棒 出现 裂缝 。而且在 绝 缘膨 胀
垫起 。
3 线棒 修 补注意 事项 3 . 1 修 补 所 用 的绝 缘 材料 最好 与原 绝 缘 材料 相
2 3对 故 障部位 用 电工 刀削 出锥形 段 ( 见图3 ) , 其 长度一般 以 l O O m m为 宜 。锥 形 段 间要 有 足 够 的距
离 以防止 爬 电 。
同, 以使 它们容 易粘 连 , 不 出现空 隙 。 3 . 2环 氧粉 云母 绝 缘线 棒 在 热 态 下其 机 械 强度
内发 出一 声 巨 响 , 随后 喷 出一 股 浓 烟 , 油 断路 器 跳
闸, 机组 紧 急停机 。
和4 O 等九根 , 其 中 B相 为 7 根, A相 为 2 根, 具 体 位
置见图 2 。
该机 型号 Q F 2 —1 2 —2 , 额 定容量 1 2 0 0 0 k W, 额 定 电压 6 3 0 0 V, 额 定 电流 1 3 7 5 A, 频率 5 0 Hz , 绝 缘 等
发电机转子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对策
发电机转子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对策众所周知,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的集电环及电刷是用来传导励磁电流,在发电机定转之间的气隙中建立一个旋转磁场,以满足发电的需要。
因此,它运行的可靠性,对汽轮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双辽发电厂2台300 MW 汽轮发电机(QFSN - 300- 2)自投入运行以来,各发生了一次发电机转子集电环烧损事故,烧损程度比较严重,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
12台发电机转子集电环烧损经过1. 11号发电机集电环烧损经过1997年4月2日0时48分,单控电气运行主值班员监盘时,发现1号发电机转子电压、转子电流、主励磁机转子电压表摆动,其它表计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定子电压、定子电流表都在正常值附近略有摆动,检查发现发电机转子隔音室严重冒火,立即打闸停机,与系统解列。
1. 22号发电机集电环烧损经过1999年3月23日9时45分,单控电气运行副值班员监盘时,发现2号发电机转子电压、转子电流、主励磁机转子电压表摆动,此时,电气运行巡检员巡视设备时,发现2号机转子集电环处有强烈的弧光,转子集电环、电刷处严重冒火,电刷已烧红并且产生环火,并立即打闸停机,与系统解列。
22台发电机转子集电环烧损情况2. 11号发电机转子集电环损坏情况1号机停机后,检查发现转子集电环(材质为50 M n锻钢)表面烧损严重,表面螺旋沟部分被烧熔,集电环内径边缘部分被电弧烧成一条周向长约80 mm,最宽处约50 mm,最深处约28 mm的沟,正极集电环10套电刷全部烧熔脱落,40块电刷全部烧熔,导电板烧损严重。
拆下集电环后发现绝缘套筒部分被烧坏,烧损面近似三角形状,三边长约为210 mm、90 mm、90 mm,同时大轴有2处被电弧轻微烧伤的痕迹。
2. 22号发电机转子集电环损坏情况2号机停机后,检查发现转子集电环(材质为50 M n锻钢)正极10套刷握,均有不同程度的烧熔,其中编号为A 6组的刷握烧损最重,次之是A 7组,最轻的是A 10组。
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线圈改造中的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案
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线圈改造中的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案发布时间:2022-07-21T00:44:31.346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5期作者:秦维海[导读] 近年来某水力发电厂机组相继进行了机组增容改造,秦维海(大唐陈村水力发电厂安徽宣城 242500)摘要:近年来某水力发电厂机组相继进行了机组增容改造,本文重点介绍该厂在发电机转子磁极线圈改造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案,希望后期其他水电厂在转子磁极线圈改造中能够借鉴。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线圈改造问题处理1.前言该厂在某省电力系统中主要承担电网调峰和事故备用。
该厂分为二级开发,分为一级站、二级站,全厂总装机容量214MW,电厂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拱坝,总库容26.88亿立方米。
一级站3台50MW机组分别于1970年、1971年和1975年并网发电,机组为某发电机制造厂生产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在2004年10月该厂底孔扩机新建一台30MW机组发电。
二级站距县城5公里,利用一级站下游尾水,通过41公里的大坝下游修建的灌区总干渠与下游河道之间的落差,筑坝壅水发电的径流式水电厂,机组为另一某发电机厂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2台17MW机组,分别于1976年、1977年并网发电。
该水电厂自1970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50多年以来在发电、防洪、灌溉、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效益,为支援某省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发电机组已到运行使用寿命,机组存在效率低下、绝缘老化等隐患,单位决定借助目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逐年进行机组增容技术改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挖掘电站潜力,提高发电效益,其中发电机转子磁极线圈的改造也属于机组改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级站、二级站机组的转子磁极线圈改造都是在不改变原转子铁芯的基础上,利用原有转子磁极铁芯,由原发电机制造厂根据增容后的转子励磁电流等因素重新进行磁极线圈的设计、制作、二次配重,线圈制作都需返回原厂家进行。
电动机引出线烧毁事故的原因分析及改造
电动机引出线烧毁事故的原因分析及改造黄子健【摘要】分析了某发电厂同步并网系统强迫风冷装置风机电动机烧毁事故的原因,结合现场实际运行参数,重新核算风机电动机功率及上游断路器保护定值,并选用适合的电动机及断路器进行改造,降低了因强迫风冷装置导致发电机组降负荷甚至停机的风险.【期刊名称】《电力安全技术》【年(卷),期】2017(019)012【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电动机;引出线;烧毁;断路器;电缆【作者】黄子健【作者单位】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31【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某发电厂同步并网系统强迫风冷装置风机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引出线截面积为16 mm2。
现场反馈设备长期运行后引出线经常发生温升过高现象,导致电动机绕组引出线烧损,发电机组有降负荷风险。
同步并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负荷开关合闸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至主变压器,经主变压器升压后与电网并网。
该系统由发电机输出端子封套、分相隔离连接母线、负荷开关、自动同步器和强迫空气冷却系统组成。
强迫空气冷却系统主要为发电机输出端子封套、分相隔离连接母线、负荷开关等设备进行强迫通风换气冷却。
1 根本原因分析据现场实测,该风机电动机正常工况下运行电流曾达到57 A,而电动机额定电流为55 A,负载率达到104 %,可见电动机存在长期满载甚至过载运行的可能。
考虑到该电动机运行最大电流未被检测到,实际过载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GB/T 26921—2011《电机系统(风机、泵、空气压缩机)优化设计指南》中规定:对风机机组、泵机组启动、制动和过载能力没有特殊要求时,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按式(1)计算:式中:Pm——电动机功率(kW);Pp——额定流量下的轴功率 (kW);ηt——传动效率;α——余量。
当Pp小于55 kW时,α在0.1—0.2内取值;当Pp在55—250 kW时,α在0.05—0.15内取值;当Pp大于250 kW时,α在0.02—0.05内取值。
发电机励磁引线断裂事件分析及处理
发电机励磁引线断裂事件分析及处理发表时间:2018-10-01T11:48:28.7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作者:吴德明1 王清云2 刘亚明3 [导读] 摘要:针对一起发电机励磁引线软连接断裂事件,从励磁引线的结构、磁轭安装工艺、受力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励磁引线软连接断裂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励磁引线软连接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挂治水电厂贵州省锦屏 556700) 摘要:针对一起发电机励磁引线软连接断裂事件,从励磁引线的结构、磁轭安装工艺、受力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励磁引线软连接断裂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励磁引线软连接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0引言发电机是把旋转形式的机械功率转换成电功率的重要设备,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能的产生需要磁通的变化,即要有一个交变的磁场,产生这个磁场的电流就是发电机励磁电流。
励磁系统产生的励磁电流经励磁引线接至发电机磁极,为发电机建立磁场。
励磁引线的技术要求较为严苛,具体表现为:导体要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并且弯曲时不应松散;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要具有理想的电气性能。
由于励磁引线是旋转部件,受离心力、振动影响大,同时由于设计考虑不到位、安装工艺不成熟等其他因素影响,因此在应力集中部位易发生疲劳断裂。
1励磁引线断裂情况某电厂装设3台单机容量为50MW轴流转桨式机组,发电机型号为SF50-52/9610,额定励磁电流为871A,额定转速为115.4r/min。
2017年9月14日,专业人员在#1机组停机状态下进行励磁引线定期检查时发现,发电机磁轭与转子支架间正极励磁引线在进入引风板处的“Ω”软连接铜排出现断裂(12层铜片断裂9层),且裂纹沿横向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见图1。
检查励磁引线其他部位无变形、断裂及电蚀情况,各固定螺栓无松动。
图1 励磁引线断裂情况 2事件原因分析2.1励磁引线结构分析励磁引线由励磁滑环引出后进入风洞,经转子中心体及磁轭后接至磁极线圈。
对风力发电机转子引出线频繁烧毁优化方案的探讨
对风力发电机转子引出线频繁烧毁优化方案的探讨发布时间:2021-11-12T06:42:54.12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2期作者:李鹏飞[导读]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再迎政策利好,新能源发电成为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因此保证新能源行业内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则是保证风机可利用率的基础江西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南昌 330000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再迎政策利好,新能源发电成为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因此保证新能源行业内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则是保证风机可利用率的基础。
然而,在运行5年以上机组存在发电机引出线绝缘老化,频繁出现引出线因接地过流烧断问题,对风机安全稳定运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对风力发电机转子引出线两种优化方案,可有效解决运行年限较长发电机出现同类问题。
关键字:风力发电机;引出线;中性环;绝缘损坏0引言某风场2013年投产的海装2.0MW双馈风力发电机,发电机转子为绕线结构,运行速度为900~1800r/min,发电机稳定可靠是整个风场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双馈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如绕线式转子,转子绕组,引出线、集电环及其连接的电气性能是否稳定和机械强度是否可靠是发电机电机运行过程的重要考核指标。
1背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再迎政策利好。
然而,在运行年较长的风力发电机组存在发电机引出线绝缘老化接地,转子中性环、绕组引出线烧损、断裂等现象频繁出现引出线因接地过流烧断问题,尤其是大风机组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时,发电机引出线接头处由于老化和机组离心力的作用下导致损坏烧毁的问题突出,困扰着各个风电场,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发电量和风电场收益。
本文以某风场2013年投产的海装机组中船电气2.0MW发电机在2年之间出现了6次发电机引出线烧毁故障为背景进行探讨优化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机转子线圈引出线崩毁原因及处理作者:郑守全,陈立伟,彭久兵单位:攀枝花攀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发电机转子线圈是发电机励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出线崩断,将使运行中的发电机定子线圈失去励磁而引发事故。
详细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处理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转子引线;崩毁;原因分析;防范;处理攀煤(集团)公司电厂1号发电机是由南京汽轮发电机厂1989年出厂,1992年投入运行。
型号QF2-12-2,额定功率12 MW,额定电流1 375 A,额定电压6.3 kV,转速3 000 r/mi n,B级绝缘,密闭式空气冷却。
转子励磁方式为与发电机转子同轴的励磁机并激励磁。
转子绕组的两端由引出线经大轴表面铣出的沟槽与布置在发电机汽端转轴上的正、负极滑环相连接,其中正、负极滑环采取同一端集中布置方式,且负极引线穿过正极滑环。
1事故经过由于辅机设备突然故障短时停机,发电机、励磁机的碳刷、碳刷架、卡簧得到清灰检查,两只发电机转子碳刷(正、负极各一只)被更换。
1号发电机正常启机升压至4.8 kV、6.3 kV 时对发电机、励磁机的常规绝缘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并网后带有功负荷4 MW、无功2 M Var、定子电流400 A时,发电机正极滑环上有一只碳刷出现跳动声响,无火花出现,经调整卡簧压力仍无法消除,一会儿,发电机滑环处突然迸发出强烈火花长达1 m,立即按下紧急跳闸按钮,1号发电机解列停机。
2设备检查情况1号机停机后检查情况如下:1)碳刷架一只烧伤,该碳刷支架的环氧玻璃布筒烧损有炭化现象。
2)负极引线完全崩断,其绝缘层炭化呈黑色粉状。
位置正好在负极引线穿过正极滑环的根部,且正极滑环穿线孔边缘也烧损宽约10 mm、深约5 mm的斜形孔洞。
3)用1 000 V兆欧表测滑环对轴的绝缘为0 MΩ,说明转子回路已击穿并与轴短路。
4)正极滑环穿线孔中压线楔铁内表面的小块环氧玻璃布板松动,可轻易取出。
3原因分析穿过正极滑环的负极引线绝缘受损,造成负极引线与正极滑环短路的原因。
3.1设计方面1)发电机转子绕组引入连续励磁电流的正、负极滑环可以在发电机转子的两端,也可以在转子的同一端。
1号发电机的正、负极滑环就是按照在转子同一端集中布置在汽轮机侧设计制造。
它存在如下弊端:①负极引线穿过正极滑环,给负极引线与正极滑环提供了短路机会。
②使发电机侧的滑环与发电机端盖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仅有25 mm(发电机正、负极滑环按两端设计布置,该尺寸为50 mm),起吊发电机端盖很容易机械撞伤引线绝缘。
③十分不便日常检查穿过正极滑环处负极引线的绝缘及引线下的绝缘垫块。
2)发电机正、负极滑环的表面,每隔10 mm的宽度有起冷却作用的螺旋形导风沟(宽约5 mm),存在弊端:使得碳刷的有效接触面降低,接触电阻加大,发热增大,温度升高。
最恶劣的时候1号机正、负极滑环温度高达120 ℃;螺旋形导风沟(宽约5 mm)过宽,碳刷与导风沟相切割力度变化大,磨损脱落的碳粉较多。
3.2维护方面3.2.1由设备制造缺陷引发的维护不当①由于发电机定子冷却布风系统的特殊性和攀枝花气候干燥的特点,经常出现发电机出风温度高达80 ℃、线圈本体埋入式温度计测得温度值达到设计极限105 ℃。
为降低出风温度,必增大补风量、开启出风挡板加强散热,从而破坏了设计的密闭式空气冷却,造成大量的灰尘带入粘附在发电机端盖的导风沟内,改变了分布电容。
②正、负极滑环在汽轮机侧同一端,靠近3号轴瓦仅200 mm,油挡、油封磨损与轴的间隙增大而蒸发出大量的油雾,随转子高速旋转形成的气流而粘附在正、负极滑环的表面及其设计制造起冷却作用的导风沟内、以及碳刷及碳刷架。
同样改变了分布电容与对地电容。
3.2.2由技术素质引发的维护不当①汽轮机后端轴封漏汽的处理质量达不到标准,造成滑环所处的环境温度相对升高。
②更换碳刷的研磨程度达不到标准,选用碳刷的材质不一,使碳刷接触面更为降低,流过碳刷的电流分布不均而导致正、负极滑环的温度升高。
③对穿过正极滑环处负极引线的绝缘及引线下的绝缘垫块等部件的检查重视程度不够,未列入重点检查项目之中。
④拆卸、起吊发电机端盖时,撞伤转子正、负极引线绝缘的保护不力。
⑤遗留碳粉的清除工作还缺乏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由于设计缺陷与维护不当,滑环温度升高,分布电容和对地电容变化,接触电阻变化,造成负极引线通过碳粉与正极滑环直接导通而短路崩断负极引线和烧损正极滑环及相关部件。
4事故后的处理经专家学者,勘完事故现场认为:1)必须抽出发电机转子。
2)拆下连轴器的连接构件,拔下并取出发电机正、负极滑环,然后进行转子引线处理。
3)滑环装复后重新找转子的动平衡以及滑环的同心度,必要时车削滑环。
4)修复费用高达几十万元,工期30天。
对这一工期太长、检修费用高的方案,厂组织人员几经研究决定采用另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既不抽发电机转子,也不拆连轴器的连接构件进行检修,具体处理方法及工艺介绍如下。
4.1准备工作1)拆卸吊开汽侧发电机大、小端盖,用塑料布遮住定子端部线圈,在地面用木板将进风口及风室档板遮严。
拆卸吊开汽轮机后轴承2、3号瓦盖,测量滑环及滑环下绝缘衬等的相关尺寸。
2)加工制作正、负极滑环的拆卸工具,同时准备加热器具、隔热、散热设施。
4.2滑环的拆卸工作4.2.1拔负极滑环用手枪钻?7.5的钻头钻下负极引线斜楔垫块防退紧固螺丝?8,取出斜楔和垫块,作好标记。
固定好拉板工具,拉板与负极滑环间垫δ=2~3 mm的石棉垫,负极滑环与连轴器间的转子圆周上用δ=2~3 mm的石棉垫围住,然后再用玻璃丝带包扎,一切准备就绪后,用两把大号氧气乙炔火焰枪来回、均匀加热负极滑环,待温度升至200 ℃时,用力对称地紧拉杆螺母,慢慢地拉出负极滑环,移至包扎好隔热的转轴上,再用吹风机让滑环缓慢均匀冷却。
取出滑环内侧的钢套。
测量负极滑环下无损绝缘套的外径为?236。
拔下负极滑环后,通过负极引线测量转子线圈绝缘仍然为零。
4.2.2拔正极滑环采用拔负极滑环相同的方法拔出正极滑环。
测得正极滑环下无损绝缘套的外径为?241 .5,对崩断的负极引线进行测量:25×0.5的铜片8片,带绝缘层为30×7.5。
绝缘层由外向里为:聚酯薄膜(δ=0.05)一层,玻璃丝带一层,云母带(δ=0.13)数层。
取出大轴表面正、负极引线沟槽内的压线楔铁的防退螺丝,并退出楔铁适当长度(根据检修需要的长度),让引线的两端脱离转子引线沟槽,测得数据为转子线圈绝缘为200 M Ω(1 000 V兆欧表)。
转子线圈直流电阻:第一次为0.563 6 Ω,第二次为0.563 6 Ω(直流双臂电桥),温度42 ℃,出厂值为0.651 Ω(75 ℃)。
4.3引线的处理4.3.1正、负极引线的焊接处理为了避免负极引线焊接后转子线圈的直流电阻变化过大,采用银磷焊条(BAgCuZn)焊接旋转部件。
由于取正极引线与正极滑环的紧固斜楔和垫块时,拉断正极引线两侧的铜片长约7mm (即第一片和第八片),拉伤第二、三片出现裂纹。
因此同时焊接处理正、负极引线,具体处理如下:①剥去正极引线原绝缘层距正极滑环凹处的边缘64 mm。
负极引线锯断离正极滑环凹处的边缘31 mm,再剥去绝缘层76 mm。
剪好新焊接引线对接端,原引线略错位剪切,并对各焊接端面用组锉修整、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
准备好石棉绳或石棉泥,将原有引线绝缘层作好隔热处理。
然后将新焊接引线与原转子引线对接处放置在平整可移的适当大小垫铁上,按照对接的焊逢标准双面薄焊、焊透铜片(焊接负极引线时必须保证在原有长度的基础上留出10 0~200 mm)。
对拉伤有裂纹的铜片补焊。
②修整每片上的焊疤。
用夹钳夹紧焊接处,测量8片的厚度不得超过包扎绝缘后在引线槽内的极限厚度,再在焊接处的侧面将铜片(8片)焊接在一起,修整后再次测量焊处厚度为5.9 mm,无焊处为4.1 mm,宽度为25.72 mm。
室温时绝缘电阻为15 MΩ(1 000 V兆欧表)。
③对与滑环连接处的正、负极引线镀锡,再次平整压紧引线。
4.3.2正、负极引线的绝缘处理先将原引线的绝缘层搭接处切成约15°~20°的斜形,用丙酮将引线清洗干净,并擦净相邻部件上金属杂质。
然后对引线从内到外包扎云母带(δ=0.13)六层,玻璃丝带、聚酯薄膜各一层,各绝缘材料均半叠包扎。
用远红外线灯烘烤,待绝缘完全固化,室温时测量绝缘电阻为9 MΩ(1 000 V兆欧表)。
4.3.3正、负极引线装复引线槽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擦洗净转子表面引线槽内的杂质。
处理压线斜楔保持光滑,布置好槽内的绝缘(δ=0.5环氧玻璃布板)等部件,将引线压入引线槽,打入压线斜楔保证足够的紧度,并作防退处理。
测转子线圈回路绝缘电阻为6 MΩ(1 000 V兆欧表)。
4.4负极滑环绝缘套的处理正、负极滑环拆卸时受力非绝对均匀,负极滑环绝缘套有损伤;氧气乙炔焰加热滑环时温度高,绝缘套表面有碳化现象。
因此处理如下:1)去掉损伤、受损的绝缘套层,测得负极滑环绝缘套外径为?233.83(设计值为?23 6.5+0.05),正极为?242.08(设计值为?242.5+0.05)。
2)用丙酮清洗干净正、负极绝缘套,负极以环氧树脂和两层玻璃布板(δ=0.5)围粘;正极仅刷一层环氧树脂,烘干后再按同心度偏差要求进行处理。
测得负极滑环绝缘套外径为?236.14、正极为Φ242.08;负极滑环绝缘套同心度偏差为0.125 mm、正极为0.07 mm。
4.5负极滑环装复工作按照滑环拆卸时的操作原理和方法分别装复正极、负极滑环(装复与拆卸只是连轴器的受力方向相反,装复工具不变,注意拉板上必须预留负极、正极引线孔)。
4.5.1装复正极滑环先将正极滑环下的钢套用8号铁线紧抱在对应的绝缘套上,负极引线穿过正极滑环过线孔,再将滑环移进钢套的极限位置,加强正、负极引线特别是负极引线穿过正极滑环处以及转子受热面的隔热防护。
加热正极滑环,待温度升至200 ℃时,使正极滑环对称、均匀进入,保证正极滑环各点的相对尺寸达到原始或设计数据。
加强通风,均匀冷却,使滑环迅速紧抱绝缘套,同时防止绝缘套炭化。
4.5.2处理正极滑环与正极引线的连接先清除滑环上引线连接孔内侧、斜楔以及垫块氧化层,再嵌入引线垫块和楔铁,并作防退处理。
4.5.3正极滑环与负极引线的过渡在两槽形楔铁内侧用环氧树脂粘贴环氧玻璃布板(δ=2),然后从滑环的两侧嵌入楔铁,并作防退处理。
室温时测量绝缘电阻为20 MΩ(1000V兆欧表)。
按照上面的方法装复负极滑环及处理负极滑环与负极引线的连接。
完全装复后,转子线圈回路绝缘电阻为50 MΩ(1 000 V兆欧表);直流电阻为0.558 5 Ω(28 ℃),换算至75 ℃与出厂值0.651Ω(75 ℃)相比偏大0.007 498 Ω。